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有君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臊眉耷目
刘备点了点头,道:“兄长思虑缜密,却是比备还深虑了一层。”
刘表听了刘备的夸赞,显得有些得意,他哈哈的笑了几声,突然面色一变,然后低头剧烈的咳嗽了起来。
刘备急忙站起身,抚着刘表的背,道:“兄长,您这是?”
刘表咳嗽完了,直起了身形,轻轻的摆了摆手,道:“不妨事,不妨事……老夫岁数大了,这身体不比原先了,一不小心就会着凉。”
他喝了一口水,压了压咳嗽,道:“玄德,老夫今天领你来此,是想给你介绍一位俊杰人物。”
刘备忙道:“兄长最近可是得到了什么俊才?”
刘表乐道:“襄阳名士庞德公前番曾为老夫推举了一名俊才,乃是其侄儿也,老夫已经派人请他来了,稍后你们正好可以见一见,当初向老夫推荐让你掌兵去定荆南的,还是此人。”
刘备恍然的点了点头。
庞德公的大名,他自然是听说过的,乃是襄阳名士,在南国的名声可谓无二。
少时,却见一个相貌丑陋的青年,在侍卫的带领下来到了院中,并对二刘施礼。
刘备诈一看见庞统,不由的瞪大了眼睛,满面迷茫。
兄长给我介绍的人才,就长这个模样?
这哪算是个人?
庞统向二人施过礼后,刘表随即对庞统招手道:“士元,过来坐。”
庞统应了一声,随即来到刘表身边坐下。
“久仰玄德公大明,今日一见,果然是器宇不凡,人中之杰也。”
刘备笑呵呵的道:“先生过赞了。”
“不是过赞!”刘表对庞统道:“玄德今日为吾进言,说是让老夫联曹抗陶,以中原之地位荆州前哨,与曹操抗衡,老夫深以为然,不知士元以为如何?”
庞统听完,很是赞同:“玄德公所言,正是如今最利于我荆州的发展之法,不过曹操乃是当世枭雄,若想说服他,非能言善辩之士不可,庞某自打来到刘荆州帐下,无尺寸之功,今番前往说服曹操联合,庞某愿为使者,替将军分忧。”
刘表转头看向刘备。
刘备明白刘表的意思,随即开始和庞统攀谈,试验此人的才学能力与应变之能。
随着谈话的深入,刘备对庞统的本领越发的感到惊讶。
别的且不论,但就能言善辩和知识之广博,当今天下还真没有几个人能和庞统相比。
至少在刘备认识的人当中很少。
少时,却见刘备对刘表道:“兄长眼力果然不俗,庞先生果然是当世的英豪,若是让庞先生去说服曹操,一定可以达成联盟。”
得到了刘备的赞同之后,刘表再无疑虑,随即派遣庞统起行。
庞统年纪轻轻,但初出江湖,功利心不浅,他这一次是抱着必成的信心去见曹操的。
曹操此时正在洛阳,致力于收服关中之地。
就个人感情来说,他对于陶商的崛起,也是极为担心,他的主要领土东面与徐州和扬州接壤,北面和河北接壤,可以是首当其冲。
为了今后打算,给自己留下一个后退的纵深之地,曹操才暂时待在洛阳,治略关中。
说实话,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就在曹操忧虑不已的时候,庞统带着刘表的指使来到了洛阳,请盟和曹操联合。
曹操一听刘表愿意和自己联合,心下不由大喜过望,但面子上,他还是得装成一副挺牛逼哄哄的样子。
说什么也得把面子充足了。
但曹操没有想到的是,他本想以势压人说服凤雏,但没有想到是,他在凤雏面前不但没有说服他,反倒是被凤雏的才华所折服。
年纪轻轻的,便表现出了非凡的才华,曹操感觉自己快要爱上凤雏了。
绝对的真爱。
“庞先生真是当事奇才啊。”说到最后,却见曹操重重的一拍桌案:“如此俊才,真是世所罕见,真是人才难得啊,先生若是不嫌弃,曹某愿以师礼待之!”
当下,便见曹操站起身,对庞统施了一个大礼。
庞统急忙道:“曹公何必如此?将军深明大义,与刘将军联合为国讨贼,此番只要能定下大事,那将军日后便是大汉朝的功臣,定可留名青史也。”
曹操专车却是摇头道:“留名青史,不如得先生一人尔。”
庞统跟曹操打着马虎眼:“曹公与刘将军联合,共保真命天子,从此以后你我便是同殿之臣了,庞某自然也就是曹公属下后辈,又何来得不得之言?”
