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之最强神射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锋戾
最后法正也更清楚一点,这次的谈判说白了也就是缓兵之计,大家各自撤军回去休息一会儿,等哪天时机成熟了,双方在兵戎相见。
所以法正最终得出的结论就是,曹性提出的条件,必须是对袁绍不利的,要削弱袁绍的力量,所以法正最终就想出了,将那些煽动袁绍的世家,通通拉出来杀了。法正的这个建议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毕竟若是这样乾的话,就实在是太解气了,陈虎等人一致支援。
不过还有两个人持反对态度,首先就是远在上棠的奉云,他向曹性写了一封书信,陈明利弊,总的来说也就是世家的力量庞大,若是将天下的世家全部得罪死了,对曹性来说非常的不利呀。
听到这封书信上面的内容,陈虎第一个摆了摆手,很不在意的说道,奉云现在就是有些怕了,已经没有当初的热血了,杀了那些世家他们又能怎样?
另外一个反对曹性这么做的人,应该就是贾诩了,不过贾诩倒是没有像奉云那样大张旗鼓的,像曹性成名利弊,他只是简简单单的说了一句话,三思而后行。
不过曹性最终还是采纳了法正的建议,向袁绍提出了这个要求,最后来的结果也就是这样了。
曹性将法正招了过来,将这些书信递到了法正的手中,法正目光灼灼的盯着这些纸张,随后淡然的将其放下,此刻他看向曹性的眼中依旧是古井无波。
“还请主公不要动气,你真的认为那些骂你的儒生,他们是真的想骂你吗!”
一听这话曹性,不由的眯起了眼睛,他心中的确有火气,毕竟他曹性又不是曹操,喜欢被人骂。
不过在经过了法正的一番解释之后,曹性那颗愤怒的心,也渐渐变得鬆弛了下来。
刚才也是被愤怒冲昏了头脑,此刻一想,似乎也的确是这么一回事。那些世家的确是在煽动袁绍,让袁绍来打曹性,这一点已成事实,不可反驳。
所以曹性对那些世家的定义,定义为战犯,就是他们在那里煽风点火,所以才引发了这场战争,对于战犯自然该拿来处决。
天下之人都猜到了,那些世家绝对是曹性派人在半路暗杀的,但是那些骂曹性的人他们也应该猜到,其实这件事也并非曹性一人所为,若袁绍极力的袒护那些世家,曹性总不可能派锦衣卫到邺城去,一个个把那些世家抓来杀了吧。
所以说真正的起因就只有一个,那就是袁绍默许了曹性的建议,直接将这些世家集中到一个地带,随后曹性在他们必经之路上埋伏好,然后再将这些世家通通杀了,所以说这件事情应该是曹性和袁绍合力完成的,袁绍为了不让曹性继续骚扰他,也只能这样做。
这些事明眼人随便想一想便可得知,不过到头来,这些所谓的读书人没有去骂袁绍,只是一个劲的在那里骂曹性,说曹性不仁不义,说曹性嗜杀成瘾。就是没有人在那里抨击袁绍和曹性同流合汙,彷彿他们选择性的将袁绍遗忘了。
想到这里曹性,心中冷笑,究其原因还不是因为曹性不够强大。





三国之最强神射 第三百二十七章 究其原因
从这些儒生骂曹性的事中,曹性倒是不禁想起了历史上法国的百日王朝。
百日王朝的大概事情就是,拿破仑从厄尔巴岛逃离,随后登陆法国,之后进军巴黎,并且成功的发动了政变,成为了法国的皇帝。
当然曹性现在所关注的事情,并不是拿破仑怎样成为皇帝的,而是拿破仑在进军巴黎的过程中,魏波旁王党发生的时报是这样说的。
第一天他们发生表明,科西嘉的怪物在儒安港登陆。
第二天,他们又发生表明,吃人的魔鬼向格拉斯前进。
第三天,他们又说篡位者进入格勒诺布尔。
第四天,波拉巴掌领里昂。
第五天,拿破仑接近枫丹白露宫殿。
第六天,陛下将于今日抵达自己忠实的巴黎。
这些人对于拿破仑的称呼,随着拿破仑的前进开始不断变化,最后竟然变成了拿破仑最忠实的拥立者,这简直就是一个笑话,天大的笑话。
不过话又说回来,事实好像也的确如此吧,当两个人对立之时,支援者最多的那一方通常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实力表现强劲,所以说大家都认为他是对的,即便事实上那个人是错的,也认为他是对的。
