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盛唐风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天使奥斯卡
~~~~~~~~~~~~~~~~~~~~~~~~~~~~~~~~~~~~~~~~~~~~~~~~~~~~~~~~~~~~~~~~~~~~~~~~~~~~~~~~~~~~~~~~~~~~
号角声呜呜响动,声震仓城之内校场。
晋阳宫其实可以视为一座军事要塞,包裹晋阳宫的仓城之内,尽是大业天子用来安插随驾军马的屯所,还有演武调动的校场。
原来大业天子的计划中,晋阳宫连同包裹其的仓城,要可以驻扎下将近二十万随驾军马。而在外围,再有二十余万军马层层拱卫。
如此浩大的工程,限于财力物力,并没有按照计划进行。但是现下晋阳宫内外,仍然可以布置下数万军马仍然绰绰有余!
黄土铺平的仓城北校场上,已经有六七营兵马齐集。各营番号旗,营将旗,旅主旗,数十面大小不同旗幡飞扬。而每一名火长背后,还背着三角火焰认旗,根据各自营号不同而分成不同颜色。
每名军士,都穿着厚重的行装。都是厚重结实布料制成的斗篷,斗篷内则是填了丝绵的袄子。每名军士都有各自甲胄,全都装在随行的车中,自有从河东征发的民夫一路随大军运送向北。
正常而言,每次大军出征,还有那些世家出身将主,所带随行家兵家将,这些都不归于各营,只是静静跟随各自将主。这些随行家兵家将,往往都是锦袍灿烂,甲胄鲜明。跟随各自将主,耀武扬威之态,让军容更加壮盛许多。
当年大业天子远征高丽,多少世家中人出征。大业天子校场点兵,数千上万彪悍精强,武装到了牙齿的家兵家将齐聚,奉着各自家主的旗号,那个盛状,简直就是大隋帝国最为辉煌的一刻。
不过此次出征,却没有见到一名世家私属家兵家将的身影。
号角声一遍又一遍的响起,士卒们虽然站得整齐。但却并没有多少激昂之色。
选兵调将,晋阳上下都没有为难李世民。在石门鹰扬府和永安鹰扬府中都选的是上位的营头。兵将都是一时之选,不弱似六军鹰扬府多少。
对于这些选调出来逐北马邑的营头而言,马邑之地兵凶战危,都没什么。当兵就是吃的刀头舔血的饭。如此乱世,正要凭借军功出头。有的是人愿意冒这份凶险。
可是此次马邑,明显是被放逐去看守大军后路,要眼睁睁的看着大军西进长安立功!
如此差距对比,让这两大鹰扬府选出来的精锐营头,从上到下,都实在打不起精神来。只是慨叹于大家命不够好。
在出征之前,原来塞在各营里面那些世家出身中人,纷纷调了出去。又补进来一些没出身没背景的倒霉蛋,以填充缺额。这样一番举动,让士气又是沮丧了三分。
号角响动声中,各营军将站在队伍前列,俱都默不作声,只是认命的等待着出征的那一刻。
只是大军发动,仪注颇多。所谓大事,在戎在祀,真的还不知道要在此间耽搁多久。
晋阳宫中,终于一队人马走了出来。队伍前面,是数十锦衣家将,捧着李世民的将旗。
众多家将簇拥之中,正是李世民和李建成李元吉兄弟三人。适才正在宫中设酒,李建成为自己这个二弟壮行。
兄弟三人,并辔而行。李建成神色温和,李元吉却是一脸嬉笑表情,而李世民神色严肃,话语极少,也不知道到底是情绪低落,还是此刻就将自己代入了大军统帅的身份之中。
看见校场中出征诸营,已然站得整整齐齐。李建成一扬马鞭,指着出征将士笑道:“二郎,这俱都是精选出来的上位营头,甲胄军械,全都补齐,不足之数,都是从六军鹰扬府中抽调。更征发了四千民夫,八百健壮牲口,随军转运,粮秣也足支四月之用。但有所需,还会源源不绝接济而来。这上头,可不要说为兄的什么不是。”
不等李世民答话,李元吉就咧着嘴嬉笑一声:“还能说什么大郎的不是?无非就是大郎让二郎去马邑呗!给再多精兵强将,给十年用的粮秣,二郎也振作不起来。可谁让大郎是世子,须得陪着父亲西征长安,以定大局。我岁数又小,当不得重任,只能辛苦二郎走这么一遭了…………到时候我们在长安等着二郎!”
