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丝路大亨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克里斯韦伯
“老爷,您有什么吩咐?”
“你记住了,今晚我谁也不见,不要让人来书房打扰我!”
“是,老爷!”
回到书房之中,胡宗宪第一件事情就是从书架上搬开几本厚厚的《册府元龟》来,露出后面一个紫檀木盒。然后他小心翼翼的打开木盒,取出里面厚厚一叠信笺,这些都是他历年来与吴伯仁、项高等人往来的书信,里面有许多内容都是关于他和兰芳社的经济往来。他也懒得仔细查看,就将这些信笺一一丢入火盆中,看着这些记录了无数秘密的信纸化为灰烬,胡宗宪这才松了口气。
正当胡宗宪在书房里忙着焚毁自己与兰芳社之间证据时,外间突然传来几下敲门声,吓得胡宗宪手上一抖,险些把袖子也给点着了。怒气冲冲的他赶忙拍打了两下衣袖,骂道:“谁在外面?我不是说过了吗?今晚我有要事,谁也不要来打扰我!”
“老爷,是我!”屋外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却是胡宗宪的夫人。听到是自己的发妻,胡宗宪强压下怒气,打开房门问道:“夫人有什么事情吗?我不是和管家说过了吗?我这里有要紧事!”
“老爷,是家里来信了,十分要紧的事情!也就几句话的功夫,老爷也抽不出来吗?”
看着夫人略带哀伤的面容,胡宗宪的怒气消失了,他点了点头:“进来说话吧!”
胡夫人进了书房,她抽了一下鼻子:“老爷,什么味道?你在烧什么吗?”
“没什么,一些过去的老信笺,已经没有用了!”胡宗宪强笑着掩饰道:“夫人,老家有什么事情吗?”
“哦,是这么回事!”胡夫人从袖中取出一封信来,递给胡宗宪:“今天中午送过来的,说是让我们尽快回信,说他们这两天店铺就要关门了,再过两天就回南方了,若要再送回去就要托付别人,又要多花不少时日!”
胡宗宪接过信笺,看到信封上那个熟悉的戳记,却没有拆信,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他沉声问道:“顺丰镖号关门了?他们生意不是好好的吗?为何要关门?”





丝路大亨 第三百三十八章 军费
胡宗宪自然知道这家顺丰镖号的背后主人是谁,他甚至还知道对方能够以如此惊人的速度往来运送信笺货物的真正原因——顺丰镖号并非是通过已经被南来北往的漕船堵得拥挤不堪的大运河运送货物,而是先将所要运送的信笺和货物运到天津卫外的某个秘密港口,然后装上海船,通过海路运往金山卫,然后再转运到留都或者江南的某个地方。只有这样才能在短短的十二天时间里将信笺从北京运到南京,要是走大运河,这么短的时间还不知道堵在哪个闸口呢。因此这家顺丰镖号在南北两京开业后,十分受到缙绅阶层的欢迎,即便收费颇为昂贵——一封平信就要一两银子。按说获利如此丰厚的生意应该好好做下去,为何突然要关门呢?
“老爷,你在想什么呀?”夫人的声音打断了胡宗宪的思绪,他咳嗽了一声,笑道:“没什么,只是想到了一件往事!”胡宗宪强笑道,他拆开书信,刚看了两行,眉头便皱了起来,原来信中说那个在南洋的远房侄儿胡文平不久前买下了吕宋附近一个荒岛,打算在上头开辟几个甘蔗种植园,却人手不足。便想从家乡招募一批子弟去,家中有人犹豫不决,便写信来向胡宗宪询问。
“老爷,信里写了什么?”胡夫人问道。
“文平在南洋买下一个荒岛,想要搞几个甘蔗种植园,人手不足,便想从家里招募些人去!”胡宗宪将信递给夫人:“家里人便来询问。”
“买下一个岛?”胡夫人吓了一跳,赶忙接过信笺细看起来:“文平他生意做的这么大了?”
“南洋那边人少地多,又有兰芳社的面子,他这个岛也花不了多少钱的!”胡宗宪笑道。
“那也是一个岛呀!”胡夫人看了一会:“信上说那个岛有三四十里见方,土地肥沃,还有湖泊溪流,物产丰饶。哎,老爷,文平与你家都隔了好远了,当初你为何把这个机会给了他,不给自家人呢?”
