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工业帝国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少司寇
此时的常阿岱身边只有一百八十来名满洲铁骑,包括七名巴牙喇,但因陆远要求射人先射马,故这一百八十来名满洲铁骑只有百来人还有战马。
而此刻包围住他们的威武军野战官兵不包括后面的非战斗人员还有近八百人。
大明工业帝国 第107章 大捷
两千余建奴!
四个牛录的汉八旗全军覆灭!
三个牛录的蒙古八旗被彻底打残,只余一百来溃兵逃去!
一个牛录的满洲铁骑被打得只剩下一百八十来名残兵,百来匹战马!
可以说。
威武军的第一次对阵建奴之战已是胜利在望。
此时的甲剌额真常阿岱已经没有了战意,甚至出现了怯意,包括他身后的一百八十来名满洲建奴。
少顷,就在威武军逐渐缩小包围圈开始挑射着这些满洲建奴的战马时。
甲剌额真常阿岱带着一半铁骑和四名巴牙喇立刻调转马头就朝西北方向跑去,而李国英则和另外三名巴牙喇则从东北方向跑去!
这些满洲建奴不顾一切地纵马逃跑,一边跑一边把两三支弓箭搭在弓弦上,誓欲逼近威武军后就开射。
而威武军这边立即弃了李国英一部,全部朝常阿岱这边围了过来。
满州建奴的强弓重箭射程约有六十步左右,当然在马上射会比较受影响,但无论如何自然不是威武军燧发枪的对手,燧发枪的有效射程达到一百步,直接将急于奔逃的三十来建奴骑兵坐下战马射倒在地。
然后,威武军骑兵连也立即拦住了甲剌额真常阿岱冲在前面的骑兵,直接张弓搭箭对射,双方战死各一半,约十来人,然后直接冲在了一起。
威武军骑兵挥着钢刀与这些急于逃跑的满洲铁骑对砍着,有威武军骑兵被砍飞,但也有建奴铁骑被高碳钢刀在疾速劈砍下齐腰砍断。
趁着威武军骑兵连牵制满洲铁骑时,步兵连已经冲了上来,在一百五十步外就开始漫射,虽然精确度不高,但因为燧发枪的射程可达两百多米,所以也将十来名后面满洲铁骑射于马下。
费叔见步兵连冲了上来,急忙带剩余的三十来名骑兵退了回去,只远远地拦住这股建奴残兵的退路。
此时,甲剌额真常阿岱身边只有十名建奴铁骑还在马下,剩下二十来名建奴铁骑成了步卒,惊慌地围在这十余骑的周围。
砰!
威武军步兵继续挑射着。
这次威武军没有射马,为了俘获几匹战马,所以选择了射击人。
而这甲剌额真常阿岱则不想被明军俘虏也不想投降再次强行往西南方向逃窜。
费叔立即带着骑兵又冲了上来,三十来名威武军骑兵将甲剌额真常阿岱和他身边仅剩下的三名满洲建奴逼了回去。
常阿岱没想到自己会到这种地步,他看了看满口吐白沫的战马,再看了看自己身边尽是慌张之色的三名巴牙喇,当他正要拔出匕首刺在坐骑屁股上而继续突围时,砰!他麾下的战马突然坐倒在地,不停地抽搐着。
常阿岱也摔倒在地上,然后李有来立即带着的一个伍冲了上来,熊知远更是当即将长矛刺入了常阿岱下体,疼得常阿岱嗷呜一声当场叫了起来,瞬间也没了力气,手里的顺刀也拿不稳,而落在了地上。
剩余的三名巴牙喇也因为战马被射中而摔于马下。
毕竟这时候就四个建奴还有战马,射死战马可以最大可能的俘虏这四名建奴,因而也不必再为了这四匹战马而射人。
甲剌额真常阿岱被活捉。
剩余成为步卒的二十多名建奴铁骑也被相继活捉或因为顽抗被杀死。
陆远这时候带着近卫连一部走了过来,见岳长贵摁着一名白甲巴牙喇,只吩咐道:“传令下去,所有俘虏全部枭首!只留其甲剌额真一个活口!”
“是!”
