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孤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我不是很丑
但统帅全局的小犬也看到了敌人的援军到达,不过他们依旧被自己留下的断后部队阻挡,几乎就对自己没有什么威胁。只要在坚持一个时辰,让更多自己的海盗冲上城去,杭州城就是自己的了。
结果就在这个时候,身后想起了密集的火器声响,只是转眼之间,井上带领的阻击队伍就转眼崩溃了。
敌人冲过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的战友崩溃的逃跑过来,他们不但带来了巨大的战败的气息,更主要的是他们密密麻麻的冲过来,让大家不知道该怎么处置。是应该对这些即将冲乱自己阵型的战友开枪,还是应该让他们肆无忌惮的冲乱自己的阵型?这是一个非常难以决断的决断。
虽然绝大部分并不是自己的真正属下,小犬完全可以指挥自己的铁炮队,对溃败下来的乱兵进行射杀。但是自己身边所在的也不是自己真正的属下,一旦他下令这个命令,就会激起身边颜思齐属下的dong luàn,后果将不堪设想。
于是小犬就果断的下达命令,撤回已经攻上杭州城的队伍,大家团结在一起,抵挡住冲过来的敌人。
他的决断是英明的,否则后果的确是不堪设想。但是他的决断也让进攻杭州城的行动功败垂成。
敌人如潮水一样撤退下去,城上的明军发出了震天的欢呼,这是一场真正的胜利,真正值得欢呼。
洪承畴当然知道自己的根底,见好就收,立刻下令收兵。
于是,战场再次恢复了平静,小犬也看到自己夹在了城墙与敌人的援军之间,也再讨不出好,于是,也就下令收兵,退回了自己的军营。这一场惨烈的战斗就结束了。
杨老爹和洪承畴胜利会师,双方将士欢呼雀跃。
按照道理来说,洪承畴以一方大员的身份,应该进入杭州城,首先拜见上司,然后看看家小,这也是无可厚非。但洪承畴却对杨老爹道:“现在战争正是紧急关头,由于望江门采取了小秀才的办法,将外边的那一片菜地变成一片泽国,这里就成为敌人的主攻方向,为了继续牵制和消耗敌人,我决定我带回来的义勇就驻扎在城外的军营,还请老将军向镇守公公表明情况,等这场战争结束,我再去拜见他。”
对于洪承畴的担当,杨老爹大感赞同,这是大明难得的好官。同时也是战争的需要,不管怎么说,军营的损失是惨重的,洪承畴带来的义勇重新加强了他们。但这些义勇并不认识杨匡,他们都是感念洪承畴的威望才甘心跟随的。没有洪承畴,杨匡还真就指挥不动这些人,洪承畴的决定是最恰当不过。对于这样的表现,毛玉龙对这个后世的汉奸,大明朝廷真正的灭亡者,在印象上就有了改观。
汉奸不是天生的,是因为局势的变化,各种各样不能言说的原因才造成的,这的确是真理啊。
那么我是不是应该进行一场民族英雄的养成计划?但是默默的想了一下,最终还是放弃,让一个孩子去养成一个大人,不管在任何角度上来说,都是一件非常可笑的事情。同时很严肃的总结了一下后面的历史,就在短短的时间之内他就总结出了一个非常宝贵的经验。
后面历史上最成功的四个汉奸之三的,比如说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他们投降满清,不是他们天生就是叛徒,而是的确是大明朝廷逼迫的。这三个人,最忠心他们的义父毛文龙,同时,他们三个人又背负着满清杀了他们全族的仇恨,无论从什么角度都不会叛变的。
但是,大明朝廷默认了袁崇焕冤杀了毛文龙,让他们心中耿耿于怀,但即便在这样,他们依旧没有叛变。在崇祯皇帝再次杀了袁崇焕之后,这三个人想要为义父毛文龙翻案鸣冤,假如当时崇祯要是放下面子,为毛文龙ping fǎn昭雪,那么这三个人依旧会成为反清的急先锋。结果崇祯皇帝却为了面子,数次驳回了他们的请求,所以才让他们感觉到绝望,愤而投降了满清。而这个洪承畴的投降,又何尝不是对那个已经彻底腐朽落没的朝廷彻底绝望,才怀着一颗曲线救国的心,投降了满清?(这不是我说的,是国父说的)
从这一点上看,成为汉奸,大部分都是被逼的。
于是毛玉龙就捏着下巴遐想:“只要自己改变了毛文龙的命运,当然也就改变了三顺王的命运。他们不投降满清,当然也就改变了大明的命运,然后自然而然也就改变了这个洪承畴的命运。想明白了这个道理,躲在洪承畴身后的毛玉龙就坚定的道:“洪承畴,有我在,你再想当汉奸,一点机会都没有啦。”





