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最是光阴留不住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寂寞之鸽
还是蒲素镇定,一看手表七点多了,这个季节只要天亮起码也是这个时候。不过家里要是没啥事的话,家里人也不会起这么早。
两人一边穿衣服,蒲素一边和音乐说,你不如主动打电话回去,就说你早上睡醒了又去庙里烧香了。音乐先是一喜,又垮着脸说:“哪里有年初二烧香的啊。”
“买点早饭回去,就说肚子饿了买早饭去了。”
“家里那么多吃的,再说现在哪里有卖早饭的?都回老家了。”
“那就,那就去锻炼身体了……”
音乐都被他弄笑了。反而镇定下来说:“他们要是知道我不在,肯定打我call机了,现在没打就不知道,我们赶紧走。”
蒲素也不啰嗦了,两人迅速下楼上了车,大清早一路上还是没几辆车。到了她家路口音乐就让蒲素把她放下来,她走回去。蒲素让她搞定后给自己打个电话,音乐说好的,就匆匆下了车。
音乐一走,他就没啥好紧张的了。速度放慢,感受着节日里桑海难得的清静早晨。发现了这个城市平时很少注意到的美。
到了蒲园,自己下去开了铁门,把车子开进去,院子里没人。阿嬢现在住在新楼里,老楼老蒲和梅芳虽然睡懒觉,也不会起这么早。
不过院子是清扫过的,两条狗也不在,阿姨这一家子看来老早就起来了。果然进了厨房,老冯两口子在和一团面糊一样的东西,蒲素笑着说这是在做什么?
阿姨没想到蒲素进来,吃了一惊后说:“先生今天起这么早?早饭还要有一会,要么我先蒸现成的八宝饭给你吃,很快的。”
“不饿,我就来看看,等会一起吃。小宁去遛狗了?”
“最多还有半个小时就开饭,嗯,小鬼头去遛狗了,到现在还不回来……”
这是老冯接的话。
蒲素心里有点满意,老冯应该昨天没和他老婆多嘴,看阿姨刚才的样子不像是作伪。
“你们做的这是什么?”
“粘豆包,不知道你吃过没有,我从老家带来的黄米面,小家伙喜欢吃,也给你们尝尝味道。喜欢吃以后我从老家多带点来。
这时老冯在制馅,阿姨在和面,两口子真的是感情很好。想到自己昨晚和音乐在古北厨房里也差不多,就是和孙莉这样的场景实在是太少了。
早上神清气爽,他在厨房里待着耽误他们做事,于是他走到院子里喂鸟,给水杯里添水。没一会老蒲就笑呵呵的过来了,一嘴的牙膏味,显然刚起来。得意的说他几个月不在,爱鸟都长势喜人,实在是他当时挑选的品种好。
蒲素就想起自己还没洗漱,让爸爸接着弄,自己回新楼洗漱换衣服去了。等他再下楼,这时蒸屉里那锅豆包已经出炉,雾气腾腾颜色就很好看。
阿嬢看到孙子来了就问孙莉呢,蒲素说昨晚在丈母娘家留宿了。这时候他注意到老冯低了低头,有些不自然。
稀饭凉菜加豆包,纯东北吃法,老冯还自己带了黄酱蘸着菜吃,让他们都尝尝却没人愿意试。豆包看起来不错,吃起来也确实还行,只不过吃了几个蒲素就不想吃了。
他喜欢吃咸的,就和孙莉喜欢吃甜食一样。而且那种滑溜溜腻腻的感觉不是他喜欢的味道。
阿嬢今天要到小姐妹家里去,比她岁数还大几岁。说是见一面少一面,阿姨和老冯就说阿嬢这身体一般人比不了。确实他两这话肯定有奉承的意思,但阿嬢到现在身体确实没啥大问题,就是血压有点偏高。
蒲素就说等会送她过去再接她回来,阿嬢说不用,就在前面小花园那里,在蒲素小的时候经常带他去的,只不过他现在不记得了。
“我坐一歇歇就回来的,她家里现在人多,落脚的地方都……”
吃完早饭阿嬢去换衣服,蒲素再三说要送过去,她不让。小花园离开蒲园也确实不远,走路也就一站多路的样子。
阿嬢不喜欢坐车,大概岁数大了有点晕车。他担心路上万一有地方结冰,滑了就不好办了。所以蒲素还是搀着阿嬢步行把她送了过去。小宁在家坐不住,也要跟着出来,蒲素就让他一起,结果两条狗也跟着。
到了那边蒲素和阿嬢说等会要回来的时候打个电话到蒲园,家里在来接。反正他又待不住,等会让他来接你,蒲素指指小宁。阿嬢就夸小宁是个乖孩子,不过不用了,等会她自己回来。
回去路上蒲素就和小宁说以后在蒲园要照顾阿嬢,小宁就点头领受了这个任务。蒲素看着他那郑重其事的样子就说,今晚带你放烟花!