最终受到众人排斥的,终是弱小的那一方,然而当弱小的那一方强大起来之后,局势就开始慢慢变化。即便当初那个弱小者做得是错的,大家都一致反对,但随着他的成长他开始变得越来越强大,他当初所做的错事,在今日也终将变成对的,这就是现实吧。
如今曹性所经历的这一切,彷彿也就印证了这些道理。把那些世家全部抓起来杀了,曹性固然有功劳,但是袁绍绝对也逃不脱,毕竟袁绍是默许的,若他不把那些世家集中起来并送出来,曹性又怎会得手呢,然而如今的指责,似乎全部落到他曹性的身上了,而袁绍屁事没有。
究其原因还不是袁绍现在过于强大,所以背黑锅的人只能是曹性,想到这里曹性心中冷笑。
当被人欺负之时,固然心中不爽,但也应该考虑一下自己为什么会被别人欺负,那些人为什么不去欺负别人。原因无他,只因为他们只敢欺负你,你还是太弱小了,所以面对这种局势,抱怨,发火是没有任何用的,应该是心平气和的使自己沉静下来,随后努力的发展,使自己强壮起来,如此一来,那些人自然会掉转话头,那时候的你,彷彿就会变成世界上最对的人。
曹性想到这里看了一眼法正,随后他和法正皆是哈哈大笑。曹性直接派人一把火,将这些书信全部烧掉,那些站在道德制高点的人想骂,就让他们骂吧,曹性相信他们也骂不了多久了,解决完这里的事情之后曹性,便准备回到上棠。
抵达上棠之后,一切的政务工作再次稳而不乱的进行了起来,让曹性欣慰的是,被他抓到的满宠最终是同意了,加入曹性的阵营,像满宠这种执法如山的人,也正是曹性所需要的曹性,没有犹豫直接让满宠当上了治所的县令。
而满宠一上台,也是显露出了它执法者的威风,虽然曹性的治所,固然是并州显得最为繁华的地带,但这里的法律也是非常之严苛,在满宠的眼皮子底下,容不得有半点不妥,只要是犯了法,休想逃脱他的制裁。
所以说一开始,曹性至下的百姓,倒还真的过得有一些提心弔胆,但时间一长,他们也逐渐认识了,这位新上任的县令。
执法如山,严苛律令,只要你是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就不会惹来这位杀神,因此大家都是守规守矩,绝对不敢做触犯法律的事情。
这一日曹性早早的处理完了今日的公务,心情大好之下的他,准备出去走走,他带上了周仓和几个随从,随后来到了上棠的大街上,看着车水马龙的人群,曹性的心情也是一片大好。
“主公,我们该去哪里!”周仓在一旁问道。
曹性摇了摇头说道:“我也不知道,就在这上棠到处走一走吧,微服私访看看百姓现在的生活怎样!”
就这样曹性带着周仓在上棠漫无目的的逛着,首先值得肯定的是,上棠百姓现在的生活都过得很好,家家户户丰衣足食,但他们依旧忙碌,若问为何,只因为曹性所采取的一系列奖励机制。
以一片地域的人家为中心,若那片地域中大多数都是农户,那么曹性就会设置一系列的奖励,今年这一个地区中,谁家的粮食产量最多,将会得到最为丰厚的奖励。
所以说,在这种奖励机制之下,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再让自己全家吃饱的情况下,每个人都是试图让自己家里的情况更上一层楼,因此都是拚命的干活。
看到这里曹性满意的点了点头,逐渐的他们进入了一个人烟稀少的地带,不过在这个地带,那里却是传来了无数整齐划一的朗朗读书声,曹性不知不觉间竟然逛到了他所设立的学堂之处。
看见那座已经修建完成的学堂,曹性就不禁想起了,蔡琰似乎也在那里。
蔡琰虽是女子之身,但他绝不愿意在曹性这里白吃白喝,蔡琰的学识广播,曹性又对教育这一事业非常重视,因此开办了学堂,所以蔡琰就当仁不让的当起了这个学堂的第一任校长。
至于说每一个学子所用的书籍,那也完全不用担心,全部由官府统一配发。
蔡琰的父亲蔡邕家中藏书万卷,各种各样的书籍都是有的,曹性直接将其全部搬了过来,并且配上他所发明的造纸术和印刷术,所以很多书籍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当然,前世的曹性并不是从事教育业,所以对于现代化的教育,只能试探性的摸索,凭藉着记忆,照葫芦画瓢。