明末孤臣 第204章 妙计不断
洪承畴总是感觉到后脖颈发凉,似乎被一只狐狸盯上了,感觉非常的不好。
安排了应该安排的事情之后,两方面开始分手,结果就在他转身的时候,一把拉住了想要跟着杨老爹回城的毛玉龙的脖领子:“你不能回去,你现在已经被我征辟为参军。”
毛玉龙这次真的愤怒了:“我最烦的就是两件事,一个是说我有机智,一个就是揪我的脖领子,结果你将这两个我最大的忌讳都犯了,所以我现在和你划清界限,我要回城。”
洪承畴当时就笑了:“说你有机智那是在夸奖你,揪你脖领子,那是对你的看重。不要跟我废话,赶紧的跟我回军营,咱们研究明天的战术。”
人人都比自己高大,人人的官儿都比自己高大,想在这个万恶的旧社会生存下去,必须向比自己高大的人低头,必须向比自己官儿高的人低头。于是毛玉龙就沮丧的乖乖的跟着洪承畴回到了军营。
外面的士兵正在欢呼着今天的胜利,确切的说,是欢呼着他们今天的收获,因为胜利和收获互相比较起来,收获是最实实在在的。
按照毛玉龙教导出来的习惯,打扫战场已经成了这些义勇民夫的最爱,而每一次都会有颇为丰厚的收获。
上官们已经决定,所有的收获都将归于他们,最终由shu ji官统计作价之后大家平分。今天歼灭敌人的数目非常多,收获也就多,要分润的也就多。当然,按照传统,是要孝敬上司一部分的,但即便是这样,也足可以让百姓们一夜之间暴富。
毛玉龙就指着外面的欢声笑语,对着一脸严肃的洪承畴道:“战争这个东西并不是赔钱的事情,士气这个东西也不是不能鼓舞。只要让这些义勇实实在在的得到实惠,他们的战斗力就出来了。”
这个理念和洪承畴有着巨大的差别,毕竟真正读书的人一直认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那些百姓就应该像自己这些圣人门徒一样,心怀天下,而不应该在乎利益。所以就当然的认为毛玉龙在胡说八道。
对于大家根本不理解自己的想法,毛玉龙表示了沮丧:“小民以利,圣人教化,这也是圣人说的,结果你们不听我的,但你们看看现在的效果,就完全证明了我的正确。百姓们是不懂得什么圣rén dà道理的,因为他们没有读过圣人的书。他们只看眼前的利益,生命不过就是几两银子罢了。这样说虽然有些让人难受,但这的确是确确实实的道理,如果继续——哎呀对了,我又有新的办法了。”
对于毛玉龙的一惊一乍,洪承畴还不是太习惯,但是听说他有新的对敌办法,倒是感了兴趣:“那你就说说,又有什么办法?”
“我们大明的器械里,有无数种地雷,这个东西是好东西,在这几天的攻守之战中,根本就没有起到作用,那么我现在就有了一个利用他们的办法。”
明代的bào zhà性火器已经相当发达,具体有两大类:一类就是地雷,品种繁多,有石头雷、陶瓷雷、生铁雷等数十种。还是这种**的匠户制度,平时不管有没有战争,按照闲着也是闲着的道理,大家依旧是有条不紊的生产军械。所以这种根本在江南平安之地,没有任何用处的军械还在有条不紊的生产。结果就是库房堆积如山,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之所以这么做,原因就是那些官员们,需要在这些生产中,虚报各种各样的名目,以便在这鱼龙混杂里夹带自己的贪墨。
不过这一次却歪打正着,守城的器械非常充足,但地雷暂时却派不上用场。而毛玉龙是本着老天爷给自己锻炼的机会,一定要将整个大明所有的火气都熟练的掌握一遍,为未来自己的发展做好基础,于是就提出了这个建议。
洪承畴可不是这么认为,他立刻就想到了这种地雷的重要性。都是聪明人,立刻说到:“你的意思是,我们将所有的战场都埋上地雷?”
毛玉龙就微微一笑:“大人果然有机智。”这话说完之后,立刻补充到:“但是你跟我比起来,还差了那么一点点。”
洪承畴就再次被噎的差点儿背过气去:“有话直说,何必损人?”
“我是说你还是太过拘泥不化,太过保守。”
在这个军营里,洪承畴是当然的老大,没有人敢反驳他的意见,于是杨匡和监军太监就看他们两个人斗嘴,两个人一直默默无语。
“被动的防御,永远是被动的,主动出击,才是最好的防守,这一点,你的明白?”
