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强工科生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智能码字机
丁原干咳一声,继续说道:“史铁柱在本官的玻璃作坊里十分勤勉,本官特意赶来,也是为了与他商议一件要事,不知道能不能把他带走呢?”
史老爷子一听这话里的意思,顿时慌了神,白庙村也是安新县的一部分,要是耽误了本县操守大人的事情,他可吃不消。
“你这畜生!速去把操守大人的事情办妥,然后回来跟秦家小姐成亲!”
说罢,史老爷子把手中的戒尺一扔,被几个史家亲族簇拥着回家去了。
丁原走上前去把史铁柱扶起来,看了眼他的伤口没什么大碍,说道:“你跟我走吧!”
二人也没走远,来到白庙村村头的一个茶社,找了位置坐了下来。
丁原让店小二上了一盘花生米,一壶茶水。
丁原和史铁柱也认识了小半年了,虽说交流谈话没那么多,也算不上知心朋友,可也不算生人,因此丁原开门见山的抛出了一直以来的疑问。
“铁柱,你能不能告诉我,为啥死活不娶妻?你们史家几代单传,你也不小了,是该娶媳妇了啊。”
史铁柱倒也没生气,低着头吃着花生米,木然出神。
“不想说就算了,不过你要是不跟我说实话,我救得了你一次可救不了你下一次。”
“我有中意的人……”史铁柱冷不丁冒出来一句。
丁原一怔,有些八卦的问道:“那你怎么不早说?你喜欢哪家姑娘,告诉你爹不就完了?”
“我中意的人是……老柳家的二娘,她……是个寡妇……”
丁原这才恍然大悟,说道:“所以说……你是因为喜欢老柳家的小寡妇,所以才死活不娶其他人的?”
史铁柱憨直的点点头:“嗯,旁人都说她不详,克夫,还带着二丫这个拖油瓶,是个麻烦。我爹……你也看见了,我要是跟他说了我中意柳二娘,不止我倒霉,二娘估计也不得安生,到时候反而会害了她……”
丁原沉吟道:“你跟我说说这个柳二娘,没准本县操守我能帮帮你,给你做主呢。”
听到丁原这么说,史铁柱顿时眼前一亮,心中燃起了希望,开始娓娓道来:“二娘比我大三岁,小的时候我就跟在她屁股后面跑,后来因为她家里穷,就早早嫁人了。生了二丫之后,她男人就不太行了,村里人都说是被二娘克的。我不觉得,我知道她家那个男人,虚得很,干半个时辰的农活都得歇半天才能缓过劲来。那人就算没有二娘,也不是个长寿的命。二娘现在东家你的农场里帮佣,所以当时东家一说自己是保定丁记,我就决定了,一定帮东家把活干好。二娘也知道我的心思,可她也是担心,担心。”
“竟然还是我农场的帮佣……”丁原心道,这倒是更好办了。
“二娘虽然还带着个丫头,不过我不觉得费事,也不觉二丫是拖油瓶,说实话我还挺喜欢二丫这孩子的……”
听到最后这巨话,丁原猛地感觉有点慌,赶紧打断史铁柱:“你先等等,你挺喜欢二丫是什么意思?你给我说清楚,你到底喜欢的是小寡妇柳二娘还是她闺女二丫!跟我说实话!”
史铁柱被丁原的态度吓了一跳,不明他为什么有这么大反应,茫然回道:“这……喜欢跟喜欢,不一样啊!我喜欢二娘,是要跟她生娃过日子,我喜欢二丫,是觉得她伶俐可爱,想跟二娘一起把她养大。”
丁原暗暗松了口气。
史铁柱的担忧不无道理,在古代,寡妇的境遇很糟糕,除了穷得没办法正常婚娶的人家,但凡家境好点的人是肯定不会把个寡妇娶回家的,再加上还带着个未成年的小女孩。女孩在古代人的观念里,那可是赔钱货,这倒好,还得养个不是亲生的赔钱货,岂不是亏到姥姥家了。
丁原沉吟道:“我明白了,给我点时间,等过几天给你答复。你先回玻璃作坊吧,我需要透明度更高的玻璃片,你明日带最好的十副给我。”
史铁柱一听说迎娶小寡妇的事情有眉目,心里简直乐开了花,当即答应下来,说现在就回作坊,给亲自烧出透明度最好的玻璃片。
回到家,丁原看到翠儿,突然想起了跟史铁柱说的事。
“翠儿,你知道丁记农场里的那个小寡妇柳二娘吗?”