岳长贵回了一声就拔出匕首。
而这名巴牙喇露出了满脸惊恐之色,支支吾吾地说着求饶的建奴语。
但岳长贵还是迅速将这巴牙喇抹了脖子,这巴牙喇鲜血汩汩冒了出来,蹬了几下腿后就没了力气。
没多久,岳长贵就拿着其人头走了,一时间眼眶湿润起来,说了一句:“媳妇,我终于给你报仇了!”
旁边正救助着威武军一名伤员的静雅听见了这一句,一时间越发对这个自己照顾过的第一个男人产生了兴趣。
“呀!”
这时候,受伤的建奴见明军还在杀自己这些清兵,便也不再装死,突然暴起,直接就近朝静雅袭来,拔出肩部的一支箭羽就朝静雅玉脸插去。
静雅被吓懵了。
“小心!”
砰!
岳长贵见此,立即跑过来,顺手抄起一根落在地上的狼牙棒朝那名建奴砸了下去,顿时将那建奴砸了个肠穿肚烂。
“你没事吧。”
满脸溅满血的岳长贵看向静雅:“你没事吧?”
静雅见是一张血脸,又下意识地尖叫起来,又看了看后见是岳长贵,又满脸羞红,结结巴巴道:“没,没事。”
“我叫静雅!”
医护兵静雅说了一句就抬起来头。
而此时,岳长贵早已走了,只喊道:“奉官爷之令,所有建奴除甲剌额真外,全部处决。”
从旁看见这一幕的陆远也喊了一句:“死了的补上一刀!然后,非战斗人员也去补上一刀,见见血,练练胆子!”
说完,陆远就来到了李有来这里,看着这着红色护心镜甲衣的建奴,问道:“他就是满洲甲剌额真常阿岱?”
“回官爷,正是,刚才费叔已经确认了”,李有来回道。
陆远点了点头,就抓着这甲剌额真常阿岱的金钱鼠尾提拉了起来,然后又看了看着常阿岱的脸,见他一副吃了屎或憋了尿的样子问道:“他这是怎么了?”
“回官爷,小的让他成了阉人”。
熊知远有些尴尬地回道,又道:“不过,不碍事,死不了!”
陆远笑了笑,就吩咐道:“从现在开始,你们伍负责看好此人!到时候本官要将他献给皇上,将他嘴嘟起来,绑扎实!”
李有来等忙回了一声是。
而此时。
其他建奴则尽皆被枭首,首级全部被裹了石灰后就交给了辎重队。
陆远的威武军数量不多,没办法押解俘虏进京,只能割其首级,反正凭首级到时候也能领军功得赏银。
至此。
威武军同建奴的第一仗彻底结束。
建奴被斩首两千一百一十二级,其中真虏首级两百一十首级,余者皆为汉蒙八旗建奴。
而威武军骑兵伤亡二十四人,步兵伤亡四十七人,合计七十一人,其中死四十二人,重伤十六人,这个年代没有抗生素,重伤也就意味着死亡,所以还能恢复战斗力的只有十三人。。
建奴与威武军伤亡比例近三十比一。
这无疑是一场大捷!
大明工业帝国 第108章 进城
在威武军与建奴酣战时,武清县的辛典史和百姓们一直躲在城墙后看着陆远他们。
辛典史一开始没有想到陆远这支官军会真的因为自己的拒绝而没有强行进城。
见这支官军还真的在城外扎营守卫一城百姓,他内心还油然而生出一丝敬意。
但辛典史也同样觉得这支官军有些不自量力。
毕竟两千建奴,经历过数次建奴劫掠的他知道建奴的厉害。
不过,这不妨碍他在看见这支官军与建奴酣战时为这支官军揪心。
特别是,当他看见建奴铁骑一波接着一波地朝这支官军冲击时。
辛典史感觉自己的心都被提到了嗓子眼,他还是第一次见这么多建奴在自己面前冲锋而来。
但他也同样惊讶这支官军表现出的沉着和镇定,以及那可以在百步外杀敌的神奇火器。
当辛典史看见这些建奴一次次挫败于眼前这支官军的兵锋之下时,他更是忍不住为这支官军挥手叫好。
城墙上的其他百姓也一样,渐渐的从对这支官军的警惕与怀疑的态度变成了敬佩与同仇敌忾起来。
看见建奴退却,已然大败时,只辛典史更是大喊道:“乡民们,助官军杀建奴啊!”
百姓们纷纷回家拿起柴刀木棍冲了出来。
但这些百姓们自然不及威武军正规军的进军速度,待他们冲来时,威武军已经俘获了甲剌额真常阿岱,并已在斩这些被俘或伤亡的建奴首级!
