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诸天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墨羽云山
和墨家相比,现在的儒家是弱势一方。
秦至庸坐在马车上,善柔坐在她的对面。
“善柔,你对墨家了解多少?”秦至庸问道。
善柔说道:“有些了解,但是不多。严格说起来,我也算是墨家的弟子。我主上……曹秋道就是齐国的墨家巨子。”
墨家已经分裂。
虽然各个诸侯国都有墨者行会,但是墨者之间并不统属,有些墨家弟子之间为了利益,还相互敌视。
赵国的墨家都是听赵墨巨子“赵平”的号令。
赵平和曹秋道之间,没什么密切的关系,尽管他们都是墨家的当权者。
墨家的正宗传人,其实是元宗。因为矩子令在元宗的手里。可惜的是,各个诸侯国的墨者行会,不会听元宗的号令。
为了得到墨家矩子令,曹秋道和赵平等人,还想要杀了元宗。
秦至庸说道:“墨家推崇兼爱,非攻,节用,明鬼,天志。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思想。只可惜,墨家已经变质。”
任何学派,任何组织,一旦没有进取之心,就会堕落和变质。
墨家如此,儒家同样如此。
现在的墨家和墨翟当时的墨家相比,完全是两码事。墨翟创建墨家的初衷,是想要为民服务。儒家同样如此。
可是,此刻的墨家,与其说是研究学术和科学的团体,不如说是黑社会。
善柔也知道,现在的墨家并未继承墨翟祖师的思想和主张,而是打着墨家的幌子,为自身谋利。
秦至庸说道:“善柔,你有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能继承墨家的一切?”
善柔大惊失色,连忙说道:“先生,善柔只是一个刺客,继承墨家的一切,我何德何能啊?”
秦至庸笑着说道:“你放下杀心的那一刻起,就不再是刺客。我不但会教你剑道,还会教你墨家的天志。你学到了这些学问以后,务必谨记,要用掌握的天志来造福天下百姓。”
天志,就是自然规律。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自然科学。
墨家要是消失了,秦至庸会觉得非常可惜。
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时候儒家的腐儒们会用尽一切力量来打压墨家,把墨家的“天志”说成奇技淫巧。
秦至庸在思考,要如何把墨家的思想和技艺发扬光大,并流传到后世。
善柔想要执掌墨家,那么就从赵国的墨者行会开始。
秦至庸心中暗道:“到了邯郸城,或许我该带善柔去见一见赵国的墨家巨子赵平。”
儒道诸天 第421章 同一时代,赵墨巨子改姓名。
终于到了邯郸城。
齐国和赵国的氛围,在秦至庸看来没什么不同,都是不思进取,阶层固化。两国的郡主都不是雄才大略。
据说秦国一直在变法,就不知道此刻的秦国和齐国赵国相比,又是如何?
有了时间,秦至庸打算去一趟秦国。若是有可能,等善柔执掌了墨家,秦至庸打算把墨者总会设在秦国咸阳。
五天后,赵王会正式设宴招待齐国使团。
赵王招待齐国使团,和秦至庸的关系不大。
秦至庸虽然是使团的成员,可是他和善柔一样,都是不起眼的小人物,没有一丝话语权。
就算秦至庸和善柔不去参加赵王的宴请,都没有人会在乎他们。
清早起床,善柔就看到秦至庸在院子里练拳。她的目光一下子就被秦至庸的拳术意境吸引住。
秦至庸的神态,动作,呼吸,都达到了非常和谐的程度。以前,秦至庸把心灵修行放在首位,以心灵之力来滋养身体。只要心灵境界上去了,身体素质和体能自然就会提升。
有了身体素质,什么武功招法,还不是拈手即来?
因此,秦至庸一直都没有可以提升自身的武力。他的武功能有现在的成就,完全是水到渠成。可是现在秦至庸的心念改变,他要另辟蹊径,以无敌的力量和武功来保障心灵的安宁。
有了强大的武力,就有了安全感!
