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邂逅调香师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飘荡墨尔本

    “哦,对了,梦瑶嫂嫂,我还没有给你介绍呢,这是霍风,霍风这是我一嫂。”

    “霍风你好。”曾梦瑶和霍风打招呼。

    “一嫂好。”霍风老老实实打招呼。

    “什么叫一嫂,难道你还有二嫂”左一开口说话。

    “我当然有啊。”左再很快接了左一的话。

    “在哪呢”左一笑着问。

    “哥,你笑那么开心就不对了,你几个意思,你有梦瑶嫂嫂一个还觉得不够可惜你想多了,我的意思是,一嫂偶尔犯二的时候,就变成我二嫂了。”

    “你哪只眼睛看到我觉得不够了你今天这样的状况,还有胆子特意给我制造家庭矛盾啊”左一意味深长地看向左再。

    “我今天怎么了”左再说着还对左一吐了吐舌头。

    霍风和左再相处半年多,他身边的左再也是温柔和活泼并重,职业和撒娇共存的,但是幼稚到今天这样地步的左再,霍风还真的是第一次见到。

    看到这样的左再,霍风心里有一种油然而生的幸福感。他仿佛可以从左再幼稚的表现中看到左再的整个童年。左再快乐得肆无忌惮的童年,仿佛可以让他的童年也变得没有那么冰冷。

    这是一种神奇的感觉。霍风迫切地想要成为这个家的一份子。

    “霍风,你觉得麦饼的味道怎么样和你当年想象的一样吗”左再看到霍风有点出神就转移话题问霍风。

    “确实是人间美味啊。再多的想象,和吃到嘴里的感受还是不太一样,但如果我是先吃过麦饼,然后才闻到这个味道话,我应该能闻出立体的感觉来。”霍风回答左再。

    “你以前没有吃过,却闻过麦饼”左建设有点好奇地问。

    “嗯,08年的时候,左再给我做过一根麦饼味道的蜡烛,不过我当时也不知道那是麦饼,就只能确定是一种吃的东西。”未来岳父问话,霍风回答得特别积极。

    “08年,你们08年就认识”向敏拿着最后两个麦饼走到客厅,很是疑惑地发问。

    向敏的问题当然也是在坐的除了左再之外的所有人的疑问。

    左建设也很是不解,如果左再今天带回来的这个男朋友08年就已经认识的话,那怎么还会有后来程冽的事情左建设皱了皱眉头。

    左建设这会儿对左再做事的方式不太满意,对霍风就更加不满了,2008年,08年左再才只有18岁,这个男生就对左再“虎视眈眈”了

    “才不是,我们01年就认识了。”左再回答向敏。

    “你一出国就认识了”左建设和左再说话从来都是笑意盈盈的,但这会儿却没有什么表情。

    “也不是,比那还早,我没出国的时候就已经认识霍风了。”左再笑着对左建设说,她看得出来他老爹这会儿好像有点不高兴,就赶紧凑到左建设身边去了。

    “霍风又不是温州的,你没出国前是怎么认识的”左建设不明白,他的宝贝女儿怎么开始喜欢胡扯了。

    “哈哈,这个嘛,还是多亏了我一哥的帮忙。”左再眨巴着有点兴奋的大眼睛看着左一。

    “真的假的这还能扯上我”左一的语气相当不解。

    “千真万确,一点不带扯的,说起来这里面还有老爸你的功劳呢”左再说着话,又往左建设身上靠了靠。

    “你好好说话,别一惊一乍的。”左建设数落左再,但是脸上表情已经比刚刚缓和多了,左建设对左再,酷不过三秒是铁律。

    “老爸,你那个时候不是想让我去北京四中念书吗我那个时候觉得,如果自己一个人过去,孤苦伶仃谁也不认识,一定会很郁闷,然后就决定要认识北京的朋友。

    你知道,我小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朋友在北京,就只能到网上去找。然后哥哥知道之后,就帮我申请了一个号码。

