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神级黄金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天牛行空
“你,不刀了,送你了。”摊主一咬牙将那只折沿碗递到徐景行面前。
“呵呵,我可不敢白要你的东西,咱们还是继续讨价还价好了。”
“好,我给你下一点,七百块,”摊主咬着牙说道。
“六百五,六百五我就拿走。”
“……好,”摊主的脸色复杂的跟一缸发酵过后的豆瓣酱,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合着你把古玩市场管理处的主任找来就为了压这么一百五十块钱?
还别说,徐景行就为了争这么一口气,或者说出这么一口气,毕竟没有谁愿意被人无缘无故的刁难。
如果是正常情况下,他要是被刁难,只会二话不说的转身就走,根本没必要在这些人身上浪费时间。可这个摊位上有他想要对的东西,就这么忍下这口怨气让摊主得逞,那不是他的性格,转身就走又舍不得那只折沿碗,所以只能在一吐恶气的情况下再达成自己的目标了。
至于压下去的一百五十块钱,那就是纯粹的恶心一下对方了,毕竟他的好心情一下子就被这个摊主给弄没了,要是不怼回去,他这一天估计都没什么好心情。
两个人刚达成交易,李振刚就跑过来了,“小徐,怎么了?”
徐景行笑着跟李振刚握了握手,“没什么没什么,就是过来这边了顺带着看看你。”
“这样啊,”李振刚扫了面有惊色的摊主一眼后没再说什么,顺势笑道:“走,去我办公室里坐坐。”
徐景行扭头看了林小雅一眼,点点头道:“也行。”
李振刚以前的办公室就是一个治安岗亭一样的小亭子,可现在的办公室那确实货真价实的办公室,足有三十多平的房间里摆着一张实木办公桌,装饰的也古香古色挺有气派,办公桌上还插着一面小红旗,挺像那么回事儿的。
没办法,这是昌乐路古玩市场管理处主任的标准配置。
没错,李振刚现在是古玩市场管理处的主任,是今年春天升上去的。这个过程非常突兀,因为之前的李振刚就是一个普通管理员,说的不好听点就是一个保安而已,突然成为主任,可惊掉不少眼球呢,市场里的人都说是李振刚帮过一个贵人,所以才有这么一场好处。
事实上也没错,确实是有人帮了李振刚一把,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徐景行。
徐景行大能耐没多少,但在岛城的人脉还是有那么点的,而且能量不小,这两年间认识的有钱的有权的岛城人不下二十个,交情不错的差不多有十个,像是李斌、许中衡、李玉亭这种交情普通不错的就有十来个,更别说还有周振山、朱金亮、何正廷这些关系亲密的老一辈了。
而这些人已经覆盖了岛城的各行各业,就连宗教那边也认识个辈分奇高的玄阳道士。
通过这些人,他完全可以做到一些普通人根本做不到的事情,更何况将李振刚推上管理处主任这种事儿根本不算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儿,在某些人眼里就是一句话的问题,因为这管理处并不是纯粹的公共机构,而是有私人色彩在内的,李振刚这个主任吃的也不是皇粮,也不是那种正式的公务员。
当然李振刚的待遇肯定不差,毕竟管理处本身就是一个肥差,就算不损公肥私,光是正常的人情往来就足够李振刚吃的饱饱的了。
所以为了这个位置,徐景行特意送出去一副自己创作的大幅山水画,那画高六十公分,长两米,是真正意义上的巨幅画卷。当然,他也只是把画送给了周振山,至于最后落在了谁的手上,他是不知道的,反正最后的好处确实落在了李振刚身上。
李振刚倒是不清楚这其中的细节,但也猜到了大致的真相,当时还好一通的感谢。
徐景行呢,倒也没太矜持,认了这个人情,但也没说太多,毕竟他就是单纯的想要感谢一下李振刚而已,并没有别的想法,毕竟他第一次到古玩街上出摊的时候,李振刚给他了一点帮助。
那点帮助在现如今看来确实微不足道,可对当时的他而言就相当于溺水时的一根稻草,还是比较结实的那种,这让他如何不心怀感激?
他这个人或许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绝对的恩怨分明。
当然,这也是因为李振刚值得帮助,这个人性格挺不错,品行也没问题,还是退伍士兵,出身很不错,所以他做这事儿的时候并没太为难,想来幕后操作这事儿的人也不会觉得为难。
如果李振刚是个混账,那么都会觉得很别扭。
这不,一进办公室,李振刚就赶紧的泡茶,特别的殷勤,忙活好一通后才坐下来:“一直想好好的感谢你一下,可又怕打扰你,真的挺惭愧……”
“呵呵,不说这些,”徐景行笑着摆摆手,“怎么样,工资涨了没?”