秦至庸打算专研武道,以武道之力来反哺心灵的修行。
心境和武力是相匹配的。
有什么样的心境,就有什么样武艺。这一点毋庸置疑。可是秦至庸之前的武艺,虽然是出神入化,在常人看来登峰造极,如神魔手段,可是对于秦至庸来说,还是粗糙了些。
秦至庸既然决定要专修武道,那么必定要武艺磨炼得更加精细。直到有一天,武艺精细到了某种程度,达到技近乎道,那么就算大功告成。
可惜,想要真正做到技近乎道,几乎是不可能。武艺,就像是厨师的刀工,易学难精,永无止境。
秦至庸收功,身上的气质顿时变得厚重无比,就像是化成为泰山。
善柔脸上不再有震惊的表情。
跟随秦至庸学剑以来,她震惊的事情太多,到现在都有些麻木了。
善柔说道:“先生,你刚才练的是什么功法?好神奇。不知能否教我?”
秦至庸说道:“我练的是养生功,等你什么时候把基础剑法练好,我就传你养生功。学剑,要专注,分心是大忌。”
养生功,墨家的天志,只有等善柔练好基础剑法,秦至庸才会教她。
多嚼不烂。
把好的学问一下子传给善柔,非好事。传授学问,要讲究循序渐进。
善柔点了点头,说道:“先生放心,我会尽快把基础剑法练好。今天,我要到一趟乌家堡,去见一个朋友。”
善柔要去见的人,就是项少龙。
她和项少龙相识,完全是属于机缘巧合。
善柔上次去执行任务,正好遇见项少龙。并且还是善柔救了他。
善柔觉得,秦至庸和项少龙倒是有一些相似之处。好像他们两人是来自同一个地方。
秦至庸和项少龙当然不可能是来自同一个地方,但是他们是来自于同一个时代。都是来自两千多年以后。
秦至庸能做到入乡随俗,可是想要完全融入,也不是那么容易。毕竟,秦至庸是出生在二十一世纪,他的精神上打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
秦至庸说话的语气,逻辑思维,和项少龙都有一些相通之处。
善柔是杀手,胆大心细,察觉到了一些端倪。
秦至庸说道:“你见了朋友以后,就到墨者行会来。我在那儿等你。”
善柔说道:“是,先生。只不过,赵平毕竟是赵国的墨家巨子,是大人物。他会见我们吗?”
秦至庸笑着说道:“我亲自去,他一定愿意见我们。”
…………
乌家是赵国豪门大族,家主乌应元更是赵国的重臣。乌家在赵国的势力,甚至可以和巨鹿侯“赵穆”分庭抗礼。
乌应元的政敌,就是巨鹿侯赵穆。
二人在朝堂上,势如水火。
乌家的大厅里,乌应元、项少龙、乌廷芳、陶方都在。
项少龙把玩儿着手中的矩子令。
矩子令是元宗传给他的,只可惜元宗已经死在了赵平的手里。
目前为止,项少龙还没有参透矩子令中的奥秘。
有时候项少龙就想,莫非矩子令真的只是一个有着象征意义的令牌?
乌应元说道:“少龙,你聪明,武功高强,不但挫败了连晋,还揭穿了巨鹿侯赵穆的阴谋,夺回了和氏璧。此次齐国使团来赵国,不知少龙可有什么想法?”
项少龙收起了矩子令,说道:“没什么想法。齐国使团来赵,我们没有获得更多的信息,不可能推断出齐国的打算。”
项少龙的历史学得不咋样,齐国和赵国是什么关系?他哪里知道。齐国使团为什么事情来赵国,其实项少龙一点都不关心。他现在只想要早点把质子嬴政救回秦国,好让嬴政坐上王位。那样他就能回到二十一世纪。
只是,想要营救出嬴政,将其安全送回秦国,实在太困难。
好在乌应元是秦国丞相吕不韦安插在赵国的卧底。有了乌家的帮助,项少龙就不再是孤军奋战。
乌应元说道:“再过几天,大王会宴请齐国使团。到时候少龙你和老夫一同前去。”
乌廷芳说道:“爹,我也要去。”
乌应元瞪了乌廷芳一眼,说道:“朝堂上的事情,你一个女孩子掺和什么?你好好在家呆着,最好也不要再去见连晋,他毕竟是巨鹿侯的人。”
就在此时。
下人来禀报:“堡主,大小姐,项公子,外面有一个姑娘来访。她说是项公子的朋友。”
乌廷芳盯着项少龙,冷笑道:“外面的姑娘都找到乌家堡了。你果真是好色之徒。”
乌应元说道:“既然她是少龙的朋友,那就让她进来吧。”
项少龙心中暗道:“我有女性朋友吗?”
