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有君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臊眉耷目
甄宓问陶商道:“敢问先生,何时才是时机对小女子报上您的大名呢?”
陶商微微一笑,道:“那就要看看甄姑娘给我的生意有多大了!姑娘要做牲畜口粮的买卖,陶某自然要知道姑娘有多少牲畜才是。”
陶商很机智,他打算用这种方法打探一下中山甄家的底,甄家实力和糜家相近,且生意地处河北,甄家名下的马匹和牲畜因为地缘的因素,恐怕多的让人咂舌。
即使这些牲畜用不得前线挣战,但这个年代,后勤保障运输所需要的牲畜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特别是陶商的地盘越来越大,今后征讨的战线也会越来越长,前线打仗的战骑所需越来越多,而后方需要用来运输的牲口也必然是越来越多的。
所以他决定探听一下甄家的虚实,这是他刚刚做决定的时间。
甄宓见陶商询问他生意的事,低头思虑了一会,笑道:“也不是不行,这样吧,小妹明日整理一下,拿给先生观看,让先生心中大概有个准备。”
陶商知道甄宓是要整理账目资料,随即答应了。
甄宓回到了自己的居所,却有一名随行人员走到甄宓的身边,低声道:“小姐,今日这些人,好像不是普通的商贾啊。”
天气有些凉了,甄宓裹了裹身上的披风,抬头看了看天气,脸上露出了一丝疲惫。
她当然知道这些人不是普通的商贾,她心中自然也知道这位陶先生是什么人。
她更清楚自己目下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处境。
“你觉得他们是什么人?”甄宓轻叹口气,问道。
她身后的那名家仆也是一名游侠,在被甄家收纳前,也算是见多识广,极有眼光。
他仔细的思考了一会:“小姐,今日与你一同说话的那名英俊男子,虽然风度翩翩,但却睿智内敛,我着实是看不透,但跟随他那些的手下,虽然极力掩饰,装扮成商队中人,但我能看的出来,那些人身上有杀伐之气,且不是一般的重,只怕不是游侠就是军旅中人。”
甄宓轻叹口气,家仆所说的事情,他自然能看的清楚。
她就是为了这个人来的。
虽然她并不想这样做,但是有人抓住了她甄家的命脉。
不过凭心而论,这位陶先生,当真如同传言一样,是一个君子。
……
第二日,甄宓让人准备好了一部分关于甄家在青州边境牲畜马场的账目本子,请陶商过来看。
陶商看着甄宓让人堆在桌子上那厚厚的简牍卷宗……
但见上面都落灰了。
陶商拿起了一卷,展将开来,细细的读了一会,不由的皱起了眉头。
那上面的记账方式,把陶商看的眼花缭乱,差点没吐了。
某年某月某日,哪个哪个马场进了一百匹新马,下个月病死了二十八匹,有下个月有十匹母马怀孕了,然后各自生下了多少多少小马,这些小马活下了多少……
陶商看的浑身发抖。
“这,这是什么玩意?”陶商惊讶的转头看向甄宓,诧异问道。
甄宓疑惑的看向陶商:“这是我甄家在青州的牲畜记账的账本啊。”
陶商皱了皱眉:“你管这,叫账本?这不就是流水账文字吗?曹昂的都比你这玩意写的通顺。”
甄宓闻言有些不服气看向陶商道:“陶先生这话说的,小女子自打懂事以来,所见所观的,便是这样的账本啊。”
陶商眨了眨眼,多少回想起来当初的事了。
糜贞当初好像也是使的这种文字性记账方式,不过自己交了他表格式的记账方法之后,糜贞就开始在陶氏十三行推行表格式的账目记账法了。
一是为了方便,二是为了点账,三是为了防止贪墨。
这种普通的流水账记账方式,简直就是偷奸耍滑,搞贪墨的高级作案工具。
陶商轻轻的叹了口气,随即拿出了一份干净的简牍,在上面细细的一笔一划的画起了表格。
紧接着,陶商用这份简牍,计算了一下甄宓给自己的资料中,一个马场近两年的数量增加和买卖入账,已经平常的成本支出,最后递给了她。
甄宓仔细的看了一会,却是流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三国有君子 第六百七十五章 相得益彰
