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缔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我欲乘风归
现在把人家的土地占了,还想要统治和管理人家,那就必须要尊重人家的信仰,和平统治和过渡才是最好的办法。
至于柳永自然也是同意赵祯观点的,在他看来老百姓有信仰这是好事,尤其信仰的还是以善行为主的回回教。
他只是不明白为何提倡善行的回回教会被塞尔柱人变成四处功法的工具?
这个疑问很容易解答,赵祯亲自为刘勇解惑道:“图格鲁克号称一手高举弯刀一手拿着《古兰经》的,他攻伐别人的目的是为了让异教徒信仰回回教,而他的士兵信仰回回教,经过对教义的扭曲,于是便有人愿意为了“传教”大业放弃自己的生活,财富,甚至是生命!”
“难道就没有有识之士反对他?”
赵祯苦笑着说道:“所以要多读书,多用脑子,塞尔柱人和之前的汉家王朝差不多,大多数百姓都是不识字的,当然看的书也少,逻辑缺失,没有自己准确的判断,一本被歪曲的《古兰经》足以给他们洗脑了,之前不是没有有识之士反对图格鲁克,但随着塞尔柱帝国的疆域越来越大,力量越来越强,反对的声音自然原理越小,再加上图格鲁克善于经营,获得了阿巴斯王朝哈里发的承认,你觉得现在的图格鲁克还会有人反对他吗?”
柳永默默无语…………………………
宋缔 第两千五百六十章赵祯的“教化”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宋缔最新章节!
在高昌城中赵祯待的时间比较长,因为要派遣使者先行一步去往塞尔柱通报,当然这是秘密的前往,双方皇帝之间的行程都在使者的通报之下得以明了。
既然是会盟,双方都必须付出相当大的诚意,否则这场结盟是无法进行的,地点也被从伊斯法罕设置到了铁门关外的瀚海之中。
因为这样一来没有哪个国家的军队会在瀚海中伏击对方,埋伏等待的时间就能要了他们的性命,虽然环境恶劣了一点,但无论是赵祯还是图格鲁克都是同意的。
瀚海之中也不是没有绿洲,相反还有城池的存在,阿姆河横穿沙漠,而阿姆河边上的阿母城便是从绿洲发展而来。
于是双方之间把阿母城当作是签订盟约的最佳场所。
阿母城的存在本身就是较为传奇的事情,因为这座城池在阿姆河的西岸,而大宋与塞尔柱之间的疆域划分便是按照阿姆河来的。
虽然塞尔柱人退到了瀚海之后大宋没有再追杀过去,但当年那一战的胜利者是大宋,于是八百里瀚海便从阿姆河为界,西岸为塞尔柱的土地,东岸为大宋的土地。
双方之间并没有疑议,但唯一的问题就在阿母城,这座城池在阿姆河的西岸本应属于塞尔柱,但大宋这边朝堂上下都不同意,因为这座在河岸边的城池乃是一处重镇,同样也可以作为进攻大宋的跳板。
于是在塞尔柱使者把划分好的舆图呈现在大宋朝堂上的时候,大宋的朝臣以及当时还是皇帝的赵祯便出言反对。
作为胜利者没有让塞尔柱赔款割地便已经不错的了,奈何在这座城池上还要和大宋算的如此细致,那就要好好掰扯掰扯!
