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有君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臊眉耷目
城门口的士兵们向着城内一撤,城外进攻的士兵们便立刻掌握了主动,他们开始指挥三军将士拼命的进攻,争取尽快拿下城门。
如此一来,城门的压力减小,冲车想要把他轰碎,自然就相对容易。
不多时,便见许多士兵们开始疯狂的向着城门进攻,他们打破了大门,将城门推开,然后凶猛的向着城里面杀去。
两军彼此交锋,不多时便杀进了城池之内,而城池内的关中军则是手足无措,惊恐的看着那些士兵们打到了自己的面前。
两军的战场从城池上又迁延到了城池之下。
许褚和张辽紧随着士兵们冲了进来。
许褚似乎是被赵云和太史慈给刺激到了,一边哈哈大笑,一边拼了命的向着城内攻杀,一边冲一边傻笑,犹如魔怔了一样。
而另外一边的张辽心中则很是奇怪,不过他也没有疑惑许褚的举动,只是按照他自己的战法,紧紧的追随着许褚。
不多时,两人杀进了敌军城中的深处。
消息不胫而走,很快的穿到了洛阳的瓮城里面。
关中诸侯一听有一面城池陷落,不敢耽搁,立刻派遣大军尽皆追击进去,立誓说什么也要将他们拦住。
其中冲在最前面的自然还是马超,另外曹彰也紧紧跟随。
:。:





三国有君子 第八百九十七章 洛阳克
马超和曹彰率领兵将从内城冲了出来,直接杀进敌军的阵营中,通过自己的勇猛和努力,硬生生在敌军的阵营中厮出了一条口子。
张辽和许褚奔进了瓮城之内,看见马超和曹彰,不由的吃了一惊。
只见这两名战将在敌军的阵营中左右冲突,在金陵军中掀起了一阵腥风血雨,而别是曹彰,其本领和能耐远远的超出普通人,
马超倒是还好,毕竟都是曾经和许褚,张辽交过手的人物,大概知道彼此的斤两,他有这样的能耐,张辽和许褚二人还相对理解。
但曹彰的本领在许褚眼中就有些过高了。
这小子看上去也就是十几岁吧?
张辽相比与许褚却冷静一些,毕竟他曾跟张辽有过交手,对这个小将军的手段,张辽还是比较清楚的。
张辽将刀一横,拦住许褚,对他道:“这两个人不好对付,你我不可跟他们过于纠缠,权且驻扎在此,待后援抵达之后,再战不迟。”
许褚似乎很是不能理解张辽的做法,疑惑道:“你这家伙,怎地在这种时刻居然退缩了?”
张辽此刻也不愿意跟许褚多解释,但是他坚决要求许褚不可枉动,他们两个只是排兵布阵,等待着马超和曹彰的来袭。
不多时,便见这两名战将冲到了金陵军的面前。
面对张辽和许褚,曹彰怡然不惧,指挥手下的兵将进攻许褚和张辽的本阵。
张辽怡然不惧,他让并州狼骑在敌军阵营的两侧绕旋,并让麾下的虎卫军从正中向着敌军的阵营杀去。
这样的安排,在一定程度上挡住了西凉军和曹军,但是却拦不住以曹彰和马超等为首的猛将。
曹彰的方天画戟在阵中溅起了一片片血雾,带起了诸多的血雾。
许褚咬牙切齿的奔着曹彰冲了过去,任凭张辽在后面怎么招呼他,他也不搭理他。
两马相交,两名虎将彼此交锋,顿时间斩马刀和方天画戟往来彼此过招。
曹彰认得许褚,他精神一阵抖擞,呵呵笑道:“想不到居然能有机会,对战一次天下闻名的虎侯,果然厉害,实在是令曹某深感敬佩!”
许褚的鼻子中重重一哼:“野小子,说话忒的猖獗!看我不砍死你这混账!”