翠儿神色复杂的打量着丁原,撅着小嘴问道:“知道啊,怎么了?”
丁原一本正经的问道:“我一个兄弟跟她郎情妾意,我想给他们做个媒,成就一桩好事。”
翠儿眉眼一弯,笑问:“你兄弟?是白庙村的史铁柱吗?”
“那可不,就这位大兄弟,因为喜欢柳二娘,不敢告诉老爹,天天被打。”丁原道。
“我们农场里人人皆知的。都希望他俩能走到一块去,不过我听说史铁柱的爹可顽固了,特别严格,两人也正为这事犯愁呢。”
“嗯,史铁柱他爹的事情暂且先不提,这个柳二娘的品性如何?”丁原认真问道。
“二娘性格老实,干活麻利,一边照顾着二丫的生活起居,一边还能把农场里的活干的漂漂亮亮的。嫁给你那大兄弟史铁柱,是他八辈子修来的福气。”翠儿信誓旦旦的说道。
“那就行了。我给他们说媒。”丁原低着头琢磨了片刻,让翠儿去准备一些礼物,然后明日跟他一起去白庙村提亲。
史铁柱是丁记玻璃作坊的主要是技术大拿和负责人,作为老板,重要的下属有情况,丁原觉得自己还是得帮一把。
明朝最强工科生 第113章 精磨和抛光
第二天一早,丁原先是让翠儿带路,去农场见了一眼这位不满二十五岁的小寡妇柳二娘,把她闺女二丫收做了义女,之后便带着翠儿和两箱礼物出发前往白庙村去了。
到了史家大院的门口,递上帖子,丁原顺利进入大堂。
史老爷子有些茫然,看着笑吟吟走进来的丁原问道:“操守大人今日何事来访?可是小儿坏了操守大人的事?”
毕竟是唯一的儿子,史老爷子的舔犊之情还是有的。
丁原笑眯眯的摇了摇头:“本官今日前来,是给老爷子送喜事来了。”
史老爷子一愣,不解的问道:“喜从何来?”
“本官知道史老先生一直为令郎的婚事烦忧,本官此次前来,就是为老先生解忧来了。这里有一门亲事,令郎愿意,女方?愿意,可以说是天作之合。”
虽说史老爷子已经在商谈史铁柱和秦家小姐的婚事,不过若是有另一门良配,他倒是也不在意。
“不知是哪家姑娘?”史老爷子问道。
“是我丁记农场的一个帮佣,柳二娘。”
史老爷子脸色一黑,有些愠怒的道:“我们村的那个柳二娘?她可是寡妇,还带着个油瓶……”
“史老先生这么说,我就不爱听了。依本官看来,虽说婚姻之事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也不能不顾当事人的看法。若是令郎史铁柱并无中意之人,也便罢了,但眼下他是心有所属,也正是因为如此,才坚决抗拒家里的婚姻安排。柳二娘在我丁记农场,勤劳踏实,很是得好评,若是史老爷子能同意令郎跟柳二娘的婚事,岂不是成全了一对佳偶?”
“按理说,操守大人亲自做媒,老朽不该多言,可这件事……还得从长计议。我史家虽不算望族,可也是有头有脸的……”
“本官已经收了柳二娘的孤女二丫做义女了,若是史铁柱和柳二娘真的能结为连理,那么你们史家跟本官可以算是亲家了。”丁原顿了顿,询问道,“又或者,史老先生觉得,白庙村史家跟保定丁家结成亲家,是你们亏了?”
