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盛唐风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天使奥斯卡
“刘鹰击,这马邑郡就该是你的!”
“刘鹰击,拼了罢!”
万千百姓,群情激愤,纷纷朝着刘武周挥拳攘臂。刘武周却没多少激动神色,朝百姓们招招手,微微苦笑一下,翻身上马,抱拳又团团一礼,将手一摆,招呼麾下返城而去。
而徐乐也翻身上马,也同样朝着百姓们团团一礼,紧紧跟在刘武周身后,弛向云中城内。
城墙之上,苑君章不动声色,摆手下令,数百射士,静默无声的也退下了城头。
苑君玮怔怔愣愣的勒马在侧,看着徐乐跟着刘武周就这样步入城中,尉迟恭策马从他身边经过,忍不住拍了一记苑君玮的肩膀。
“苑四,等着和乐郎君做同僚罢!”





盛唐风华 第一百九十六章 逐北(四十五)
靴声囊囊,在廊间回荡。
一名穿着曲裾方领袍服的青年,正大步走在廊中。
此间正是唐国公李渊二子李世民的居所,原来也是晋阳城中某位大户的宅邸。自从唐国公来后,这名有钱却无太高门第的大户,就将这宅邸让出,自己搬到乡间的庄园去了。
这名青年,正是李世民的妻弟长孙无忌。
在这晋阳城中,建成门下,高门子弟趋之若鹜。而传言唐国公将以一鹰扬府兵马置于建成麾下,三大鹰扬府都有军将私下拜访建成门下,拍着胸脯发誓,如果他们有幸置于建成麾下,当忠心效力,死不旋踵。
唐国公是老好人也似的人物,而且很有点怠政的嫌疑。此时此刻就将诸多事物交给自己儿女们料理。而且唐国公岁数也摆在这里了,将来如果李家化家为国,那么大家要建立门阀,安享富贵,多半都是得着落在建成手里。唐国公是个宽容的人,这个时候还不赶紧示好,还等到什么时候?
建成对这些高门子弟,也极尽笼络之事,处事稳重,礼贤下士,好处从来不吝于分润出来。
唐国公入晋阳之后,原来大业天子,在晋阳城外有数十皇庄,都是杨家公主的脂粉田。虽然唐国公做足了不进晋阳宫,恪守臣子本分的姿态。但是暗地里,却是老实不客气的都将这些皇庄全都收于掌中,交给李建成去分配处理。
欲得天下,除出身名分,当得财货地位,以驱功狗。唐国公虽然仁厚之名天下皆知,这事情上还是弄得分明的。
李建成在此事上,未曾为自己落一点好处,皇庄三分。一分奉父母长辈,一分济自己兄弟姊妹,还有一份则是尽数分赏给追随李家来到晋阳的世家门阀子弟。
还遣人马,捕拿逃散皇庄庄户,交于各家,任他们处置,对于这些世家高门子弟,擅自将农户变为皇庄庄奴,也从来是不问。
如此世子,焉能不得父母长上欢心,不得兄弟姊妹爱戴,不引来天下高门子弟的追随?
整个晋阳城中,还为李家同样出色的一个儿子,二郎李世民效力的门阀子弟。也只有自己的小舅子,长孙家的长孙无忌罢了。最多还有一个喜欢打抱不平,性子有点古怪的李家十七女李嫣。
靴声响亮之中,长孙无忌已经直入李世民日常读书理事的偏院,未曾进入院门,就听见剑风呼啸之声。
长孙无忌摇头苦笑,自从二郎被唐国公夸了一句锐意进取,这些日子时时习练武艺,打熬筋骨,似乎想为一先锋猛将,在武事上为自己打出一番天地来。
二郎也不想想,兵都是唐国公和建成的,就算二郎再有本事,到哪里又有一支大军听他号令?还不如在收揽世家人心上多下一些功夫。
虽然现下看来,二郎在这上面绝对是比不过建成。但是只要持之以恒下去,难保建成不会在日后骄横跋扈起来,那时候说不定就是二郎的机会所在!
可是这二郎呀…………
一边想着自己心思,长孙无忌一边举足买进院内。院外有家将值守,看到长孙无忌过来都躬身行礼,长孙无忌随意摆摆手示意他们退开。
院子之内,正可见原来庭院已经给铺成了一个演武场,四面都是兵器架子,中间厚厚黄土垫着,每日洒水,压住尘土。
李世民正穿着一身窄袖胡装,束着革带,持着一柄沉重的单手剑,左手压着持剑手的腕子。身形半蹲,摆出螃蟹步架势。单手长剑随着螃蟹步一探一探,尽是向着下三路刺去。
在李世民身边,站着一名老卒模样的人物,穿着家将锦衣,不时发声指点:“二郎,再蹲低一些!头顶是两军长矛对刺,身形高一点,就成了刺猬!这是在矛阵底下的短兵相斗!时时刻刻都要躲在自己矛阵的范围之内,冒进一点,就是个死字!”