大宋的朝臣们给出了俩个建议,一来是大宋派兵过去打下阿母城,而来则是塞尔柱出钱给大宋,大宋在阿姆河的东岸自己修建一座和阿母城一样的城池。
这便让使者难做了,他只有出使大宋的权利,而没有替图格鲁克决定任何事的权利,所以他准备返回伊斯法罕向图格鲁克禀报之后再来。
于是赵祯便亲自写了一封书信,在书信中阐明大宋朝堂上的两种观点,同时再表达的自己的意思:把阿母城变成一座不输与大宋同时也不属于塞尔柱的特殊存在。
由当地人自己组建一个管理机构,大宋和塞尔柱同时派遣官员前往监督,双方都会为自己本国的利益而尽心尽责,同时也互相监督税收问题。
因为这是不属于任何一方的城池,所以双方各收取总收税的百分之三十,剩下的百分之四十交由阿母城的衙门自己支配,但同样要接受大宋以及塞尔柱官员的监督。
至于阿母城的城池防务,那便是无需担心的事情,无论是塞尔柱还是大宋,都不得出出兵阿母城,即使两国交战也是如此。
毕竟有大宋和塞尔柱在身后,阿母城根本就没有必要发展城防,哪个不开眼的敢袭击阿母城,那便是同时得罪了大宋帝国和塞尔柱帝国。
于是这个提议被图格鲁克欣然接受,并且回信的同时还在其中添加了自己的看法和应当修缮的地方。
也是从阿母城这次通信开始,赵祯与图格鲁克之间的书信交流便开始了。
这次会盟同样也是如此,塞尔柱从与大宋的合作中获得了好处,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虽然因为黑汗塞尔柱与大宋干过一架,但双方之间并没有不死不休的仇恨,也没有其他的矛盾。
在国家利益层面进行妥协,图格鲁克还是能够做到的,于是双方才有今天的局面。
同时图格鲁克发现,只要不越线,宋帝国的强大只会给塞尔柱带来好处,大宋的货物便给塞尔柱带来了相当可观的收税,这也使得图格鲁克不用为钱财担心。
虽然大宋赚的最多,但塞尔柱赚的也不少,大量购买宋人商贾的货物,抬高价格之后再卖给西面的其他国家,这种买卖相当划算。
赚到的钱财还能购买自己所需的东西,虽然塞尔柱没有工厂,但大宋不就是相当于塞尔柱的工厂一样吗?
唯一的遗憾就是这么多年也没能从大宋搞到一个完整的蒸汽机,同时那些被宋人称之为“格物官”的人才也没有劝降过来。
否则塞尔柱自己便会有制造的能力,这么长的时间已经足够图格鲁克发现其中的问题。
宋人商贾不光卖出货物,还会购买一些东西,比如矿石,宝石,之类的,量大的便会雇佣塞尔柱的贫民为他们工作,把大量的货物再运回到大宋去。
而此时的塞尔柱商人还在为大宋的商人带来的货物多少而乐此不疲,根本就不会在意人家已经在两头赚钱。
由此,图格鲁克也开始怀疑,是不是宋人都如同他们的皇帝一样聪明?
其实他并不知道,一个民族的智慧与否其实和皇帝有着最紧密的关系,当然在人类这个物种层次而言,智慧是稍有区别的,但区别并不大。
而在这个时代,皇帝的身份决定了一切,赵祯是大宋的皇帝,但同时也是华夏民族的大家长,这一点上无论是赵祯自己,还是大宋百姓都明白这一点。
于是这个大家长如何“教育孩子”,便是一个关键问题,所以汉家王朝才会不断的提出“教化”一说。
有的王朝,有的君王会把百姓“教化”的规规矩矩,永远在一个圈子里打转,如此一来最聪明的人也只能在这个圈子里聪明,但本质上还是在打转,除非他能打破这个圈子,而要打破这个圈子,就要与圈子的制定者也就是皇帝抗衡,脑壳硬的人不是没有,但最终硬不过钢刀。
而有的王朝有的君王会把百姓“教化”成匪类,整个王朝化身为一个庞大的战争机器,他们相信自己双手和力量,用手持刀,用刀掠夺,当然这样的王朝也不会长久,因为前人早已预言过“好战必亡忘战必危!”
而赵祯算不上是给大宋制定了什么规矩,也并未有过好战之举,他所发动的战争都是在国家利益的需要之下,在长久发展的思考之下所进行的,所以疆土虽大,但却依然充满可控性与理智。
赵祯所作的其实就是给大宋这个封建王朝“开蒙”而已,一旦开启蒙智,接下来的事情就会变得不同了………………
宋缔 第两千五百六十一章战争并不划算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宋缔最新章节!
