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月剑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莫然兮
一边喝酒一边聊天。
随着太阳上升到最高空,温度也是慢慢的升了起来,这让他们三个人感觉都是舒服了不少。
在南方最重要的还是太阳,太阳祛阴冷,正好几个人还是坐在窗户的旁边。
莫瑜把一些感兴趣的事情都向安信毕请教,安信毕也是知无不言。
其实最让莫瑜感兴趣的事情除了这个矿物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小道消息,段长老虽然和莫瑜也是说了不少的。
但是总体来说没有文件的下发,也就是说几乎都是道听途说的,可能段长老说的已经大差不差了,但是对于北大城那边的事情其实莫瑜也没有一个大体的把握和理解。
突然莫瑜想到那边的事情的时候就有一种感慨,所有男儿的感慨都是在边境的,所以这一次的莫瑜也是非常的开心或者是兴奋,又或者是对新生活的渴望。
“不知安兄对那边的消息有什么具体的了解吗?”
安信毕的消息渠道还是比较多的,其实说是消息渠道就是几个官员之间的相互扯扯而已,但是安信毕毕竟当了多年的城主,所以认识的官场上的人也比较多。
来回传一下基本上就互通有无了,这种事情对于他们这些城主级别的人来说是非常的重要。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这种信息的沟通,只要不涉及到一种竞争的话,也许能够提升各个城池的能力,通过对消息的了解,也能够让每个城池都进步。
当然还是那一句的前提,就是在不产生一种特别强烈的竞争这种情况之下,如果没有一个这样的前提的话,其实很容易造成这种信息的故意隐瞒。
比如说一个区的,比如说临近城池的,都是容易造成一个这样的情况,在官员与官员之间的交流过程中,也是非常的注重一个这样的情况。
只不过刚开始的时候彼此之间很可能都不认识,再加上上任时间短的话交流的机会就会更加的少了。
所以这几年莫瑜也没有认识别的城池的城主,一方面是三十九城城主频繁更换,完全没有必要相识,另一方面上任时间短,城主沟通的机会也就是那几个,所以就造成了一个这样的情况。
如果没有什么事情的话直接飞鸽传书那样显得很突兀,总要找一个什么样的理由才显得比较正常一点。
这就是相对正常的一种交流方式。
安信毕既然已经上了好几年了,而且还是稳扎稳打上来的,但在此期间的话肯定结交了不少,朋友肯定也有上来的,也就是说朋友上升之后也能够增大获取信息的渠道。
最后也就产生了一个这样的状况。
安信毕还是像刚才一样看了一下周围:“北大城那边事情有点了解,但是不是特别的清晰,莫瑜兄弟就当一个玩笑听听看就可以了。”
莫瑜听到这个话之后也是笑了笑:“安兄放心,我也就当成一个故事听就行了。”
安信毕再次确认了一下周围没有什么太多的人,当然安信毕之所以和莫瑜说这种事情肯定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首先莫瑜这个人看起来就是年少有为,也就是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这个时候如果能够给予少许的帮助的话,在规则的范围之内给予适量的帮助,也许以后就能够成为一个大人情。
当然了还有另一方面的原因,另一个方面的原因就显得比较简单了,最后莫瑜估计早晚会知道这样的事情,所以这个时候说和最后说应该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安信毕多多少少也知道莫瑜的上面是什么人,毕竟姓氏然后结合城池多多少少就能够猜测出来了,官场上就那么些人,能够在如此年轻的情况之下做了城主的人绝对也不会在很多的数量,即使那是三十九,也就是说这一点安信毕好像也是怀有一点私心的。
最后终于算是吐出来了:“不知道莫瑜兄弟知不知道元族的一个闻名的少主呀。”
莫瑜对于这样事情当然是门清了,其实很多的官员对于这样的事情都是很清楚的,了解附近国家的一些重要的人物这肯定是官员必备。
极国甚至专门对这样的信息是进行每个城池的宣传的。
莫瑜知道的两个比较出名的少主,一个是云乌越扎,还有一个就是栏里越扎。
对于他们的背景莫瑜也是有些了解的,云乌越扎和栏里越扎其实并不是亲兄弟,他们是堂兄弟。
但是云乌越扎的父亲死的很早,据传说是参与了皇室的斗争,具体情况也不得而知,毕竟是人家国家的机密。
栏里越扎现在是正统的皇位之子,但是相对于云乌越扎来说,甚至显得有些神秘,因为很多人没有听说过这个后代的事迹。
人们都说云乌越扎,十分的会隐忍,会韬光养晦,但是很多人对于云乌越扎确实有一个非常厉害的印象。
然后莫瑜就说了出来:“我知道两个少主一个是栏里越扎,一个是云乌越扎。”
“这一次有一个少主去北大城了。”
安信毕把这个事情和莫瑜说了一下,其实安信毕得到的消息也算是很准确了。
可是这个消息莫瑜好像有所了解,所以莫瑜觉得安信毕说的不算是什么特别大的机密。
安信毕继续说:“据传是栏里越扎,当时来的时候可是有点儿来者不善的意思,你知道河马口吗?”