说到后来,这家将已经声色俱厉:“要想着自己头顶就是矛阵!不然都是白练!”
李世民脸上已然挂满了汗珠,神情严肃,身形伏得更低了一些,长剑每一次击刺,都挂着风声,练习之认真,一点没有偷懒的意思。
长孙无忌站在校场外,哼了一声:“什么时候轮到你站在矛阵前排,李家也就离覆亡不远了。习练这些,有什么用场?二郎你看看世子,可在这上面下功夫?”
那家将忙不迭的向长孙无忌见礼,长孙无忌摆摆手,示意他退开。李世民一笑起身,自有家将上前接过长剑,递上擦汗的方巾。李世民活动活动酸胀的手腕,,擦擦脸上的汗,朝着长孙无忌笑道:“辅机,你这来做什么?”
长孙无忌冷笑一声:“某若不来,看看谁还为二郎你的事情操心?你却不知道,国公要将二郎遣至马邑郡了么?”
李世民一笑:“某消息岂有这么不灵通?自然是听到一点风声了。不过父亲还没最后定论罢了。某这不是抓紧习练武艺么,省得在天下闻名的马邑精兵手里丢了性命,到时候折损的可是李家的颜面!”
长孙无忌仍然冷笑一声:“怕是十七妹告诉你的罢?这晋阳城中,除了某和她,还有谁向着你?”
看着李世民只是笑不说话,长孙无忌跌足叹道:“二郎你怎生还不将这当成一回事?现在快去寻唐国公,就说愿追随唐国公西征长安,不愿离国公左右。国公是个好说话的人,去说一番,实在不成再去寻二郎你母亲,总有个六七分把握随国公出征长安。还守在这宅邸里做什么?”
李世民默然放下方巾,负手走了几步。他和建成长得有六七分相像,但是棱角更加分明,沉默之际,更有一种倔强之气。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武夫,而不是雍容大度的世家公子。
“辅机,某就算能随征长安,麾下有听我号令的兵马么?家兄还不是跟防贼一样防着我?难道你不觉得出镇马邑,反而是掌握一部兵马的机会?”
长孙无忌冷冷逼问一句:“哪怕错过攻陷长安,立下从龙之功的机会?二郎,你可想明白了?”
李世民狠狠一摆手:“总比看着我那兄长的脸色好!”




盛唐风华 第一百九十七章 逐北(四十六)
李渊的宅邸之内,一场家宴,正在进行。
所谓家宴,席间对坐的就是李渊和自己发妻窦氏两人而已。
窦氏父亲是大隋定武公窦毅,窦家也是大隋仅次于八柱国的高门。而窦氏更是北周武帝的外甥女,血统之贵,足以配得上陇西李家。
窦氏年轻之际,发长及腰,光泽如镜,美貌之名,传于各大世家。这个外甥女深得北周武帝喜爱,养在宫中。出嫁李渊,风光仪仗,不亚于宇文家的公主。
就算现在为李渊生下子女,年岁不轻,却仍风韵犹存,贵气十足。和李渊对坐家宴,每一举止动作,仍然温婉娇柔。李渊与她伉俪数十年,感情深厚,爱意不衰。窦家子弟也深得李渊信任重用,还有人迎娶了李渊的女儿。李家窦家实力早就融合在了一起,成为李渊最大的底气和本钱。
往常家宴,李渊和窦氏总是有来有往的说些闲话。今日李渊却跟闷葫芦也似,只是不住的喝酒,一边喝酒一边还偷眼望着窦氏。
如是再三之后,窦氏终于噗嗤一笑,宛然便是初嫁给李渊的娇嗔模样:“瞧瞧你自己胡子,都花白了,还闹这般小儿模样做什么?有什么话便说就是。话可说在前面,夫君你有什么决断,贱妾从来未曾发过一句议论,将来史书之上,后宫干政的名头,可安不到我头上!”
