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级黄金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天牛行空
可不用动就会自主向外排散灵气的情况还真有点非遗所以,因为按照这个排散速度,要不了几年,这本黄金书里蕴藏的灵气就会被排散一空。
然而事实却不是那样的,书里面蕴藏的灵气并没有减少,放佛里面的灵气是无穷无尽的一般。
不过经过他的细致观察之后却发现,这书在排散灵气的同时也会制造灵气,是制造灵气,而不是从外界汲取灵气。
他之前一直认为这些古玩中的灵气是从大自然中汲取的,只是因为汲取速度非常慢所以根本观察不到,可这本黄金经书的出现却打破了他对灵气的产生的认知。
灵气,竟然可以凭空制造出来!
这个观点实在有点惊人,就连徐景行这种开了挂的都觉得不可思议。
只是在细细观察过之后,他又有所发现,发现他说的“制造”并不太准确,更准确的说法是应该是“改造”,黄金书里的灵气是被黄金书的本相改造而来的,当灵气的本源物质像是电流一样顺着整本经文上的字迹流动一个循环之后就变成了他能看到、能吸收、能利用的灵气。
然而那种本源物质是什么,经文的字迹为什么会有那么神奇的功效,这些疑点是现在的他完全无法解答的,甚至,是他完全无法理解的。
他就像一个捡到一只手电筒的原始人,知道装上电池后手电筒就能亮起来,但对电池的构造、原理以及生产工艺等知识点一无所知,甚至根本无法理解电池到底是个什么性质的存在。
不过这就够了!
知道这本黄金经书里面的灵气是经书自身制造出来的。
如此一来,只要随身带着这本黄金经书,就连呼吸都能呼吸道浓郁而新鲜的灵气,这好处比他制造的所谓“护身符”要好用的多。
只是这好东西应该给谁用呢?
母亲?姥姥姥爷?还是连老爷子?
想了想,统统否认,这样的好东西还是留给自己真正的亲人比较好,而跟他最亲的莫过于他的妹妹。
虽然他妹妹的身体状况已经非常健康了,甚至比一般人更健康,可对于妹妹,他只盼着能更好。
所以他只是略一思考就决定把这件宝贝留给妹妹。
至于他本人,他是不缺灵气的,光那尊承露盘仙子像就够他消受了,要知道,那承露盘仙子像也是能自动产生灵气的,虽然速度慢,虽然是从外界慢慢汲取,可量实在太大,就算他天天用,这辈子都不见得能用完。何况,这满世界都是充满灵气的古董,只要他还有钱,就能买到源源不断的灵气。
当然,古董这玩意儿是有限的,灵气含量较高的古董更是少数中的少数,其中绝大部分还都属于有主之物,花钱都不一定买得到,可基数大了,就算他只能买到其中很小很小的一部分,那也够他用了。
所以有好东西,肯定要先紧着妹妹用,然后才是母亲,再然后才是姥姥姥爷这些。
不过说到姥姥姥爷,他还真有点犯愁,两个老人家给他准备了这么一份大礼,他该如何回呢?回的轻了,就算两个老人没意见,他自个儿心里也过意不去,毕竟人家送他的礼物实在太重了。
可回的重点吧,他又不知道该回什么东西,因为他手上没什么太贵重的东西,也买不起跟四合院等值的东西。
最关键的是,两个老人貌似什么都不缺,吃喝穿住之类根本用不着他费心,国家都照顾的好好的,真要论待遇级别,两个老人家的级别比连老爷子还要高,连老爷子主要是辈分高,但实际等级是真比不过曾经掌握实权的顾安仁。
他手里最能拿得出手的也就他亲手制作的护身符了,可问题是两个老人的身体状况都还好,佩戴上护身符后的效果不会立刻显现出来,没有效果,在人眼里这回礼就显得太轻了,虽说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可人家送了你一屋子黄金,你总不能真的回一根鹅毛吧?
所以,他还真有点犯愁。
本来么,那本黄金经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那本黄金经书的价值又太重,是钱根本买不到的稀世珍宝,就这么送出去还有点亏。如果只是一次性的宝物也就罢了,送就送了,可这本黄金经书不光是一件价值不菲的古董,也不只是可以散发灵气滋养人身,更蕴含着一些徐景行暂时还无法理解的窍门,那些窍门才是最有价值的,也是最值得研究的,如果他能研究通透其中的窍门,那么他将可以批量制作类似的道具,那场面,想想都令人激动。
所以,他是真舍不得就这么把这件宝物送给姥姥姥爷,送给妹妹的话还能再借回来研究,可送给姥姥姥爷,他怎么开口?