李世民瞥了这些天一直处于幸灾乐祸的李元吉一眼。朝着建成拱了拱手:“兄长说的什么话?这次兄长让二弟我领以方面,坐镇马邑,我实感激不尽。父亲养育多年,终于能独当方面为父亲效力,正是心中所愿!若不是出征在即,将士之前,二弟当得一拜兄长!”
这番高风亮节的话说出来,让李建成反倒略有一丝尴尬之色,只能一摆手道:“我们兄弟之间,何须说这些话?且等父亲来为二郎授以方面节钺,为二郎壮行!将来二郎功成,你我兄弟聚首,再好好共谋一醉!”
这番话说完,李建成就加快马速,一直直到大军之前。兄弟三人全部转向校场西面开口处。西生金,正主兵戈。唐国公将自此而入,授以李世民节制方面节钺,为这三千军马出征祭旗送行!
河东猛虎,在天下瞩目之中,终于要开始展露他的爪牙!





盛唐风华 第二百章 逐北(四十九)
校场西面入口,李渊仪仗,终于出现。
八柱国世家家主,大隋国公,河东留守,晋阳宫监,更是天下群雄中最有希望赢得胜利的数人之一,出场仪仗,非同凡响。
先是数十兜鍪上插着野鸡翎毛的甲骑为先导,这些甲骑俱都使用朱漆裹着的马槊。
甲骑之后,就是旗阵,代表着李渊身份的一面面旗幡,俱都以壮汉捧定,坐在高头大马上,昂然而来。每面大旗,还有四名背负着弓矢,配着直刀的骑士拱卫。
骑阵之后,才是李渊车仗,车仗两侧,俱是李家家将护卫。
比之李家三兄弟每人身边二三十名家将的小打小闹。李渊车仗周围,足足有三四百名锦衣家将拱卫!
这些锦衣家将,或者传承于祖上,连续数代为李家效力,忠心耿耿。或者是纠合四方来投精锐,是一地闻名的猛鹜之士,或者是其他世家派在李渊身边听用的子弟。人人俱都锦衣为里,裹着斗篷。围着李渊车仗,就是一片五彩锦绣之色跳动。
如此气象,只让男儿生出,大丈夫当如是也之慨。
纵然李渊内里是一个还算朴素,只是有点喜欢江南风物的人而已。但是值此乱世,他也必须展现出陇西李家的威仪,才能让天下豪杰归心,让将士效命,让自己的对手震慑!
李渊车仗一旦出现,本来已经停了下来的号角声就再度呜呜响动。
李家兄弟三人,与家将俱都翻身下马,躬身行礼。数十家将,俱都拜倒在地。而在场数千军士,俱都平胸行礼!
此时是数百年血腥战乱之世才过的大隋,封狼居胥的汉军遗风,犹自尚存。军中还融合了部分胡人的凶狠强悍。将士出征在即,哪怕此刻来的是大业天子,仍然是平胸军礼,而不是垂首跪拜!
虽然比之实际身份地位,他们远不如那些拜倒在地的李家家将!
李渊仪仗队伍,向两边排开,最后捧出李渊的车仗出来。
李渊车仗,是一辆黑色的马车,驷马所乘。上张伞盖,四面俱空。李渊一身大隋国公服章,戴着梁冠,腰佩仪剑,端然跪坐。两名持戟家将,站在他身后,昂然侍立。
李渊按剑起身,立于车上,一摆手道:“止!”
李家兄弟直起身来,一众家将也都起身。而出征军将士卒放下手臂,只发出整齐的一声响亮。
李渊缓缓步下车仗,直走向李世民。几名旗手在甲士护卫之下,紧紧跟上。
走近之后,李家父子,肃然对望。李渊按着仪剑,沉声道:“在家之时,你是某之二郎。出征之际,你却是方面统帅!一旦不利,军法无亲!”
李世民抱拳肃然:“末将敢不尽心竭力,继之以死!”
李渊再不多说什么,挥手示意,旗手上前,送上专征方面的主帅豹尾旗,与李世民李字将旗并列。
除帅旗之外,更有一面白虎旗。自汉末传下来的规矩,白虎旗乃解斗之旗。后来以重臣出镇方面,中枢多授白虎旗随之。李渊坐镇河东,自然有一面白虎旗,现下李渊又将白虎旗交给了李世民!
马邑两虎相争,李渊遣子以白虎旗解斗,将自己地位放得之高,大有当仁不让之态。人都道唐国公乃恂恂君子,厚道质朴,但是在关键时候,李渊却从来没有表示过谦虚低调!