李渊老脸一红,放下酒爵,摆了摆手。
原来在两人几案之侧伺候,如泥雕木塑一般不发出半点声响的十几名侍女,顿时就行礼退下。只留下对坐的夫妻两人。
李渊叹息一声:“没儿子吧,担心断了陇西李家的香火。祖宗打下这么个家门不容易。有了儿子吧,烦心的事情又多。本来想着大郎沉稳,是守成之主,更能得众世家之心。二郎勇毅,当修武事,但凡有事,为将领兵出征,就是大郎上好的羽翼屏藩。四郎长成,也能帮二郎一把手。至少李家下一代,我就没什么忧心的事情了…………可是大郎向来是个大度的人,怎生就看着二郎不顺眼?这次马邑王仁恭请援,大郎非要把二郎给赶到马邑郡去坐镇。那是兵凶战危之地,也不知道点兄弟友爱!”
窦氏静静的听着,等李渊抱怨完,才轻轻道:“本来这事情,贱妾是插不上什么话的。但是这几个儿子,都是从我肚子里掉下来的,也就能说上两句…………现下正是天下大乱之际,不是守成之主坐江山的时候,夫君为何就不重用二郎呢?”
李渊哼了一声,缓缓摇头:“我要重用二郎,纵然没有易世子之心,此刻天下诸人又该如何想?二郎非是能结好世家之人…………杨家殷鉴未远,两代父子都竭力压制世家高门。结果如此强盛大隋,两代而分崩离析。大郎正是能将李家存续下去的唯一人选!若是大郎能容得下他这个兄弟,我又何苦这么烦恼?”
窦氏默默点头,低眉垂目,尽显贵妇温婉之态。半晌之后才缓缓道:“二郎勇毅倔强,不爱结好世家,做娘的,自然是明白自己儿子的性子。承平之际,大郎对二郎自然没什么想法了,但是现下正是天下大乱之时,大郎自然想着,夫君会重用二郎的长处。当二郎领精兵锐卒,纵横疆场,为夫君前驱,这个时候,大郎怎能不会有些别样心思?”
李渊默默听着,长叹了一口气。
窦氏轻轻道:“为李家家门,这个时候,自然是稳固大郎地位要紧。说不得就要委屈一下二郎了…………但这都是我的儿子,夫君啊夫君,你无论如何也得保全住二郎!一个儿子为世子,风光无限。一个儿子却要去马邑郡这凶险莫测之地,为夫君你镇守后路。你当父亲的,可要公平一些!”
窦氏也是贵门之女,如何不知道自己夫君已经有了定论,会将李世民赶去马邑郡镇守后路。为李家计,这看来是最好的选择。虽然论起亲厚,待长上孝顺无比,更是稳重贴心的长子更得欢心一些,可想及二儿子也的确受了委屈,都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窦氏忍不住就有些泪盈于眶。
李渊重重点头:“这何消得夫人你说?李某人一生,不是什么英雄人物,到得此步,也只是时势使然而已。但你夫君我,最大本事,就是将一家卫护得周全!只要我在,二郎自然是富贵终身,就算将来,我也自有安排,总让他们兄弟相得一世!”
窦氏抬头,看着自家夫君。
虽然已经五十岁的人了,仍然气概不减,平日里在子女面前慈祥温和。但是身为几十年感情不衰的枕边人。窦氏才清楚知道,这些年在杨家的深重忌惮下,李渊顶过了多少惊涛骇浪,偶尔一露峥嵘,天下英雄,俱都震慑!不然在大隋分崩离析之际,李渊怎么能得天下之望,引得这么多高门大族,天下才俊之士来投?难道都是在家抱孩子换来的?
想及这几十年和李渊一起经历的风风雨雨,窦氏忍不住有些痴了,轻轻道:“我总是信你,夫君你还不知道么?”
烛光之下,李渊眼前,自己妻子,宛然便是少时模样。
李渊缓缓直起身来,伸手过去,窦氏也伸出手来。夫妻双手,紧紧握在一起。一时间谁也不说话,只是享受这难得心意相通的时候。
前面纵然有再多艰难险阻,只要李家之人,同心协力,就没有过不去的关卡。
突然之间,李渊又是叹息一声。
窦氏嗔怪道:“好好的又叹什么气?”
李渊搔骚头发:“我在想着小十七,这个丫头,古里古怪。大郎对她这般爱护,她却总是觉得大郎欺负二郎,凡事都为二郎打抱不平。这下子我让二郎去马邑郡,还不知道小十七怎么上门来闹我!”
窦氏微微一笑,想及李嫣,连眼角的鱼尾纹都笑平了:“这是我们李家的侠女!惯来也觉得大郎太文弱了一些,就喜欢能一骑当千,封狼居胥的英雄人物,二郎总喜欢带着她飞马射猎,她怎能不喜欢二郎?没本事的降不住她,以后许了夫家,还不知道该祸害人家多深。到时候也不是我们李家头疼,再忍些时日就是了!”




