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三羊泰来
昌忠邀请道:“几位坐。”
三人坐下介绍了自己,个子高的姓胡,另外两个都姓赵,他们是县里私塾的学生,今年参加考试的考生。
昌忠和明辉长大的环境造成,他们各种心思见多了,几个人自我介绍基本摸清了几人的性格。
京城侯府,竹兰抱着明瑞的闺女,小家伙长的胖乎乎的,还生了一张笑脸,特别招人稀罕。
竹兰听完林晴的话,“你舅娘族长家的闺女?”
林晴点头,“年纪到了要相看人家,孙媳昨日回娘家正好舅娘也在,就多问了我明嘉的情况,我娘让我回来与奶奶透透话。”
竹兰脑子对号着,“那个姑娘我见过,十分文静的姑娘。”
林晴笑着,“如果不好孙媳也不敢与您开口,舅娘族长家是疼女儿的。”
竹兰回忆的更多了,样貌品行都不错,“这要问问你四婶了。”
至于人家为何越过明辉,很简单,何家族长的嫡女嫁也是嫁嫡长子,明辉不占长不占幼,与之对比的明嘉就十分亮眼,四房嫡长子,还是唯一的儿子,小姑子又是县主,加上四房有钱,明嘉是京城帮上有名的良婿。
林晴,“那我去与四婶说?”
竹兰扶着要起身的重孙女,“不用,一会我与你四婶说,日后真成了,你四婶一定给你包个大红包。”
林晴期待了,“那我要小发一笔了。”
家中都知道四婶最有银钱,他们二房也不差,可还是不能和四婶比!
老家县城,昌忠面对问题没藏私,你问什么我答什么,半个时辰过去,昌忠嘴角依旧含笑的看着面前的三位。
明辉眼底讽刺,面前的三位已经听懵了。
昌忠听到时钟的报时,开口道:“时辰不早了。”
三人精神有些恍惚,站起身告辞,姓胡的道:“今日多有打扰,我们就先回去了,感谢公子解惑。”
昌忠没有起身的意思,“几位请。”
明辉等人走了,“他们来探查小叔是否有真才实学?”
“探查是一方面,另一方便的确是来请教的。”
明辉,“侮辱谁呢!”
他很不高兴,爷爷多么光明磊落的人!
昌忠没生气有猜测是正常的,“那个姓胡的心术不正。”
三人两个赵姓学子是真来请教的,而且明显被忽悠来的。
明辉撇着嘴,“所以寒门学子并不都是高风亮节人品出众的。”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市场价
晚上,书仁两口子吃完饭闲聊,竹兰提了明嘉,“我与苏萱提了何家,苏萱说先打探打探。”
周书仁,“何家啊。”
“怎么?”
“没什么,何家在京城上层世家排不上号,在中层算是拔尖的,家中子弟没有不好的名声,总体还算是不错。”
竹兰,“那就好,我等苏萱调查的消息。”
周书仁想着明嘉这个孙子,“这孩子是几个孙子中最安静的。”
“是啊,也是最乖巧的一个。”
周书仁算着日子,“董氏也快生了吧。”
竹兰,“还要等些日子。”
竹兰继续看报纸上的故事,她为了不临时抱佛脚,现在一期不落,等看完回头一看书仁已经歪躺着睡着了。
一看时间,已经不早了,将手里的报纸放下,轻轻的推着书仁,“醒醒回屋子去睡。”
周书仁睁开眼睛缓了一会神,“今日有些累。”
“上了年纪精神头没那么好了。”
“嗯。”
简单洗漱两口子躺下就睡着了。
次日,老家县城,昌忠刚吃完早饭,宅子的大门就被敲响了,今日是姓胡的考生单独一人来的。
昌忠与明辉对视一眼,开口道:“吃过没?”
胡亮,“吃过了。”
昌忠问,“你这么早过来有问题请教?”
胡亮指尖勾着掌心,见礼道:“家中贫寒买不起书籍,昨日见公子桌子上带了不少书,亮厚着颜面上门借书。”
昌忠的脸上一直挂着淡笑,眼底一点笑意也没有,“我周氏一族的藏书每个月都会开放一次,只要是读书人都可去看书,你可去过?”