    我当时搜索到好多北京的,随便点了一个网名叫再见肖邦的,居然介绍里就有写是四中的。

    然后我就火速把他加为好友了。

    现在你们看到的这位大帅哥,就是再见肖邦啦

    我那时候上网打字什么的全是我一哥教的,而且我加霍风那天刚好他生日。我拍了张蜡烛照片给他,也是一哥帮我拿去洗了,再扫描好给传过去的。

    所以说,我男朋友,绝对是我老爸,和我老哥两个人合力帮我找的。”左再很开心地和家人说起她和霍风认识的经过。

    “你很喜欢认识网友吗”左建设问了个没在点子上的问题,在左建设的概念里面,找网友做男朋友也太草率了,完全不是知根知底的情况。

    今天还在出差,白天可能没什么时间,所以早起更新,要不要给小墨点赞、投票和打赏呢




第一百三十一章 麦饼和炒螺蛳(8)
    “哪能啊我qq上就他一个网友,他也就我一个。”说到这个,左再就更开心了。

    “你好像也并不怎么用qq吧”在这个问题,是左一的疑惑。

    左再刚出国的那几年,左一都没有什么机会在qq上碰到左再,他一个网虫,左再刚出国的时候要找妹妹还都得要么打电话要么发短信,再后来还为了左再申请sn。

    “对啊对啊,我一年也上不了两次qq,不信你问霍风。”左再决定要给霍风创造点说话的机会。

    “我们两个加了对方好友好多年,每年在qq上也碰不到几次,基本上是保持一年只说十句话的频率,不过每年都会收到左再送的一根蜡烛当生日礼物,左再的网名叫卖蜡烛的小女孩。”霍风对左一说。

    “嗯,我送他蜡烛,他给我弹肖邦还有生日歌,我和你们说,霍风钢琴弹得可好了,一点不比彤彤差。

    不过我们纯属互送生日礼物的点头之交。去年才在现实生活中见到面。

    不过见面之后,我们两个就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偶遇,然后才走到一起了。”左再和家里人解释。

    “只有你一个人觉得是点头之交吧”霍风笑着问左再。

    霍风虽然是笑着说出这句话的,但心里还是有点郁闷,过去的那么多年,他对于左再来说只是点头之交吗但霍风的语气里面,并没有表露什么情绪。

    可“点头之交”这四个字左再是说给她爸听的,她刚刚就意识到,她爱女心切的老爹,一听说自己08年给霍风送蜡烛就开始皱眉头。

    以左再对左建设的了解,老爸肯定是觉得霍风祸害了“未成年少女”。

    左再是有原则的,男朋友可以回头慢慢哄,霍风第一次见家长,要是留下不好的印象,就得不偿失了。

    而且,对于左再来说,她其实说的也是真话。

    如果说,霍风是因为左再的温暖开始喜欢上她的,那左再绝对是见到霍风之后,被霍风身上的味道给收归了的。

    “我当年没有去北京四中,要是去了,就一定不是点头之交了。”左再看霍风强颜欢笑,终是有点不忍心。

    这句话左再是笑着和全家人说的,但她说这句话的主要目的却是安慰她的玻璃心男朋友。

    左再老家餐厅。

    炒螺蛳终于在左再的千呼万唤中上桌了。

    温州人喜欢吃的这种螺蛳,个头最多也就田螺六分之一的大尾部是已经剪掉了的。

    左再一家吃的欢乐,但是霍风却是几乎没有怎么动过。

    “霍风,你怎么不吃啊”左再一边吸着螺蛳一边问。

    “吃田螺不是要用牙签之类的东西吗”霍风有点不好意思。

    温州的炒螺蛳,吃起来要尾部吸一下,然后在正面吸一下,直接把肉吸出来。说起来简单,但吃起来其实需要一定的技巧。

    如果没有吃过的人,吸很多下,也不一定吸得出来一个。霍风一开始,学着左再的样子,试着吸了两下,但是什么都没有吸出来,就不好意思再吃了。

    当着父母的面,左再也不好意思“嘴把嘴”地教霍风吃。

    左再不忍霍风就这么饿着。拿起一根筷子,一秒钟就剥好了一整只皮皮虾给霍风。霍风觉得叹为观止。

    左再没有提前说要带霍风这个“外地人”回来,所以今天的桌子上一整桌都是左再喜欢的温州美食,其中有好几个吃起来都是需要一点技巧的。

    温州人吃血蛤,有专门的工具可以从尾部打开。就连最简单的虾,也是直接用嘴剥壳不上手的。

    温州美食吃起来需要技巧就算了,还有很多是需要勇气的。

    就比如刚刚说的用嘴剥的虾其实是醉虾,这些虾上桌的时候还在继续跳跃。桌子上的螃蟹也是生的,温州名菜江蟹生。

    霍风对桌子上的很多菜都有些抗拒,但也有他特别喜欢吃的向敏的红烧肉。

    霍风终于吃到原版的红烧肉,他从04年就开始闻这个味道,然后自己还摸索出了“盗版”的红烧肉。这会儿吃到了正版的,和他自己做的红烧肉的味道确实是一样的,但口感上还是有一些不一样。

    “这么多菜,你怎么光吃红烧肉了”左再问霍风。

    “我想研究一下这红烧肉和我做的有什么区别,伯母,您的红烧肉连瘦肉都是入口即化的,有什么特别的秘方吗。”霍风回答完左再的问题,就用求知若渴的眼神看着向敏。

    “你先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吧。”有人讨教厨艺,向敏自是乐于告知。

    霍风和向敏介绍自己的红烧肉的做法的时候,左再有点听傻了。

    怎么选肉,用什么炖肉料,加多少姜多少葱,什么时候加,怎么炒糖色这样的细节就算了,连用什么牌子的酱油,什么牌子的料酒霍风都说得特别清楚,连开始炖就不能再开锅盖这样的细节都有。

