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推理悬疑

与世隔绝的理想乡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莲飒

    但是,在《梵顿经》里,“人”之一字最早出现的年代已是距离创世纪有三万年的启示录中。

    启示录里提到,神明于某一日突然醒来,它至世间游玩之时,遗留下一点智慧。那点智慧被路过的野兽当作野果吃下,自此,野兽拥有了智慧,成为人。

    《梵顿经》里还讲到,拥有神明智慧的人从此成为世间的主宰。他们制作工具,学会合作。他们击败了一种又一种猛兽,最后将目光投向了神明。启发人类智慧的神明最终死于自己的智慧之下,此即为神之默示录。

    《梵顿经》的最后,则是每一节启蒙课都会教授的一句话——人生而高贵,便是源于智慧。

    在此之前对这句话我一直深信不疑,直至多年以前偶然发现了一座孤岛。那时我遭受海难,侥幸漂流到岛上。我在那座岛上发现了人迹。他们是典型的亚高人种,体型壮大,五官凸出,毛发粗长。而他们与艾尔巴雷亚的亚高人不同的是,艾尔巴雷亚的亚高人会直立、会交流、会开商铺。而他们还看着四肢奔跑,用嘴去咬地上的树叶。我向他们发出交流的意愿,他们咧牙朝我嘶吼。

    然后我明白了。那不是人,而是野兽。我第一次对“人”产生了疑惑。

    人到底是什么人生下的就一定是人吗外貌相同就一定是同类吗

    ……我又一次在《梵顿经》内找到答案。

    “人生而高贵,便是源于智慧。”

    神明替我解释了疑惑。并非是生而为人,而是拥有了智慧才可称为人。在创世纪,人尚未诞生。直至数万年后,野兽吃下了神的智慧,才诞生了人。

    所以,人与野兽的区别便在于智慧。可智慧又是什么我抓捕了各式各样的野兽作为实验。其中一些的智慧并不亚于人类,经过教导,它们也能学会算术、学会对话。我想若再给它们万年,它们也可成为人。

    所以神的智慧,似乎并不仅仅在叙述学习的能力。我向城中的牧师求教,牧师说:“神生来便拥有智慧。”

    生来便有……生来便有……我明白了!

    我从其中受到启发,就像神明启发野兽一样。天籁小说

    如果按《梵顿经》的说法,万物还未演变之时,所有的活物都是神明创造的胚胎。这些胚胎本质相同,神在其中放了等量的智慧。也正因胚胎本就拥有智慧,它们才会选择适合自己的环境生长。

    所以,人与野兽,本质便为一体。只不过是生存的环境发生变化。正如植物是被神扔入泥土的胚胎,鱼类则是坠入江河的胚胎那般。

    人就是野兽。这种想法如果暴露我一定会被送上火刑架。但是,探索的心止不住跳动。我最终找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做了实验。

    我们将新生的婴儿与各式各样的野兽置于与世隔绝的村庄内,最早一批的婴儿长成后还具有人的特性。他们能无师自通地直立行走,会寻找新鲜的水果和水源。其中一个甚至做出了枪去对抗野兽。他真是一个天才。

    实验还在继续,我会持续对村庄进行观察。虽然现在得到的结果还比较细微,不过我想此次实验将会成为跨越历史的发现。

    人与兽……兽与人……是否有想象中的泾渭分明

    ……

    当你看到这里时,我的导师已经进入天国。我是他曾经的助手,如今的记录者。有关人与兽的实验还在继续。

    现在,距离最初的实验品已经过去三十年,实验品只繁殖了一代,不过能明显感觉到新生儿的反应变得滞缓。第一代实验品在四岁时会开口说话,而这一代则推延至五岁。或许这一年并不算什么实证,但越是观察,便越会觉得导师的推测是正确的。

    实验品的学习能力在以肉眼可见的数值下降,现在即使我们不去恐吓他们,他们也不会从村庄内逃离。谎言一代一代传下去便会成为本能。

    人与兽的差别当真如《人的复兴史》里那般描述得巨大吗还是说,二者间的差异本就是人类刻意营造的假象呢

    ……】

    李铭继续翻阅着《人性与兽性》。这本骇人听闻的书与其说是论文,不如说它是实验报告。书里记录了总共十代人,将近五百年的实验报告。从最初还具备学习能力的第一代人到后来连直立都做不到的第九代人,每个人的活动轨迹都完完整整地记录在书本之中。

    宛如将创世纪倒过来写了一样。从胚胎到野兽到人,再从人到野兽到胚胎。这个实验最终的结果是否会完成一场轮回

    最后一次实验的主持者写到瓦利耶夫的字样,也是距离现在最近的一次实验。

    【我想我可能是最后一个记录者了,帕达尔卡三世突然的死直接打乱我们的计划。原本,我们打算在皇帝陛下的庇佑下进行长达五十年的实验,可没想到提莉亚居然会先下手。皇室已无法再庇佑我们,我们要逃往别的地方。以下则是我记录的实验……】




第51章 十五.人性与兽性(2)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与世隔绝的理想乡 ”查找最新章节!

