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三羊泰来
女儿的婚礼提上日程,二皇子也没主动来过李府,婚事非他所求,他为闺女心痛咬了咬牙想谋一谋,谋的不是富贵而是闺女未来能好过一些,至少有个孩子在身边不求男女,别孤单一辈子。
周书仁什么人啊,现在练就的眼睛能看透人心一般,“大人找我找错了,大人该去见的是皇上。”
皇上不清楚自己儿子什么德行吗?皇上清楚,所以皇上对李家姑娘是宽容的,连带对李家也多了一些容忍,这个差事李大人开口皇上会允许的。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 有黑就有白
周书仁见李大人没反应过来,指了指政殿的方向,“大人还不懂吗?”
李大人为官多年,只是一时愣神,他很快反应过来,心里十分的复杂又见礼道:“谢侯爷指点。”
周书仁笑了笑,“最近几日皇上心情不错。”
他能帮的也就这些了。
李大人离开,卫大人才上前一步,虽然没听清谈了什么,他从李大人急匆匆的样子也能猜到。
周书仁等卫大人走过来问,“你刚才要说什么?”
卫大人笑着道:“已经没有说的必要了。”
这是与李大人看上了同一个差事,“你为你家老大?”
卫大人点头,“在京城小官谋政绩难,我这个当爹不为他打算,靠他自己要慢慢熬。”
周书仁,“这个差事一定是李家的。”
“我知道。”
如果周侯没把握不会指点李大人,同时感慨周侯对皇上的了解,随后又兴奋了,这是他未来的亲家!
周书仁想了想道:“你先让你家老大别急躁,多学多看等机会。”
卫大人认同,“他的确年轻需要多磨练。”
二人继续往宫外走,周书仁很少和林大人一起走,和卫大人就没那么多的顾忌了,二人又聊了些儿女,出了宫就分开了。
周书仁刚回户部,张景宏进来,“大人,我想买一处宅子。”
周书仁示意张景宏坐,“宅子有,你还要换宅子?”
张景宏点头,“现在的宅子位置不太好,我想换个宅子。”
周书仁眯着眼睛,“你换宅子是假,主要目的试探。”
张景宏沉默片刻,“是。”
最近几年皇上对他很宽容,他为了儿子想试探试探。
周书仁,“你可想听听我的意见?”
“能得大人提点万分感谢。”
周书仁眼底复杂,“我的意见换宅子可以,不能从户部买,现在户部压着的宅子地段太好,你在户部不升一直占着位置已经碍了眼,再去占一处地段好的宅子太打眼了。”
顿了下继续道:“给你句忠告,君臣二字先是君,君可试探臣,臣安分就可,你可明白?”
张景宏站起身一拜,“下官明白,谢大人良言。”
周书仁一路看着张景宏走到今日,多说了一句,“你的努力是有回报的,你已经得到了不是吗?”
张景宏愣了下,笑了,“大人说得对。”
他的确得到该得到的,皇上对他很宽容了,儿子健健康康的长大,京城没有人再为难他,他已经得到了许多。
周家村,昌忠和明辉一行回来,明辉发现,“村子里怎么来了这么多学子?”
昌忠指着自己,“你小叔叔我是榜首,你的名次也好,加上其他族中子弟考的也不错,学子都是来请教的。”
明清道:“还有想入族学的,看见带孩子来的父母没?”
