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有君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臊眉耷目
最后,便见韩浩的手向着旁边垂落,耷拉在了一边,再无动静。
“韩府君!”偏将们高呼着,却是再也唤不回韩浩。
韩浩自打归附于陶商麾下,就一直在替陶商治理金陵城。
金陵城是陶商的根基命脉,也是他治下经济最强,人口最旺,产业最为发达的中心城市。
金陵城能从当年的一个县城发展到如今的这个规模,毫无疑问,韩浩当为首功。
他将自己人生最后的十个年头献给了金陵城,也最终将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这片富饶的土地。
这片土地饱含着他的辛酸,饱含着他的汗水,也饱含着他半生的心血。
他的遗体,从此亦将与这片土地同在,迎接今后每一天的朝阳。
……
与此同时,瓮城内的战事也进入到了尾声。
孙策和他的兵将被憋在瓮城中,被漫天的飞石打的溃不成军。
数不清的孙家军士兵在瓮城内高声呼喊自己要投降,但很可惜,城楼上投石的金陵军根本理都不理会他们。
他们得到的命令是全部杀光,一个不留。
不多时,便见瓮城之下的沙地上到处都是凝固的鲜血和尸体。
那些尸体看着极为恐怖,有许多已经被砸的支离破碎,还有很多尸体被砸的变了形,发瘪的身体在沙地上看着极为恐怖,让人作呕。
孙策凭借着矫健的身体和超乎寻常的反应能力,竟是没让石头砸到。
不过孙策的战马已经被砸死了,而且所有被困在瓮城内的孙家军,此刻就剩下了他一个人,他手中拿着长枪,徒步在地上,一边在场内快速行进,一边拨弄着从天上飞来的石头,竟然仅凭一己之力,坚持到了现在!
整个城墙上的金陵军全都被震撼到了,包括鲁肃在内!
这还是个人吗?
看着一波又一波的飞石都打不中孙策,鲁肃的脸不由的沉了下来。
瓮城楼上至少有两千金陵军……居高临下,两千人居然整不死一个人?这回头传到旁人的耳朵里,还不得被旁人笑掉大牙?
“石头打不中他是么?”鲁肃冷笑一声道:“有意思,给我安排弓弩手射他,用火箭射!”
城楼上,数不清的火箭开始冲着孙策猛突,将他周身尽皆包围。
但孙策依旧是怡然不惧,他仿佛不知道累一样,拿着战枪来回拨弄着那些火箭,愣生生的没有让箭射在他身上一根,看的城楼上的人都不由的张大嘴,惊诧道此人真乃古今罕见之猛将也。
鲁肃心中很是惋惜,如此的豪杰,若是想法不那么多,和吕布一样忠心辅佐丞相,毫无疑问会是丞相麾下的一大臂助。
可惜啊可惜,一念之差,使得他今天必须死在这里。
就算己方现在密集的箭雨射不中他,但也不过是因为他在原地用战枪挥扫,往来挪动,但孙策再厉害,他也是个凡人,他也有累的时候,这么强烈的持续运动,他支撑不了多久的。
果然不出鲁肃所料,没过多久,孙策手中战枪终于开始慢了下来,而城楼上箭支的速度却不会减慢……
终于,一支利箭射在了他的肩膀上!
没有过多久,又有一支利箭射在了他的后肩上。
又没过多久,一支利箭则是射在了他的腰上。
孙策因为伤痛,终于坚持不住了。
他单膝跪倒在地,痛苦的仰头怒吼。
而回应他的则是漫天的飞石,如同滚滚的惊雷,将他埋入其中。
孙策在生命的临终之际,依旧是冲着苍天高声呼喊道:“陶商……我不服!”
但人终归不能胜天,最终,他的声音和他的生命全都被埋葬在了金陵城的瓮城之内。
鲁肃长长的出了一口气,望着下方没有一个活人的战场,低头沉默不语。
“打扫战场,拉开千斤闸。”鲁肃淡淡的吩咐众人道。
千斤闸放下容易,但拉起来难,不只是敌军想弄起它费劲,即使是金陵军自己,也是费了好大的功夫。
……
鲁肃站在城下,看着被士兵们从土堆中拽出来的孙策……
即使是死了,但他英俊的面孔上,依旧是充斥着满满的怒容,双眸瞪的大大的,有一种死不瞑目的感觉。
鲁肃轻轻的叹了口气,摇头道:“戾气太重了,可惜可惜。”
就在他说话的时候,却见徐盛已经顺着城门走了进来。
他的手中拎着一个血淋淋的人头!