过年其实很无聊,一家人吃饱喝足就看电视,只对于阿姨来说大概和平时差不多。蒲素就觉得不行,而且这几天找借口出去都不大好找。再说,找谁出来鬼混也是个问题。
大多数人好像都忙着跑亲戚,就他们家貌似无所事事。而且他社会关系在桑海毕竟根基不稳,别的不说没有同学关系就和别人不一样。他在同济进修没交一个朋友,在他看来都是想借着名头拉装修生意的包工头,一个他都看不上。
结果正无聊,韦东在外面按门铃来拜年。赶紧把他请到客厅,好歹算是他这边有人上门了。然后他也说过年没劲,他父母老家哲江的,而且是部队里的,也没啥亲戚,唯一的姐姐去了美国很多年,貌似是当年弄堂一枝花……





最是光阴留不住 四百三十章、初二(二)
韦东到访是来给蒲素家里长辈拜年的,结果阿嬢不在,只能是给老蒲和梅芳拜个年,还说这两天要再来一趟,一定要给阿嬢拜个年。
他因为从小就见到阿嬢,这么说也很自然。反过来蒲素要是说要特地去他家给他父母拜年就莫名其妙了,毕竟人家爹妈根本不认识他。
看到韦东,蒲素有两件心事,一是自己和音乐的事情要不要和他说。说了肯定尴尬,说明他已经知道韦东在撩音乐了。不说,以后韦东不知进退变本加厉,到时候大家更尴尬。再就是今年请客的事情,既然都见面了不邀请肯定不好。最后他决定还是提前和他打个招呼,来不来他自己看着办。
然后他就和韦东说今年准备家里宴客,韦东听了先是高兴,问都有哪些人。蒲素先是故意说了有童蕾和音乐,韦东脸上看不出什么,还是一样笑嘻嘻的样子。蒲素估计他也是喜忧参半,毕竟两个他都有意思,一起出现实在是无从下手。
然后等他说到大哥也还好,只是一听到沈云他就不对了,毕竟他自己也和蒲素承认过曾经跪在沈云面前,求对方给他个机会。现在离开他们去了这家公司,虽然对个人来说是个好的选择,实际上等于再一次背叛了大哥和沈云他们。
听说机场那帮人要来,他问了什么时候请客,蒲素说初七以后,韦东松了口气说他们初八就上班了,年后开工肯定事情很多,因为他们做代理,国外春节不放假,所以到时候不一定能参加。
蒲素心想,果然不出所料。只不过现在决定权在他韦东自己,免得自己纠结了。韦东是他先认识的朋友,处理不好很容易被人说些类似过河拆桥的闲话。
他心里是觉得大哥和沈云的人品不错,但是看到沈云和机场其他人对韦东态度轻蔑,心里又很气愤,很想替韦东出头,完全看不下去。
两人聊天还是很愉快的。说到蒲素家里的阿姨,知道住在门口小屋里,韦东就说他们院子里一个单位(部队)里搞后勤的在院子里也盖了一间平房给他儿子住。他们院子里纷纷举报该违章建筑……
其实那个住违建的,也和蒲素他们差不多大,而且巧合的是也和货运有关,是持证报关员,每天骑个电动车跑港区报关。这足以说明桑海作为一个大码头,相关从业人员有多少。
当时自家院子,想怎么盖就怎么盖只要不过分。只不过一旦拆迁,计算面积就扯皮了,大多是不计算有效面积的。现在貌似连农村宅基地都不能随意搭建了。
蒲素家理论上只要愿意,在蒲园空地盖一排平房都没人管得着。但是韦东他们那个院子,很多家人住一起,那就不是谁家说得算了。
牵扯到这种事蒲素也不发表意见,韦东到是义愤填膺,不时说出来的口气,大概是受了他父亲的影响,一副部队老同志说新战士的口气。他父亲已经退休了,而那个报关员的爸爸还在职。不过那间平房一直都没拆掉,里面也是能洗澡能用抽水马桶,一个人住住舒服的很。
中午蒲家热情留韦东吃饭,而小宁真的把阿嬢接回来了。于是也省的韦东过几天再来一趟。吃饭时蒲素说下午要去丈母娘家接孙莉,中午不能喝多,只能意思意思陪他喝几杯。
两个人边喝边聊,直到孙莉打电话来催,蒲素才换衣服准备去接。他问韦东下午干啥,他说没啥事,等会找人看场电影去。
蒲素心想怕不是找音乐吧?不过也没法问。把他送走以后就去丈母娘家把孙莉接回来了。走的时候阿嬢还特地让蒲素带了一点阿姨做的豆包给丈母娘送过去,让他们尝尝。
接到孙莉,到了车里就诉苦,说昨晚一晚上没睡好,要不是怕影响他休息,好几次都想自己打车回来。
