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有君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臊眉耷目
刘辟一听这话,脑袋上冷汗顿时蹭蹭直冒。
“为,为什么要我出去掩杀?”刘辟瞪大了眼睛道。
吕岱笑呵呵的道:“自然是因为刘将军乃是咱城中的第一猛将。”
话音落时,便见这位第一猛将兄突然弯下腰,嘴中吱哇乱叫。
众人见状不由愣了。
“刘将军,你这是怎么了?”
刘辟呲牙咧嘴的对众人道:“肚子疼……这,这却也不知道昨夜吃坏了什么东西!”
在场的众人顿时皆感无语。
这刘将军的脸皮到底是什么做的呀?
贺齐的头上一堆黑线。
“骠骑将军,要不还是末将前去吧!”贺齐主动请缨道。
陶应不好法眼,只是转头看向吕岱。
吕岱叹了口气,道:可以让贺齐,花児夫人,严與等人从三门各自领兵杀出,虚张声势一阵,周瑜想来自退。”
“好,就按照吕公说的办。”
贺齐,花児等人奉命出城之后,却见吕岱似笑非笑的转头看向旁边的刘辟,道:“刘将军,你这肚子,不疼了?”
直起身来的刘辟顿时又急忙弯下腰,痛苦的高呼道:“当然疼……疼死我也!”
……
不多时,贺齐和花児等人杀出城去,与孙家军鏖战。
果然不出吕岱所料,孙家军只是象征性的与南昌守军交手几招后,便尽皆撤退了。
周瑜在后方,仗剑观察着前方的形势,俊朗面容上露出了深思。
少时,却见周瑜程普纵马赶到了周瑜的面前,冲着他道:“公瑾,为何传令退兵?”
周瑜对程普道:“南昌的士兵虽然大部分都被陶商征调往徐州去了,但毕竟城池规模不小,若是强攻,纵然得胜,损失亦不会小,咱庐江兵马有限,不易折损过大,替伯符保存实力才是长久之计。”
程普将铁戟蛇矛扎在地上,道:“问题是,你不想折损实力,这般等下去,咱们几时能够打进南昌城?”
周瑜笑道:“此事却也不难,仲德只需静候援军便是。”
“静候?援军?谁会做咱们的袁军?”
“天机不可泄露,时候到时,你自然便会知道的。”
……
就在周瑜对南昌城进行围攻的时候,诸葛亮和司马懿却是将兵马留在豫章边境,然后乘骑快马,飞速南下,直奔岭南而去。
小莺儿也跟随在诸葛亮身边。
对此,陶商也是默许的,他知道两个孩子之间有感情。
离岭南之地越近,司马懿便越是不舒服,毕竟南北方气候相差过大,这面的气候之炎热,着实是令司马懿难以承受。
“二师弟,我不明白,咱们不是要去援助南昌城吗?为什么非得跑到这里来?”
诸葛亮一边用手帕擦汗,一边道:“咱们的兵马不足千,到了南昌也起不到什么大用……不过我这段时间一直在想一件事情,虽然咱们的后方兵马不多,但周瑜只领两万人来打南昌,就算是攻下来了,又有何用?难道还守护的住城池不成,周瑜乃是当世智者,他应该明白,集全庐江的兵马去打金陵城,才是孙策最好的出路!”
司马懿感觉到自己快要虚脱了。
他伸着舌头,使劲的往嘴中倒水,犹如小狗一样。
“你的意思,周瑜来打南昌,是另有图谋?”
诸葛亮道:“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的……而我思来想去,我若是周瑜,除非找到可以联合出兵的人,否则一定不会如此行事。”
三国有君子 第八百七十章 士燮
司马懿也是聪慧之辈,诸葛亮的话一下子点醒了他。
即使是司马懿自持才华横溢,但有时候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这个二师弟在智谋上,好像经常比自己快那么一步。
虽然这一步不大。
但司马懿并不是很嫉妒他,在这一点上,司马懿的心胸开阔,远胜于一般人。
比自己强就是比自己强,没什么好不承认的。
他一边用蒲葵扇给自己扇风,一边细细的思索道:“如此说来,你怀疑交州的士家跟周瑜有关系?眼下在南方,能真正对南昌有所威胁的,除了孙策和荆州刘氏,也就只有士家了。”
诸葛亮道:“不错,所以我请命为使,专门奔交州而走。”
司马懿手中的蒲葵扇突然停顿了。
“你想要去士家,拉上我和张宁作甚!”