“启禀鲁参军,这一颗,是吕蒙的人头……末将办事不利,让孙权逃跑了……”
鲁肃的眉头瞬时间皱了起来。
徐盛忙道:“末将已经令潘璋去追了,他逃不了多远。”
鲁肃闭上眼睛,慢慢的道:“徐将军,你要明白,若是让孙权跑了,我这么长久以来的设计,就全都白费了。”
“末将明白,末将晓得!”徐盛的额头上冷汗淋漓,却只能是悄声应付着。
希望潘璋不要让我失望才好……
:。:





三国有君子 第八百六十七章 君之思
鲁肃在知道孙权逃走了之后,心情有些焦虑,按照他的计算,孙家兄弟是在这场战役里必须死翘翘的,不应存在其他可能性。
但现在的情况,就是两只被抓起来做实验的小白鼠在打针之后,居然被跑掉了一只……
跑掉的这只属于打完针变异的。
负责打针的科学家很焦虑,后果很严重。
就在鲁肃在城中督促士兵们埋葬尸体的时候,潘璋急急忙忙的赶了回来。
“鲁参军!鲁参军!孙权被抓住了!抓住了!”
鲁肃的精神猛然一震,他急忙走向潘璋道:“是你抓住的?”
潘璋向着鲁肃施以军礼道:“回参军的话,不是我们,是韩府君抓住的……韩府君抓住孙权后,当机立断,已经将他就地处死了!”
鲁肃心中的大石头瞬间落地了。
他长出一口气,问潘璋道:“韩府君果然高明,如此一来就不会给主公添麻烦了。”
说罢,鲁肃看向潘璋,笑道:“韩府君现在何处?他的伤怎么样了?”
潘璋的表情古古怪怪的,欲言又止。
鲁肃的心顿时提了起来。
“怎么了?”
潘璋冲着鲁肃长作一揖:“启禀鲁参军,韩府君……去了。”
鲁肃彷如遭到了雷击一样,呆在原地不能动弹。
……
徐州,彭城。
陶商的硝石制冰法终于得到了成功,再用一些模具和木棍配合,终于做出了冰棍。
往里面加一些糖,用以调味,虽然口感不是特别好,但用来解暑却是足够了。
陶商,刘曦,陶寂……爷仨一起蹲在门槛上舔冰棍。
两位小朋友吃的不亦乐乎,一会便将手中的冰棍吃了个精光。
然后俩小崽子齐齐转头,盯着陶商手中的那一支。
陶商嘴中叼着一只,将手中的另一只往身后藏了藏。
俩小孩的表情一下子就不高兴了。
刘曦咬着手指头,指着陶商藏在身后的冰棍:“舅父,我想吃。”
陶商摇着头:“不给,说好了一人一支的。”
陶寂撅着嘴道:“可你自己一个人为什么有两只!”
陶商很自然的道:“因为这东西是我做的,我自然要吃的多。”
刘曦低声道:“可我们俩还是孩子呀。”
小王八蛋,这话跟谁学的?
陶寂咬着手指:“爹爹,要不你再做些给我们吃吧。”
陶商使劲的摇头:“小孩子一人一支,这是铁律,绝对不允许更改。”
说罢,陶商已经吃完了一根,拿出手中的另一根,就要咬。
却见一只漂亮的手从陶商的头上伸过来,一下子取走了他手中那根冰棍。
陶商急忙站起身,却见貂蝉笑盈盈的将那根冰棍放在了嘴里。
“好啊,你们爷仨躲在这里吃独食,居然都不叫上我?”貂蝉轻轻的舔着冰棍,然后不由的一愣。
好好吃的东西!
两个孩子看着貂蝉,那表情仿佛都要哭了一样。
貂蝉诧异的转头看陶商:“他,他俩这是怎么了?”
陶商冲着貂蝉手中的冰棍努了努嘴,道:”这是今天的最后一根,夫人你吃掉的,是他们今天最后的希望……冰棍被亲娘抢着叼走了,简直乃童年之噩梦也。”
貂蝉皱着眉头,越寻思越觉得哪里不对劲。
为什么是“叼走”?