蒲素听了心里就一惊。嘴上说难得在那边睡一晚上,没必要这样。孙莉也说她认床,换个地方好几天睡不好。
蒲素就说到黄山,哪一天我都看你睡得不错。“那是爬山太累了!”孙莉反驳。
晚上要放烟花,检查烟花的时候,蒲素顺便和老冯看了看那个储藏室。老实说,这个屋子只能去睡个觉。窗户也没有,进屋就要开灯,不开门就是个密室。
然后问小宁在这里面行不行,小宁当然说行。蒲素觉得换了他他也愿意睡在这里,主要是自在。白天哪都可以待,晚上就进去睡个觉而已。只不过半夜要起夜,只能去老楼里面的卫生间了。
老蒲那辆踏板车给阿姨出门买菜用,以后就停在小屋门口。里面堆的其他杂物,要么扔了要么换个地方,等年后去买张床配个小柜子,里面就可以住人了。
其实平房楼顶还可以搭建,蒲素不想搞了,搞个两层太难看,超出围墙高度了。现在上面养花种草好得很,阿姨说等三月份就在上面种点菜,看看东北的油豆角在这里能种出来不,据她说很好吃,尤其是炖排骨。
老冯和阿姨都是农场出来的,以前叫兵团,属于半军事化拓荒屯垦性质。都种过庄稼,所以在房顶种点菜绝对是小意思。花园里不能种菜,但是房顶种上就有味道了。而且还能起到给平房隔开温度的防护作用。
下午一家人,包括阿姨一家都在客厅待着。菜都是半现成的,吃的时候加工一下就好。之前的忙碌换来现在的清闲。
老蒲就问了老冯很多他们那边的过去和现在,和他当初到南州时各方面做了对比。生存环境肯定是老冯那边恶劣不少,但是那边也有那边的各种好处。只不过现在哪边都不咋样,很多变化都打破原来的固有规则。
比如蒲素从小生活的生活区以后就不复存在,而老蒲和梅芳他们的单位都要以很便宜的价格出售掉,至于蒲素,他其实是有正式单位的,据老蒲说大概是单位给几千块钱买断下岗。
像他们年龄快到的都差不多是提前退休,算还有个不错的结局。不到正式退休前大概每月只有个基本生活费,一旦到了退休年龄就根据规定拿正式的退休工资了。
最是光阴留不住
最是光阴留不住




最是光阴留不住 四百三十一章 下岗
而蒲素这样的,一次性拿个万儿八千,大概是几个月的工资还不知道是什么,反正就不管了。医疗保险一直算到这之前,之后的就要依靠个人缴纳,单位是完全不负责任了,既然都不存在了也没法负责。
这就是之前老蒲为他谋划的人生,当初不惜说着当兵好,天天和上体育课一样……他就算不出事,终究也是这么一个结果。他这个年龄的,单位遇上这种事大多数都是这个结局。
个体在历史进程面前连一粒尘埃都算不上,只是千千万万个尘埃加在一起就了不得了。像他这样遭遇的不知道有多少,还好他没指望这条路,而那些这辈子原本就打算这么活下去的人到底是什么心情,就不知道了。
现在人可能会嗤之以鼻,说着人就要有梦想,要努力要拼搏……毕竟现在我们提出要民族复兴,提出中国梦。而当时提倡的是安心工作,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干一行爱一行……当时人简单,上一代就是这么过的,他们也不奢望太多,能安稳那么过一辈子也很满足了。
反正总要有人做出牺牲,轮到谁倒霉谁就受着。没有那时候的变革,现在我们日子也过不到这样。只是说起来简单,谁碰上谁知道。都希望碰上这种事的是别人,不相信去问问当年下岗的,十个人里有九个口气都不会好,哪怕现在过的都不错,每天跳跳广场舞,微信里还总是有钱受骗。
老冯他们那边影响很重。虽然他们不是重工业企业里的人,但是整个地区影响很大。从那个时期开始他们那边人就纷纷外流,刚开始出去还很受欢迎。
逐渐到了现在,几十年以后,四处口碑都不怎么好。没办法,出来的人太多难免良莠不齐,而且口音特征明显。尤其是几个省份都算在一起,他们上哪去讲理……
谁不想在自己家乡安居乐业?原本丰沃肥美的黑土地现在根本留不住多少年轻人。哪怕最南边的城市里也到处都是操着口音很好辨识的老冯老乡,这里面的原因说起来复杂,各方面都有,但实际上差不多就是从书里这个时候开始的。
