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有君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臊眉耷目
他们各个感慨这一次当真是跟对了主公。
从今往后,一切的一切都将改变,天下格局将变,他们的主公,这位汉朝历史上最年轻的丞相,将一举替代袁绍,成为天下第一诸侯。
三国有君子 第七百八十一章 得二奸臣
陶商手下的将士们非常高兴,亦是因为陶商的话而感觉振奋。
但一家欢喜一家忧愁,金陵军的将领们各个兴奋不已,反观袁军那边,将士们的情况就不是很妙了。
张南,蒋义渠等人战死。
马延,张顗,牵招等人则是被生擒活捉。
当几名战将被带到陶商面前之时,蒋奇、马延和张顗立刻表示愿意投降陶商。
河北目下等同于平定,陶商没有必要像袁谭一样大肆杀戮,于是便受降了这几名投降战将,并让他们代表自己,向冀州周边郡县那些驻守的将领发出通告,让他们快速归顺。
唯有牵招一直低头不语。
陶商翻身下马,走到了牵招面前,上下看了他几眼道:“牵将军似乎是无意归降?”
牵招漠然半晌,方才道:“我侍奉大将军多年,不忍背反也。”
陶商摇了摇头,笑道:“可问题是,你的大将军已经死了,不仅仅是你,我也很尊重他……在我的诸多对手中,袁绍毫无疑问,是目下最强的一个,他若是年轻十岁,或许陶某还是战他不过的,但现在大事已定,你若是当真忠诚,就应该留下有用之躯,协助我好好管理河北之境,也算是你对得起袁大将军,一味求死,又有何意义?”
牵招听了陶商的话,心中多少还是有些触动的,他本以为陶商会直接杀了他,一了百了,想不到陶商还居然对他说以这番话。
这一点,倒是挺出乎牵招的意料之外。
但牵招毕竟是袁绍麾下将领中本领靠前的,本领高的人,心气一般自然也挺高。
就这么三言两语,稀里糊涂的投靠袁绍,牵招多少有点接受不了这个事实。
陶商也不逼迫他,他吩咐裴钱道:“且先带牵将军下去休息,好好安顿他,来日我再给他洗脑……洗去烦恼。”
裴钱随即领命,指引着牵招下去了,诸葛亮看着牵招的背影,道:“老师,我看此人还是有意归降的,若是老师再表以诚心,事当可成,如何却不再继续说服他了?”
陶商微笑着道:“还有很多事要处理,不能在他一个人身上耽误功夫,我回头让张郃去劝他一劝,想来应该可以解决。”
诸葛亮摇着羽扇,附和道:“河北多俊杰,老师若是要彻底的将以冀州为中心的地方掌握在手里,还需多多收揽人心才是。”
陶商点头表示赞同。
就在这个时候,却见赵云押送着几个人向着陶商这个方向找来。
赵云和司马懿与刘和等人合作,击溃了辽东公孙氏一众,一战扬威,可谓是劳苦功高,其后又马不停蹄的横跨幽、青、冀等地,前往邺城援助袁谭,又应了司马懿的托付,率兵前来面见陶商。
他可以说是几经波折,吃了不少的苦头。
陶商心疼他这个二哥,这次大战便没有让他上阵,而是让他在后方歇息。
不过适才有兵卒前来传报,说是陶商最终大举攻寨的时候,赵云终究还是没有闲着,他率领本部人马从后方奔前,遵从前线战将的指挥,协助攻寨。
陶商听说之后不由苦笑。
自己的这个二哥当真是个劳碌命,自己特意安排他歇息一下他都不干,遇战则必然争先。
这一点当真是令人钦佩。
不过赵云这一次出马,虽然没有战将夺旗,却也是立下了不少的功劳。
袁绍麾下,两名想要逃跑的重要谋士被他劫持了下来。
逄纪和郭图!
“丞相!咱们又见面了!”逄纪本来是哆哆嗦嗦的,一见陶商,顿时兴奋的满面通红,说话的声调明显变高,显得很是激动。
陶商一挑眉,上下打量了逄纪几眼道:“阁下是?”
逄纪点头哈腰的道:“在下乃是逄纪啊,您忘了?当年官渡之战,我曾被您生擒过的。”
陶商一拍脑门:“想起来了,原来是元图先生……哈哈,咱们当真是好久不见了。”
逄纪嘿嘿笑道:“正是,正是,两载多不见丞相,丞相真是越发的英明神武,俊朗不凡了。”
这两个词用的完全不搭调,但听在陶商的耳朵里,还是感觉很舒服的。
他满意的拍了拍逄纪的肩膀,转头看向了另外一个人:“你是?”