洪承畴真的就没有理解过这样的军事韬略,要不然,在后世松山之战的时候,也不至于被满清围困的最终差点饿死。因为在那个时代,这样先进的军事理念还没有形成,在他们固化的思想里,防守就是防守,想尽一切办法防守;进攻就是进攻,想尽一切办法进攻。至于防守反击,至于在反击中完成防守,根本就没有这个观念。对于毛玉龙这突然提出的思想,洪承畴在长久的沉思之后,突然站起来,给毛玉龙深深施礼:“圣人所言,三人行必有我师,你年纪虽然比我小,我也自诩饱读兵书,但你的思想的确让我茅塞顿开,本官受教了。”
毛玉龙就非常得意,收一个历史上最有名的名人,做自己的徒弟,绝对是一件让人无比骄傲的事情。虽然这个徒弟可能是中国最大的汉奸,但是他已经决定,绝不会让他成为中国最大汉奸之一的,实在不行,就在他的碗里下一捧毒药,让他英年早逝。
洪承畴再次感觉到了这个小家伙对自己的莫名其妙的感觉,这种感觉让他有一些毛骨悚然的意思。但最终看着毛玉龙真诚的表情,他还是放弃了这种戒备的想法。一个孩子罢了,怎么能够对自己这种高高在上的大员产生威胁呢,这只能说明自己太小肚鸡肠。官场混的久了,在尔虞我诈之中,难免疑神疑鬼,羞愧啊羞愧。
就在洪承畴的羞愧之中,毛玉龙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我们发出厚赏,组织这些义勇,就在敌人营地的周围,密密麻麻的铺设地雷,只要敌人明天继续发动进攻的时候,先被我们的地雷炸个天翻地覆,首先就挫伤了他们的锐气,那么我们的战争就已经获胜了一半,这不是一个好办法吗?”
这的确是一个好办法,炸死炸伤多少敌人却不说,因为这个年代的地雷就是烟火大杀伤小,但却足够打击敌人的士气,而恰恰在这个年代,士气这个东西是最关键的。
洪承畴就拍手叫好:“只要拖住他们一段的时间,海外的海战就能出了结果,到时候我们福建水师截断了敌人的退路,我们就能够全歼这一股海盗,也就彻底的解决了这一片沿海的海盗危机,真的是一举多得,就这么定了。”




明末孤臣 第205章 福建水师出击
浙江的外海,近千条战舰互相厮杀着,炮声隆隆硝烟弥漫,双方的舰队不断的变换着阵型,都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敌人歼灭掉。
大明福建水师俞之皋沉稳的坐在自己的指挥舰上,面对着500条在整个南海都算是最强悍先进的敌人战舰,没有一点惧色。虽然自己手下的水师舰队,船只老旧,大小不一,但他没有一点抱怨。现在大明通过几十年的禁海政策,整个大明曾经辉煌的水师已经没落了。
但是没落的猛虎,依旧是猛虎,在这一点上,俞之皋一直深信不疑。而这次自己带着舰队出行,的确是经历了一番波折。因此让他更珍惜这一场战役的胜负。
颜思齐的海盗舰队,就在短短的两天时间之内,用直接对战,夜里偷袭,就将浙江水师彻底的打残了,正在他们得意洋洋的时候,竟然向两浙巡抚熊文灿提出了招安的建议,这才是真正的图穷匕见。
锦衣卫的情报上已经明显的显示,这一场本来是小小的倭寇最终的垂死挣扎,之所以演变成轰动整个江浙的大乱,究其根本就是这个野心勃勃的颜思齐的动作。这让有一些骨气的大明将士们义愤填膺。当这份气势汹汹请求诏安的文稿,递交到江浙巡抚熊文灿手中的时候,早就有诏安之心的熊文灿,开始动了心眼。但是,俞之皋却铿锵有力的拒绝了他。
“咱们大明,不纳贡,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受要挟,怎么能被一个海盗要挟屈服呢?”面对上官熊文灿,俞之皋慷慨激昂的说道。
“克迈{俞之皋的字}不要冲动,现在是国朝内忧外患之时,能够和平解决的事情,就要和平解决,没必要耗费军饷钱粮动刀动qiāng。如果招安了他们,反倒会成为我们大明海防的一个坚城,这其实是好事,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对于巡抚大人的想法,俞之皋并不是不认同。现在大明的水师已经没落了,已经肩负不起外敌对大明沿海的骚扰进攻,比如说葡萄牙人,比如说荷兰人,俞之皋虽然对他们恨之入骨,但确实力不从心。现在整个大明朝廷的海防,不得不承认,就是依靠这些海盗的防卫。但即便是这样,一股气节却让俞之皋不服气:“大人权衡利弊的对,但按照我们大明的规矩,只有站着死,没有顺着生,所以,我赞成大人的举措,接受他们的招安,加强我们的海防,但是,末将认为,绝对不能惯出他们强势要挟我们的脾气,我们这一次一定要打疼他,让他们知道知道,没落的大明水师,依旧是猛虎,不接受任何人对我们的要挟。”
