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神级黄金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天牛行空
于明秀惊讶的瞪大眼睛:“这都能闻到?”
“习武之人么,鼻子总要灵敏一些。”
“习武跟鼻子有什么关系?”
“以后就知道了,”徐景行搓了搓手:“咱们赶紧开动吧?”
“好。”
于明秀进入厨房将已经滚了几滚的面条捞出来在盛在脸一样大的大瓷碗里,撒上花椒面、盐、葱花、碎花生和辣椒面之后端起烧到冒烟的花生油倒进去。
“刺啦——”
一阵脆响在厨房里响起。
然后就是浓郁的香气瞬间蒸腾而起,很快就充满了整个厨房。
徐景行更是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果然是地道的油泼面,真香。
这辣椒面不是狠辣,但被滚油一浇,散发出来的浓香却很突出,远胜一般辣椒面。
而且这“刺啦”的声音也很诱人呐,真是瞬间就打开了我的胃口,就像声控的一般。
果然,有“刺啦”声的油泼面才有灵魂。
于明秀将破了油的油泼面端到厨房门口的小吧台上,“大艺术家,趁热,吃吧。”
吧台上有老陈醋和酱油,还有两份凉菜,分别是凉拌土豆丝和拍黄瓜。
还真够简单的。
不过味道也真不错。
徐景行在吧台前坐下,嗅了嗅还在滋滋轻响的大碗油泼面,满意的点点头:“很香——”
淋上点老陈醋,用筷子把两三指宽的手撕宽面条在脸大的大碗里抖匀实,开吃。
果然地道,不只是闻着香,吃着也更香。
宽而薄的面条在抖匀实之后正反面全都沾上了酱红色的油花和辣椒面,大口咀嚼的时候淡淡的面香和浓郁的辣椒香混合在一起?,格外的开胃。
最爽口的是面条口感也很好,面条宽而薄但很劲道,在沾染了油花之后又很爽口,一点也不粘粘。
而且别看油乎乎的,吃到嘴里却不觉得腻,相反更香,这是那一勺油的火候和分量掌握的很好,如果火候稍差,这面就很腻,吃到嘴里全是油味儿;油量偏多吃起来也腻,偏少又太干。
反正做饭这种事儿从来都不简单,哪怕是做一碗看起来最简单不过的油泼面,也需要用心琢磨才能做好。
于明秀显然很用心。
这女人将又一份面条煮到锅里之后,靠在灶台上笑眯眯的望着吃的稀里哗啦的徐景行也不说话,直到徐景行把碗里的面条全划拉到嘴里,这才含着笑问:“还可以吧?”
徐景行没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你经常做?”
“嗯,从小就会做,农忙的时候都是我在家做饭,早的时候只会弄凉粉给爸妈吃,后来就学会了和面,因为油泼面简单省事儿,所以就从这最简单的油泼面学起,不过我炒菜没什么天赋,但下面条却很好吃,这油泼面正适合我发挥,来首都这些年,每次难过了,就做一碗油泼面,一边大口大口的吃,一边默默的掉眼泪,哭完了也吃完了,心情也就好了。”
“看来这小小的一碗面承载的东西还挺多,谢谢,用心啦。”
“你吃的开心就好,”于明秀笑着拿过徐景行的大海碗,又盛了大半碗,将重复了不知道多少遍的动作熟练的又做了一遍。
“刺啦”声再次响起。
饶是徐景行胃口大,三大碗下去就八分饱了。
真口齿留香。
徐景行心满意足的放下筷子,“饱了饱了,以后有机会再吃。”
于明秀眉毛一挑:“真的?”