曹性的大概举措也就是,来到这里读书的莘莘学子,他们将会在这里进行为期五年的学习,五年之后,进行所谓的考试,若是一次性通过的话,就会得到官府所承认的文凭。
有了这张文凭,就有机会成功的进入仕途,而不用再靠那些大世家的推举。
虽说若是学成之后,能够一举进入仕途,这固然是一件好事,不过曹性也考虑到了,进入仕途的名额有限。不是人人都能得到,也不是人人都是做官的料。
至于说像什么,只有出世为官才是人生正道,这种观点曹性不敢苟同,或许有些人从学堂毕业之后,就会失去人生的方向,因此曹性也开始思考教育的意义何在。
所以曹性最终确定了一个方向,那就是教育的内容不能单一。
就比如说,当世所学的大多数都是儒家的礼法,以前那些学子,他们也只懂儒家,但如今曹性完全开放了其他的书籍。
除了在学会四书五经的同时,还有一门必修的课程,那就是算数,这可以说是古代的数学,人人都必须学会,若是连最基本的算术都学不了,估计以后出来闯荡社会,很有可能被人骗的晕头转向,所以算数这个东西,也成了最基本的课程之一。
另外还有多种多样的选修课可以做,就比如说有一些学子出生于农户之家,从小只会种田。曹性就从贾逵那里抽来了两个,对于种植之道和养殖之道非常有经验的人,让他们统一来教学农业知识,再什么季节该种什么,该怎样施肥,才能使庄稼长得最快,长得最好?
如此一来,这些人在儿时就已经有了这些基础知识,出去之后若是从事农业一途,相信他们对农业的发展,将会有很大的作用。
就比如说有些人喜欢木工,那么曹性也从马均那里找来了一些得力的干将,让他们传授制造的诀窍。
有些人喜欢军事,曹性直接让法正这个军事参谋进去给那些学子讲课。
反正曹性就一个观点,百家争鸣,各有所长,术业有专攻,挑选自己喜欢的事情去做,只要自己学对了东西,一旦出去之后,就会找到适合于自己的事做,把每个人放在最适合的岗位,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这就是曹性的一贯作风。
曹性将农业工业,还有军事这些东西,全部化为了各自的科目,不过曹性这么做,还是有一些担心,他不知道这个时代的人,是否能够适应这些,于是乎他还是准备亲自去学堂中考察一下。
因此曹性没有走大门,而是从学堂的后门悄悄的摸进去的。
曹性也没有直接去找蔡琰,而是找到了正在这里学习的那些学子,微服私访问他们在这里学习,可是学到了东西,最终大部分学子,都是对曹性坚定的点了点头,他们在这里不仅学会了识文断字,甚至还学到了许多自己以前不曾学到的知识,相信他们出去之后,将这些知识用于实践。一切的一切都会变得如鱼得水。
听到这种答案,曹性心中高兴同时,也是鬆了一口气,看起来他的这些举措,还是得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国之最强神射 第三百二十八章 挺身而出
既然这些学子觉得这里的环境非常不错,那么曹性也算是满意了,曹性带着周仓等人缓缓的向大门口走去,然而走着走着,曹性就眯起了眼睛,因为相比于学堂内的朗朗读书声,在门口竟然传来了一阵嘈杂之声。
曹性放眼望去,那里果真有一群人吵成了一片。
只见一边站着五六个老头,时刻他们的神情表现的异常的愤慨,为首的一个老头更是双手后背,闭着眼睛,似乎不屑与眼前之人说话。
不过站在这个老头前面的人,居然不是别人,正是蔡琰。
而此刻蔡琰的神情看上去有一些焦急:“颜老,请你稍安勿躁,虽说我知道这些新鲜的事物,你不能接受,但是也请你看看实际情况,我们的学子似乎对那些东西非常感兴趣,也觉得非常有用,若是等他们学成出去之后,相信会对设计有很大的帮助啊!”
然而那名被蔡琰称作颜老的人,闻听此言却是眼睛一瞪,大声喝道:“蔡文姬,是否还记得当初你来请我之时,我是看在你父亲蔡邕的面上,才勉强愿意出来助力,但是现在你似乎已经忘乎所以,忘记了你当初学习的初衷,你要我来教书育人,但你看看你让你的那些学生,学的都是一些什么狗屁东西!”