明辉刚才没注意,仔细一看的确有不少带着孩子来的,“族学又要忙了。”
昌忠笑着,“族学越来越有名了。”
明清也笑了,周氏一族越来越好了,不关于银钱富余,而是慢慢积累的底蕴,周氏一族在本地十分的受尊重,这是家族每个族人的努力。
马车继续走,昌忠能听到孩童背书的声音,周家村的孩子基本都读书,不单单是周氏一族的孩子,村子里其他姓氏也如此。
昌忠又听到小姑娘清脆的声音,眼底的笑意更浓了,娘成了女子学院的院长,老家引以为荣,女孩子也跟着读书地位高了。
明辉趴在马车窗边,“还是周家村好。”
他也去过许多的地方,还是家乡的百姓鲜活生动。
一行人去了族学,族学门口排起了长队,都是想孩子入族学的,有被选入的家长高兴的不行,小孩子也挺起小胸脯。
明辉看了一会道:“小叔,我去李家村,这一回表哥参考考的不错,我去看看舅舅和舅娘。”
昌忠,“好。”
川州城,昌智见到了最近八卦的主角,安家出嫁女,上次堵马车他没下去,今日见到人沉默了,本以为是个美人,没想到是个矮胖的女人。
女人头上戴了不少首饰,离得老远也觉得晃眼,真是一言难尽。
小厮也傻了,“当时听着声音小人以为是美人。”
昌智,“我们走吧。”
小厮嘟囔着,“也不知道找的下家是谁。”
“与我们没关系。”
小厮好奇的不行,上次堵路只听声,现在见到真容一看就不是好相处的,打了个哆嗦赶紧跟上自家大人。
昌智今日出来与人有约,游学的秀才人设太好用,他的确游学过人设一直没崩过,到了约定的茶楼。
昌智进了包厢不好意思道:“刚才有事耽搁有些来迟了。”
钱江道:“是我来的早了。”
昌智继续道:“我借钱兄的书已经看完,这次带来了。”
钱江接过书道:“还想看什么书只管开口,我家的藏书不少。”
昌智笑了笑问,“钱兄已经是举人年纪又不大,不准备继续考吗?”
钱江嗤笑一声,“我这人性格随性受不得制约,我爹也没要求我继续考,举人已经足够了。”
昌智只听到语气里浓浓的讽刺,“钱兄可是有不满?”
钱江心道不满多了,“太黑了。”
昌智明了,“有黑就有白。”
别一竿子打死了所有,我爹,我们一家子都是好的。
钱江,“我早就没兴趣了。”
不管黑白,他见多了只觉得累,不如现在过得潇洒。
昌智心中可惜,钱江是有才学和想法的,不然他不会结交,他清楚钱江不是个例,全国那么大还有许多像钱江一样的人,对当地官员失望连带对朝廷失望,灭了心中的抱负和理想,宁愿安稳的度日。
钱江眯着眼睛道:“周兄想继续考?”
昌智,“为何不?有山我便越过高山,哪怕山再高也有越过去的时候。”
钱江抿了口茶,“天真。”
昌智,“......”
虽然他有个厉害的爹,一路科举为官十分的顺利,但他该有的脑子还是有的,他想表达的是不怕困难的精神!
昌智又心里堵得慌,钱江开始也努力过吧,只是看的多了磨灭了初心!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安三
次日早朝,皇上定了修葺各州考场的官员,一共两位官员一正一副,李大人的长子为正,另一位让人意外了,竟然是温家庶出的六公子。
李大人的突起让人侧目,昨日下朝李大人拦住周书仁,有不少人看到过,这时纷纷隐晦的目光看向周书仁。
周书仁感觉到了,眼皮子都没抬一下。
皇上用余光看向二儿子,二儿子一闪而过的喜色,让皇上眼底更加的失望。
昨日李大人的隐忍让他有些愧疚,他清楚与皇家结亲非李家所愿,李姑娘被不公平对待也没凄凄哀哀,他对这个儿媳妇是满意的,可惜好姑娘没遇到真心待她的儿郎。
周书仁却没错过皇上的眼神,垂下眼帘,所以说皇上什么都清楚,可惜二皇子不明白,不对,可能明白不愿意认清罢了。
下早朝,李大人急匆匆的走了,大有躲开的意思,与二皇子都没交谈过。
李大人离开,众位大臣只能去恭喜温老大人,温老大人也有些懵,他并没有为这个庶出的孙子求过差事。
周书仁也随大流恭喜一句,他与卫大人一起离开。
卫大人语气意外,“竟然是温家六公子。”
周书仁,“李大人长子单独负责镇不住,温家嫡出又会压过李家,现在安排温家庶出六公子正好,温家的势力能压得住魑魅魍魉,温六公子也是个有成算的。”
卫大人反应过来,小声的道:“皇上为李家操了不少心。”
周书仁心想皇上为了儿子补偿,“嗯。”
周侯府,竹兰看着打扮的玉雯,“你这是要出门?”
