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儒道诸天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墨羽云山
杨雄恭敬道:“秦先生你就放心吧。你吩咐的这些事情,我都记住了。”
秦至庸抱拳,对海沙派的人和刘伯温说道:“秦某告辞。各位保重。”
“秦先生保重。”
秦至庸上了马车,阿三为他赶车,东方白做护卫。
看着秦至庸的马车逐渐远去,刘伯温说道:“秦老弟无官职在身,却可让汝阳王府的顶尖高手甘愿做马夫和护卫。真是了不起。”
这就是强者该享受的待遇。
杨雄问道:“刘先生,你说秦先生此去,会不会有危险?”
刘伯温点头道:“危险肯定有。不过咱们不用太担心。以秦老弟的本领,就算遇到了危机,相信他也能从容化解。”
……………
再过半天的时间,就能抵达大都。
秦至庸这次北上,只带了几本书和两套换洗的衣服。其余的东西,一件都没有带。
秦至庸坐在马车里,研读《中庸》。和张三丰论道了以后,秦至庸才理解到,《中庸》这本典籍为什么叫“中庸”。其精髓,不是“庸”,而是在于这个“中”字。
什么是中?不偏不倚,无过不及!
中,就是平衡,就是公正。
轻轻地合上,秦至庸说道:“阿三,你给我介绍一下汝阳王府的情况。”
阿三正在赶车,听到秦至庸的问话,连忙恭敬道:“是,秦先生。”
接着,阿三向秦至庸介绍了汝阳王府的一些基本情况。比如说汝阳王有什么爱好,有几个子女,在朝廷有什么地位,王府里有多少武林高手……
听了阿三的介绍,秦至庸对汝阳王府的情况,有了个直观的认识。
汝阳王手握重兵,朝廷的六成骑兵都受他的管辖。汝阳王府居然没有受到皇帝的忌惮,这说明汝阳王的手腕和能力,的确出众。
同时又说明,皇帝身边绝对有高人,可以遏制住汝阳王。
秦至庸脸上带着笑意,不知道自己到了汝阳王府,皇帝还会不会如此淡定?
…………
马车到了城门口。
东方白说道:“秦先生,咱们到大都了。”
秦至庸掀开马车的窗帘,看着高大的城墙,说道:“终于到了。就在这里下车吧。你们带我逛逛大都。”
东方白抱拳道:“是,秦先生请。”
秦至庸下了马车,和东方白、阿三一起进城。
刚踏入大都城内的那一刻,秦至庸顿时停住了脚步。他感知到了皇宫的核心处,有着一尊散发着“佛光”的强者。此人的精神念头之精纯,比起张三丰和自己还要更胜一筹。
秦至庸暗道:“皇宫里有此等强者镇守,怪不得元朝气数未尽。此人的心灵修为,比起我强一些,不过他对我并没有压倒性的优势。”
一个朝廷的中枢,要是没有高人和智者来镇压气运,显然是不可能。只是秦至庸没有想到,这位高人的精神念头,竟然可以笼罩整个大都。
秦至庸的感知力超强,可是他都没有办法感知到整个大都的情况。毕竟整个大都的面积,实在是太广了点。
东方白见秦至庸站着不动,轻声问道:“秦先生,你这是?”
秦至庸笑着说道:“没事。咱们走吧。”
皇宫里。
国师穿着朴素的僧袍,正在给皇帝和太子讲经。
突然,国师停下讲经,眼中露出了震惊的目光。
如果说国师精神念头给秦至庸的感觉,是纯净的金色佛光,那么秦至庸的心灵之力给国师的感觉,就是圣洁白色的浩然之气。
虽然二人没有见面,可是他们彼此清晰地感知到了对方的存在。
皇帝问道:“国师,怎么停下不讲了?”
国师说道:“皇上,太子殿下,有高人驾临大都。此人,是个读书人。”
皇帝眼中闪过一丝不屑,说道:“不过是个读书人罢了。不用在意。”
太子点头道:“父皇说得是。读书人没什么了不起。我的那些老师,就有几个所谓的大儒,他们都是弱不禁风,只会耍嘴皮子的老家伙。还是我手中的弯刀和弓箭,更厉害。”
蒙古人已经统一了中原数十年,可是他们的思想还没有转变过来。始终认为弯刀和弓箭可以治理天下。皇帝和太子都是如此,其他蒙古人是什么想法,就可想而知。
国师苍老的面容上,露出了担忧,摇头道:“皇上,太子殿下,此次来大都的这个读书人,和那些腐儒不同。他是真正的大儒。刚才贫僧用精神念头感知到,他已经练成了儒家传说中的浩然正气。用咱们密宗的境界来划分,他已经是菩萨境界。此人还非常年轻。天下间,怎么会有这么厉害的年轻人?莫非他和布达拉宫里的活佛一样,是转世而来?”
