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丝路大亨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克里斯韦伯
“既然两浙的问题差不多要解决了,文长,你觉得胡宗宪下一步会怎么走?”周可成问道。
“徐某不过一书生,军国之事岂敢多言!”徐渭笑道。
“书生?文长是周某的子房呀!”周可成笑道:“你和胡宗宪打了那么多年的交道,应该很清楚他的想法,来,说说看!”
“那徐某便献丑了!”徐渭想了想之后答道:“胡汝贞对于我们兰芳社的优劣很清楚,所以他肯定不会直接渡江来攻南京,而是先大造舟船,从池州、安庆一带渡江,然后水陆并进,顺流而下来攻南京。”
“嗯!”周可成笑道:“文长你猜的不错,的确按照细作禀告,这些日子在江边发现了大量从上游飘下来的木屑,这应该是胡汝贞在上游的造船厂飘下来的;细作还说他下令湖广江西铸造大批铳炮,想必也是为了对付我的。看来这一仗是迟早要打的!”
“自古以来定都金陵者必先取上游荆州之地,安庆池州乃是金陵之锁钥,既然两浙将定,那下一步就是取这两地了!”
“何止是这两地!”周可成笑道:“再等两个月,等到夏水上来,水深江阔,我自当领舟师逆流而上,直取武昌!”
正如徐渭猜测的那样,此时的胡宗宪在忙于造船铸炮。他当初在京师之所以如此坚决的要求湖广、江西和四川这三个省的权力,就是因为他很清楚兰芳社控制苏松常三州之后,其强大的舰队必然会进入长江。这样一来,传统的从采石、瓜州等渡口强渡,由北攻南的进攻策略已经失效了,换句话说,周可成可以利用长江确保其腹心之地的安全,并不断从海外调来更多的援兵。而凭借其强大的舰队,周可成可以轻而易举的机动兵力进攻长江流域沿岸的任何一个城市,而自己却只能疲于奔命的驰援。在这种不利的形态下,就算是韩白复生恐怕也赢不了。所以胜负的关键在于争夺长江航运权之上,胜利的一方可以利用长江这条“黄金水道”,高效率的机动兵力,攻击敌方的要点,而在争夺战中失败的一方,就只能被动挨打,即便占据数量上的优势,也没有用武之地。所以胡宗宪在抵达扬州后,一面让戚继光领兵渡江,增援南京以争取更多的时间,一面派人前往江西、湖广、四川,让依照样式打造战船,铸造铳炮,为接下来的长江争夺战做准备。但形势比他预想的要发展的快得多,在他抵达扬州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就发生了留都陷落和两浙惨败两件大事。
安庆。
“大人,这是京师的诏书,让李芳来做您的监军!”戚继光低声道。
“,徐公以倾国之兵予我,派个监军来也是应有之义!”胡宗宪神色冷淡:“不过这诏书来的晚了点,留都已经陷落了,只怕李公公是没法来当我的监军了!”
“是呀,想不到留都陷落的这么快!”戚继光的脸色也变得阴沉起来:“都是末将无能,要不然——”
“南塘你不必自责,沙场上胜负莫测,岂有必胜之理?周可成手下都是百战之余,岂有好相与的?你在那种情况下能够保证全身而退,已经是名将了!”胡宗宪摆了摆手:“其实留都的陷落也是我预料之中的事情,周可成有裕王这面大旗,东南之地就很难守住了,只是有些太快了!”
“嗯!”戚继光回想起当初自己发现周围郡县都易帜的感觉,不自觉的点了点头:“周贼这一招棋着实恶毒的很!”





丝路大亨 第三百八十九章 公债的发行
“嗯!”周可成笑道:“文长你猜的不错,的确按照细作禀告,这些日子在江边发现了大量从上游飘下来的木屑,这应该是胡汝贞在上游的造船厂飘下来的;细作还说他下令湖广江西铸造大批铳炮,想必也是为了对付我的。看来这一仗是迟早要打的!”
“自古以来定都金陵者必先取上游荆州之地,安庆池州乃是金陵之锁钥,既然两浙将定,那下一步就是取这两地了!”
“何止是这两地!”周可成笑道:“再等两个月,等到夏水上来,水深江阔,我自当领舟师逆流而上,直取武昌!”