玉雯,“孙女接了巩姑娘的邀请,今日何家姑娘也会去。”
竹兰懂了,“你娘让你去看人。”
“嗯,我娘相信我的眼光。”
竹兰笑出声,“那你可要好好的看看。”
“一定的。”
这关乎哥哥的婚事,她一定仔细打探。
竹兰看了眼时辰,“你还不走?”
“不着急,去那么早也是坐着等。”
玉雯又坐了一会才去赴约,她到的时候不是最后一波,兵部尚书家的帖子不好拿,巩家姑娘并没有送出多少帖子,四品官员家的姑娘一个没有。
巩姑娘十分的热情,亲自带玉雯坐到席位上。
玉雯坐了没一会琳熙到了,兵部尚书家的帖子,琳熙也会给些面子的。
琳熙进来直奔玉雯,“表姐。”
玉雯让了下位置,“坐下说话。”
巩姑娘一看得了不用她招呼,示意去招呼其他人,将空间让给了玉雯表姐妹。
琳熙压低声音,“表姐为何而来?”
玉雯,“帖子送到我手里,自然要给面子过来。”
琳熙转了下眼睛,有些伤心的道,“表姐不喜欢我了,连真话都不和我说。”
玉雯似笑非笑的,“你真不知道?”
小姑姑知道何姑娘,她才不信小姑姑没和琳熙说过。
琳熙不表演了,“知道,哪位是何姑娘啊。”
说话的声音压的特别的低,她对何姑娘十分的好奇。
巩姑娘为嫡女,今日邀请的小姐都是嫡出,一眼看过去都是金贵的小姐。
玉雯描述着,“穿淡蓝色裙子的小姐。”
琳熙看过去,挑了挑眉头,“笑容很暖人啊。”
玉雯也这么觉得,有的人天生带笑,何小姐一笑像个小太阳一样,明媚又暖人。
川州,昌智坐在钱江的马车上,目光落在钱江十分难看的脸上,“安家不依不饶,需要解决。”
钱江眼底满是厌恶,“出城的马路这么宽,凭什么给安家人让路,这么宽的马路不够安家走的?”
昌智也是长见识了,安家如土霸王一般蛮横,他透过马车窗看到百姓十分惧怕安家,纷纷让开了路方便安家马车通行。
钱江深吸一口气对着车夫道:“我们也让开。”
车夫赶着马车让开了路,结果安家马车并没有过去,反而与钱家马车并行,安家马车坐着安家三爷。
安三爷十分的嚣张,“我道是谁呢,原来是钱家大爷。”
钱江掐着掌心,“你要与我耗着?”
安三爷见马车里还有人,呦了一声,“钱大爷有客人啊,我说怎么硬气的不让路。”
昌智靠坐着目光淡淡的,他只觉得十分的可笑,京城纨绔众多也没这么嚣张过,反而远离京城这种个人多了起来。
安三爷的确有事,见钱江不吭声嗤笑一声走了。
钱江闭着眼睛又睁开,“这样你还劝我参加春闱?”
昌智,“你停止不前,安家却在一步步往上走,你真的甘愿?”
钱江示意马车走快一些,避开了回话。
昌智不失望,他清楚不是一朝一夕能劝说的,随后开口道:“安家二房长子中举后谋了官职?”
钱江皱着眉头,“嗯。”
昌智听出了抵触的情绪,这是不愿意多谈了,开口道:“我在州城住了些时日,明日我准备启程到处走走。”
钱江难得有个聊的来的人,“周兄不多住些日子?”
“不了,我出来游学一直待在州城违背初衷。”
“那我明日送周兄。”
昌智笑着,“等我将川州转遍再与钱兄畅谈。”
“好。”
兵部尚书府邸,玉雯已经和何姑娘说上话,今日小姐出身都好,又自持身份并没有勾心斗角的算计,顶多我不喜欢你不和你交谈。
何姑娘本就是聪慧的,自然乐得与县主多交谈,她们真要扯也是能扯上关系的,坐在一起聊的还不错。
对于没大志向的家族,周侯府的儿郎完美的相公人选。
玉雯没出言邀请何姑娘上门,却约了何姑娘一起选首饰,“到时我派马车去接姑娘。”
何姑娘笑容很明媚了,“好,我在府中等着。”
时间过得很快,小姐们陆续离开,琳熙不急着回王府了,与表姐挤在一辆马车内,“表姐可满意?”