说罢,便见他手中的斩马刀来回上下翻飞,溅起了一阵刀光戟影。
马超看见了许褚和曹彰对拼,咪起来眼睛,然后便冲着身后的那些骑兵使了一个眼色。
马超身后的骑兵们会意,其中一名急忙侧马尔出,猛夹两腿,直驱胯下战马奔着许褚和曹彰两人交战的场所奔驰了过去。
眼看离两人越来越近,他突然从怀中掏出一个流星锤,对着许褚的面门就扔了出去,很显然,是想帮助马超战胜他。
但那骑兵的计划很快就落空了。
从侧面的一支军队后方,一支锋利的箭呼啸着射出,直接打在那只流星锤上,将流星锤从半空中射到了地上。
那西凉骑兵的将领顿时急了,他惊诧的转头向着远处看去,却见一名胡子花白的老头出现在了他的视线中。
正是拿着金背大刀出现在众人眼中的黄忠。
金陵军的后方,却有黄忠,张郃,阿飞,黄旭,高顺等将领紧随而来。
黄忠将战马一勒,高声道:“西凉贼将,安敢如此?且看老夫来对付你们!“
那个适才对许褚暗施毒手的西凉骑兵见金陵军后续的兵马掩杀上来了,不由怯懦,急忙驾马向着本阵冲去。
很快,就见陶商麾下的大将一个一个的出现在了众人的视线之中。
黄须儿虽然勇猛过人,却也知道金陵军的猛将一个赛一个的凶悍,在他们的面前,自己再厉害,也不过只有一人之力而已,根本掀不起什么浪花。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程银从后方驾马而来,高声呼叫马超和曹彰。
“金陵军已经突入到内城了,二位将军速速回撤,以免陷入僵局!”
随着程银的呼喊,马超和曹彰不敢再继续和金陵军的将领们纠缠下去。
随着时间的推移,金陵军开始向着洛阳城内推进。
不多时,却见黄忠会和了许褚,他冲着许褚摇了摇头头,叹道:”仲康将军,怎地如此莽撞,却是不待我等赶来就擅自与敌将交战,这若是出了什么差池,回头让我等与丞相如何交代?”
这话一说出来,把许褚的一张大脸弄的通红。
……
与此同时,由于赵云和太史慈攻克了城西的翁城,攻坚兵的士卒们开始铺天盖地的涌动向了城西,从城上开始向着城下强攻,并逐渐侵蚀了对方的战略要地。
城中的交战逐渐由城墙上移动向了城池里面。
洛阳城内的繁华街道,成了两军士兵开始彼此交锋的主要阵地。
贾诩老毒物早在洛阳之战前,就借由子奔着关中内地去了,眼下城中的诸事基本上都由钟繇一个人定夺。
眼下出了这样的事情,他自然是知道该到撤退的时机了。
他让曹操的长子曹昂,随同他一起前往关中,暂时往长安遁逃。
曹昂对于这件事很是不解。
他不明所以所以的问钟繇道:大夫,咱们一个城池一个城池的跑下去,究竟意义何在?若是真想跟金陵军交手,大抵在此处便可以吧?”
钟繇摇了摇头道:“关中之地虽然不可久守,但若是就这么轻易的便宜了陶商,只怕也绝非司空所愿,长安乃是两都之一,陶商断然不会放过,在长安巩固城池,跟对方好生磨他一磨。”
说罢,便见钟繇对着手下的人道:“速速从暗道撤出洛阳城!”
随着他的声音落下,却见很多人随着钟繇冲了出去。
就在这个时候,其他的将领亦是紧忙来找钟繇。
钟繇转头看向诸人,笑道:“诸位兄弟们,咱们走!跟我去长安,郝昭已经奉司空将令,在长安巩固城池多时,咱们去长安投奔他,日后再想办法回来夺回洛阳报仇雪恨!”
众人没想到钟繇会这么轻易的放弃洛阳,不由有些傻了。




三国有君子 第八百九十八章 雒阳行
钟繇早有准备,他组织城内最精锐的曹军,顺着东门夺路而走。
而西凉军的诸多豪杰和士兵们,亦是不能久持。时间不长,他们便放弃了洛阳城,紧随着钟繇奔着关中的地界而去。
陶商在洛阳城外的后阵,遥望着远处前往的城墙,听着城中传出来的喊杀之声,脸色露出了和平常所不符的肃然之色。
洛阳,这处梦开始的地方,陶商的回忆逐渐被勾了起来。
一晃十余载,他率领军队南征北战,从大汉的东南境向着西方突破,整整的冲了一个大圈,最后在十余年之后,他又回到了这处昔日的旧地。
一切都是从这里开始的。
而如今,一切亦是将在这里开始逐步结束。
他揉了揉干涩的眼睛,长叹口气,脑海中不由泛起了一个个熟悉的脸庞……
有袁绍,有孙坚,有孙策,有鲍信,有袁术……
一张张熟悉的脸庞,至如今却仿佛变的那么的不真实。
仿佛他们曾经确实存在于自己的生命中,如今亦是没有。
“丞相!”就在陶商感慨回忆的时候,却见裴钱匹马奔驰了过来,对着陶商拱手道:“张辽将军派人来说,对方已经冲出了洛阳城,向西面撤去,只有少量不知情的西凉军还在城内抵挡,张辽将军询问,是否要派兵追击?”
