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之最强神射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锋戾
“并州牧,你这不是为难我吗,将粮食产量提高,我怎么可能做得到!”
曹性点了点头,接着说道:“既然如此,那我就将你派往边云县,和我那里的将士一起驻守边疆,反正在今年已经有两次险被鲜卑的记录,希望你去正守此处,不仅能够守住疆土,更能帮我大汉王朝开疆过土,不知你可敢!”
一说这话,颜允的神色顿时就有些慌张了,此刻他似乎有些明白曹性这个王八蛋想干什么了,曹性分明就是想自他于死地,当着大庭广众的面说要调他去镇守边疆,开什么玩笑,那里的鲜卑可是真正的会杀人的啊,若他答应下来,岂不是自找死路。
颜允迅速的使自己冷静下来,只听他再度义正言辞地说道:“并州牧,你这是何意,我也某人只不过一介书生,然而你却要让我去镇守边关,岂不是把我往火坑里推!”
闻言,曹性再度点了点头,最终用他那凛冽的目光看着颜允说道:“颜大家,想必也知道我大汉王朝历经磨难,先是有董卓专权,再次由李傕郭汜乱政,李傕郭汜乃是为非作歹之徒,据我所知,他们所做之事比董卓还要恶劣,既然如此,我请你现在就入长安,用你那三寸不烂之舌,直接说服李傕郭汜二人,迎回天子,如何!”
曹性这么一说,颜允也是彻底的愤怒,这个曹性真的是一心想要弄死他啊,让他孤身进入龙潭虎穴,岂不是让他送死,所以他立马站起身来,也不顾那么多了,直接当着所有人的脸大声呵斥道。
“并州牧,若是你想杀我颜某人,直接动刀便可,何须那么多借口!”
颜允也是想好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曹性无缘无故的杀他,这只会降低曹性的名望,曹性绝不敢这样做,因此颜允的语气也是非常的硬气。
不过让颜允未曾料到的是,他的硬气并没有换来曹性的丝毫退步,曹性直接一拍桌子指责颜允,大声喝道。
“你说要让百姓丰衣足食,让你去管理农业你不行,你说要让军队强盛,让你去驻守边关,你怕死,你说要尊奉天子,让你去将天子救回来,你又在这里踌躇不前,你就说,你能干什么,你就说你的治国齐家平天下又在何处!”
曹性的这一番话说的铿锵有力,掷地有声,那一刻不要说是颜允,就连所有人都懵了。
曹性的连珠炮,看似与这次的辩论无关,但是每一句话都是说得非常有理,说的深入人心,说的颜允根本无法接嘴,一时间场面再度沉默了下来,而此刻主持贾诩眯着眼睛看着曹性,竟然在暗中点了点头。
看着颜允等人不说话曹性再度说道:“你不能治国,不能齐家,更不能平天下,然而你却在这里夸夸其谈,最后还是让我来告诉你吧,治理农耕,使百姓丰衣足食,你要靠别人,冲锋陷阵保家卫国,你也需要靠别人,救回天子,你依旧需要靠别人,你什么都做不了,就只能在这里讲这些大道理!”
“并且你在一边依靠他人的同时,还一边对这些人诽谤,说他们学的是三教九流,说他们不伦不类,既然你如此看不起他们,又为何需要他们,这就是你所说的以理服人,以德服人!”





三国之最强神射 第三百三十二章 真理或谬论
“你什么都不会,什么都要别人来帮,结果到头来还说别人是三教九流,不可理喻,这究竟是哪门子的道理,这就是你说的以德服人吗!”曹性这一席话说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在场的人都是为之一愣,而像颜允平时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人,在这一刻也彻底的慌乱。
不过如今可谓是当着全天下人的面,正在如此高的座位上,若是出了恶果,可是相当之严重,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无论如何也不能在这个时候被曹性说下去,所以颜允最终还是涨红了脸站起来,指着曹性大声的呵斥道。
“圣贤之所以称之为圣贤,不在于他们掌握的知识有多广,技术有多强,而是在于他们的德行高于一般人,让他们来管理天下,才可以做到公平公正,事无巨细!这就是所谓的圣贤之道,德,高于一切!”
闻言,曹性却是冷笑,他目光灼灼的望向下方,举起一只手:“什么叫德!”
“临阵能制胜,不使将死亡死侍德,治国人安民,不死百姓受冻垒之苦是德,至于说那些,一天只知道白架子装清高,看着下面的百姓无辜惨死冤死之人,我曹性,绝对不想养这种闲人!”