“明知故问。”
如果不满意,她不会邀请何姑娘一起选首饰。
琳熙把玩着扇子,“明嘉表哥变的越来越沉稳,何姑娘性子挺好的。”
玉雯轻笑,“你也很满意?”
琳熙笑眯眯的,“满意啊。”
大方的表嫂谁不喜欢,她又不自虐喜欢小肚鸡肠的女子。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何思诗
时间飞逝,一转眼临近府试,府试对于京城而言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注意,近来京城的热点在二皇子大婚上。
二皇子的婚期定了,婚期定在院试后,因礼部暗中提前准备并没有手忙脚乱。
李家大公子得了差事,差事有温六公子协助,办的不错,最近二皇子去李家也勤快,李家反而更小心了。
周侯府,李氏有些拿不准问,“娘,二皇子大婚,送什么礼好?”
“按照太子的一半就好。”
李氏心里有底了,“儿媳清楚了。”
竹兰又道:“给李家也送一份礼,礼就按照给二皇子的一半送。”
“二皇子妃家?”
李氏疑惑了,他们两家并没有走过任何的礼。
竹兰示意玉娇老实写字,抬起头道:“嗯,李家的底子还是单薄一些,不过,到时送礼的一定不少,咱家别落下了。”
她敢肯定齐王等人会送一份礼过去,都是揣摩皇上心意的能人,一份礼不多却能全了皇家的脸面补皇上的愧疚,都精明着呢!
李氏深觉她还欠缺许多,她还有许多的东西要学。
竹兰又交代道:“李家清贵送礼多注意些忌讳。”
“儿媳对李家不了解,这就派人去打听。”
“嗯,辛苦你了。”
李氏含笑,“不辛苦。”
玉娇等大伯母走了,放下手里的笔,“奶奶,一家主母真不好当。”
“是啊,最难的是维护人情网。”
玉娇,“玉露姐姐也累,每次去汪家见姐姐,姐姐都在忙碌着。”
什么事都要找玉露姐姐,好像离开姐姐过不了日子一般。
竹兰指尖点着桌子,“别想消磨时间,你赶紧继续写,你姐还等着你的作业呢!”
玉娇哀嚎一声,“我亲姐太严厉了。”
竹兰点了小孙女的额头,“小没良心的,你姐都是为了你好,你珍惜现在的日子吧。”
玉娇蔫蔫的,长姐如母的母爱太沉重了!
平州城,昌忠一行到州城十分的低调,几辆马车驶入周氏一族在平州的宅子,哪怕低调还是引起左邻右舍的注意。
周氏一族在平州太出名了,如果不是谨慎低调,周氏一族门槛都能被踏平了,每次平州的宅子打开,意味着周氏一族又有子弟来考试了。
这一次消息灵通的都知道,京城周侯的小儿子,秦王妃的小弟回来考秀才,还得了县试榜首。
平州城的一些人早早等着了,结果左等右等就是没等到人,守在宅子附近的下人一看马车到了,飞快的跑走通风报信去了。
昌忠和明辉的贴身小厮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跟着回来的护卫武艺高强,没进院子就注意到了。
大门关上,一行人下马车,护卫上前,“小公子,门外有人守着。”
昌忠边往里走边道:“有人送帖子就接着,临近府试不会有人上门,至于送礼都拒了。”
护卫,“是。”
宅子一直都有人守着,府试前族长派了族人打理,一行人的房间已经分好。
昌忠和明辉住在一起,明辉偷藏报纸的机会都没有,一进屋子就躺在床榻上不动了,“累死了。”
“你这一路一直吃,没看出你累到哪里了。”
明辉,“我吃是因为没意思。”
昌忠踢了踢明辉的鞋,“起来看书,别以为十拿九稳就不看书了,多少人输在马虎上。”
明辉自认不是马虎人,还是乖乖的起来看书,拿出要看的书道:“小叔,府试后没清闲,要不等院试我们再来吧。”
昌忠斜了一眼,“就在这里待到院试结束。”
明辉,“哦。”