好在距离他跟妹妹的正是认亲时间还长的很,他还有充分的时间去准备,倒也不急,反正肯定要找一份他能拿的出来也能拿得出手的礼物回回去,而且要连妹妹那一份也准备好。
只是,到底该回什么好呢?
神级黄金手 第1085章 玉僵
徐景行琢磨了好半天,在自己所能拿得出手的回礼中选了一条,那就是一件或者一套价值不菲的玉雕。
现在的他虽然还没有掌握玉雕技法,但他相信只要给他两个月的时间去专研相关技法,就一定能掌握,毕竟玉雕始终只是雕刻技法中的一个项目,从本质上讲跟木雕石雕没什么区别,最大的难点在于玉雕所使用的工具跟常规雕刻完全不同。
雕刻普通材质,使用普通的雕刻刀就够了,就算是石雕,使用的也不过是钢凿之类的大家伙,但玉的硬度比一般的石头要赢得多,别说刻刀,就算是用凿子凿,都不见得能凿得动。
而且玉的质地相对而言比较刚脆,如果使用刻刀大力硬刻猛凿,只会使玉质崩裂蹦碎,根本无法成型。
所以,雕玉必须用磨头,古人用的是手工磨头,现在用的则是电动磨头。
但不管是哪种磨头,只要掌握了基本的使用方式,玉雕技法就不再是问题。
所以他打算在正是认亲之前给两个老人雕两样玉件,玉的价值本身比较高,加上他还算高明的雕工,以及他赋予雕件的特殊滋养效果,当做回礼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有了计划,他也就不再迟疑,第二天起床之后直奔复兴门那边的和田玉批发市场。
要说吧,真要买玉石,尤其是买原石,原产地才是首选,因为原产地不光价格可能相对便宜,货源也比较充沛,相对而言能挑到好料子的概率也高。可没办法的情况下,就只能到本地的批发市场去挑货了,这种规模较大的批发市场里也不是没有好货,但比例肯定不高,因为这些货都不知道被人挑了多少遍了,就算有好货,价格也很高。
然而徐景行现在是真去不了和田,所以先到批发市场去碰碰运气。
好在这里是首都,是这块大陆的中心所在,类似的原石批发市场还是有的,而且有好几个,如果换做是岛城,那就说不定了,有是肯定有,但规模肯定不大,数量也不多,货源就更不用提了。
他到批发市场以后,第一感受就是乱,第二感受就是这里真有好东西,因为他能感应到那种种不凡的物性和灵气。
他虽然没有来过这种地方,但对和田玉也是有所了解的,甚至于,他记住的相关理论知识可能比一些个所谓的专家还要多,而且他在泉城的时候还弄到过一堆品质不错的和田玉籽料,那些个籽料还都和那些天珠还都在他岛城的仓库里放着呢。
那些籽料的品质都比较高,不太适合练手,所以他现在还没打算动它们。
至于那些天珠,品质更好,可是送给顾安仁两位老人就不太合适了,因为天珠这东西带着浓浓的宗教意味……
所以他才出现在批发市场中。
市场里商贩确实是多,其中不少商贩手里还真有好料子,只是要价很高,品质稍微好一点的都是论克卖,动不动就是几十万上百万的价格,在徐景行眼里根本就是坑人的。
他不是买不起那些料子,而是觉得不值得,而且他也没打算花大钱买那种看着就很贵的,而是想买点皮料。
什么叫皮料?也就是传说中的赌料,就是原石裹着厚厚一层皮壳,在皮壳完好无损的情况下根本看不出玉质的好坏,买到以后需要自己切掉外皮,里面的玉质较好,那就是赌赢了,玉质较差,自然是赌输了,这就是传说中的赌玉或者赌石。
这种情况,他也是从网上看来的,只是根据网上那些信息可以知道,在和田玉这个行业中,赌玉的情况比较少见,远不如翡翠行业中,因为完全被皮壳包裹的和田玉料比较少见,而翡翠原石则不同,翡翠原石在开采出来之前,基本上都被皮壳包裹着。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和田玉的形成原理和构造与翡翠有所不同,和田玉,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软玉,因为形成原因的不同可以分成山料、山流水料以及籽料,山料就是那种从大山里直接开采出来的玉料,山流水料是山料在风化崩塌之后被雨水冲刷至河流上游的玉料,至于籽料,则是经过数千年数万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河水冲刷浸泡之后形成的玉料。