陶商沉吟了一下,最终摇了摇头,道:“追击就大可不必了,对方能够这么迅速的逃走,想来是早有准备,让诸位将军将城池拿下驻守即可,洛阳城大,让他们想办法彻底排查城内的敌军细作,此事乃是重中之重,若是一个不小心,很有可能让对方钻了空子,在城中留下细作,如此对咱们今后的事情就不好弄了。”
“诺!”裴钱谨遵将领,然后便匹马向后方奔驰而走。
陶商看着裴钱骑马而走的背影,长长的舒了一口气,然后向着战车上轻轻的一斜,靠在车栏格上。
他缓缓的将双眸闭上,不知为何,一阵疲惫感突然袭来,困意上头,他居然就这么靠在车上睡着了。
……
一场鏖战下来,洛阳城在金陵军奋勇的作战下,被整个拿了下来,虽然战果是可喜可贺的,但总体说来,这事情也是没有办法避免的。
洛阳城中的街道和建筑经过这场战事虽然变的有所损毁,但总体来说却也不伤大雅。
车马走进了洛阳城,一路上并无人出来,很显然,城中的商户和百姓亦是因为这场战争而受到了惊吓,他们现在对陶商这个人心中还是很没有底的。
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太平公子的名声虽然很大,但大多数人毕竟只是只闻其名,未见其人,谁知道他到底是一位真正的君子,还是一个卑鄙无耻的真小人?
在洛阳扎根之后,陶商派人去武关,将王允和陶谦请到了洛阳。
两个老人在走进洛阳城的那一刻,不由都是泪流满面。
王允来回看着周边的建筑物,心头一热,泪水顺着两只眼睛,咕噜噜的在脸颊上流落。
陶谦似乎也是感慨万千,他仿佛找回了他年轻时的影子,两只眼睛兴奋的来回扫视着四周。
“这雒阳城,好像是变了……但似乎又没变……但其实还是变了,很多地方都跟过去不一样了,应该是重新修葺过了……唉,都是董卓作孽啊!”
王允坐在马车上,一边四处张望,一边摇头道:“恭祖,几十年了,洛阳城是变了,但是变化的,不仅仅是洛阳城,同时还有我们的眼光啊……年轻的时候,一双眼睛看这片天,是蓝的,后来董卓之乱,看这洛阳的天,是阴的,如今再来,仿佛又变成了蓝的……一切的一切,变的不是这片天,而是我们的眼啊。”
陶谦听了这话,长长的叹了口气,双眸望向远方,似是有些失神。
绕着洛阳城走了一大圈,两个老头跟着陶商来到洛阳宫殿里面,看着宫殿里面的情景,脸上露出了激动的潮红。
洛阳的宫殿当初被董卓一把火焚了个干净,但后来经过钟繇的重新修葺,如今也逐渐的恢复了昔日磅礴巍峨的模样。
只是对于王允这种,当初对雒阳宫殿极为熟悉的人来说,走在这宫殿之内,却有一种极大的似是而非之感。
两个老头跟随着陶商以及引路的虎卫军,在雒阳的大殿内走完了一个大圈,出来的时候,天上已经是夕阳西下了。
王允看向远处的希望,嘴角不由露出了一丝释怀的微笑。
“好啊,好啊……想不到老夫此生,居然还有运气能够在走进洛阳城,苍天待我不薄啊。”
陶谦哈哈一乐,伸手拍了一下王允的后背,道:“如此看来,你我两个老家伙也算是福缘深厚了……”
随着话音落下时,王允却因为被陶谦一掌拍在了背后,突然向前一个蹡踉,一口鲜血喷出,溅射在他面前的地上。
陶商见了这种情况,不由大惊失色。
“岳、岳丈?!”