高昌城是新疆路的首府,众多商贾往来与此,当然也不乏使者前来,距离塞尔柱帝国越近,赵祯越图格鲁克之间的通信便越频繁。
这是两国君主之间的通信往来,也是另个文明之间的互相交流。
这是一场会盟,主要目的就是大宋向塞尔柱承诺不会在背后“捅刀子”,而塞尔柱则是向大宋承诺保持丝绸之路的通畅。
这是一场会盟,同时也是一场利益交换,大宋和塞尔柱之间本就存在极大的利益捆绑,双方之间唯有合作才能获得更多的利益,而一旦交恶,爆发矛盾冲突,那必定是两败俱伤的局面。
无论最终是谁赢得了胜利,所要付出的代价都是惊人的,毕竟对方不是一方小国,而是一个庞大的王朝。
当你一无所有的时候,成为一方霸主很容易,因为即便是失败了,最终也还是一无所有,可当你拥有了一切的时候,再想和以前一样拼尽全力,那就会发现有太多太多的东西束缚你的手脚。
大宋就是这样,对于当时的赵祯来说,从老爹赵恒手中接过的大宋王朝已经不剩下什么东西了,除了每年向辽朝赔偿的不菲钱财和货物之外,大宋剩下的就是只是三冗三费了。
那时候大宋若是不经历大刀阔斧的改革,若是不从浑浑噩噩中觉醒,若是已久不敢放手一搏,那最后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可现在若是让赵祯放手一搏,他同样也做不到,在高原上经历过大宋对内的最后一战,赵祯深刻的发现原来大宋已经无法像当年对抗辽朝时一样拼尽全力了。
不是说军队的战力不行,而是一场战争对于大宋来说需要平衡的利益太多,同时也需要朝堂上下的全力支持。
赵祯没有打算与塞尔柱王朝再次交战,这是极为不明智的做法,也会对大宋的经济和民生造成致命性的伤害。
越是大国,越是强国,便越不能主动出击,你挑衅别人的举动最后都会应验到自己的身上。
大宋与塞尔柱之间一旦发生战争必定会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这不是没由来的给自己造不痛快吗?
一场大国之战本就消耗惊人,若是不能从战争中得到足够的好处和价值,那为何要去发动一场战争?
所以大宋才会和塞尔柱结盟,因为眼下结盟对于两国来说都是有好处的,并且确确实实的能够带来好处。
塞尔柱是最为迫切的,图格鲁克没想到在这个关键时刻大宋非但没有落井下石,反而在帮助塞尔柱,这和他的认知有些相悖。
但他比不知道,赵祯的做法是许多大宋商贾都会做的事情,虽然和自己是竞争关系的商号,但若是对方遇到困难向自己开口的时候,大宋的商贾多半会施以援手。
这不是在养虎为患,相反是在帮助自己,虽然竞争对手停过了这次难关,但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在不久的将来他也许需要你的货物。
大宋和塞尔柱就是这样的关系,眼下的塞尔柱需要帮助,虽然曾经有过冲突,但赵祯不会和钱过不去,何况他只需要向塞尔柱运送货物就好,当然也不乏运送一些其他的东西。
兵器和铠甲是塞尔柱人最需要的东西,图格鲁克亦是希望通过此次与大宋的盟约获得来自大宋的援助。
兵器,铠甲,在大宋都属于军械,寻常人没有办法生产,也没有办法制造,即便是有手工精湛的匠人制造出来,也没人敢买卖。
在大宋,只要查到家中私藏甲胄的,那便是充军流放的罪过,到了府衙直接就给你宣判,根本就没有回旋的余地。
有三样东西在大宋是绝不能私藏的,板甲,棘弩,以及火器。
这三样东西一旦被查到,基本上就距离抄家灭族不远了,大宋的铠甲防御惊人,寻常根本就用不上,小偷小摸的你穿着板甲根本就别想追上,所以板甲肯定不是用来防身的,那你要这东西作甚?
至于棘轮弩和火器自然也不用说,弩箭本就在大宋的严令禁止之列,当然猎人可以向当地衙门备注猎弩,这是不犯法的,可一旦出现棘轮弩,那就必须要被严查。
大宋现在的棘轮弩上弦快,射程远,精度高,这样的弩箭依旧是军中装备的,你在家中使用实在是说不过去。
至于火器便更是如此了,除非你有在当地衙门的备注,而且火器不得离开备注的州府,这是底限,火枪可以用来打猎,大宋的贵族之家常常如此,但对火器的使用依旧是小心谨慎的。
每年上报朝廷,地方上的贵族,官员,因使用火器而造成的误伤误伤便有数百起,而致人死亡的也有五六起。
由此朝廷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火器坚决不允许在民间流通,跟不允许流出国门。
这么多年来即便是吐蕃人也没有弄明白大宋火器的秘方是什么,但他们也琢磨出了黑火药的配方。
只可惜,现在大宋的火器早已脱离了原始的黑火药,开始采用火棉或是无烟火药,大宋格物院的格物官,每一个都是朝廷的宝贝,尤其是火器司中的格物官,更是一个个金贵的紧。
所以塞尔柱人只是知道大宋的火器厉害,但却不知道厉害到什么程度,更是没有从大宋获得关于火器制造的能力。
在尼西亚之战中,塞尔柱人发现,宋帝国的盔甲和兵器相当了得,能够武装军队,把战斗力发挥到最大。
身披铁甲的士兵,手持利刃入阵杀敌几乎是所向披靡的,在那场战争中百余身着全身甲的塞尔柱士兵战到了最后。
所以图格鲁克极为希望大宋能够把板甲以及其他军械出售给塞尔柱,并且会用更高的价钱去购买。
因为图格鲁克算过一笔账,塞尔柱不是么有好的盔甲以及锻造技术,大马士革出产的熔冶花纹钢刃,其脉络犹如丝绸织纹,光泽夺目,但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工期太长,成本高昂,因为这些大马士革刀所用的材料都是来自天竺南部的乌兹钢锭制造,而天竺已经成为大宋统治下的土地,乌兹钢首先会供给大宋而是塞尔柱。
所以在塞尔柱,乌兹钢几乎到了油价五岁的地步,何况大宋的板甲防御惊人,用大宋的盔甲要比用塞尔柱的盔甲便宜很多,性能又好,图格鲁克在第一时间便放弃塞尔柱自己生产铠甲的打算。
宋缔 第两千五百六十二章采购大宋货物的重要性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宋缔最新章节!
