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有君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臊眉耷目
“吹号命令前军靠近城墙抛掷土袋,并支架云梯。”陶商转头对传令兵吩咐道。
“呜呜呜……”的号角声响彻了整个南昌城的上空。
两千名扛着土袋的金陵士兵一个个都是身强力壮的大汉。在龟甲阵的掩护下来到了城下,将土袋扔在南昌城的墙根下。
而他们的头顶上,则是呼啸的石块与滚木,重重的砸在金陵军的身上,夺取他们的性命。
面对着战友不断在身边倒下,金陵军却是毫不迟疑,他们坚决而顽强的将队伍推进到南昌的城墙下。士兵们把盾牌顶在头上并架好了登城的长梯。
由于土袋已经事先累积,有间隙云梯的底座深深的插入了土袋中显然比放在地面上更牢固,且更不容易被守城的袁军士兵推倒。
一切准备就绪,陶商再一次命人发布冲锋信号,五百名第一批攻城的士兵在号角声的指挥下象蚂蚁一般开始登梯。
他们疯狂的吼叫着一手战刀一手盾牌向登城梯冲了过去,并攀爬而上。
甘宁和周泰作为中军的掩护主将,则是指挥着臂力巨大,手持两石以上的长弓手营在后方紧随策应!用弦力强大的弓弩为他们保驾护航。
甘宁摇晃着铃铛,发出“叮铃叮铃”的响声,他一边爬一边高声喊道:“密集射击密集射击……射不中也不打紧,给老子高高的射!往城头招呼!”
双方的士兵都有倒下,双方密密麻麻的长箭在城头犹如乌云密布,你来我往。
直到第一批金陵军登上了城头,一场肉搏血战亦是开始!
许褚、陶基、甘宁、周泰、董袭、潘璋等人身先士卒,率领大部分的攻坚士兵紧随而上,辅墙上的争夺战瞬时就进入到了白热化的阶段。
越来越多的金陵士兵和邗越蛮兵跳上了城墙,肉搏战越来越激烈。
甘宁一马当先,直奔着在城墙上杀的最凶的纪灵而去。
纪灵每一刀几乎都会砍杀一名金陵兵,他一边疯狂的舞动着战刀,一边高声对手下的兵卒们怒叫:“支援!支援啊!给我往上顶!”
纪灵的话音未落,甘宁的大刀已经划空而起犹如闪电一般呼啸而来。
纪灵没有想到金陵军中居然有这么勇猛的好手,急忙挥刀直砸来刃。
“哪里来的毛贼,竟敢偷袭你家纪公!”纪灵怒目圆睁,狠狠的瞪视着甘宁。
甘宁傲然的扭动了一下腰肢,发出了“叮铃叮铃”的响声,犹如自行车成精一样。
“怎么?不识的你干爷爷?忒没见识!”
纪灵紧盯着这个神经病,恶狠狠的道:“我要你命!”
两个人在城头双方士兵震耳欲聋的呐喊声里双刀交错,发出一声惊天巨响,彼此交起手来。
两人刀来戟刀转眼交战三十多合,胜负不分。
纪灵显然心情不好,没有什么交战的欲望,只是在应付着甘宁的猛攻,而甘宁却越战越勇。
他从纪灵的战刀上明显感觉到对方是一个本领高强之士,其实力不在自己之下,所以越打越是兴奋。
面对甘宁这种人来疯,纪灵很是无奈,他着实不想跟他纠缠过多,问题还偏偏躲避不了。
“吃老子一刀!”甘宁刀似猛虎,直奔着纪灵面门而来。
纪灵略一扭身躲避而过,刚想回敬一刀,却发现甘宁刚才的竖劈不过是虚招,他的手腕变化极快,劈空之后,便顺势改变刀的运行轨道,照着自己的侧面削了过来。
纪灵骇出一身冷汗整个身躯霎时腾空而起,硬是躲过了甘宁这必杀的一击。
纪灵落到地上连退几步方才稳住身形。
甘宁这一刀终于把纪灵的真火砍出来了。
他从军数载,追随袁术辗转各部,单以武力而论,袁术手下诸将无有人能出其右。
张勋,刘勋等人的用兵在他之上,但武勇却不及纪灵。
眼见这名不见经传,晃荡着屁股挂着铃铛跟自己显摆的神经病居然也把自己逼到这种境地,纪灵的自尊深深受挫!他
怒吼一声:“狗贼!看纪公治你!”