她看向陶商道:“这东西,是夫君你做的?”
“是。”
“那夫君为什么不多做一些?”
“……”
“夫君若是多做几根,不就没有这些事,所以说,真正欺负了孩子们的人,是夫君你。”
陶商仰头长叹口气:“看来你不是孩子们的噩梦……是我的。”
当下,便见陶商命人搬来材料,从新制作。
两个小子顿时破涕为笑。
就在新冰棍做好,给貂蝉,俩小子,还有内宅的其他女眷们都分了一些之后,裴钱匆匆忙忙的跑了进来。
陶商诧然的看向他:“瞅你慌里慌张的,有事?”
裴钱冲着陶商递上了一份战报。
“丞相,金陵城来信,鲁肃大破孙家军,孙策,孙权,吕蒙等人尽皆束手。”
陶商长叹口气,道:“可怜孙策一身傲骨,做梦都想超过我,如今克死金陵城……唉,全都是争强好胜的执念惹的祸,可怜啊可怜。”
不过感慨完了之后,却见陶商的脸上露出了微笑道:“孙氏一死,去了我心中一个大患,好事情。”
但裴钱却没有笑。
他低声对陶商道:“丞相,韩府君他……去了。”
“啪嚓!”
陶商手中装水的铜盆一下子落在了地上。
他的表情有些僵硬,也显得有些紧张,和平日里嬉笑洒脱的他完全不同。
“你逗我?”半晌后,陶商蹦出这么一句。
裴钱另外给陶商递上了一份信函。
“丞相,这是鲁参军派人送回来的,里面是韩府君的临终之言……”
陶商矗立了半晌,从裴钱手中接过了信函。
他有些紧张的走到一边,坐在院中的树荫下,将信函打开。
韩浩临终前说过的话,一句一句的呈现在了陶商面前。
“十有一载……替丞相守住这份基业……善保身体……”
“啪嗒……”
一滴眼泪从陶商的眼眶中流了下来,落在了那份抄信上。
陶商抬起手,擦拭了一下发红的眼圈:“这个人……临走了还说这些……还真是当年的那位韩从事能说出的话……唉,你怎么就不能再坚持坚持,这天下的太平,其实不远了呀。”
“啪嗒……”
又一滴眼泪落在了抄信之上。
陶商没有嚎啕大哭,但他也不会刻意去控制自己悲伤的情绪。
韩浩是当年在河内,最早跟随自己的人的其中之一,这些年兢兢业业的为自己建设金陵城,守卫后方。
如今他死了,陶商远在千里之外,却不能去送送他。
难道还要吝啬这几滴眼泪吗?
陶商不会像曹操或是刘备一样,听闻属下阵亡的消息,哭天抢地的大嚎,用以去感染其他的下属。
他的自尊不允许他做那样的事情。
但他亦是性情中人。
他只是寻找了一个角落,默默地用眼泪来表达自己的悲痛,来表达自己对老战友的思念和缅怀。
就在陶商的眼泪一滴一滴的落在手中的抄信上时,他的嘴唇上突然传来了清爽的凉意。
两个小家伙不知何时来到了他的身边,并将他们手中的冰棍抵在了陶商的唇间。
“父亲,不哭。”
“舅舅,吃吧!”




三国有君子 第八百六十八章 二老出山
两个孩子完全没有了适才要冰棍时的小脾气,而是乖巧的将冰棍送到了陶商的唇边,让他吃。
或许对于孩子来说,将自己喜爱的东西分享,才是最好的安慰方式。
陶商沉淀了一会,摸了摸两个孩子的头,然后低头在他们俩人每一个的冰棍上都咬了一小口。
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
次日,陶商的前往城外陶谦和王允居住的道观。
一来到道观门口,却见四方的百姓都来到此处,而门口却有一些小道士正在为慕名而来的百姓分发符水。
陶商见状,头顶不由的冒出一堆黑线。
这俩老头有没有点正行?
卖浮水?他们要当张角不成?
陶商走到那两个小道士的身边,低声道:“这是谁让你们卖的?”