迎着晌午的冬阳,辛典史撩袍跪在了陆远面前:“将军率威武之师力克建奴,解除武清之危,且对百姓秋毫无犯,下官感激不尽,并为自己轻慢将军而感到羞愧,请将军见谅!”
“辛典史请起,你为百姓而侮本官,本官岂能怪你!”
陆远是有些气愤这辛典史一开始将自己和其他明军等同视之,甚至大加嘲讽,但现在见这辛典史亲自下跪,他自然也没有再追究的道理。
因而,陆远干脆就扶起了辛典史,说了一句。
“谢将军不罪之恩!然将军虽宽宥下官,但下官岂能自谅,下官愿为将军做上马墩,并未将军牵马!”
这辛典史说着就匍匐在了陆远坐骑的旁边:“请将军上马!”
辛典史如此做既是为了表达对陆远的歉意和敬意,毕竟这么多年他还是第一次见有官军真的不进城骚扰百姓且敢以少胜多大败建奴的。
除此之外,辛典史也是真的想取得陆远的原谅,以免被这位已取得杀虏大功的少年将军在皇帝面前告自己一状,让自己被罢官治罪。
何况,在辛典史看来,欺老莫欺少,眼前这位将军虽然年少但已取得不世之功,将来若真想收拾自己,简直易如反掌。
所以,辛典史知道自己现在必须做低姿态,为自己最开始的轻慢行为付出代价。
陆远见整个威武军的野战官兵都在看着,知道这不仅仅代表着自己的荣光,也代表着威武军的荣耀,让一堂堂九品典史官做上马墩,这无疑极涨威武军上下官兵的志气。
“好!陆远就恭敬不如从命!”
陆远也就没客气,说着就踩在了这辛典史的后背上,翻身上了马。
“好!”
周狗儿先大声喊了一句,挥手欢呼起来,然后对身后的威武军官兵说道:“大家都看见了吧,因为我们威武军打败了建奴,百姓们都看我们不一样了,连这典史大人都给我们官爷当起了马夫,我们威武军是受百姓爱戴的正义之师!”
“杀敌!”
“杀敌!”
“杀敌!”
周狗儿说着就振臂高呼了起来。
威武军们也都激动起来,他们很享受这种荣誉感。
而武清县城的百姓们也都笑了起来,似乎很喜欢这样的官军。
同在威武军的医护兵静雅也觉得与有荣焉,情不自禁地看了岳长贵一眼,觉得对方越发的伟岸顺眼,心想有一天或许他也会像官爷一样有人为其牵马坠镫吧。
原来这位将军叫陆远。
原来这支官军叫威武军。
辛典史心里想了想后就立即站起了身,顾不得拍去后背上的脚印,就牵起陆远的马朝城门而去。
“辛典史,你后背的两脚印怎么不抹掉?”
陆远这时候问了一句。
“这是贵人之脚,下官不忍抹掉”。
辛典史放低着姿态,笑着说了一句。
陆远承认他现在听了这奉承的话,很是受用。
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他以数十名威武军牺牲为代价得到了今日的荣耀,也许就是这句话的意思吧。
昨日。
辛典史不惜以身死为代价阻止陆远和他的威武军入城。
今日。
因为陆远和他的威武军大败建奴,辛典史自甘做马夫为陆远牵马进城。
这或许就是胜利带来的变化。
一年前,陆远是碌碌无为的商贾子弟,威武军的大多数官兵是无家可归的难民、流民,亦或是街头巷尾和荒村野乡间饥寒交迫的平民。
但此时,陆远成了战功显赫的将军,而他们则成为了力挫建奴的猛士。
当陆远和他的威武军在百姓的注视下,进入武清县城的那一刹那时,仿佛所有人从此都不再是这个时代的草芥。
陆远由辛典史牵着从南面“控引畿服”门进入,随其一同进城的则是威武军近卫连。
而紧接着是申光祖的第一局。
在此之后则是辎重队和炊事、宣传等兵,其中辎重队备好的大车三十辆皆装满了建奴首级,还有三十辆车则装着重伤员威武军阵亡官兵。
至于轻伤员则由各自连队的战友用担架抬着,且由医护兵陪护着。
静雅运气好,刚好被分配到了岳长贵所在近卫连,负责照顾近卫连的一名伤员,这让她足足高兴了半个时辰。
于是,静雅没事就偷偷看了岳长贵一眼。
陆远见此提醒了这静雅一句:“这个医护兵,把心思放在照顾伤员身上,别一直盯着你的郎君,反正他又跑不了,难道你还想让他受伤好照顾他?”