“真的,不跟你客气。”
“那我给自己下了。”
“嗯嗯,你也赶紧吃。”
于明秀又不紧不慢的给她自个儿煮了一碗,依然是熟悉的操作,“刺啦”一声过后,端着饭碗在徐景行对面坐下:“吃油泼面,碗要大,面要宽,辣椒要红,油要烫,面要搅匀吃的要响,少了任何一个环节的油泼面都是没有灵魂的。”
说完也开始大口大口的吃起来,果然也吃的稀里哗啦的响。
一个居家服都是香奈儿的都市女强人系着围裙捧着一个脸大的瓷碗在稀里哗啦的吃嘴巴宽的红彤彤油汪汪的面条……
这画风很矛盾,但又意外的和谐。
果然每个女人都是一本书,看似雷同的故事里总有一些独特的情节值得细细品味。
于明秀吃饭很快,不用两分钟就把碗里的面条“哧溜”光了,然后收拾碗筷去洗碗,一边洗碗一边讲她自个儿在首都打拼这些年的精力,以及童年时的生活。
徐景行则像个安静的听众,静静的听着,偶尔才迎合两句。
看得出来,这女人是真的真的很少跟人讲这些东西。
这有点收溜不住的架势啊。
还越来越动情了。
可千万别哭哎。
我可真扛不住那阵仗。
而且这一哭吧,我就得过去安慰她,安慰她的时候就难免要发生一些身体上的接触,然后房间里的气氛就会暧昧起来,再然后会发生什么就不再控制范围之内了。
大家都是成年人,又没打算像小孩子一样谈情说爱,真要发生些什么事情的时候,感觉到位,气氛也到位,发生也就发生了,很自然,没什么心理负担,也不会有什么纠葛,就敢跟周末约了一场球赛一个性质。
但那种友谊性质的交流非他所喜,所以能避免还是要避免。
要是实在避免不了,那,那也只能认了。
胡思乱想中,于明秀把厨房收拾好,扭头笑问:“这一顿饭还满意不?”
“手艺很好,人也很好,”徐景行笑笑:“就是字丑的厉害。”
“你……”于明秀的俏脸一下子涨的通红,支支吾吾半响后:“那你这个大书法家指点我一下,大不了,在没人的时候我多喊你几声师父好了。”
“真要学啊?”
“嗯。”
“好吧,你的装备倒是齐全,那砚台是从哪儿买的?”
“去杭城出差时在那边一个个古玩市场上买的,花了一千多,心疼死我了。”





神级黄金手 第1461章 想欧神
第1461章 想欧神
“自己挑的?”
徐景行很是诧异的问。
“不然呢?”于明秀反问。
徐景行瞬间无语,这女人的运气真这么好?什么都不懂的情况下随便挑都能挑到这么好的东西,而且不是品相好,内在好,这换成是很多经验丰富的老玩家都不见得能看得出这方砚台的好处。
这是欧神附体了吧。
貌似我认识的女人好像大都运气不错的样子。
这些好运气会不会是我给她们带去的?
那这样看,我岂不是成了移动的欧神?跟谁接触谁的运气就会变好?
啧啧,看来我这么吃香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毕竟人人都想当欧神嘛。
当然,这话肯定不能说出来,因此笑道:“那你的运气是真不错。”
“难道说,我捡漏儿了?”于明秀大喜。
“严格来说不算,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也算。”
“什么意思?”
徐景行把那方砚台的情况仔仔细细的讲了一遍,又问:“你就没发现那砚台很好用吗?”
“我以为所有的砚台都是那样儿的……”与梦想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到。
这真是傻人有傻福。
徐景行没办法了都,只能道:“好好珍惜,千万别当破烂扔了,万一真的要扔,提前通知我一声,我蹲点去捡。”
“你这个大艺术家不至于连一方好点的砚台也没有吧?”
“有啊,但好东西谁嫌多?何况你那砚台只能算是半成品,搁我手里在仔细雕琢一番,能摇身一变变成一方顶级好砚,而且是老石新工的好砚,比单纯的老砚更有意义。”
“老石新工?”
“嗯,老料子新工艺,就做玉雕一样,玉料的年代越久远越好,但雕工却是越新越好,因为雕刻工艺是在一点点发展的,审美和创作元素也是越来越丰富,新工艺做出来的物件更贴合现代人的审美和爱好,老料新工老料新工,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做家具、做紫砂器、做砚台、做玉雕都有这样的讲究,因为这些行业里所需要的料子是越来越好,当然木料是有寿命的,百十年的老料很好用,但千年以上的料子早就烂成灰了。”
“而歙砚呢,这种石头的寿命可能比玉石的寿命更长,保存状况良好的情况下,越放越好,何况你这砚台看样子在这之前是经常被人使用的,已经养的透透的了,在真正的书家眼里,这绝对是难得一见的祭品好砚,再经我的新工艺雕琢之后,这砚台的价值直奔七位数去了。”
于明秀听了这番话,情不自禁的咽了一口口水,“这,这么厉害?”