小莺儿跟在司马懿的身后,突然道:“我是自愿跟着孔明去的,不是被他拉上的,别把我跟你比。”
司马懿脸上的肌肉抽动了一下。
“好吧,你想要去士家,为何还要拉上我?”
诸葛亮淡淡道:“还是有师兄随我同去为好,因为事情多少有些不对劲。”
司马懿奇道:“有什么不对劲?”
诸葛亮道:“自打许靖归附到老师的麾下之后,交州的士家与我们一向交好,就算是周瑜想煽动士家,凭他的本领,如何能说动士變?我总觉得哪里有不对劲的地方,但还琢磨不出来,唯有请师兄随我一起去,也好参详一下。”
司马懿的脸色一下子就变了……变的要多黑有多黑,要多不爽有多不爽。
“就是因为这个?你才特意把我拽到岭南来的?”司马懿咬牙切齿的道。
诸葛亮被他瞅的一哆嗦,道:“有什么不对吗?”
“这么点小事,你为什么不早说?”司马懿咬牙切齿的道:“非得把我拽到这来才吐口,你早跟我说,我早就告诉你了……如今这一趟,我岂非白折腾?”
诸葛亮抱歉的一笑,道:“有些事情,我自己不捋顺清楚,哪好意思劳烦师兄?”
司马懿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克制住揍他的冲动,道:“二师弟你虽然多谋略,但在这方面却多少还差了一些……这事其实好理解,若我是周郎,则必然不会在士燮身上动念头。”
诸葛亮道:“为何?”
“一则士燮年纪太大,已经年过六旬,二则士燮近些年来一直与我们交好,且年年给朝廷上贡,这样一个上了年纪的人图安逸,必然不愿意轻易改变以往的安定状况,周郎想策反士燮,指定是不可能。”
诸葛亮恍然的点了点头,道:“师兄之言有理,那你的意思是?”
司马懿道:“与其策反士燮,不如策反士氏家族其他的人……年轻气盛的,有野心的,想干一番事业的,不安于现状的……”
诸葛亮用白羽扇轻轻的一拍自己的额头,道:“师兄真是聪慧,听闻士燮的儿子士徽年轻气盛,虽然有资格继承士燮的位置,但士燮身体康健,士徽继承交趾遥遥无期……且听闻他的政见与士燮一直多有不同,据说此人性子较为暴躁,且雄心不小……”
说到这的时候,诸葛亮和司马懿彼此交换了一个深刻的眼神。
事情经过他俩一磋商,好像没什么难的。
……
数日之后,司马懿和诸葛亮等一行人终于抵达了交趾。
交趾郡所在乃是大汉朝的最南境,其治所乃是后世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区之一广州。
士燮兄弟统治交趾四多年,威震百蛮,权倾一方,其威望在南境可谓尊贵,至高无上。
他出入时鸣钟响磬,备具威仪,笳箫鼓吹,车骑满道,常有几十位沙门夹在车马群中焚香,要多牛掰便有多牛掰。
诸葛亮等人以使者的名义来见士燮。
士燮近些年来与朝廷通好,听闻陶商的徒弟以使者之名前来,自当亲自接见。
诸葛亮见了士燮,首先向他表达了陶商的诚意,然后拿出朝廷的敕封诏书,表达陶商的诚意。
陶商代表朝廷,敕封士燮为安远将军,封爵龙度亭侯。
士燮年纪很大了,能得到朝廷的加封,自然非常高兴,他乐呵呵的亲自招待了诸葛亮和司马懿。
宴席之上,只有他们三人。
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人在与士燮交杯换盏了一会之后,突然道:“府君可知,我二人远来至此,乃是为何?”
士燮年纪活了一大把,自然不是小孩子,且现在北方诸侯的情况,他大概也都知道。
士燮捋着须子,道:“正因为不知二位特使了丞相何命,老夫才专程独自设宴,款待二位使者,并斥退左右……此处并无旁人,所谓出君之口,入吾之耳,上不接天,下不及地,乃在此也,二位使者有话,不妨直说。”
诸葛亮心中暗赞士燮果然是只老狐狸。
“北方的形势,府君想来也是都清楚的吧?”
