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大亨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克里斯韦伯
“这个大人不必担心!”本间氏康笑道:“松田藤弘殿下乃是获得公方殿下赐名的近臣,由他宣读公方殿下的令旨,无论是佐渡的国人众还是长尾家,都只有俯首听命的份!”
“这个——,我劝你还是不要太过乐观!”周可成笑了笑:“将军自己都被近臣赶到朽木谷去了,他的一纸文书就能让国人众和长尾家听话?我看未必吧,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咱们自己!”
“大人说的是!”本间氏康点了点头:“不过这一任公方殿下绝非寻常人,刚毅武勇,不愧为是继承了八幡太郎义家嫡系血脉的源氏栋梁,看来幕府复兴有望呀!”
周可成看了一眼本间氏康,没有说话,在他看来本间氏康是有些一厢情愿了,也许那位在朽木谷中的公方殿下真的像他说的那样勇武刚毅,才能过人,但个人的才能从来不是决定历史发展的第一要素,已经朽坏的根部是无法支撑起参天大树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将军本人的才能不但不会挽回幕府的颓势,反而会加速幕府的灭亡,因为以眼下的形势,掌握近畿实权的细川家以及三好家并不会主动推翻幕府,毕竟他们也需要利用室町幕府这个大义名分来控制其他各国大名,但他们绝不会容忍一个性格强悍,才能卓越的将军存在,因为将军越是强势,与他们争夺幕府控制权的可能性就越大。一旦冲突爆发,以双方的实力对比来看,胜负已经不问可知。即便眼下这位将军人品爆发,将细川三好这一批反贼都干掉,结果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因为从一个更长远的时间来看,战国的最后一幕即将揭开,以织田、北条、武田、上杉为代表的一批处于较为边缘地带的战国大名正在整合其领国内部的力量,并吞周边领国,相比起近畿地区,这些地区的人口和经济总量也许有所不及,但内部矛盾也较小,显然其整合实力的速度是要比近畿地区快得多的。即便将军能够搞定身边的一票反贼,也很难抵挡得住那些战国大名接下来的上洛,到了那个时候,这位将军唯一的下场就是成为幕府的殉葬品。而周可成可不希望本间氏康介入过深,把自己也给牵连进去了,于是他决定稍微提醒对方一下。
“氏康,将军在近畿,我们在佐渡,有些事情并非是你我管得了的,你明白吗?”
“是,是!”本间氏康也从话语中听出了上司的态度,赶忙连连点头:“大人,我一定会注意的!”
见本间氏康并没有坚持,周可成微微一笑:“当然,花点钱与将军家结个善缘也不是不可以,对了,既然你回来了,打算把居城设置在哪里?”
“居城,自然是杂太城,那是我们物领一族数百年来的根基呀!”
“杂太城?”周可成摇了摇头:“我觉得那不是一个好地方!”
“为何这么说?”
“氏康,你的祖先建城于杂太,那是因为他们的力量来源于周围的村落,亲族可以藩卫城池。但杂太城已经被攻陷了十余年了,周围的亲族早已物是人非,在佐渡岛上你有多少可以信任的人?一旦事变发生,杂太城只会成为你的坟墓,就和你的兄长一样!”
听了周可成这番话,本间氏康不由得脸色微变,几分钟他答道:“您说得对,大人,那我应该在哪里建城?”
“三津港,就在你的脚下!”周可成答道:“你的力量来源于海上,是我们的船让你重新登上守护之位的,树离不开自己的根,人也一样。在这里你可以出兵征讨敢于反抗你的人,情况不利你可以坚守城中,等待海上的援兵,最坏的情况也可以乘船逃走,等待机会卷土重来,这难道不是最好的选择吗?”
“大人,您说的不错,可是内陆呢?在这里我没法管理内陆的领民,国中平原还好,靠近山中的国人众一旦起事,可能要六七天我才能知道消息!”
“那也比被围在城中吃老鼠的好!”周可成冷笑一声:“而且我打算在佐渡国颁布‘一国一城令’,消除这个隐患!”
“一国一城令?”
“没错,一国之内除了守护本人,其他人一律不允许修建居城,房屋院墙的高度不得超过两人高,外面不许挖掘壕沟,墙上也不许有射楼、城垛以及其他工事!”
本间氏康给周可成这番话给吓住了“这,这恐怕不可能吧?所有的国人众都会反对的!”
“是吗,那岂不是正好?我在的时候他们反抗总比我走了以后他们反抗好吧?”周可成笑了起来:“再说已经没有什么所有的国人众了,羽茂、河原田、泻上、久知这四家已经不存在了!”