“故而,我曹性在此向天下人保证,至少在我曹性所管辖的这片区域内,那是能者上,不能者下,治国用兵者,皆是有用之才,是国之栋梁,是天下福祉,这就是我曹性的认知!”
曹性此言一出,下面立马有人拍手叫好定神望去,只见法正此刻已经鼓起了掌,眼中充满了一丝热血的镜头,而紧接着旁边的满宠贾逵等人也是纷纷鼓掌。随后,蔡邕奉云等人见状,也是面露微笑,鼓起了掌来,紧接着掌声一片连成一片,不绝于耳。
这一回,颜允等人彻底的慌了,他们连忙起身想要说些什么,然而却是迎来了曹性那恶狠狠的目光。
“整天在那里高谈阔论,说什么圣人有云,若是无实际作用者,每天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至下百姓受疲惫之苦,无望之冤,那些人是要继续待在这个位置上,等我曹性来动手,还是自己选择呢!”
听到这句话,再加上下面的欢欣鼓舞,颜允等人彻底的不知所以。
虽说在下面的有些人,听见曹性的这番言论之后嗤之以鼻,但那毕竟都只是小部分,大多数都是寒门弟子。他们纷纷为曹性的这一番言论而叫好,其次曹性说的言之有理,句句确凿,即便是颜允等人,也根本找不出反驳的理由,难道还要在这里死皮赖脸的就说,他们读的是圣人之书,绝对没有任何错吗?颜允等人彻底的僵在了原地。
而曹性看到这一幕,也是欣慰的点了点头,这场辩论会应该可以就此结束了,曹性所要的不是一个输赢,而是推翻封建体制的这种弊端。
什么只读圣贤书,什么三教九流,这都是阻止社会进步的弊端,这只是控制思想的手段,曹性所要做的就是,彻底的解放这种思想,让人人都为之进步,如此一来,相信百年千年之后,他所在的这片土地,将会变得无比的繁荣与强盛,打破这些封建的垄断,这就是曹性的目的。
这场论辩自此结束,先不说颜允等人的下场如何,就说在场之人大多数都是一些读书人,听了如此精彩的辩论,他们所做之事,自然是将这些辩论广传于世。
有造纸术印刷术的便利,再加上甬道的配合。所以不到一周的时间里,曹性和颜允这些人的辩论,便已经广传于世。
无论是大街小巷的布衣百姓,又或者是身份显赫的达官贵人,此刻全部人手一本小册子,上面记录的全部是曹性和颜允等人的对话,这场辩论赛被一字不差的记录了下来。
当然,每个人看完之后反应各不相同,就比如说,平头百姓似乎看见了一条全新的出路,这个世界不仅仅是读圣贤书,不仅仅是要被那些大人物推举,才有步入仕途的机会,只要掌握一门超高的技术,不敢说在哪里都有用,但是至少在曹性那里是绝对有用的,所以一想到这里,许多贫苦人家都决定将自己的孩子送往并州,因为并州才是平民出路的唯一机会。
有许多世家贵族看到这一封论辩,则是大骂曹性,简直就是不人道。
也有人看出来了,曹性此举不仅仅是在和颜允等人辩论,曹性最想要的是应该是推翻大汉王朝四百年来推举的方法,做官靠推荐,结果推荐上去的都是有路子的人。
虽说圣贤书或许读的多,但是那些人,真正的品德还有能力究竟如何,那么就不得而知了。
曹性此举似乎想要打破这种垄断嘛,所以很多世家贵族都在那里纷纷谴责这曹性,简直就是一个亵渎神灵的人,居然想废弃祖宗之法,简直不可原谅。
据说当冀州牧袁绍看到这一本小册子之时,直接气得扔在了地上,指着大马谬论,这绝对是谬论。甚至袁绍还专门举行了一场辩论会,以此来推翻曹性的结论,当然这场辩论会是他袁绍举行的,所以上面的人都开始纷纷指责曹性的不对,说曹性的这种方法弊端甚大。不可能流传长久。
当然,这也只是袁绍的看法而已,据说当这本小说只传到兖州,曹操看完之后却是扶须大笑。
甚至曹操当即颁布了求贤令,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论才不论德,只要有才能者皆可来许昌招贤纳士,他曹操照单全收。
当这本小册子流传到江东之时,孙坚直接让人在旁边念给他听,孙坚听完之后只是皱着眉头苦思冥想起来,但是他旁边那才二十出头的儿子孙策,确实曹性的不得了,他只对他父亲孙坚说了一句话,那就是这场辩论正如此热血,如此激烈,颇有一种征战沙场的感觉。
至于说荆州的刘表益州的刘焉,西凉的马腾韩遂等人,得到这本小册子之后,他们的反应也是各不相同。