士燮不藏私,点头道:“略有耳闻,前番陶相在曲阜集结大军三十万与曹操和三刘抗衡,如今孙策乘着陶商后方空虚,起兵攻打江南……唉,想那孙策当年都是亏了丞相的保全,才能稳坐庐江,如今居然背信弃义,起兵反叛丞相……孙文台怎么生出了这般孽障!唉,真是令人感叹!”
诸葛亮要摆着羽扇:“天下不孝子何独孙伯符一人尔,只怕有些不孝子尽在眼前,只是父母待子之心如天,恐未必看的清楚就是了。”
士燮闻言皱了皱眉,他也是人老成精,自然知道孔明是话中有话。
士燮定定的看着孔明:“老夫愚钝,还请诸葛小友直抒胸臆。”
孔明道:“在下和司马师兄这次来,一则是奉老师之命,代表朝廷敕封府君,二则乃是想问府君一句,不知您和周瑜可有往来?”
“周瑜?”士燮不解的道:“老夫不认识周瑜,与他也从无往来,不知诸葛小友为何由此一问?”
诸葛亮道:“实不相瞒,周瑜率兵攻打南昌,其行径多有自持之意,根据校事府的查探,周瑜似乎有盟友,因此方才如此行事,亮纵观南方诸侯,能当周瑜盟友,又可挥兵直取南昌的人,除了府君,亮实在想不出还有别人。”
士燮诧然道:“诸葛小友,老夫和周瑜却无往来。”
司马懿笑呵呵的道:“除了夫君,那旁人呢?士家家大业大,只怕所有的事也绝非府君一人所能掌控吧?”
三国有君子 第八百七十一章 内鬼
士燮的脸色有点不太好看。
司马懿这话说的……摆明了是话里有话啊。
这是在讽刺自己管教家族不力?
诸葛亮极有眼力见,他见士燮的面色有点不对,忙道:“府君休要误会,我们师兄弟说话有些直,还请勿往心里去……”
士燮心中哼了哼。
这也叫说话直?
这弯弯绕的啊!
诸葛亮继续道:“其实老师肯定是相信府君的,不然我二人也不会专程跋山涉水来交州一趟,且我二人此言也是好心,毕竟有些事情咱们是当局者迷,多寻思寻思总归是没坏处的。”
士燮半闭着眼睛,慢悠悠的捋顺着须子。
良久之后,却见他感慨道:“诸葛小友言下之意,老夫明白了,你放心,此事老夫心里有数了……来,咱们先吃饭!别的回头再说。”
诸葛亮和司马懿都是久经风浪之人,非等闲之辈,他们自然是明白点到即止的道理。
当下,便见三人推杯换盏,说一些无关紧要的话。
吃饱了之后,诸葛亮和司马懿在侍者的带领下,前往馆驿休息。
他们没有太多的担心。
该说的话都说了,下一步基本上没他们什么事了,士燮只要不是傻子,就一定会去查。
诸葛亮和司马懿乃是聪慧之人,他们能看出士燮非要等闲之辈,如果他想要仔细查这件事,想必一定会成功。
士燮经营交州多年,他在这里的能量,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老虎打盹的时候不可怕,可一旦醒了,就是虎啸山林之威。
诸葛亮和司马懿走后,士燮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绪,开始仔细在脑海中捋顺最近发生的事情。
年纪大了,做事就很稳,他并不着急立刻着手去查,大面积的查只会打草惊蛇,士燮习惯于先自行捋顺思路,在顺着自己找到的思路找一个突破口。
士燮很有耐心,他就这么静静的琢磨着,一想居然就想了整整两个时辰。
两个时辰后,士燮吩咐手下的亲卫,将他的兄弟士壹暗中找来。
士家四兄弟,分别统治着交州四郡,只有每年这个时候,才都返回交趾祭祖拜天,并顺带汇报各郡工作。
这是长久以来在岭南的风俗,自打士燮统领交州之后,这个风俗就一直流传了下来。
而今年的祭奠,算算时间,差不多就在几日之后。
往常,祭奠的一切安排事宜都是交给士燮的兄弟,士壹去做。
但是今年,士燮觉得自己年纪大了,交州的这份基业,早晚都要交给自己的儿子,有些事情,也是时候让儿子开始去操办了,毕竟他才是交州未来的主人。
于是,祭天这件事,士燮将他交给了自己的继承人士徽。
思考了两个时辰,士燮本能的感觉到,这件事,自己或许是有什么疏漏了。
“兄弟,今年的祭祖交给徽儿主持,目前筹办的如何了?”