正如徐渭猜测的那样,此时的胡宗宪在忙于造船铸炮。他当初在京师之所以如此坚决的要求湖广、江西和四川这三个省的权力,就是因为他很清楚兰芳社控制苏松常三州之后,其强大的舰队必然会进入长江。这样一来,传统的从采石、瓜州等渡口强渡,由北攻南的进攻策略已经失效了,换句话说,周可成可以利用长江确保其腹心之地的安全,并不断从海外调来更多的援兵。而凭借其强大的舰队,周可成可以轻而易举的机动兵力进攻长江流域沿岸的任何一个城市,而自己却只能疲于奔命的驰援。在这种不利的形态下,就算是韩白复生恐怕也赢不了。所以胜负的关键在于争夺长江航运权之上,胜利的一方可以利用长江这条“黄金水道”,高效率的机动兵力,攻击敌方的要点,而在争夺战中失败的一方,就只能被动挨打,即便占据数量上的优势,也没有用武之地。所以胡宗宪在抵达扬州后,一面让戚继光领兵渡江,增援南京以争取更多的时间,一面派人前往江西、湖广、四川,让依照样式打造战船,铸造铳炮,为接下来的长江争夺战做准备。但形势比他预想的要发展的快得多,在他抵达扬州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就发生了留都陷落和两浙惨败两件大事。
安庆。
“大人,这是京师的诏书,让李芳来做您的监军!”戚继光低声道。
“,徐公以倾国之兵予我,派个监军来也是应有之义!”胡宗宪神色冷淡:“不过这诏书来的晚了点,留都已经陷落了,只怕李公公是没法来当我的监军了!”
“是呀,想不到留都陷落的这么快!”戚继光的脸色也变得阴沉起来:“都是末将无能,要不然——”
“南塘你不必自责,沙场上胜负莫测,岂有必胜之理?周可成手下都是百战之余,岂有好相与的?你在那种情况下能够保证全身而退,已经是名将了!”胡宗宪摆了摆手:“其实留都的陷落也是我预料之中的事情,周可成有裕王这面大旗,东南之地就很难守住了,只是有些太快了!”
“嗯!”戚继光回想起当初自己发现周围郡县都易帜的感觉,不自觉的点了点头:“周贼这一招棋着实恶毒的很!那两浙呢?要不要派兵驰援?”
“恐怕已经来不及了!”胡宗宪叹了口气:“前后夹击,王本固之兵是临时募集的乌合之众,又是在本乡本土,形势一不对士兵恐怕就跑回家里去了!”
“哎!”戚继光叹了口气:“两浙没了,那福建也难保,眼看东南之地都非朝廷所有了!”
“如今之计是要尽快把船队建起来,只要能把周贼的船队赶出长江,就能收复留都,打通漕运,然后再收复两浙福建!”胡宗宪沉声道:“周贼的船队才是他的根本,此番讨贼,就须得先断其根本,处置了根本,枝节就简单了!”
正当周可成与胡宗宪都不约而同的把下一步的眼光投向安庆时,战场上却逐渐沉寂下来,胡宗宪正忙着往返于湖广、江西的造船厂、铸炮厂之间,而周可成则忙于整编新募集的新军,让远道而来的援兵休息,等待夏水高涨的时候。一张新告示出现在松江府门口的公告牌上,闲人们聚集在公告牌旁,听着一个书生正在念诵上面的内容。
“为靖难之事,将发行二百四十万银元公债以为军国之需。期限五年,年息百分之七,每年七月五日还息,到期偿还本金,抵押物为盐税、官田以及朝敌之没收田产。”
“何秀才,这抵押物是什么意思?”人群中冒出一个声音。
“这个——”那书生张口结舌,显然这个词对于他有些陌生。这是旁边有人大声道:“这还不简单,你借钱给别人难道不要个做押的东西吗?不然别人借了钱赖账不还怎么办?”
“我这个倒是知道,不过官府借钱居然也要押东西?倒是未曾听说!”
“官府借钱咋地不要抵押的?照我看官府的信用更差!”
“就算官府不还钱又如何,难道你还真的敢拿了他的东西不成?”
“是呀,二百四十万银元,谁有那么多钱借出去呀?”
正当围观的人qun jiāo头接耳的时候,从衙门里走出几个衙役来,他们走到告示牌下便将告示扯了下来。众人见状大为惊奇,有个熟悉的便问道:“李头儿,你这是干嘛?这告示上有什么写错了吗?”
“没有写错,只不过这告示没用了!”那衙役头也不回的答道。
“没用了?这是啥意思?这公债官府不发行了?”
“那倒不是,只是这两百四十万两白银的公债已经被人买光了,你们想买也没有买了,还贴着这告示干嘛?”
“买光了?”
“两百四十万银元都卖光了?”
“你该不会撒谎吧,谁这么有钱能一下子买这么多?”