陶谦则是惊讶的看着自己的手掌,不敢相信的喃喃道:“子师,你、你这是为何……老夫适才并没有用力啊……我就是拍了你一下,怎么会这样?你可不要讹我啊……”
王允坐在地上,脸色变得如同白纸一般,他大口的喘着粗气。
“岳丈,您怎么样?”陶商急忙伸出手,一把握住了王允的手。
王允的神情似乎变得有些迷离,意识似乎也是有些变得模糊不清,他抿了抿嘴唇,用一种近乎微弱的声音对着陶商说道:“子度……”
“我在……”
“扶我上城墙。”
陶商一听有些急了:“岳丈,您这个状态,实在是不宜再往城墙上走了,我扶您进去休息,得让医官来给您看病……”
王允却是虚弱的摇了摇头,道:“来不及了,老夫的身体,老夫自己清楚……看医官是没用的,人皆有一死,天下无人可以逃的过这个宿命……这是老夫的命,你按照老夫说的话去做便是了……”
陶商的眼眸中含泪,咬紧嘴唇点了点头,他拦腰抱起王允,大步向着殿外迈步而去。




三国有君子 第八百九十九章 我意已决
雒阳城头,夕阳西下,余晖照射在城门上,放射出耀眼的光辉,美丽且肃穆。
陶商抱着王允瘦小的身躯来到了城头上,将他放在地上,然后轻轻扶着他站在地上,遥望着远处城外的风景。
雒阳城外的景色伴随着余晖,落在王允的眼眸中,有一种说不出的熟悉和美丽之感。
少时,却见王允长长的舒了一口气,眯起浑浊的老眼,感慨的说道:“大好河山,大好河山啊!”
话说完之后,便见王允老泪纵横,泪疙瘩一滴一滴的向地上流了下去。
陶商站在王允身后,心下也不由感慨万千,王允现在的精神头突然间异常的足,在陶商看来,或许这就是人在将死之前的回光返照之相了。
“老夫在将死之时,还能登上洛阳城的城头,此生已无憾矣。”王允说完这句话之后,便见其身形慢慢的委顿了下去,向着地上一点一点的坐了下去,很显然却是站不住脚了。
陶商见状顿时大惊,他急忙奔上前去,伸手用力的扶住王允,但王允向下坠的力道很明显超出了陶商的预期。
他不但没有被陶商扶住,反倒是继续深深的坐下去,直接坐落在城池的青石地上。
而与此同时,王允的胸脯亦是开始上下起伏,很明显的是出现了倒气的征兆。
陶商的泪水顺着眼睛哗哗的向着胸脯上滴落,他抱着王允瘦弱的身躯,浑身不住的打着哆嗦,他现在才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无可奈何。
“岳丈,你不会死的,你一定长命百岁,你还没到长安城的城头逛逛,你还没看到天下一统了。”陶商抽噎着对王允说道。
王允喘着粗气,胸脯来回的高低起伏,他轻轻的咧了咧嘴,道:“长安城,老夫是去不了,一统天下之际,老夫恐怕是等不到了,但老夫今日到雒阳城上走了一遭,也算是心满意足了……老夫相信你,一定能扫荡群寇,还天下太平……”
陶商擦了擦眼泪,道:“少废话,我说了你不许死就是不许死,天下若是真太平了,我还得解甲归田,天天跟你这老头打嘴仗呢!”
王允听了陶商的话,脸上似乎露出了一丝向往的神色,他伸出自己的手,向着天空抓去,眼神中的神采逐渐变的迷离。
少时,却见王允的手微微一僵,然后颓然的向着下方垂落下去。
夕阳逐渐西下,陶商静静的搂着王允的身体,抬起手轻轻的替他合上了眼睛。
陶谦拄着拐杖,漫步走到陶商身边,他看了看故去之时嘴角还带有笑容的王允,又转头看了看远处的夕阳,不由长叹口气,道:“故人相继凋零,如风中秋叶……唉,子师啊,你去吧,老夫在这里送你一程,你且先去九泉相侯,容老夫翌日即至。”
说罢,陶谦闭上了眼睛。
但他即使合上了双眸,却也挡不住泪水如同洪流而下。
……
陶商的兵马在雒阳止住了脚步,三军上下没有一兵一卒继续向西挪动步伐。
三军将士在整个雒阳城披麻戴孝,为王允服丧。
陶商将王允的尸身安葬在了洛阳城旁的帝陵之边,以彰显其大汉功臣之名。
貂蝉亦是从许昌赶来,为王允守孝。
在服丧期间,陶商虽然能够看到这个女子表面上的冷静,但同时也能够感觉到,她心中巨大的痛处和悲凉。
人谁无亲?
这世间的痛,又有哪一样能够比得上亲人的逝去呢?