陶商的话还没等说完,便见郭图谄媚的笑着上前,对着陶商一顿点头哈腰:“在下郭图,乃是颍川人士,和您金陵的郭嘉乃是同族中人!”
逄纪斜眼看着郭图,暗道臭不要脸!
陶商恍然的笑道:“原来是郭奉孝的亲戚?”
“不错,不错!”郭图使劲的点头道:“我跟郭奉孝的关系,那可是没话说,听说他是您麾下最得力的谋主是吧?嗨!当年郭某还曾推荐过他到大将……到袁绍的帐下任职呢!”
说到这,郭图砸吧砸吧嘴,觉得当着陶商的面说这话不太合事宜,便连忙改口道:“不过见过袁绍之后,我还是力劝奉孝离开,毕竟袁绍虽然势大,却非明主,奉孝一身才干,岂能明珠暗投?”
陶商闻言不由好笑:“那你劝郭嘉去哪里了?”
郭图笑道:“当然是您这里啊!我当时就跟郭嘉说,太平公子陶商,乃是不世出的英雄俊杰,年纪轻轻,将来必成大业!奉孝你去徐州找他,一定有前途。”
陶商笑着点头,诸葛亮则是看愣了。
天下之间,居然还有这样厚颜无耻之人?今天真是长了见识了。
逄纪在旁边重重的“呸”了一声:“简直荒谬!你说袁绍不是英主,那你为何还在袁绍的麾下做事?如何不跟着你那亲戚郭嘉一同去丞相麾下?”
郭图转头恩狠狠的瞪了逄纪一眼,怒道:“怎么哪都有你呢?”
逄纪一仰头,哼道:“我只是好奇而已,问问不行吗?”
郭图懒得理睬他,转头继续对陶商谄媚笑道:“所以说,郭奉孝当初便是按了我的指引,去投到了丞相的麾下,不想这小子果然是出息,跟着丞相,果然是做出了一些名堂,不枉我当年一番苦心也。”
:。:
三国有君子 第七百八十二章 河北余孽
郭图和逄纪的谄媚之术,在陶商看来……着实是太尼玛低劣了。
有些过于赤裸裸了,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这算是什么拍马屁?
丝毫不讲究套路……就是纯纯的生拍啊,怎么恶心人怎么拍!
而且彼此还都是一副恶心人的奸佞嘴脸。
把这两个人收入麾下,自己以后是不是就成了昏庸之主了?
陶商来回看着两个人,仰头长叹口气,道:“奸臣当道啊。”
这话一说出来,郭图和逄纪两个人顿时愣住了。
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是不明白陶商为何突然会冒出这么一句。
突然,却见郭图冷笑着转头看向逄纪,道:“听见没有,丞相说你是奸臣呢!”
“呸!”逄纪狠狠的啐了一口道:“你才是奸臣呢!说的是谁你心里没数吗?丞相说的是你!”
陶商呵呵一笑,道:“两位先生勿要猜度,陶某只是随意的感慨一句而已,并没有泛指何人,更不是特意在说你们二人。”
郭图和逄纪面露尴尬之色。
这位陶丞相,应该怎么形容呢?
太特么淘气了!
“就是,我怎么可能是奸臣呢?”郭图一挺胸脯,自信的道:“我乃是颍川郭氏中人,自幼秉承祖训,为国尽忠,匡扶汉室是郭某的座右铭,我每日睡觉之前都会念上十遍,我怎么可能是奸臣?”
逄纪哼了哼,道:“念十遍有甚了不起?吾每日三省吾身,都会念上一百遍。”
郭图转头道:“我念叨五百遍!”
“我念一千遍。”
赵云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抬腿每人给了他们一脚,揣在屁股上,喝道:“都给我消停点!也不分分场合,你们俩是什么身份,你们自己不知道吗?”
郭图和逄纪闻言顿时一愣。
对啊!
我们俩……好像是阶下囚来着?
