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强神射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锋戾
曹性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在这两个月的时间中,曹性和他的神机营化身为商贾,化身为街头的贩夫走卒,就在魏国的各大城池中来回运动,终于两个月之后的某一天,曹性踏上了他们秦国的领土。
当得知曹性已经回到秦国之时,曹操的神情也是颇为无奈,而郭嘉更是叹了一口气,主动找到曹操的面前说道。
“主公,此乃属下之过也,没能抓住曹性,也没能留住吕布,属下愿意受罚!”
然而曹操在听了这句话之后,却是哈哈大笑,直接拍了拍郭嘉的肩膀,让郭嘉不用气馁,这件事归咎到底,他曹操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像秦国赵国的情报组织,早已是成熟已久,用奸这种手法,早已被两国玩的团团转,然而他魏国的起步却是非常晚,曹操也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直到郭嘉的出现才有了鬼卒的成立,所以说到现在为止,魏国的情报组织比不上秦国和赵国,这也是情有可原。
曹操不仅没有斥责郭嘉,反而还说郭嘉有功,毕竟这次能够攻克下邳,全是郭嘉的功劳,不过曹操也勉励郭嘉,虽说现在的情况比较落后,但也不能一直放任下去。
郭嘉明白曹操的意思,也立马重拾了信心,他向曹操立下军令状,他绝对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将魏国的情报组织,打造的比秦国赵国更加强大。
就这样所有的事情都差不多可以告一个段落了,值得一提的是,回到了秦国之后,曹性所做的第一件事是召见了一个俘虏,准确的来说并不是他曹性的俘虏,而是被他曹性救过来的俘虏,这个人,也正是吕布手下的大将高顺。
曹性亲自提着qiāng,号令士兵冲锋,就算拼死也要给郭嘉一qiāng,结果打到后面曹性才发现,郭嘉这个家伙也躲得极其好,反正他曹性不可能远距离将其击杀,最终曹性也只能放在目标,恰逢被打败的张辽高顺,此刻正被关在后面,所以曹性带着的人,冲进战俘营中乱杀一通,最终把高顺给抢了出来。
曹性就只是问了高顺一句话,是否愿意归祥秦国,高顺只是迟疑了片刻,便向曹性功了拱手:“主公在上,我高顺愿意归降!陷阵之志,有死无生!”
听到这句话,曹性笑容,历史上的高顺在被曹操活捉之后,他倒是没有投降,而是选择了死亡。
曹性在前世,也是好好的分析了一下高顺这个人物,吕布手下的两大将领张辽高顺,张辽最终是投靠了曹操,而高顺并没有,想要高顺投降,或许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想办法连着吕布一块招降了。
反正历史上的曹操,听了刘备的话,把吕布杀了,高顺也就自然而然的没有归想。
不过如今吕布已经走了,高顺没有地方可去,但是曹性和高顺都是一样的,出生于并州,再加上曹性和吕布是多年的好友,两人在战略上也是盟友关系,因此高顺归降曹性,那应该说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曹性心情大好,不过接下来他就向高顺问道:“我要你重组你的陷阵营,你需要多少兵马!”
高顺没有犹豫,直接回答道:“八百勇士足矣!”
“不!”曹性目光灼灼的看着高顺:“我知道你乃忠义之士,我希望你所训练的陷阵营,能够在后世流芳百世,这一次我给你三千人马,我要看见的是一只全新的陷阵营!”