静雅俏脸一红,但还是忙朝陆远敬了个礼:“是!”
陆远笑了笑,没再说话。
在一旁的岳长贵见此问了这静雅一句:“你郎君是谁?连官爷都知道了?”
静雅羞涩地一笑:“不告诉你!你猜就是了!”。
“我怎么猜?”
岳长贵腹诽了一句。
大明工业帝国 第109章 北上
陆远进城后直接去了县衙。
因知县已经逃跑,他也就暂时把县衙作为自己这个威武军主帅的中军大营。
辎重队、医护队、宣传队等非战斗编队也住进县衙。
而第一局则负责防守东城城门,第二局则负责防守西城城门,南城则由近卫连与炮队防守。
北边因紧邻运河无城门开启,只有一栋建于嘉靖年间的镇雍楼,故陆远只让华允敬在楼里守着。
至于各处垮塌的城墙,陆远也让各自负责该段防务的威武军连队雇佣县城民工来修筑,以防止依旧会出现大股建奴来偷袭。
刚经过鏖战的威武军自然是要在武清县城休整些时日的。
而要休整肯定得要有一个可以防御的要塞才行。
所以,陆远才决定要给这武清县修补城墙。
至于雇佣的民工则是由辛典史负责组织。
百姓们虽说很高兴有这样秋毫无犯还能打败建奴的官军,但想到要给这些因刚杀过人而一身煞气的威武军干活还是有些不敢。
一听辛典史要招他们去为威武军做事,有的怕的直接躲进了自家地窖里。
好在威武军拿银子出来,最终一些百姓为了挣钱都还是主动出来了,渐渐的越来越多。
至于修筑城墙的建筑材料自然是凝固时间很短的水泥。
反正这次进京勤王,辎重队靠着运河之便也运了不少水泥来。
威武军在城中也不缺粮,萧春来奉陆远之命在武清城设置的联络站很快就送来了三千石粮食,再加上自带的,威武军倒也不用从百姓手中购粮,自然也用不着像其他官军和建奴一样从百姓手中抢粮。
威武军纪律严明有时候也是因为有经济物质保障。
当晚。
县衙内灯火通明。
陆远聚集了威武军所有连长以上的军官开会,以总结此战的得失。
“我军伤亡七十一人,其中,轻伤十三人,重伤十五人,战死四十三人;
骑兵连轻伤六人,重伤四人,战死十四人;
近卫连伤亡十二人,轻伤两人,重伤一人,战死九人;
第一局伤亡二十一人,轻伤三人,重伤六人,战死十二人;
第二局伤亡十四人,轻伤一人,重伤三人,战死九人;”
炮队轻伤一人,重伤一人;
辎重队没有伤亡;
医护队没有伤亡;
宣传队没有伤亡;”
岳长贵先通报了一遍威武军的伤亡情况,并说道:“骑兵连伤亡最重,折损近一半人马,其余各步兵连也有各别队伍损失惨重。”
申光祖听后颇为郁闷,他的第一局这次作战伤亡不轻,到时候得补充新兵,而新兵肯定没老兵好使,毕竟新补的兵很多都不会再是以前和他同乡的兄弟。
而费叔也很心疼,他的骑兵培养起来不容易。
当初,组建骑兵时都是陆远给他开绿灯,把各连队的尖子兵选了去,很多都是以前在辽地当过边军的难民,宁愿没让这些人在步兵连当军官都调了过去当骑兵,就是为了凑齐一支能战的骑兵队伍。
但这次直接折损一半,再想挑出二十四个有骑术天赋的士兵来可不容易。
接着。
岳长贵又向陆远和在场军官们报告道:“建奴首级我们一共斩获两千一百一十二颗,真虏首级两百一十颗,其中巴牙喇首级十三颗,马甲五十七颗,步甲首级一百四十颗,蒙古八旗建奴首级七百五十四颗,汉军八旗建奴首级一千一百四十八颗,俘获甲剌额真一名,斩杀参领两名,佐领五名,专达一名!我军与建奴伤亡比为一比三十,大胜!”