曹操见庞统不尿他那一壶,也不生气。
当世俊才,哪是那么容易就得到的?他曹操不着急这一时三刻。
“先生且下去休息,结盟的章程,容曹某和众人商议商议如何?”
事情非同小可,庞统自然也不会强迫曹操立刻行事,随即暂且告退。
庞统走后,曹操随即找来了他的心腹谋士,向他们征询意见。
荀攸道:“明公明鉴,与刘表联合之事,确实是可以对抗陶商的最佳方式,但以刘表的心性,却也不过是想以我军为屏藩而已,此举却是不可。”
曹操点头道:“刘表的心思,我亦知晓,只是我军的地盘所处如此,却也难办,日后难保我中原之地变为战火之处。”
贾诩站了出来道:“刘表需要我们,我们也需要刘表,联盟之事必成,眼下彼此不是谁能保存的了实力的时候,当下对我军最好的出路,就是己方共同出兵,当先讨伐徐州。”
:。:





三国有君子 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代祖孙
徐州的气候相较于河北来说,还是更加温暖的,陶商回到徐州之地的时候正是暖和的时候,那种熟悉的感觉迎面扑来,令他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大军暂时陈列在边境,陶商和一部分的亲信先回到了彭城国。
到了彭城之后,陶商大致的先料理了一下州事,然后便兴冲冲的往家去。
久违的亲人,久违的妻子和儿子都在府中,一晃近两载的光阴,这当中的思念之情,是怎么磨也磨灭不掉的。
来到了陶氏在彭城的府邸,陶商没有让门人通报,而是悄悄的迈步走进了府邸。
来到正院内,却见两个相貌俊俏,年纪不大的娃子在桥筠桥意的看护下在院中玩耍,两个孩子的穿着贵重,小脸都红扑扑的,一胖一瘦样子非常可爱,犹如一对小活宝。
桥筠听见脚步声,转过头看见陶商,先是一愣,接着便急忙要施礼,却被陶商做出了一个“嘘”的手势。
少时,却见两个小子走到了陶商的面前,一起抬起头来观望他。
两个孩子也不过只是四岁的年纪,但却都如同小大人一样,颇为早熟。
陶商仔细瞅了一下,从鼻眼轮廓上,很容易的就分辨出了两个孩子哪个是刘曦,哪个是陶寂。
“大个子,你是谁?”刘曦疑惑的抬头看着陶商道。
陶商闻言先是一愣,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哪个男子不喜欢被唤成大个子?
这孩子眼光挺独到的,还能看出来我是大个子!
却听一旁的陶寂咿呀开口:“他哪里高了?跟府里的侍卫们比,差的远了。”
陶商的脸一下子就落了下来。
他伸手使劲掐了掐刘曦的脸蛋,道:“臭小子,你看你一脸肥膘,还好意思说我矮?平日里吃了多少不该吃的东西,说!”
陶寂被陶商掐着,也不反抗,他只是一吸鼻子,道:“母亲说了,男人胖显富态,矮子常年受欺负,你怎么什么也不懂呢?”
陶商被这小子给逗笑了。
刘曦在旁边低声道:“你是府里新来的侍卫吗?”
陶商嘿然道:“我是府里新来的厨子。”
“什么!”陶寂的小脸一下子就僵硬了:“你是新厨子?那赵伯以后该怎么办?他去哪?”
陶商逗他道:“还能去哪,给我打下手呗。”
陶寂诧异的瞪大了眼睛看着他:“你做菜难道还会比赵伯更好吃?”
陶商挺起胸脯,傲然道:“那是自然的。”
陶寂道:“赵伯会做水煮弹丸,你会做么?”
陶商知道,他说的弹丸,其实就是肉丸子。
“那算什么,我会做的花样更多。”陶商信誓旦旦的道:“我会做红弹丸,白弹丸,熘弹丸,炸弹丸,三鲜弹丸,四喜弹丸。”
陶寂的一双小眼睛顿时睁的浑圆,两只眼眸中都是小星星,一闪一闪的,分外清澈明亮。
“那你能做给我吃吗?”小陶寂期盼似的望着陶商道。
按照道理来说,这个年岁的小孩让他们吃和大人一样的东西并不合时宜,但古人并没有那么多讲究,吃食也没有那么精细的分类,长了牙的孩子,基本上就开始吃和大人一样的东西。
陶商呵呵一笑,伸手摸了摸他的头,道:“给你做可以,但你能给我什么好处?”
