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有君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臊眉耷目
他现在看张辽着实是越看越顺眼了。
陶商沉思了一会,突然道:“既然如此,你们两人不妨先去长安,试探一下长安城防的虚实,看一看他们到底有多少防力。”
许褚一听这话,急忙道:“丞相放心,末将一定把长安给您攻下来!”
说罢,他转头对着张辽道:“有张将军相助,某家也算是增一臂膀矣!”
许褚正乐了,却见陶商突然伸手,将他的头扭正,让他看向自己。
陶商和许褚双眸对双眸。
他认认真真的看着许褚,笑道:“仲康,你好像多少有些理解错了,这次去长安的主将是张辽,而副将是你,你得听张辽的话。”
许褚的笑容一下子就僵硬了。
张辽急忙道:“丞相,许将军乃是丞相亲将,职位亦在末将之上,这样如何使的……”
“临急授命么。”陶商笑呵呵的道:“当然了,若是你觉得许褚不好管理,我也可以让他不去。”
“别!”许褚急忙抬手道:“别、别!不用,用不着!不就是当个副将么?这也没什么难的!”
说罢,却见许褚对着张辽道:“张将军,某家听从你的调遣就是。”
张辽急忙道:“不敢当,不敢当。”
陶商认认真真的打量了许褚一会,道:“你说的是真的?”
许褚使劲的点了点头:“自然是真的。”
“好,那你们两个就率领本部兵马,去长安打个前哨,事后将具体的情报汇报给我,一切皆由张辽调度。”
“诺!”
……
张辽和许褚随即出发了,两人率兵直奔着长安城而去。
来到宏伟的长安城之下,许褚便立刻要求进攻,但却被张辽拦了下来。
许褚疑惑的问他,张辽的回答乃是:“且仔细观察看看再说。”
张辽和许褚随即率领一队骑兵,绕着城池仔细的观察了半日。
许褚看不出些许名堂,只是一个劲的打着哈欠。
张辽则是越看越心境,额头上都开始冒出了密密的汗珠。
晌午时分,二人绕着城池观察完毕,许褚随即问张辽道:“怎么样?看了大半日,也算是看明白了吧?什么时候开始攻城?”
张辽却是很使劲的摇了摇头,道:“不打了,撤军。”
“什么?!”
许褚闻言顿时懵了,他使劲的扣了扣耳朵,道:“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
“我说这城不打了,撤兵。”
:。:
三国有君子 第九百零四章 张辽画符
张辽的话一说出口,许褚当时就有些火了!
他怒气冲冲的将刀向着地上一插,高声喝道:“不行!”
许褚的表情虽然恼火,但在张辽的眼中却显得很是可爱。
张辽憋不住乐,道:“仲康将军,为何觉得此事不可?”
许褚转手一指城头,道:“长安就在眼前,丞相让你我前来打听一下敌军的情况,你绕着城池走了一圈,连试探一下都不试探,就要撤兵,这不是畏敌怯战嘛!”
许褚一番话,给张辽说的直乐。
他无奈的摇了摇头,道:“仲康,非我怯懦,只是此事确实需要从长计议,我仔细观察了长安城一上午,严见此城安排之周密,乃我平生仅见,若是强攻,必然伤亡甚巨……虽说这战场之上,生死乃常事,但将士们都是跟随丞相多年来东征西讨的精锐,若是让他们就这么去死,忒不值得。”
许褚恼火的道:“你怎么知道他们这就是去送死?万一将士们把城池打下来了呢?”
张辽扬了扬眉毛,脸上露出了一丝无奈的笑意。
这话说的真是没心没肺,整个长安城头被郝昭布置犹如铁桶一般,攻之必死,还说什么打不打下来的……
“总之,我说不能打,就是不能。”张辽也不想跟许褚吵吵,只是很平淡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许褚要紧牙关,楞楞的看着张辽,突然道:“那某家若是硬打呢?”