王允跟陶商的交情也是匪浅,他的病故对陶商的打击也比较大,这几日,陶商一直洛阳的王允旧宅中,披麻戴孝的守着王允的灵位,少有理会军政之事。
三军将士止步不前,这对于金陵军来说,显然不是什么好事。
郭嘉,陈登首先就有些憋不住了,他们来到陶商的居所,打算劝一劝陶商。
见到陶商的时候,发现他在正厅中翻看着一本书籍。
陶商的表情显得很平静,前几日的哀伤似乎已经消失了,他现在的情绪似乎已经变得相对平稳了许多。
郭嘉疑惑的打量了陶商一会,然后试探性的拱手道:“丞相?”
陶商从书简上抬起了头,看到他和陈登走了进来,露出了微笑:“你们来了?”
郭嘉和陈登二人向着陶商分别见礼,然后在他的招呼下,落座在了厅堂的两侧。
“二位突然一起造访,想来应该是有什么事情吧?”陶商问他们二人道。
郭嘉和陈登互相对望了一眼。
然后,便见郭嘉努了努嘴道:“你说。”
陈登脸上的肌肉抖动了一下,对郭嘉如此直接的推卸责任,似乎是有些不满意。
但该说的话,终归还是得有个人来说的,陈登眼下也顾不得其他了。
他冲着陶商拱了拱手,道:“丞相,大军在雒阳为王司徒戴孝,已经十余日了。”
陶商点了点头,道:“我知道,王司徒对我亦父亦友,这些对我来说,都是应该做的。”
陈登无奈的叹口气,道:“我等知道王司徒对于丞相来说,乃是至亲,王公新丧,主公意志消沉,不愿起兵,我等亦是理解,但非常人自当行非常之事,眼下的大局未定,丞相理应按下心中的伤痛,起兵西进,不可给了关中的宵小之辈喘息的良机!”
陶商闻言没有说话,但他的表情也很平静,并没有什么不满。
郭嘉一见陶商这幅态度,顿时放下了心,忙接口道:“正如元龙之言,我二人特以此为警,冒死前来劝谏丞相!”
陈登听了这话,鼻子中不由发出一声轻哼。
适才还是让我一个人说,现在看丞相没有怪罪,就改口说是“我二人”了?
臭不要脸的货!羞与汝为伍也!
陶商将身体向后仰了仰,沉静的思索了一会,方才笑道:“二位先生的好意,我知晓了,但很抱歉,我不能这么做。”
郭嘉闻言一惊:“为何?”
“王公于我有师恩,亦是我的岳丈,于情于理,在他丧期之内,我都不可妄动刀兵,这是礼,是情,也是我对王司徒的一份义,感念他对我的一份恩。”
郭嘉皱眉道:“丞相,切不可这般迂腐。”
陈登亦是道:“大军屯扎在此,每日的钱粮消耗极多,如此下去岂不是太过消耗?”
“我意已决,你们就不要再劝了。”
:。:




三国有君子 第九百章 一意孤行
陶商没有生气,也没有发怒,他只是很平静的拒绝了郭嘉和陈登的建议,继续在洛阳驻扎,全军为王允披麻戴孝的静静等待着。
如此庞大的军队,一天天的什么也不干,就是在城池的周边干巴巴的驻扎戴孝,对于数十万将士来说,这确实是天大的好事,不用打仗不用行军,每天只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可谓是幸福之极。
但对于统帅他们的政治阵营来说,这可是一笔极为亏本的买卖。
三军将士全都驻扎在洛阳城,一动不动的,全军的消耗每日可谓是巨大,换成谁家的主公看见这样的耗损都不免心疼。
但陶商这样的小心眼却一反常态,这一次出奇的没有受到这些损耗的影响,让人非常的诧异。
他刺激受的这么大吗?
郭嘉和陈登走出了陶商的府邸。
陈登一直低着头,愁眉不展,似是一副心事重重之相。
而郭嘉则是在静静的思索着什么,他仰头看天,轻轻的捋着下巴上的胡须,似乎是在琢磨着什么。
“想不到王司徒离世,对主公的打击如此巨大!连秉性都换了一个人,这未免有些太稀奇了。”
郭嘉却是没有搭腔,他只是站在一旁,仰头看天,静静的瞅着天上的那些白云随风缓缓流动,眼珠子叽里咕噜的转,似乎是在思虑着什么。
1...367368369370371...38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