胡亮去过,每次去都恨不得多长个脑袋,嫉妒周氏一族的族人,“周氏一族大义。”
昌忠,“我从京城回来并没有带书,你所见都是族内藏书。”
胡亮不信,他为何上门借书?只因他认为周侯一定给小儿子划了重点。
明辉嗤笑出声,“小叔说真话你不信?”
胡亮脸上不自然,一声嗤笑让他心里翻腾,捏着掌心为何有人天生富贵。
昌忠站起身,“可与我去看看,你就知道我所说是真是假。”
等看过书的确是周氏一族藏书,胡亮脸涨红着。
明辉语气带刺,“可还要借书?”
胡亮已经进退两难,硬着头皮,“要的。”
昌忠,“你想借哪本自己拿,不过,这里可没有中秀才的直通书。”
胡亮的心思被揭穿,指尖有些僵硬,不敢去看周昌忠。
明辉接话,“可一定记好借什么书,别到时候因嫉妒背后诋毁,我周氏一族家风清正容不得人诋毁。”
胡亮这时才怕了,周氏一族已经成了本地的庞然大物,不仅如此,周氏一族的名声也特别好,每月开放藏书赢得了读书人的好感,而且心里有不解,还可以请教周氏一族的举人和秀才。
只要诚心请教,周氏一族有功名在身的都不会拒绝。
明辉等人走了,“小心思真多。”
昌忠轻笑一声,“小地方的私塾也不都是清正的,每个县给的秀才名额有数,私塾的学生不仅是同窗也是竞争对手,你我回来占了名额,没什么可生气的。”
明辉眨了眨眼睛,“京城的书院勾心斗角也多,反而更直接一些。”
书院结派很直接,反而是小地方私塾机会少算计多。
京城,户部,邱延道,“二皇子的府邸选好了。”
周书仁知道,“你想说什么?”
邱延笑着:“重修的银钱走皇上的私库真是太好了。”
周书仁也笑了,“的确不错,皇上私房很多。”
皇上当太子的时候是苦逼,继位后腰就粗了,捏着皇家的来钱渠道,他只有个大概猜测,一个大概就让他眼红了,皇上这么有钱自己儿子的府邸当然自己负责。
邱延小声的道:“二皇子的府邸离我家并不远。”
周书仁真不知道二皇子府邸选在哪里,他从昌义嘴里知道婚礼准备的顺利,昌义顺嘴说了二皇子有了府邸。
邱延道:“宅子不小却不精致,唯一优点够大。”
周书仁摸着胡子,“户部还压着不少房契没出手吧。”
邱延,“嗯,您说不急着出手,等再涨一涨。”
这京城的房价一天一个样,一直是涨的趋势,每次抄家得来的好宅子一直没舍得卖。
周书仁翻出京城的地图,又找出了房契,“我找到好买家了。”
皇上的儿子都不小,皇上从太上皇手里继承的宅子不少,但面积够皇子府邸的没几处了。
邱延,“啊?”
周书仁揣着地图和房契站起身,“我要进宫。”
邱延,“......”
皇宫,皇上看着地图和房契,瞪着眼睛,“你一直捏着房契没卖?”
周书仁,“嗯,等着涨价。”
皇上无语翻看着登记房契的册子,指尖点着一处,“父皇在位抄家的房契你留到现在?”
“只有两处房契没卖。”
最好的两处宅子,他留着救急的。
皇上哗啦啦的翻看着册子,“你和朕说没银子?”
“这是以备不时之需的家底,京城宅子不仅保值还增值。”
皇上,“......你现在将底子给朕看是什么意思?”
周书仁勾着嘴角,“皇上买宅子吗?您看这几张房契是挨着的,只要打通就是一个王府的规格。”
皇上冷漠脸,“你很好。”
卖宅子卖他这里了!
周书仁幽幽的道:“其实臣也可以拆开卖,朝中知道臣户部压着抄家宅子的不少,有不少人向臣打听什么时候卖了。”
皇上看着京城的地图,孩子多也愁,京城规格够的宅子有数,他不愿意让臣子搬家,二儿子成亲,三儿子的也要选出来,“留下朕仔细看看。”
周书仁,“按市场价。”
皇上,“......”
