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调香师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飘荡墨尔本
左再虽然拿了钥匙,她第二天就想上去,但是又有点不敢这么急着再上去,她还没有搞明白状况,深怕自己回头真的闯出什么祸事来。
这可把小耐给急坏了,陈列室一般的香料他都倒腾过了,但是装在柜子里的那些贵重香料,他以前可都是没有机会蹂躏的。
现在好不容易有了机会,左再却不带他上去。小耐觉得左再真的是太太太过分了。
语言学校复课后,左再又回去上课了。她上的是一个十二周的初级语言课程。正常情况下,如果要参加美国初中的入学考试,零基础的学生需要上十二周的初级课程,完成考试,再上十二周的中级,接着是高级,都需要通过考试。
可是左再在初级班上了一个月,英语不管是口语还是写作,都和班上的其他同学不是一个水平了,她的老师觉得左再应该可以直接去高级班考试了,左再也就真的去了。
最后高级班的那些同学,考的分数都没有她高。所以,到了2001年九月二十一日星期五,左再就直接从语言学校毕业了。
九月二十四号,左再去程逢春给她联系好的贵族学校------三一学校(trinityschool)去参加入学考试。
说到贵族学校,纽约其实也并没有什么真正的贵族学校。就是那种只要你成绩还不错,再加上家里很有钱,就可以进去的。
不像英国的少数几所贵族中学,是你有钱都不一定进得去的。
但有一点全世界的学校都差不多,就是成绩好这一条,如果你爸是比尔盖茨或美国总统什么的,就可以不需要考虑了。
这所学校一年的学费是三万美金,美国中产阶级的家庭也可以负担。学校之所以有名,不是因为学费贵,而是有一半的毕业生能够考进美国顶级大学(常春藤、斯坦福和mit)。
2001年这会儿,左建设家放到美国,肯能连中产阶级都还算不上,但是温州商人为了给小孩子念书,基本是不计代价不计成本的。
九月二十四日,左再很顺利地通过了入学考试。
像三一这样的学校,在美国基本上就是拼爹的,你爹还不错的话你一出生就给你报名,然后在trinity从幼稚园开始念,一路念到高中毕业,中间都没有什么入学考试的说法。
像左再这样要插班念六七年级的属于少数,这样的人,学校是来一个安排一次考试的,也并不存在左再一不小心语言班念太快的时间安排问题。
当然,如果是美国本土的转校生,只要提供以前的成绩加上申请信就行了。
左再在国内的成绩三一不认可,因此需要考试。但反正,考试能解决的问题,对于左再来说,那都不是问题。
根据考试结果,学校觉得左再可以直接开始念六年级。
九月初,国内学校开学的时候,左再没有回来,向敏就意识到左建设说让女儿暑假去学个英语就回来是忽悠自己的。
原本她看到女儿在美国竟然也没有任何不适宜,语言学的也很快,嘴上不说,心里面就已经妥协了。但是911一出,向敏觉得美国实在不是个安全的地方,就希望女儿可以回来。
向敏去左再原来的学校问,因为开学还不到一个月,以左再的成绩也不存在跟不上的问题,学校就同意给左再补注册。
向敏原本是打算一注册完就让左再回来。但是一开始,她也没有胆子让女儿在911之后坐飞机,就一直拖着。
左建设听说女儿考上了名校,就打算继续做向敏的工作。向敏先前被911飞机撞大楼给吓得不轻,一直没有暖过劲来,就留下一句话,要么左再回国,要么离婚。
左建设除了是个女儿奴,还是个老婆奴,而且结婚二十几年,离婚这两个字向敏从来没有说过。就这样,九月底,已经考上名校的左再绕了一圈,又回去了。
当然了,左建设还得赔上已经答应了之前热衷赚钱的左再一个学期一万美金,初中三年就得是六万美金,才让让女儿同意回来。
可是这个时候,左再发现自己对这六万美金完全没有感觉,不是因为她之前一天赚了一百多万,而是因为,猫屎蜡烛和程逢春陈列室的香料的味道,总是她脑子里,挥之不去。
第十二章 霍风的2001
2001年,在左再又是要去北京又是跑到纽约一通折腾的时候,霍风的生活也发生了小变故。
外公外婆知道自己的女儿从小对霍风的教育就极其严苛,再加上袁媛为了向前夫霍亮证明自己是对的,一直拼命工作,很少给霍风家的温暖。
霍风回到北京念初中后,外公外婆对他,那可是春风化雨般的温柔。他冰封已久的心,在和外公外婆一起生活一年之后似乎有了变化。霍风向来都不允许自己有波动的内心,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泛起涟漪。