莫瑜对那个地方还是十分的了解的,因为莫长吉带着莫瑜在草原上闲逛的时候,也能够看到那两座山耸立在远远的地平线上,但是却一直没有过去。
其实莫瑜对那个地方还是非常的好奇,也想去看看那个地方到底怎么样,很多人都说那个地方其实是一个血山。
那个地方曾经发生过很多的战争,山头来回易手,死了不少的人,人家都说那个山是红色的山,因为泥土都是红色的,就连大部分的石头也被染成了红色。
而这个红色的来源都说是血,都说是被无数人的鲜血染红!
河马口著名的地方也就是在这里,另一个著名的地方就在于它的强烈的地理位置!
无论对于元族来说还是对于极国来说,这个位置都是相当的重要,当时谈判的时候谁也不服谁。
最后谈不下去了就决定谁也不要那个地方了,都不能在那里驻扎军队,所有人在中间划出来了一道长长的分割线,平常的话有一些牧民或者是一些极国的人去打猎,但是就是不准有军队的出现,否则的话就是违约的。
那个地方在莫瑜学堂的时候就已经有所了解了,所以说才对那个地方感觉到比较好奇。
这是莫长吉一直不愿意带的莫瑜去那个地方,还吓唬莫瑜说那个地方全都是白骨,老远的话就能够闻到一股血腥的味道。
其实越是这个样子莫瑜对那个地方就越来那个越感兴趣。
碧月剑 第二百四十六章 染红的
?
所以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莫瑜笑了笑:“我当然知道那个地方,传说是一个血山,整个山上都是红色的。”
以前莫瑜小的时候可能还略微相信这个说法,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是越来越不相信这个说法了。
人的皮肤染了一些非常难洗掉的颜色都能够通过新陈代谢去掉,就更不要说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发生过战争的河马口了。
那里生长了无数的草估计早就把那些血给吸干净了,所以现在莫瑜是百分之百不相信莫长吉的说法。
莫长吉不去那里的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去那个地方会带一些小规模的部队,虽然只有几十个人但也算是一个违反条例的事情。
大多数商队都不愿意从那里经过,因为如果骑马的话很容易被人误会成军队,但是好像有些地方是不得不从的地方过的,从那个地方过去的时候也是快速的过去,不愿意过多的逗留,生怕被两边的人都误会了。
要是真的发生了一个这样的情况的话那实在是太惨烈了。
安信毕听到莫瑜的话之后哈哈大笑了起来:“哪里有那么邪乎啊,不瞒莫瑜兄弟说,我都没有去过那里,也只是能够在地图上看到一点点而已,还得是当地的地图。”
当然是需要当地的地图了,如果是全国地图的话就不要说一个小小的小山峰了,就连一些绵延数里的山脉也不一定能够标记在全国的地图上面。
莫瑜看到安信毕笑了之后也是非常的开心:“我也只是开玩笑罢了,家父小时候经常这样吓唬我,就是为了能够让我更听话。”
白云一笑了笑,一直在喝酒吃饭也终于说出来话了:“我怎么不知道呀,你小时候还有这样的事。”