“不错!”本间氏康这才反应了过来,周可成方才提到的四家虽然石高只占全佐渡的五成左右,但几乎全部集中在国中平原,已经连成了一大块,其他的国人众的领地多半分散在大小佐渡山脉的谷地中,虽然易守难攻,但也难以联合起来。周可成完全可以先把国中平原上剩下的几个国人众的居城先都拆毁了,然后再去对付那些其他在山地里的国人众。
丝路大亨 第一百四十章返乡
“你先请那位松田殿下休息几日吧,等我把三津港的围墙修建好了,就召集国人众宣布公方殿下的令旨,当场宣布一城一国令!”
当女真人将马牵出围栏时,正是拂晓时分。阿克敦吸了吸早晨清爽的空气,地平线处依然是粉红色,以上渐渐变为浅灰色,启明星高悬于东边天空,宛若钻石一般闪耀,远处山峦上阴暗的森林在阳光下渐渐呈现出绿、金黄、红、褐等各种色彩,在橡木、槐树等这些阔叶林之上,是呈现出墨绿色的针叶林。
阿克敦大声吆喝着,让几个部下骑马向东西两面的最高点,观察周围的杂木林与灌木丛里是否有潜在的敌人出没,一旦发现异常情况,他们就将吹响号角示警,其余的女真人则驱赶着马匹到河边饮马,啃食河边肥美的草料。确认一切正常之后,他本人则解开裤子,舒舒服服的拉了一泡尿。
在他的身后不远处,一个堡垒正在修建中,与当时绝大多数日本的城池不一样,这座堡垒并非修建在险峻的山顶,而是在平地。堡垒的面积并不大,只有大约十亩地大小,外表与当时日本常见的桐叶家徽有些相似,所以佐渡岛上的日本人称其为桐叶堡,桐叶的尖端面朝陆地,而尾端面朝陆岬。在堡垒的外壁之外是两条壕沟,指向内陆的三个尖端各有一个炮台,建设完毕后将装备一门可以发射18磅实心弹的长炮,城墙上有修建供弓箭手或者火绳枪射手射击的城堞。唯一的城门在两个尖角之间的底部,为了保护城门并遮挡进攻方的视线,在城门外有修建一个小型的三角堡,三角堡的上有两门主要发射xiàn dàn的短管炮。在城堡的内侧有仓库、蓄水池、军械库、武器广场和足以容纳三百名士兵住宿的营地。如果从天空向下俯瞰,三津港位于一个巨大海湾的底部,在港口右侧大约一公里远的地方有一个伸入海湾大约有两公里左右长陆岬,形成了一个天然的防波堤。新的三津港将会被建设在这个陆岬之上,码头、仓库、修船厂、必须的其他工厂、宿舍区、商业区、蓄水池等等,而堡垒则位于陆岬的根部,足以防御从陆地方向的进攻。依照周可成的规划,新的三津港除了可以供控制佐渡岛的分舰队停泊,还将成为从tái wān到南千岛群岛的捕鲸船、铁矿砂船的中途停泊港,同时还可以向日本的北陆奥羽地区进行贸易,如果将tái wān比作兰芳社的雁头的话,那么三津港便是兰芳社这只大雁右翼的一根雁翎。
阿克敦撒完尿,提好裤子,饮好了马,就从草场里弄来两大捆干草,一捆丢到马旁,让马去吃,自己便躺在另外一堆干草旁,想着自己的心事。北风卷起一捧蓬草,落在他的脸上,阿克敦伸手拨开蓬草,低声道:“冬天就要来了,想必此时的家乡已经落雪了吧?”