“就是这么厉害。”
“那我可要当传家宝收藏起来,不行,回头就送银行藏保险柜里。”
“就现在这模样,小偷根本不稀罕偷它好么。”
“那也不行,万一呢?”
“行吧,”徐景行咧了咧嘴角:“那只书桌呢,又是什么来历?”
“那个啊,我从一个朋友家里买的,花了足足四十多万呢,没买亏吧。”
“不亏不亏,还小赚一笔呢,好好保养,还有很大的升值空间。”
“那我就放心了,可惜我没闲钱了,不然的话一定把她手里剩下的几件全买下来,她家里全是这玩意儿,最近缺钱用,正到处联系买家呢。”
徐景行一愣,“全是这玩意儿?什么意思?”
于明秀奇怪的看这徐景行:“这话很难理解吗?”
“……你是说,那你朋友收藏了一大堆这种风格的家具?”
“不只是家居,还有各种日用品,她是痴迷这种拿破仑时期的欧洲风格器具,从建筑到家具再到茶具、餐具、日用品有一集装饰用品全是这种金灿灿的风格,要不是生意上遇到了大困难,她是无论如何也舍不得动这些东西的。”
徐景行眼睛亮了:“品相都敢你那桌子一个等级的?”
“也不全都很完整,但大部分都保存的很不错。”
“还有存货吗?”
“有啊,还没卖出去几件呢,她开价都不低,我也是因为帮了她个小忙才以这个价买到这张书桌,不然的话得翻个番才能买到。”
“嘿嘿嘿,明秀姐,要不要牵个线呢?”
“你也对这种风格的物件感兴趣?”
“有问题?”
“不是,你不是那种很传统的大艺术家么,我看你的作品几乎全都是传统题材和传统风格的,跟这种欧洲风不太搭啊。”
“搞传统文化的就不能喜欢欧洲风了?这什么逻辑。”
“嘻嘻,这不是觉得有点违和么?”
“别管违和不违和,就说赚不赚这个钱吧。”
“赚!”
“那还等什么?”
“等天亮啊,不至于连一个晚上都等不及了吧?”
“这不是怕被别人抢先一步吗?”
“我先帮你打个招呼,这总可以了吧。”
“……行吧,”徐景行也没办法,大晚上的确实不方便去看货,他一天只需要一两个小时的睡眠时间,白天晚上对他来说没什么区别,但其他人却是天天要睡觉的。
至于表现的这么急切……
实在是有些担心,虽然于明秀说的那些欧洲风老物件还没怎么卖出去,但品相这么好的东西是绝对不愁买家的,首都有太多人喜欢这种金灿灿风格的老物件。
何况这种拿破仑时期的洛可可风格的老物件虽然听起来听俗气,金灿灿的要多土有多土,很多人一听这描述就会呲之于鼻,觉得太俗太艳。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讲究拿于明秀楼上?那只书桌来讲,虽然确实是金灿灿的,但视觉效果不但不俗,反而很是赏心悦目,视觉效果非常舒服,颜色搭配很是讲究,营造出来的视觉效果很令人舒服,是艺术品级别的存在,不是人们印象中的堆砌浮夸风格。
法国人虽然打仗不咋地,但在艺术方面的造诣真不能小觑,国人有文化自信是好事儿,但一味贬低别人就是坏事儿了。
反正徐景行虽然谈不上多喜欢这种拿破仑时期的洛可可风,但也觉得这些东西有很多可取之处,明明也是金灿灿一片接一片,但看起来就是比一般的金碧辉煌要多出几分雅致,能做到这一点那是相当的不容易。
另外这种风格的物件如果搭配好了,起到的装饰效果也是非常突出的。
他的四合院里肯定用不到这些,但刚买的大别墅里还缺一些东西,而且风格正好相配。
以后要是看腻了四合院里的素净古朴,就能到这边的大别墅里换换心情润润眼睛刺激刺激心灵,找点新鲜感。
好吧,东西还没看着呢,就已经想好怎么用了。
至于价格,钱是问题吗?