张辽捋顺着须子,笑呵呵的道:“硬打?那可不行。丞相将统领这支兵马的责任交付于我,我就必然要履行诸将的职责,三军以我之号令为尊,仲康将军……对不住了。”
“你……”许褚被气的嘴唇直打哆嗦,却没有办法反驳。
张辽拿谁出来,对于许褚来说都不好使,但偏偏他把陶商搬了出来,许褚这小子就没招了。
不远处,长安城的城头上,一名年轻将领和钟繇站在一起,仔细的观察着远处的张辽军。
少时,却见那支兵马在张辽的指挥下,越行越远,逐渐的行驶出了众人的眼眸之中。
最终,待金陵军渐渐走远了,那城头上的年轻就将领不由狠狠的抬手一锤城墙垛子,感慨道:“可惜,真是可惜!”
钟繇捋顺的须子,叹气道:“确实是可惜了,陶商麾下果然是能人众多,想不到这率兵而来的先驱将领,居然不进反退,领人走了,这份胸襟和决绝,绝非常人所能及。”
郝昭却没有钟繇这么开通,他转头看向他,道:“我这布置好的城防,金陵军不来打,岂不平白浪费了我一番心血?”
钟繇则是哈哈大笑,道:“郝将军,你果然还是太年轻了,想的未免天真,陶商如今夺下函谷关,怎能不来打长安城?你别看这一波金陵军走得急,但早晚,陶商必然还会领大军前来鏖战!届时,就得看你的本事了,你这城防,早晚还有用得着的时候。”
郝昭郁闷的点了点头,然后很是无奈的长叹口气。
他望向张辽部队的眼神中,还是充满着遗憾与不舍之情。
……
张辽和许褚返回函谷关,向陶商禀明前往洛阳打探的结果。
许褚一见陶商,就气哼哼的跟陶商告状,说张辽胆小,到了长安城下就拉锁子,不敢领兵冲上去打仗。
陶商听完许褚絮絮叨叨的埋怨后,不由乐了。
“你把责任都推给他,那你自己怎么不打?”
许褚将眼一瞪:“还不是你闹的!让他当了主将,某家要打,他不让,我有什么办法?”
陶商哈哈一乐,叹气道:“幸亏如此了。”
说罢,他转头看向张辽。
“为何不战?”
张辽先是向陶商抱拳,然后从怀中掏出了一副皮图。
“这是?”
张辽笑道:“这是末将在长安城绕城半日,仔细观察,连夜大致画出来的长安布防之图,虽然不甚精细,却也能看出个大概了。”
陶商闻言顿时精神一震。
他急忙将那副皮图拿到桌案前展开,然后低头看去。
陶商脸上的笑容顿时凝固了。
“这是……什么符咒?”
张辽走到陶商身边,道:“不是符咒,这是图,城防图!”
许褚也走到了陶商的身边,看了一下,不由哈哈大笑。
“城防图?你管这叫城?某家拿脚也画的比你好。”
说罢,他抬起一直脚乐呵呵的晃了一晃。
陶商斜了许褚一眼,道:“收起你的大猪蹄子。”
然后他看向惭愧的张辽,道:“没事,这个世界上,谁也不是一开始就精通于画技的,你日后再接再厉便是了。”
说罢,陶商伸手指了指皮图上的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道:“张将军帮我解释解释?”
张辽重重的咳嗽了一声,然后开始替陶商做起了解释。
他用手在皮图上来回点拨着,逐次逐条的向陶商做着解释。
随着张辽的解释和说明,陶商的眉头则是越皱越紧。
他长叹口气,开始绕着桌案来回踱着步子。
许褚一见陶商这个样子,不由奇道:“丞相,你这怎么跟圈笼子似的?”
陶商叹了口气,道:“若是真如同张辽这么说,这长安看样子可不好打啊……郝昭确实是有两下子,能把城池固守到这种程度,着实是令人敬佩。”
许褚哼了哼道:“我跟他一起去看的城池,某家怎么没看出来?”
陶商闻言微微一笑,道:“没看出来,那就得多学着点了……”
张辽道:“丞相,您一下如何?”
陶商寻思了一下,道:“先不着急下定论,关中诸侯目下都在何处?”
张辽和许褚互相望了望。
陶商知道他们不知道,于是道:“你们且回去休息,回头我派人来找你们。且去好好休息。”
“诺。”
二人走后,陶商命人找来了郭嘉,把事情跟他说了一遍,并向他询问关中诸侯的情况。
郭嘉执掌校事府,消息自然比较灵通。
“关中诸侯,目下自然都在长安城中了。”
陶商眉头一皱:“都在长安?干什么?”