明明天下都是朕的!
时间过的很快,一转眼到了县试,明清不放心昌忠叔和明辉,亲自来县城坐镇。
昌忠和明辉真没负担,他们二人很从容的去考试。
京城周家也记着日子,李氏问,“娘,我想去寺庙为小弟和明辉祈福,您要不要一起去?”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安家
竹兰许久没出门了,现在天气好大地有了绿意,“好。”
李氏站起身,“我现在去准备。”
结果在家的女眷都要去寺庙,侯府的马车好几辆出城。
竹兰一行人出行算是晚的,寺庙的人不少,许多祈福的人。
先去祈福,巧了,竹兰见到卫馨怡,“你自己来的?”
馨怡脸微红,“我与嫂嫂一起来的,嫂嫂去还愿了。”
竹兰看着未来小儿媳妇心里高兴,馨怡来寺庙也是为昌忠祈福,示意馨怡坐下说话。
馨怡搅动着帕子,“伯母,昌忠最近可有来信?”
竹兰笑眯眯的,“来了,也给你写信了吧。”
馨怡耳朵尖红红的,轻轻的点头,“嗯,说了不少周家村的景色。”
还说等日后带她回去,信上还写了不少见到的趣事。
竹兰心里感慨,小儿子特别会撩,瞧瞧馨怡的模样,对小儿子死心塌地的。
馨怡的二嫂还愿后找过来,竹兰才知道这位有孕了,说来馨怡的娘也是好婆婆了,二儿媳妇嫁过来只得一女也没催过。
卫家的两个儿媳妇,竹兰挺喜欢卫家大儿媳妇,眼前这位的性子太软,如果不是冯氏人不错,只有被欺负的份。
下山回京的途中,李氏突然道,“娘,您看是不是罗家的马车?”
竹兰看过去,“还真是。”
“看着车队像是搬家,这是要搬到哪里去?罗家不是京城人吗?”
竹兰见主人的马车只有一辆,“应该是致仕的罗老搬去庄子。”
罗家老夫人一直住在庄子没回来,现在罗老致仕追去庄子,估计也有躲避的意思。
这位属于最没脸面致仕的官员,留在京城窝在宅子出不了门,不如去庄子修养。
李氏一言难尽,“罗家老太太好不容易得清静。”
竹兰心道有些东西不是割舍就能彻底断开的。
李氏又换了话道:“娘,我见到未来二皇子妃了。”
“李姑娘?”
“嗯,特别虔诚的拜佛。”
竹兰叹气拜佛也没用,除非李家势力大,否则婚姻依旧不幸。
川州,昌智终于到了川州境内,翻出皇上给的名单,“要忙起来了。”
小厮问,“公子,我们先去哪里?”
昌智指尖点着名字,“先去州城。”
他要去州城看看,他对州城的知府很好奇,顺便打听川州世家的分布,还有世家科举的情况,他有很多的事要查清楚。
小厮,“依照现在的速度,今日能到州城。”
昌智嗯了一声,继续看着名册,每一个名字背后都带着血,深吸一口气,此地太猖狂了。
马车行驶一会停了,小厮问,“怎么了?”
车夫回着,“前面两家车谁也不让将路给堵住了。”
小厮得了大人暗示,推开车门去前面打听消息,没一会就回来了,“前面两家在川州很有名,一家是安家出嫁女回川州城探亲,据说安家已经有人进京为官,另一家是沈家,两家多有争斗才会谁也不让的堵了路。
昌智,“安家啊。”
小厮,“大人知道安家?”
昌智还真知道,去年进京的几位官员就有一位姓安,“查安家。”
爹说以小看大,一个安家出嫁女都如此嚣张,可想而知安家的家风。
小厮得了话又出了马车,在外面和护卫小声说了几句,才与车夫站在一起看前面的热闹。
京城,秦王府,泽儿拧着眉头,“爹这么久了还没有查到关于卢嘉清的消息。”
容川没有儿子这么急,“慢慢查不着急。”
泽儿有些郁闷,这是他第一次办事,“不过,倒是查出不少安家在川州的情况。”
“说说?”