李世民平胸军礼,领受旗幡。
号角声停歇,又是鼓声大作。黑牛白羊祭品供上,直送到豹尾帅旗之前。马上旗手将旗帜斜斜下垂,旗面展开,在冬日寒风中猎猎卷动。
刀斧手出而上前,用斧斩断牛羊颈项,鲜血喷出,溅在旗面之上。郡府祝史上前仔细察看了一下,扬起手来:“师行大吉!”
布于校场四下的几十面大鼓,隆隆擂动。而在场军将士卒,俱以兵刃顿地,扯开喉咙大呼。
“万胜!万胜!万胜!”
鼓声号角声中,一名名军将大声下令。旗幡飞舞,一队队的军士开出校场,出仓城向北而去。
而在家将簇拥之下,李家父子,还有离情别意要好好叙述一番。
李渊这个时候终于恢复了慈父模样,揽着李世民的手:“出门在外,一切当心,凡事多征询宿将意见。一切以稳重为上,若是有什么不测,全师为上。若师不能全…………二郎你可要给我回来!”
李世民默默点头,并没则声。李建成热情的拍了拍他的肩膀:“二郎,记住父亲的话。自家安危,最是要紧。遇事情可别逞强!遇到什么麻烦,遣人传书,父亲与兄长我,定然会伸出援手!”
李元吉在侧,撇嘴无声的冷笑一声。
要是真的马邑不利,李世民狼狈的逃窜回晋阳。那这位二哥就可算是这辈子再也无法翻身了,他还真的期待这一天呢。
突然之间,李元吉就看到一个家将身影从后面挤上前来,这么没规矩的人物,让李元吉多看了一眼,接着就是一身冷汗。
那锦衣家将,小帽之下,雪肤大眼,俏丽中带着三分英气,不是十七姐又能是谁?
这十七姐怎么跟着家将混到这里来了?
李嫣的动作,也引起李渊建成世民三人注意,回头一看,人人扶额。出师乃至阳至刚之举,怎么就让这小丫头混进来了?
李渊叱呵一声:“你怎么来了?回去!”
李嫣已经挤到了前面:“自家哥哥要出门见仗,我来送送又怎么了?这就败了李家的气运了?”
然后李嫣又狠狠瞪了李建成一眼,这几日她没少找李建成打抱不平。李建成却是向来高挂免战牌,不见这个妹子。
不过李嫣也知道事已至此,再找李建成麻烦,也改不了这既成事实。只是瞪了李建成一眼就作罢。
李建成扭过头去,却是在盘算,到底是哪些家将为李嫣打掩护,让她混进送行队伍当中,当得一个个查出来,重重惩治!
李渊想训斥李嫣,但是看着女儿穿着家将锦衣,革带束腰,鼻尖冻得红红的,吐着白气,一副英姿飒爽,俏丽无双的模样,突然就是心一软,对李嫣道:“快和二郎说几句话,别让二郎误了出行吉时!”




盛唐风华 第二百零一章 逐北(五十)
李嫣这几日很不开心。
当初姐姐李秀未出嫁的时候,家中一团和气,没这么多乱七八糟的破事。怎么姐姐一嫁给那个柴绍,远走长安,家里兄弟姐妹们就变成这般模样?
原来大家不分彼此,现在大部分都选择了围着大哥建成打转,对贴不上去的,就各种冷眼相待,二哥更是被排挤针对,要不是爹爹还护着,不时夸奖二哥几句,还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情形!
二哥李世民的脾气,很对李嫣胃口。坚韧果决,性子爽快,没那么多世家子弟的做派。而在建成身边簇拥着的那么多世家子弟,那种繁文缛节,那种自高自大,让李嫣真是胃口倒得足足的。
尤其是大哥身边那个叫做谢书方的,江左谢家子弟。身上扑着香粉,时常广袖高冠,持着玉如意挥洒倜傥,顾盼生姿。李嫣就不相信他的祖辈打赢淝水之战的时候,就是这么一副娘娘腔模样!
偏偏这谢书方还想和李家联姻,对李嫣心怀叵测,李建成似乎还乐见其成,越发让李嫣心里不舒服。
别看李嫣一副雪肤大眼的俏丽模样,但性子刚强惯了。从小在家中就爱打抱不平。李建成越是这般炙手可热的模样,李嫣越是和李建成对着来,处处都向着自家二哥李世民。也算是一种逆反心理罢。
往常李嫣针对自家大哥,无非就是在一些家族聚会上,对大哥嘲讽几句。故意为二哥说几句好话。建成从来不以为甚,笑笑便罢。而李嫣也得意于自己敢于仗义执言,从来不惧大哥的世子地位,侠气十足。
可是这次,却是大哥将二哥赶去了马邑!