“当然是协助守城,防御你了。”郭嘉笑着道:“不然干什么?喝酒聚会吗?钟繇傻了,花钱白养着他们!”
陶商用手轻轻的敲打着桌案,道:“怎么能让他们离开洛阳?”
“这个简单,你驻军函谷关,暂时不要对长安发动进攻,时间一长,钟繇自然打发他们回各自的属地了。”
“为何?”
“你话问的,多新鲜啊,你家天天待一群白吃白喝不干活的,你乐意吗?”
:。:
三国有君子 第九百零五章 约见韩遂
/
陶商的兵马在函谷关又不动了,不过他这次没有闲着,他没有让兵马在函谷关持续驻扎,而是让兵马在洛阳城周边,进行土体开垦,协助当地的农民进行屯田。
消息很快的传回了钟繇所在的长安城。
钟繇听说这个消息后,心中不免有些惴惴不安。
看起来,姓陶的是打算跟他打持久战啊。
不过为了防备陶商出幺蛾子,使计策诈自己,钟繇决定还是小心一点,静静的观察一段时间看看。
这一观察,就是将近一个月的时间。
陶商磨磨唧唧的在函谷关外屯田耕田,可是关中诸侯们在长安城却是有些忍耐不住了。
本来,他们将兵马屯扎在此,每日白吃白喝,倒也算是得意,可问题是长安城中的粮秣军饷终究是有限的,现在不打仗,钟繇自然不会像原先似的那么养活他们的士兵,粮草和军饷都开始减少,而这样一来,关中军诸侯们都开始有了微词,表现出了深深的不满意。
于是他们开始和钟繇进行谈判。
钟繇倒也不是抠门,问题是就这么白养着这些虎狼之徒,他心中也觉得不是那么回事,原先打仗倒也是无所谓,如今两军不打仗,这些西北狼一天天白吃白喝不算,还总是管不住自己,生出了不少事端。
最终,经过两方的洽谈,钟繇让关中诸侯的各路兵马暂时且归属地,待翌日看陶商有什么情况或是动作,再做计较不迟。
此事倒也算是符合关中诸侯们的心意,他们随即按照钟繇所说的,驱赶麾下的兵马,各自往各自的属地而去了。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函谷关,陶商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不由大喜过望。
关中诸侯离开长安城,那他的计划就可以实施了。
对于陶商来说,眼下想要快速剿灭关中诸侯和钟繇等人的最快捷径,就是从内部瓦解他们。
如今十余路诸侯折损在陶商手里的就有四个,以关中诸侯的角度来说,就这么陪绑的跟曹操赴死,对于他们来说,这样不是什么很好的选择,但既然已经走上了这条路,他们就没有什么办法。
但这当中,肯定会有那么几个人把不甘心深深的埋藏在心中。
在陶商看来,韩遂或许就是其中的一个。
韩遂的兵马是最后一支从长安离开的,他们的兵马的属地较远,乃是在凉州的金城。
离开长安的时候,韩遂很是不舍的看了城池许久,眼光中全是深深的眷恋。
想当年,自己也曾在这里叱咤一时啊,挟天子以令诸侯,虽然最后失败了,但他毕竟也曾辉煌过。
就是这辉煌的时间短了一点。
但最终,韩遂还是将视线从这座城池上转移开来了。
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指挥兵马向着金城的方向而去。
若是可以,这座让他伤心的城池,他从今往后不想再来。
一行兵马大概走了一日,来到了三辅的地界,这里是他昔日的合作伙伴兼结义兄弟马腾目下驻扎的地界,不过韩遂并不打算跟他打什么照面。
毕竟在他的心里,马腾这混蛋当初也算是破坏了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罪魁祸首之一!
若不是他当年心善,岂会便宜了曹操那厮?让他后来将刘协抢走?
如此更不会出现陶商和汉室三刘各立一帝的事件!