此刻的曹性坐在上棠的府衙中,静静的听着车武的汇报,这场辩论会的内容已经完全流传出去,天下人究竟是怎样的看法,曹性并不在意。不过曹性知道,既然他已经将这种制度推出来,那么相信在不久之后便会广为推广,因为利国利民的东西,永远都是大势所趋。
这一日,曹性刚刚召开完军事大会,本来众人都是各司其职,各自散去,然而车武却是没走,曹性看到这里点了点头,没多说什么,他知道既然车武找他,那么肯定是有要紧的事情。
曹性将车武招致书房,车武一来就一本正经的对曹性说道。
“主公,密探那边有消息!”说着车武从怀中摸出一封书信,交到了曹性的手中。
密探说白了是锦衣卫的专用名词,只有曹性车武等几人知晓。换句话说,这个东西应该是属于非常重要的那种。不过即便如此,曹性手中拿到这封所谓的密信之后,并没有急着拆开,反而一脸笑呵呵地看着车武说道。
“不知来给你送密信的,又是何许人也啊!”
曹性这么一说,车武顿时就慌张了,有一些支支吾吾更少说不出话来。
“还,还能是什么人,自然就是那边的人了!”
闻听此言曹性忍不住哈哈大笑。其实这所谓的密探,正是任荨组织起来的,王允云死了之后他也不愿意回到曹性这里来,所以利用他们组织剩下的资源,依旧是组建出了一支强悍的部队,可以说这是wài wéi的锦衣卫吧。
像汉献帝河流表的秘史,也是任荨帮曹性打探出来的,可以说在某一方面,任荨所组织的情报机构,更胜锦衣卫,毕竟别人已经存在了那么多年。
车武一直在和任荨的这个情报组织联系着,不过联系车武的人,就显得有那么一些耐人寻味了,曹性一脸笑意的看着车武,但是曹性越看车武则表现得越加心虚。
“男大当婚,女大当家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主公,我……”
车武想要解释一些什么,然而曹性却是摆了摆手,示意车武不用多说了,如此说下去只有可能越描越黑吧。其实那名女子曹性也认识,正是小芸。
车武和小芸两人之间天天都在互送情报,虽说这只是工作上的事情,但有句话不就是日久生情吗?
曹性除了以锦衣卫为耳目外,他还有自己的耳目,所以车武和小芸之间的眉来眼去,并没有躲过曹性的眼睛。
不过看着车武此刻面红耳赤的样子,曹性也是摆了摆手,不逗车武了,毕竟这是人家自己的事,还是自己来解决的为好。
曹性打了一个哈哈,将两人的注意力重新转移到了正事之上,曹性望着那一封密信并没有马上打开,而是静静的沉思,每当有密信送来之时,那说明天下绝对有不一般的事要发生。
毕竟任荨他的情报机构,专门就是干这种事的,曹性最终小心翼翼的将信封拆开,随后开始迅速的浏览上面的文字,当曹性看完这一封密信之后,都是忍不住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车武有些好奇的问道,这封密信上面讲的究竟是什么,曹性也没有多说,直接将这封密信交到了车武的手上,车武迅速的看了一遍这封密信,脸上的神情也是颇为惊讶,似乎有些不敢相信。
来到这个世界久了,有一些历史上大势所发生的时间,曹性有一些记不清了,但曹性感觉这次事件的引发,似乎还是因为他的蝴蝶效应。
源头就在于他曹性占领了并州,将那些世家全部赶到了冀州那些世家,在袁绍面前不断的说曹性坏话,最终又是曹操和袁绍两人联手,与曹xing jiāo战,曹操和曹性的交战地点定在朝歌。
虽说朝歌之战是曹性和曹操的事,与其他人无关,但注意交战的地点是朝歌,朝歌属于私立一代,如今司隶一带,因为董卓的火烧洛阳,所以那里显得人烟稀少,甚至没有一点防御价值。
因此即便群雄并起,也没有人愿意率先占领那块无用之地。
所以那块地盘名义上,还是在李傕郭汜二人的管辖之下,毕竟他们二人打下了长安,控制了献帝。
但是就是因为朝歌之战的引起,所以使得李傕郭汜二人惶惶不安,他们总是疑神疑鬼的认为,曹操和曹性开战的目的是在向他们二人示威。要他李傕郭汜二人,赶紧交出献帝。否则的话就攻上长安。