士壹忙道:“徽儿还是很勤恳的,事情都落实的井井有条,比小弟往年操办的都好。”
士燮‘哦’了一声,又道:“老夫最近公务繁忙,没来得及多问细节,徽儿操办祭奠,与你往年可有什么不同。”
士壹忙道:“小弟也知道大哥公务繁忙,就没拿这些事来打扰兄长,今年的祭奠,徽儿做了不少的改变,首先是这祭天之地,就改在了南山。”
“南山?”士燮的双眸微眯,道:“如何突然换了地方?”
“据说是徽儿找了从中原来的方士,对天卜卦,查探风水,见咱交趾城外南山乃是风水宝地,时运大吉,故而在南山高铸土台!”
士燮皱了皱眉,道:“仅凭游方术士之言,就换祭奠之所,这样做,是不是有些太儿戏了。”
士壹大咧咧的道:“孩子想做,就让他作吧!也不是什么大事。”
士燮没跟士壹多掰扯,道:“问题在南山祭天……可安全否?”
士壹很是自信的点头道:“这一点我也想到了,徽儿已经做好了完全的准备,南山附近各处要道,徽儿都安排了兵将把守,另外他还把他在宋平的兵马调到了南山,以防不测!”
“什么?”士燮的脸色终于变了:“你说他把他在宋平的兵马全都调到了南山?”
士壹不解的看着他,道:“对啊,祭天当天,为防不测,安置兵马不是很正常么?大哥你慌张什么?”
士燮重重的一拍桌案,怒道:“交趾就有现成的兵马,他特意跑到宋平去调兵作甚?难道宋平的军卒比交趾的更加精锐?这一来一往调配兵马,难道就不耗费钱粮吗?”
“这……”士壹一下子语塞了:“弟,弟没有想那么多,徽儿可能也没想那么多。”
“你想的是不多,可他想的未必就少!”
士燮压制住内心的怒气,道:“传我的军令,城中的兵马暂且不要妄动,一切如常,你派人持我的符节,到九真郡去调遣兵马来此,老夫倒是要看看,我这个儿子到底跟我玩的是什么花招。”
“诺。”
“今日之事,不许给我透露一个字出去。”
“大哥放心,弟弟不敢。”
……
数日之后,交趾各级官员随同士燮一起前往南山拜祭。
临行之前,士燮派人给诸葛亮和司马懿送来口信,让他们稍安静候,待祭天之后,一切自然水落石出。
……
馆驿内。
“看来,士燮那个老狐狸是嗅到了什么味了。”诸葛亮摇着羽扇笑道。
司马懿慵懒的打着哈欠:“祭天之时动手,看来行事之人倒是颇有几分算计,不过士燮既然已经起了疑心,那平乱之事基本就不难了。”
诸葛亮点头赞同道:“那咱们就静候佳音,听说这一次主持安排交趾南山祭天的人是士燮的儿子士徽……不出意外的话,周瑜在士家联系的人,就是他无疑。”
司马懿道:“不管周瑜联系的人是谁,既然已经断定此事与士家脱不开关系,那回头说什么也得让士燮老儿拿出点诚意才行。”
“师兄的意思是?”
“让他出兵,但不是帮周瑜夹击南昌城,而是和南昌城的将士们一起夹击周瑜。”
诸葛亮闻言一笑,暗道他这个师兄还真是一个不吃亏的主。
……
一日之后,南山祭天的军队返回了交趾,士燮亲自来驿馆见诸葛亮和司马懿。
这老头或许知道瞒不住,见了面索性实话实说。
“多谢两位小友代表丞相来提醒老夫,想不到那个逆子居然勾连周瑜,意图乘着南山祭天之时,软禁老夫和几个弟弟,自领交州……可笑老夫前番还笑话人家孙文台生子不肖,唉,丢人,丢人啊。”
三国有君子 第八百七十二章 胆大的丁奉
士燮通过诸葛亮和司马懿的提醒,及时制止了士徽的叛变。
士徽虽然是士燮的继位人,但实际上他的年纪也不小了,但士燮虽然年过六旬,但很明显还是精神抖擞,其整日里活蹦乱跳,可夜御数女,没有一点要挂的迹象。
士徽嘴上不说,但心中有时候却在犯嘀咕。
他很怀疑自己到底能不能活过这位亲爹。
确实士燮在历史上活到了九十虚岁。
在那个平均寿命极低的时代,士燮的存在就犹如活王八成精一样,无了敌了。
就在士徽心中憋着这口气却不知该如何是好的时候,周瑜的使者吕范找上了他,并按照周瑜的说法,一顿为他洗脑,说士徽有天纵之才,王霸之气,憋屈在交州这边塞一地,未免有些太过于屈才了。
他可以干一番大事业的!