对于阿克敦来说,出门当雇佣兵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体验。从地理上看,位于欧亚大陆东北边缘的长白山脉与北朝鲜的盖马高原是一个整体,这一块地区山脉纵横,土地贫瘠,气候苦寒,相比起西南的辽河平原还是东南的汉江平原可谓是一块食之无肉弃之可惜的鸡肋。因此虽然在元灭亡之后,明与朝鲜瓜分了这一块土地,但不约而同的将统治核心放在辽河平原和汉江平原之上,而对这一大块区域采用羁縻的管理方式,即只要任何一方不对这个中间地带插手,另外一方都当做没看到,任凭这里的女真部落自行其是。其结果就是女真部落之间为了争夺猎场、土地、牲畜、人口乃至官职发生战争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大明和朝鲜也时常挑拨部落间的战争,以削弱潜在的敌人。为了能够击败对手,各个部落拉拢盟友、招募雇佣兵更是司空见惯,阿克敦就曾经好几次渡过图们江去帮助对岸的同胞打仗。夏秋两季开打,冬天到了就停战,带着战利品回家,若是依照这个惯例,用不了多久自己就应该商船回到礼成港,带着薪饷和战利品回家过冬。
但这一次远行却给了阿克敦一种完全不同的体验,坦率的说当他第一次从带着黑色高冠的朝鲜官员口中得知要出海前往一个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地方时,他的第一反应是拒绝。但丰厚的安家费和家中那几张嗷嗷待哺的嘴巴让阿克敦最后决定还是出去碰碰运气。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阿克敦大开了眼界,他第一次知道这个世界有这么广阔,而且按时发饷的举动也颇为出乎他的意料。阿克敦可不是与世隔绝的野女真人,他早就明白了那些商人们的奸诈和吝啬,他也很清楚被当做军饷发下来的白色金属小块的价值。和贵金属流入地的明国南方不同,在偏僻的朝鲜北部白银的购买力至少要高出六七倍。吃饭穿衣不要钱,每个月一两银子的军饷,立功还有赏银,还可以分到战利品,在一年不到的雇佣兵生涯里阿克敦竟然积累了八十两银子这样一笔巨款,丰厚的回报让阿克敦开始考虑是否要把短工变成长期工。
马的嘶鸣声将阿克敦从思忖中惊醒了过来,他抬起头,发现刘沿水正押送着一群人从河对岸走过来,阿克敦赶忙从草堆上跳了起来,高声喊道:“沿水,你这是从哪来回来呀?”
“从羽茂城!”由于同船来佐渡岛的缘故,刘沿水和阿克敦的关系还不错,他向副手吩咐了几句,便迎了上来:“没办法,总是劳碌命!”
“这些都是什么人?”阿克敦看了看刘沿水身后的人群,发现都是有颇多是老弱妇孺,低声问道:“怎么都是女人孩子?”
丝路大亨 第一百四十一章安排
“都是羽茂家的人,还有工匠,还有他们的家人!”刘沿水答道。
“都要冬天了,干嘛都搬到这里来?看工程的进度下雪前能把城寨修好就不错了,这么多人都住哪里?大冬天的总不能住露天吧?”
“下雪前就会开船,全部运回东番去!”刘沿水随口答道。
“运回东番地去?”
“没错!”刘沿水答道:“上头的怕羽茂家、河原田这几家撤军之后又起来zào fǎn。干脆把他们连根拔起,运回东番去种水稻甘蔗,到了那边就不怕他们了!”
“那我们呢?船都拿去运他们了,我们乘什么船?”
刘沿水看了看阿克敦,突然笑了起来:“阿克敦你傻了吗?当然是先把他们运回东番,然后船再回来运我们啦。算起来也就耽搁两三个月时间,怎么,你有啥急事?想回去了?”
听刘沿水问道这里,阿克敦心中一动,决定从试探一下对方的口风,便点头笑道:“是呀,我老家这个时候差不多也是要下雪的时候了,是有些想家里人了。”
“家里人?是想媳妇吧?”刘沿水笑了起来,他一屁股坐在干草上,随手抓了一根塞进嘴里嚼了两下:“其实照我说,也没啥好想的,眼下这佐渡岛仗都打的差不多了,接下来一不用行军,二不用打仗,有的吃有的住,每个月还有一两银子的饷钱,这日子神仙都比不上,你回去有媳妇是不假,可媳妇能给你变出银子来?”
“这话是不错!”阿克敦点了点头:“可仗打完了上面的还要在咱们身上白花银子干嘛?估计是要遣散咱们了吧?既然是要走,那还不如早做准备,家里好几张嘴都等着我的银子呢!”
“遣散?”刘沿水噗嗤一声笑了起来:“dá zi你说啥瞎话呢?”
“瞎话,仗打完了不让咱们走干嘛?白白养活咱们?”
“dá zi你真是个憨人呀!”刘沿水笑道:“谁和你说这仗打完了的?你看看这城堡都修成这样子,像是不打仗的样子吗?还有,咱们的商船跑了多少地方,生意做得多大你应该也知道吧?这么大的买卖没有兵怎么做得下去?还有东番那么大的地方,没兵怎么守?我和你打个赌,只要你手脚齐全,没伤没死,这舞刀拉弓的活计少说还能再干二十年!”
听了刘沿水这一番话,阿克敦悬在半空中那颗心总算是放了下来,脸上却装出一副担心的样子:“那我家里的孩子怎么办?他们还指着我冬天把军饷送回去呢!”