三种不同形态的玉料分别有着各自的特色,山料最大的特色就是个头比较大,开采出来以后还是比较完整的,最大的料子能有十吨以上,只是山料没有被雨水冲刷过,玉质显得比较干涩,相对而言,品质较低。
而籽料则不同,这种玉料是山料自然脱落以后落入玉龙河中,被河水冲刷浸泡了不知道多长时间之后才形成的,特点是尺寸较小,大都是几十几百克的样子,超过一公斤就算不小了,能到五公斤的就算大块头。可籽料的尺寸虽小,但品质极高,玉质油润晶莹细腻光洁而且外形圆润,手感和品相都非常好,是天然的手把件,而且籽料在河水长时间的浸泡中会形成一层薄薄的氧化层,这氧化层跟玉质结合的非常紧密,几乎是一体的,而且颜色是五颜六色的非常美观,好的皮层能让一块质地普通的籽料身价倍增。
至于山流水料,则是介于山料和籽料之间的形态,从玉矿里崩塌脱落落入了河水中,脱离了山料的范畴,但被河水浸泡冲刷的时间又不够长,质地比山料稍微好一点但比不上籽料,尺寸比籽料大但比不上山料,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存在,定位稍微有点尴尬。
不过只要是真正的和田玉料,不管是山料还是籽料又或者是山流水料,价格都比较低,因为和田玉的产量并不高,矿藏存量也不大,只要料子的品质不是太差,基本上都能卖出一个不错的价格。
而且跟花高价买到真正的和田玉相比,那些花高价买到假冒和田玉的才惨呢。
要知道,现如今这玉石市场,任何一个初入行者都应该清楚其中的水分到底有多高,说句不客气的话,在大江南北这么多的和田玉批发市场中,真正的和田玉可能只占三成左右,甚至有可能连三成都不到,剩下的都是用俄玉、独玉、岫山玉、青海玉甚至相似的矿石冒充的。
徐景行在网上浏览相关信息的时候,看到过太多的例子,也看过许许多多区别真假和田玉的帖子和文章。
所以,他在进入市场之后没有急着下手,而是先在市场内溜达起来,那模样就像一个出来长见识的普通小青年,而不像一个身揣巨款的买家。
但就算如此,他还是敏锐的注意到有人在盯着他,而且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好几个,就像那嗅到了肉味儿的饿狼差不多。
他自然不慌,继续在那一个个的摊位和店铺里转悠。
在转悠的过程中,他对这些摊位上的玉料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才开始出手,不过他挑的都是那种风险比较高的带皮料,甚至有不少带着僵。
和田玉中的僵,跟翡翠中的藓是一个性质的存在,都是玉石在形成过程中自然而然的生成的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对玉肉的破坏力都非常强,只要玉肉中带上僵或者藓,这块玉基本上就废了。
不过僵的主要构成元素是钙和镁,是籽料在被河水浸泡时吸收的主要元素,一般玉石在吸收了钙镁等元素时会变得油润光滑有光泽,但如果吸收的太多,就会自动析出凝结成一块跟玉肉紧紧结合在一块的僵。通俗的讲,僵就是和田玉籽料在成长过程中排除的多余元素。
因为僵跟玉是一体而生,所以经常会出现僵中有玉、玉中有僵的情况,也就是俗话说的串僵。
也正因为僵的不确定性,所以带僵的籽料也有可赌性,就是赌这表面的僵是否侵蚀了旁边的玉,侵蚀了,那就赌输了,没侵蚀,那就赌赢了。
别看这带僵的籽料风险高,但是还比较受欢迎,因为行业内有句俗话叫“僵边出细肉”,就是说僵的旁边的玉质一般比较都比较细腻,这是因为玉在析出钙镁等元素时自然而然的形成的一种紧致的结构,如果玉的结构不够紧致,也不可能将钙镁等元素排挤出来,同样,玉的结构不够紧致,僵也会侵蚀到玉肉内。
所以,僵边的玉肉只要没有被侵蚀,那就有很大的概率出现高品质的玉肉。
如此一来,赌玉的人们自然会对带僵的料子青眼有加,反正赌料的价格肯定不会太贵。
而且赌石赌石,没有点风险怎么能叫赌石呢?
