明朝最强工科生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智能码字机
丁原安排人手到处打听,到处张罗,总算搞到了五十七名能打造鸟铳的匠户,还有十七名会制造铅弹的匠户,以及十二名会造火药的匠户。
所有这些匠户都是宝贝,丁原全部以同样的每月钱二两银子,保证能吃到肉的待遇笼络了过来,让他们慢慢搬迁到保定府郊外的煤场。
趁着匠户们搬家的功夫,丁原又在煤场周围大修土木。
农闲时分劳力富裕,满城的泥瓦匠也没什么活,丁原很容易就雇到了足够的劳动力修筑作坊和工匠们的住处。
经过半个来月,房子盖好了,网罗的工匠们也从各个卫所来到了保定郊区。
这些都是做火绳枪的老手,有丁原的设计图纸,在最开始的五个匠人的指挥下,这些新人很快就学会了怎么造燧发枪。
丁原为了激励工匠们,规定每造出一把合格的燧发枪就再给赏银五钱银子。
这些匠户们大概一个月就能造出一杆步枪,每个月的赏银加上月钱差不多能拿到三两银子了。
这简直是梦里都不敢想的好生活,匠户们一个个像是打了鸡血一样,没日没夜的干了起来。
当然,为了防止只有速度没有质量,丁原要求匠户们在燧发枪的木质枪托上都刻上工匠的名字。
一旦步枪发现不合格,甚至铳管出现炸镗现象,第一次就要扣除两个月,月钱四两银子。第二次再出现,就要移送军法处置了!
不过光有这些匠户还是不够。
丁原知道,崇祯九年的局势已是势如危卵,用不了太久,保定府也将告别宁静的日子,被搅入乱世。
因此,丁原起码要在今年建立一支千人规模的队伍,而且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千人队伍。
要做到这样,起码需要一千杆燧发枪。
这六十多个匠户就显得不够了,这些匠户每个月也只能产出六、七十把燧发枪,凑齐一千杆步枪预计要花一年半的时间。更何况日常操练的时候燧发枪也会有损耗,这样算下来,时间根本来不及。
丁原只能又挖空心思,让刘元安排伶牙俐齿的伙计到处游走,去隔壁天津府和真定府寻摸了一百多个熟练的铁匠,同样花二两月钱雇佣下来,让他们给会做步枪的匠户们做学徒。
丁原希望这些做学徒的,打下手的匠人学习半年后也能出师独立造枪,便规定每一个会做步枪的匠户带两个匠人徒弟。
熟练工匠在制造燧发枪的空余时间里,还需要向自己的学徒传授步枪制作技术,为期六个月。
半年后做学徒的匠人就独立开炉打制步枪,学徒造出合格的步枪后,月钱也增加到二两银子。
学徒出师后,学徒每造出一把合格的燧发枪,师傅便可以有二钱银子作为赏钱,其余的三钱赏钱才归到学徒本人手里。
如果学了半年徒弟还不能出师,学徒就换个师傅继续学,不过原先的师傅和这个学徒每个月的月钱都要减少五钱银子,直到出师为止。
在这样的奖惩制度下,工匠们自然毫无保留的传授经验和知识,个个都希望尽快的把手艺传授给做学徒的工匠们。
采用这种办法,相信用不了太久,丁原就能拥有一百多能制造燧发枪的匠人们。
正式开工前,丁原还给所有的工匠进行了一次训话。
“古人对匠人的称呼分成七层。奴、徒、工、匠、家、师、圣。”丁原打量着匠户们说道,“咱们都是汉人子民,不是建虏,没有奴才主子那一套,因此奴现在是不存在的。在这里的每一个工匠都是从学徒开始的,升迁考核的标准公平公开公正,谁能又快又好的造枪,质量也靠得住,谁就能晋升到下一个级别。我希望,你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千锤百炼,终成匠圣!”