人不怕没本事,就怕对自己没有清醒的认识。
士徽就是这样的一种人。
他在吕范的忽悠下,居然真的相信自己是能够成就大事的不世英主,他居然想鬼使神差的想在南山祭天的时候,发动兵变,软禁自己的父亲和叔父们,成为交州之主,然后在挥师北上,和周瑜一起平分江南。
不得不说,真是相当有勇气的抉择与行动力。
若是没有诸葛亮和司马懿来跟着瞎搅和,说不定士徽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有可能超过李世民。
但天下诸事,皆是以成败论英雄。
很可惜,他没成功。
……
听完了士燮说的话之后,司马懿问道:“敢问府君打算如此处置此事?”
士燮的神色变的有些落寞,他长叹口气,颇是无奈的道:“他毕竟是老夫的儿子……经过此事之后,老夫日后自然不可能让他继位,但却不忍杀他,还请二位理解。”
诸葛亮轻轻的摇摆羽扇,点头道:“人谁无子?天下谁人不为父母?府君此行,乃在情理之中,亮能够理解,只是……”
说到这,诸葛亮长叹口气,摇头不语了。
士燮的心一下子有些紧张。
这小子干什么呀?有什么屁就放呗?长吁短叹的,整的老夫鸡皮疙瘩都要起来了!
我一把年纪,你别老大喘气吓唬我行不?
“诸葛小友此言何意?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唉,还是不说的好。”
士燮急了:“小友不必如此,咱们有什么话可直说,老夫又不是不通情理的人。”
司马懿在旁边道:“我师弟这个人脸皮薄,有些话不好张口……算了还是我替他说吧。”
士燮打第一眼瞧见司马懿,就知道他脸皮厚的跟城墙一样,他一张嘴,怕是准没好事。
这俩人在自己面前,一个是糖,一个是鞭子。
士燮紧紧的盯着司马懿,道:“你说吧,老夫聆听教诲。”
司马懿对着士燮长作了一揖:“不敢,不敢……在下只是想说,府君爱子心切,并及时遏制变乱,保住交趾郡,这一切都在我和师弟的眼中,但老师本人却不在这里……他眼下在彭城国,远在千里之外,所有的事,都是从旁人口中听来的,未必能体会的像我们这般真切……特别是府君平定了叛乱,却不杀士徽,老师怕是摸不准府君的脉络……容易生疑的!”
士燮寻思了一下,点头道:“有理……那依两位小友的意思,老夫当如何向丞相表示忠心?”
司马懿闻言,笑了。
“府君乃是一州之长,雄据交趾的英雄豪杰,这当中该如何行事,又哪是我们两个小辈可以指手画脚的?”
士燮用手轻轻的捋着白胡子,在厅中往来踱着步子。
他一边走,一边低头沉思。
少时,却见他突然站在了原地。
“老夫愿意出兵,前往南昌,相助丞相击破周瑜……还请两位小友随同老夫通往,也好做个见证,不知两位意下如何?”
诸葛亮心中暗赞,这老家伙真是一点就透。
若是论及智谋或是用兵,诸葛亮和司马懿自然不惧周瑜,但当下最难的就是他们手中没有可用之兵!
但事到如今,一切终于迎刃而解了。
……
诸葛亮和司马懿撺掇了士燮出兵南昌,和他们一起对抗周瑜。
南昌城这边,周瑜已经开始连续对城池中人进行过了几次试探。
经过试探之后,周瑜发现,南昌城似乎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难以攻打。
对手不过都是庸碌之辈,什么陶应,郭图,刘辟,严白虎云云……根本没什么像样的本事,面对自己的攻势和计谋,他们弱的就像是孩子一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