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珍禾
这一次的事的确是不曾经过时凌,聂禀干笑了两声,应下了、
同时聂禀从怀里拿出一张画像,说道:“这个人想必在东京城里很出名了吧。”
自然是出名的,被凤国太子点为状元,还曾与探花榜眼一同游了街,在东京城里百姓中都是出了名的,何况权贵世家。
“今年新晋状元孟维,诗句与文章皆是一等一的好,他还有过目不忘之本事,都说他是第二个苏大人。”
时凌拿起画相细看了一眼。
聂禀很是得意的说道:“许是你们也不知道吧,此人正是我留在东京城的暗线,他是效忠于我西夏国的,如今却在凤国的翰林院里当官,我在东京城里呆不久了,我便将此人托付给你了,你一定要想办法,一年之内,将他调入你父亲名下,做个五品户部郎中也是好的。”
“不可能,新晋状元,不曾外放为官的,不会这么快升官,我不过是朝堂上的武将,又岂能左右朝堂议政,此事办不到。”
时凌立即拒绝。
聂禀却是摆手,“你做的到的,我听说凤国皆以政迹来定,明年这个时候,若是他的政迹达到,是可以的,尤其再有你父亲的提携,不就达成了。”
时凌听后脸色很不好看,许是上一次他叫父亲提携孙浦的事被他查出来,看来此人也不只是外表那样,倒有几分凌厉的。
于是两人商量好,聂禀是打算马上离开凤国,他接下来半年会静修,所以未必能找得到他,眼下的事安排好,他便要走了。
两人一前一后从院里出来,随即各自回去了。
时凌回到府上,苏氏姐妹便过来了。
苏大丫来到时凌身边,温柔的服侍着,苏三丫将两姐妹做的饭菜送上。
最近的时凌有些不同,不,自从时凌主动请缨去往缓州城回来后,苏大丫便发现了他的不同,他似乎藏着许多的心事,而且做起事来也与前大不一样,像是转了性子,虽然苏大丫知道一些事,但她却是从没有过的惧怕着时凌,时凌他变了。
时凌叫两姐妹坐下,随即说道:“你们二人跟着我最久,也是最懂事儿的,以后我也不会辜负你的,待以后……事成,苏燕便是我的正夫人,三丫是我的贵妾,以后有你们陪伴也是挺好的。”
苏三丫听到这话,高兴坏了,若是姐姐能成为正夫人,她也能成为贵妾,以后孩子就寄养在主母名下,也是嫡女了。
相较于苏三丫的开心,苏大丫却是要平和的多,经历这么多的事后,她似乎对时凌的期盼并没有这么高了,甚至她已经不太想去奢求什么了。
时凌却像胜券在握似的,他想了想又说道:“书梅也快五岁了,等再大一些,也得与这些京城贵女一样入学,学女红、识字、学礼仪,虽是庶出,却是一样不能落下。”
苏三丫连忙点头,对时凌越发的殷勤起来。
一顿饭吃完,时凌朝两人看去,说道:“今夜你们姐妹一同服侍,好好帮我管着家里,以后荣华富贵自是少不了你们。”
苏三丫面颊一红,应下了,苏大丫的眼神却是瞥向时凌正看着的一本书,上面写的皆是西夏国的一些祭祀与礼节,想来是西夏国各权贵传阅的书,不知怎么就落到了时凌的手中,他看这些做什么,不是应该多看看兵书么。
时凌见苏大丫盯着他的书后,他不动声色的将书合上,说道:“西夏国倒是有些奇怪的,他们所信仰的与中原有所不同,尤其祭祀上更是礼节繁复,还得找漂亮的童男童女参与。”
苏大丫一听,便接了话,“代表着纯洁与全身的臣服,只是可怜了这些童男童女了。”
时凌却是不以为意,他不想在这个话题上再继续,于是说起送苏三丫一些喜欢的小玩意,苏三丫这个时候尤其开心的,她已经好久不曾置办胭脂水粉了,还有最近京城里流行的云锦,婆母正好得到了赏赐,存在库房,要是她能得一匹来穿就好了。