史老爷子蓦然一怔。万万没想到,丁原为了促成这桩婚事,做得这么绝,竟然直接把柳二娘的闺女变成他义女了。
思来想去,要是不答应丁原的要求,在安新县,他史家能落着什么好?传出去之后,就怕秦家小姐也不会愿意嫁到他们史家来了。
再说了,听这意思,史铁柱就是因为喜欢柳二娘,怕自己不同意,所以才死活不娶的。生养过女儿倒也不完全是坏事,日后也好再生养史家的子女。
古人曾经有一段对生养过孩子的女子格外看重,因为在那个时候,生孩子是一件冒着极大风险的事情,有过生养经验的再生孩子就会容易很多。后来理学兴起,这种风气才逐渐消亡。
史老爷子轻叹口气,缓缓道:“既如此,老夫也没什么好说的了,能跟安新县操守结成亲家,确实是喜事一桩。”
丁原笑着点点头:“老先生愿意跟丁原做亲家,丁原与有荣焉,这些算是本官的一些贺礼。”
说罢,丁原指了指门口的两箱礼物,挥挥手让下人抬了进来。
打开箱子一看,里面整齐摆放着上好的苏州织造的绸缎和几套玻璃器皿。
史老爷子笑着收下了礼物,这桩亲事就算是谈成了,之后便是找媒婆,定日子,办喜事了。
从史家院子出来,丁原立刻带着这个好消息来到了玻璃作坊,告诉了史铁柱。
这个憨憨的汉子差点高兴的把丁原抱起来,一脸幸福欣喜,脸上写满了美梦成真的不真实感。
家里的事情办妥了,丁原便让他这几日带着玻璃作坊的学徒们加班加点,终于在两天之内,制作出了八片透亮度远超以前的玻璃片,而且还被工匠们磨成了毛胚。
这个过程名叫粗磨,如果是要做成老花镜,光这样还不够,还要用更细的磨料进行细磨。
原本的磨料膏粉已经被学徒工清理干净了,新的磨料添加进去之后,史铁柱更加小心了,每一批磨料都让学徒们反复筛选,保证没有粗的颗粒混在里面。
不光如此,每磨一会史铁柱就要求停工半晌,拿出工件放在划尺上测量一番。
有时候他也亲自下手,用粗毛毡沾上磨料,把玻璃表面一些不平整的地方手工打磨一番。
就这样用了两天的时间,史铁柱带着学徒把八片毛胚精磨到目视能观察的极限。
得到了消息,丁原又一次跑来参观,考察玻璃磨制进度,这次他看见史铁柱的桌台上有几片光滑透亮的玻璃片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怎么样了?”丁原问道。
“镜片都精磨完了,不过想要制作东家说的老花镜,还有抛光这一道工序,眼下这一步有点难。”史铁柱皱着眉头说道。
“难点在哪?”
史铁柱一边指着磨制好的镜片,一边解释道:“抛光分成木碢和皮碢两个步骤。木碢的方法是使用一个葫芦瓤,操作的时候使用的工具结构是登板连接着木轴,带动一个圆形的木碢旋转,在石沙的帮助下,抛光镜片。这步骤一般配用是用石英沙抛光。之后紧接着是皮碢,这时候就需要用牛皮做成的圆碢旋转摩擦镜片了,把镜片磨成光滑透亮的玻璃镜片。这两道步骤组成了镜片抛光,抛光结束之后,老花眼镜就算做好了。难点就是,道理我们都懂,但实际操作的话,作坊里的人都不会,这一般是玉器工匠才会的手艺。”
丁原拍胸道:“这好说,我给你找玉器工匠。”
离开玻璃作坊,丁原很快就在保定府里找了三个手艺好的玉器工匠来帮忙抛光。
就这样,又过了两天,老花眼镜的镜片做好了。
丁原又找了两个木匠,把制作好的老花镜片装进一个木头框架内,这样就可以挂在鼻梁上当眼镜了。
摆弄着手里的初版老花镜,丁原笑道:“这老花镜看着不错!”
“俺也不知道行不行,不过都是按照东家的吩咐做的。”史铁柱摸了摸后脑勺说道。
丁原笑着领过来丁记铺子的账房刘元,他已经四十多了,眼睛也稍微有点花眼。“老刘,戴上镜片试试。”
刘元一开始还迷糊呢,东家今天怎么把他也带到玻璃作坊来了,他一头雾水的戴上眼镜,顿时整个人都傻了。
世界清楚了。
明朝最强工科生 第114章 成功把老花镜推销了出去
老花镜磨好了,丁原要把它推销出去,而且最好是很快的让买得起的老年人都知道这个好东西。
丁原又想到了孙承宗这位老爷子,算起来他现在已经七十一了,眼睛肯定是老花了,估计度数也到了最高的五百度了。
再说了,就算不给孙老爷子推销老花镜,南征回乡之后,丁原也还没抽出空来去拜会一下孙承宗呢。
事不宜迟,丁原选了两幅不同度数的老花镜,又简单带了些礼物,让李志跟着自己朝高阳县去了。
为了老花镜的推销效果好,丁原还特意选择了一个晚上,月黑风高的晚上。
来到了位于高阳县的孙承宗府邸,丁原递上名帖之后很顺利进入府中。
孙承宗正在秉烛夜读,听说丁原来了,放下,有些疑惑的问道:“有何急事?怎么这么晚了来访?”