小陶寂皱起眉头,居然真的开始认真的思索起来。
按道理来说他一个‘厨子’给公子做些吃食,也根本就没什么毛病,但陶寂很显然却还没有养成从大家族出来的那些习惯,倒是懵懂的知晓一些以物换物的道理。
但很显然,现在的他浑身上下什么都没有。
却见旁边的小刘曦从袖中取出一块饴糖,翘着脚颤巍巍的递给陶商,道:“这个给你吧,劳你晌午给我哥哥做一道那个四喜弹丸。”
陶商满意的看了看刘曦,暗自点头。
这么小的年纪就知道用自己的糖替兄弟解决问题,这份心胸和善良却是非常值得赞扬。
陶寂很是惊讶的看向刘曦:“这糖糖你怎么没有吃?这不是姨娘昨晚给你的么?”
刘曦嘿嘿一笑,低声道:“舍不得吃……”
“舍不得吃的东西还能拿出来与旁人分享,已经是很了不起了。”陶商摸着他的头,夸赞道。
就在这个时候,从里院颤颤巍巍的走出了一个老头,花白的胡子,佝偻的身形,一身道袍,完完全全的游方方士的打扮。
是王允。
“岳父大人!小婿回来了!”陶商笑呵呵的冲着王允打招呼。
王允和陶谦一直在彭城国外的道观和于吉修炼,今天俩老头想甚了孙子,专门回来看看——顺便吃点好的,解解馋。
一见陶商,王允顿时浑身一激灵,他诧然的指着陶商,表情都为之颤抖。
他先前早就知晓了陶商平定河北,成为天下第一诸侯,在知道这个消息的同时,心中既惊异且诧异,但同时他的心情也很是复杂。
按道理来说,陶商乃是他的女婿,女婿势力越大,霸业越成,他身为岳丈应该高兴才是,但王允昔日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汉室忠臣。
虽然他最终看开了自己的固执,当起了方士,但在心底深处,他还是惦念着汉室的。
但汉室的皇帝,却是自己这个势力渐大的女婿的外甥,王允心中多少还是感觉别扭的。
怎么这么乱。
但即使别扭,他也改变不了如今的情况,也就只能看开了。
王老头漫步走到陶商面前,上下打量他几眼,仰头道:“回来了。”
陶商恭敬的道:“启禀岳父大人,小婿不辱使命,功成而归。”
王允虽然当了方士,但昔日骨子里的那股子倔劲和戾气还是未去。
却见他牛逼哄哄的一仰头,道:“什么岳丈?叫仙长,老夫已经非凡俗之人了。”
陶商看他的样子,不由好笑:“岳父大人这是练成了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功法?是千里之外取人首级的仙剑之术,还是搬山倒海的广大神通?”
王允哼了哼,道:“俗气!你这脑子里就是这种乱糟糟的东西,所谓的仙者,非是必须要有伤人害命的仙法,而是要有济世救人的能力和胸襟,你年纪轻轻,杀伐过重,怕是不会明白的……于神仙说过,以老夫如今的慈悲心和淡薄之心,这寿数想来最少也要活到一百五十三岁,所以你叫我一声仙长,我也当得的。”
陶商恍然的点了点头,道:“岳父大人果然是道行高深,不但能算出自己是个老人瑞,连能活多少岁都能估摸的出来,还活的有零有整的,小婿真是万分佩服。”
陶寂使劲的抓着王允的衣服,道:“阿翁,你认得这个厨子?”
王允呵呵一笑,道:“傻孩子,什么厨子,这是你父亲!”
“父亲?”陶寂和刘曦同时诧异的喊道。
陶商笑着摸了摸刘曦的头,道:“他叫父亲没错,你应该叫我舅舅。”
……
当天晚上,全家人都聚集在一起,喜气洋洋欢聚一堂。
相比与貂蝉和糜贞,陶谦表现的更是高兴,他自打跟随于吉学气之后,身体虽然好了许多,但两个儿子一南一北却是不在身边,这心中南面有些落寞。
的亏了有小陶寂和小刘曦在,陶谦老儿有时候回府,还能在两个孙子这感受到天伦之乐,弄孙之愉,多少还是可以弥补缺憾的。
但今日大儿子回来了,祖孙三代凑全,陶谦还是高兴的不得了,兴奋之余不由多喝了几盏,整个人都飘飘忽忽的,满面通红。
陶商劝陶谦道:“父亲,喝多了有伤身体,还是少喝些的好。”
“不妨事,不妨事!”陶谦使劲的挥着手,乐道:“我儿大胜而归,替汉室天下收复半壁江山,老夫这是高兴,别说多喝点,喝死也无妨!”