    【区域a01:没有与任何野兽放置的参照组。

    实验品虽失去语言能力,却并未影响交流。他们还残留着人的本能,双腿直立行走。建立了群居部落,未能产生家庭,未能构建房屋。繁育下的新生儿由母亲哺育。

    以食草为生,饮用山泉。攻击性较低,没有时间观念。

    ……

    区域a02:与鸟类居住的人群。

    进化最完善的群体,并且最为接近现代人种。他们学鸟类筑巢,在平原上搭建一个个巢穴。学会了用树木对风雨进行遮挡。为捕捉鸟类,他们制作了弓箭和篓筐,学会用食物作诱饵。

    他们在学习上的天赋令人惊叹。与现代人种不同的是,他们不再定居于一处,而是随着气候不断迁徙。

    ……

    区域a03:与水生动物居住的人群。

    全员死亡。死因有溺水、坏血症、被鱼群攻击等等。果然,人类还是需要陆地生存。

    ……

    区域a04:与兽类居住的人群。

    我们在其下又划分出与大型食肉动物、大型草食动物、大型杂食动物、小型肉食动物、小型草食动物、小型杂食动物……

    与动物居住的人群变化最为明显。与鸟类居住的人群并不会学习鸟类的叫声,可与动物居住的人群却会学习它们的语言。

    而其中,越与人体相近的动物同化越为严重。与猿猴居住的人类手指与脚趾开始变长,毛发也变得浓密,他们擅长攀爬,并出现首领。

    ……

    与虎、狼等猛兽居住的人群展现出极强的攻击性。他们已退化成四肢奔跑,开始用牙齿攻击。开始拥有领地意识,会对领地内的其他生物进行驱逐。听觉与嗅觉变得格外灵敏,一部分开始昼伏夜出。

    ……

    与老鼠居住的人群开始打洞,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害怕阳光与活动人群。不仅吃腐肉,还会啃食尸体。不久之后,人群爆发瘟疫,全员死亡。

    ……

    提历一年,距离帕达尔卡三世死去已过去六个月,我们的实验地终究他们被发现。军队已到达我的屋外,我想我很快便会被送上断头台。

    我不明白为什么提莉亚女王会对我们穷追不舍。我们是探索生命真理的领头羊,也是回归神明的神使。我们已经发现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谎言。这将是几百年来最伟大的成就。

    人与兽只是形态外貌上有所区别,其意识却本质统一。我将人的意识取为“人性”,而兽的意识则称为“兽性”。每一个躯体里都藏着两种意识,若躯体的主人认为自己是人,他将获得“人性”,展露出人的特性。若他认为自己是兽,他将获得“兽性”,从而表现为野兽。人性与兽性,都是自我选择的结果。

    所以现在莱顿教所宣传的“人性”理念其实是错误的!是一个谎言!人的善恶都来源于后天教导,人也没有爱的天性。他们在诱导我们!单身笔趣阁

    都是谎言!我们本可以露出獠牙与烈爪,胜者为王。可王座上的统治者却用镣铐锁住了我们的喉咙。他们用谎言掩盖了本我,用谎言掩盖了天性。他们用法律鞭笞我们的精神,用监察构筑巨大的实验室。

    我们是一辈子的奴隶!】

    《人性与兽性》的内容到此为止。李铭不知道在最后一名研究员身上发生了什么,令他如此义愤填膺。但是,他口中的人性显然与莱顿教的人性不是一个概念。

    研究员认为的人性是身为人的意识,而莱顿教教导的人性是道德观。连概念都无法统一,更别提更深层次的探讨了。

    不知道这个世界有没有进化论。如果加上进化论的理念,有关人与兽的讨论会更为复杂。即使再过几千年、几万年都不一定能得出结论。拿李铭本世界的理论来说,众所周知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人也是一种动物。可进化的标准是什么进化的动力是什么如果是适应环境的需要,为何有人天生是旱鸭子,有人天生水性较好如果水性的不同也是生物进化的结果,那会水的人与不会水的人是否也是两个物种呢如果从基因划分,那人类可分出的物种就更多了。归根到底,基因又是以什么条件改变结构的

    啊,不能再想了。没有结论的问题怎么思考都是浪费时间。《人性与兽性》的书上并未记载着作者与日期,李铭又翻了翻,将书放回原处。

    钟表的指针已转至4点,再有两个小时,就将迎来曙光。他喊醒张帅,抓紧将剩下的房间跑一趟。

    第三个房间是舆洗室,没什么好看的,下一间。

    第四间房是卧室。不知是什么品种的毛飞得遍地都是,衣柜里没有一件遗留的衣服,只有被抓烂的被褥。说起来,走廊的地毯也都是爪痕。

    “你……”李铭打算再一次请教专业人士。

    张帅直接摆手,“我没遇过。我不知道。别问我。”