国师的精神念头比秦至庸纯粹,心灵境界要高深一点。可是两者的强弱,并不止是心境的对比,而是要看综合实力。
秦至庸还年轻,身体素质和心灵境界,都是处于巅峰。可是国师已经老迈,气血开始衰败。
皇帝震惊道:“此人真这么厉害?”
别人不清楚国师的强大,可是皇帝非常清楚。
国师虽然不懂武功,可是佛法精深,有着高深的“法力”,鬼神面对国师都要退避三舍。武功再高明的武林高手,只要国师一个念头,就可以让对方丧失动手的能力,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可是现在国师竟然说,有一位相当于“菩萨”境界的大儒来大都了。
皇帝如何能不震惊?
国师双手合十,说道:“这位大儒或许比贫僧预计的还要厉害呢。嗯?他去的方向,是汝阳王府!皇上,此等人物,能拉拢尽量拉拢。若是不能拉拢,那就……必杀之!”
皇帝一脸凝重,点头道:“多谢国师提点。朕知道该怎么做。朕现在就派人去请这位大儒。其实朕也好奇,他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





儒道诸天 第211章 盛名之下无虚士
汝阳王府在皇宫外,但是占地面积非常广阔。
单看王府的占地面积和奢华,就能知道汝阳王的地位和权势。
玄冥二老、东方白、阿三等武林高手,想要荣华富贵,投靠汝阳王是最佳的选择。
东方白和阿三带着秦至庸进入王府,立刻就有人去向汝阳王禀报。
王府里的人,见东方白和阿三对秦至庸极为恭敬,心中都疑惑。猜想,眼前这个穿着朴素儒衫的年轻人,到底是何方神圣?
要知道,东方白和阿三虽说是相当于汝阳王府的家奴,可是他们武功高强,地位和权利并不小。
没有实力的人,想做王府的家奴,都还没有资格呢。
玄冥二老中的鹤笔翁走过来对东方白说道:“阿大,,阿三,王爷已经在大殿里等候。你们现在可以进去拜见王爷了。”
东方白点头道:“我们这就去见王爷。”
走进大殿。
东方白向汝阳王恭敬地说道:“王爷,幸不辱命,属下办完事情回来了。”
汝阳王问道:“雪盐的事情,调查清楚了?制盐配方也拿到手了?”
东方白犹豫了一下,说道:“雪盐的事情已经调查清楚。制盐配方属下没有拿到。不过属下和阿三带回了秦至庸先生,制盐配方就在秦先生的身上。”
秦至庸抱拳,不卑不亢地说道:“草民秦至庸,见过王爷。”
汝阳王眉头微微一皱,盯着秦至庸,说道:“你就是秦至庸?本王在大都就听说过你的大名。据说,你是绝世高手,以一人之力击退天鹰教和峨眉派。没想到你竟然如此年轻,真是英雄出少年。”
和当官的打交道,要学会把话反着理解。
汝阳王看似在夸奖秦至庸,其实是在质疑。
秦至庸年轻,穿着儒衫,就像是个普通的读书人,没有一点绝世高手的气质。
汝阳王位高权重,可是他毕竟只是个普通人,没有修为,当然不能像国师那样,一眼就看出秦至庸修成了传说中的浩然之气。
那些具有“高手气质”的人,几乎都是半吊子,不是真正的强者。
真正的高人,就像秦至庸这样,深藏不露。
秦至庸笑着说道:“王爷过奖了。草民不过是学了几招庄稼把式,没什么厉害。王爷要制盐配方,我已经带来了。希望王爷放过海沙派的人,草民感激不尽。”
元朝的朝堂结构,就注定会衰败,会灭亡。就算雪盐交给了汝阳王,让朝廷的财政宽裕一点,可是起不到根本性的作用。甚至不能延长元朝的寿命。
汝阳王哈哈一笑:“好。只要你能交出制盐配方就好。海沙派不过是个小帮派,本王还没有将其放在心上。”
话音一落,汝阳王对身边的鹿杖客使了个眼神。
秦至庸到底是不是绝世高手?