泽儿,“安家在川州张狂的很,在当地名声十分的不好。”
容川依旧没多大的兴趣,“好了别想了,好好看书。”
“哦。”
还是有些不甘心没查到关于卢嘉清的消息。
时间很快,一转眼县试结束成绩也出来了,昌忠的名次榜首,县太爷十分的高兴,他可没放水,感慨不愧是周侯的儿子。
明辉的名次也不错是第三名,明辉也不意外,他从小接触的资源摆着,他考的不好才奇怪。
所以说考生没考试前就已经拉开了距离。
明辉也看到了胡亮的名次,“竟然是第四。”
昌忠不意外,“从他请教的问题就能看出来他的学识很扎实。”
明辉找到了胡亮,胡亮皱着眉头,显然对自己的名次很不满意。
胡亮的确不满意,他清楚与周昌忠的差距,竟然连周明辉都没考过,周明辉在他的眼里纨绔一个!
明辉收回目光小声的对小叔道:“小叔,侄子等你得小三元。”
昌忠拿着扇子敲明辉的额头,“走了。”
明辉,“终于考完了,我们到处转转?”
昌忠摇头,“县城就这么大没什么好转的,我要回去休息。”
明辉又道:“那我自己到处转转。”
“好。”
京城,竹兰十分关注邵家两兄妹,邵荀和江姑娘定亲,明辉又没少帮邵荀,她等江玲来侯府特别问了邵荀,“他最近复习的如何?”
江玲,“多亏明辉公子借给他的书,邵荀复习的不错,今年很有把握中秀才。”
“那就好。”
江玲心里转了几圈后问,“不知道明辉公子可顺利?”
竹兰笑着,“这小子随性的很,谁考试有压力,他都不会有。”
江玲心里有数了,将手里还拿着的名单递上前,“这是新入学的名单。”
竹兰拿过来翻看着,有二十多名新入学的女学生,其中五人已经成亲,“你和邵婷做的很好。”
江玲,“学院好,她们才愿意信任,我和邵婷只是宣传没多做什么。”
“不用谦虚,你们的努力我都看在眼里。”
她已经琢磨给邵婷和江玲奖金了,这两人的确该奖励。
江玲刚走没多久,雪晗带着儿女回侯府。
雪晗一进来就打发丫头下去,吓了竹兰一跳,“出了什么事?”
雪晗道:“娘,四哥已经到川州州城了。”
竹兰,“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
雪晗看向大儿子,泽儿回话,“外婆,我派人去查卢嘉清,卢嘉清对安家不同,我就查了安家。”
竹兰抓到重点,“安家祖籍川州人,你调查正好遇到了你四舅舅?”
泽儿点头,“派去的人认识四舅,而且四舅也在查安家!”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人命
竹兰跟着念了一句,“安家?”
泽儿,“就是工部的安家,去年才调入工部。”
竹兰记下了安家,对外孙道:“你四舅舅调查安家,你就别调查了,免得互相暴露坏了事。”
泽儿有些蔫,“爹也说不查了,等四舅舅调查出结果。”
竹兰理解外孙没精神,第一次调查人还没调查清楚,心里指不定怎么郁闷呢!
泽儿的确郁闷,要查到真相不得不停下,这种感觉太不好了。
坐了一会,两个孩子去后院找玉蝶几人了,雪晗问:“最近四嫂很忙?”
“为何这么说?”
雪晗道:“上次在街上见到,四嫂说了两句话就急冲冲的走了。”
“她在查何家姑娘。”
“何家?”