所以长安的朝堂一时间人心惶惶,本来在董卓专政期间,大汉王朝的朝堂上还是有不少忠良死节之臣,愿意为社稷而献身,但是到了李傕郭汜二人的手中,那就完全的乱了,两人比起董卓,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只要敢反对他们的大臣通通杀光。
所以即便此刻剩下的一些老臣,已经是不敢再多言一些什么,剩下的敢于发言的无非就是李傕郭汜二人的党羽罢了,但能跟李傕郭汜二人结伙的,无非都是一些粗鄙之人,或许连大字都不识几个就赶上朝堂,更别说什么真知灼见,那更是一塌糊涂。
故而,当曹性和曹操开战之时李傕郭汜,那边一直是胆战心惊,如今即便朝歌之战已经结束,但他们那边仍旧是人心惶惶,据说李傕郭汜二人对此还出现了不同的意见。
李傕认为,为今之计应该是带着汉献帝,快点回到他们的西凉老家去,但郭汜却不这样认为,他认为汉献帝始终是一个包袱,必须将其赶快扔掉,并且他们还不能回到西凉,因为他们已经很久没在西凉呆过了,西凉有韩遂有马腾,还有各大军阀,恐怕已经无他们的立足之地。
就是因为两人之间的不同意见,所以使得草堂上也分成了两派。
不过对此任荨却是给曹性发出不一样的信息,李傕郭汜二人,之所以会意见不和,那完全是因为他们两人的积怨已深,朝歌之战就像是外部的一根导火索,一点点火星已经迸溅到他们二人的头上,促使他们两人的怨气侧底爆发。




三国之最强神射 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起热闹
这一天,一只约摸五万人左右的兵马,再度屯兵兖州境内内,气势汹汹的将目光看向了西方,没过半日的时间,曹性便得到了这支军队的信息,看着简报上面的内容,曹性也是无奈的笑了笑。
这支军队不用说,正是曹操的,曹操带着大军从徐州回来了,并且还是怒气冲冲的回来。
锦衣卫的情报工作可谓一日都未曾停下来过,在打朝歌之战之时亦是如此,本来曹性还有些烦恼,毕竟曹操不是一个好对付的人物。
结果无意间曹性就探得一条消息,那就是曹操当上兖州牧之后,想把他的父亲曹嵩接到兖州来住,曹性不禁想起了历史上曹操的父亲曹嵩,还真就死在了徐州。最终曹性是利用了这有利的一点,杀了曹操一个措手不及,并且成功收服了满宠。
不过当某则消息传出之时,天下再度震惊,曹操顾不得在徐州的事情,风风火火的赶回了兖州,那就是李傕郭汜二人彻底翻脸,举刀相向,最终是李傕获得了胜利。
但如今就有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因为李傕郭汜二人的翻脸,使得长安的朝堂再度混乱不已。
据说有一些大臣不忍看天子再在这里受苦,于是乎拼了老命把献帝从长安救了出来,献帝带着人一路向东奔跑,所以说汉献帝此刻流落在外。
天子流落在外,这可是一件大事。所以曹操才会不远万里的从徐州奔袭而来。
其实曹操之所以会回来,也有其他的原因,他的父亲是在了徐州,他自然是把这笔账算到了徐州刺史陶谦的头上。
只是这件事分明就是陶谦的属下张开所为,张开原来是黄巾军出生,本来就是专门干打家劫舍这种勾当的。虽说后来在陶谦的手下当差,性格有所收敛,但是他的本性仍旧是没有一点改变,若是有升官发财的机会,也绝不放过。
曹嵩以前毕竟当过太尉,家中多有钱财,所以他在准备离开徐州之时,可是将全部家当全部收好了。
结果陶谦就让张开去护送,张开一开始表现的还算可以,但到最后还是抵不住金钱的诱惑,见钱眼开,既然曹嵩带了这么多钱,足够他下半辈子的花销,于是乎他也不管这么多了,直接杀了曹嵩,夺其钱财一了百了。
曹操死了老爹,内心自然是很愤怒的,他一方面想为他的老爹报仇,另外一方面他也存了另外一份心思。那就是借着为他老爹报仇的名号杀入徐州,扩大自己的地盘。
于是乎,曹操风风火火的带着兵进入徐州,准备大干一场。
曹操的大举进犯,一开始的确是把陶谦吓坏了,不过陶谦很快也就冷静下来,他昭告天下,说曹操根本不是来为他父亲报仇的,而是想趁势打下他的徐州,简直就是不仁不义,发动这种不义之战,使百姓生灵涂炭,简直就是罪大恶极。
陶谦为了加强他的说服力,直接派人把张开捉到,砍了张开,随后将张开的人头送到曹操的手上,陶谦的意思很明确,现在我也把杀父仇人送到你的手中了,你曹操现在可以退兵了吧?