陶商今天是便衣出行,平日里普通百姓要见他也不是那么容易,更何况是彭城郊外道观的两个小道士。
因此他们并不认识陶商。
两个小道士见他说话很横,心中有点不是滋味,毕竟他们的观主是于吉,是陶丞相亲自敕封过的人物,而且两位副观主,一个是陶丞相的爹,一个是陶丞相的老丈人。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两个小道士,跟着这些大人物时间久了,也自然而然的牛逼了起来。
”你是什么人呢,管的倒是挺多?闲的嘛!”小道士一仰头,横的。
“我能管着方圆三千里所有的事,管理你们俩自然不在话下。”陶商很是自然的说道。
两个小道士看着他的表情,尽显鄙夷之色。
这是哪里来的疯子啊,张嘴胡咧咧,满口瞎叨叨。
陶商问他们两人道:”你们的符水都能管些什么病?”
一名小道士的脸上露出了骄傲的神色:“符水乃是王天师和陶天师渡劫成功,神功大成后所练,包治百病。有起死回生之效,可治人间一切苦难!”
另一名小道士道:”生不出孩子也能治,你要不要来点?”
陶商的表情有些僵硬。
渡劫?这俩老东西是要成精啊。
陶商转头招呼过裴钱,对他说道:“找人来,把东西都没收了,别让俩老东西在这给我丢人现眼。”
裴钱随即领命,他招呼过裴氏兄弟的另外三人率领不远处的便衣虎卫军,过来没收那些符水。
两个小道士见状,顿时急了,他们一边使劲阻拦亲卫军,一边道:“你们都是什么人,你们要干什么。知道这是谁的浮水吗?陶家的!信不信我让我爷爷扒了你的皮。“
裴钱一扬眉,问道:”你爷爷是谁?”
小道士将头一扬,得意洋洋的道:“说出来吓死你,陶太公和王太公都是我们祖爷辈的,而陶太公的的儿子便当朝丞相,太平公子是也!所以论资排辈,当朝丞相便是我们爷爷辈的!”
就在这个时候,陶商迈步走了过来,不满的对裴钱道:“没收个东西这么慢?你是在抄货还是在认亲?”
裴钱呵呵一笑:“我是在为丞相认亲……介绍一下,这俩是您失散多年的孙儿。”
……
一个时辰后,陶商坐在了道观里面的静室之内。
他的对面,坐着满脸晦气的王允和陶谦二人。
良久之后的沉默之后,陶商方才开口对他们道:“你们两位真是越老越回去了!一把年纪,要修道就好好的修道,折腾符水干什么?不知道张角当年就是卖这玩意起家的吗?”
王允怒气冲冲的道:“你还好意思说?我们老哥俩修道有成,练就一身本领,想以自身的仙法为苍生造福怎么了?你横档着竖拦着,是何用意?”
陶商的表情和王允一样充满了不满:“快歇着吧,夸你们两句神仙,你们还当真了?其实最多就是俩神棍而已。”
一番话把王允气的肝疼,脑袋上火星子蹭蹭之冒。
这小混蛋莫非是专程来气老夫的不成?
陶谦则是闭着眼睛,嘀嘀咕咕的来回念叨着什么。
陶商看着陶谦神神叨叨的模样,不由很是好奇。
“父亲,您这是在最什么?”
“背道德经。”陶谦淡淡的道。
陶商疑惑的皱起眉:“你背那玩意干什么?”
“背背好啊,若是不背,老夫怕是一时兴起,掐个剑诀戳死你这孽畜!”
看看这词用的……还孽畜。
少时,却见陶谦似是将道德经背的差不多了,心中的杀机似乎也压制的差不多了,随即睁开眼,捋顺着白须道:“老夫这道行还是不够啊,因为这一点小事,差点动了嗔念……无量寿尊!”
陶商无奈道:“我是你亲儿子,为了一点骗人的浮水,你居然动了要弄死我的念头……至于吗?”
“至于?”王允在一旁道:“那些浮里有我俩千年的道行,你可知道你犯了多大的罪过吗?”
陶商白眼一翻。
你俩加起来总过一百多岁,还特么千年?活王八成精吗?
看着陶商不信的神色,陶谦教育他道:“道行这东西,和年岁无关,指的乃是修行者的内在气数之类,你乃是方外之人,却是不懂这个中的奥妙。”
陶陶商长叹口气。
这俩老东西是走火入魔了!