“工资没涨多少,不过奖金不少,最少这个数,”李振刚红光满面的伸出一个巴掌,这是五万块钱的意思。
五万块,对现在的徐景行而言可能根本不算什么,估计都不够他给他妹妹买一身衣服呢,也不够他给殷晓静买一只包包,可对李振刚而言却比以往以前的工资还多,就算现在,李振刚一年的工资估计也就刚五万出头,现在能拿到五万块的年末奖金,难怪这么兴奋。
其实想想两年前,徐景行通过李振刚的介绍在小青山那边赚到八万块钱,当时那点钱对他来说也是一笔大钱,为了那笔钱他几乎一个礼拜没合眼,拿到钱的瞬间就当场昏睡过去了,可以说是拼了老命才赚到那么点钱。
这么一想还真有一种恍然如梦的感觉,当时认识徐景行和李振刚的人,有谁能想到两年后他们两个会是这个样子?





神级黄金手 第1042章 人生呐
两年前的徐景行和李振刚,一个是市场上相当于保安的管理员,一个是为妹妹医疗费而几近绝望的待业小青年。
可现在呢,两个人的身份却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变化之大,变化之快,令人惊叹。
不过再怎么神奇的事情发生在徐景行身上都不算过分,不是么?毕竟他这二十几年的际遇对普通人而言本身就非常有传奇色彩了。
至于李振刚,那真真是沾了徐景行的光,不然的话李振刚一辈子都没希望坐在这个位置上。
这么一想,似乎跟徐景行有了牵连的那些人,人生似乎都发生了挺大的变化,李振刚是其一,安心是其二,连王海洋那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小保安也成了保安队长,至于殷晓静和金小小,两个人的命运更是发生了非常之大的转折。
在跟徐景行在一块之前,金小小还被父母逼婚来着,被逼到有家都不能回的地步,日子过的那叫一个糟心。但跟徐景行在一块之后,金小小这小日子过的就相当舒坦了,虽然也有感情方面的困惑,但绝对比之前好的多,甚至赚的也比之前要多的多,虽然金小小并不是那么看重金钱。
而殷晓静的人生变化比金小小还要大。
其实在跟徐景行在一块之前,殷晓静的生活还是挺不错的,最起码有一份光鲜的工作,收入不高但也不低,家庭环境不好也不坏,长得又那么漂亮,跟那些个豪门千金没有可比性,但也属于大部分女人都羡慕的那种。
但自从跟徐景行在一块以后,殷晓静的人生际遇就截然不同了,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还是个人造化都比之前提升了不知道多少个档次,别的不说,光是本相强度的提升以及对修行的认知,就足以让她受益一辈子了。
当然,这是正面的例子,举个反面例子——程琳。
假如说当时程琳选择跟他在一块,那么殷晓静身上这些际遇可能就会是程琳的了,甚至在程琳身上发生的变化会更大,毕竟程琳各方面的基础比殷晓静更好更强,不是么?
可惜,当时的徐景行也好,程琳也好,都选择了退让。
所以说,有时候你真不得不感慨于命运的神奇。
别说徐景行满心感慨,李振刚也一样,一边喝茶一边闲聊,言语之中满满的都是对人生、命运的感悟,显然这个退伍兵身上发生的这一切让他真切的感受了什么才是真正的人生,什么才是真正的命运。
还真别说,李振刚身上的变化也确实挺大,之前那个天不亮就得起来上班的苦逼管理员,此时此刻也能像模像样的品茶了,甚至能跟徐景行讨论一些古董古玩方面的知识,虽然只是中规中矩的常识,但显然也是专门研究过的。
搁以前,李振刚哪有这个时间和这个精力以及这个条件来研究这些?