盛唐风华 第一百九十八章 逐北(四十七)
李世民宅邸之内,李世民也换了一身家常袍服,束起了头发,和长孙无忌对坐而饮。
自从李秀出嫁柴绍之后,李家这些子女家计之事,都是李建成在照应。对自己这个二弟,李建成从来没有薄待过。一应待遇,全都和李建成一模一样。
这个宅邸,庭院深深,装饰精美。李世民和长孙无忌对坐,随侍的侍女也有七八名,俱是姿容端丽之辈。
而几案之上陈设的食物,也俱都精美,竟然还有新鲜的河鱼,一名侍女正用银柄小刀,片出薄如蝉翼的鱼生,长孙无忌左一片右一片,吃得大快朵颐。
而李世民对鱼生却一片也不碰,饮酒也甚是节制。
长孙无忌吃得开心,指点着鱼生笑道:“这却是哪里来的?冬日得此,真是珍物。好东西二郎你就藏着掖着,某不上门,就是错过!”
李世民微微一笑,指着盘中鱼脍道:“是大郎遣人破冰取鱼,送至此间。费的功夫也不算少了。兄弟姊妹,俱都有份。据说大郎将他那一份,都分赐给家中门客了。”
长孙无忌笑道:“二郎你为何不吃?”
李世民正色道:“冬日吃此生冷食物,对身体多少有伤,再以热酒化之,伤损更甚。此刻正是英雄鹰扬之际,这口腹之欲,不得不稍微节制一下了。”
长孙无忌面上神色渐渐冷了下来,突然之间,将面前放着鱼脍的银盘一推。银盘落在地上,叮当有声。
一众随侍侍女,全都神色不变。还是恭谨而无声的站在一旁,只等着主人吩咐。
世家当中,这些高门子弟古怪举动尽多。而作为世家使用之人,沉稳踏实忠心,主人荒唐只是由着,主人不管要做什么奇怪的事情只管跟着,这就是世家仆役的基本素养。
李世民同样也神色不变,甚而还略带点惋惜,看着洒落一地的那些鱼脍。
长孙无忌脸上半点酒意也无,冷冷道:“就因为大郎这般厚待,所以大郎安排你去马邑,你就乖乖的去了?而今而后,都甘心为大郎之下一个好弟弟?我们长孙家,也就随你这般沉寂下去?而让投效大郎那些门阀,都爬到我们长孙家头上去?”
长孙无忌冷淡一笑:“二郎你若没有雄心壮志,则我们长孙家又是何辜?今后看来我也少不得要去大郎门下奔走一番了,多了长孙家投靠,大郎当时欢迎无限!”
李世民撇撇嘴:“只要你不怕你姐姐揍你,你尽可以去试试。”
长孙无忌刚才冷硬的表情,因为这句话而一下都垮掉,不甘心的狠狠一击几案:“二郎,你真的就这么认输了?”
李世民哼了一声:“谁说我认输了?再说了,我也不是想和大郎争竞什么,我只是不想李家再靠着世家支持上台,然后什么事情都得考虑他们利益,不然就得垮台!过去数百年,站上高位的哪一家,最后不都落得这个下场?我只是觉得这条路走不通!我请父亲在寒门中简拔人物,收世家私军为兵,争这天下的时候,少依靠那些世家一些!这样就被大郎和他门下人物,当成了眼中钉肉中刺,要不是父亲保护,我还不知道落个什么下场!”
李世民声音越说越大:“这天下群雄还在争逐,李家还没进长安,关东更是豪杰并起,江南大业天子还在!一家家的就已经站好了位置,生怕有人超过了他们。这天下,到时候到底是李家的天下,还是他们的天下?我就不信,离了他们,李家就不能成事了么?”
李世民的声音,在室内嗡嗡回荡。长孙无忌反倒没了适才的激动,只是静静的听着。
李世民这套说辞,已经非止一日了。长孙无忌也一直在和李世民争辩此事。
数百年来,得登大位,哪家哪姓不需要豪门大族支持?就是天家之间那些暗流汹涌的夺嫡之争,谁又不是同样得到了世家高门的支持?
开皇天子即位之后,就开始打压世家。但因为开皇天子威望太高,根基太厚。世家只得隐忍。将主意动在了开皇天子的身后事之上。太子杨勇,绝类开皇天子,不亲附世家,东宫之内,收录多少寒门出身之人。而当初的大业天子,却是礼贤下士,一如现在世子建成的做派。各大世家,有志一同,要将大业天子捧上大位!
因而才有了那些年的暗流汹涌,背地里的血腥争斗。连李渊如此之强,都差点在其间没顶!