在三国的历史上,若论特殊的部队,向鞠义的先登营,是一只部队,但是在别人高顺的手中也有一只特殊的部队,那就叫做陷阵营,说实话,到现在曹性都没有见过陷阵营的真正威力,既然如今高顺来了,曹性定会让这支部队闻名于天下。
高顺投靠了秦国,但是没有被曹性抢救出来的张辽,也就投靠了魏国,这或许是历史上的轨迹吧,据说当曹操去接见战俘之时,看见张辽也是心中欢喜,张辽愿意归想,曹操更是巴不得,也给了张辽许多好处,反正张辽在魏国也是站稳了脚跟,就这样,张辽高顺二人彻底的分道扬镳。
天下间又灭了一个诸侯,吕布的消失似乎对于很多人都多多少少有一些影响,反正天下是沉寂了,那么一会儿。
就是这一小会儿的时间,却给了曹性一个安心舒适的生活,在这段时间中,曹性回到他的首都洛阳,安安心心的组织朝堂政务,日子倒也过得还舒心。
也就在这段时间里,曹性也完成了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小曼已经有了身孕,当从张机那里确认了这个消息之后,曹性的心中那是大喜过望,一把就抱住了旁边的小曼,而小曼也是脸颊羞红,旁边的蔡琰同样是在一边高兴。
趁着喜上眉梢的这股劲,曹性加班加点,终于三个月之后,蔡琰那里竟然也传来了喜讯,这可谓是双喜临门,曹性都有些不可思议,没想到这么快自己就要做父亲了。这种心情又激动又紧张啊。
到了公元196年年初之际,一个婴儿咕咕坠地,那正是小曼为曹性所诞下的第一个孩子,是一个男婴,这也就代表秦国终于有了接班人,上至君王,下至黎明百姓,都非常高兴。
曹性抱着怀中的婴儿,看着他那肉嘟嘟的小脸,粉红的小手,心中也是开心的不得了,旁边的小曼看着曹性也是笑着说,道请曹性为他的孩子取一个名字。
不过这一说,曹性倒是有一些苦恼了,取名字,这还真的是一个技术活啊。
甚至曹性把什么奉云贾逵贾诩法正等人全部拉来了,让他们帮自己的儿子想一个名字。
奉云他们也全部都是年轻人,虽然在积极的想着名字,但是说出来的名字,曹性都有一些嗅之以鼻,最终还是贾诩笑呵呵的说了一句比较粗俗的话。
“老子打天下,儿子坐天下,王子诞生的那一刻,在他的身上也被赋予了某种使命,将来做秦国的天下,将会由他来守护,我看不如这样,既然要守护一个国家,那么就必须要有很高的素养,很渊博的知识,不如就叫曹蠡吧!”
当假许说出这个名字之时,曹性的第一个想法是想到了,以前似乎有一位名士,叫做范蠡,一想到这里,曹性在看了看贾诩那似笑非笑的神色,曹性瞬间明了,贾诩是什么意思?他看着他那稚嫩的儿子,此刻还在那里安然熟睡。
最终曹性是笑着点了点头就叫曹蠡,将来他要守护秦国的天下,这是一份重任,打天下易,守天下难,将来他或许会遇到比曹性更多的困难,曹性希望他能够驾驭住这一切,控制好所有的人心鬼蜮,让秦国流芳百世。在他的身上,或许背负着更多的使命吧。
就这样,曹性的第一个儿子,曹蠡就此出生,虽说曹性的心情不错,不过曹性也没有忘记,现在自己是秦国的国君,更应该注重天下大事,毕竟这天下还没有完全统一。
因为吕布的消失,使得各大诸侯都沉浸了一阵子,但是这公元196年刚刚开年,又开始了烽火连天的争斗,至于说率先发起争斗的,是在江东那一片地方。江东那一片地方主要就是孙坚建立起来的吴国,孙坚虽然是一个英雄,但是时运不济,最终死在了楚国一个小兵的乱箭之下,这的确让人有一些扼腕叹息。
不过没过多久,他的接班人就站出来了,正是他的儿子孙策。
孙策是含泪从黄祖那里,接过了他父亲的尸体,并且黄祖还在那里大大咧咧的,让孙策承诺一系列事情,孙策没有吱声,全部都是默默的忍受。
本来众人都以为孙策不过一个十多岁二十岁出头的少年,回来之后应该是会因为父亲的死而悲痛不已,然而却未曾料到,孙策回来之后,先是安抚好了母亲和各大兄弟,随后举行了父亲的葬礼,不过葬礼却是比较简陋,按照孙策的话来说,一切从简。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孙策虽然没有发动战争,也没有发起报复。
但是他在江东一地却是安抚民心,浇灭不服的势力。
在这期间,孙策的主要功绩就是,使江东各地逐渐的安抚下来,民生经济都得到了很大的恢复。江东经过短短的发展,都快变成以前的富庶之乡了,若问江东发展的为何如此之快,那只因为有长江天堑,这道天然屏障守候,无论是经济还是民生,都可以得到迅速的发展,这是客观原因。
不过若是没有人才的话,即便你有上好的资源,也是很难有所作为的,所以孙策在位时期。大势任用贤能,在文臣方面,有几个人比较突出。
就比如说是一个叫做周瑜的青年,据说和孙策那是拜把子的兄弟,他来之后开始大力整顿军事,江东的水军迅速的组建了起来。
还有两兄弟出自同一个地方叫做张昭和张玄,他们二人也是投入了孙策的麾下,虽说他们两人的年纪偏大,但都是当地有名的名士,江东之所以发展的这么快,他们二人功不可没。甚至在江东富甲一方的大户儒家,都争相来投。
在武将这一方面双侧,降服了太史慈。又收服了凌操等人。这使得江东的势力,开始迅速的壮大。
虽说孙策所做的这一切功绩都非常耀眼,不过很多人对于孙策的这些做法,却是褒贬不一。
因为江东能够发展的这么快,是因为孙策用了雷霆手段。一切都是快而有力的发展,在此期间,固然有不少世家投靠孙策,为江东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也有一些不服的世家,他们似乎有些不想买孙策的账,甚至还阻碍江东的发展。
以孙策的那个暴脾气,哪里忍得了啊,所以他也不顾手下那些文臣的反对,既然这些世家不想听他孙策的,那么就全部抓起来杀了。
因此在江东也上演着一场又一场的惨剧,那些平时看起来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世家之人,如今一个个都是凄厉的惨叫着,最终变成了孙策的刀下亡魂。并且在这些世家大族中,还有不少是有名的世家,但是这一切对于孙策来说并不重要,反正这些人不服杀就是了。
江东稳而向上的发展,经过了一年多的励精图治,孙策进行了一次阅兵,发现自己士兵的士气充足,粮食足够,于是乎他直接面向西面对楚国那边,喊出了他心底最深处的怒吼。
“还我父命!”