蒲素当时是脑子不够用,他这时候有现金。找到老刘想想办法说不定就能把父母的工厂给收了。这种大型国企把设备当废铁卖都不止收购费用,更何况那一大片厂区面积,没几年,当年的厂房开发成商品房,开发单位是总部在桑海不远的某上市集团,下面的进出口公司还从蒲素这里走过去中东和西班牙的纺织品。
这种现象全国从南到北无处不在,国有资产流失严重,确实是富了一批人。然后富人带动经济,原本企业的主人,那些下岗工人也只能为奴为仆继续做出牺牲,再做奉献了。
这一章原本也是四千字大章,现在必须要分两章发,万一处理一章还能留一章。
老冯看起来五大三粗,其实说话很有分寸。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不像老蒲满嘴跑火车,想到什么都敢讲。老冯虽然年纪比老蒲小,觉悟比他高多了。
蒲素这时候对自己即将下岗虽然心里很不舒服,但也只是情感上的。觉得自己当兵当的毫无意义,最后什么都没剩下。当时社会上流传一句话:xx后悔三年,不xx后悔一辈子。而蒲素是回来以后只要碰到有这种意图或者要送孩子去的,他都极尽所能劝阻了。
当时服役期三年是标配。第一年的日子可以说生不如死,当时几乎到处都是这种风气,非常非常的压抑。第二年有新来的新兵垫底,稍微像个人,也确实能得到一些锻炼,这时候如果退伍正好,否则到了第三年,混成老兵油子,反而还不如入伍之前。
现在好像早就改成两年制了,确实应该比以前好了很多。这一点他在军营的时候就不止一次想过,没想到在他退伍若干年后真的实现了。
经济上对于下岗他根本没有感觉。至始至终他挂在单位里一分钱工资也没拿过。只是情感上人总是要有个归属的,以前不管怎么样,想想自己还是有单位的人,虽然从来没拿着劳保去看过病,但是也是有一定保障的。从此以后就真的只能是自己对自己负责了。
现在大多数年轻人当然对这种情感无法理解,压根就没几个人体会过。只不过看着每年公务员宣选拔还是那么激烈,就足以说明一旦体会到了体制的优越性,同时又放弃在社会上拼杀的打算,进入集体显然是最好的选择。
七十年代初生人,基本上完整目睹和经历了很多事情。长大后更是社会转型到互联网时代的主力军和参与者。比他们更为直接的年龄层也只有六零后了,只不过六零后初期现在已经临近退休。而七零后算起来起码还能再战十年……
八零后相比就间接的多,虽然没啥代沟,但毕竟有的八零后的父母就是六零后……而九零后则完全对很多事情已经不了解了。很多事情不是经历,光后来看宣传,到底能了解到多少毕竟深度有限。
相比之前几代前辈,八五后开始的年轻人尤其是九零后和现在的00后,要自信的太多。日子过得好,生活无忧,又重视学习,重要的是国家富强,大多数都非常自信。这种新的气象,真的是非常之好。从近代史来看,国人似乎还从没有过像今天这样自信,自豪,意气风发。
这都是父辈以及再上一代,付出了无数代价和牺牲才换来今天的成就。除了时不时疯涨的这个那个,比如现在的猪肉。社会现在总体趋于稳定,而且相对公平。类似之前那样的……应该不会再次发生了。
只不过现在也存在阶级固化问题。这个问题说来就话长了,只能说哪里都存在。以我们香港地区来说,最为严重。顺便说一下,我还是很喜欢香港这个地方的,只是现在也不会打算近期再去了,实在令人痛心。
最是光阴留不住
最是光阴留不住




最是光阴留不住 四百三十二章、邀请
晚上家里随便弄弄就摆了一桌子菜。过年期间,而且老冯现在还算是客人身份,所以大家还是坐在一起吃饭。只不过他不喝酒让蒲素觉得扫兴,而阿姨却是怎么说也不肯再喝了。
应该是觉得自己喝酒显得逾越。毕竟蒲家一大家女的也没人喝酒,她坐在那里和蒲素对饮实在不像话。
蒲素也不为难她,就自己喝花雕,孙莉去帮他温的。然后孙莉就接到她主任来的电话,让她带着蒲素年初四去她家里吃个便饭。
原本蒲素就想着哪一天带点东西去她家拜个年,现在人家邀请他们去做客,那就更好了。孙莉一边听着电话,一边复述着,其实就是说给蒲素听。