围观的人群顿时愕然,对于银元是什么他们很清楚的,分量足,成色好,可以直接当银子使用的,一个熟练的工人在作坊里忙上一个月,所得也只有一块银币上下,而两百四十万银币简直是一座银山,谁能拿出来这么多银子来。
“哪个撒谎了!”那衙役冷笑道:“你们拿不出来不等于人家拿不出来,这公债又不只是只有大明人才能买的!”
“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还有海外蛮夷买这公债不成?”那书生问道。




丝路大亨 第三百九十章 抵押品和宰相宅邸
“怎么没有?”那衙役反口驳斥道:“我也不瞒你,这二百四十万银元的公债,光是日本、东番、南洋来的豪商就拿下一半,剩下的被裕和、文家、朱家、潘家、胡家他们包圆了。还有你说话注意点,什么海外蛮夷,人家是海外人不假,可不是蛮夷,至少比你有钱多了,看你好歹也是个读书人,嘴上说话也不积点德!”
那书生被衙役当面驳斥顿时面红耳赤,想要呵斥那衙役,却被旁边的伴当扯开了,他怒道:“一个衙役也竟敢这般和我说话,你拉我作甚?”
“少爷,今时不同往日呀!”那伴当压低声音道:“现在江南是裕王的天下,而裕王能够登基这些海外豪商都出了力的,您若是让那厮抓住了话柄,只怕有灭门之祸呀!”
那书生闻言吓了一跳,赶忙捂住嘴巴退出人群离开了。
那书生离开了,众人却围住那衙役,询问公债的事情。那衙役不耐烦的挥了挥手:“卖完了就是卖完了,我还能骗你们不成?你们要是真的想买,接下来还有第二期,第三期,都会在衙门门口贴公告出来,你们自己留意便是了!”说罢便推开人群回衙门里去了。众人围在衙门门口又议论了小半个时辰,方才渐渐散去。
那书生气哼哼的回到家中,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拿起茶杯喝了口凉茶,猛的一拍桌子:“一群海外蛮夷,有了几个臭钱便不得了了,还不知道这银子借出去拿不拿的回来呢!你说是不是呀,阿平?”
那伴当却是个强项的,他咳嗽了一声:“少爷,外边传说的可不是这样的,这些公债可都是有抵押的,换句话说,就算是还不上钱,这些债主也能拿到田产、盐税等硬邦邦的东西来。老徐相公的田宅就被官府抄了,被抵押给这些债主了。”
“啊?还有这等事?”何秀才吓了一跳:“你没有听错?”
“绝对没错,是西门的卤鸭阿炳说的,您知道他的卤味做的最好,每个月逢三逢七都会送一次卤味去老徐相公府上。可几天前他送卤味时却看到徐府的门给封了,一问才知道老徐相公已经被裕王打为朝敌,抄没家产,全家流放南洋。阿炳还说有不少力夫在徐家后面花园临河的那块地上打地基,起屋子,听说是新主人派来的。”
“连老徐相公的宅邸都被抄没了,这裕王还真狠呀!”何秀才打了个寒颤。
“少爷,裕王可是打着奉天靖难的旗号呀!”伴当压低声音道:“老徐相公虽然德高望重,但裕王可是要当天子的,挡着他路的还有好的?”
“这倒也是!”何秀才点了点头:“不过那些商贾胆子也真够大的,宰相家的宅子也敢抢过来住!”
松江,徐家汇。
“叔父,请下轿子,我们到了!”朱正育掀开轿帘笑道。
朱文和下得轿来,抬头看了看大门上悬挂的“松江徐府”的鎏金牌匾,叹道:“果然是宰相家的宅邸,不一般呀!”
“叔父,现在已经是咱们家得了!”朱正育笑道:“侄儿刚从小徐相公那儿听说这个消息,就赶忙询问能不能卖给我们,好不容易才让他点头呢!”
“嗯!”朱文和看了看门口的摆设,问道:“没有其他人和我们争?”
“倭人和南洋来的那些都不知道这宅子的妙处,至于江南其他几家,都说怕自家福薄,压不住风水,不敢来住这宅邸!”
“他们顾虑的也有道理!宰相门第嘛!”朱文和点了点头:“不过我朱文和不怕,要折就折我的寿命,只要后世子孙文运绵长便好了!走,我们进去看看!”