“爹,我这次找你,不是想跟你说这些的,韩浩死了,金陵城现在人心浮动,我一时半刻还不能赶回去安抚……我思来想去,只有您适合替我回去一趟,安抚金陵城的民心!”
陶谦皱了皱眉,似乎是很不满意。
“让老夫回去?老夫乃是方外之人,掺和你们那凡俗之事做甚?不可,断断不可!”
陶商着急道:“如今天下各方皆动,战事四起,你老身为陶氏一员,自当尽力!平时你怎么胡闹也就算了,这种时候,您必须扛起责任!”
陶谦的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不行,绝对不行,老夫是仙家之体,如何能掺和你们凡人战事?我出手太重,我若出山,岂不血流成河。”
尼玛!
还血流成河?
陶商彻底无语。
少时,却见陶商深吸口气,道:“既然你不愿意去,那我也不妨拦你,你好生在这修炼吧……记得把欠朝廷的罚款交清。”
俩老头顿时愣了。
“罚款?”
“对,你们无照卖浮水,影响社会治安,还有你们的那两个曾孙对我出言不逊,还有散播迷信……根据初算,总共罚款一亿钱,明天早上我会让彭城国相派人来收,记得准备好现金,不要白条……重复一遍,我们只要现金,不要白条。”




三国有君子 第八百六十九章 周瑜的计谋
| |
-> ->

陶谦和王允两位老仙人决定出山了。
两位老仙家为了天下万民,为了汉室江山,为了芸芸众生……同时也为了自己付不起的罚款,决定从操旧业,争霸天下,重入凡尘。
民间有一句话,叫做一文钱憋死英雄汉,但事实证明……钱,也能憋老仙家,憋没憋死不知道,但肯定能憋疯。
有了陶谦和王允出面,失去了韩浩的金陵城可以说暂时就稳定了。
金陵城这些年一直由韩浩镇守,可以说除了陶氏之外,金陵城声望最高的人,便是韩浩,如今韩浩死了,金陵城难免会出现动荡……特别是有些居心叵测的士族群体,说不准会起什么幺蛾子,要慎重防之。
虽然鲁肃也在金陵,但以他的威望未必能压住的场面。
……
于此同时,周瑜已经率领程普,黄盖等人对南昌城进行了攻打。
对于周瑜来说,这场仗并不算太难。
南昌城的城墙也算厚实,但和金陵城相比,完全是天壤之别,更何况南昌城的几名守将,跟鲁肃和韩浩相比,水平相差的实在是太多了。
镇守南昌城的人,主将是陶应,刘辟,郭图……
这三个人的合作,效果可想而知。
“快,快投石!”
“推倒敌人的云梯!”
“往东门去,敌人从东门攻来了!”
“攻什么东门?西门!黄盖从西门打过来了!”
“那是敌人的疑兵之计,你是不是傻?”
“你他娘的才傻。”
周瑜大举攻城,陶应,刘辟,郭图三人在城墙上,则是一片混乱忙道。
旁边的吕岱和贺齐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贺齐大步流星的走上来,对陶应和刘辟道:“陶骠骑,刘将军……您二位不必争执,看周瑜今日的攻城,不过是虚张声势,并无实际攻城之举,如无意外,他不过是在试探我军的虚实,咱们大可不必惊慌……”
刘辟怪眼一翻,道:“谁他娘惊慌了?我瞅起来很慌吗?”
吕岱急忙跑出来圆场子。
“刘将军乃是咱金陵军的猛将,谁人不知?你哪里会惊慌呢。”
陶应在旁边哼了哼。
刘辟也不敢过于嘚瑟装蛋,他转头看向城墙外,瞧着那些争先恐后前来攻城的孙家军,心中不由的有些疑惑。
这怎么看,也看不出他们是在虚张声势啊?
陶应转头问吕岱道:“吕公,那眼下咱们应如何对付周瑜?”
吕岱道:“周瑜意在虚张声势,他虽有信心攻克南昌城,却不想让自己的兵马损失过大,因此只是来试试虚实,只要请刘辟将军率兵出城,掩杀一阵,相信周瑜自然会退去的。”
1...327328329330331...38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