甄宓惊异的看着手中的表格式账目,心中泛起了波涛。
她虽然年轻,但也是有着多年经商的经验,对于账目和数字的敏感程度自然是远超常人。
流水账的记账方式,甄宓也自然是熟悉的,当中的弊端她执掌家族生意的这些年间,也多多少少的知道一些。
如今陶商弄出来的记账方法,表面上看起来只是换了一种形式,能够清晰的记录马匹的数量,但这只是在这计马的方式上体现出来的益处而已,若是挪动到别的账目上,好处远非这点小事可比。
做生意最重要的就是‘进销退存管’五个字,古代的生意中,退这个字在生意经中可能是不太可能用,但进销存,包括破损耗废等还是有的,而在没有系统管理的体制下,所有的这一切都要用人来进行管理和处理。
而这机制,最大的问题就是贪墨亏空。
古代商家雇佣的家奴,在家中有事或是有需求的前提下,便需要向家主借钱借物,若是借不来,就会监守自盗。
而用流水账方式的记账方法,在测算不精准的情况下,丢钱丢货丢东西乃是必然,偏偏人的精力有限,若要仔细彻查投入的财力和物力着实巨大,远不如丢的东西多,因此得不偿失。
甄家那么大的买卖,每年光在这一块的损失就非常巨大。
但眼下若是将这种记账方法在商行内推广施行……
甄宓的嘴角勾起了一抹欣喜的笑容:“若用此法,何处盈余,何处亏损,经过何人之手,皆可清清楚楚,再无弊端疏漏。”
陶商见甄宓的反应很快,随道:“弊端疏漏肯定还是有的,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管人者和被管理者之间,永远是在进行着一场类似于进化的斗争,你的水平上来了,对手的水平也会在你的带动下逐渐提高,但至少目前这个阶段,应该是你完胜……”
甄宓诧然的看着陶商,摇头道:“先生的话,我不懂……”
“不懂就对了。”
甄宓不明白陶商话中那些子午卯酉的玄机,也不想懂,她只是欣喜的摆弄着陶商给他的这套新颖的记账方法,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神色。
“陶先生……能、能把这个仔细的教给我吗?”甄宓略微忐忑的道。
其实她心中不是很确定陶商是不是会传授她这套记账方法的核心,毕竟奇货可居,这年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就算是君子,天底下有哪有一个人是真正的那么无私。
“当然可以。”陶商笑道:“我拿给你,就是希望你能学了它,然后用这样的方式把你甄家的牲畜账目给我看……你家原先的账,实在是让人太头疼了。”
甄宓没有想到陶商居然这么痛快的就答应了,心中欣喜的同时,又隐隐的有一些忧虑。
“陶先生难道就没有什么要求吗?”
陶商仔细的琢磨了一会,开始上下的打量起了甄宓。
甄宓顿时满面羞红。
“要求么,倒是有一个。”陶商慢悠悠的道。
甄宓紧咬着嘴唇,嘤嘤道:“你说……”
“你和匈奴人购马的这单生意,不论多大,亦或是多小,我都要三成利。”
甄宓闻言顿时傻了。
着实是没有想到他居然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看他适才打量自己的眼神,她还以为他想要的是……想的是……
不过眼下这个要求也着实是够过分的!
甄宓深吸了口气,找回了生意人的感觉和姿态,摇头道:“三成利,那太多了,我甄家的生意岂会是小的?这三成利,足够支撑一个小家族一年的开销。”
“那甄姑娘打算给我几成?”
“最多一成!”
“成交。”
陶商干脆的跟甄宓板上钉钉。
甄宓一见陶商答应的这么痛快,顿时有些疑惑。
这不是正常生意人的套路啊,怎么一点也不讨价还价,就这么武断的答应了?
甄宓皱着绣眉,仔细的思索了一会之后,才发现自己好像是被忽悠了。
自己凭什么给一个一枚五铢钱都不投的人一成利?
这不是纯纯的败家吗?
可偏偏话还是自己说出去的,怎么也没有办法收。
想到这,甄宓幽怨的白了陶商一眼,道:“陶先生……”
“怎么了?”