朱正育在前面引路,朱文和跟在后面,虽然徐府的浮财都已经被搬走了,诺大的府邸空荡荡的,但院落的设置,楼台的装饰,园林树木无一不显示出江南第一名宦的气度底蕴。朱文和一边走一边感慨,想不到自己也能住进这样的宅邸里来。
“正育,这宅邸花了多少银子?”朱文和随口问道。
“没花银子?”朱正育答道。
“什么,没花银子,你这是什么意思?”朱文和吓了一跳,转过身问道:“宰相府邸白送给我们?”
“是这么回事,这府邸算是公债的抵押品!”朱正育答道:“徐相公说了,我们家认购了二十万两银子的公债,便用徐家的田产宅邸当成抵押品。当然,每年我们要付一笔租金,五年债务到期之后我们也有优先购买权!”
“抵押品?租金?优先购买权?”朱文和被这些新鲜的词汇弄得有点晕头转向,朱正育从袖中取出一张纸来,笑道:“您看这些便是抵押品!”
朱文和看了看那名单,只见上面密密麻麻的罗列了田产、宅邸、店铺,他粗粗的估了价,至少值三十万两,远远超出公债的数额,他提出自己的疑问,朱正育笑道:“叔父你有所不知,徐相公说了抵押品是要折价的,就和去当铺一样,你再好的东西去了当铺,也当不出几个钱来,咱们将来买这些田产也会便宜不少的!”
“自古以来只听说民间借钱要当头,没听说官府借钱还给当头的!”朱文和笑着摇了摇头:“正育呀,这是周大人、徐先生给咱们的好处,咱们可不能忘记了!”
“那是,侄儿定然记在心里!”朱正育连忙点头:“徐相公还说了,接下来要打仗,金创药是大头,让我们多招募几个工人,增设厂房,有多少他们要多少!”




丝路大亨 第三百九十一章 膨胀
随着第一期公债两百四十万银币的汇入,整个苏松常地区就好像一台被注入燃料的发动机,飞快的运转了起来,在临江迅速搭建了数十个干船坞,工匠们开始建造纵帆船和桨帆船;江南制造局的牌匾的油漆还没有干,后面的高炉就冒出滚滚的烟雾,铁匠们在熔铸金属,铸造铳炮、打制武器盔甲;转动的风车驱动着石磨,制造huo yào;在集市码头,讲武堂的学生们打着招贴,开出募兵的条件,随处可以听到训练士兵的口令和操练声,在更远的靶场传来阵阵铳炮的声响。当地充沛的人力资源在资本的驱动下以从未有过的速度被利用,让兰芳社在江南地区的军事力量迅速的膨胀起来。
“到上个月二十五日为止,我们一共组建了七十五个联队的本地新军,其中三十五个联队都受过完整的队列、射击和白兵训练,进行过两次五日以上的连续行军,可以承担简单的野战任务。其余的四十个联队在这个月十五日以前也可以完成队列、射击和白兵训练,可以承担守备任务!除此之外,造船厂已经下水了六条单桅纵帆船和三十二条帆桨船,下个月下水的数量是这个数字的三倍,如果铁和木材供应没有问题的话,这个数字可以保持下去!”念到这里,米兰达将手中的报告丢到桌子上:“周,我真为你的敌人感到悲哀,他们根本不知道要面对一个什么样的怪物!”
“我的朋友,战争不是数字游戏!”周可成懒洋洋的摆了摆手:“没有打谁也不知道谁胜谁负!”
“战争就是数字游戏!”米兰达反驳道:“即便是天才的统帅,也很难击败拥有两倍优势兵力的平庸将领,汉尼拔是天才,可也得遇上瓦罗才能打赢坎尼之战。{坎尼会战中,汉尼拔为迦太基军统帅,瓦罗是罗马军的指挥官}”
“也许吧!但就算是数字游戏,赢家也未必是我们,毕竟胡宗宪背后是一个帝国!”
“呵呵!”米兰达笑了起来:“一个臃肿的,已经被自身重量压得动弹不得的巨人罢了。是的,这个帝国富有、庞大、光荣、显赫,但却拿不出多少钱花在保卫他的人身上。我敢打赌,那个叫胡宗宪的可怜人能得到你一半的资源就谢天谢地了。把一切交给我吧,三个月内我就能打垮他!”
“三个月内打垮胡宗宪?”周可成笑了起来:“那可真是一场灭顶之灾!”
“灭顶之灾?什么意思?”米兰达皱起了眉头,他开始感觉到自己可能有点误解周可成的意思了:“你不想赢得战争?”
“当然想赢,但我不想这么快赢!”周可成冷笑道:“战争时期我们可以做很多和平时期没法做的事情,我的朋友,待会你在我旁边静静的听着,就一切都明白了!”