…………
秦至庸来到墨者行会,想要入内,被两名守门的墨家弟子拦住。
“墨者行会,闲杂人不可入内。”一个墨家弟子冷声说道。
秦至庸说道:“在下秦至庸,不算是闲杂人,秦某是荀子的学生。我想,以我的身份有资格见你们巨子赵平。”
另一个墨家弟子说道:“我们巨子乃是严平,不是赵平!秦至庸?没有听说过。”
没有听说过,就是无名之辈。
无名小卒,没资格见自家巨子严平。
秦至庸说道:“严平?你们巨子是赵国王族中人,他要是不姓赵,谁会相信?没想到赵平为了号令赵国的墨者,居然把自己的姓都改了。严平赵平,不过是名字,叫什么没有关系。我要见他,请你们通报一声。否则,秦某就要硬闯墨者行会。”
儒道诸天 第422章 墨门师姐,打入内部怪事多。
一阴一阳才是道。
为人处世,一味地强硬,或者一味地温和,都不可取。要该强硬的时候强硬,该温和的时候温和。
以前秦至庸为人处世就是太温了,不彰显武力的时候,别人都认为他是软弱可欺。
若是以前,秦至庸或许会和两个墨家弟子讲道理,但是现在不会了。
不硬气一点,别说见赵平,就算想要进入墨者行会都办不到。
两个墨家弟子听到秦至庸要硬闯,都是脸色一变。
“大胆。”两个墨家弟子异口同声地冲着秦至庸呵斥。
敢挑衅墨者行会?
简直是不知死活。
秦至庸微微一笑,直接向大门内走去,两个墨家弟子拔剑就刺。
两人的剑术其实还算不错,可惜它们遇到了秦至庸。
秦至庸轻轻侧身,避开了长剑攻击。
两个墨家弟子哪里还不知道自己遇到了高手。他们大声呼喊有人闯墨者行会。
很快,留在墨者行会里的人,在赵平的带领下,拿起兵器都冲了出来,把秦至庸围住。
赵平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表面上一身正气,可是知道他底细的人,都晓得他其实是一个睚眦必报的狠人。
赵平盯着秦至庸,冷声说道“阁下胆子不小,竟然敢擅闯墨者行会。天下间还没有谁敢和我墨家为敌。你小子可知道闯墨者行会的后果?”
赵平以为秦至庸被围住,就会惊慌失措。
可是秦至庸依旧气定神闲。
秦至庸说道“赵平,想要见你一面儿,真不容易。墨翟祖师在世的时候,墨家是何等的亲民,他老人家提倡人人平等,相互友爱。那个时候,就算是普通百姓都能面见墨翟祖师,向墨家求助。”
“可是墨家到了你这一代……看看你都做了些什么?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实在是让人讨厌。墨家,不应该是这样子。我要是不闯进来,如何能见到你赵平?”
赵平听到秦至庸喊出自己的真实姓名,立刻就知道对方清楚了自己的底细。
赵平眯起眼睛,说道“你是什么人?来找我有何事?”
秦至庸说道“在下秦至庸。无事不登三宝殿。我来找你当然有事。我给你推荐一个弟子,她的武学天赋不错,对墨家的思想和主张很是推崇。她拜在你赵平的门下,是再合适不过。”
秦至庸做事,直来直去。很少虚与委蛇。
不是秦至庸不懂得人情世故,而是这样做可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不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赵平和周围的墨者们,都是一脸怪异。秦至庸强硬闯进来,就是为了推荐一个人来强行拜师?
怪事儿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赵平冷声道“秦至庸,你说这话,认为我会相信吗?我不管你是什么目的,擅闯墨者行会,就要付出代价。给我上!”