对于手下这个最喜欢的猛将,熊文灿微笑着安慰他:“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但是能够用和平的方式解决,最好还是用和平的方式。”然后语重心长的说道:“我做这个巡抚,不管是与你老父亲的关系,还是与你现在的关系,都在全力的支持着你。”但是转而就长叹一声:“据老夫上面的消息来说,不会太久,朝廷要将我调到别处去,我就不可能再照顾你了。家底儿就这么多,这也就是你唯一的资本,咱们父辈之间,我不照顾你,还有谁能照顾你?所以我依旧坚持着我的观点,那么就算条件苛刻一些,我依旧准备对他们招安,而不是派你去和他们硬碰硬,实力才是你的生存之道啊。”
对于这种父亲一样的关怀,俞之皋眼中不由得充满了热泪,但依旧梗着脖子道:“如果像往常,他们向我们递出诏安的请求,一切但凭伯父安置,但是这一次却绝对不可以。因为他颜思齐做出了底线,他派出了3万大军直接攻击杭州,这样就会动摇整个东南的根本,如果我们放任自流,就开了一个恶劣的先例。这种先例不可开,还请伯父大人明鉴。”
俞之皋说的对,如果每一个人都用打击朝廷的办法来要价,那么整个大明江山将再无安稳之日。但熊文灿还是仔细的思考着,最终还是教育着这个侄儿:“你的说法相当正确,但不过以现在咱们的军力财力,面对五百条战舰的颜思齐,实在是力有不给,即便我这个巡抚全力支持你,下面的官员也会反对。不管怎么说,按照那帮混蛋官员的思想,战争发生在杭州和我们福建没有关系,各扫门前雪才是他们的想法。所以,即便是咱们爷俩都同意出兵,但没有后勤补给,最终我们只能以失败告终。这样的结果你能预想到吗?那就是我们爷俩身败名裂。”
俞之皋就双手扶着膝盖,默默无语了。
现在的大明已经和原先不一样了,经过几百年的演变,不知不觉之中,整个大明朝廷已经出现了内部的南北分裂。就比如说原先三大征,在南方人看来,那都是北方的事情,和南方没有任何关系,所以这三大征所有的人马出动以及费用,几乎都是北方所承担的。
而同时,南方倭寇之乱的时候,北方人也认为那是南方人的事情,对南方抗击倭寇也并没有伸出援手。慢慢的演变成这个状况,北方对抗后金建奴,也全靠北方全力支撑,当然在萨尔虎之战的时候,也抽调了南方的精兵强将过去。但要命就要命在这一点上,南方的将士们认为这是北方的事情,在战役开始的时候,第1个崩溃的就是这些南方的士兵。因为这他们认为,这场战争和他们无关,在汹涌冲过来的建奴铁骑面前,他们选择了逃回自己的家乡。这才造成了塞萨尔浒之战的失败,结果整个对抗后金建奴的战争,崩溃的一塌糊涂,再也不可收拾。
而南方出现的奢安之乱,北方也没有一兵一卒出动,全靠南方自行支撑,结果这场叛乱就连绵不绝,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了。
随着这样的大环境出现,各个省份也都存在着这样潜移默化的思想,就比如说现在陕西的流民暴动,只有陕西的官府在努力的围剿,而山西的官员却在做壁上观。而且不断的上书朝廷,他陕西的官员以邻为壑。为此,山西封锁了黄河,不再向陕西提供一兵一卒,一粒粮食一两银子,这真的是一种悲哀。
“但是侄儿认为,当以大局为重,浙江和福建是唇齿相依的,一旦杭州被攻破,整个浙江彻底糜烂,最终会动摇我们福建的根本。所以我依旧请求,我们的福建水师应该全体出动,彻底的打垮颜思齐,即便是谈判,也应该是在打垮他的时候,你老人家再出面谈判,这样就掌握了谈判的主动。”
熊文灿就长叹一声:“克迈的心事我是理解的,我何尝不想这么做?但是钱粮从哪里出?能不能打胜?这都是问题。”
俞之皋听出来自己的这个伯父有了活动之心,于是就铿锵的站起来,大声的道:“我代表我的将士,向您保证,不战胜敌人绝对不回,至于钱粮——”沉思了一下,然后再次大声的道:“你们先赊欠着吧,等我战胜的时候,你们再给,如果我战败了。”然后就苦笑一下:“大家都已经沉入了海底,那就根本不需要你们给了,这样总能让我出兵了吧?”