米兰达点了点头,片刻之后门被敲响了。经过周可成的同意,从门外进来一个年青士子,他向周可成和米兰达躬身行礼,道:“学生朱正良,参见二位大人!”
“坐下说话吧!”周可成指了指长桌后面的一张靠背椅:“你应该是负责整理后湖的黄册的,是吗?”
“正是!”朱正良点了点头:“自从进城以来,学生便带人上岛清查图册,但图册繁芜,年代久远,错谬甚多,所以——”
“无妨!”周可成打断了朱正良的禀告:“我当然知道里面那些玩意早就错乱的不成样子了,我也不认为你带着那三四十个人就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整出个什么玩意来。重要的是这些玩意在咱们手中,你明白吗?”
“大人的意思是——?”朱正良有些不明白的问道。
“既然图册在我们手里,那我们就说什么就是什么了,没人能够和我们争辩!”周可成笑了起来:“正良,先把那些放下来,接下来你就负责清查两浙和南直隶的拖欠粮税!朝廷会给你户部仓部主事的差使,明天就会下诏,你先回去准备下!”
“清查拖欠粮税?”朱正良吓了一跳:“大人,您是清查谁的拖欠粮税?”
“废话,还能清查谁的?你觉得寻常百姓有本事拖欠粮税吗?”周可成冷笑了一声:“裕王新近登基,当然要施惠于民。所以接下来送到京师的白粮就全免了,这是施恩。但是打仗要钱要粮,这些钱粮不能从小民身上来,你说还能从谁身上来?”
“这个,这个——”朱正良的额头上渗出一滴滴黄豆大小的汗珠来,他咬了咬牙跪下去大声道:“大人,清查拖欠粮税的事情干系重大,还请大人您三思呀!”
“正良?你有什么话要说的吗?”周可成露出饶有兴致的笑容。
“大人,南直隶和两浙历年来拖欠的粮税牵涉到当地的缙绅,眼下正是与北方交兵的时候,若是清查粮税,只怕人心震骇,不利于靖难大业呀!”
“正良,你起来吧!”周可成笑了笑:“若非我知道你的出身,否则还以为你家也拖欠了许多钱粮了!”
“学生考中举人前,家中虽然有些资财,却只有一个秀才哪里有资格拖欠钱粮!”朱正良苦笑道:“只是这件事情牵涉的实在是太多人了,而且有的都有三五十年了,只怕到时候钱粮没有收上来,反倒惹得一身腥!”
“正良呀,你还是不明白,我原本就不指望能收钱粮上来的!”周可成笑了起来。
“您不指望能够收钱粮上来?那您为何还要清查拖欠钱粮?”朱正良不解的问道。




丝路大亨 第三百九十二章 连环套
“您不指望能够收钱粮上来?那您为何还要清查钱粮?”朱正良不解的问道。
“找一个借口罢了!”周可成笑了笑:“若他们老老实实的把拖欠的钱粮交上来,我还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了!”
“那怎么可能!您的打算是——?”
“这个你无需知道,正良,你只要知道这对你们朱家也是一件大好事就够了!”周可成笑道:“你下去清查的时候,如果有人敢于抗拒清查历年拖欠钱粮的,你只需将其记录清楚,剩下的事情自然有人处置!”
“是,大人!”
周可成虽然没有明示,但朱正良依旧感觉到背上生出一股寒意,他赶忙磕了个头,小心的退了出去。米兰达突然嗤笑了一声:“刚才你这个手下好像有许多顾虑呀!”
“有顾虑很正常,这也是忠诚的表现!”周可成笑了笑:“他的家族已经和兰芳社在一条船上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个人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他只是对我们还没有信心,等到他看清楚了事实,就会很快坚定起来的!”
“好吧!”米兰达无趣的摆了摆手:“说吧,下一步你打算要我干什么?”
“把长江防线搞起来!”周可成答道。
“长江防线?搞那玩意干嘛?”米兰达笑道:“最好的防守是进攻,我们可以直接渡江打过去,把那个什么胡大人的军队彻底击溃,这样江南不就彻底安全呢?”
“那我干脆让舰队进入渤海口,炮击大沽口天津卫,迫使胡宗宪派兵北上岂不是更简单?”周可成冷笑道:“你到现在怎么还是不明白,对我们来说不光是要赢,还要依照我们的方式赢,确保我们的人能够吃到胜利果实中最大的一份。如果就这样赢了,你觉得我们能得到什么?什么都得不到!”
1...347348349350351...4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