赵平的手一挥。
数十名墨者向秦至庸发起了进攻。
秦至庸暗自叹了一口气,不动手是不行了。
既然如此,那就先将他们全部打倒。
秦至庸没有使出“神仙”手段,而是用了拳脚功夫,只要挨了秦至庸的拳脚,就会全身麻痹,失去反抗能力,倒地不起。
不到十个呼吸时间,除了赵平,周围的墨者全部倒地。没有一刻钟的时间,这些墨者们爬不起来。
秦至庸站在赵平的跟前。
赵平的额头出现了豆大的汗珠。
说起来,赵平也是剑术宗师,在墨者中,武力能排在前三。可能只有曹秋道和元宗,能在剑术上胜过他。
别看连晋是巨鹿侯门下的第一剑客,可是和赵平比剑,连晋绝对赢不了。
可是。
赵平这位剑术宗师在面对秦至庸的时候,却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赵平的心中升起了一股无力感。
秦至庸是不可战胜的!
这个念头在脑海里冒出来,赵平就再也没有斗志,紧握长剑的手,放松了。
赵平没有了拔剑的勇气。
秦至庸说道“你收下我推荐的人,对整个墨者行会是有好处。我秦至庸虽然是儒家弟子,但是墨翟祖师同样是秦某最敬佩的人。我不会害墨家,希望赵平你能答应。”
善柔有了秦至庸的支持,加入墨者行会,对于墨家来说,肯定是有巨大的好处。
可是对赵平来说,就未必了。
不如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个人的利益和集体的利益,往往会起冲突。
赵平这个人,心胸,格局,思想境界,都不足以做墨家的领袖。赵平的优点,就是剑术不错,是墨家的高端战力之一,但也就仅此而已。
赵平定了定神,说道“不知你想要让谁拜在我的门下?”
秦至庸笑着说道“别急。她忙完了事情,就会来墨者行会。”
………………
善柔见过了项少龙以后,来到墨者行会。
两个墨家弟子客气地把善柔迎接进屋。
墨者的态度让她疑惑,什么时候墨者行会这么好说话了?
莫非是……
善柔想到了一种可能。
善柔见到秦至庸的时候,秦至庸正在陪赵平喝茶。
“善柔见过先生。”
善柔对秦至庸恭敬地说道。
赵平瞪大了眼睛盯着善柔,惊呼道“是你!”
赵平带着心腹刺杀元宗,就是善柔和项少龙捣乱,让元宗数次逃脱。好在元宗终于死了,只可惜没有拿到矩子令。
秦至庸说道“看来赵平你早已认识善柔,既然是熟人,那就更好了。善柔好学,心性过人,她将来的成就不可限量。善柔拜在你的门下,不会辱没墨家。”
事情到了目前的局面,赵平还有拒绝的资格吗?
赵平点了点头,答应收善柔为徒。
秦至庸说道“赵平,善柔的拜师礼我已经准备好。十天之后,我要你举办一场盛大的收徒仪式,最好让整个邯郸城的人都知道此事。”
秦至庸放下一张写满字的白布。
“善柔,咱们走吧。”秦至庸对善柔说道。
善柔跟在秦至庸的身后,走出了墨者行会。
赵平盯着白布,“养生功”三个字映入眼帘,令他的瞳孔微微一缩。
不错,秦至庸留下的拜师礼,正是《养生功》的前两层功法。
这份儿拜师礼,可谓是相当厚重。
一个眉目清秀的墨者来到赵平的身边,说道“老师,那秦至庸是一个儒家弟子,怕是来者不善啊。您真打算收善柔为弟子?”