丁原先是施了一礼,随后笑道:“也没什么大事,就是有两份塘报想给老爷子看看。夜里读书,眼睛多累得慌,我丁记新上了一个产品,很是好用,名叫沼……”
“沼气灯嘛,我知道。”孙承宗笑着打断了丁原的话,“不过我订的时候,说是等着安装的人太多了,等三五个月之后才能到我宅子里修。商人逐利,本无可指摘,但你现在已经是一方官员了,还保持着这样的习气很不好,要多读圣贤书,尊圣人教化。”
孙承宗毕竟是一个学究出身当过帝师,他的学问是好的,可也因为儒家学问太好,而无法超脱出去,事事都爱遵循着儒家规范行事。
丁原知道他都这么大年纪了,也不可能再改变思维,接受新想法,也就笑笑,没多争辩,而是直接切入正题。
“两份塘报,一喜一优,不知道孙老爷子想先看哪一个?”丁原笑着问道。
孙承宗听到这有些调皮的问话,也眼神一眯,把难题还给了丁原:“依你之见,我应该先看哪一份?”
丁原一边把手里的一份塘报递给孙承宗,一边说道:“还是先看喜报吧,这份捷报应该能让陛下宽慰不少。”
孙承宗一听这话,也知道必是出了十分利好的消息,赶紧接塘报过来,拆开。
天色阴沉,月亮隐藏在厚厚的云层之后,整个夜晚更昏沉了。
孙承宗只能尽力靠近了烛光,使劲眯着眼,把塘报放在距离自己半米的地方,认真看着。
看了一会,他摇了摇头,“年纪大了,眼神不好了,塘报上写的什么都看不清楚了,你给我说说吧。”
看时机已到,丁原从怀里摸出一个五百度的老花镜:“说起来,我们丁记也有一个新产品,就是为了给孙老爷子这样上了岁数人准备的呢。戴上这个试试?”
孙承宗意味深长的打量了丁原一遍,一边接过眼睛,一边哼了一声:“你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我看你给我送塘报是假,要我试你这老花……”
眼前的景象让孙承宗顿时语塞。
对于那些没有近视或者老花眼经验的人来说,他们是无法理解,从眼前一片模糊到清晰明亮一切可见是多么的震撼。
戴上老花眼镜的那一刻,孙承宗甚至感觉有些晕眩,感觉自己好像突然之间年轻了许多许多。
孙承宗左手捏着塘报,右手放在身前,翻转手掌,看着手心上的纹路,他瞪大了眼睛。
“塘报……”丁原小声提醒道。
这句话让孙承宗的情绪稍微平复了一些,他双手捏着塘报的两边,端详起来。
下意识的把塘报放的太远了,孙承宗又把塘报拿到眼前三十厘米处,上面的文墨笔迹清晰可见。
看了片刻,孙承宗已经读完了塘报上的内容,欣喜的看向丁原:“闯逆被活捉了?”
丁原笑着点了点头:“是的,洪总督、孙巡抚把高迎祥逼入子午谷,并在子午谷以南的黑水峪以逸待劳,激战四日夜,终于生擒此贼。只可惜李自成还是跑了。”
孙承宗并不以为然,他捋了捋花白的胡须,笑道:“年初卢象升和你活捉罗汝才,现在洪承畴和孙传庭又活捉高迎祥,天佑我大明,这是天佑我大明啊!”
丁原听着孙承宗大发感慨,心里五味杂陈,他又递上第二份塘报,说道:“孙老爷子还是再看看这封吧。”
孙承宗还没从刚才的喜悦中缓过劲来,面带微笑的接过塘报。
只须臾之间,孙承宗脸上的笑容便凝固了。
“建虏酋首黄台极称帝?”
丁原微微颔首道:“这是四月十一的事情了,建虏酋首黄台极在沈阳登基。国号为清,民族为满洲。”
孙承宗捏着这份塘报,他在院子里来回踱着步子,低头思索着。
“你怎么看?”孙承宗突然停下脚步,抬头问道。
丁原斟酌着说道:“此酋称帝,必然会在不久的将来进犯我天朝。”
“哦?此话怎讲?”