孙策亲自带着人马以大将周瑜程普等人为先锋,直接带着兵马再度进攻江夏,据说当楚国听到这个消息之时,先是有一些震惊,随后又变得不以为意起来。
楚王刘表在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直接对江夏太守黄祖说了一句话,这是他黄祖和孙策自己的恩怨,让黄祖务必想办法自己解决。
其实在楚国也算是世家林立的地方,当年废史立牧,刘表单骑进入荆州,但是他却迅速的将荆州平定了下来,坐稳了州牧的位置在,这其中有不少都是世家的功劳,其中黄祖的家族也是重要的成员之一,正是因为黄祖的家族为刘表立下了赫赫战功,所以他黄祖才坐稳了这个江夏太守的位置。
三国之最强神射 第三百七十四章 水战激烈
刘表当年单骑进入荆州,然而仅仅花了很短的时间,刘表就将荆州迅速的评定,百姓安居乐业,民生有条不紊,这不仅仅是他刘表一个人的本事,更是得益于刘表采用的重用各大世家的政策,所以使得各大世家人心恢复,从而借助世家的力量,迅速的稳定住了荆州的局势。
所以说刘表在坐稳荆州牧的位置之后,也给了各大世家许多的便利,当初支持刘表的人,现在都已经成了达官显贵,其中黄祖他的家族也是鼎力支持的家族之一。
刘表当然会大力相助,所以黄祖现在稳稳的坐稳了江夏太守的这个位置,并且因为黄家出力太多的原因,所以刘表也给了黄祖很大的便利性,黄祖如今的身份是江夏太守,然而它的职权范围确实在是大的不得了,甚至在江夏防御的军队中,大多数军官都是由他们黄家的子弟所担任。
因此毫不夸张的说一句,现在江夏就是他黄祖一个人的,只要黄祖愿意的话,随时可带领江夏独立。
虽说黄祖有zào fǎn的这个实力,不过刘表还是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首先是因为他也有黄家的底牌在手,不怕黄祖zào fǎn,其次,黄祖也有一些能力,在江夏的名望很高,不能随便动他,因此只要黄祖不行zào fǎn的事情,刘表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了。
此番孙策在江东厉兵秣马,再度引兵来犯,刘表的态度只有一个,孙策之所以会来荆州这块地盘闹事,全部都是因为他和黄祖的仇怨,毕竟孙坚死在了黄祖的手上,并且黄祖还拿孙坚的尸体为要挟,让孙策做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承诺,这些东西一直让孙策怀恨在心,所以孙策自然而然的是要来报复。
贵为楚王的刘表,似乎不想管你这么多事,他只要他荆州这一块地方平平安安即可,所以他给黄祖下达的命令就是这是他黄祖和孙策自己的事,要黄祖自己协调好,反正他的荆州不会受到威胁那就行了。
而黄祖对于刘表的这个态度也是不置可否,楚王刘表不插手此事最好,若是插手此事的话,这里的总指挥就不是他黄祖了,而是刘表了。
因此面对孙策领大军来犯,黄祖也是二话不说,立马组织军队准备展开反击。
就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水战就此展开,两军横于长江之上,孙策那边总共有两万水军,而黄祖则是带了整整四万水军。
黄祖在江夏一直练兵已久,兵精粮足,所以说运用的全部都是一些大船只,黄祖站在船头。遥遥的望着对面的中型船只,忍不住轻蔑的一笑,他在笑孙策这个家伙还真有胆子,明明现在实力不济,竟然还敢来挑战他这种老前辈,难道孙策不知道他爹都是死在他黄祖手上的吗?