“这倒是个难处!”刘沿水挠了挠头,突然一拍大腿:“我有法子了,你们找几个诚实可靠的,有船回淡水的就搭船回去,然后去朝鲜,把各家的银子和口信给送回去就是了!”
“这倒是个办法!”阿克敦点了点头:“那我这就去和兄弟们商量一下,推举几个人把银子带回去!”
鲲鹏号。
“羽茂家的人都已经押送到三津港了!”吴诚低声向周可成禀告道:“理由是要改易他们的领地!”
“嗯,非常好,这样一来就不会引起太大的震动了,河原田家、久知、泻上这几家呢?还要多少天时间能够全部迁徙到港口来?”
“这三家大概还有五六天,下雪前应该没有问题!”
“很好,希望一切顺利!”周可成从地图上抬起头来:“城堡修建的如何了?还有港口呢?”
“城堡进度很快,应该月底前可以将主体工程完工,港口的栈桥和防波堤比较慢,可能要到年底!”
“嗯,要抓紧进度,现在秋收已经结束了,有了羽茂河原田这几家的粮仓,我们不缺粮食,你可以让又三郎对外宣布:所有参与工程的领民可以减免年贡,比如明年只需要缴纳一成的年贡!”
“一成?”吴诚给周可成的话吓了一跳:“这样不太好吧,毕竟按照约定这里是本间氏康的地盘,我们这等于是慷他人之慨。”
“没有我们的支持,他是坐不上佐渡守护的位置的,这一点我们知道,他也知道,再说他现在是个光杆司令,手下也没几个武士要养,一成年贡也足够了,反正也就是一年!”周可成笑了起来:“阿诚,要不要留下来?”
“留下来?”吴诚闻言一愣,旋即才反应过来,有些错愕的问道:“这里?”
“对!”周可成把地图推到部下的面前:“城堡卫队指挥官、港口总管、分舰队司令、还有金矿,总而言之,我希望你可以把这里所有的事情都担起来!这个岛对于兰芳社十分重要,前几天我已经派人去矿山勘察过了,矿的品位很高,储量也极为丰富,估计如果人力足够的话,一年可以产出银十万两,金四千两。”
“银十万两,金四千两?”吴诚一下子被这天文数字给吓呆了,他舔了舔有些干涩的嘴唇:“这是真的?”
“嗯,这个数字是最保守的估计,如果采用更好的技术,勘察新的矿脉,产量翻一翻也不成问题!”周可成压低了声音:“这个数字除了你和我以外,就没别人知道了,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吗?”
“是,是,我一定守口如瓶!”吴诚反应了过来,赶忙连连点头。
“其实金矿只是收益的一部分,北方诸岛捕鲸业,鲸鱼肉腌制之后可以用于供应军队,鲸脂可制成上等蜡烛,海豹皮,还有铁砂矿,北方诸岛的气候还很适合养马,海对面的北陆奥羽列国也是日本最主要的产金区。我们可以运来明国的商品和他们交换黄金,这里将来会成为我们在北方最重要的贸易中心,第二个堺港。而这一切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守住这里!”
丝路大亨 第一百四十二章改易
“你放心,我肯定会守住这里的!”听周可成说到这里,吴诚兴奋的拍了拍胸脯,作为最早跟随周可成的几个人之一,他在组织内的地位实际上已经渐渐落后于小七和陈四五叔侄了,这一点他心中也有数,但他也知道这种事情焦急不得,必须等机会。眼下周可成既然提出来让自己独当一面,他自然又是兴奋又是紧张:“这边的事情就交给我吧!”
“这样最好了!”周可成脸上露出一丝笑容:“你这几天抓紧把各方面的事情都熟悉一下,等堡垒大体完工,我就乘羽茂家他们的船一起回淡水。”
“这么快!”吴诚吓了一跳,他原本以为周可成还要把佐渡这边的事情都处理完了再走的:“淡水那边出事情了吗?”
“倒是没有出什么事,但我离开淡水已经三个多月了,我还是有些担心浯屿那边!”周可成叹了口气:“我走的时候疤脸和他的人都和我一起回去,其他军队都留给你,船也留给你三条。记住,什么事情都让本间氏康去处置,你在后面不要出头,待机而动就好了!”
“是!”吴诚点了点头,周可成的,他回味了一下周可成交代的话:“都让本间氏康去做?那会不会出什么篓子?”