有钱就是这么任性。
有钱人的生活就是这么的枯燥和无聊,有的时候连砍价的了乐趣都享受不到。
于明秀打了电话之后,比划了个“ok”的手势,“我帮你约好了,明天上午去看货,满意了吧?”
“满意满意,太满意了,”徐景行夸张的连忙点头:“明秀姐,真谢谢啦,以后你有什么事儿,小弟我保准没有二话。”
“真的?”
“那教我写字吧。”
“……好,”徐景行苦笑一声,这可不是个什么好差事,而且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一个零基础的新手,从基本功开始到入门,短则三五个月,长则一两年,很麻烦的。
这算是被套牢了么?
女人心呐,果然比大海还深,一不小心就掉进去拔不出来了。
算了,认命吧,自己放出去的大话还在房间里回荡呢,实在没那个脸皮立刻反悔。
大不了就像安心那样放养,长成什么样儿算什么样儿。
再不行就从其他地方收点利息,嘿嘿嘿……
女人,你自己送上门来,就不要怪我下嘴太狠。
于明秀可不知道徐景行在想什么,见徐景行答应,欢快的说道:“时间还早,现在就能开始教学,对了,不会耽误你的夜生活吧?”
我的夜生活岂是说耽误就能耽误了的?
再说了,夜生活又不是固定的,可以睡觉,可以工作,还能做直播,也可以随便拉个女人陪我聊天,那么丰富,就算耽搁一两个晚上也无关紧要。
何况,教你写字也是一种夜生活啊。
不过嘴上却道:“这才几点,夜生活还早着呢。”
“那快来啊,”于明秀兴致盎然的往二楼跑去,到楼梯口还回身招了招手。
这动作,这眼神,真……
那首诗怎么说来着?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舒而脱脱兮!
无感我帨兮!
无使尨也吠!
徐景行忍住心里的惑动,四平八稳的跟着上楼,进入书房,从头开始教于明秀书法方面的点点滴滴,包括练习书法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宣纸,选用什么型号、什么材质的毛笔,如何正确使用墨锭磨墨,磨墨时要加多少水等等。
讲了这些最基础的东西之后,徐景行又亲自示范一遍,用那只外拙内秀的砚台磨了一池墨汁,选了一支兼毫中楷笔,略微酝酿之后,用异常标准的颜楷写下几行字。




神级黄金手 第1462章 手把手地教
第1462章 手把手地教
于明秀看到徐景行写得那首诗,脸色一红,在徐景行腰上捶了一下:“不带这样笑话人的。”
徐景行则继续装傻:“什么啊?”
“哼,”于明秀白了徐景行一眼,将目光移到宣纸上的黑子大字上:“让我对着这个练?”
“想啥呢,这是给你做个示范而已,”徐景行笑笑,又拿笔在宣纸上把刚才写的那几行字重复了一边,不过这次换成了柳体字,跟着又用另外两种经典楷体字把那几行字各重复一遍,“看看,喜欢哪种?”
于明秀这才恍然,进而仔细端详好大一会儿,这才指了指用赵体字写的那几行字:‘喜欢这个,这是谁的字体?”
“果然,就知道你会选这个,”徐景行笑道:“这是赵体字,元代的大书法家赵孟頫创造的字体,四大楷书欧颜柳赵中的赵就是这个,只是你的选择对你这个零基础的菜鸟来说有点不太友好,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什么意思?”
“这么跟你说吧,在为数众多的书法初学者中,几乎大部分都是以欧颜柳三种字体启蒙,很少用赵体启蒙,知道原因吗?”
“不知道。”
“欧颜柳赵四种字体的前三种都诞生于唐朝,唯独赵体诞生于元朝,中间隔了四五百年之久,可见世人对赵体的认可,然而也正因如此,当书法从唐代发展到元代的时候,各种字体多如牛毛,书法理论也更加成熟,为什么独独选择赵体字前三者相提并论呢?”
“为什么?”