几杯茶下肚之后,李振刚笑问:“你们怎么这个时候跑这儿来了?这大过年的,挺乱,昨天一天就打了六架,全是买卖双方争执不下引起的。”
“呵呵,这不是闲着没事儿了么,”徐景行笑笑,“而且这个时候的市场上可能会有一些平时看不到的好东西。”
李振刚点点头:“还真是这样,以前我也没注意,自从坐在这个办公室里以后才发现,越是旺季,生人越多,买家卖家都是这样,腊月十五之前来申请摊位的比平时多了好多,都是那种赶旺季捞一票就走的,虽然里面多的是骗子,但也有不少人的手里有好东西,昨天就有一老大爷花了四百块买到一只宣德时期的青花碗,据说值三十多万。”
“看来你是真上心了,连这些小道消息都能注意到,”徐景行笑道。
“嗨,别说了,坐在这个位置上,就算天天不出门,也多的是人往眼前凑,什么乱七八糟的小道消息都能听到,根本用不着专门打听,自然也就说不上什么上心不上心了,”李振刚有点无奈的摇头道,然后问:”对了,刚才你们跟那个摊主是怎么回事儿?”
“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就是大过年的被人好一顿堵,心里不舒服,”徐景行把之前发生的事情简单的讲了讲。
李振刚闻言皱起眉头:“我没记错的话,那人是腊月初四来的,以前没见过,是个生人,就是不知道是不是骗子,要不,我让人过去探探底?”
“骗子倒是不至于,不过恐怕来路不是很正,”徐景行摇摇头,“这事儿你就别管了,你也管不了,搞不好还会惹一身骚。”
“这样啊,那你买这只碗……”
“放心吧,没后遗症的。”
“那就好。”
这话什么意思?其实行内人一听就懂,这意思是说那个摊主卖的货来路不正。怎么个不正法?市场上那些古董的来路就那么几种,除了赝品外,最多的是个人祖辈上流传下来的老物件,然后被那些二道贩子们走街串巷的收拢上来;其次就是各种各样的出土物,有新出土的,也有早出土的,只要是建国后出土的,基本上都可以算得上是来路不正,要是真被盯上,买家卖家都得吃不了兜着走。
只是这种事情民不举官不究,一般情况下也没人管,也管不过来,土耗子太多了。
而且出土物的鉴定工作非常之难,全国也就那么百八十号人能准确的鉴定出一件古玩是出土物还是传承物,而且那些人都有各自的工作,哪里有精力去管地摊上的几个小贩子?只有涉及到一些个国宝级文物或者大案要案,才会请那些个专业人士出马。
所以,在地摊上看到来路不正的物件和卖家,根本不是什么稀罕事儿。
甚至有不少卖家,专门搜罗那些来路不正的物件,因为那样的物件有品质保障,价格还比较低廉,非常适合入手,虽然不适合收藏,但转手卖掉就是辺多少倍的利润。
可惜,在徐景行眼里,那些个出土物实在不怎么美观。




神级黄金手 第1043章 赭墨色粉彩小酒杯
其实吧,能被墓主人带入到墓葬坑中的物件基本上不会太差,当然这是指那些个有权有势的墓主人,最多的就是那些个王侯或者高官富商之类,在古代这些人可不会让自己在“阴间”吃亏。
所以出土的明器中确实有许许多多的精品古董,甚至不光是民间如此,各大博物馆也都差不多,国内外各大博物馆的展馆之宝中就有一部分是近百年内出土的明器,其中年代久远的物件基本上都是从坑里挖出来的,因为那些个物件在坑里还能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要是在活人手里,指不定流传到哪一代就毁了。
历史上,毁于战火以及各种各样的意外的珍贵文物多不胜数,甚至可以说是绝大部分的珍贵文物都是这么毁掉的,自然灭亡的反而只占很小一部分。
也正因如此,国内国外始终有那么一批人异常热衷于盗掘古墓,即便是明智犯法也不惜铤而走险。
在利益的驱使下,犯法算啥?