韩遂越想越憋气,他气哼哼的一甩头,将脑中的想法抛离出去,然后一夹两腿,驾马直奔着远处而走。
绕过三辅之后,天色已经逐渐变黑了,韩遂随即让人安营扎寨,一众人等在道路边歇息。
韩遂在帅帐内,刚刚躺下不久,突然听到帐外有急匆匆的脚步声,却是他麾下的一名校尉来到陶商的面前,冲着他一拱手,道:“将军,外面抓住一个细作。”
“细作?”韩遂皱了皱眉,不满道:“区区一个细作,还有必要专门来向我汇报?直接砍了便是。”
“那细作说,是奉当朝的陶相之命,前来给将军您送封信,末将不敢怠慢,因而特意来询问将军一下……真砍了么?”
韩遂仔细的寻思了一会,最终还是摇了摇头,道:“让他进来吧!”
“诺!”
不多时,那细作便在校尉的引领下来到了韩遂的面前。
韩遂上下打量着他:“你是陶商的人?”
“是。”
“老夫与陶商乃是敌对之人,你来我这里干什么?”
那士卒伸出手,从怀中摸出了一封书信,毕恭毕敬的递到了韩遂的面前。
“韩将军请过目。”
韩遂一扬眉,疑惑的伸手从那士卒手中接过了那封信,然后缓缓的展开来看。
他看了好一会之后,最终一甩手,吩咐那名校尉道:“取纸笔来。”
那校尉不敢怠慢,按照韩遂的吩咐做了。
不多时,韩遂便亲自写了一封回信,交给那名士卒道:“带回去给你家陶相,多余的不用多说。”
那细作连忙点头答应。
韩遂指了指那校尉道:“给予酒食,好生照料。”
“诺!”
那细作被领下去之后,校尉随即问韩遂道:“将军,陶商这是什么意思啊?”
那校尉也算是韩遂的亲近之人,韩遂倒也是不瞒他。
“陶商想约老夫见一面。”
“啊?”
校尉顿时愣住了:“咱们两军乃是敌仇,将军和他如何能见的面?”
“怎么见不得?”韩遂冷笑着道:“跟姓陶的有仇的人,是曹操,又不是老夫?老夫和他见面,理所应当。”
……
数日后,韩遂命令手下亲近之人,继续率兵前往金城,他则是另外率领一军,暗中往南而行,前往陶商跟他约定好的地界相会。
当然,韩遂也不是完全的傻子,他命人在约定的地方好生打探了一番,最终确定了周边并无埋伏,才安心的进入。
陶商跟他约定的地方,是一座小村庄,里面的百姓已经迁走,整个村庄内已经没有了人烟。
韩遂跟陶商见了面。
“韩将军,久违了。”陶商冲着韩遂拱了拱手,笑道。
韩遂冷冷的盯着他,道:“陶相约老在此相会,不只是随随便便的问一句这么简答吧?”
三国有君子 第九百零六章 相约夺长安
陶商和韩遂见面了,韩遂这个人给陶商的感觉,怎么说呢……很是急躁的感觉。
两个人是对立的关系,按道理来说除了在战场上,根本就没有见面的必要,陶商现在约韩遂见面,心中想要做什么,大家彼此之间也算是心知肚明。
但心里明白是一回事,但面子上怎么做却又是另外一回事。
古人多重礼,以陶商的想法,二人见了面,不管怎么说,首先也得是彼此虚头巴脑的客套一番才是。
我先问你一句:“吃了吗?”
你回一句:“吃了!”
我再问你一句:”吃的什么呀?”
你回复我一句:“吃的大米饭炒鸡蛋。”
“哦,挺好挺好,兵荒马乱的还能吃上鸡蛋,日子真不错呀。”
客套话说完了,再抛砖引玉的说一句:“想叛变吗?可以每顿炒俩鸡蛋!”
这种才是正常的沟通流程,哪有叛变劝降上来就直接说正题的?多尴尬!