吩咐工匠们开足马力生产,丁原又回到了家丁训练场。
来的时候,家丁们正结束了体能训练,要去新建成的打靶场,开始每日的射击训练。
这五十名新矿工已经练了十天有余,每天都要花三到四个时辰在打靶射击上。
丁原驻足观察了一阵子,发现这群家丁们的射击已经有模有样了。枪声大作,打得二三百米外的靶子噼啪作响。
最重要的弹丸装弹速度,也从刚刚加入之时的两分钟一发提高到了现在的一分钟一发。
不过这个速度仍有不小的进步空间,需要把训练目标设定为每一分钟可以发射两发的速度。
丁原的家丁们使用的是后世流行几百年的定装火药技术。
这种技术说起来并不复杂,就是把火枪每一次射击所需要的火药和子弹提前装进纸包里,然后用黄油涂抹封好。在使用的时候,士兵先咬破纸包,再把里面的火药一口气倒到火药池里,再把剩余的火药和子弹塞进枪膛。
整个流程里有个不起眼的过程,那就是一整包火药和弹丸在使用的时候需要用牙齿咬破。
因为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还曾经引发过十九世纪印度士兵的暴动。
当时在英国统治下,有很多印度人当兵,可是在盛传咬破弹包就出来的是牛油后,他们就不干了,为此爆发了激烈的反抗。
也正因为这起事件,定装火药做弹包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不过此刻这种装弹方式仍旧是十分先进的,是前膛步枪快速射击的保证。
明朝最强工科生 第60章 玻璃
家丁队伍和火器作坊如火如荼的发展着,丁原开始着手研究穿越第一神器,玻璃。
造玻璃对丁原的生意来说意义重大,除了玻璃本身可以开拓出很多新产业,用玻璃罐代替陶瓷罐做鸡肉罐头,销量肯定比现在好得多,也更能卖得上价格。
众所周知,要造玻璃,先找好锅,尤其是耐高温的好锅。毕竟在玻璃的烧制过程中,需要把石英砂、生石灰和纯碱这三种原材料加热到起码1200度以上。
好在明朝末年中华大地的工艺水平也不低,本地的一些产业工匠能够使用的锅也不差,十分接近玻璃生产的要求。
比如瓷器烧制过程就跟玻璃有几分相似,因此丁原又一次来到了白庙村史家的门前。
一推开门,一股热流扑面袭来,丁原被推着倒退了一步,差点摔个趔趄。
史家院子里热气蒸腾,温度很高,几个操作锅炉的工匠,早已是赤膊上阵,饶是如此,仍旧满面通红,汗出如浆。
拿手呼扇了一下眼前的白气,丁原要正寻找史铁柱,却看到他正朝自己迎面走来。
“东家来了?”史铁柱谦恭的拱了拱手。
“来了,我找你有点事,咱们出去谈。”丁原拉住史铁柱,离开了水雾缭绕的烧陶工坊。
两个人又来到了距离史家院子不远处的茶社,还是坐在老位置,还是丁原和史铁柱。
“我听罐头作坊那边的人说了,烧陶这一个多月,出炉陶器的质量和数量都不错。”丁原用十分官方的语气说道。
史铁柱倒是很热情,看上去心情也不错,一改上次见面时的窘迫,“东家的罐头我也吃过啦,听说里面的鸡肉都是半个多月前炖好的,一点儿没坏没变味儿,真是绝了!我还给我家老头子也买了两罐,他一开始说是不要不要,可后来就着一瓶衡水老白干,连鸡骨头都吃了。”
丁原淡淡一笑:“天天跟你爹一起做工,他挑你毛病了么?”
史铁柱憨笑着说道:“没有。东家当时跟我说,天天见着我爹,只要把手艺亮出来,他肯定不会找我茬。还真让东家说准了。现在我和老头子还是不搭腔,不过他的气儿比以前顺溜多了。不跟以前那样,天天吹胡子瞪眼的。”
丁原笑着点点头,心说自己果然没看错,史铁柱的父亲是典型的封建老古板家长,遇到问题不会找方法解决,只用打骂。不过他们虽然严厉,对子女的疼爱也不是假的,看到他们有出息了,肯定也会发自内心的骄傲。
史铁柱越说越激动,吐沫星子横飞,丁原感觉让他自由发挥下去就没边儿了,赶紧把话题收了回来。
“你跟你爹能和平共处,我也算放心了。你刚才说罐头很好,这话是不错,可还差点东西,没法达到我的预期,你愿意帮忙么?”