在世家的支持下,大业天子即位,开皇天子饮恨而终。这就是世家的力量所在!
虽然世家在大业天子身上,算是看走了眼。不过大业天子,最后也给世家迫到了如此地步。这还不足以说明结好世家的重要性么?
可李世民在这上面,天然就处了下风,还自有一套说辞。这些年来,似乎还一直身体力行。李二郎养着的门客,有哪个出身高一些了?连累得他长孙家嫡子,都成了被笑话的对象!
现在李世民都要被赶到马邑郡了,嘴还这般死硬。长孙无忌真的是连辩驳的气力都没有了。
心灰意冷之间,长孙无忌突然又闪过一个念头。
难道是因为建成的世子身份,二郎在争夺世家支持上,天然就落于下风。所以才想别出蹊径,在武事上做出一些成就来?所以这提兵入马邑之事,在别人看来是放逐,对二郎而言,却是掌握武力的上好途径?所以二郎才一声不吭,决定坦然接受?
争夺天下,不是还有一句话么。天子者也,兵强马壮者自为之!
大概二郎,就是想走这么一条路罢?
长孙无忌一边想着,一边苦笑着微微摇头。他自己也不知道,这种突然冒出来的念头,是不是在自我安慰。
长孙家和二郎实在捆得太紧了啊…………他也从来没有选择。
长孙无忌缓缓起身,朝着李世民行了一礼:“既然二郎做了决断,某自然追随到底而已矣。何时国公下令,二郎起行,某追随二郎鞍前马后,虽赴汤蹈火亦不敢辞。”
李世民也起身还礼,在心中微微叹息了一声。
自己所说的,都是真的。却不知道自己这位舅兄,想到哪里去了。不过,也随他罢…………
过去几百年天下群雄的路,真的是走绝了。再重复,也不过是一次又一次的劫难而已。只有数百年的世家,却不会再有数百年的皇朝。被顶在最前面的,只是这些世家的牺牲品而已。
父亲和兄长,为什么就看不出这个道理?
但愿此去马邑,能在绝境之中,走出一条不一样的道路出来!
斯时斯刻,不过才二十岁的李世民正是雄姿英发,什么都不畏惧的岁数。




盛唐风华 第一百九十九章 逐北(四十八)
大业十二年冬日,在晋阳城中,突然就扰动起来。
原因无他,就是据传马邑生变,王仁恭和刘武周终于开打,在这滴水成冰的冬日当中。
而王仁恭不敌刘武周的云中精兵,向河东唐国公请援!
晋阳城上下,谁不知道唐国公起兵在即,最为担心的就是侧翼马邑郡的王仁恭。此刻王仁恭向唐国公请援,等于是递上了降书,将门户都交到了唐国公手里。这种机会,唐国公怎么会错过?
一时间,晋阳城上下全都奔走起来,抽调兵马,准备出征。
河东左御卫六军鹰扬府自然是不可能动的。出征马邑郡兵马,俱都从石门鹰扬府和永安鹰扬府中抽调。这两个鹰扬府,也是大隋盛时,十二卫中属于前列的鹰扬府。经过唐国公这些时日的整军经武,也算是士饱马腾,装备完全。也都跃跃欲试,准备追随唐国公在这场天下之争当中立下汗马功劳!
晋阳城中,本来就已经处于战时状态。抽调三千军马冬日出征,虽然要准备的军资粮秣器械可称得上堆积如山,但是在全力运作下,几日内也就调配停当,兵将也俱都选调完全。
而出征统帅,在几日猜测之后,也尘埃落定。唐国公让二子世民,为方面统帅,亲自出征!
这个消息传出来,在晋阳城中,又激起了一阵议论。
谁都知道唐国公甚是喜爱他这个英武的二儿子,配以长孙家贵女。在驻节河东,准备参与天下之争之际,多次夸赞李世民勇锐进取,为李家千里驹。就连建成,也未尝不以自己世子地位所忧心。
但是现下,唐国公似乎终于做出了选择。李建成世子地位,安若泰山。而李世民,则被放逐在外。再也赶不上西进长安定鼎之役!
晋阳城中,世家子弟,额手称庆。而因为李世民素来不如何亲附世家,此时此刻,背地里那些落井下石的风凉话也不知道有多少。而称赞唐国公英明的颂圣之声,更是不绝于耳。
而把持着唐国公帐下各项事务的世家中人,也以最快的速度做好了一切出征的准备,效率之高,简直令人瞠目结舌。
几日扰攘之后,北上军马,择吉日将发。
1...6061626364...2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