却见逄纪脸色一变,急忙冲着陶商俯身作揖道:“逄纪愿弃暗投明,归降丞相,还请丞相看在昔日的情分上,收纳于某吧。”
郭图亦是忙道:“郭某亦是愿降,丞相乃是当世豪杰,天下人心中的君子楷模,郭某仰慕久矣!郭某还愿意向丞相提供袁氏余孽的情报。”
逄纪一见郭图争了先,既恨且怒,亦是赶紧补救:“丞相,逄某亦是能提供。”
说罢,便见二人一脸期盼的看着陶商。
陶商来回打量着她们二人,最终展颜露出了一个阳光的笑容。
“准降!”
听到这句话,二人心头的大石头顿时落地了。
陶商将二人引领到了旁边的一块空地,让二人坐下,然后吩咐他们道:“说说吧,袁绍临死前,都做了哪些安排?”
郭图和逄纪都争先要向陶商汇报,俩人差点没互相咬起来。
看着俩人的嘚瑟劲,陶商无奈一叹,抬手示意他们打住。
这俩人,怎么形容呢?
不堪大用的活宝。
最后,他来回瞅了瞅,一指郭图,道:“你先说。”
郭图得意的向着逄纪一扬下巴,然后对陶商道:“大将军死前,哦,不是袁绍死前……”
陶商摇头示意道:“没关系,称呼大将军便是了。”
郭图顿时露出钦佩之色:“丞相当真是好宽广的胸怀啊,此等恩威,属下从未见过,当真是盖世无双,无人能出其右!”
陶商静静的看着郭图:“我这么厚的脸皮,都能让你说的鸡皮疙瘩蹭蹭掉,你当真是好深厚的功力……行了,马屁一会再拍,先说正事。”
“诺……大将军死前,曾立二公子袁熙继承其位,并让诸公保护他的遗体去找袁熙,他还曾嘱咐众人,说是袁熙非立业之主,众人若是有想投靠丞相的,但去无妨,只是日后需得帮他办一件事。”
郭图说这话的时候,已经是没有了谄媚之情,相反的,神情很是紧张严肃。
郭图如此神色,倒是勾起了陶商的好奇心,他探究的问道:“袁绍让办的事情,是什么事?”
郭图还没等说完话,逄纪便急忙道:“他让我们向丞相求情,看在昔日的交情份上,能够给他袁家留下一点血脉。”
郭图愤恨的白了逄纪一眼。
你是真欠啊你!让你知声了吗?
陶商听了逄纪的话,倒是有些沉默了。
少时,却听他问道:“袁绍的遗体现在何处?”
逄纪道:“荀谌,辛评等人护持着大将军的棺木,另有赵睿,吕威璜、韩莒子等将领率兵保护,冲出了重围,奔着袁熙的大寨而去了。”
陶商心中开始琢磨。
袁熙那面基本已经被甘宁打残,眼下倒是不足为惧,依照他的性格,袁绍死了让他继承大位,估计他自己也不甚想。
况且不许自己,袁谭第一个就不会容他。
陶商思虑了许久,决定暂时不把袁熙逼的太紧,且让他自己慌张一阵,说不定袁熙那臭小子自己就肯过来归降了。
眼下需要处理的,是袁绍遗留下来的其他残兵败将。
其他的到十号阿火这当中有三个人是最为棘手的。
文丑、高览、淳于琼!
这三个人目下都独自领兵在外。
三人之中,文丑是当下的河北第一猛将,高览是昔日的河北四庭柱之一,至于淳于琼,乃是昔日的西园八校尉之一,与袁绍和曹操齐名。虽然他在历史上丢失了乌巢,但那毕竟是因为当时领兵对付他的人是曹操本人,当世能够面对曹操而不败的将领,细细数来,着实是没有几人的。
“逄纪,郭图。”陶商吩咐他们二人道:“你们两个人,和高览,文丑,淳于琼的关系如何?”
逄纪说道:“都是同僚,虽不至于有多亲密,但还算是相熟。”
“好,那你们两人现在便分别作书,我派人给他们送过去,招降三将,若是他们肯归顺,陶某给你们计头功。”
……
对于陶商所下的第一个命令,二人自然是极为重视的,书信很快成型,然后便被校事府的校事分别送往三将处。
而眼下的三名将领,也正各自率兵和徐晃,黄忠,太史慈等人对峙。
高览接到了陶商的书信之后,立刻犹豫不决。
他近些日子与黄忠交手,刚开始还算是旗鼓相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开始逐渐斗黄忠不过了。
这个黄忠不但本领高强,用兵也有一手,更闹心的是人老猴精似的,什么计谋使在他身上仿佛都不中套,很是难缠。
时间一长,高览开始逐渐处于劣势。
就在高览无法打破这个僵局的时候,更糟糕的情况出现了,先是袁绍主力军溃败,其本人身死的消息传来,紧接着,便是邺城失守,袁谭反叛的消息传来。
别说是三军将士,高览本人现在都有些懵了。
自己今后的路,应该如何是好?袁绍死了,邺城丢了,袁谭和高干也降了……别说自己现在处于劣势,自己就算是打赢了黄忠,又有什么用?