史铁柱鸡啄米一样的点头:“东家你尽管吩咐,我绝无二话。”
“我想烧制玻璃!”丁原说道。
“我滴妈呀,东家你可真有魄力!烧玻璃,思路俺也听说过,问题不是怎么烧,是烧出来的玻璃成色不行,跟那些红毛鬼的玻璃没法比!”史铁柱直白的说道,“前几年,有个大户人家找到我爹,也想烧玻璃。结果试了一个多月,花费不少,也没烧出像样的玻璃来,那大户受不了钱打水漂,不干了,我就再也没见过白庙村有人试过。”
从隆庆开关之后,明朝就对世界开放了大门,很多西洋物件流入了中原,玻璃器皿也在其中。
而且由于西洋烧制出来的玻璃美观大方,透明度高,在大明朝是当奢侈品卖的,价格极其昂贵。
像是著名的洋和尚利玛窦,他就曾经向中国贩卖过玻璃器具,用来筹措路费生活费。
想来那位大户便是看到这诱人的利润眼红了,也想找工匠研究玻璃,只是方法不得要领,只能放弃了。
丁原静静听完,呷了口茶。
“你说的这些问题,我都有办法解决。一句话,你愿不愿帮我烧玻璃?”丁原自信满满的说道。
“愿意!我愿意!”史铁柱眼神炯炯发光。
“成,那就算你一个。”丁原继续说道,“烧玻璃需要一个特殊的窑炉,这个我来设计。除此之外,还需要几种原材料。”
停顿片刻,丁原问道:“你家烧制陶器多年,自然也知道哪里可以买到石英吧?”
“那可不,紧挨着咱们保定的真定府灵寿县,那里的石英颗粒纯白,品质细腻,要不咱们保定怎么能有人烧陶呢。就是因为既有煤,还有石英矿。”
丁原在脑海中查阅了一下资料,发现果真如此。
灵寿县的石英品质极佳,便是到了二十一世纪也是闻名于世的。
可以说是老天帮忙了。
烧制玻璃需要三种原材料,除了石英,剩下两个分别是纯碱和石灰石。
纯碱就是苏打。无数穿越众都要生产的肥皂,来源就是纯碱和油脂产生的皂化反应,因此在明末,这个自然也是稀松平常之物,并不难得到。
石灰石就更容易了,本质就是大石块,地球上最不缺的天然物质。后世的小朋友们还经常会指着这些大块石灰石说,缺钙啃两口补补。保定周边自然也不例外,有几块丘陵地带盛产石灰石。
原材料都凑齐了,也有了工匠愿意执行操作,丁原在茶社跟史铁柱告了别,返回家中,开始着手设计玻璃窑炉。
过了两天,丁原带着图纸再次来到了白庙村。
他给史铁柱展示了一下玻璃窑炉的概括。
跟烧制陶器的窑炉有些类似,但又不完全相同。
除了温度要求较为严苛之外,丁原还设置了一个额外的房间,让史铁柱不明所以。
“这间屋子干啥用的?”史铁柱看图纸的时候,一眼就注意到了这个烧陶没有的房间。
“这间屋子名为退火塑型间。烧制成的玻璃水在去色澄清之后,顺着退火通道流入退火塑型间,灌入模具,压制成型。”
“绝了!”史铁柱又一次佩服的竖起了大拇哥。
明朝最强工科生 第61章 脱色和澄清
白庙村一带的泥瓦匠大多有修筑陶器窑炉的经验,因此他们建起丁原设定的玻璃窑炉也很快,毕竟原理相通,只有细微之差。
在熟练工匠们的打造下,不到六天,一座崭新的玻璃窑炉就矗立在煤场边上了。
里面备有五座能够承载一千五百度高温的坩埚,不但足够烧玻璃的需求,还预留了一定的缓冲空间,保证即便出现一些意外,也不会把坩埚给烧了。
毕竟丁原手里只有理论,这些工匠们也没有实际经验,需要在理论的指导下工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瑕疵,因此各种设施的设计搭建都要有一定空间的缓冲区,保证试验失败的情况下也不损坏实验器材。
石英石、石灰石、纯碱这三种原材料研磨成粉,在坩埚中烧到1200度以上,足足烧了有四个多时辰,烧到热得发白,这些固态的原材料终于融化成了滚烫黏稠的玻璃液。
丁原就守在玻璃窑炉附近,一得到第一锅玻璃液烧成的消息,立刻冲进了热气腾腾的窑炉房间。
“趁热把均匀的搅拌起来,把玻璃液里的气泡搅拌出来。”丁原一边安排任务,一边朝几个伙计挥了挥手。