汝阳王当然要试探一下。
鹿杖客施展轻功,化作一道残影向秦至庸冲来。他一出掌,周围的温度立刻降低。掌力竟然可以影响到周围的温度,玄冥神掌的精妙和强大,比起左冷禅的寒冰真气起码强了数倍,令人叹为观止。
鹿杖客才五十岁左右,玄冥神掌已经大成。再加上内力深厚,他的确算得上是绝世高手。
秦至庸面带微笑,目光中没有一点慌张。鹿杖客很厉害,玄冥神掌霸道,可是还伤不到自己。
成昆、阿二、鹤笔翁等人,都站在汝阳王的身边,抱着看戏的心态,等着秦至庸出丑。
江湖中把秦至庸传得是神乎其神。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虚成昆和玄冥二老没有见过秦至庸出手,并不觉得秦至庸是真的厉害。能让成昆和玄冥二老忌惮的人物,或许只有张三丰和阳顶天。
可惜,阳顶天已经死了。
东方白和阿三对视一眼,暗道:“鹿杖客铁定要吃亏。”他们二人是见识过秦至庸的恐怖。
秦至庸的心灵之力,不再是术武功,而是仙术妖法,是属于超凡的力量。
凡人再强,怎么能和“神仙”相比?
“玄冥神掌不愧是武林绝学,阴寒霸道。”秦至庸同样击出了一掌。
秦至庸没有用内力,而是运转气血,手掌顿时变得赤红,散发出阵阵炽热的气息。
鹿杖客的脸色一变,察觉到了秦至庸的掌法正好克制自己的玄冥神掌。
只是不知道秦至庸用的是什么掌法。
朱砂大手印?
燃木刀法?
二人的手掌相撞。
嘭!
一声巨大的闷响。整个大殿好像都为之一震。
鹿杖客被强大的掌力震退十多步,每后退一步,都在地面留下半寸深的脚印。
秦至庸则是纹丝不动,衣角都没有飘一下。
成昆和鹤笔翁惊骇。
怎么可能?
鹿杖客竟然不是秦至庸的一招之敌!鹿杖客的玄冥神掌大成,可是绝世高手啊。
秦至庸轻描淡写就把鹿杖客击退,显然没有出全力。至于秦至庸到底出了几分力,只有他自己知道。
鹿杖客感觉一股炽热的气息和力道不停地往手臂里钻,内脏火辣辣地疼。这种力道和气息不是内力,难以清除。
噗嗤。
鹿杖客吐出了一口鲜血,脸色变得苍白起来。
鹤笔翁脸色大变,慌忙道:“师兄,你没事吧?”
汝阳王说道:“鹿师父受伤,还请下去休息。来人,拿本王的手令去请御医来替鹿师父疗伤。”
有权有势就是好,受了点伤,吐口淤血,就可以去找御医。若是普通百姓,哪里有这样的待遇。
秦至庸说道:“王爷不用惊慌。鹿师父不过是小伤而已,草民出手有分寸,他休息两天就没事了。不用去请御医。”
鹿杖客祛除了手臂中的炽热力道,感觉自己除了浑身被震得发麻之外,好像没什么大碍。
鹿杖客说道:“王爷,属下没事。”
汝阳王松了口气,说道:“鹿师父没事就好。盛名之下无虚士,秦先生,你比起传言当中还要厉害。不知秦先生可愿意来本王的府上做一位客卿?”