三国有君子 第七百八十三章 文丑的决心
就在高览左右为难,难以决策的时候,郭图和逄纪的书信被金陵校事府的人送到了。
郭图和逄纪的信,都是请高览顾全大局,能够归顺陶商。
信上,也将目下的形势给高览分析了一遍。
袁绍身死,北地的公孙氏大败,难以久持,刘和率领田豫,鲜于辅,高柔等人归顺陶商,如今的南匈奴和乌桓,鲜卑等部也是势力大损,被陶商派人掌控,黑山军归顺,张归顺,袁谭归顺,高干归顺,蒋奇、马延和张归顺,田丰和审配被俘虏……郭图和逄纪本人也已经归顺陶商。
高览看着二人的信不由苦笑。
袁氏整个已经分崩离析了,现如今的河北,已经更名姓陶,自己还在这里和黄忠僵持个什么劲?
罢了,也降了吧。
高览打定主意,第二天去向黄忠请降,如此也好保下自己一条有用之躯,将来为社会做点贡献。
反正不论如何,结局肯定是比死强多了。
但就在当晚,高览这方面的形势突然发生了变化。
当天晚上,斥候来报,说是有一路援军乘夜袭击黄忠的屯兵之地,与黄忠交战,黄忠为保存实力,暂时撤军数里,离开了监视己方大寨的范围。
高览一听这话,当时就愣住了。
究竟是哪个,大晚上的过来给自己解围?
或者说是捣乱!
你要解围早几天解围不好吗?非得赶在这个节骨眼上!
我都要投降了,你跑过来把黄忠吓跑了,这不是纯给我添乱吗?
到底是哪个混蛋干的!
高览很快就得到了答案。
那支兵马在暂且逼退了黄忠之后,便迅速向着高览的营地移动而来。
是河北第一勇将,文丑的兵马!
高览见了文丑之后,非常震惊。
“文将军,您怎么到我这边来了?你的大寨呢?”
“丢了!扔给太史慈了,邺城都丢了,某家还要那个大寨干甚?”文丑的话说的非常直接。
高览闻言咧了咧嘴,道:“文将军,你听说了那边的事吗?”
“哪边的事?”
“就是邺城失守、大将军离世的事情……”
文丑斜了高览一眼,冷声道:“若不是知道了这些,某家又为何要冒着被太史慈穷追猛打,损兵折将之险,来你这里?”
高览长声一叹,道:“原来文将军也知道。”
说到这,高览顿了顿,道:“文将军,要不……咱们也降了吧,这仗没有打下去的必要了。”
文丑猛然转头,咬牙道:“你说什么?”
高览叹了口气,道:“事到如今,大将军死了,邺城丢了,袁谭,高干,张,麴义,逄纪,郭图,马延等人都降了,河北大势已定,咱们何必再继续跟陶商僵持下去,何不给咱们自己和麾下的将士们找个出路……”
话还没等说完,便见文丑猛然转身,一把抓住了他的脖领子,满面怒容。
他的呼吸粗重,咬牙切齿,一双牛玲大的的眼睛充斥着鲜血,几乎都要从眼眶子蹦出来了。
“你再敢胡言乱语,我活剐了你!”
高览苦笑着道:“文将军,我这说的句句都是肺腑之言,也是为咱们的后路着想,如今袁氏连个能继承大将军基业的合适人选都没有了,咱们当将领的,却是为他守的哪门子活丧?”
“那也不能归降陶商!”文丑开口怒吼,口水直喷到了高览的脸上:“投降谁,也不许投降陶商!”
高览抬手擦了一把湿漉漉的面颊,无奈道:“这是为何?就因为他与大将军为敌?可是这天下的诸侯找中,跟大将军为敌的,着实不仅仅是陶商一个人啊。”
“不光是这个!”文丑恶狠狠的将高览向后一推,道:“主要是因为我大哥颜良死在太史慈的手里,我与太史慈不共戴天,若是想让我归降陶商……除非陶商能杀了太史慈!”