向大宋采购盔甲和兵器,这是正中赵祯下怀的事情,虽然在书信之中不方便讨论,但并不妨碍赵祯和图格鲁克两人的约定。
此次会盟是赵祯提出来了,为的就是给图格鲁克安心,让他能够去那里对付来自西方世界十字军的侵略。
在图格鲁克看来,十字军的东征根本就不是为了重返耶路撒冷,因为圣城就在尼西亚的西南方,而东南则是塞尔柱以及大宋的所在。
说到底不就是为了从这场战争中掠夺塞尔柱的财富吗?这一点图格鲁克还能不清楚?
神圣罗马帝国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与塞尔柱死战到底,所谓的十字军除了主力之外,大多数都是雇佣来的流民,其中有多少是真正的骑士谁也不知道,更别说数量更少的贵族了。
他们就是一群强盗和土匪,但让人不曾想到的是,就是这些强盗和土匪,居然把东罗马帝国给攻陷了。
这让图格鲁克不止一次的小心谨慎的观察十字军东征的所作所为,最后他得出一个惊人的发现,十字军东征其实就是一个幌子。
在大量被武装起来的十字军身后,是神圣罗马帝国最强大的战力,是他们在十字军制造的混乱与扰动之下趁虚而入,攻破了东罗马帝国。
这些人被称之为圣殿骑士,他们的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根本就不是杂牌的十字军能够相提并论的。
十字军的士兵大多数的装备都是依靠自己掠夺而来的,不少人甚至使用的还是塞尔柱帝国的武器和铠甲。
而圣殿骑士不同,他们身上是清一色的锁子甲,外面是白色的罩衣以及鲜红的十字架,身上的铠甲坚固,手中的刀剑的锋利,战力不俗而惊人,最重要的一点,这些人全都都是由贵族骑士所组成,拥有强壮的身体和良好的训练。
给马披上重甲之后,一旦冲锋起来势不可挡,那些寻常的十字军若是不让开道路,连他们也会被毫不留情的踩踏,所以由此图格鲁克得出这些圣殿骑士必定是属于贵族无疑。
在神圣罗马帝国只有贵族才会这么嚣张,同时也只有贵族才能获得如此优良的教育。
这些藏在十字军中的圣殿骑士,战力惊人,并且能够给军队带来士气,一旦遇到困难的目标这些圣殿骑士就会去攻克目标,而更多的时候他们是在享受十字军的供奉。
十字军的士兵破城速度也许没有圣殿骑士快,但他们劫掠以及扩张的速度却是惊人的,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十字军的东征队伍中。
因为格里高利七世这位天主教皇已经开始发动征召,任何信仰天主教,信仰上帝的人,都可以去征服异教徒,并且把耶路撒冷从异教徒的手中夺回来。
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亨利三世的死并没有延缓十字军的东征,这让图格鲁克百思不得其解,他从赵祯那里得知图格鲁克的死讯,但十字军进攻的脚步去没有任何停滞。
赵祯从书信中看到了图格鲁克的疑问,但他并不打算回答,原因其实很简单,神圣罗马帝国的皇权已经开始逐渐衰落,再加上亨利四世不在国内,隐而不发之下,法兰克尼亚王朝只能采用拖延战术,并且许诺天主教廷更多的好处。
只有这样才能把所有人的注意力吸引到十字军的东征上去,把矛盾转移到国外去,这个方法果然好用,神圣罗马帝国在十字军在东征的道路上高歌猛进,虽然死了不少人,但一车车带回来的财富却让更多的人打算投身于这场劫掠之中。
于是当格里高利七世发布天主教徒“动员令”的时候,这场东征活动被推向了高潮。
即便是远在东方的赵祯也不得不感叹格里高利七世的手段,他在鼓舞人心与动员战争这件事上有着独到的能力。