不过曹操又岂是那么好忽悠的,他这一次来就是来找你陶谦的,就是觊觎徐州这块地盘,怎可能随便砍一两个小喽啰的人头,就把他曹操打发走了,所以说曹操没有多想,准备继续进攻徐州。
但曹操这一进攻之下,就正好落了陶谦的下怀。也正好印证了陶谦之前所说的那句话,曹操根本不是来替他父亲报仇的,而是想找一个机会打入徐州,使徐州的百姓受苦。
所以说曹操的这一路可谓是非常不得民心。
手下有人建议曹操就此撤退,然而曹操却是愤怒的拒绝了,原因无他,他好不容易才来一趟徐州,居然什么没捞到就要回去,更何况他心中始终有一道坎,认为陶谦才是杀他父亲的主谋,如今陶谦还没有抓到,怎能轻易放弃,所以说他一意孤行,继续进攻,结果在进攻的途中,又遇到了某些阻力。可以说曹操这次东征徐州的路程,走得非常之不顺。
甚至曹操在攻打某个州郡之时,那个州郡的人可谓对他曹操非常敌视,不仅士兵拼命,就连百姓都纷纷站上城投抵御曹操。又使得曹操损兵折将非常严重,这一回曹操彻底愤怒了。
当打下那个州郡之后,曹操直接下令屠城,把那个州郡中十余万百姓全部杀得干干净净,此事又是闹得天下震惊。
就曹操因为滥杀无辜,再加上师出无名,可谓是已经站在了风口浪尖,像戏志才等谋士,再度来劝曹操不要再打下去了,还是赶紧回头吧,曹操也有一些拿不定主意,毕竟打徐州打的这么困难,再打下去也不可能打到下邳把陶谦抓出来,曹操正犹豫间,突然一则消息的传来,使他有了主意,那就是汉献帝流落在外。
当时曹操的一个手下叫做毛介,他来找到曹操,告诉了曹操一个想法,那就是奉天子以令不臣,只要将天子接到自己的地方,就可以以天子的名义,做很多事情。
可以说只要天子搬到了曹操住的地方,那么曹操可谓是得到了天下最大一份舆论。
所以说曹操也只是思虑了片刻,最终点了点头,先将自己的私仇放在一边,此次回军就是为了迎奉天子而来。
曹性看着手中的那一封情报,也是不禁皱起了眉头,历史将要再度重演,汉献帝身份特殊,让李傕郭汜二人握在手中,的确是一个天大的包袱,但是若是让曹操这等枭雄握在手中,那就是一张有力的王牌。
历史上的曹操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做了许多看似公道,则实则荒唐的事情。
曹性直接招来了,贾诩法正,这两个是他的顶级谋士,超性询问他们二人,对于汉献帝此刻流落在外有何看法?
贾诩文言皱着眉头,像是在思索一般,不过曹性看见贾诩的这副神色,便知道没戏,贾诩经常露出这副思索之状,再一思索就是半天的时间,连个准信都不会给你,所以最终还是只有看法正的。
法正年轻气盛,自然不可能像贾诩思虑这么多,他只是稍微想了一想,便对曹性说道。
“主公,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将曹操的那句话搬过来!”
“哦,是吗!”曹性笑了笑。
那句话无非就是奉天子以令不臣。历史上是这样说的,但是三国演义中直接写成了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实这也没错,什么叫奉天子以令不臣?天子本来就是最尊贵的,何须你来尊奉?
一边遵奉天子,一边号令天下,那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什么,所以法正的意思也很简单,那就是绝对不能让曹操得手,他们要抢先一步把汉献帝接过来,然后再挟天子以令诸侯,如此一来,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舆论,就会站在曹性这边,曹性做什么事情相信都如鱼得水。
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是一个很好的想法,曹性可以去试一试。于是乎曹性当即让法正,作为这一次的总指挥,他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想办法弄回献帝,锦衣卫自然也是要全面配合的。
1...139140141142143...18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