甘宁亦是大叫一声,哈哈一笑,挥手道:“来吧!”
两人顿时就象两头猛虎一般,蓄势待发,怒视对方,大有不死不休的架势。
就在两个人打算冲向彼此的瞬间,却见斜刺里突然闪过一道身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略过纪灵的身前,一刀扎在了纪灵的大臂之上。
纪灵扬天一阵怒吼,疼的跌坐了在了地上。
来人一脚踹翻纪灵,并高声呼喝,招呼周围兵将过来助他将纪灵生擒。
甘宁愣愣的看着来人,面上闪过羞辱的怒意。
“潘文珪!你这是什么意思?”
潘璋嘿然一笑,道:“甘校尉,不是我总想跟你抢饭吃,只是当下乃是击溃袁术的重要时节,校尉不可因为自己一人的好勇斗狠,而耽误了真正的大事!”
说罢,潘璋指了指被绑缚的纪灵,道:“此人乃是袁术帐下的重将,或杀或擒都必有大用,可惜甘校尉久战不下,与他纠缠时间忒长,末将也是无奈出手,还请甘兄勿要见怪!”
甘宁死死的盯着潘璋,恨不能把他活剐了,只是对方说的句句在理,让他根本无法反驳。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甘宁不再看潘璋一眼,而是转身加入了其他的战团。
潘璋转头看了看被自己绑缚的纪灵,笑道:“这功劳,却是我的了!”
……
城头上的金陵军越来越多,而城下的门也被砸开,金陵军蜂蛹的向着城内进攻。
袁术被张勋护持着,一边跑一边高声呼喝:“不准退!不准退!给我狠狠的打!我要杀了陶商!杀了他!”
张勋几乎是抱着袁术拼命的往城内跑,一边跑一边高声道:“主公快走吧!此地不宜久留!吕布和孙策也快攻进来了!明公还需留下有用之身,以图霸业,不可置一时之气!快走!”
三国有君子 第四百零七章 术 逝
袁术被张勋扛在身上,扔在了马匹上,一群袁军以张勋为首,保护着他拼命的向着内城冲去。
吕布和孙策也已经攻克了北门和西门,四方兵马从三个方向攻杀入城,袁术的五万守城兵马的战意登时间便烟消云散,化为了无形。
袁术的数万兵将,今日临阵突逢吕布,孙策反叛,又遇城内百姓造反,如今又有金陵军攻克南门,士气早就是一蹶不振了。
当那些金陵军们高举着战刀和长枪,如怒潮一样奔涌而来的时候,袁术的士兵们除了逃走,就是投降,居然不能阻挡他们一时片刻。
什么叫一败涂地。
什么叫惨不忍睹?
这一战,比起袁术当年在濡须坞以十万之众为陶商所阻的那一战败得还要惨,还要不甘。
陶家竖子,安敢如此?几番辱吾!
袁术一张脸上的铁青色变得越来越清晰,而身后“袁术不仁,天将诛之”的喊叫声,则是从陶商麾下的士卒口中,铺天盖地的喊叫而出。
那一声声的叫喊,犹如催命的魔音一样,重重的击打在袁术的一向骄傲的心中。
活了四十余载,袁术一向是意气风发,自命不凡,想不到两次败于陶家小儿之手,还要被金陵军的士卒们在背后一边追,一边辱骂!
自己今后,又有何面目见天下人乎?
袁术悲愤交加,突然间一口鲜血喷出,落于马下,人事不知。
“明公!”
“快救袁公!”
……
袁术落马昏迷,多亏了大将张勋,拼尽全力保护着袁术从东门逃到城外,而那五万兵马则是根本就没时间管,全都陷落在了南昌城!
跟随着袁术现存的所部人马,已经不过三千,此一战,袁老二粮草丢尽,箭支不存,刀枪甲胄,都找不出几件完整的。
何等失败的一仗!