同样,也是在那些个不法之徒的疯狂盗掘之下,一批批精品文物在被埋藏了数百年甚至数千年之后得以重见天日,并且流入了地下拍卖场、古玩市场以及门路广阔的私人藏家手里。
所以那些不法之徒手里流出来的古玩确实多有精品,在普通人眼里,甚至在专业人士眼里,那都是值得收藏的好东西。
但是对徐景行而言,那些出土物或许可以买卖,但绝对不适合收藏,就算收藏也不适合把玩,远远看看就好,因为那一类物件的“阴气”较重,普通人在长时间接触之后会给身体以及精神带来一定程度上的损伤,虽然这种损伤比较微不足道,一般人甚至根本觉察不到。
但觉察不到不等于不存在。
最起码徐景行自个儿不太愿意接触那一类物件,虽然他不在乎那点微不足道的侵害,可一想到那玩意儿曾经在土里跟某些人的尸体亲密共处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他就没有动手触摸的意愿。
嗯,这或许算得上是一个小小的心理障碍,但他并没有纠正的念头。
就像马桶,冲洗的再怎么干净,甚至是全新的马桶,也没有人愿意从里面舀水喝。
不过徐景行刚刚买的那只折沿碗并不是那样一只“马桶”,而是一件货真价实的老物件,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包浆非常润,底足磨损的痕迹很重,一看就是经常有人使用或者移动,充满人气儿的感觉跟明器那种看起来崭新但实质上阴涩之极的气息完全不同。
也正因如此,他才会毫不犹豫的买下来,不然的话他真的会小小的考虑一番,因为出土物不但“脏”,还有点危险,万一哪天被当局相关机构揪出来,就算是他也会有点麻烦。
这东西吧,没有人查的时候肯定平安无事,但当局真要查你,还真就是一查一个准了。
所以正常情况下,他是不太愿意招惹那些个土夫子以及出土物的,一旦沾上,麻烦来了以后只会两头受气。
这也是他为什么会告诫李振刚不要多管闲事儿的主要原因,李振刚那样的普通人可经不住折腾,一折腾好不容易得来的好日子就没了。
当然,他不怕折腾。
可不怕不等于不嫌弃,他很嫌弃那些莫名其妙的麻烦。
为了不被麻烦,所以他对古玩市场中的种种始终秉承着“视而不见”的态度,跟其他的行内人一样,并没有像个愣头青一样看到这些行为就跳出去主持正义,哪怕他有那样的实力。
闲聊片刻,李振刚一拍额头,“老弟,差点忘记一件事儿,你稍等一下,”说完起身从身后的柜子里小心的取出一个包裹。
包裹不大,也就柚子大小,从外边看就是一个用交代缠起来的报纸团,缠的结结实实的。很显然,里面包着比较贵重的物件,最起码在报纸团的主人眼里应该是这样。
事实上呢也确实如此,在徐景行的感应中,报纸团里确实有着浓郁的灵气,只是他无法确定这报纸团是不是李振刚包起来的,里面的物件又是不是李振刚本人的。
如果里面那物件属于李振刚,那么,李振刚可就发财了,最起码对李振刚而言是这样的。
不过他也没急着询问,而是静等李振刚自己开口。
李振刚小心翼翼的把报纸团放在办工桌上,然后取出一把手工刀小心的将报纸团外边的胶带割开,又一层一层的解开厚厚的报纸团,再取掉最内层的塑料泡沫层,里面那宝贝的真面目才得以呈现在众人面前。
那是一对粉彩小酒杯。
准确的说是一对高度只有五公分左右的赭墨色粉彩小酒杯。
赭墨色是一种类似于墨色但又比墨色浅同时多了点淡淡的枣红色的颜色,是用墨与赭石调配而成的一种颜色,这种色调没有墨色那么冷,有一种单单的暖色,应用在传统水墨画中会营造出一种暖暖的诗意感。
不过这种色调的调配并不容易,尤其是在古代,想要调配出理想的赭墨色需要丰富的经验,还需要一点点运气,因为赭石这种矿石因为纯度或者产地等原因的不同,色调也会不同,在没有现代化精炼仪器或者分析仪的前提下,古人很难准确把控调色时所需要的矿石分量和比例。
所以,赭墨色这种色调在艺术作品中相对而言比较少见,不管是书画还是瓷器都是如此,尤其是瓷器方面。
跟瓷器上常见的青花、红、绿、蓝等色调相比,赭墨色确确实实不算多,尤其是以赭墨色为主色调的瓷器就更加少见了,至于精品,这得看运气。
因为他记得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样一种说法,说是赭墨色在雍正年间最多,其他朝代里对赭墨色的使用相对较少,而且多为配色,很少成为主角。
至于原因,资料的编撰者推测应该是雍正皇帝的偏好所导致的,另外一个原因则跟技术上的突破有关。




神级黄金手 第1044章 艺术皇帝
说道技术上的突破,就不得不提一下釉上彩五彩瓷的概念。