陶商咧咧嘴,老爷子练气功,别的不说,这心眼练大了不少,喝死都无所谓了。
见陶谦如此好兴致,陶商也不方便再多说什么,只能是陪着喝。
貂蝉敬了陶商一盏酒,道:“夫君,袁婉妹妹呢?怎么没有随你一同回来?”
陶商笑着道:“袁婉为了接管河北袁氏的产业,暂时留在那边主持,恐怕需要有很长一段时间不能回来了。”
说到这,陶商转头看向寄住在他家的冯氏道:“见不到袁婉,夫人这心中想必是有些失落的吧?”
冯夫人摇了摇头,疑惑道:“奇怪啊,丞相回家之前,婉儿就已经派信使传信回来给我,说是过两日便会抵达徐州了。”
陶商闻言顿时愣了。
“真的假的?”
冯氏娇笑道:“当然是真的了,人家如何敢欺骗丞相?”
陶商皱起了眉,道:“不可能啊,我明明留他在那主持袁氏的产业,偌大的产业,她就是捋,也得捋顺三个月,怎么这么快就跑回来了?”
冯氏若有所悟的道:“婉儿在信上倒是提了一些,说是家族产业,已尽皆贩卖……”
“卖、卖了?”陶商顿时睁大了眼睛:“河北袁氏那么多的产业,哪能一下子就全都贩卖出去?谁一下子又都买的起?”
冯氏道:“婉儿说买袁氏产业的人姓甄,还是个姑娘,而且好像这次还要和她一同到徐州来呢。”
陶商端着酒盏的手顿住了。
王允斜眼看了陶商一眼,又看了看除去貂蝉和糜贞外,住在陶家的冯氏,吕玲绮,桥意,桥筠等人,缓缓道:“又多一个?”
“嗯……”
“小伙子,你了不起了,你岳父我当年做司徒的时候,着实是没有你这般风骚,看着你这一个又一个的往家勾搭,老夫着实感觉我这几十年的官,当真是白当了。”




三国有君子 第七百九十五章 刘曹兴兵
果然是应了冯氏的话,袁婉和甄宓不几日便到了徐州。
按道理来说,甄宓来徐州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可她最终还是来了,陶商的心中多少还是感觉有些无奈的。
不过中山甄家自打河北之战后,已经成为了陶氏在河北的附庸,在一定程度上算是功臣之家了。
针对功臣之家,自然要有对待功臣之家的待遇。
首先第一点就是人家来彭城了,你不能往外撵。
甄宓先是来到相府,向陶商呈上了河北甄家的资产卷册,表示甄家从今往后愿意听从朝廷的吩咐,并可随时用甄家的资产用于朝廷在开疆拓土,安定民生等事业上的发展。
大公无私的举动啊。
陶商苦笑着接下来甄宓的进献的表册。
“你的速度倒是挺快啊……这刚过了多久啊,就屁颠屁颠的跟到彭城来了?”陶商苦笑着摇了摇头道。
甄宓抿着嘴乐:“丞相这话怎么说的,小女子代表中山甄家来办正事,什么叫跟到这来。”
陶商一挑眉,静静的等候着甄宓继续遮掩。
来,继续装逼。
果然,甄宓有点装不住了。
“我这次从河北带了一些名贵的礼品,想当面送给令尊陶君和尊夫人……不知道可否拜访一下。”
陶商闻言长叹口气。
小家伙,狐狸尾巴露出来了。
被陶商玩味的目光盯着,甄宓的脸上不由露出了羞红的颜色。
“你这么看着我干吗?小女子可没有别的意思。”甄宓低声道。
陶商笑呵呵的道:“我自然是知道你没有别的意思,陶某也从来没有说不答应你啊?你想见我的家人,那可得预备些厚礼才行。”
甄宓的脸上露出了深藏不露的微笑。
第二日,袁婉和甄宓亲自来到陶商府上,拜会貂蝉,糜贞,陶谦和王允等人。
甄宓带来的礼物自然五花八门,各式各样,让人看着目不暇接。
冯氏和袁婉也是好久不见,这两个自打失去家便相依为命的女子,在见了面之后,便立刻相拥在了一起,痛哭流涕。
而相对于冯氏和袁婉,其他人所表现的更多的是惊讶。
众人当中,糜贞出身于徐州糜家,亦是不逊色于甄家的巨富,可谓是见多识广。
但正因为她见多识广,所以才对甄宓的出手之大方更加的感到惊讶。
“南海的珍珠……南越的象牙……春秋的铜器……还有这么大的珊瑚。”
糜贞见了这许多名贵礼物,不由得砸了咂舌。
他家虽然也能拿的出来,但他两个哥哥绝对不会允许她这么败家。
刘曦和陶寂围绕着摆在院落中的那些大箱子,蹦蹦跳跳的一圈一圈的围着转,一边跳一边鼓掌,纯纯的俩人来疯。
甄宓则是将一尊精致的玉道雕像递送到了陶谦的面前。
“久仰陶君威名,小女子甚是钦佩,在河北的时候,就总是听丞相说起陶君昔日的赫赫功名与往事,陶君的英雄事迹着实是令人向往,今日总算是见到真人了。”
陶商在一旁只擦冷汗。
这假话说的太假了……还英雄事迹,我爹能信吗?