徐景行在网上看多了类似的帖子,虽然没有实践经验,但这么简单的东西,看看也就明白了,没什么难度。反倒是如何挑选出真正的好料,让他有点为难。
他是能感应到玉石中的灵气,但问题是一般玉石中的灵气含量基本上都差不多,尤其是玉石尺寸较小的情况下灵气含量几乎都是那么点,就算是他也无从分辨,除非是那种高品质的玉石,里面的灵气含量会明显高出一截。
然而,那样的玉石本身就比较少见,在赌料中出现的概率就更低了。
神级黄金手 第1086章 卡瓦石
说句不太好听的话,在和田玉原石批发市场上赌僵的时候赌涨的概率,可能比古玩市场上捡大漏儿的概率还低。
为啥?一是因为高品质和田玉本来就不多,二是因为市场上的和田玉太多了,不说山料,只说籽料,大大小小的简直多不胜数,基本上每个摊位上都有数百上千块摆着,加上存货就更加无法计算。
就算刨除那些玉质显露在外的料子,只计算蒙皮料,那数量也相当夸张。
所以,在那夸张的基数面前,赌涨的概率自然会显得很低。
如果再那么夸张的基数面前,赌涨的概率依然很高的话,那极品的和田玉料子就不会那么值钱了,而是变得满世界都是了。事实上却恰恰相反,赌涨的概率是比较低的,最起码徐景行转了一圈,看到的蒙皮料多不胜数,可值得他入手的却不多,最终也不过挑了六块相对比较出色的出来,而这六块中也只有一块的品质是比较突出的,因为里面的灵气含量确实浓郁。
可惜,那块料子的尺寸并不大,上称称的重量是183.64克,这还是带皮带僵的情况下,如果把皮和僵去掉,估计会只剩不到一百克的玉肉。
不过一百克左右的料子也不算小了,再加上玉质较好,切出来后能卖个不错的价格,如果玉质能达到羊脂玉的级别,那就真真的赚大了,因为按照现在的市场行情,羊脂玉的克价在一千到一万之间,就算按照一千一克的价格来计算,一百克就是一百万,如果是一万一克……
要知道,他在买那块料子的时候只花了八百块而已。
这么一想,赌玉才是最赚钱的行当,运气好的情况下能赚到千倍万倍甚至更高倍数的利润,这还只是单纯的贩卖原石,如果再加上他的雕工,那利润简直能吓死个人,比什么股票黄金基金之类的投资高出不知道多少层楼。
然而这样的好事儿可以有,但肯定不会是常态,因为达到羊脂玉级别的玉石本来就少,想在基数那么庞大的蒙皮料中挑到它们,难度可想而知,就算是开了挂的徐景行也不可能一眼望去就将所有蒙皮料中的羊脂玉挑出来,他也是通过玉石中的灵气含量来判断玉质的好坏,而那么多料子堆在一块,基本上每块料子中都含有一定量的灵气,这让他不得不一块一块的查看,费时费力,效率很低。
如果他只是追求个年入千万或者年入几亿,那么他天天泡到玉石市场上去赌玉,那肯定没问题,他一定能赚到。
但他才舍不得抛弃现在的生活一头扎到玉石市场里呢。
而且他真要赚钱,不说做玉雕,就是单纯的做木雕,赚的也不算少呢,偶尔在寻摸点好的古玩,赚的只会更多!
不过要是能在追求人生目标的同时赚大笔钱到手,他也不嫌弃,没有人会嫌弃自己赚的钱多。
所以,他在挑了六块品质较高的带僵蒙皮料后,就准备弄点普通料子回去练手,正准备去自己刚才物色好的那家店铺时,一个二十几岁的女人从他后边凑了上来,带着热情的笑容招呼道:“老弟,买玉?”
这女人身材不高,也就一米五几的样子,不过不胖,身形也还算玲珑,面容也挺端正,只是还达不到漂亮的地步,只能说不丑,倒是脸上的笑容很热忱很真诚的样子,说话声音也好听。
只是这个女人正是之前盯着他的其中之一,显然是故意上来搭讪的,而搭讪的目的,显然是为了卖玉。
就是不知道这女人是岳志锋那样的掮客,还是专属于某一个店铺或摊位的推销员。
因为在潘家园遇到的那个掮客岳志锋给他留下了不错的印象,让他对这个行当的人很有好感的,所以笑着点点头,问:“有事儿?”