但很显然韩遂跟正常人的思路有点不太一样。
陶商无奈的耸了耸肩,然后转头对着他身后的裴钱笑到:“这一下子弄得我太突然了,根本不知道如何回应,不按套路出牌呀。“
裴钱笑呵呵的道:“主要还是对方水平不行,主公完全不必在意。”
陶商无奈的摇摇头:“素质问题,改不了的。”
这一番话说下来,只把对面的韩遂气的满面通红,牙齿搁楞搁楞的来回咬。
“你们说的话,老夫都听着呢!”若不是因为做不到,韩遂肯定上去一嘴巴抽死他俩。
陶商似是略有恍然的冲着韩遂拱了拱手:“不好意思,息怒,息怒。”
韩遂深深的吸了口气,道:“陶丞相,咱们之间并无什么交情,非但如此,且甚至还是仇敌……”
陶商没理会韩遂那一套,他只是笑道:“那你问为什么还来见我?我只是派人送了一封信而已,并没有拿刀逼着韩将军来。”
韩遂:“……”
这一番话,顿时将韩遂说的语塞了。
少时,却见韩遂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我只是想看看陶相耍的是什么花样,就是玩的是什么手段!”
凭心而论,这话委实欠抽了。
看当今天下的第一号的花样和手段?
你要能看明白,你也不至于混到现在!
“说实话,陶某今日是专门来劝降韩将军的。”陶商笑道。
韩遂的两道粗眉毛紧紧的皱起。
“丞相实力不俗,又是天下第一一等一的人物,麾下战将如云,谋臣如雨,为何要独独来劝降老夫?”
陶商静静的看着他,不知道该怎么解释这件事。
他总不能告诉韩遂,横看竖看,就他最符合二五仔的标准吧?
“主要在我所知道的关中诸人中,韩将军可谓是最为英雄的一个,这几十年来,跟汉室朝廷作对,独霸一方,劫持天子……什么事您老人家都做了,咱陶商眼里,你就是这个……”
说罢,便见陶商冲着他竖起了一根大拇指。
韩遂听了这话,脸上不免露出了一些得意之色。
但他嘴里依旧是保持着冷冰冰的语气。
“陶丞相仅凭如此就找上老夫,是不是未免有些太小瞧老夫的为人了?”
陶商有点没明白他的意思。
“您说的,是哪方面的为人?”
韩遂哈哈一笑,道:“大丈夫生于乱世,马革裹尸,幸也!焉能做那降敌之人?”
说罢,便见韩遂重重的一甩手,嘴中哼了一声。
说罢,便见他即刻的转身离去。
裴钱一见韩遂转身要走,顿时急了,他匆忙冲着陶商道:“丞相,就这么让他走了?”
陶商很是随意的摇了摇头道:“他只是在装相而已,你看我数三声。”
说罢,便听陶商一字一顿的开始念叨道:“一、二、三……”
三个数数完了之后,却见韩遂突然转过头来,低声的咳了咳道:“我想听听陶相对于此事有何见解?”
陶商一转头,和他身后的裴钱对视,微微一笑。
“其实我的要求很是简单,只要韩将军肯帮助我,助我夺下长安,归顺朝廷,我愿意奏请朝廷,卓韩将军为凉州牧。”
韩遂双眸一眯,道:“就这点?”
陶商呵呵一笑:“这些难道不够多么?”
韩遂摇了摇头,道:“当然不够,对于韩某来说,区区一个凉州牧并不足够,如今长安城守备森严,郝昭安排的城防极为严密,绝非一朝一夕能够打下!就算是以丞相的实力,想要打下长安城,只怕也是损失不少的。”
陶商一扬眉:“所以?”
“所以只要有老夫帮忙,便可大大减少丞相的时间与损失,以丞相之能,想必不会不明白个中的道理吧?”
陶商仰头向上看,摸着白净的下巴,嘻嘻的思虑了许久,然后猛的一点到:“没错,韩将军说的对,看来陶某仅仅给你一个凉州牧未免有些薄待你了。”
韩遂哈哈大笑。
“韩将军想要什么?”陶商慢悠悠的问。
韩遂很是直接的道:“凉州牧,征西将军,执掌两州!”
陶商眯起了眼睛。
凉州牧和征西将军倒是没什么……可这执掌两州?
是要自己把真个关中都交给他统领吗?
这不是瞎扯淡么。
“我答应你,只要韩将军肯相助,这事一定会成的,毕竟是韩将军乃是英雄之辈,这事换成别人可能或许不成,但若是有将军在,陶某觉得自己此事一定可以成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