在明朝年间,五彩瓷的发展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各色彩瓷以各式各样的风采逐渐风靡世界,其中就包括黑彩瓷。
所谓的黑彩瓷就是彩料中使用了墨色的瓷器,而且这种可以大致分成三类,分别是用墨色作为底色的釉上彩、将墨色色块与其他颜色搭配在一块运用的釉上彩以及单纯的使用墨色来绘制图案的釉上彩。
但不管是那种形式的黑彩,在雍正之前都是有缺陷的,那就是黑彩不容易着色,上色之后用不了多久就会脱落,当时为了使黑彩坚固不易脱落,工匠们在使用明珠料绘图之后,又会在图案上边罩一层水绿层,再用低温烘烧,如此才能使黑色彩料相对坚固的附着在瓷器上。
只是使用这种工艺烧制的墨彩瓷上都会照着一层水绿色的光泽,看上去并不是纯粹的黑彩。
到了雍正年间,这种工艺上的缺陷得到了改善,通过技术上的调整,使得黑色彩料可以轻松的附着在釉质表面,不再需要水绿色外涂层,这样一来,烧制出来的黑彩瓷就显得非常纯粹了,用纯粹的墨色绘制出来的图案跟纸面上的水墨画竟然颇有相似之处,而且因为有琉璃一般质感的釉质层做底儿,所以这釉上墨彩图案竟然有一种洗尽铅华般的纯感。
如此,这黑彩瓷逐渐从五彩瓷中脱离出来形成了一个单独的品种,叫做墨彩瓷。
而且随着时间的发展、工艺的进步,墨彩瓷也逐渐发展出了不少的品类,其中这赭墨色就是其中一个典型。
这种赭墨色的釉上彩瓷器数量虽然不多,也就在雍正年间比较流行,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这种瓷器确实有着独特的美感,那种浓浓的文人气息图案远比那些五颜六色的瓷器看着更顺眼。
当然,这只是徐景行自个儿的感觉,大众可能并不怎么认可,要不然这种品类的瓷器也不会在雍正之后就比较少见了。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清朝那些个皇帝们的艺术修养了。
说道清代皇帝们的艺术修养,人们可能会下意识的想到乾隆,因为这位乾隆皇帝喜欢写诗,据说一生留下了一万多首诗词,比杜甫还多,而且喜欢收藏各种艺术品,不过乾隆皇帝最喜欢干的事情还是疯狂的在名字华上盖章、题跋,《鹊华秋色图》就“深受其害”。
因为乾隆皇帝这貌似痴狂的行为,人们就下意识的认为乾隆皇帝是个艺术皇帝。
但实际上乾隆皇帝在艺术领域的造诣远远算不上拔尖,别说跟大名鼎鼎的宋徽宗比,就连他的两位前任也比不了,只是那两位都是实干家,对艺术的喜爱只是业余爱好,并没有玩物丧志,所以其艺术修养不太为人所知。
可事实上,不管是康熙还是雍正,他们的艺术修养都非常之高。
康熙就不提了,那只真正的聪慧之人,在漫长的执政生涯中可留下了不少文艺瑰宝,其中不少技艺都是在康熙时期得到长足发展的。
而雍正,这位执政时间很短但雄才大略的皇帝在艺术上的修养更胜乃父,据说养心殿的装修就是雍正自个儿主持的,从记录的文字看,雍正对装修的细节要求很严格,甚至会对每一件装饰品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让工匠按照他的思路进行施工。
没有一定的实力,很多时候就算提意见都不知道该从什么地方下手,从这里不难看出,雍正的艺术造诣还是很不错的。
除此之外,在雍正年间,不管是陶瓷工艺还是其他艺术品类的发展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陶瓷器方面。
在古代,瓷器可不是单纯的实用器,也不是什么玩具,还是很重要的外汇经济应收项目,甚至能换来大批的外汇,所以几乎每个朝代的皇帝都非常重视瓷器的发展,雍正也不例外。
但是清朝跟明朝,在瓷器的制作水平上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就算是乾隆瓷,在青花方面也不如宣德瓷,但雍正时期的青花瓷却能够跟宣德时期的青花瓷相媲美,尤其是雍正时期的淡描青花瓷几乎完全达到了宣德成化时期的水平,甚至在雅致方面更胜一筹。
在雍正时期有很大一批仿制的宣德款、永乐款青花瓷,水平之高,真的到了可以以假乱真的地步,这一点是得到了古今中外众多专家学者公认的,甚至有专家认为现如今的市场中有一些所谓的宣德、永乐时期烧制的青花瓷根本就是雍正时期的产物,只是因为仿制水平太高而无法做出准确的鉴定罢了。
1...282283284285286...48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