大哥随父亲带着精兵强将去长安立功,二哥却是要带着一支偏师,为大哥守着后路,在马邑那个地方卧雪嚼冰忍受辛苦!
这也太不公平了!
当即李嫣就将这消息告诉了李世民,让李世民跟父亲申诉去。
却没想到,一向做事爽快的二哥,这次却默不作声。而几日后父亲就决定真的让二哥前往马邑!
晋阳城中,这消息即刻就传得沸沸扬扬。人人都说建成世子之位已经不可动摇了。而原来还有点竞争力的李世民,彻底已经被李渊打入另册。那些贴建成紧的兄弟姐妹们,更是一副洋洋自得之色,都认为他们押准了赌注,将来一世富贵可保。对于家中向来以侠女自居,处处和建成对着来的李嫣,难免也有些异样的眼神投来。
李嫣这么多年,父亲宠着,姐姐爱着,兄长让着,什么时候受过这种委屈?
当下就去寻到李建成府上,李建成家将只是推说主上不在,也不知道去了哪里。去找自己父亲撒娇耍赖,李渊也是避而不见,最后还是窦氏出马,狠狠将李嫣训斥了一顿。在李家之中,李嫣就是对窦氏没招,灰溜溜的退了下来。
去寻李世民准备统一战线闹出点动静来,结果李世民又在各个军营奔波,挑选营头,准备军资粮秣器械,点验民夫,忙得不可开交,根本照不了面。
到得最后,自觉得遭遇女侠事业最大挫折的李嫣,干脆心一横,找到个家将,威逼利诱,顶替身份,无论如何要来校场走一遭,说什么也得出了胸中这口气!
真到了校场,三千军马出征之威,李嫣也是第一次见得。如此场面,哪怕任性惯了的李嫣,也知道自己无论如何再怎么闹,都改变不了局面了。
这个时候,就好好的向二哥告别也罢。
在用目光逼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两兄弟之后,李嫣策马,来到李世民身边。李世民也带点无奈,带点宠溺的神色,看着这个和自己挺亲的妹子。
李嫣看着李世民,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最后才挤出两个字:“二哥…………”
李世民一笑:“知道军国之事,不是你由着性子就能改变的吧?为了李家,马邑总要有人去,我走这么一遭,也是应当的事情。”
李嫣蹙着眉毛,哼了一声:“我就是胸口这股气平不下去!等三姐回来,我去请三姐出头!”
李世民哈哈一笑:“别说孩子话了,等我从马邑凯旋,带那儿好玩的事物给你。你在晋阳呆着,乖乖的别生事。”
李嫣又哼了一声:“我能生什么事情?大事都是你们男儿家做主了,我无非就是闹闹。别看从父亲到大郎都让着我,其实谁拿我当回事了?我还能干扰了你们男儿家的军国大事不成?”
李世民苦笑一声:“又是孩子话,流血拼命的事情,我们李家男儿不上,难道让李家女儿上不成?我们这么拼命,也是为你们一世能够平安喜乐啊。”
李嫣幽幽的回答了一句:“可这样的平安喜乐,我不想要。”
至于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李嫣也不知道。
转眼李嫣又挤出了笑意:“今天二哥你出征,就不要说这些了,妹子祝你北上之后,早日凯旋归来!也不枉我穿着家将衣衫,来了这么一遭!”
话语声中,李嫣如男儿一般抱拳拱手,在马上对李世民行礼。
李世民肃然正容抱拳齐眉,对自家妹子还礼。
鼓声骤然密集起来,正是宣告主帅动身吉时到来。
李世民策马转身向北,提起中气大吼一声:“出师!”
数十家将,齐声唱诺,声若惊雷。李世民再不回顾,在数十锦衣家将簇拥之下,在旗幡飞舞中,向北而去!
李家父子,心情各异,注视着李世民英武的背影。
李嫣想了想,突然在背后大喊:“二哥,这次将那徐乐带回来!我想瞧瞧,那到底是什么样了不得的人物!”
李世民并不转身,一扬马鞭,示意听到了自己妹子的话语。
马蹄翻动,烟尘飞舞。
虽然是在李建成的布置下,自己去往北面荒僻之地,去镇守后路,西进长安大业,眼看无分。
但是李世民心情,却是一片火热。
在这晋阳城中,只要李建成在,自己就无分毫机会。
虽然对长孙无忌表现得淡然,但是对世子之位,李世民焉能没有一丝念想?
毕竟这是乱世,英武进取的继承人,才是李家最好的选择!
此次逐北而去,却正是前景无限!