“您坑我……”
陶商微微一笑:“怎么能算是坑呢?甄姑娘乃是生意人,不妨仔细算一算这笔账,你学会了我的记账借贷法,日后管理手下的人和生意,那每年所省下来的开支,只怕远远不是这一成的钱所能填补的吧?”
甄宓经过陶商这么一提点,若有所思的道:“这倒也是。”
当天,两个人挑灯夜战,陶商一边教甄宓记账的方法,一边一起合作整理那些混乱的账目。
这一晃,太阳落了山,天色已经临近晚上,但陶商和甄宓手中的事情还是没有做完,下人们为他们点上油灯,让两个人挑灯夜战。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两人好似都忘记了疲惫,却是连晚饭都忘记吃了。
期间,许褚想要过来招呼陶商吃点东西,但走到厅堂门口,看到陶商和甄宓趴在桌案上那股钻研认真劲,到嘴边的话最终还是咽了回去。
许褚望着屋内一起的男女俩人,摇着硕大的脑袋叹了口气。
“好嘛!又勾搭上一个!这天底下漂亮的小婆娘,也不知道都是瞎还是怎么地,就是都相中他了。”
说罢,一边无奈摇头,一边转身走了开去,只是在书房不远处的地方守护着。
“成了!”
直到戌时结束之时,两人的工作才算是宣告结束。
甄宓长长的伸了个懒腰,舒爽的感叹一声:“终于弄完了……好累……”
一转头,却是看见陶商斜着眼,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
甄宓的脸色顿时一片羞红,急忙将两只胳膊放了下来。
自己刚才一时松懈,却是在外人面前露了相了。
“怎么了?”陶商疑惑的挑了挑眉,道:“不过是伸个懒腰而已,有什么好害羞的?”
甄宓伸手拢了拢自己的鬓角,道:“哎,别说那些了……这么晚了,陶先生稍后,小女子去给您弄些吃食。”
说罢,她急忙起身匆匆而去。
陶商望着她的背影,苦笑着摇了摇头。
接着,他便将那些整理的账目拿了过来,仔细的研究翻看。
看了一会之后,陶商不由长长的叹了口气。
甄家果然是财大气粗,光是在青州一地圈养的牲口就有这么多,此等雄厚商贾之力,若称之为富可敌国或许有些扯淡,但若是称之为富可敌州,那绝度还是有的。
等等!
富可敌州?
陶商的脑中猛然想到了什么,脸色微微有些发沉。




三国有君子 第六百七十六章 将计就计
陶商放下了手中的账目薄,脑海中的一盏明灯骤然被点亮了。
甄家仅仅是牲畜就富可敌州,此等雄厚之财力,就好比徐州之地的糜家,而执掌此地的执政者必然要把这么巨大的财力集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经济就是一个地区的命脉,陶商在东南搞了这么多年经济,这个道理他当然明白。
而他明白的道理,陶商认为袁绍也应该会明白。
但既然袁绍明白这个道理,就绝对不可能放任甄家如此随意,至少他一定会将甄家置于一个可掌控的境地上,不让他们脱离自己的摆弄。
纵观陶谦当年对待糜家,亦是如此。
可田丰依旧谏言让自己联合甄家,他难道就猜测不到袁绍会对如此富有的士族会进行管控?
哪里是那么容易就能策反到自己这一边的?
但事实上是,自己和甄宓虽然没有互通姓名,但陶商已然猜测到了她的身份!与甄家的结交仿佛就是那么的顺风顺水,中间仿佛没有受到任何的阻碍。
原因是什么?
原因就是这里面肯定是有事!
田丰也肯定不是真心投降。
当初怀疑田丰,是陶商根据前世的一些了解而做出的主观臆断,但现在,这一切却是都有理有据。
陶商低下头,看着甄家在青州牲畜账本栏上的最后一个数字,不由的摇头苦笑。
拿拥有这么大家业的士族来引诱自己……连带一个俏丽冠绝河北的女主人,而这个女主人以后还很有可能是袁家的儿媳妇……
袁绍老兄这一次还真是下了血本了!
自己到底是做了多不让他待见的事,他居然这么想弄死自己?
展颜笑夙愿,一笑泯恩仇不行吗?
若是换成郭嘉在这,知道了陶商心中的想法,一定会大骂他太过天真。
你特么都把兵马打到人家家门口了,就差把大本营建在袁绍的脸上了,还泯尼玛恩仇?