于是两人商量起来,而苏大丫却静坐在一旁并没有插话,她似乎有心事,正在想着什么事儿。
自打苏宛平时常偶遇聂禀给他心灵上造成阴影,于是聂禀归心似箭,只想回西夏国静修去,便在一次朝见太子之时请求回国去。
因有了上一次给权贵送礼的事,后又有逍遥王将之扣押一事,京城权贵对他那当真是没有什么好印象了,既然他要走,倒也无人挽留的。
时郁也准了他。
不过离开前,聂禀将自己带来的香全部送去了太子府,同时还秘密送了几盒金石药,这些也不知他先前藏于何处,竟然没有被逍遥王找到,不然也是一把火给烧没了。
提纯了不只十倍的金石药,时郁这几日尝到了味道,倒也将这些礼收下了,聂禀连日离开京城,似乎在东京城里呆着就受不了似的,走得很是匆忙。
或许他也担心逍遥王的为难,毕竟自己这一趟可是得罪了逍遥王,生怕逍遥王半路对付他,然而他还是想多了,时烨若要对付谁,那可是直接上去的,还留待他出京城么。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470章 明着规劝
第1470章 明着规劝
转眼天气转凉,闷热的夏季即将过去了。
京城里最近倒是热闹的,新晋才子孟维得太子欣赏,他向太子殿下提出一个建议,在京城城南开设辩馆,广招天下有才之士加入,从而辩馆每日出一个话题,也算是集天下有才之士的智慧与才能。
辩馆在前朝也是有开设的,甚至还有被皇上看中的才子,都不必科举考试直接提为官员的,如今再次启用,太子殿下同意了,而孟维反而被提为辩馆的总管事。
宁相知道后是有心想让苏义参与的,只是这一次太子却并没有听宁相的提议,将此事交给了孟维,一时间新晋状元郎孟维在京城再次出名,他是要受太子重用了。
将来太子便是国君,能得太子看重的大臣,将来都是前程无量的。
辩馆在京城里一时间成了热门话题,转眼因为孟维的存在而受到重视,消息也很快传了出去。
苏义对孟维这个下属也是很看重的,他的确在此人身上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舍得拼,会过目不忘,还能言善辩,将来他怕是能接御史中丞的衣钵。
此时的王府内,今日太子与太子妃一同过来了,就秋收节的事商量着,难得时烨也能早早出宫回府。
苏宛平安排小令去小厨房里交代几声,太子与太子妃自是要留在王府吃晚饭了。
没想这会儿弟弟苏义带着孟维来王府,最近孟维时常跟在苏义身边出入,也成了苏义身边的红人。
见到太子殿下,两人上前行礼。
今日的时郁面色沉着,与苏宛平上一次在玉满楼所见是不同的。
孟维跟着苏义一同入座。
几人不知不觉聊到了辩馆的事,苏宛平便说道:“天下奇士不少,我家也有一个。”
时郁朝她看来,起了兴趣,苏义也是疑惑的看着姐姐,只有苏宛平与时烨却是相视一笑,随即派小令将邬三木叫来。
“小三木得到他师傅真传了,我现在想到以后都不必请戏班子,便让三木给咱们表演一段。”
苏宛平想起上一次对付聂禀时邬三木使的幻术后,她便突发奇想,乘着太子在时,叫三木出来表演一段,她别有深意的。
于是几人都聚集在一起等着邬三木表演,却发现这孩子长高了不少,俨然成了一个大人似的,他上前恭敬的行了一礼,那股子书卷味儿,倒不像苏宛平所说的会表演的人。
太子叫他起身,也就在起身那一刻,当所有人都看向他时,他使了幻术。
这一次他将书中所见的呈现出来。
幻像中,是一位江湖术士,许是三木看到的江湖术士不多,先前苏宛平说那西夏国的煞神长得好看的江湖术士,于是又是这位出现了。