盛唐风华 第二百零二章 逼迫(一)
雪紧一阵,慢一阵,下得总是没完没了。
塞外冬日酷烈天候,眼看就是到了最为浓烈的时候。
云中城外,一队人马,穿行在雪中,向西北方向而行,刻意还绕过了在城南面最为密集的附廓百姓聚居区域,已经来到了环云中城布置的矮山军寨防线。
徐乐正在这一行人中。
此时此刻,徐乐已经换了一身恒安鹰扬府的赤色厚重军袍,腰间杀着革带,用厚厚的布巾裹着头发。
这样装扮,代表徐乐已经加入了恒安鹰扬府中。
跟在徐乐身边的,韩约步离自然是寸步不离,宋宝几人也跟在身边。这些人也俱都换上了恒安鹰扬府的军袍,再没有了此前服色杂乱的模样。步离的军袍有点大,领子将她小脸几乎都包裹住了,坐在马上,只是警惕的看着四下左右。
恒安鹰扬府的冬日军袍,里面是羊皮的衬里,外面钉着厚重的布面。寻常军士穿着,像一口布口袋似的,但是在徐乐身上,却只显出一股英武气。似乎军中制服,天然适合徐乐一般。
虽然在城门口,刘武周声色俱厉的将徐乐狠狠训斥了一番,又收割了一轮治下民心。但入云中城之后,刘武周还是好生接纳了徐乐的投效。当得知徐乐带玄甲骑和梁亥特部来投之后,立即在恒安鹰扬府中设立了玄甲营和梁亥特营两支别部。徐乐也得了统领这两营的别部司马差遣,约略等同于恒安鹰扬府中正式的团主差遣。
这一点上刘武周做得极其大度,没有表现出半点要吞吃徐乐麾下实力的姿态。不仅让徐乐别部自领。而且还准备好了驻地,过冬的柴火,粮秣支应也一概按照恒安鹰扬兵的标准提供。军资上若还需要什么补充,也只要徐乐开口。
而玄甲骑家眷,还有梁亥特部不能上阵的老弱,刘武周都答应在城中安置,并单独设立一坊。同样都有一份口粮。
如此条件,已经是厚遇到了极处。虽然对外不宣扬,云中城外百姓还担心刘武周会惩戒这位乐郎君,但知情人都知道刘武周是如何想彻底招揽收复徐乐!
此次出城而来,也是为了接应后续到来的玄甲骑和梁亥特部。
与徐乐同来的,还有尉迟恭,他也带了一队骑士,但却和徐乐这一行人保持了微妙的距离感。一路过来,大家都只是闷头在雪中赶路。少有什么闲话对谈。
等到得矮山军寨防线之下,尉迟恭终于开口,对着徐乐招呼一声:“某去寨中布置一下,你们且在这里候着,近千人还有老弱冒雪跋涉而来,热水热食总得有一口!入娘的,一下又多上千人,只此一顿,一个寨子里面的烧柴粮食就得少掉大半,还得从库里挖出来补上!”
这些矮山防线上单个军寨,最多就是五十人一队的驻军,小而坚固,最是让攻方头疼。围攻这种军寨,展不开大兵力,再加上城中不断出击配合,只要守军粮秣不缺,战斗意志坚强,想拿下得花大力气。但是缺点就是储存物资实在有限。
尉迟恭招呼了一声之后,自顾自的带着自己那一队人马上去了。军寨之中早就有人等候,尉迟恭等人入寨之后,就看见炊烟袅袅升起,正是开始准备热水热食。却只是将徐乐这十余人丢在了山下。
徐乐只是一笑,也没当回事。宋宝却大是不忿的凑了上来,对徐乐道:“刘鹰击都对乐郎君刮目相看,这黑尉迟倒是这般无礼!鹰击面前,须得和他论个明白!”
徐乐瞥了宋宝一眼。
对于这个侠少出身人物,徐乐心里很清楚他是什么货色。江湖习气很重,心狠手辣却又自私自利。
但是一路过来,不管是云中行商,还是和苑君玮厮斗,宋宝都是出了气力的。也在徐乐身边拼斗厮杀。而后来又去梁亥特部帮罗敦安定局面,举族迁徙,在追随徐乐往投云中。
一路过来,功劳苦劳都颇有一些。自己却对宋宝还没什么回报。要是连宋宝这样的人物都容不得,在乱世当中,也就别想做一番事业出来了。
宋宝这要告状的话一出,徐乐只是淡淡一笑:“这点小事,还要闹腾到刘鹰击那里。不怕刘鹰击看小了我们?冰天雪地里长途跋涉都闯过来了,还在乎在这儿吹点冷风?现在咱们就在恒安鹰扬府中,和好袍泽要紧,这些话就不必再说了。”
1...6162636465...2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