立刻便有三个伙计手持大铁混子围到了高炉周围。
这些大铁混子都是丁原提前找铁匠打造好的,一共准备了十几根,长度足足有四五米。丁原让这些伙计在玻璃液冷却之前,不断的搅拌坩埚中玻璃热液,把玻璃热液中的泡沫尽量搅拌冒出。
搅拌两个字看着简单,但也不是光拿着大铁棍子去搅和就足够了。
而要在盛放着玻璃液的坩埚之中放入搅拌器,这是一个用耐火泥制成的中空的圆筒,利用一个挂钩,让伙计可以操作大铁棍子在玻璃液内晃动。
这种搅拌方式虽然看似笨重原始,不够先进,效果却出奇得好,只要搅拌的时间足够长,不仅绝大多数气泡能够消失,玻璃液里面的结石也全都消失了,质地均匀,透明度很高的玻璃液就得到了。
别说是用来制造肉眼看不到瑕疵的玻璃器皿了,早期的时候,那些对镜片质量要求极高的光学玻璃,都是使用这种办法制造出来的。
因此用在这儿可是说是牛刀小试了。
几个工匠累得浑身冒汗,用大铁棍子搅拌了小半个时辰,气泡是快消失了,可玻璃液也快要冷却了。
还没有来得及放入脱色用的硝石和澄清用的澄清剂。
这让丁原这个只有理论知识的人有点皱眉。
不过也已经来不及了,只能赶紧把这第一锅玻璃液经过通道流入退火塑型间,降低温度,压入模具。
不管怎么说,大明朝自制玻璃还是在丁氏作坊里诞生了。
只是这一批烧制出来的穿越神器还有些缺憾。
从模具里取出来的玻璃杯子,玻璃内里很匀称,也没什么气泡,可颜色不透,有些像啤酒瓶子的颜色。这点虽然不影响使用,却严重影响美观。
这也就意味着会严重影响售价。
搅拌虽然可以让玻璃液状态下的气泡消弭,却无法解决玻璃透明度的问题。
拿着这几个生产出来的玻璃杯,丁原叫来了史铁柱。
“还是得先脱色,然后再进行搅拌啊。”丁原端详着手中的啤酒瓶一样的杯子说道。
史铁柱比较憨直,直接问道:“东家给个准话,我这就去烧第二锅。”
“先别着急,把经验总结会开完再去。这叫磨刀不误砍柴工。”丁原纠正了史铁柱的毛躁,转头看向杯子,沉吟道,“我打算再建一座脱色澄清室。这样的话,玻璃液从烧制间出来,在脱色澄清室处理完脱色和去气泡的问题,再到退火塑型室。”
史铁柱摇了摇头:“温度保持不住啊。我担心玻璃液流到模具的时候,早就凉了。”
“这里就涉及到你的知识盲区了。”丁原胸有成竹的说道,“脱色的时候加入的是硝石粉,澄清的时候加入的澄清剂,都会跟玻璃液产生反应,会生成很高的热量,让玻璃液保持住温度。”
“那感情好。”史铁柱摩拳擦掌,已经跃跃欲试了。
事不宜迟,丁原也赶紧找来泥瓦匠人,让他们按照规划加盖了一座脱色澄清室。
三个房间连成一个环形,完成了从原料到成品的转化。
房子脱色澄清室只用了一天就盖成了,丁原安排史铁柱等人接着开始试炼第二锅原料。
烧制成玻璃液之后,在脱色澄清室先加入了研磨成粉的硝石。
硝石的效果立竿见影,加进去之后,玻璃液立刻变成了透明质。
之后便是澄清。
能查阅各种知识内容的丁原自然很清楚,明朝末年比较容易弄到的澄清剂是两种。
一是砒霜,二是食盐。
砒霜的澄清效果更好,可一来成本太高,二来操作的危险度也高。
再说了,如果让工匠们知晓了要在烧制过程中往玻璃液中倒入砒霜,他们心理上估计也无法接受。
流传到民众那里,还指不定传成什么样子,对玻璃制品的销售肯定不利。
因此丁原决定还是使用食盐这种价格相对低廉,工匠们也不用担心人身安全的澄清剂。
倒入食盐之后,由于澄清反应,玻璃液的温度再次升高,内里也产生了许多大气泡。
整个粘稠的玻璃液像是火山口的岩浆一样。
再一次叫来那三个膀大腰圆的粗壮伙计,丁原让他们仨在脱色澄清室搅拌了起来。
果然,按这样的操作方法操作再次将锅取出之后,玻璃液中的气泡几乎完全消失。
滚烫的玻璃液的黏稠度减低了,玻璃液变得十分均匀,流淌起来目光可见的顺畅滑润。
最后就是让经过了如此多步工序的玻璃液流入模具,等待冷却成型。