“全部都是一些杂七杂八的旁门左道,那些学生为了观察种子的变化,直接在大厅中摆了无数泥土,弄得脏兮兮的,那些学习木工的学生更是过分,把东西搬到学堂上来,不停的鼓捣,至于说那些想要学军事的,更是一天喊着打打杀杀,我就不知道这些东西学来有什么用,学出来的都是一群废物,然而你这个作为学堂之长的人,不仅不阻止他们,反而还大肆的放纵,若是你父亲在天有灵,绝对是死不瞑目啊!”
蔡琰闻听这话,脸上有一些愠怒,但还他还是强制使自己冷静下来,随后对颜老说道:“颜老,我知道你或许很看不起那些东西,但是他们并没有影响到你,你是有单独的学堂,在里面不受任何人打扰,你可以安安静静的教导你的学生,他们并没有影响到你啊,你为何要这样做,若你现在离去的话,可能对我们学堂将会有很大的打击,所以我恳请你不要离开这里!”
说到这里看,蔡琰都是一脸恳求的看着这位颜老和他身后的那群老者,然而他身后的那群老者脸上,却是浮现出一丝无比的高傲之色,彷彿不屑与蔡琰说这么多。
而颜允更是冷哼一声再度说道:“文姬,你说的倒轻巧,但是你忘了我们的祖训吗,万般皆二流,唯有读书高,你把那些三教九流全部搬到学堂中来,那就是破坏学堂,带坏学风,我等不屑与你为伍,更不愿多待在这个地方,你若想叫我们留下来,我现在就给你一个选择,把那些什么学习其他的学生,全部给我驱逐出去,我见不得那些人!”
看着颜允已经下达了最后通牒,蔡琰急得都快哭出来了,在这个时代是一个非常注重于名望的时代,若是有一方大儒愿意坐镇,那么将会得到很多人的支援,就像董卓一样。
董卓专权,他敢把那些反对他的大臣杀的乾乾净净,但唯独对于袁隗还有蔡邕这样的大儒,恭恭敬敬,原因无他,只因为这些人的名声太大,他不敢随意杀害,还有一个更为关键的问题,就是因为他们的名声大,所以若是得到了他们的支援,也就相当于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援,毕竟这些大儒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而蔡琰为了将他的学堂办起来,为了让更多的学子有书能读,所以他也是去请了颜允,他们这几位大儒颜允等人,虽说不是世家,但年轻时也曾在并州为官,名声很大,现在退休下来了,一直赋闲在家中,如今有这等差事,他们也愿意接受,只是他们一来就发现这个学堂,和他们以前所经历的私塾不一样啊,那些被他们看起来是三教九流的东西,竟然全部和他们儒学平起平坐了,这简直就是一个屈辱,一个天大的屈辱啊。
“文姬,你快点给我做决定,老夫没有时间陪你在这里说这么多废话!”颜允看着蔡文姬还有所犹豫,再度大声的喝到,这把蔡琰都是吓了一跳,此刻蔡琰显得非常的犹豫,他张嘴想要说些什么,但是话到嘴边又不知该如何说出口,正在蔡琰百感交集的时候,突然一声大喝自远处传来。
“好啊,想滚就滚,不拦你们!”
这一声大喝在蔡文姬还有颜允等人的耳边响起,有一些惊天炸雷的感觉,原因无他,颜允身为长者又是一代大儒,就算是在为官之时,他的上级也不敢如此呵斥他,究竟是谁有这么大的胆子,竟然敢以这种口吻和他说话。
所有人定神望去,当蔡琰看清楚来人之时,她的眼眸中升起一抹神采,因为来者不是别人,正是曹性。
曹性带着周仓等人走了过来,看了一眼这里的情况,曹性没有多说什么,直接将蔡琰拉到了自己的身后,随后他将他那灼灼的目光望向了颜允他们几个。
“你是何人!”颜允看着曹性如此猖狂,直接并指如剑,指着曹性问道。
“我就是曹性!”
听着曹性自报家门,颜允都是一愣,或许他有些想不到,并州牧竟然亲自参与了此事,刚才呵斥他的人也正是并州牧,所以此刻他的神情开始变得有一些犹豫,不过也就在这时,颜允声后的几个老者,也是心领神会立马站出来,仍然表现出一副高傲的姿态,只见其中一名老者对曹性拱了拱手说道。
“原来是并州牧啊,真的是失敬失敬,他们也早就听说这个学堂,是由你一手承办起来的,里面的那一些旁门左道,也是你强制安chā jin去的,然而对于那些旁门左道,我们不敢苟同,真的是让州牧大人有一些失望啊!”