剩余的兵将不敢拖延时间,他们保护着袁术,拼命的向着九江郡的方向撤返。
出乎人意料之外,陶商没有组织大规模的追击,而是只有小股的金陵兵将从后方追击,却袁军苦苦战退。
袁术躺在担架上,昏昏沉沉,神思不属,他的嘴唇干裂,不清不楚的在嘟囔着什么。
依稀间,他仿佛是总是能听到身边有人在断断续续的痛哭或是抽泣。
不过这些跟他暂时没有关系了。
当年起兵的时候,袁术也曾想到过自己会失败,但是却从来没想到过会败得这样难看。
睡梦中,袁术梦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场景。
他在梦中回味自己多彩多姿的一生,想到自己青春年少之时,在雒阳城纵马扬鞭,与袁绍齐头并进,雒阳城的官宦子弟无不阿谀于他二人,各个对他姓袁的皆殷勤相待。
就连年轻的曹操,也犹如小跟班一样,整天屁颠屁颠的跟在他和袁绍的身后。
他们这些高宦子弟每次去雒阳城外射猎之时,道路两旁之人无不侧目,各个目光恭敬艳羡。
举孝廉之后,自己连任河南尹、虎贲中郎将等要职!就连大将军何进掌握朝权之后,也对自己极近拉拢,那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啊!
十常侍之乱,自己与吴匡提兵进皇宫,火烧南宫九龙门,迫使十常侍弃皇宫出逃,何等的快意恩仇!
起兵之后,自己执掌万军,连孙坚这样的江东猛虎也只能在他的手下听凭指挥,天下诸侯无不畏惧,自己那是何等的威望!
后又纳了包括国色天香的冯氏在内,多少美女尽入怀中,又是何等的男儿英雄?
过去那一幕幕的场景在袁术的脑海中走马灯似的飘然而过,但最终却还是回过到了残酷的现实中。
袁术缓缓的睁开眼睛,虚弱的看向四周。
身边尽是残兵败将,各个灰头土脸,血迹斑斑,自己则是躺在担架上,被人抬着在山道中缓缓移动,犹如丧家之犬。
张勋为了躲避陶商的追兵,连大路都不敢走。
“想不到,袁某竟有如此窘迫之时……”袁术喃喃的嘀咕了一句,语气悲凉。
“明公,您醒了?”张勋就在袁术的旁边,急忙问道。
袁术转头看向他,却见张勋一脸的血色,面容疲惫之极。
值此危难时刻,袁术第一次对手下的将领产生了一丝愧疚之意。
“张勋,陶商的兵马,可是追来了?”袁术吃力的问道。
张勋摇了摇头,叹道:“大队的兵马尚未赶来,只有小股兵马不断的袭扰,皆已被末将击退。”
“袁某,昏迷了有多久了?”
张勋沉默了一下,低声道:“回明公,已经有三日了……”
“三日?”袁术愣了一下,接着自嘲的笑道:“我居然被陶商小儿气的昏睡了整整三日!真是可悲可叹。”
袁术闭上了眼睛,似是在思考着什么。
少时,却见他长长的呼出了一口气,道:“张勋,下一步,你说袁某应该怎么办”
张勋安慰袁术道:“明公不必如此懊恼,正所谓胜败乃兵家常事,我们在庐江郡还有刘勋所统领的五万人马!明公回寿春之后,励精图治,修生养民,日后再战陶商,以报此仇!届时定可获胜!”
“报仇?”
袁术自嘲的笑了一下,道:“这一次和上一次可不一样了,陶商是不会给袁某机会的,吕布也不会,孙策也不会……如袁某所料的不错,他们把豫章郡的事平定了之后,便会起兵来攻庐江郡,届时落井下石之人,只怕还有许县的曹操和襄阳的刘表……他们俩人也不是等闲,定然不会放过这次瓜分袁某领地的大好时机。”
张勋闻言急了:“主公!那这、这又该怎么办?”
“事到如今,袁某只能是认输了……张勋!你立刻派使者前往河北邺城,带上袁某的信物,让使者务必结好袁绍……告诉本初……我认输了,我愿意当他的属下,率众投靠,奉其为真正的袁家之主。”
“明公!”张勋大吼一声,急的都要掉眼泪了:“明公您半生孤傲,与那袁绍十多年了一直比拼,怎可因区区小败,因而就向袁绍低头?!”
袁术闭上双目,脸上都是痛苦之色,叹道:“张勋,你听我说,袁某的身体只怕是快不行了,你和桥蕤、梁纲等人都是有能力的战将,袁绍目下招兵买马,急于扩张势力,他会收下你们的,等回了庐江郡后,由你总督各部兵马,让刘勋保护我的儿子,向北沿海以最快地速度前往青州,袁谭目下屯兵在平原,欲图田楷和孔融,只要袁绍点点头,袁谭就会出兵接应你们,并保护你们!”
袁术这话一句一个“你们,你们”,听这意思,好像并不包括他自己。
张勋听袁术如此说话,急了:“明公!您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您不跟我们走?”