这位西夏煞神变成一个行骗的家伙,他找了一座小院在里面炼药,说白了,那时候的医药皆是汤服,而这些江湖术士想到将这些汤药炼成药丸,这样一来不仅功效提纯,同时也携带方便。
也正因为有这些人的试验,才有如今凤国的成型药丸,不过药丸是很大的,纯药草熬制,与明士的矿物质药丸是不同的。
且说这煞神炼了几锅药后炸炉了,炼得是灰头土脸的,终于在一次当中将药炼好,抓来一个庄户试药,没想这药吃着无病无灾,倒是可以拿去行骗,想来也炼不好了,于是这尊煞神便开始了他的行骗之路。
只是没想到这药石方子让人吃下去后能上瘾,而且还有飘飘欲仙之感,这尊煞神寻到了生财之道,偏生这方子不稳定,有时候成型药丸,有时候却不成,但即使不炼成药丸,效果差一些,却还是有这样的效果,于是他也变懒了,与其灰头土脸的钻研炼药,还不如多去结接有钱人。
于是不少人看染上药瘾,他倒是赚了不少银子,不过后来染上药瘾的百姓开始不思劳作,权贵子弟也开始暴虐不堪,国将不国,各地便产生了起义军。
三木的能力有限,故事到了这儿结束,坐着的几人终于反应过来了,苏宛平眨了眨眼睛,不动声色的朝时郁看去一眼,她的确有深意的,她是盼着太子醒悟过来,想必直接相劝未必见成效,而且她发现太子与以前有很大的不同,若是以前,她还敢揪时机说说,现在她有些不敢。
而正在苏宛平看着时郁时,时烨和苏义却是看到了跪到了地上的孟维,苏义将他扶起来,只见他全身是汗,刚才的幻像定是将他吓坏了。
苏义便解释道:“这不是真实的,你不必担心。”
但即使苏义这么说了,孟维却仍旧面色苍白,一声不吭的坐在那儿,便是说去更衣都起不了身。
苏宛平从时郁平静的脸上移开目光,看向孟维,看到他那汗湿的衣襟与苍白的脸色,她心头疑惑起来,这模样怎么与当初聂禀有些像,刚才三木用的江湖术士很俊朗,许是孩子见到的江湖术士太少,无法自行想像出来,所以借用了西夏国的煞神。
而孟维却似乎也知道煞神不成?或者是她多心了,毕竟孟维这样的才子,朝廷里自是派人去调查过背景的,不是良籍、不是凤国国籍,那自然不能参加科举,而且不仅调查他一个人,甚至连他们祖宗三代都得一清二楚的,上辈中有人犯过事或者从商等,都是有记录,而且除此外,参加乡试时还有当地禀生作保,有相互监督之责。
苏宛平想到这儿,她抛开自己的疑虑,接着看向时郁。
时郁脸色有些不好看,不过他似乎在想什么,或许他自己能想明白吧。
开饭了,苏宛平将小令做的蜜蜂烤鸡腿放在太子妃面前,这是他们三人平素爱吃的,不过他们几个男人可就不喜欢这个甜味了。
阮氏这一下吃了不少,一盘吃完,小令带眼力的又送上一盘。
吃过饭后移步花厅喝茶,苏宛平亲自给他们上茶,而时郁却是与孟维和苏义谈上了,不知不觉说到了这辩馆的事。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471章 太子失控
第1471章 太子失控
苏宛平在一旁静静地听着,时烨却是来到媳妇旁边,小声说道:“三木倒是终于学成他师傅的手艺了。”
苏宛平却是摇头,“还不成呢,他控制的人不多,而且阅力太少,幻化不出什么,我在想着,待三木十五岁后,要不要为他寻位游学夫子,拿上咱们凤国的文牒,往其他国度皆去拜访一下如何?踏遍山川河流,寻遍名师,再归来,这孩子便是咱们凤国的栋梁。”
时烨听后觉得不错,这孩子到那时也有了自保的能力,他们再安排一些人护在身边,是该出去好好涨涨见识了。
夫妻两人说起幻术又说到了那金石药的威害,苏宛平将最近看到的一些见闻一一说了,阮氏在一旁默默地听着,只是内心却是翻涌,殿下暗中吸食的事,她要不要告诉宛平呢?她该怎么规劝,是不是该往父皇母后去信一封?