黄祖心情大好,忍不住向孙策军的中军望去,在那里就是孙策的主船只,不过黄祖眯着眼睛往那艘舰船上面看了好半天的时间,竟然没有发现孙策的身影,反而站在那艘中型船只中间的,是一名青年将领,那名青年将领也就是这只孙策军的主帅。
人颇为年轻,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正与他黄祖遥遥对望。看着这名青年如此自信,仿佛这场战斗已全部了然于胸,黄祖都是愣了一愣,不过很快黄祖在度冷笑一声。
“呵呵,你们说说这孙策也真是一个无脑之人,想与我黄祖开战,竟然不亲自冲锋,反而派他手下的一员大将来当将领,这不是折损军心吗?更何况就这些小毛孩儿,那你会是我的对手!”
黄祖此话一出,他周围的将领都纷纷复合,一记又一记的马屁,送到了黄祖的身边,而黄祖听着也是非常舒服。
心情大好之下的黄祖,也不想管那么多了,直接号令自己的船只冲锋,他今天就要一次性把孙策军打垮。
而对面的周瑜看着那些大型船只,缓缓地向这边推进而来,他又看了看他身后的诸多将士,发现众人皆是紧张不已。
毕竟这是战争,还是一场实力较为悬殊的战争,周瑜他们这边人少船只又没有对方的先进,这仗还怎么打啊?
然而周瑜看到这里,却是呵呵的笑了笑,立马站出来拉起令旗,井然有序的挥动着,而周围船只上面的人,看着周瑜在那里晃动令旗,也是井井有条的开始,滑动自己的船只,众多船只行动起来,那就是一种阵法。
周瑜所布置的这种阵法,是以每十个小船只为主,结成圆形大阵,随后也是缓缓推进,最终周瑜的小船只和黄祖的大船只交织在一起,发出了猛烈的碰撞。
虽然黄祖他们用的大型船只。船体高大,撞击力也是巨大,但是周瑜他算在中型船只比较多,基本上是每五艘中型船只,围住一艘大船,只随后对他进行猛攻猛打。
一个时辰之后,战况基本上就已经出来了,总体来说,周瑜那边每被摧毁三艘到五艘中型船只,能够摧毁黄祖他们那边一艘大型船只,但是这种情况不算很普遍,总的来说还是黄祖那边略占优势。
本来黄祖一开始就没有怎么把周瑜放在眼中,看着周瑜的这些中型船只更是不屑一顾,但是到此刻,他也不由得眯起了眼睛,好好的观看了一下周瑜的战术,心中也有了一些结论,那就是之前他的确有一些轻敌了,周瑜这个年轻将领,多多少少还是有那么一些本事。
因此黄祖也收起了轻视之心,开始全神贯注的指挥战斗。既然周瑜用了战术,那么他黄祖也要调整相应的策略,他让那些大型船只别太过于分散,将力量集中于一点,大肆的摧毁周瑜的中型船只,实现逐个击破,如此一来周瑜的力量,便会瞬间垮塌。
但黄祖的这个策略用出之时,他那边的情况果然是好上了不少,而周瑜这边的中型船只,则是大肆的被摧毁,而面对这种情况,周瑜也是直接一挥手,号令中型船只大量分散,甚至滑到那些大型船只了,后面想办法进行偷袭。
……
就这样,在战场中这场较量,俨然已经成为了周瑜和黄祖的争霸赛,两人皆是水军将领中的佼佼者,把水军战术,运用的出神入化。
大家相互出招相互较量,总之,战场上打的是一片火热,就这样半个月打下来,大家互有损失,但是总体说来,周瑜这边占的损失更大一些。
黄祖和周瑜两人,似乎都同时意识到,若就这样消耗下去,是不是有一些太亏了,所以两人不再像之前打的那么火热,大家在平时都是龟缩在大营中,时不时出战,进行一些小规模的战争。
而对于这种模式的战斗,黄祖非常开心,而周瑜也选择了默认,虽说周瑜有他默认的理由,不过他手下的将领就有一些不高兴了。
其中以右都督程普,站出来语重心长的对周瑜说道。
“公瑾,你也要看看如今的局势啊,虽说战斗的情况是稳定了下来,但是伤亡比例,我军却是远远多于黄祖军,来我军就是远道而来。算不上准备十足,人数也比不过黄祖军,你就这样无休止的耗下去,永远都不是一个办法啊!”