女人咯咯一笑:“老弟这么问,我也就不废话了,实话跟你说,我也是卖玉的,见老弟你在市场里转了大半天却没有什么收获,就想让老弟到我那儿看看,不是姐跟你吹牛啊,我那儿的玉都是我家那口子亲自去和田挑回来的,而且是一块一块的挑的,都是好料子,而且山料水料都有,明料赌料也都有,什么样的都能找到,呐,我家店就在前边。”
徐景行挑了挑眉毛,本能的不信这个女人的话,尽管这女人的语气听上去挺真诚,内容也挺诱人,可他的直觉告诉他事实绝对没有女人说的那么好。
不过他还是露出颇感兴趣的神色,“真的?”
“千真万确,”女人信誓旦旦的说道,而后还补充道:“我家店跟那些天天换地方的地摊可以不一样,已经在这儿开了五年多了,要真是骗人的,能开到现在?要知道,做我们这行的,讲究的就是个信誉,信誉坏了,这买卖根本做不下去,要知道,玉石圈真的不大,大家伙儿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老熟人,没人愿意为了点蝇头小利坏了规矩,除非是做一锤子买卖的。”
“行,那你带路吧。”
女人大喜:“老弟跟我来。”
关于店铺,女人倒是没说谎,店铺确实存在,面积还不小,窗明几净的看着还挺上档次,比外面那些个摆地摊的和周边那只有几平米十几平米大小的小店完全不同,看着确实挺正规的。
然而进入店铺之后略一感应,就暗暗的皱起了眉头,因为这店里的玉石不少,可灵气的平均含量反而不如一些一些小店铺甚至地摊。
等他在柜台前转了一圈之后就大致明白了,这里的玉都不是真正的和田玉,虽然看起来品相都挺好,可实际上却不是那么回事儿,大部分都是青海玉或者岫玉,甚至还一部分根本没什么灵气的不知名石头。
这让他想起来在网络上看到过的一个词,卡瓦石。
什么叫卡瓦石呢?这是和田那边对假冒和田玉的一个统称,在维语里是傻帽的意思,带有强烈的戏谑性,意思是买那种假冒玉石的都是傻帽儿。
当然,所谓的卡瓦石原本是专指岫玉的,岫玉在西疆的储存量是非常大的,因此价格很便宜,最关键的是岫玉在外形、色泽等方面跟和田玉籽料非常相似,外行人根本分辨不出来,甚至一些个内行人都有可能在岫玉上打眼,所以最初的假冒和田玉就只有岫玉,到后来岫玉的价格也有一定幅度的提升,这才发展出其他品种的假冒和田玉。
但卡瓦石这个称呼却保留了下来,成了假冒和田玉的代称。
徐景行可不愿意当傻帽儿,所以意识到这家店铺里的和田玉几乎全是卡瓦石之后就没了兴致。
但是转念一想,想在市场上一次性的碰到这么多卡瓦石也挺不容易,也倒是个学习的机会,最起码可以见识一下传说中的卡瓦石到底是什么样的,如此一来以后就算没了外挂也不会再看走眼。
想到这里也就没转身就走,而是像什么都没发觉一样在这家店里慢慢的看,看得很仔细,甚至还拿出他才买的强光手电像模像样的观察。
别说,这里的卡瓦石还真齐全,除了常见的岫玉外,其他种类的假冒和田玉也有不少,像什么大理石岩、水石、青海玉、独山玉应有尽有,甚至连乳化玻璃做的料子都有,看上去还真像模像样的,堪称是一场假冒和田玉大展览。
如果不是徐景行有着异常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有着外挂一样的鉴别技能,还真分辨不出真假来。
当然,这些假冒和田玉中的一部分其实还是略微有那么点价值的,比如说俄玉和青海玉,这两种玉在结构和成分上与和田玉基本相似,只是在油润度、细腻度上不及和田玉而已,把它们当成低档的和田玉倒也未尝不可,只是低档的和田玉哪有高档的和田玉值钱来着?而且低档的和田玉本身也不怎么值钱,根本不用假冒,所以杂玉都是用来冒充高档和田玉的。
最关键的是,在徐景行的感应中,这些杂玉中的灵气含量明显不如真正的和田玉。
就拿此时此刻他手中的一块岫玉来讲,这块岫玉带着淡黄色的色皮,薄薄的色皮下能看到细腻的玉肉,看起来特别漂亮特别上档次,足以用来冒充和田玉中最值钱的羊脂玉了,事实上店家也是这么介绍的,说这是一枚老乡从玉龙河里摸上来的洒金皮羊脂玉籽料,非常罕见,要价一克一万三,总价八百六十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