高览闻言顿时垭口无言。
文丑这厮是真倔强啊,都多长时间的事情了,他还念念不忘的?
太史慈乃是陶商的结义大哥,陶商怎么可能会因为文丑而杀他?
如此看来,文丑是不可能归顺陶商的了。
问题是,他不归顺陶商,为什么要牵连上自己啊?
高览的心中,一股子欲哭无泪之感涌上心头。
“文将军,那我们今后的退路又该如何?”高览小心翼翼的问文丑道。
文丑仔细的寻思了一会,道:“去陶商那里是绝对不行的,我已经联系了淳于琼将军,他昔日在京中任职的时候与曹操相熟,他眼下亦是正在赶往这里,我们且去与他会合,然后一同往河南,投奔曹操,日后再借助曹操的势力,攻打陶商,杀死太史慈,为我兄长颜良报仇。”
高览听了这话,差点没气吐血。
这混蛋对颜良到底是什么感情啊?怎么感觉颜良比他亲爹都亲!
问题是,你要为颜良报仇,为什么要夹杂上我?
老子跟颜良不熟好不好!
我凭什么跟你去投降曹操?
就在这个当口,寨外突然响起了一阵喊杀之声,紧接着,便有士卒进来向高览禀报道:“高将军,黄忠的兵马前来攻寨!”
“什么?”文丑闻言一惊:“那老头适才不是才刚刚被我打退吗?如何又来了!”
适才见黄忠被文丑打的扔下了营盘,高览的心中就觉得有点不太对劲,此刻一听黄忠复来,顿时醒悟了。
“糟了,我们中计了!我说黄忠老儿如何会轻易败北?想来他一定是实现知道了文将军奔着我的营盘而来,所以早有准备,他故意假装败退,就是为了慢我军心,然后复来再攻!”
文丑牛眼一瞪:“糟老头子有甚可怕?看我去砍了他!”
说罢,提刀就奔着帐外走,却见一名校尉又匆匆进帐:“文将军,高将军,大事不好!太史慈和徐晃的兵马,分别从后方两路杀来,正在进攻我军的后寨!”
“太史慈!徐晃?”高览不明所以的挠了挠头,道:“太史慈的兵马抵达此处,乃是追着文将军而来的,此事我倒是能够理解……徐晃不是应该正在和淳于琼对峙吗?如何也会跑来这里!”
“管他那么多!”文丑大步流星的奔着外面就走:“且看某家出去会会他们便是!”
三国有君子 第七百八十四章 一只耳
事实确实如同高览所猜测的那样,黄忠适才的败北,确实是诈败,他早就接到了太史慈和徐晃的加急文书,并被通知了执行这一战略。
与徐晃交手的淳于琼同时接到了文丑和郭图、逄纪的信函,他几乎是没有任何犹豫,立刻便选择了归顺陶商。
当然,为了以表近身之姿,他还将文丑劝服他一同加入曹操军的计划禀报给了陶商。
陶商当机立断的做出了应对,做出了全盘布局。
各方面的计划是先纵再擒,然后再给文丑和高览两军以雷霆之势的重重一击。
三路兵马同时汇聚到高览的营寨,并对他的营寨发动最后的一击。
文丑拽着不情不愿的高览冲出了帅帐,看着四面八方,向着己方涌动过来的金陵军,道:“高将军,你我奋力死战!”
高览真想一个大耳刮子抽死他,自己明明想投降的好不好?我死战个屁啊我?
文丑也不是纯粹的莽夫,他知道高览心中多少有点想法,随道:“高将军,你别以为我是这是再害你,相反的,某家此举乃是在救你的性命!”
高览没说话,心道我可没看出来你哪是为我好。
却听文丑沉声道:“你忘了,当初因为你和麴义不对付,麴义在官渡之战被迫离开,投向陶商,麴义此人,心胸狭隘,睚眦必报,他在官渡立下大功,如今已经被陶商敕为征北将军,引为心腹,此番河北之战,此人不念旧主之情,亲自去攻打大将军的营盘,其狭隘心性可见一般,你昔日又不认识陶商,便是投降过去,陶商又岂会以你为重,到时候麴义那厮不整死你才怪!你自己可想清楚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