霍风以前从来不期望自己的生活会有温暖,因为他害怕失望。
就像小时候,他希望生日的时候妈妈可以陪他吹蜡烛,和他一起吃蛋糕。可是三岁之后,妈妈似乎从来就不记得他的生日。
后来霍风在妈妈袁媛生日的时候,买了一个蛋糕等妈妈回来,帮妈妈庆祝生日。可是,他一直等到超过夜里十二点,然后趴在桌子上睡着了,再醒过来妈妈都没有回来。
霍风可能自己都没有发现,这就是为什么,左再送的蜡烛照片,会让他内心浪花朵朵,而且久久都不曾平复。
可是,这一年的暑假,霍风外婆的身体开始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外公要照顾外婆,老两口没有办法再照顾霍风。袁媛更是因为公司才上市不久,忙的连回国看她自己生病的母亲的时间都没有。
霍风因此被接到了爷爷奶奶家里住。
和外公外婆的温和不同,霍风爷爷在部队待了一辈子,退休前是军区司令。爷爷在部队和在家里都是说一不二。
霍风爷爷家里,起床的时间那是要精确到秒,吃饭的时间至少也是精确到分。
霍爷爷家的家风简直就是比部队还要严格。爷爷对待霍风冷冰冰的程度和他妈妈比,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外公外婆觉得自己的女儿对孩子太严厉,所以极力在心理上补偿霍风。可是,爷爷觉得霍风从小没有父亲管教,需要好好的管教一番。
来到爷爷家的霍风,好不容易打开的一点心扉,又一次阴霾密布。这阴霾在父亲霍亮带着新娶的老婆和刚出生三个月的“妹妹”霍昕然从香港回来探亲的时候,就越发无处消散了。
霍风是真的没有办法欣然接受这个叫昕然的同父异母的妹妹,不是他对一个才出生三个月的奶娃娃有强大的敌意,而是他爷爷对这个小孙女和对他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霍风爷爷对孙女,说是“抱在手上怕冻到,含在嘴里怕化了”那都是轻的。就是那种,妹妹尿霍风爷爷身上了,都能让爷爷乐得半天合不拢嘴,开心的和得了什么宝贝似的,恨不得衣服都不要换下来洗。
霍亮倒是很想和儿子改善关系,可是离婚后这十几年,袁媛一直带着儿子在新加坡生活,他几乎都没有见过儿子。这会儿想改善,也不知道从何处开始。
霍风不知道自己如今的生活,在哪里还能有一点光亮,一点温暖。他又一次想起了那个出现了一下,撩拨了一下,然后就消失在茫茫人海的“卖蜡烛的小女孩”。
霍风觉得要是可以找到左再,一定还会觉得温暖,至少人家都说自己小名就叫暖暖了,不是吗
霍风又一次登陆qq,卖蜡烛的小女孩一如既往地不在。不过,这一次,霍风终于忍不住,主动发了一条消息过去。
霍风没有主动联系过人,所以想了很久应该发什么。发一张笑脸过去那好像不太像他。问左再在不在又好像有点太刻意。
就一句话,霍风打打删删,删删打打搞了老半天,最后发出去五个字。
再见肖邦:都不上网吗
八月份这会儿,在美国的左再有没有上网呢答案是肯定的。左再不仅上网,而且现在上的很熟练,打字的速度已经和年初那个只能用一个手指慢慢敲的时候,不可同日而语了。
左再在网上还加了很多语言学校认识的新同学。但是这会儿在美国,她用的是msn。这个时候左再还没有找回来自己的qq号码,而唯一知道这个号码的人,此刻正在网上找她。
再见肖邦又一次很失望地下线了。他永远都不想再上qq了。
温暖是什么是从来都不可能属于他的奢侈品。
不要有期望,就不会有失望。
这样。很好。
九月底,左再回国之后,看到左一在聊qq,她忽然就想起来,自己也有qq,而且还有个北京的qq好友。她让左一把她的qq好友给找回来。
这会儿左一就想到用自己的qq帮左再找一下,左一搜了一下qq上网名叫再见肖邦的,发现有好几个,但是没有找到有北京的。
霍风决定不上qq的时候,就把自己非常有限的个人资料也给删除了。那个年代也不能用手机号码什么的搜,就算可以,左再也不知道霍风的号码。
找不到自己的第一个网友,左再很失望,就对左一说,要左一赔。
左一想了想,终于想起来还可以用左再的网名搜一搜,结果很幸运,只找到一个网名叫“卖蜡烛的小女孩”的。那就肯定是当时自己帮妹妹申请的qq号码没有错了。
左再的qq密码,左一当时用的是和自己一样的,所以有了qq号码,分分钟就登陆了左再的qq。
左一登录之后等着妹妹夸自己一下,结果左再就送给他一个白眼,然后用自己去美国的时候新买的笔记本电脑上网去了。