袁术嘿笑一声,道:“袁某能感觉的出来,我经过此战,一气之下怕是伤了脏腑,恐熬不了多久了……就是能熬,我也不想去邺城,我跟袁本初斗了半辈子,难道最后却还是要屈膝于他?……一封告饶的书信已经是袁某的极限了,若不为了留下我的这一点骨血,我连这封信都不会写!袁某不甘!不甘啊!”
袁术说这话的时候,牙齿紧紧的咬着嘴唇,干涸的嘴唇几乎都被咬出了血。
张勋看的极为心酸。
一个如此高傲的人,最终却做出了一个这样的决定,这对于他来说,简直就比杀了他还要来的难受。
“主公,您好好休息吧,形势未必像您想的那般,末将立刻派人往河北送信,面见袁绍……明公,您好几天未进米粒了,可想要吃点什么?”
袁术虚弱的摇了摇头,道:“吃不下,吃不下啊……可有蜜浆吗?我想喝点蜜浆。”
张勋一转头,吼道:“来人!来人!咱们可还有蜜浆?快叫庖厨过来!”
不一刻,庖厨到了。
“军中目下可还有蜜浆?”张勋看着他问道。
那军中的庖厨满脸都是血和土,身上的战甲也破烂不堪,瞅着跟刚从死人堆里揪出来的一样。
一听张勋问话,庖厨不由苦笑道:“将军恕罪!蜜浆着实是没有的……”
张勋皱了皱眉,他近日只顾着打仗,防备追兵,还真没顾忌到军中还剩下什么吃食。
“咱们军中,还有些什么?”
庖厨长叹口气:“回张将军,我们只剩下麦屑三十斛,那是喂马的草料,目下权当充饥而用。”
袁术躺在担架上,听了这话,浑身不由的开始抽搐。
他的心灵再度被重击一拳!
他袁术居然也会败的这样的惨!?
五万人的兵马,从寿春到这里,几十万石粮草拉出去,打了几个月,就回来三千残兵,还有三十斛麦屑……
袁术突然发生了牛吼一样的喘息,这喘息之声越来越急。
眨眼之间,袁术刚刚才有些缓和的脸又成铁青色。
不但是脸,他的脖子,胸口都憋的通红,隐隐的还有些发紫。
张勋见状吓了一大跳:“明公!您怎么了?明公!”
袁术的表情恐怖至极,他的一对眼睛瞪的好像是铜铃一样往外突,隐隐的,其间甚至还布满了血丝。
他忽然一声大吼:“苍天薄我!连蜜浆亦不予也!我好恨!”
说罢,便见他的脑袋一歪,鲜血从口中汩汩的流出。
袁术,因为没有得到蜜浆,死了。
。m.
三国有君子 第四百零八章 争夺降卒
袁术被自己给活活憋屈死了,在他生命流逝的这段时间里,张勋疯狂的大叫着医者,还大叫着让手下的士卒们来帮忙,但无论是袁术麾下的将士们怎么努力,袁术的生命此刻也到了无法逆转的地步。
兴平二年初春,袁术身死于豫章之战,享年四十二岁。
张勋呆愣楞的看着袁术在担架上的尸体,脑中不由炸开了锅。
适才若不是自己一时情急,执意将庖厨找来询问军中粮秣的事情,袁术或许不会死的这么快。
至少不会被气死。
良久之后,却见张勋转头看向身后哆嗦的庖厨道:“明公走了。”
“是、是!明公走了!”庖厨显得很是紧张,一个劲的随声附和。
“明公故去,此事你觉得……赖你还是赖我?”张勋的眼睛直勾勾的盯着他,当中布满了血丝,看着很骇人。
庖厨吓的浑身一哆嗦,差点没直接跪在地上。
沉默了半晌,方才听庖厨哆嗦着道:“这事……赖蜜浆成吗?”
……
袁术死后,张勋带着袁术的尸体回返寿春,一边安排后事,一边派人前往河北面见袁绍,详述袁术临终之意。
袁术的死讯传到了南昌城后,陶商并没有着急进兵去打淮南。
就目前来讲,自己要收复的是整个豫章全境加上会稽全境,淮南那边,早就已经在战略上分给孙策和吕布了。
而且陶商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做。
南昌城大战,张勋带着袁术逃走,纪灵和阎象分别被甘宁和程普生擒,其余的桥蕤、乐就等袁军将领战死,而破城后投诚归降者,多达两万余近三万众。
这两万多的步兵,是一块大肥肉啊!