不多时,便见甄宓端着一个食盒走了进来。
她把食盒递给陶商,道:“尝尝吧,这是我今晨做的甜酥,虽然没有热乎的好吃,但解饿肯定还是够的。”
陶商深深的看了甄宓一眼,不知道这个聪明漂亮的女人,在袁绍的这个计划中,充当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尝尝怎么样?”甄宓期盼的望着陶商,轻柔的说了一句。
甄宓的表现令陶商很奇怪,完全不像是过来使美人计给自己灌迷魂谈的,怎么她反倒是像乐在其中的样子。
陶商低头看了一眼,然后拿起那块糕酥轻轻的放到了自己的口中。
“好吃吗?”
陶商咀嚼了一会之后,点头道:“一般般,就是有些过甜了。”
甄宓本来以为陶商会夸赞好吃,没想到他一张嘴居然就挑出了毛病,脸上露出了有些委屈的神色,眼圈也变略微有些发红。
陶商见甄宓哭了,顿时有些懵了。
拜托,小妞!你是袁绍和田丰派来使美人计的好不好?在敌人面前这么容易就要哭鼻子,太不专业了吧?
陶商心中一紧:“甄姑娘,在下一时心急口快,还请你勿要见怪。”
甄宓摇了摇头,抽噎笑道:“没事,先生勿怪,其实小女子并非矫情之人,只是……不知怎么,先生不赞我,小女子这心就说不出的堵……”
陶商闻言不由一头黑线。
这是什么怪毛病?不被夸就哭?
其实甄宓并不是矫情,而是陶商刚才说话的神情,似极了他前年去世的兄长甄俨。
甄俨在时,甄家一切有他操持,甄宓只是一个闺中少女,不理旁事,可后来甄俨死了,甄尧又不争气,甄宓身为女子,也不得不走出闺门,协助家中处置各种事。
一个女子在外面抛头露面,终归是艰难的,更何况如今二哥被袁绍带去了邺城,甄宓却被袁氏威胁该做一些本跟她无关的事,这心中的委屈压抑了不是一时半刻。
迎着甄宓委屈的眼神,陶商无奈道:“那姑娘如何才能不哭了?”
甄宓擦了擦泪痕,半是玩笑的道:“先生给我讲个故事吧。”
这丫头是小孩子吗?不但哭鼻子,还要讲故事哄哄?
陶商无奈,清了清嗓子道:“那好吧,只讲一个,很久很久,大概是一千多年以前,有一个行医的男子,他的名字叫许仙,这个许仙没有别的爱好,就独独喜欢玩长虫……”
大概过了几盏茶的功夫之后,甄宓脸上的泪痕变的更多了,她适才只是轻轻的抽噎,这一下子可倒好,彻底的变成了哭泣。
陶商的脑袋都大了,他虚弱的道:“你哭的这么凶,是我的故事不好吗?再说了,这是个大团圆的故事啊,许仙和白姑娘不是珠联璧合,双宿双飞了吗?”
甄宓使劲的摇了摇头,道:“就是因为太感人了,我才会止不住泪水,你怎么会知道这么好听的故事?是听谁讲的?”
“额……我爹。”
“令尊真大才也,着实令人敬佩。”
“姑娘客气了,其实他也就是那么回事,一个又倔又能装,身体状态一般,还总爱其幺蛾子。”
甄宓破涕为笑,不知道是不是该批评陶商两句。
少时,却见甄宓将头一低,一张脸红到了耳根处:“先生,能遇见你,当真是小女子的幸运。”
……
离开了正厅,陶商在院落中看到了一直在门外守护自己的许褚,尴尬一笑:“这么晚了还没睡。”
许褚白眼一翻:“丞相深更半夜,还这么忙道,属下保护丞相安全,安敢不尽心力也。”
陶商看着许褚那股酸劲,不由的好笑。
“行了,别发酸了,咱们和这女子相遇,应该是个阴谋,你火速派人回去,让临淄城那边将阿飞和刘虎俾等人调过来,我有事需要用到他们。”
许褚闻言一愣:“阴谋,当真?可是咱们的人马现在不是探查到附近没有任何袁军吗?他们纵然有阴谋想取你性命,也得有人才是。”
陶商淡淡一笑,道:“我也不知道袁绍在搞什么猫腻,不过也好,借着这次机会,将计就计,看看袁绍到底玩的什么策略,或许还可以找出什么意外收获。”
许褚恍然的点了点头,道:“那我这就去办。”
……
陶商针对袁绍的行动,开始做出有效的布置,几日之后,阿飞和刘虎俾暗中抵达了齐河县,并随许褚面见陶商。
阿飞本领极高,尚在许褚之上,调遣他过来,所有人既明白也能理解。
但调遣刘虎俾来此,众人就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他只是陶商麾下一个负责买马的采办而已。
见了刘虎俾后,陶商对他道:“刘豹,这几年在金陵城过的可还满意?”