“呵呵!夫人你这话说的可就差了!”胡宗宪笑道:“我又不是吕洞宾,掐指一算可以后知五百年。南洋可是烟瘴之地,距离大明有万里之遥,还有吃人的生番土人,谁知道能有今天?我让文平去他都废了好一番口舌,换了自家后辈谁肯去?你现在觉得好了,当初可不见你说好的!”
“老爷说的也是!”胡夫人叹了口气:“确实当初谁能知道呢?不过文平这孩子也是有人心的,他这些年在外头打拼下来的基业,都有送一份到咱们家里来。老爷您当年选他也不算错,就算是自家孩子也未必及的上他!”
“嗯!”胡宗宪点了点头:“所以说你也不要太在意了,祖辈离得远了,这一辈走近些也就是了,文平还没有成婚,你家里要是有好的女儿家,替他介绍一个,不就成亲戚了?然后把得力的子侄辈派几个过去,文平难道还会不另眼相看?”
“老爷说的是!”胡夫人眼前一亮:“我立刻写信回去,让他们安排一下。说实话,后辈里像文平这样的人才还真是不多,肥水不流外人田,千万不能错过了!”
看着夫人摩拳擦掌的样子,胡宗宪不由得暗自发笑,他这个夫人出自江南望族,与他算是下嫁了,当初可没少瞧不起胡家的晚辈,那个胡文平更是根本入不了眼,现在却忙着要把族中的女儿家嫁过去,当真是物转星移,时过境迁。
胡夫人心满意足的离开了,胡宗宪重新回到火盆旁,准备继续销毁信笺,可是随着一封封信笺被丢入火盆之中,胡宗宪脑中的思绪也越发烦杂起来:在这个节骨眼上顺丰镖号为何突然要南迁呢?难道是周可成已经知道了朝廷要对他们动武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也就太可怕了。他很清楚兰芳社拥有的巨额财富和强大军事力量,但这些基本都在海外,要将这些军队准备完毕并送到江南来需要时间。战争的胜负取决于谁能抢到先手,如果周可成抢先占领江南,用舰队封锁长江,那大明即便最后能够打赢这场战争,付出的代价也会远远超出朝堂上诸公的想象。眼下天子的身体已经是那个样子,恐怕是撑不到这一仗打完了。
想到这里,胡宗宪已经觉得坐不安稳了,他仿佛看到了一排排桅杆从海平线下升起,士兵、战象、骑兵如潮水一般从船上涌下,大江南北的大片土地升起一面面南十字星旗,想到这里,他禁不住打了个寒颤,喃喃自语道:“不,不,一分一秒也不能浪费!”
“来人,来人!”胡宗宪大声喊道。
“什么事,老爷!”管家推门问道。
“替我准备一下,我立刻要去徐大人府上!”
徐府。
“胡大人!”徐阶微笑着看着胡宗宪:“你该不会这么快就筹划停当了吧?这才不到一天功夫呀!”
“徐大人!”胡宗宪沉声道:“学生正是要来与您商议的!”
“与我商议?也好!”徐阶笑道:“正要见识一下胡大人的韬略!”
“韬略是说不上了!”胡宗宪答道:“不过是一点陋见罢了,学生的意思是,若是要对兰芳社用兵,那就越快越好,一开始就要狮子搏兔,亦用全力。一举将金山卫拿下,然后再做后继的打算,不能给他们从海外调兵的空隙!”
“嗯!”徐阶点了点头:“那要多少兵?多少钱粮呢?”
“宣大、蓟镇抽两万人,从山东募集长竿兵三千,河南征两千矿兵,与大军汇合,然后沿运河而下,二十天可以到扬州,两湖要一万人,另外四千土蛮刀牌手,乘船顺江而下,与大军在镇江汇合!”
“两万、三千、两千、一万、四千,你这光是客军就要四万人了!”徐阶的脸色变得难看起来:“那钱粮呢?”
“粮食好说,反正是沿着运河行军,可以吃沿途的漕粮!”胡宗宪答道:“银子却是不能少了,先拿一百万两吧,剩下的到了江南再说!”
“什么,一百万两?还有剩下的?”徐阶吓了一跳:“汝贞,你不是开玩笑吧?”
“军机大事,学生岂敢戏言?”胡宗宪答道:“几万人一下子拉出去打仗,兵马、器械、安家费、赏赐都要花钱,一百万两银子已经是往少里算了的,再少就没法动兵了!”
“我知道四万大军开拔一百万两不算多,可你用得着这么多兵马吗?”徐阶问道:“说到底你只是打一群海贼罢了,南直隶和两浙也是有兵的,你何必如此大动干戈呢?”