陶商不着急追袁术,就是他必须要坐镇在此,跟吕布和孙策把这笔好处掰扯明白,免得让人家钻了空子。
为了扩充实力,孙策和吕布自然也是想要这些降卒的,这件事无可厚非。
南昌城议事厅内。
“三万降卒,理应归我们先攻城的两方!”
陈宫当先开了口,一锤子定音,听他的语气,就好像他说话非常好使一样。
今后的日子,并州军和孙家军当同气连枝,荣辱与共,所谓唇亡齿寒,而争好处也一样,陈宫为己方争取好处的时候,也不忘记捎带脚的拉孙家军一把。
陶商和陈登望了彼此一眼,都是露出了无奈的笑容。
天下喜好做白日梦者,莫过于此。
这陈宫倒是挺贪的。
这家伙为了争兵源,怎么连脸都不要了,他是怎么好意思说出口的?
司马懿摇摆着蒲葵扇,笑道:“公台先生,懿觉得您这话颇有些不妥。”
陈宫使劲的瞪视着他,仿佛要把这小崽子吸到眼珠子里一样。
“陈某之言,何处不妥,烦劳赐教!”
司马懿欠了欠身,道:“赐教不敢,懿只是想对公台先生说明,这南昌城虽然是咱们三家共同打下来的,且并州军和孙家军确实是率先攻城,但若论功劳大小,温侯和孙将军虽然是抢先进攻,但却并无成效,反倒是我金陵军相邀邗越,全力强攻南门,方才打开了僵局,冲入城后,又钳制住了以纪灵和张勋为首的袁军主力,孙将军和吕将军方才能够顺利破门,因此若论功劳,还需得以我金陵军为最,而这袁军降卒,自也当由我金陵军接手才对。”
陈宫闻言冷笑一声:“简直荒谬,事前若非我两家的兵马牵制住了袁军,你金陵军想要攻克南昌城,也未必能打的那么容易!”
孙策看向周瑜,使了个眼色,周瑜随即会意。
但听周瑜对司马懿笑道:“司马小兄说的有道理,但此番鏖战结束之后,陶太傅已经得了南昌城,收获不可谓不大,而我两家军马亦是出力不小,攻南昌前,陶太傅曾与我两家说好——太傅得豫章,取会稽,我家孙将军和吕温侯夺庐江,下九江,取淮南!袁军的降卒乃是淮南之人,合理应归于我两家执掌处置,不知太傅以为如何?”
司马懿闻言,略一皱眉。
姓周的,倒是能言善辩。
诸葛亮摇摆着羽扇,开口道:“公瑾兄有一笔账好像没有算进去。”
周瑜笑看着诸葛亮,道:“不知诸葛兄有何指教?”
诸葛亮紧紧的盯着周瑜,道:“如今袁术已经不在了,贵军和并州军这段时间的粮秣用度,一直皆靠着我金陵城供应,如今就算是给了你们这三万兵马——敢问公瑾兄,贵军和温侯自己的粮秣都还是我军供给,你觉得多出来的这三万人,我家老师会不会帮你们养着呢?”
一番话说完,大厅内的众人顿时都沉默了。
陶商一直没有说话,他只是微笑的看着自己的这个徒弟。
真不愧是诸葛亮!
透过外在看本质,一下子就抓住了事情的关键点。
吕布一扬眉,道:“太傅当然得帮我们养着这些人!这可是我们事先说好的!”
在场的众人顿时都无语了。
陶商张大嘴盯着吕布。
这厮……他娘的比我还不要脸啊!
陈宫羞臊的满面通红,他不留痕迹的拽了拽吕布的袖筒子,示意他不要出声继续丢人了。
吕布一转头,怒视着陈宫道:“你拉我作甚!”
陈宫:“……”
吕温侯真是谁的面也不给。
周瑜没有理会吕布不讲理的胡言,只是在心中细细琢磨。
照这个样子来看,己方还真就不能争取这些兵源了。
而且万一惹恼了陶商,他要是再把两家现在兵马的钱粮用度给断了,孙家军和吕布岂不危险?
而且己方接下来,还要依仗着陶商的补给去打淮南呢。
周瑜不留痕迹的扫了诸葛亮一眼,眼神中露出几分恼意。
“诸葛兄弟的账算得真是明白,一句话就让我们这些盟友不知所措,无从下手,着实是厉害得紧,瑜佩服之至!”
他这话好似服软,实则却是连损带贬,暗自嘲讽诸葛亮是在仗势欺人。
一直没有说话的陶商却突然开口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