不过,当岳长贵提及到敌军的伤亡数字和双方伤亡比对结果后,众将都笑了起来。
多日前谈及就恐慌的建奴如今不过是一个个数字,威武军的军官们对建奴的惧意也似乎因此烟消云散。
陆远见此也很是高兴,有了第一次与建奴作战的胜利,无疑就让威武军有了接着战胜建奴的士气。
接下来的休整日里。
陆远亲自看望了伤员们,除了可以恢复战斗力的轻伤伤员将要继续跟随大部队北上勤王外,重伤员则需要暂时在联络站养伤,待伤势基本稳定或生命结束后再和战死之烈士一起由联络站负责运回乡入土为安。
陆远让出成衣店和布业零售店部分利润为的就是打造这样的一条后勤服务线。
所以,战后处理问题,陆远也不用太过于操心。
不仅如此,武器更换和新兵补充也由联络站负责联络,陆远只是需要在参谋部提供的需要补充多少新兵需要补充多少火器弹药的命令状上签字就是。
而且,联络站早已按照陆远的吩咐提前准备好了一批武器和弹药。
陆远的威武军更换一批出现故障的武器和补充弹药以及粮草后才继续离开武清县城北上。
在此期间,费叔自然依旧带着骑兵连在附近哨探着,以免被大股建奴铁骑发现踪迹。
十月二十日这一天,威武军主力正式离开武清县城北上。
在北上途中,陆远看见到的难民越来越多。
据费叔报告说,骑兵连哨探到甲剌额真常阿岱之前驻扎的营地,整个营地尸横遍野,有不下三千被建奴掳掠去的百姓被溃逃回去的建奴为泄愤屠杀!而逃出来的百姓也还有数千,不少还是从良乡、涿州逃来的,足可以见建奴让多少百姓家破人亡。
陆远只能让联络站尽可能地把这些难民带到清水镇堡去,为将来威武军做大提供人力资源基础,毕竟这些被建奴残害过的难民无疑会是最好的兵源。
为此,联络站准备了许多的粮食,做成馒头,发给难民,但只给这些难民每人发一天的饭食,直到发到清水镇堡为止。
……
砰!
涿州城附近的建奴中军大营里。
镶红旗旗主杜度一脚将李国英踢倒在地:“狗奴才,放你娘的屁!常阿岱乃是我大清最威猛的勇士!怎么可能败于明军之手,被明军俘虏!”。
“好啦,杜贝勒,你听李副将说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常阿岱身边有两千铁骑,怎么会败于明军之手?!”
多尔衮这时候忙劝了一句,就冷冷地看向了李国英。
大明工业帝国 第110章 勤王之师
“李副将,你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所遇到的明军可是卢象升的天雄军还是孙传庭的秦兵?”
多尔衮问了一句,据他所掌握的情报,现在明廷中可堪一战的精锐就是卢象升的天雄军和孙传庭的秦兵,如果真的有谁全歼了自己大清的八旗兵,就只有这两支明军有可能。
但多尔衮也不能确定,因为据他所知,如今卢象升的天雄军还在从宣大赶来京师的路上,孙传庭的秦兵还在陕西剿流贼,就算接到勤王令也不可能这么快到了武清县附近。
“回王爷,奴才实在是不知这支明军是哪一路,只知其规模约在千人左右,所用火器极为犀利,乃奴才平生所未见,可百步外伤人,有种火炮也是不知是何炮,可两百步外伤人,威力极强,可破皮盾,可撕烈马,甚于虎蹲炮!”
李国英给多尔衮磕了个头,然后就忍着腹部剧痛朝多尔衮回了一句。
而多尔衮在去年因收降蒙古林丹汗之子额哲并获得其传国玉玺而被加封为和硕睿亲王。
故这李国英称呼多尔衮为王爷。
“放屁!约在千人左右的明军,能让我两千铁骑全军覆没?这他娘的哪里是明军,除非是天兵天将!李国英,我看你是在胡说,分明是你怯站逃跑,才害了常阿岱!别以为我不敢杀你!”
常阿岱乃贝勒杜度之孙,故想到自己孙子如今未跟着李国英回来,甚至可能被明军俘虏,杜度就气得不行,见李国英说的还这么荒诞,他就忍不住又踢了李国英一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