丝路大亨 第三百三十九章 江南人心
“徐大人,学生有一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胡宗宪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你我之间又有什么当讲不当讲的,汝贞你直言便是!”
“南直隶和两浙的兵,学生以为还是不要指望的好!”
“你这是什么意思?”徐阶问道:“南直隶和两浙平定倭乱也没有几年,应该乡间义勇之士可用之人还是不少吧,为何说还是不要指望呢?”
“学生的意思是两浙和南直隶的确乡间有不少义勇之士,但是他们未必愿意为朝廷所用!”
“你说什么?”徐阶闻言大惊失色,他也是聪明人,联系起家乡来信笺中的一些只言片语,他立刻就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应该不至于如此吧?江南缙绅百姓蒙朝廷恩泽雨露两百年,怎么会不为朝廷所用?”
“这个就不好说了!”胡宗宪笑了笑:“徐大人您也是江南人,要是周可成封锁大江,告诉江南百姓缙绅从今往后无需向北方输粮交税,您说江南人会怎么想呢?”
“这个——”徐阶顿时哑然,他老家就是松江府,自然知道有明一代“苏松重税”的说法,虽然后世历史学家关于这个问题有若干争议,但对于这一点是有基本的共识,依照时人记载,明初时浙江一省税粮两百七十五万两千余石,苏州两百八十万九千余石,而松江府则一百二十万九千余石。浙江一省的粮税大概占全天下的九分之一,苏州一州便可抵浙江一个省,而苏州有七个县,松江只有两个县,田亩数只有苏州的四成,缴纳的税粮却有苏州的一半,松江的粮税比苏州还要重。究其原因,一则是江南当地农业手工业较为发达,有承担更高赋税的经济基础;其二是元末明初苏、松、嘉、湖四州乃是张士诚的地盘,朱元璋在和张士诚的战争中怀恨这几个州郡对其抵抗特别顽强,所以对其征收的赋税更重,并将当地许多土地没入官府,成为官田,自然税收额度也更高于普通的私田。时日已久,这些便成为常例,当地缙绅虽然不无抱怨,但也无法改变。如果有人能够出来将其废除,无疑会赢得江南上下阶层的拥护,胡宗宪说的南直隶和两浙之兵不可用的说法也不无道理。
“话虽如此,但这么多银子想要一下子筹措起来,着实是为难的很呀!”徐阶叹道:“除非以半年为期,从各方筹借,截长补短,那还差不多!”
“半年?”胡宗宪露出一丝苦笑:“徐大人,若是半年的话,恐怕就不止是区区一百万两的事情了!”
“汝贞你这是什么意思?”
“兵贵神速的道理徐大人您应该知道吧?”胡宗宪答道:“若是现在出兵,以雷霆万钧之势力渡江南下,纵然有挑梁小丑,亦不敢妄动。只要能够攻破金山卫,荡平巢穴,填塞港湾,严守江口,贼寇纵然有百万之众,夹板大船亦无计可施。若是行动迟缓,风声走漏,周贼以舟师入大江,隔绝南北,断绝漕运,以积粟招募liu wáng,分兵侵攻江南州郡,那就局势大坏,纵有孙吴再世,武侯复生,亦无计可施矣!”
听到这里,徐阶脸色数变,他咬了咬牙,点头道:“汝贞的意思我明白了,不过这件事情干系实在太大,并非我一人能够决定,你先去回去准备,明日便与我一起去西苑,将你说的禀告圣上!”
白云观。
静音回到住处时,天已经晚了,他在裕王府中遭遇大变,只是强打精神硬撑,回到住处也懒得洗漱,脱掉外袍就准备上床休息。他这些年为了教授裕王导引之术,在十段锦,五禽戏上着实下了苦功,又有清虚道人这等名师指点,确实是成效不菲,虽然没练出什么绝世武功,但却是身轻体健,耳聪目明,进屋后立刻就感觉到屋里还有一个轻微的呼吸声。
“谁?谁在屋里!”静音左手横在胸口,右手却已经把桌子上的锡烛台抓在手中,作防身之用。
“道长好本事!”屋角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静音可以肯定自己听过这个声音,却又一时间想不起来是谁:“三更半夜钻到贫道屋里,你到底有什么企图?”
“道长莫慌,是我李真!”屋角亮起一团暗淡的火光,映照出一个熟悉的面孔,静音这才松了口气:“原来是你,干嘛这样鬼鬼祟祟的!”