左再在qq上看到再见肖邦一个月前给自己的留言,就赶紧解释。
卖蜡烛的小女孩:我上的,就是过年的时候换了新的电脑,把qq号码给丢了,现在才刚刚找回来。
霍风已经不上qq了,所以自然不会有人回答她。左再想了想又接着发消息过去。
卖蜡烛的小女孩:我以后会经常上qq的。
吃完晚饭,左再又上来看了一下,还是没有再见肖邦的回复。她很无奈,就又发了一条。
卖蜡烛的小女孩:现在是你不上网了呀
卖蜡烛的小女孩这会儿在网上再怎么找再见肖邦都没有人回复了。
左再现在就在国内,无聊的念着六年级,也没有什么赚钱的或者是有意思的事情让她做,她在美国认识的那些同学,因着十几个小时的时差,基本也都是在网上没有办法碰到的。
左再又变成没有网友的人了。
左再六年级,同学们都开始热衷看小说,小学生也开始看《第一次的亲密接触》这样的书,一部分家里有电脑的同学忽然开始热衷找网友了。
左再的同学们,在感情方面大部分都比左再成熟的多。
左再看到大家都在找网友,就和要找对象似的,就又不想找了。当然,再见肖邦除外。左再打心眼里就觉得自己年初找的不是网友是会弹钢琴的朋友,就和她幼儿园开始的闺蜜是一样一样的。
可是左再忽然想起来,自己都还没有问再见肖邦是不是会弹钢琴呢。于是她又上了一次qq,就问人家一句话。
卖蜡烛的小女孩:你叫再见肖邦,是因为你弹肖邦吗
再一次石沉大海。
左再没有霍风那种别扭的性格,她想问就问了,人家不回答,那可能和她一样丢了号码或者什么的,她觉得霍风看到就会回复了。
可是并没有,这两个人,快一年的时间,就和平行线似的相交不上。
2001年年底的时候,左再又上去qq问了再见肖邦一个问题。
卖蜡烛的小女孩:你现在是念初三吗
最后,2001年就这么过去了,再见肖邦的头像依旧没有亮过。
第十三章 又是老虎蜡烛
2002年到了,霍风的心也恢复了冰冷和平静。他觉得原来这样也挺好,自己本就不应该有本不属于自己的期待。
班里又有几个女同学,计划着给霍风过生日。但是自打小时候袁媛不给他过生日,袁媛自己的生日也不和他过开始,霍风就很讨厌过生日。
每一次有人要给他过生日,霍风就想起儿时独自度过的冰冷的夜晚。他讨厌过生日。他从来没有和同学讲过自己是哪一天生日,真不知道他那些神通广大的女同学们是如何得知的。
念中学之后,霍风只是鬼使神差地和刚认识没几分钟的左再说过自己的生日,但现在,就连左再也失踪了。
去年那几个给霍风过生日又送他好多生日礼物的女同学,今年居然又要给他过。
去年凶神恶煞似地把所有礼物都扔回去给她们,难道还没有表明自己不过生日的立场吗还来
想必,那几个女同学以为,去年霍风大发脾气是因为收的礼物不合心意,所以,今年这几位就绞尽脑汁,四处打听霍风的喜好。
其实,女同学们如此费心很容易理解,马上15岁的霍风,已经是个身高一百七十公分,身材修长,眼神忧郁大男孩。
爸爸的帅气,妈妈的美貌在他的脸上完美地融合。
且不说他是两家上市公司的继承人,就光凭长相,他也足够让全校的女生犯花痴了,再加上他学习又好钢琴也不是盖的,即便不是生日,女生们也是各种变着法子地给他送礼物。
现实就是,他即便当着人家的面扔了礼物,人家第二年还来送,而且他越扔,人家回头送的就越贵重。霍风很烦收礼物,因为扔起来真心麻烦。
2002年的1月10日,霍风十五岁生日,是一个星期四,他的司令爷爷命令他中午回家吃饭,直接安排司机来接,他要反对都不行。
上午最后一节课还没有上,班主任就和他说家里的司机来接,让他现在就回去。霍风在校门口遇到教务主任,主任和他说,门岗收到一个寄给初三的霍风的包裹,没有写几班,但应该就是寄给他的。
霍风觉得,这大概又是哪个送她礼物,又被他退回去的女生想出来的新招,压根就不想去拿,可是到了门岗,司机已经下车在等霍风,学校门卫就直接把包裹拿给了司机。
司机给霍风开好门,就把包裹放在了副驾驶座上。司机发动了车子,一脚油门之前又想了想,把包裹拿起来,递给坐在后排的霍风,问他要不要现在看一下。霍风接过包裹就往旁边座位一扔,他才不要看。
这个包裹都已经有一点被压的小小的变形了,和女同学们送他礼物时包装的又豪华又精细完全不同,霍风用眼睛的余光瞄了一眼,他忽然觉得有点好笑。
2001年的时候淘宝不知道有了没有,但反正,快递业是肯定还没有发展壮大起来的。那个时候寄的,基本上都是邮政包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