当然在外部矛盾明显的时候,他也果断的选择暂时放弃与皇权争夺至高权力的事情,让教权和皇权之间的关系变得缓和,无论是皇权还是教权,都在命令和动员神圣罗马帝国的力量进行东征。
东征其实是一个划算的买卖,地处西方的塞尔柱帝国来说,一场东征他们赚取的财富不计其数,大量的财富被拉回到了神圣罗马帝国,而他们投入的本钱却寥寥无几。
所以神圣罗马帝国并没有要停下的模样,而塞尔柱帝国也开始了反击,至于原本真正的目的地圣城耶路撒冷早已被人们忘却。
所有人眼睛只留下了财富和贪婪,朝圣是每年都可以去的,不在乎现在这一点时间,虔诚的教徒正在听着上帝的指引去做最正确的事情,消灭异教徒!
随着时间的继续,双方之间的死伤也会加剧,于是都开始寻找大宋,在他们的眼中,大宋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当然除了货物之外,其他的东西也是极好的。
就比如十字军所使用的投石车,以及塞尔柱人所使用的板甲横刀等等。
虽然知道大宋再给塞尔柱帝国卖货,但神圣罗马帝国和十字军都没有戳破这一点,他们给大宋留下了余地。
毕竟这个东方王朝在向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提供货物,毕竟这个东方王朝战力惊人,宋帝国罗马车之战已经让西方世界看清楚了东方的实力,想要挑衅大宋,那就来,只不过什么时候开始你说的算,什么时候结束大宋说的算!
赵祯的马车离开了高昌城,因为使者带来消息,出于对大宋的尊敬,图格鲁克会先行一步抵达阿母城等待赵祯的圣驾抵达。
这是会一种对强者的尊敬,赵祯自然是要报以同样的尊重,双方之间是会盟而不是约架,能够客气的时候自然是要客气的。
但赵祯相信,一旦到了要进行利益交换的时候,双方之间便会剑拔弩张。
赵祯的马离开了高昌城之后,柳永便上车作陪,他是新疆路的安抚使,不可能让官家在新疆路上干耗着。
此次他非常吃惊,为何官家没把蔡伯俙带在身边,这位驸马可是官家最为贴心的臣子了。
赵祯只是笑了笑:“蔡伯俙还有别的事情。”
宋缔 第两千五百六十三章蔡伯俙的去处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宋缔最新章节!
若是蔡伯俙能见到柳永,一定拿要向他大倒苦水,赵祯说的别的事,其实就是先行一步,在沙漠中与塞尔柱皇帝图格鲁克的密使会面。
什么会盟,什么盟约,其实都是事先准备好的,双方之间必须要达成共识,否则根本不可能在阿母城中会盟。
一旦谈崩了,那即便是两国皇帝抵达阿母城又有何用?其实双方之间谁也不想妥协,赵祯不想,图格鲁克更不想。
蔡伯俙作为赵祯的使者已经先一步抵达铁门关,此次出关的他极为隐秘,这是一次秘密的利益交换,除了双方之间的皇帝以及使者之外,谁也不能知道。
蔡伯俙是打着商队名义前往阿母城的,铁门关乃是大宋西北第一关,这里也是八百里瀚海的最后一道关卡。
大宋的商人都知道,要想进入瀚海,必须要有足够的补充,若是不能撑到阿母城,那无论带着多么贵重的货物都无法走出这片沙漠。
蔡伯俙就是隐藏在了大宋的商队之中,此次他秘密前往阿母城,只用了一个商队作为掩护,多余的人一个都没带,并且铁门关的守军都不知道他的到来。
在铁门关内是绝对的安全,因为铁门关的规定非常明确,就是不许任何违法乱纪的事情,铁门关的守军也是边关之地最多的。
无论大宋的商贾还是外朝的商贾,一旦抵达铁门关必须在进城之后向当地衙门报备,从何而来,带着什么样的货物,要去往何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