善柔称呼秦至庸先生,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善柔是秦至庸的学生。
赵平小心翼翼地收起了《养生功》,叹了口气说道“现在不是我愿不愿意的问题。秦至庸把拜师礼都给了,岂容我们反悔?若是一般人,我们不怕,但是秦至庸的武功你刚才见识过。他是我遇见过最厉害的强者,不可力敌。十天以后,你们会有一位大师姐了。”
…………
善柔和秦至庸走在大街上。
善柔说道“先生,你为何要让我拜在赵平的门下?赵平这个人卑鄙得很。他设计杀害了元宗前辈,可不是什么好人。”
秦至庸说道“你要执掌墨家,就必须先进入墨门。曹秋道只是把你当成了赚钱的工具,他肯定不会让你接触齐国墨者行会的核心机密。我们到了赵国,那么就先从赵国的墨者行会开始。”
“至于说赵平不是好人。世间哪里会有纯粹的好人?严格说起来,我秦至庸,也未必是好人。等你以后执掌了墨家,有了说话的权利,再恢复墨翟祖师的思想主张不迟。”
孟子被后人称之为亚圣,在儒家的地位之高,仅次于孔子。
可是荀子就是不喜欢孟子。
因为孟子提倡人性本善,而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两者都有道理,但其实都不全面。
秦至庸赞成王阳明的思想观点。
无善无恶心之本。
善柔点头道“是,先生,善柔明白了。”
秦至庸说道“你成为赵国墨者们的大师姐以后,按兵不动,什么都不要做。多看,多听,多琢磨,把墨者行会里的规矩,各个高层人员之间的关系摸清楚了再说。”
“善柔,你要记住,世间最强大的力量,往往不是个人的武力,而是规则。自然界有自然界的规则,人和人之间有社会规则。掌握了规则,就相当于掌握了力量。”
儒道诸天 第423章 宫廷舞剑,使团之中有高人。
善柔正在院子里练剑。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练剑也是一样。把剑术练十遍,有十遍的功效,练一千遍,有一千遍的功效。
为了专心练基础剑术,善柔养生功都没有修炼。
剑术,不是内家功法,而是技艺。技艺,就必须要花时间和苦功来磨炼。
善柔的目光盯着剑尖,心神好像灌注到了长剑上。基础剑术她练了不下数千次,可是这一次她出剑和以往不一样。
感觉念头忽然通达了,动作变得更加流畅圆润,剑,好像有了灵性。
“不错,不错。善柔你总算把基础剑术练成了。”
不知什么时候,秦至庸站在了善柔的身后。
善柔收剑,站直了身体,说道“善柔见过先生。”
秦至庸说道“把你会的高深剑术演练一遍,试试看和以往有什么不一样的体验。”
善柔点头道“是,先生。”
她会复杂的剑术,都是曹秋道教的。
善柔再次耍高深的剑术,感觉和以前不一样。招式之间的衔接,几乎是毫无破绽,长剑灵活得犹如灵蛇吐信。剑术练完,善柔觉得畅快淋漓,意犹未尽。
如果说善柔之前的剑术威力只有曹秋道的三成,那么现在她的剑术造诣,就有了曹秋道的七成。当然,只是剑术,力量上,善柔和曹秋道还有着很大的差距。
善柔的综合实力,提升了一倍还多。
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善柔就实力就倍增,这让她自己都有点不敢相信。
曹秋道曾经对善柔说过,再过二十年,或许她的剑术修为才能大成。可是以善柔的精进速度看来,要不了多久,她就能成为剑术宗师。
秦至庸笑着说道“现在,我正式传你养生功。练剑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养生功是增强身体和精神的功法。以后,善柔你要格外重视养生功。”
…………
天刚亮,齐国使团的人就都起床了。
因为,今天是赵王设宴请齐国使团的日子,秦至庸和善柔也要一同前往。早起,早做准备。
秦至庸的身份,只是荀子的关门弟子,他并不是官员,没有官服。他的穿着打扮很朴素,一身灰色的麻衣长袍,彰显出他读书人的儒雅气质。就算秦至庸不说话,往那儿一站,别人就知道他是如玉公子,是饱学之士。
善柔的穿着打扮就比秦至庸要华丽很多。
上午的时候,秦至庸、善柔,跟随使团一起来到赵国王宫。
赵王、赵穆、乌应元、项少龙、连晋、赵雅等人,还有许多的富二代官二代都到场了。
使团这边,秦至庸算是特殊一点,他是以“学者”的身份前来。
宴会,古往今来都是一个套路,大家相互吹捧,相互试探。
秦至庸对这样的宴会,没什么期待,不过是走个形式。若不是使团要求来参加,秦至庸可能都不会进入王宫。
秦至庸跪坐在座位上,喝酒吃东西,没有说一句话。
巨鹿侯赵穆给连晋使了个眼神。
连晋轻轻地点头,站起身来,对赵王施礼说道“大王,不如就让我来为大家舞剑助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