竹兰解释道:“何家的女儿要相看,林家帮着递了话。”
雪晗挑了挑眉头,“明嘉啊。”
随后又道:“明辉这个做哥哥的还没动静。”
竹兰,“不用管明辉,这小子心里有数。”
雪晗嘴角含笑,“明辉的确是个主意大的,算着日子县试该放榜了,也不知道小弟和明辉的名次如何。”
“侯府这么多的资源,他们考不好才奇怪。”
对于儿子和孙子县试的成绩,她真不惦记,正如她说的家里的资源太好了。
川州城,昌智进城后就租了院子,院子在的地方有许多空置的院子,常年出租给科举的学子,价钱不算贵,当然对于寒门的学子价格依旧不友好。
院子并不大,一共才三间能住的屋子,外加一间厨房,一间放杂物的。
虽然没到秋闱,附近的院子也没空着,有家底的会常年租着,免得用的时候找不到地方住,秋闱的时候,离考场近的地方太难找了。
昌智来川州并没有闲着,一直记得自己的人设,他就是个游学的秀才,安顿好就去书院私塾拜访,官学没敢去怕露馅。
不去拜访的日子,他喜欢在城中的茶楼听书,茶楼消息最杂的地方,消息流通也是最快的。
今日昌智依旧坐在大堂不起眼的位置,剥着瓜子看似在听书,耳朵却听着周围的闲谈。
“你听说没,安家女不是回来探亲那么简单,听说打算和离了。”
另一人撇嘴,“自从安家出了个京官,这就瞧不上原来的女婿了。”
“都二十好几还闹和离,也不知道谁还能要。”
“那你可错了,说不准早就找好了下家。”
随后就议论起别的事情,对于安家这些人语气里有忌惮,也有不屑。
昌智喝着茶水,心里转了两圈,等到茶水见底带着小厮离开。
小厮出门才开口,“真和离了对男方反而是幸事。”
昌智也这么想的,“安家干的坏事真不少。”
小厮气愤,“赶尽杀绝一点都不留余地。”
昌智没坐马车回去,反而慢慢的往住的地方走,最近调查不少安家的事,安家以地换地换了不少良田,百姓敢怒不敢言,这都是小事,安家手里沾了人命,这才是大事。
小厮见大人神色如常,小声的问,“大人,什么时候处理安家啊?”
昌智拿着扇子敲小厮的头,“你家大人还没主考,现在不能暴露了,不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小厮捂着额头,嘿嘿笑着,“大人说得对。”
昌智笑着继续走,心里却想着爹制定的族规,周氏一族族人傲气是有,却依旧谨言慎行,一个家族的言传身教太重了。
晚上,竹兰见下衙门的时辰到了,也没见到书仁回来,又等了一会人才到家。
竹兰,“今日怎么回来的这么晚?”
周书仁边换官服边道:“遇到齐王说了一会话。”
“巧遇?”
“哪里有什么巧遇,齐王专门堵我的,我不是卖给皇上四处宅子,齐王也盯上了。”
竹兰轻笑出声,“你的家底捂不住了。”
周书仁弯着眼睛,“我拿出来就知道留不住了,京城的房价大幅度增长不可能了,正好户部也需要银子补些缺口。”
竹兰,“补缺口?”
周书仁摸着胡子,“嗯,皇上要修缮各地考场,这笔银子是今年多出的预算。”
竹兰问,“现在修葺是不是晚了一些?”
“不晚,主要为了秋闱,这个差事是个好差事不知道多少人盯着。”
“不知道花落谁家了。”
周书仁换好衣服洗手问,“你要不要买宅子?”
竹兰递过帕子摇头,“家里的宅子够分,我就不掺和进去了,免得到时候又有人说三道四的。”
周书仁哼了一声,“反正我小本本记着呢,有的人想要宅子没门。”
“好了,咱们吃饭,今晚有小馄饨。”
“那我要多吃些。”
两口子谁也没提昌忠的成绩,对于小儿子他们太有信心了。
次日早朝,周书仁与卫大人一起走,刚走没几步,李大人走了过来,见礼道:“侯爷。”
周书仁心里疑惑,这位李大人是未来二皇子的岳父,在朝中很少开口,还是第一次主动拦他说话,“李大人何事?”
李大人看了一眼卫大人,卫大人识趣的退后几步。
李大人咬了咬牙,终于下定决心开口,“侯爷,小儿成熟稳重,还请侯爷在皇上面前为小儿说几句好话。”
周书仁悟了,“为了修缮各地考场的差事?”
李大人耳朵发红,他这一辈子很少求人,他也没野心求更大的富贵,本以为安安稳稳的过日子,谁想到赐婚让李家变的不平静,二皇子有心可李家无意,李家又没有大势力,女儿日子难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