    向敏也很是意外,向敏做饭,并不是学院派,霍风说的很多细节,她也不是每次都一样的。向敏听完霍风说的,觉得霍风做红烧肉的经验比自己还有丰富。

    最后,她也只给霍风提了一点建议:“你加酒的时候,要用纯酿的黄酒,不能是那种勾兑了酒精的。不过呢用什么酒对我来说也不是最关键的,关键的点是酒加下去的时候,必须要是加热过的。

    酒精遇热容易挥发,所以也不能直接用烧热的方法,要像我们平时喝黄酒那样,盖着盖子把酒烫热了再加下去,肉就很容易软了,这样的话就比较容易有入口即化的感觉了。”向敏无私地奉献了自己的“秘方”。

    左再做饭是灵感派,她除了听傻了,并没有其他更多的感觉。让左再这么按部就班地像做实验一样做饭时没有可能的。

    “说到酒,今天怎么还没开喝呢左再,霍风的酒量怎么样”左一问左再。

    “不清楚耶,应该还好吧,我们两个偶尔也喝一点。”左再回答左一。

    左再知道左一是在帮自己。因为左建设经常挂在嘴上的话里面就有一句酒品好就是人品好。

    霍风当时在老欧的庄园买了好多酒,除了寄存在老欧那里都还没有装瓶的琼瑶浆贵腐酒,还买了老欧的总统酒和迈凯轮车队酒。

    但这两个都是红葡萄酒。左再和霍风两个人平时喝点葡萄酒纯属调节气氛,完全没有必要到拼酒的程度。

    今天左家餐桌上的酒是白酒,左再还真的是从来没和霍风喝过。

    但反正平时吃饭的时候,霍风喝一两杯葡萄酒的话,是和左再一样,完全没有什么反应。

    只不过,左再刚没发现,左建设今天拿出来的白酒还不是普通的白酒,而是左家自己酿的白酒的酒头。注1

    因为是自己家酿的酒,不是什么工业化生产的,左家酒头的酒精度向来都不太稳定。但绝对是次次都超过53度的。

    喜欢白酒的人都知道酒头是好东西,但要是没有喝过的话,就很难预测喝完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了。

    注1

    用蒸馏的方法来做白酒的话,酒头算起来就是蒸馏开始的时候截馏出来的酒。和剩下的酒相比,酒头不仅更香,而且酒精度也更高。



第一百三十二章 晴天霹雳
    左再不经常喝酒,但酒量却是很好的。而且左再的酒量是天生的,严格说起来,应该是遗传的。左家人人酒量都不是盖的。

    左再从五六岁就开始吃杨梅酒里面的杨梅。杨梅酒加了糖,有点甜,因为杨梅一直泡在酒里,便是比酒本身更容易醉人的东西。

    不要说左再,左又这么个小孩子,这会儿喝个一两杯葡萄酒什么的都是毫无压力的。

    霍风想要得到左家人的认可,酒品是怎么都得过关才行的。

    不过,说起来,左再还真的是不太清楚霍风的酒量到底如何。

    “你酒量是还行吧”左再小声地问霍风。

    “你刚不是说我应该还好吗”霍风脸上挂着笑意,左再看完霍风的表情就稍微放心了一点。

    “但是会喝酒的人,来我们家,没有不喝醉了回去的,酒品比酒量还要重要一些呢。”左再继续小声地提醒霍风。

    霍风觉得,温州人本来就是南方人,又不是东北什么的,他好歹也是在二锅头的故乡出生的,应该不至于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事实上,左再说的也没有错,霍风的酒量确实是还行的。

    霍风到了上海之后,看上海人经常吃酒酿圆子什么的,南方的酒,在霍风的概念里面,那都是温和得不要不要的。

    而且霍风的姥姥以前也会自己做烧酒,在霍风的概念里面,自己家做的烧酒的酒精度通常都高不到哪里去,三十多度就到顶了。

    霍风刚开始喝的时候,也没有觉得今天桌上的酒有多烈。

    因为酒头的酒精度虽然很高,但是喝起来并不会太呛人,醇厚绵香。

    左家喝白酒,是用一两的杯子。

    左建设、向敏、左一,分别和霍风喝了一杯。

    霍风感觉还行。

    可这种还行的感觉,大概只持续了十分钟。

    霍风开始觉得有点晕。

    好在一轮过后,左家人就没有再轮流“排队”和霍风喝。

    左建设自己家里人和平时一样,相互劝着喝,这么算起来,桌上喝酒的人也都是差不多的量,没人故意刁难霍风。
1...6465666768...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