“自从老酋首努尔哈赤毙命之后,建虏内部各种声音不断,虽然黄台极称汗,但他还未服众。如今又称帝,急需抬高声望。建虏乃蛮夷也,只重军功,因此我猜过不了多久,他便会趁着我大军在中原围剿流寇之际,安排一支军队入关侵扰,不过此次建虏入关,不会深入冒进,只会捡取我关防薄弱之处,捞了好处便走。黄台极要的是一场胜利,来给自己称帝献礼。”
孙承宗深吸了一口,目不转睛的看着丁原。
这一番论道,鞭辟入里,有理有据,而且言辞之间对建虏的行事风格了解极深。
孙承宗不禁感慨,江山代有人才出,有丁原这样的年轻后辈顶上来,看来自己真的可以退休了。
“你说的不错。”孙承宗缓缓说道,“法子呢?你什么对策?”
“第一步是坚守。”丁原沉吟道,“建虏此次入关,只要胜,不敢败,因此只要固守城池,待建虏兵疲马乏之际,再出城击之,定能杀得他们片甲不留。”
孙承宗突然想到了什么,看着丁原道:“这就是你在安新县修筑新城的原因?”
丁原笑了笑,没再回答,算是默认了。
孙承宗把两封塘报重新收好,轻吁一口气道:“都看完了,忧也罢,喜也罢,都跟我这个乡野匹夫无关了。若是建虏进犯至高阳县,大不了就是带着我孙家上下,与敌血战,至最后一人而已。”
丁原正色道:“学生作为安新县操守,必定竭尽全力守护一方子民,不会让百姓受苦。这一点上,请老爷子放心。”
孙承宗却是没有说话,他呆呆凝望了一会如墨的天空。
过了半晌,孙承宗猛然想起来,丁原来这里应该是推销老花眼镜的,便指了指鼻梁上的眼镜问道:“你这老花眼镜多少钱一副?”
丁原笑道:“十两银子一副。如果一片镜片碎裂了,二两银子去丁记铺子,给换新的。”
孙承宗点点头,“我要十副。”
丁原有些意外,不好意思的说道:“没那么多,目前就制成了八个镜片,四副眼镜。”
孙承宗摆了摆手,“不着急,什么时候做好了,送来我府上便是了。只是现在鼻子上这一副,我是要留下了。是不是还要跟上回一样,让老夫帮你广而告之?”
丁原摸着后脑勺,直言不讳道:“要的,要的。孙老爷子要是能亲自示范,我这老花镜必定风靡保定城。”
孙承宗笑着摇了摇头,“真是拿你这后生没办法,老夫明日就带着老花镜办个酒宴。”
丁原赶紧说道:“那就有劳了。”
孙承宗点点头,唤来了孙府的管家,吩咐道:“你去账上取一百两交给丁操守。”
孙承宗一口气买下了十副老花眼镜,这让丁原喜出望外,收下一百两银子,兴冲冲的回到了家里。
第二日,他便安排史铁柱和那几个临时找来的玉器工匠加大老花镜片的产量,应对激增的老花镜需求。
明朝最强工科生 上架感言
九月一号凌晨,这本小说就要上架了。
按照国际惯例,好像作者们都要写一个上架感言,感慨一下写书的不易,恳求一下客官老爷行行好,订阅一下什么的。
这才发现这些所谓的心里话,一点也不比写一个大情结来的轻松。
这本书写的时候各种不容易,绝大部分是我自己的原因,事情太多,工作太忙,导致开书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两天一更,最近保证到了每天两更,可惜新书期实在太长了,把不少读者的阅读热情都耗完了。
作为一个996工作制的人,牢骚的闲话也不便多说,懂的人都能明白的。
在这里,十万分感谢每一位投过推荐票和打赏过的书友。
而那些还把这本小说放在书架里的书友们,众生皆苦,只有你们是草莓味的。
明天上架,暂定四更吧,不过我没有存稿,没办法在凌晨接着更,可能会晚一点,反正九月一号那天会更新四章的。
如果觉得这本书还行的,希望大家支持一下首订,就是订阅一下。首订一毛钱,没钱冲的还可以抢个整点红包,就够了。
写书是个手艺活,选题材可以看兴趣,但是写起来就不能太任性了。
俗话说没有君子,不养艺人,盗版虽好,属于竭泽而渔。
都看盗版,也就没有人会去认真的写书了。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吧,理解万岁!
我这个人嘴巴笨,标准的工科狗,从小到大被父母嫌弃不会说话。
所以在最后,既然还有不到半年就春节了,那就提前给大家拜个早年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