明末孤臣 第206章 绝不屈服
浙江的水师已经没有一战之能,和海盗的舰队对阵,只能是凭借水寨苦苦支撑,终于他们支撑到了援军的到来。
俞之皋带着他的全部家底,大大小小500条战船杀了过来,才算解了浙江水师覆灭之灾,两军合在了一处。
浙江水师总兵官于广胜,见到俞之皋不由得感激的痛哭流涕:“我们没有被抛弃,我们还有守望相助的友军。俞总兵的救援,让我们浙江水师保留下了香火,这是天高地厚的恩德,我代表浙江水师给您磕头了。”说着,拖着老迈的身躯,真的就给俞之皋跪下磕头。
俞之皋怎么敢接受老将军的大礼?赶紧抢步上前,单膝跪地将老将军扶起来:“老将军,您是我的父辈,小侄儿怎么敢接您的大礼?我们两支水师历来是守望相助,没有抛弃过对方,这样的友情一直是根深蒂固,并且会一直发展下去,这一点你我叔侄坚定不移。
叙述完了旧情,俞之皋详细的询问了现在浙江水师的状况。于广胜就毫不隐瞒的说出了自己的家底:“难,难,难啊。原先我们浙江水师最鼎盛的时候,有大小战舰2000余条,守护这一片远海近海,敌国的战舰无不望风而逃。但经过这些年海洋战略的紧缩,朝廷也不再拨付钱粮,20年来没有增添一艘新的战船。而许多战船,就在凄风苦雨之中慢慢的腐烂。水师的将士人数,也是缩减缩减不断的缩减。到了这一场战斗之前,我能拿得出参战的战舰已经不足300,还能战斗的将士,也不到1万。而经过这场连番的战斗,我又损失了一半的战船,2000多兄弟,如果将军再晚来半天,浙江水师就灰飞烟灭了,从此以后,钱塘江就成了海盗畅通无阻的黄金水道了。”
俞之皋感叹大明水师再没有辉煌之余,多少还是感谢熊文灿,毕竟由他主持着,福建水师还没有彻底的破产,但也比浙江水师强不了多少。
“这几天战况如何?敌人有多少人马船只?战斗力怎么样?”
于广胜就详细的将自己所了解的向俞之皋做了汇报:“这一次,颜思齐增援了小犬和赵无界三万步军,对杭州进行进攻。”
“这么多?”俞之皋有些坐不住了,“那杭州城破了没有?”
于广胜就神色凝重的说道:“也是老天眷顾,正月的那场兵乱,浙江布政史和镇守衙门,出于稳定住军心,提拔了原先宋元帅手下的一员猛将,重新整顿了九营将士,精简合并了人数为3000,并且给发了一部分粮草军饷,错有错招,却将九营的战斗力提升了起来。”
“即便再能打,3000人面对3万多穷凶极恶的海盗,周长40多里的杭州城,也是守不住的。”俞之皋就无比担心的提到。
“我今早接到了镇守公公的邸报,也看了递送过来的三义报纸得知,以这三千九营将士为首,官府组织了签丁义勇合计三万五千人,经过前面几场轻松的战斗,这些义勇们已经形成了战斗力。而前天的时候,洪承畴大人又招募了五千义勇增援上去了。如此有镇守亲自指挥,做到了事权统一,有杨将军熟悉军务指挥前线,还有一个什么小诸葛的毛玉龙奇谋迭出,再加上杭州城高,内里军械完备,只要调度得法,杭州城算是安全了。”
俞之皋这才松了一口气:“杭州不破,军心明显稳定,虽然不能主动出击,但是和敌人拼消耗,最终也能够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于广胜就道:“今天早上的邸报过来,带着镇守公公的手令,命令我们浙江水师就是要掐断钱塘江口,让深入到杭州城下的海盗没有后续的物资接济,最终在敌rén dàn尽粮绝的情况下,打退他们。但是您看看,我的损失已经残破到了这种程度,根本就无能为力,好在你及时赶来,堵住了这条口子。如果我们能再坚持10天半个月,杭州城下的海盗就会被彻底歼灭,这就成了一桩好事。只要将这股海盗歼灭,足可以让大明的沿海安静个几年。”
1...6162636465...7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