刘虎俾呆立半晌没反应过来。
多少年了,也没有人称呼过他刘豹这个名字。
如今被陶商这么一叫唤,多少有些不适应。
“丞、丞相,如何要这般唤我?”
陶商淡淡一笑,道:“你父亲在前番的临淄之战立下大功,陶某已经答应了他,待平定袁氏之后,就帮他夺回南匈奴王庭的君位,允他再往北地为王。”
刘虎俾的脸上没有任何的欣喜表情,相反的,他倒是一脸的苦相。
“丞相,小人有一个请求,我父亲愿意回匈奴,那便让他自行回去,小人想在金陵城待着,为丞相效力一生,不知丞相允否?”
“你不想回漠北?”
“是,我不想回去。”
陶商在心中掂量了一会,一个成熟的计划开始在他心中逐渐成型。
()




三国有君子 第六百七十七章 假匈奴
凭心而论,陶商对于耳鼻并不是很放心,当年他将这个匈奴小王子收在麾下并非一时兴起。
让于耳鼻养马只是一个很小的原因,毕竟擅长养马和买马的人多的是,不一定非得用到这些匈奴人。
陶商当年冒风险将他们父子抓在碗里中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于耳鼻王子的特殊身份。
如今大汉中原诸侯割据,而北方的异族却在一年一年的增加实力,发展壮大,而且他们的人口和民众正一点一点的向着中原的北方渗透进来,虽然犹不足矣与汉朝并论,但他们一点点的壮大却是事实。
其中,特别是以羌,南匈奴,鲜卑等为最。
陶商既然来到河北,那对付袁绍扩大地盘人口只是一个方面,而另外一个方面,那就是要想办法解决掉北方草原的潜在威胁。
凭陶商的实力,想要整个吃掉鲜卑或是南匈奴,多少会有些困难,所以还是用以辅植,分化,整合这一系列的套路比较好。
但经过了这许多年,于耳鼻并没有被完全的驯服,多多少少的还有一些桀骜和野心在他心中,对于这个人,陶商多少觉得有些用着不放心。
所以,他上一次虽然给了于耳鼻一个立功的机会,于耳鼻也不负众望,确确实实的带给了陶商惊喜,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但他卧薪尝胆的决心也间接的暴露了出来。
未免有后患,陶商还是将他继续雪藏,并没有派他再抛头露面,因为他还要慎重考虑这个中之事。
但是今天通过和刘豹的谈话,陶商发现了他是一个比于耳鼻更合适的人选。
那就是那个王孙。
这个小子的雄心壮志已经完全被磨没了,在一定程度上来讲,与其回漠北享受那种风吹日晒的生活,倒是不如在繁华的中土,安逸的城邦中待着更来的自在逍遥。
人和人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想要的是吞天吐地,纵横人间,为此吃多少苦也不在乎。
但有的人只想活的乐呵点而已。
“虎俾呀。”
陶商感慨一叹,然后对刘虎俾挥了挥手,让他坐下道:“你对陶某的这份忠心,陶某非常的能够理解,但南匈奴王庭以及鲜卑诸族,这些年的行为多少有些……有些……”
有些怎么说呢?陶商心中拿捏不出一个合适的词语来形容。
刘虎俾急忙道:“丞相,属下现在完完全全的把自己当成了一个汉人,大汉就是我的家啊!你想对我说的我都懂,丞相完全不必避讳。”
1...266267268269270...38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