客卿,是属于门客的一种,地位超然,不是家奴可比。
鹿杖客、鹤笔翁、成昆,有些不服气,心中妒忌。他们投靠汝阳王,虽不是家奴,比起阿三他们的地位要高出许多,可不是客卿。
没想到秦至庸刚到王府,就能做客卿,地位在他们之上了,真是不甘心啊。
秦至庸的武功修为远在他们之上,就算不甘心也没有办法。
想做客卿,当然没有问题,除非打赢秦至庸。
秦至庸抱拳道:“王爷愿意赏草民一碗饭吃,草民当然可以为王爷办事。”
秦至庸的态度很明确,只办事,不效忠。
事情要是“棘手”,那就可以办,也可以不办。
此时。
宫里的太监带来皇帝的口谕:“皇上今晚设宴,请王爷和秦先生一起去赴宴。”




儒道诸天 第212章 无欲则刚心藏刀
皇帝请客吃饭,如果只是当作普通的聚会,那将是非常愚蠢的行为。秦至庸学习儒家学问,但其实没什么政治智慧,他对做官并不热衷。
他会做一些对百姓有利益的事情,可是他的内心坚持,始终没有变过,要“做一个学者型人才”。
学者的本职是探索,是求道。
刚到大都,皇帝就来宴请,秦至庸不用猜就知道,肯定是冲着自己来的。
只是还不清楚皇帝是什么目的,到时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随机应变就是了。
傍晚。
汝阳王带着秦至庸进入皇宫。
内侍把二人带到了皇帝跟前。
皇帝宴请的人,只有汝阳王和秦至庸。
国师、皇后、太子作陪。
汝阳王心中一惊,皇帝设的是家宴啊,真是恩宠荣幸之至。
能参加皇帝家宴的人,那都不是一般人。
皇帝说道:“汝阳王,秦先生,二位不用多礼。快入座吧。”
秦至庸不卑不亢道:“多谢皇上。”
国师的目光一直是放在秦至庸的身上。
见到秦至庸的那一刻,国师还是吃了一惊,秦至庸比他想象中还要年轻。那纯洁的心灵,那活泼的气血,无疑不说明秦至庸是非常年轻有活力。
秦至庸九成的精力,是放在了国师的身上。国师精神念头精纯,佛法高深,可惜他的身体已经老朽。秦至庸在国师的身上,嗅到了暮气沉沉的气息。
国师真实的年纪有多大?秦至庸不知道。但以国师目前的精神和身体状态来看,最多还能活二十五年左右。
二十五年以后,正是元朝灭亡,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的时候。
秦至庸吃饭,丝毫不客气,满桌子菜肴想吃什么,自己动手。没有一点拘束。
皇帝,秦至庸没有见过,可是在“龙蛇演义”世界,秦至庸见过中央首长。皇帝在秦至庸的眼中,不过是有着高级职位的普通人而已。
天下百姓民不聊生,是皇帝的失职。对于一个失职的皇帝,秦至庸心中不会有多少敬意。
宴席上,秦至庸的话不多,但每说一句,都是言之有物,令人耳目一新。不管皇帝和太子说到了什么问题,好像秦至庸都懂。在场的人都惊叹秦至庸的学识渊博,见多识广。
当然,秦至庸和国师相谈得相对多一些。
国师对佛法的研究之精深,真是令人震惊。密宗、禅宗、净土宗等各个佛门流派的理念,他都精通。对于儒家和道家学问,国师同样有着自己的独特理解。
国师是秦至庸遇见过最精通佛法的高僧。
吃完了饭。
国师说道:“秦先生的学问之渊博,真是令贫僧大开眼界。秦先生年纪轻轻就有这一身精深的修为,不知是师承哪一位高人?”
秦至庸笑着说道:“孟轲。”
国师脸色一变。
孟轲?孟子!先秦时代的儒家圣贤,被世人称之为亚圣。
秦至庸怎么可能是孟子的弟子?
国师沉声道:“秦先生可不要开玩笑。”
秦至庸认真地说道:“我没有开玩笑。若是不拜孟子为老师,接受孟子的传承,我岂能练成浩然之气?”
国师犹豫了一下,点头道:“倒也是。”
皇帝笑着说道:“秦先生此等大贤,能来大都,朕心甚慰。不知秦先生可愿意做朝廷的太傅?”
太傅,三公之一,官居一品。
尽管太傅是虚职,但是地位尊贵。皇帝这是什么意思?想要把秦至庸当成菩萨一样供养起来?
若是其他人,哪怕是真正的大儒,从草民一下子升到太傅,绝对会激动得难以把持心境。可是秦至庸的目光平静,一脸温和,笑着说道:“多谢皇上隆恩。只不过,草民之前已经答应了王爷,要到汝阳王府做客卿。”
皇帝说道:“客卿和太傅可没有可比性。”
秦至庸点头道:“皇上说的是。不过,人无信不立。”
皇帝摆了摆手,说道:“秦先生可以继续做汝阳王府的客卿,同时做朝廷的太傅嘛。还望秦先生不要推辞。”
秦至庸抱拳道:“臣领旨。”
宴会结束。
秦至庸和汝阳王离开了皇宫。
皇帝向国师问道:“国师,你觉得秦至庸是什么样的人?朕总是感觉掌控不了他。”
国师眯着眼睛,犹豫了一下,说道:“秦至庸无欲则刚,没有把太傅官职放在眼里。他虽有仁义,但心藏刀锋。此人,非常危险!”