陶谦一边赞叹的看着那尊玉雕,一边笑呵呵的对甄宓道:“你这女娃真会说话,你适才所言都是真的?这小子经常在你面前称赞老夫?呵呵,不瞒你说,老夫年轻的时候确实挺猛。”
陶商:“……”
这老流氓,越活越回去了。
甄宓温婉的笑道:“可不是么,丞相不但与女子细说陶君当年的英雄往事,还向小女子说了陶君的博学多才,知识渊博,他小时候您老给他讲的故事,他还经常说给小女子听呢。”
“哦?”陶谦扫了一旁脸色有些苍白的陶商一眼,道:“老夫都给他讲过什么故事?”
甄宓笑眯眯的道:“那个白蛇传不就是您老给他讲的吗,小女子可从没听过这么凄美动人的故事,着实感人,如此悲凉让人神往的故事,小女子闻所未闻,不想却是出自陶君之口,陶军之才着实在令小女子惊叹。”
陶谦顿时愣了:“什么?什么白长虫传?”
陶商急忙上前赔笑道:“父亲,都是多少年前的时候事了,您还计较这些干什么?还是看看这尊玉雕,您喜不喜欢?”
陶谦回过神来,满意的点头道:“色泽圆润,晶莹剔透,当真是一块难得的好玉啊。”
陶谦转过头,看向甄宓道:“这么大块好玉,还找名家雕刻的这般灵动,花了不少钱吧?孩子你破费了,晚上留下吃饭。”
甄宓盈盈施礼:“赠送陶君的礼物,小女子自然是不敢含糊的。”
旁边的王允一把拉过陶商,酸唧唧的道:“你这臭小子,手段倒是颇高啊!找了个娘们的身家居然这般雄厚,老夫活了大半辈子,到头来也就是个穷司徒,你可倒好,二十大多,要地有地,要兵有兵,要钱有钱,要娘们有娘们。”
这一番话说下来,陶商恨不得抽他一大嘴巴。
瞅瞅他说的混账话,跟市井泼皮有什么区别?就这样的还三朝元老呢?
那么多年的司徒都当到狗肚子里去了。
这俩老头修道修仙,怎么底线越修越低呢?
陶商笑呵呵的道:“羡慕么?羡慕的话你可以和我竞争啊,看她对您这位老人瑞会不会感些兴趣。”
王允气的胡子直翘,恨不能扑上去一口咬死他。
“小贼,若非老夫现在修身养性,我非咒死你不可!”
就在这个时候,甄宓笑盈盈的来到了王允的面然,然后命随从端过一个匣子,对着王允道:“王司徒乃是三朝元老,功高盖世,为国为民,小女子深以为敬,此处有一支我家仆在辽东关外采到的人参,特拿来与王司徒补补气血,还请王司徒不要介意,受用才是。”
王允闻言顿时眼睛一亮。
“哎呦呦,姑娘客气礼物!这哪好意思,哪好意思……这人参是多少年的?
甄宓微笑道:“这个小女子亦是不知,还请王司徒见谅则个。”
陶商在一旁道:“不妨事,王司徒能掐会算,连自己活到一百五十三岁都能知晓,还怕算不出一个人参的保质期吗?”
1...304305306307308...38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