“原来那些旁门左道,都是在州牧大人的受益下所办起来的,是我们几个老家伙有眼不识泰山冲撞了,你还请并州牧不要太过于在意啊!”
“是啊,并州牧,我们几个老家伙一把年纪了,不识时务冲撞了你,还请你恕罪!”
这几个老家伙看上去再认错,但是从他们眉宇间可以看出他们的得意,曹性也瞬间明了他们几个的心中在想一些什么。
这几个老家伙全部都是并州有名望的大儒,当世大儒,那可不是随便能动的,他们的名望非常之大,若是随便斩杀他们,将会受到很大的非议。
所以这些老者已经笃定曹性,绝对不敢轻易动他们,甚至连惩罚都不改,因此大张旗鼓的在那里说一些这些话。
客人相信他们多多少少也听说过,曹性是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因此他们才在那里故意抬杠,以此来不断增加自己的名望,若是传出去了,他们最后所得的名声就是那种不畏qiáng bào,据理力争的英雄形象。
看着这几个老者此刻表现的如此强势,蔡琰在后面轻轻的拉了一下曹性防腐,再告诉曹性算了,这些人是当事大儒惹不得,更不能随意斩杀,他不希望曹性在这个时候发火。
从而在听了这些人的话之后,曹性的眼中也是泛起了滔天之火,不过他还是强制压了下去,若是曹性发火了,正好落了这些人的下怀,所以说曹性最终是向后看了看蔡琰,对他露出了一个笑容,让蔡琰不要太过于慌张。随后他将眼神望向了颜允等人,此刻颜允等人依旧是以一副非常清高的姿态看着曹性。
只见曹性呵呵地笑了两声,随后拱了拱手说道:“几位前辈皆是当世大才,晚辈曹性留不住你们也实属正常,你们来去自由,我曹性不会干什么,更不会仗势欺人!”
听着曹性服软,颜允等人能哼了一声,似乎对于曹性的这种表现,还算是满意,不过也就在他们转身要走的时候,突然又被曹性的一声大吼拉住了。
“几位前辈前面我曹性,还有话要说!”
颜允等人闻听此言,心中有一些惊诧,只见颜允再度不慌不慢的回头,仍然一脸高傲的看着曹性,随后问道:“怎么,难道并州牧准备反悔,再度将我们几个老家伙拉入大狱之中,让我们受一点皮肉之苦!”
曹性却是冷笑:“几位前辈说的哪里话,你们皆是当世大儒,牢房中的残酷,只是针对那些为非作歹不守法纪之徒,哪敢用在你们身上,不过话又说回来,你们既然是天下有名的名士,那么做什么事说什么话,是不是都要根据一个理字来进行!”
颜允等人一听这话,有一些愣神,他们相互看了一眼,随后颜允上前一步,直接对着曹性,皱着眉头说道。
“并州牧你这是何意,难道说我们几个老家伙不讲道理?我告诉你,你可以治我们对你不敬的罪,但是绝对不能侮辱我们的人品,若是你强行要这么做,还不如把我们几个老家伙拉出去杀了,以共你泄愤!”




三国之最强神射 第三百二十九章 天下共睹(一)
这些老家伙动不动就是治罪就是杀害,说的自己彷彿都不怕死一般,其实他们也是笃定了曹性,绝不敢对自己动手,曹性也的确不敢对他们动手,不过曹性却是冷笑一声说道。
“你们什么事都要以理服人,以德服人,方为正道,但是我对于你们刚才所说的那番话,特别是你们对于三教九流的定义,我曹性不敢苟同。”
一听这话颜允等人冷笑一声:“自古以来,那些奇赢巧技就是三教九流,不知并州牧是读了何等奇书,才认为那些东西不是三教九流。”
“呵呵,是不是三教九流,我曹性说的不算,你们这些所谓的大儒说的也不算,我认为天下人说的才算,不如这样,七天之后我们就在此地展开一场辩论会,让天下之人全部共度,让天下之人来评判,究竟我们谁才是正确,谁才是错误如何。”
一听这话颜允等人,先是一愣,不过很快,他们的心中皆是乐开了花。原因无他,只因为他们觉得,这曹性似乎给他们送了一份礼物,一份天大的礼物啊。
颜允等人是并州的大儒,在整个并州的名声都是响噹噹的,但是话又说回来,他们的名声也止步于整个并州,并不能做到像蔡邕那样闻名天下的大人,若问原因,一是因为他们的才学不够,二是因为他们所佔的平台也不够。
1...137138139140141...18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