    而后他又说了一句,“反正肯定不会是老鼠的。”

    你该不会连老鼠都是刚才认识的吧

    一个有人却没有动物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李铭暂时想象不出。也不知道写下《人性与兽性》的研究员如果看到张帅会是什么反应。

    他这点细微的走神也是由于时间太晚。平时生物作息规律的后遗症便在此处。李铭只觉得困意不断涌上,他的注意力开始分散。

    得快点调查完回去补一觉。

    城堡的主人显然做好了离开的准备,楼下的佣人房也打扫整洁,没有多余的生活物品。那他为什么还会死在书房里

    李铭又打开了第五个房间的门。这又是一间卧室,衣柜比刚才那间还要干净,连被褥都没有。不像有人居住过。

    通往四层的楼梯只有一个,高度大约是其他楼层的一倍。这条楼梯不再是笔直的一条,而是螺旋向上。从心中的地图来看,他们已经绕城堡走了一圈。

    “花这么大功夫绕一圈,还不如从楼下跳上来。”张帅抱怨道。

    李铭决定不跟非人者抗辩。

    楼梯的尽头居然是一扇门。一扇挂了三把锁,敲起来“乓乓乓”的铁门。

    简直在向李铭宣告,它的背后藏有秘密一般。



第52章 上架感言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与世隔绝的理想乡 ”查找最新章节!

    这本书明天上架,要投资的赶紧。顺便求首订、求票票。

    以上是这章的宗旨。

    才怪。

    其实从后台就能看到书的成绩怎样了,也大致能猜到上架后的结果。不过我也不是靠写书吃饭的,所以就那样吧。大家该咋滴就咋滴。有空余的票就投投,没有也没关系。看的开心就好。

    作为作者的我自己都没能完成起点要求,在这个日更6000都算普遍现象的网站,我连自己该做的都做不到,就没什么资格要求读者去做什么了。能看到这里的读者们,我也向你们表达衷心的感谢。我需要的并不是作品成绩,而是有人确确实实地在观看我的作品。

    《与世隔绝的理想乡》其实是在某一天玩海猫时突发灵感,海猫作为一个反推理的作品着实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在此之前,我认为的悬疑作品便是像大部分侦探剧一样发生事件——搜寻证据——找到证人。但海猫给予我另一种启发,证据一定是真实吗证人一定不会说谎吗犯人一定只有一个吗看到里面角色的推理博弈,我就想着如果自己有一个类似的主角会怎样再加上之前大量悬疑作品被下架,整个人都陷入书荒状态。我就想,既然没书看了,我就自己写吧。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的雏形。1234小说

    当时我只是在写存稿,写了两章后没忍住发了出来。算是犯了新手作者常见的错误我听说一般作家都会先写个10万字。没想到,我第一章发表在8月5号,十天之后就是悬疑祭征文。于是完美的错过了征文活动。当时想删文的心就有了。

    后来我想这也不是个坏事,如果参加了征文,我可能就会对名次啊、排行榜啊非常在意。那对于写文来讲并不是个好事。

    本想着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更新(可以看前四章的更新时间),结果签约的消息重新点燃了我写作的动力。

    我能不能完成一篇文,能不能写出一本好书我也想知道。人啊,不逼一逼就不会知道潜力有多大。

    最后,感谢一直支持我的读者们。



第53章 十六.剧本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与世隔绝的理想乡 ”查找最新章节!

    如果按正常的游戏思路,在见到门上的三把锁后,李铭应该退回其他楼层,挨家挨户地寻找钥匙。然而此处并非游戏世界。李铭拥有取巧的方法。

    张帅再次展露出超出常人的武力值,不过他的目标并非铁门,而是门边的墙壁。至于本人信誓旦旦的铁门也可一力破之的保证未被李铭采纳。

    有更容易破坏的东西,为什么要跟铁门死磕

    风迎面而来,带起一阵灰尘。灰尘浓郁到肉眼可见的地步,呼吸也变得艰涩起来。月光完美落在法阵中央,令其泛出细微的紫光。

    但其实紫光并不可用细微形容,正如同在白衣人群中穿黑色衣服一样。黑色本不显眼,甚至会吸光。可当黑色被放入一群白色之中,它就将变得耀眼无比。

    眼前的紫光亦然。它只是淡淡的一层、连水波都算不上,只能称之为薄雾的光亮,在此情此景之下,却比月光更吸引二人的视线。

    它是魔法阵。

    魔法阵已是李铭所想到的最为贴近的词汇。

    顶层居然是露天的平台,四方各有一座瞭望塔,瞭望塔连着链条,链条又连接到半空中的尖塔。

    没错,半空中。在半空中有一座像是被四条锁链吊着,又像是凭空漂浮的尖塔。它仅有十五厘米的高度。与地面上刻着的魔法阵相比,显得不值一提。
1...2223242526...13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