这一次,新鲜出炉的玻璃杯晶莹剔透,光彩照人,而且气泡极微极少,肉眼完全看不出来。
把玩着这第一批新鲜出炉的玻璃杯子,丁原难掩心中欢喜,长长的出了一口气,银子啊,都是银子啊。
之后只要制作新的模具,就可以生产出更各式各样的玻璃器具了。
明朝最强工科生 第62章 玻璃产业合伙人
丁原斜着身子坐在自家的堂屋里,盯着两个新鲜出炉的玻璃酒具发呆。
他正在寻摸着用个什么办法一举打开销路,让玻璃风靡保定,让本地的商贾富人们趋之若鹜。
玻璃器皿在崇祯年间已经不算稀罕玩意儿了。毕竟隆庆开关之后,西洋人的货船就来到了大明朝。到了崇祯九年,双边贸易和交流已经持续半个多世纪了。
明朝向红毛鬼们采购红衣大炮的时候,自然也免不了把其他西洋玩意儿带了进来。文化和科技在交流,历史课本上还有个专门的名词叫‘西学东渐’。
只是玻璃有是有,但大部分都是带颜色的,就跟欧洲那些教堂里的窗户一样,五颜六色的。
还有就是欧洲的玻璃器皿都不太适合国人使用。
像是喝葡萄酒用的高脚杯,又或者没有把手的玻璃瓶,这些东西璀璨夺目,可明朝人大多收藏之后束之高阁,中看不中用。
丁原的玻璃作坊,目标客户就是这群人。
从功能上来说,再好的杯子也还是一个杯子,喝东西用的,不可能换个杯子就饮出琼浆玉液的滋味来。
按照丁原的想法,得把玻璃杯卖出奢侈品的价格才有得赚。
玻璃作坊仍在运行中,可丁原并没有继续扩大产能,主要便是摸不准大明朝的顾客们到底喜欢哪一种玻璃酒具。
正在踌躇之际,门人来报,说赵丹来访。
丁原心下一喜,心说正好可以跟赵丹商量一下玻璃杯的营销策略,便大喇喇的把杯子放在桌子上,也不打算遮掩。
赵丹今天来找丁原,是带着心事来的。
中原一带仍旧乱个不停,虽然闯贼暂时被卢象生统帅的五省联军压制住了,可赵丹毕竟不是穿越者,不知道历史走向。他十分害怕这种压制只是暂时的,因此茶叶生意是不打算做了,想看看丁原这里有没有新的项目,继续合伙。
一进门,来到堂屋跟前,原本噙着笑拎着礼物的赵丹,却猛然呆滞了。
丁原桌子上正放着两只美轮美奂的玻璃酒杯,阳光之下,光耀刺眼,甚是明亮璀璨。
他自然不知道这是丁原自家生产的,还以为有人送的豪礼。
赵丹低头看了看手里上好的西湖龙井,颇有点后悔。
自己拎的茶叶虽然也不是凡品,可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跟两只精美绝伦的玻璃杯一比,那就相形见愧了。
正在犹豫要不要折返回去,带点更好的礼物,却看到原本坐在屋里的丁原迎了出来。
“赵叔叔,你来了,赶紧进屋坐,外面风大。”
赵丹只能硬着头皮,冲丁原笑着道:“来了,过了年没旁的事,来看看你。”
丁原跟他也不见外,让赵丹坐在自己对面,亲自给他倒了杯茶,直接说道:“我的作坊弄出了点新玩意儿,正想找赵叔叔商量一下,怎么卖个好价呢。”
“什么新玩意儿?”赵丹问。
丁原指了指玻璃杯说道:“喏,就是这玻璃杯子,东西出来了,可怎么卖呢?”
这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却让赵丹心中惊骇不已。
合着这两个水晶杯一样的宝贝不是别人送的礼,是这小子的作坊弄出来的。
赵丹趴在桌面上,紧紧盯着两个玻璃杯,口鼻的气息都吹拂到了杯面上,映出一些濛濛的水汽。
“这……这真是丁兄弟造出来的?”
“那可不。赵叔叔见多识广,给品鉴品鉴,定个价?”丁原笑道。
赵丹想伸手,又怕碰坏了这精美的杯子,一时僵在半空,拿也不是,不拿也不是。
丁原大大方方的捏起杯子来塞到了赵丹的手里。
赵丹先把玻璃杯放在太阳光地下,澄清透亮,毫无杂色。
又用指肚轻轻的在玻璃杯表面抚摸着,光滑如洗,毫无杂质。
“我订不了价。”赵丹小心翼翼的把玻璃杯放回原处,坦白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