“呵呵!”李真笑了两声:“京城里到处都是眼线,道长你又时常出没裕王府,由不得我不小心,谁知道有没有北镇抚司和厂卫盯着你?”
“北镇抚司?厂卫?”听到这两个可怕的名字,静音双手一抖,险些将烛台掉到地上:“这两个地方盯着我了?那可怎么办?”
“道长不必惊慌,至少现在这里是安全的,外面有我的人看着呢!”李真笑道:“怎么样?裕王听了你说的那些话有什么反应?”
“很激动!”静音答道:“殿下听说胡宗宪去了西苑和让他出京就藩后非常沮丧!”
“沮丧便好!”李真笑道:“你有没有说请他南下的事情?他是何反应?”
“有,照着你先前吩咐的说了,果然冯保出言劝阻!”静音答道:“我便将他曾经是李芳义子和高先生的案子是李芳主办的事情说出来了,果然裕王大怒,当场便将冯保杀了!”
“嗯!”李真听说冯保被裕王所杀,却神色不变:“一切果然都在大人的预料之中,如此甚好,冯保一死,裕王想不下决心也不成了。道长,这次你可是立下奇功了,等裕王到了江南,大人一定会重重的赏赐你的!”
“哎,那么远的事情就先不要提了!”静音叹了口气:“李先生,京城里到处都是北镇抚司和厂卫,殿下乃是千金之躯,恐怕连王府都未必出的了,更何况数千里之外的江南了。而且冯保可不是那等杂使小太监,若是平时也还罢了,这个节骨眼上被殿下杀了肯定是瞒不了多久的!”




丝路大亨 第三百四十章 替身
“这个就不劳道长您操心了!”李真笑道:“只要裕王被您说动了,剩下的就都是在下的事情了,大人这么多年苦心经营,就是为了今日!”说到这里,他轻击了两下手掌,低声道:“进来吧,让道长看看!”
话音刚落,静音便听到一声轻响,从门外进来三条汉子,走到静音面前。李真点着蜡烛,照亮那三人的脸,笑道:“道长请看,您觉得哪一个像一些?”
“裕王?这,这怎么可能?”静音刚看清那三人的面容,脸上顿时现出惊骇莫名的表情来。
“道长莫慌,这是敝社这些年来为裕王准备的替身,您与裕王在一起的时间长?看看哪一个最像!”
静音仔细比较了一会,最后指着左边那个道:“还是这个最像!”
“好,你们两个退下吧!”
“是!”
两名替身退下后,李真对被选中那人道:“接下来的事情你都知道,我也不必多说了。你此番任务恐怕是难得或者回来了,还有什么话要与家人说的便告诉我,我替你转告他们便是!”
“大掌柜待我恩重,幼弟皆送入讲武堂就读,在堂父母代为奉养,赐予田宅庄园,妻子亦有安排,小人死复何恨?”那汉子笑道:“大人您请放心,小人决计不会让大掌柜失望的!”
“好,别的话我也不必多说了,接下来的事情你一切都听这位道长的吩咐,明白了吗?”李真点头道。
“小人遵命!”
李真示意那汉子退出屋外,笑道:“道长,明日只要你将这个人带进王府,然后用这个人把裕王换出来,剩下的事情就不用你操心了!”
静音见兰芳社光是裕王的替身就准备的这么周全,对于潜送裕王南下计划成功的希望有多了几分,精神不由一振:“将其带进王府倒也不难,王府的守卫早就与我熟了。即便是北镇抚司和厂卫的人,最多也只是暗中监视,也不敢公开包围王府。”
“道长说的不错!”李真点了点头:“不过夜长梦多,在京城里多待一天便多一天的风险!”说到这里,李真上前一步,压低声音道:“此番若是事成,您便是裕王身边第一信重之人。待到裕王荣登大宝,便是周大人都要仰仗您了,到时候还请您多多关照小人呀!”
静音听了李真这番话,心中也不禁暗喜,笑道:“你我乃是患难之交,裕王那边,我自会替你引荐!”
李真赶忙拜谢,两人分说一番之后,静音上床休息不提。
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静音虽然一夜都睡得不安稳,但次日一早醒来还是精神抖擞,他让替身改做道人打扮,又给他起了个假道名叫静全,扮作自己的师弟,便一路往裕王府去了。
到了王府门口,静音却暗叫不好,只见王府大门前较平时多了不少人,看服色却不是王府守卫。正当静音犹豫要不要改日再来,有听到有人喊道:“这不是静音道长吗?今个儿这么早就来了呀!”原来当值的守卫首领是个眼尖的,远远的便看到静音,众人都知道这是裕王的亲信,赶忙凑过来打招呼。
静音腹中暗骂,脸上却只能装出笑脸来:“不错,昨日便与殿下约好了的。咦,怎么门口多了这么多人,服色与王府守卫不一样呀?”