“哦,年初四啊,太客气了,唐主任。我们还想来看看您呢,晚上吗?嗯,当然有时间。”
她一边说,蒲素就对着她猛点头。这种事蒲素要是不在,哪怕是她主任,孙莉也不会当场答应。肯定要说回头问过蒲素了在回电,现在蒲素就在边上,正好一口答应了下来。
在蒲素看来,现在他们和主任的关系,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送孙莉出去进修,对主任来说原本就不违规,这是系里的统一认识。而通过这个事情,顺带给家属和自己得点好处,完全是附加的。所以她也投桃报李,现在想把关系形成亲密的私人关系就很合情理。
蒲素可以预见,初四她弟弟老唐肯定会在场。这种私人场合,尤其是家宴的氛围是不一样的,这方面桑海和南州有着很大的不同。
蒲素那时候在南州,起先大多数互相之前都在家里请客,当然主要是省钱。而且对邀请别人来家里也不在意。桑海则不一样,邀请别人来家里就代表着彻底认可。真的不是像南州那样,随随便便就请人到家里来。
他现在的计划是肯定需要孙莉出国的,这事情无论如何要推进。孙莉不在了他可以把音乐弄到仓库那边的体系,而不和郭娟那边的秋香花园搭界。
其实孙莉不走,童蕾和音乐进入服装公司也没问题,但是毕竟尴尬啊。而且对于孙莉,他也有打算,出去混两年是有好处的。
他自己也明白,和音乐的关系无论现在如何甜蜜,终究会走到之前张妮娜,陆美婷以及现在仇子英的地步。唯一不变的只有家人,而孙莉就是。
如果因为孙莉让他放弃音乐,他会考虑。但是因为音乐而让他放弃孙莉,则根本不可能。
之前就说过了,蒲素这人其实受父亲影响很大。老蒲想做什么就做,而蒲素很多事情上一犹豫的时候就想到老蒲平时的作风,多多少少对他有影响。所以父母亲对孩子的影响真的不容小看,毕竟有一句话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
而老蒲这一辈子其实循规蹈矩,从没违法乱纪,他的任性只是出于个人爱好。而蒲素运用到他父亲这个性格特点的时候却完全忽略。
比如对音乐,既然现在想那样,他就要那样去做,根本不愿意克制。以后淡了,总也有解决的办法,他只是想在此刻不负少年。
部队里他其实是可以考军校的,按照他的文化程度其实看几天书,考个指挥学院是一点问题没有,而军事素质,他更是参加比武的水平。
但是一看到干部都每天出操跑步,北方的冬天冻死老狗,一样天不亮在操场集合出操。他就一点兴趣没有,还是当个地方青年好。年轻时不享受,到老了才享受很多事情已经来不及了。
部队是论资排辈,比如级别和职务,哪怕后面有人一路同行无阻,开始时候也是一步步要熬出来的。指挥院校待两年再下中队抗个光板简章当代理排长,然后挂一毛一{少尉}当排长,再熬到一毛二{中尉},担任副中队长或者副指导员,等熬到一毛三,也就是上尉,最多也就是连队正职……
现在和平时期,火线突击提拔很少,除非重大贡献。按照这个流程正常来说,等当了上尉,算上入伍当大头兵起码一年,少算算也差不多十年过去了。如果在想往上晋升就不是靠苦熬能熬得出来的,大多数都是到这个时候转业回地方了。
所以他根本不去报名,找他谈话不想浪费名额他都不去,因为指导员他们清楚,名额给别人就是白白浪费。现在说起来也不好说这个想法是好是坏,如果蒲素真当了军官,只要不犯错误被军法处置{可能性极大,而且就是男女关系},其实前途也是不错的。
现在有不少制服控,而蒲素在部队时,星期天外出都是换上便装,不走营房大门,直接翻墙走。那天中队宣布退伍命令宣布名单时,他正好在上自卫哨,结果接岗的一说他已经退伍了,第一件事就是把头上的dà gài mào警徽卸下来{要上交},然后把dà gài mào当飞盘飞出去老远,直接不要了。
1...192193194195196...23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