“不怕,有船队,有港口,有军队就出不了什么大篓子,就算出了你也能给他抹平了。”周可成笑道:“你要记住,这里的事情本间氏康比我们清楚,倭人的事情让倭人去处理,做的好了是我们的好处,做的坏了是他的责任。我们只要把金矿、港口抓住就好了,这些不那么招人恨。还有,我把羽茂高玄留给你,万一不成了,便把他推出去。”
“我明白了!”吴诚兴奋的点了点头。周可成的策略实际上可以分为三点:抓住金矿和港口这两个产生现金流的要点,至于情况复杂、得罪人多、处理难度大的领地问题,让了解当地情况的本间氏康去处理,己方只提供武力威慑。如果成功自然万事大吉,如果不成功那也不怕,就推出备胎羽茂高玄来替代本间氏康,重新整合佐渡岛,反正羽茂家的地方势力已经被周可成连根拔起,也不怕其倒戈相向。总比自己跳上前台拉仇恨,最后被屁滚尿流的赶出去要好。
久知城是勘兵卫登上佐渡岛之后见到的最大市镇,据向导说,氏康殿下的大军在这里赢得了登陆以来的第一次胜利。
“当时羽茂家出兵抢掠久知家的村庄,殿下派兵夜袭羽茂家的军队,斩杀羽茂高信的首级,并将其送给久知城主!”在进入城门时,向导告诉勘兵卫:“久知城主却将首级送给羽茂家,企图与其联合夹击氏康殿下,氏康殿下得知之后,一天之内便攻下了这座城,这真是一个辉煌的胜利!”
依所见的景象推断,这应该是一次成功的偷袭!勘兵卫以一个老练武士的目光观察着四周,这座城的城墙已经被拆掉一半了,但城门部分还保留的很好,用原木制成的城门色泽陈旧,显然并非新换的,城门上并没有攻城战中常见的火烧和撞击的痕迹,显然当时并没有为争夺城门发生激烈的战斗。这种情况下只有一种可能,进攻方的行动完全出乎防守方的意料,以至于在防守方动员起来之前就已经控制了城门。
勘兵卫走进城门,发现城内绝大部分建筑都被拆光了,只有十几个农民在废墟里寻找些什么:“这是怎么回事?久知家的人呢?”
“都被迁走了!”向导满不在乎的答道:“打了败仗,自然领地会被改易!”
“那房子呢?看样子也不像是烧光的样子吧?”
“哦,这倒是新人领主大人的一项德政!”向导笑嘻嘻的说道:“他说无论是城还是城中的房屋都是领民的血汗,村民可以拆毁房屋,把材料带回去自用!”
“拆毁房屋,材料带回去自用?”勘兵卫诧异的张开了嘴,随即笑了起来:“这位本间殿下还真是一位奇怪的领主呀!”
“哎,话可不能这么说呀!”向导停住了脚步:“应该说是好心的领主吧,毕竟这些原本应该都是属于他的,这么好说话的武士老爷可不多见呀!”
“是呀!”勘兵卫笑了起来,他自然知道这一切和本间氏康没什么关系,因为这些命令被发布出来的时候他应该还在前往朽木谷朝见将军的路上。不过作为一个农民出身的野武士,勘兵卫在政治上的态度是比较靠近一向宗的,部下里也有不少一向宗的信徒,自然对武士集团的很多做法本能的反感。他想了一会,突然问道:“你们觉得新领主如何?”
“不知道,时间还太短!”向导摇了摇头:“不过看起来还不错,年贡只要三成,而且如果去工地上做事情的话,明年的年贡可以减免为一成!”
“可是他刚刚还打仗,杀了你们的人!”
“这里年年都打仗,年年都死人!”向导笑了起来:“为了争夺水源、田庄都要打仗,每年秋天还要为田里的庄稼打仗,即便不打仗,冬天也会饿死人。至少本间殿下只要三成年贡,今年村子里可以不饿死人了。如果明年真的像他说的那样,只征收一成年贡,我们甚至可以添加一件新衣服了!”
勘兵卫笑了笑,他可不相信本间氏康许下的这个诺言,武士对农民们说话不算数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一成年贡够干什么?本间氏康需要豢养郎党,修建自己的居城,否则就会被其他人吞没,他不会连这点道理都不懂。不过至少这里是个有趣的地方,不是吗?
丝路大亨 第一百四十三章赐名
那向导看勘兵卫在羽茂城内转了一圈便出来了,大着胆子问道:“看您这样子,应该也是一位武士吧?”
“殿下?”勘兵卫听到如此郑重其事的称呼,突然笑了起来:“哪里,我不过是一介浪人罢了。”
“浪人?什么是浪人?”向导疑惑的看了看勘兵卫,作为曾经的流放地,佐渡岛是一个相当偏僻的所在,当地的农民自然未曾见过浪人。勘兵卫见对方这样也不着恼,笑着解释道:“便是没有主人,流浪四方的武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