“是北镇抚司的!”那首领压低声音道:“昨日府内死了个小太监,一点屁事竟然闹得这么大,一帮趋炎附势的东西!”
“哦?那会不会不方便?要不贫道改日再来?”
“笑话?”那首领笑道:“道长您是殿下的客人,王府死了个小太监您就要改日来?大明朝还有没有体统了,要让殿下知道了,还不怪罪小人?道长请随我来!”说到这里,他看到跟在静音身后的替身,问道:“这位是——?”
“这是我师弟静全,擅长金石丹术,昨天殿下询问这方面的事情,贫道便将师弟带来回答殿下的问题!”
“原来是静全道长!”护卫首领向替身欠了欠身子:“请二位随我入府!”
在护卫首领的引领下,静音带着替身进了王府,往裕王的住处而去。一路上静音可以明显的感觉到王府里多了一股惶惶不可终日的气氛,仿佛下一秒钟就会有什么大事发生。静音意识到李真昨晚说的不错,确实眼下京城夜长梦多,裕王多呆一日便多一日风险。
“道长!”看到静音,裕王脸上现出狂喜的表情:“你果然说的不错,那冯保果然有问题,寡人杀了一个小太监,北镇抚司的人竟然就找上门来。他在寡人身边这些年,真不知道做了多少不利寡人的事情,传出多少消息去!”
“殿下!”静音咳嗽了一声,打断了裕王的抱怨:“贫道今日来是想向您引荐一位师弟,他的金石丹术在白云观乃是第一,远胜贫道!”
裕王也不是傻子,立刻就明白了过来,他点了点头,笑道:“甚好,道长的师弟想必也是有道之士,便让他进来吧!”
“是!”静音向外间打了个招呼,那替身便进来了,向裕王磕了个头,静音擦去他脸上的伪装,向裕王笑道:“殿下,您来看看我这师弟的面相如何?”
裕王不明所以,走近一看不由得大惊失色,指着那替身道:“这,这人怎么——”
“殿下,我师弟面相生的如何?”静音一边向裕王使眼色,一边笑道:“可是有道之士?”
“果然是有道之士!”裕王此时也反应过来,一边点头,一边示意屋里的婢女退出去。待到屋内没有第四人,静音低声道:“殿下,一切都准备停当了,这就是为您准备的替身!”
“替身?”
“不错,您待会与这个人互换衣服,然后您随贫道出了王府,然后就离开京城南下!这个人留在王府,为您争取南下的时间!”




丝路大亨 第三百四十一章 逃走
“这么快!”裕王吓了一跳。
“殿下!”静音向外间看了一眼:“别人都找上门来了,夜长梦多呀!”
裕王立刻明白了静音的意思,点了点头:“寡人明白了,一切都听由道长安排!”于是裕王与替身互换了衣服,又用事先准备好的药物改易了面容,然后静音便带着裕王离开王府,替身假做身体不适,回屋休息不提。
两人出了王府,便往城东走去。裕王自出娘胎以来像这样跟着别人在路上行走还是第一次,觉得目光所及之处都是新鲜而又有趣,可刚经过一条街,看到几个“做公的”迎面走了过来,他便以为是来拿自己的,下意识的向静音背后一缩。
“殿下无需担心,是自己人!”静音看到为首的是李真,低声道。
“自己人?”裕王一愣,只见对面为首的向静音点了点头,便散开来,隐隐将自己与静音围在当中,这才松了口气,低声道:“现在我们去哪里?”
“先出城!”李真低声道:“二位跟着小人便是了,一切都安排妥当了!”
说罢,李真便向东南方向走去,裕王和静音跟在身后,越走越是人烟稀少,裕王本是金枝玉叶,平日里养尊处优惯了的,只觉得两腿如灌了铅一般,越走越慢。
“道长,可否弄顶轿子来,寡人有些累了!”裕王抓住静音问道。
“轿子?”静音看了看四周,只有几间屋子,哪里去找轿子。正当为难时,李真见两人不走了,掉头来询问:“怎么了?”
“殿下累了,想要找个轿子来!”静音答道。
1...334335336337338...4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