心中藏刀?
国师说得倒也不错。
秦至庸的刀术的确是达到了手中无刀,心中有刀的境界。只不过秦至庸心中的刀,不是用来杀戮。可是,国师觉得,刀就是刀,是利器,是不是用来杀戮,还不是在秦至庸的一念之间?
皇帝眉头一皱,说道:“那可如何是好?”
三公之一的太傅,是皇帝拿得出最高的职位,要是这都还不能让秦至庸心动,那么他就没有任何办法。
作为当权者,皇帝非常讨厌不被掌控的人,那种失去掌控一切的感觉,相信没有人会喜欢。
此时。
一个内侍走进大殿,说道:“皇上,下面的人传来消息,秦至庸今天在汝阳王府一掌击退了鹿杖客,将其震得吐血。”
皇帝说道:“鹿杖客在江湖中算得上是绝世高手,没想到竟然不是秦至庸的一招之敌。秦至庸果真深不可测。”
国师说道:“秦至庸不用武功也能轻易击败鹿杖客。贫僧能做到的事情,秦至庸也能做到。皇上,咱们绝不能小瞧了任何一个‘菩萨’境界的人。”
皇帝点了点头,一脸凝重地说道:“朕打算让巴尔都回大都。秦至庸要是不愿意归顺大元朝廷,朕只能将他除掉。”
巴尔都,哲别的嫡系传人,得到哲别的箭术真传,是射雕手。同时他也是蒙古第一神箭手。
对付秦至庸这样的心境高深的强者,权谋手段,根本就不起作用。
只能用神箭手狙杀。
…………
汝阳王为秦至庸安排了最好的小院,环境优雅,适合读书人居住。汝阳王还调来了两个漂亮的双胞胎小丫环来伺候秦至庸的生活起居。
秦至庸洗漱之后,坐在床铺上调神调息,回想今天皇帝和国师的态度。尽管皇帝和国师把情绪隐藏得很好,但是秦至庸还是发现,他们对自己有着淡淡的敌意。
宴会上和国师论道,国师总是想要压制住自己。
可惜,自己根本就不在乎,早就看淡了输赢。
修行到了现在的境界,秦至庸明白,要战胜的就只能是自己。只有心境提升,把身体的元气潜能补足,让寿命达到极限,然后再想着打破极限,完成生命的演化。
和人争勇斗狠,是非常低级和幼稚的行为。
秦至庸现在做人做事,已经不是四两拨千斤,而是顺势而为。
秦至庸暗道:“皇帝让我做太傅,是试探,是为了麻痹自己。就算我真心做太子太傅,皇帝和国师怕是也不会把太子交给我这个汉人大儒教导。想要在大都站稳脚跟,看来不是那么容易,后面肯定有危机等着自己。”
德不配位,必有劫数。
秦至庸的能力和德行,做一国宰相是没有任何问题。可是他不愿意做元朝的高官,那么皇帝和国师必定就不能容他。
不过,今晚见到国师,秦至庸在他的身上倒是学到了不少的东西。对于佛法,秦至庸有了更深的了解。




儒道诸天 第213章 唯一的机会
做戏要做全套。
不到五天的时间,皇帝就令人收拾装修好了一处宅子,作为太傅府,让秦至庸住了进去。太傅府的位置,就在汝阳王府的斜对面,隔着一条大街,相距不到五十米。
太师,太保,太傅,朝廷一直没有设置。现在皇帝突然让一个年轻人来做太傅,整个朝堂都震动。
秦至庸在江湖武林是威名赫赫,无论是明教还是中原六大派,都知道他的厉害。
可是朝堂上没几个人知道他的大名。
那些朝堂诸公的眼中,秦至庸不过是个无名之辈。特别是太子的几位汉人老师,也就是所谓的“大儒”,他们心中最为妒忌。教太子读书十多年,他们都还没有机会成为太傅呢。
秦至庸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才读了几天书?居然刚到大都,就被皇帝封为太傅。
1...8586878889...2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