“因为赵体字是真正的集楷书之大成的一种字体,不光有着唐楷的严谨和端庄,也融合了王羲之的行书风韵,书写时的运笔技巧以及笔画跟中规中矩的楷书都不太一样,需要书写者能够掌握点画相应的技巧,笔画与笔画之间的呼应能力要达到一定水平才能写好赵体,所以别看赵体字好看,但想要入门却不容易。”
“这么难啊?”
“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要看你怎么去理解。”
“怎么讲?”
“如果只是随便玩玩,那没关系,赵体字正合适,别看真正的入门有点难度,但如果只是想照猫画虎的画几笔糊弄一下外行,其实跟其他楷体字没什么区别,而且写得顺手之后,不要管什么笔法、构架,只要带上点连笔,就能演变成行楷,看起来会特潇洒,忽悠外行甚至半外行绝对够用。”
“要是想写的更好一点呢?就必须从其他字体入手吗?”
“也不一定,只是难度比较高而已,需要先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然后仔细研究找字体的特点,之后再经过大量的练习,就能入门,而且一旦入门,那怕完全不会其他字体也足够你行走江湖而不被人小觑,因为赵体字是集行书和楷书特点于一体的字体,真要掌握,能自然而然的掌握大部分行楷,转行写行书也不难。”
“我要学,就这个了就这了个,”于明秀眼睛放光的使劲儿点头,似乎已经看到了自个儿凭借着一手精湛的赵体字纵横书坛的美好画面。
“没问题,”徐景行换了一张宣纸,又换了一支大号毛笔,在宣纸上一笔一划的写下一个大大的“永”字,“永字八法知道吧?找个这个临摹一段时间先,什么也别写,就写这一个字,写好之后再练别的。”
“这么简单?”
“简单?你写一个试试。”
于明秀兴致盎然的拿过毛笔在纸上写了个“永”字,结果不用说,写得完全不成样子,重复两遍依然如此,越是用心写,写出来的却越不像那么回事儿。
“这么难啊,这手完全不听指挥,脑子里想的是一回事儿,写出来就变成了另外一回事儿……”
“菜鸟们,都一样,”徐景行笑着开始给于明秀讲解“永字八法”的原理和特点,以及注意事项,讲的很细,每一笔如何运笔、手腕用力变化都讲的一清二楚。
当然,重点还是运笔。
对新手来说,书法最难的入门点就是运笔,大部分人在初学的时候拿着毛笔根本不知道该怎么使用,跟拿着一扫把一样不知所措。
掌握了运笔技巧,才有资格进行描帖、临摹、独自练习,如果在没有掌握运笔技巧的情况下就贸然动手,练的越勤,错的越多。
至于徐景行写的这个“永”字当然不是中规中矩的“永”字,而是用赵体写出来的用字,笔法笔势结构以及笔画都是纯正的赵体字,照着这个“永”字多加练习,能以最快的速度感受到赵体跟其他字体的区别,也能最快的了解到找梯子的基本特点。
他本人就很喜欢赵体,也很擅长赵体,对赵体字的理解和认知就算没到宗师水平,也差不了太多,因为书法和绘画这东西的理论知识是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清晰,随着时代的发展,前人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有效,后人在学习的时候只要肯钻研,就一定能获得比古人更多的知识,能得到更全面更清晰更准确的指点,哪怕是自学,也比古人轻松的多。
所以其实在书法的平均水平上,后人是比前人强的。
别的不说,就现在很多默默无名的书法行家的水平搁在古代完全有资格混成“家”字辈。
当然,在最高水平的对比上,还是古人更胜一筹。
徐景行就是那个站在无数前辈肩膀上的后来者,掌握的理论知识远胜古代的书法家们,再加上他本人的实力在这儿摆着,在指点于明秀这样的菜鸟时,自然没必要死抠常规,完全可以按照他的理解和认知给于明秀编一套连身打造的入门技巧。
他有这样的资格和能力。
只是所谓的量身打造,其实也不过是把前人的经验这一点那一点随手拿来捏合在一块之后的成果。
书法传承这么多年,书法圈里那么多惊艳绝伦之辈,几乎已经把所能想到的好点子都拿出来了,他这样的后人想要完完全全的凭空创造一套全新的入门技巧,难如登天。
另外,书法这东西不管用什么技巧入门,都离不开大量的练习。
1...441442443444445...48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