半个时辰后,门房接到了不少的帖子,小厮端着帖子进来,明辉放下手里的书翻看帖子。
明辉抽出赵家的帖子,“啧啧,竟然还敢送帖子过来,赵大人可是投靠了王家。”
昌忠头也没抬,“赵家没指望我们回帖子,赵家随大流送过来的。”
赵家怕不送帖子过来,周家会多想。
明辉也反应过来了,“这回倒是小心谨慎了。”
昌忠,“赵家靠上王家,不管哪一家都不敢得罪咱们侯府。”
赵家自然要小心谨慎的对待,以前还有些情分,现在一丝情分都没了,赵家深怕出一点错惹祸。
明辉又拿出知府的帖子,“知府公子的帖子。”
昌忠,“听说知府任期要满,这是想走爹的路子。”
明辉啧啧两声,“还是在周家村好。”
没事教族学的孩子读书,或是与族中子弟讨论学问,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绕扰人清闲。
时间过的很快,一转眼府试结束,只等着出成绩,而京城,竹兰已经见了何姑娘的祖母,二人在寺庙见的面,何家老太太带了两个孙女,一个已经出嫁的庶女,还有一个何姑娘。
竹兰和苏萱带着玉雯兄妹,经过调查和了解,苏萱对何思诗很满意,还画了姑娘的画像给明嘉看。
两家见面,竹兰和何家老太太一起去礼佛,老太太没提孙女,反而问道:“听说夫人小儿子回家乡考秀才,我听老爷说小公子聪慧过人,小公子一定能得好名次。”
其实老爷说最多的是周家小公子身边不是四皇子就是未来驸马,小小年纪还能稳得住心性实属难得,周侯会教育孩子。
竹兰笑着,“承你吉言了。”
儿子县试成绩送回京城,她的反应理应如此,儿子的老师不是状元就是榜眼,还蹭过大儒的课,她很期待儿子给家里考个状元回来。
竹兰看向跪在远处的何家庶出女,“早就听闻何家对子嗣宽厚,今日一见何家仁厚。”
老太太侧头看向庶出孙女,“不能说一碗水端平,却也没苛待过。”
竹兰对何家的好感也来自于此,何家没作践庶出女,给庶出子女选婚事也是用心的,并不是当利用的工具。
何家哪怕有庶出,后院在京城算的上平静的了。
另一边,玉雯和何思诗一起去看景色,二人最近见面多,何姑娘有心讨好,玉雯有心相处,二人亲近许多。
苏萱推了把儿子,“今日见到真人了,跟娘说说有什么感觉?”
明嘉小时候是个话唠,长大性子变了不少,成为了沉稳的少年郎,少年耳根子有些发红,“娘,这不是说话的地方。”
苏萱撇嘴,“你就没有你妹妹干脆,当年你娘我不干脆些,哪里有你们兄妹的出生。”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 老的特别快
苏萱懒得看儿子,哼了一声也不继续问了,转身去寻婆婆一起礼佛。
明嘉不好跟过去,只能找一处亭子坐下,他也没心思看远处的风景,心思忍不住飘的远一些,何姑娘很符合他对妻子的期待。
他喜欢明媚大方的姑娘,有些聪明却不会卖弄聪明,适当的交际也不会过激,加上踩在他审美的长相,有种就是这姑娘了!
竹兰见苏萱含笑走进来,苏萱脸上哪里还有对儿子的生气,她多了解儿子,这小子随他爹!
何家老太太察觉到了,嘴里念了一声阿弥陀佛,女子太艰难了,谁不想有个一心对自己的相公,思诗有福气!
后山,玉雯打趣着,“这都吹了一路的风,你这脸还红红的。”
何思诗拍了下脸颊,“今日阳光足晒的。”
玉雯,“呵呵。”
何思诗脸上更烧的慌了,“县主打趣我。”
玉雯眨着眼睛,“我打趣你什么了?”
何思诗蔫了,现在还没说明白,周明嘉公子是她想的形象,瞄了一眼走远的县主忙跟上去,想去打听又有些纠结,这风景没看出什么,光顾着纠结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