阮氏不敢告诉娘家,也不敢告诉宛平和公主,如今为要不要写信给父皇母后而纠结不已。
时烨感叹道:“若是三木当真将他师父的能耐学成,可以将这门技艺带入军营,能将阵法像真实一样的呈现出来,如此更好教导他们。”
苏宛平听后却是笑了,“三木可是要入朝为官的,可不入军营,不过这法子可以考虑一下。”
夫妻两人在一起说着话儿好不温馨,倒有些羡煞了太子妃。
宴席散了后,先送太子与太子妃上了马车,随后又送孟维上了马车,人全部走了,留下弟弟苏义,苏义与时烨一同进入书房。
苏宛平送上糕点和茶水入书房,正好听到两人正在讨论孟维的事,苏义在考核户部的帐目,他有心想提携孟维,想将户部的部分帐目交由他查。
而苏义也与孟维商量过此事,孟维身为他的下属自是听他的,不过他主动请缨愿意考核南边几放的帐目,正是帐目最多的,而他不仅有过目不忘之本事,他同时还挺会算术,交给他的确能快上不少。
这会儿苏义在征求姐夫的意见,毕竟姐夫在御书房里,免得到时奏折上去,惹得太子殿下不喜。
时烨正要答应,苏宛平端着茶水糕点进来,接了话,“不可。”
两人朝她看来。
苏宛平将吃食放于桌上,随即说道:“江南几处我看了喜客来的帐目,官粮必是储备不少,今年可是丰收年,先前太子妃还说我与她一起领头在京城举办丰收节。”
“今年各地方皆不受灾,百姓的生活好了不少,我看了喜客来的帐目,仅江南就比往前的收入翻了两倍,除此外,我眼下所储备的粮草多是从江南收购,可想而知,户部的帐目今年的必定漂亮。”
苏宛平看着弟弟,“弟弟既然接下皇上这份差事,自是不能偷懒,得亲力亲为,至于新晋才子孟维,我瞧着他管着辩馆就已经是很重要的事情了,也是太子对他给予的希望,所以他更应该全心全意应对才是。”
苏义听后,姐姐说的也对,他是不是太过拔苗助长,孟维才上任,于是苏义这么决定了,于是提了身边几位老下属帮忙,如往年一样,也免得提拔了孟维而让官署内的几位同僚不和。
苏义在王府坐到很晚才走的,他明个儿开始就要忙碌起来,以后来王府吃饭的时间就少了。
苏宛平将早已经为弟弟准备的几枝参药给他带回去,平素太过劳累,可以喝点儿参药汤补充一下营养。
太子府内,阮氏最近几日有些嗜睡,而太子似乎也不怎么来东院了,听说每日回来的还算早,多是守在书房里。
听到掌事公公的话,阮氏莫名想到那书房里的一幅画与那个上了锁的木盒,她立即从软榻上起身,披上外衣,带着向个下人往主院去了。
到了书房里一看,太子居然不在,阮氏立即朝花园走去,殿下已经回来了,又不喜欢去西院,也不曾来东院,除非在这花园里赏花。
阮氏这么想着,脚步快上几分,到了花园的月亮门处,甫一抬头就看到凉亭上坐着的太子时郁,而他此时却是垂着头,石桌上像是摆着一个木盒,他在做什么,阮氏立即猜测到,心头一惊,连忙回过头屏退了下人等在月亮门外,而她却是朝那凉亭匆匆而去。
凉亭上,阮氏一步一步走了上去,便是来到了时郁的身边,他也像是没有听到似的,这会儿的时郁将胸口的衣襟敞开,那广衣宽袖的居家便服看着很轻松,可他还嫌累赘。
此时时郁才抬头看向太子妃,他微微眯着眼睛扬起唇,“服侍我沐浴更衣。”
阮氏听着这话,她皱眉,看着石桌上残余的药粉,上面竟然还有成型的药丸,再想起那日邬三木幻术中的江湖术士炼成的药丸,脸色大变。
“殿下,父皇总金口御言,凤国律令,不得吸食金石药,你身为一国太子,你为何知法犯法?”
阮氏一脸痛心的看着丈夫,时郁却是不以为意,语气淡淡地说道:“你不知道我的痛苦,你是贵女出身,世家贵族,从小不曾吃过苦,你岂能懂我。”
“如今你倒是来劝我,当年我夺你长命锁活命,你们阮家但凡生点同情心,向皇上谏言不用各番王送上质子,我又岂会在京城为质长大,当年这些世族一个个只为皇权着想,却不曾想过一个不及五岁的孩子被强行送来京城时的感受。”
“凤国施仁政,那是因为我不曾当政,待我当政后,这些曾经为难过我的朝臣都得死,一个不得留,什么百年世家,不过是他们联合起来左右皇权的手段。”
时郁原本还笑着的脸上随即又变得狰狞起来。
阮氏吓了一跳,她上前相要扶着有些疯巅的丈夫,没想时郁却是一把将她推开,阮氏站立不稳,连连倒退数步,最后跌坐在地上,而阮氏却忽然抚着小腹大惊,“血。”