然而周瑜却是笑了笑,让程普不用过于担心,他自有他的办法。
不过正是因为周瑜这种不置可否的态度,可急坏了程普的一干老将,像程普黄盖还当他们三人都是跟随孙坚一起打天下的人。也就是说吴国的第一代根基,是建立在这些老将的心血之上,他们绝不愿意看着自己所建立出来的兵马,就这样毁于一旦,所以天天都去找周瑜。
其实这些老将之所以来找周瑜,一方面是出于公心,毕竟周瑜每日都在折损自己的兵马,这的确有一些说不过去,但还有一部分是出于私心,说实话像他们这种老将心中,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不服的。
他们同样忠心耿耿,他们同样身经百战,若是孙坚在世之时,定然是启用他们为大将,但是到了孙策这里,孙策对他们几个叔叔礼遇友加,但是却将自己的实权,交给了他的同龄兄弟周瑜,让程普等几个大将,也只能沦为副手,这让他们几个老前辈心情多多少少有一些不爽。
然而面对程普等人的刁难,周瑜也清楚他们的意思,不过周瑜并没有一来就大发雷霆,利用大都督的职权便利,对这些人劈头盖脸的怒骂。
而是选择了心平气和的给程普等人解释,虽说程普等人现在听不进去周瑜的解释,不过周瑜始终是一脸微笑,已显示出他的大度,甚至到后面周瑜都放出自己最后的底线,那就是程普等人对他周瑜不满,要向孙策告状,周瑜完全没有意见。
但是有一点就是,无论程普等人再怎么不满,也绝对不能破坏此番的军事计划。
程普等人听完这番言语之后,冷哼一声,什么话都没说,这周瑜说的这叫什么条件啊?不能破坏吴国的军事计划,这一点是将领的根本,他们几个老将自然是不会去做的。他们现在想的就是赶紧换下周瑜,毕竟周瑜打仗实在是太窝囊了,又是半个月的时间,整天就在那里无休止的消耗兵马,似乎每日吴国兵是折损严重,这已经成为事实了。
照这样下去,或许用不了两个月的时间,吴国就无兵可用,到时候拿什么去打仗?
不过周瑜都已经放下了最后的狠话,即便程普等人心中再不爽,也就只能这样了,这一日周瑜又是生堂议事,程普他们三个老将还是按时到达,不过他们的脸上还是多多少少有一些不高兴,毕竟总打败仗,让他们这些将领感觉抬不起头来。
周瑜却是没有在意他们的神情,继续组织将领召开军事会议,不过开着开着,突然一阵微风,从营帐外面吹来,其他人都没有什么感觉,然而当周瑜感觉到这股微风拂面之时,却是神情一惊,在众人啊不解的目光中,走出了营帐。
周瑜伸出手来,轻轻的放在自己的脸庞前,感受这股微风吹过的感觉,半晌之后,它突然仰天大笑,一脸兴奋着回头看着众多将领,说了一句:“时机已到,fǎn gong就在三日之后!”
程普等人闻言,都是面面相觑。不知所以。以为周瑜真的有什么神机妙计,准备一举击溃黄祖大军,然而在这三天的时间里。
周瑜派出去与黄祖交锋的将领,都是连连败下阵来,士气似乎已经低迷到了极点。
看着士兵无精打采的样子,这可急坏了一帮老将军们,他们苦心劝谏周瑜还不听,反而在那里一记孤行,害得吴国损兵折将,于是乎老将黄盖。忍不住心中的怒火,直接提着剑,跑到营帐中,找周瑜质问。
面对自己信誓旦旦的话,再加上如今惨败的结果,周瑜似乎有一种无话可说的感觉,所以他的解释也是非常牵强,最终他竟然直接喝令黄盖,先行回去,在这里他是主帅,一切事情由他来定夺。
这完全就是强词夺理,对士兵的生命,对战争的结果,不负责的表现,黄盖那心里哪能忍得了,立刻拍板,甚至还摆出了架子,想当初老子跟着孙坚四处征战的时候,你还是一个襁褓中的娃娃,今日竟然敢如此语气跟老夫说话,简直不可原谅。
周瑜似乎也被黄盖的这一番话激怒了,同时他也意识到了一个更严重的问题,若是今日不好好的收拾一下这个黄盖,恐怕明日还有更多的老将,会来找他的麻烦,所以周瑜当即也是眼眸一凌,直接贺令,黄盖刻意的侮辱主帅,应当斩立决,但是念在他是吴国功臣的份上,死罪可免。活罪难饶,拖出去杖打八十军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