时郁看到阮氏双腿之间的血迹,他清醒了一些,连忙起身上前要扶阮氏,阮氏却是推开时郁,大喊来人,可是下人都屏退在月亮门外,又岂能知道花园里发生了什么事。
没有下人过来,时郁却是一把将阮氏强行抱起,快步下了凉亭往院里去了。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472章 救太子妃
第1472章 救太子妃
苏府宁氏被太子府的掌事公公亲自接走,一路上马车赶得飞快,街头闪避的行人与商贩吓得不轻。
终于马车赶到了太子府,宁氏便被人拉了下来,一路奔跑着到了正堂,才入门就看到太子灰头土脸的坐在主座上,屋中似乎光线不太好,他的半个身子隐在阴影当中。
宁氏上前要行礼,时郁忽然抬头,那双凌厉的眼神盯着宁氏,随即下令,“不必行礼,快进去救人,你若不能将我儿子救回来,你也去死。”
宁氏心头一惊,再也不敢怠慢,跟着掌事公公进入寝房。
寝房内,只见阮氏脸色苍白的躺在床榻上,此时紧闭着眼睛,一动不动。
宁氏吓了一跳,她下意识的上前探了探,好在还有呼吸,她松了口气。
随即宁氏挑开帐幔翻开被褥,只见阮氏下半身染红,宁氏倒吸了口气,立即朝掌事公公开口说道:“传神医明士。”
掌事公公一听,面色灰暗的出去传话,连着宁氏都治不好,那可不得了。
宁氏上前把脉,随即翻开她的银针,那明显比别人的银针粗不少。
而宁氏却是来到床尾,再也不管不顾的朝小腹处下了一针。
阮氏痛醒,在看到宁氏时,又是心下一安,伸手握紧宁氏的手,颤着声问道:“孩子,可以留住么?”
宁氏却是沉重的看着她,她怀孕已经有两月余,今日摔倒至关重要,怀孕的前三个月千万不能摔跤,可惜已经发生,她尽量努力留住,却是不敢给她保证。
“我要见宛平,她能来么?”
宁氏连忙点头,她叫身边下人去趟王府。
苏宛平得到消息,也顾不得看自己的两孩子,便匆匆上了马车。
到了太子府,苏宛平心情沉重的进去,在堂前看到一言不发的太子时,她脚步停了下,此时时郁也朝她看来,那模样还蛮吓人的。
苏宛平只好福了一礼,随即往后头寝房去了。
屋里,苏宛平挑开帘子进来,就听到阮氏痛得尖叫,她连忙奔向床榻边。
阮氏一看到苏宛平便握紧了她的手,阮氏的脸色苍白,嘴唇有些乌青,她的手也很凉,苏宛平双手包裹着,安慰道:“别怕,我弟媳的医术最好,她一定能帮你的,我生下小时菡的时候,途中咱们三个受了一劫,不是最后也好了。”
阮氏点了点头,似乎看到苏宛平后,她就心安了不少,甚至更加有勇气了。
此时明士与宁氏似乎在商量着什么,明士拿出一颗药出来,他想要喂药,可是明士说这药是第一次用,是他研制出来的。
宁氏一听就怕了,不曾测试过的,这可是太子妃,怀的还是皇孙,岂能冒这个险。
明士却很坚持。
这会儿苏宛平听到,她抬头看向两人,问道:“明士,你能保证这药没事?”
明士听到苏宛平这严肃的问话,他停顿了一下,说道:“在我的家乡,听有人用过这药,想必不成问题。”
苏宛平一听有些犹豫。
而床榻上的阮氏却是直接开口,“有几分把握能护住我的孩子?”
宁氏连忙解释道:“此药先不说能不能护住孩子,便是对母亲也是有威害,我担心——”
“我吃,只要能护住孩子。”
阮氏一脸的坚定,生怕苏宛平不同意,甚至还看向她,眼神中带着恳求。
苏宛平知道她在坚持着什么,若是吃下这药,大概是能保住孩子,可是会伤身,而且万一没保住,身体也不及曾经。
这一下宁氏与明士也看向苏宛平了,苏宛平再次朝阮氏看去一眼,最后点头,“好,若是因此伤了身,我一定会费重金寻天下好药将你治好。”
于是明士将药丸递了进来,眼看着阮氏要吃了,宁氏连忙开口,“要不咱们还是将事情禀明太子殿下。”
阮氏一听便制止,“不用了。”
眼下的殿下他不正常,万一惹恼了他,万一他的事被人发现,一想到这儿,阮氏便二话不说将药丸吞下了。
既然已经吞下,也没必要再禀报了,徒多一人担忧。
于是三人围在床榻前,等着看阮氏的变化。
就这么等了一炷香的时间,宁氏把了脉,随即面上一喜,明士提着的心终于放下,脸上露出笑来。
苏宛平也是松了口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