莫瑜当然是说假话,其实就是为了迎合一下气氛,莫长吉虽然骗过莫瑜,但是还不是因为这个不听话,只是不想让莫瑜去那罢了,作为一个高级官员肯定是不能够带头违反两国之间的一些条令呢。
莫长吉那个时候就已经不代表着自己了,就代表了自己的国家了,一些行为举止都是要收敛一下。
一些话语在说出来的时候也是要经过再三思考的,要不然的话一句话很可能造成很多的伤亡。
这种事情并不是没有出现过。
在历史上也是有很多情况出现,就是因为一些高级官员语气稍微重了一点,就被另一个国家认定是挑衅并且发生了小规模的战争。
不说重话并不是怕对方,而是有一些事情是担待不起的,无论是对于攻方还是对于守方,这种代价都是难以接受的一个代价。
只是站到两边的情况去考虑的话,很多事情都是很敏感的,也就是不为个人意志所转移的,当两国高层的官员相互接触的时候,更加要注意这样的一个情况。
一点小小的事情就可能引发一个巨大的变动,有些事情宁愿是错一千也不愿意是放过一个。
莫长吉自然也不会把这种事情给做出来的,让莫瑜自己去肯定不放心,自己让别人带过去也不放心,最后就是自己去也不行。
所以最后最后的选择也只能够是吓唬一下莫瑜了。
现在莫瑜即使想去,如果说清楚了这个利害的关系的话,莫瑜应该还是会忍住心中的冲动的,毕竟现在有一定的年龄了,也经历过不少的官场上的事情,哪边重哪边轻还是略微能够体会到的。
莫瑜听到白云一这样说之后,也是轻轻地笑了一下:“怎么还什么事情都能让你知道呀?你又不是我们家儿媳妇。”
莫瑜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就有些后悔了,也只是呈一时口舌之快而已,这个时候的莫瑜很怕白云一生气。
因为好像白云一和以前不一样了,这个女性化的程度现在变得越来越高了。
所以还是害怕呢,万一真的有些发火虽然在安信毕的面前不好发出来,但是事后的话还是感觉自己比较受伤。
还好的一件事情就是白云一丝毫没有在意这件事情,反而开启了另一个玩笑:“哎呀可惜呀你们家的大门我是进不去哦。”
安信毕听到这两个人一唱一和也是感觉非常的好玩:“我看到二位郎才女貌有何不可呀,要不然的话带我们三十八城就成婚了吧,到时候也可以入我三十八城的学堂之位,这件事情虽然有些难办但是我全权解决了,包在我身上就可以了。”
前面已经说过了当地的人生一个小孩都是要去学堂去做一个信息注册的,有一个信息注册上学堂是一件比较简单的事情了。
但是外地的人想在本地成婚的话还是需要走不少的程序的,所以安信毕才说包在他身上。
莫瑜没想到就是开了一个小玩笑,竟然引起了那么多的事情。
想到和白云一生一个小孩,莫瑜不知道为什么,想到这件事情之后就感觉到不寒而栗。
首先就不说这个常坡会不会掐死他,就是说他们两个人生出来一个小孩的话,估计这个母亲是没有任何的耐性去把他拉扯大了,想到这件事情的时候莫瑜就感觉到是非常的恐怖的。
莫瑜赶紧的摆了摆手:“好吧好吧我刚才错了不应该开这个玩笑,要不安兄继续说一下刚才的事情吧。”
白云一知道他们两个可能要谈一些正事,所以也没有继续这个话题就是在旁边听着。
这个时候的白云一简直就是一个真正的家庭妇女,在该说话的时候说话,不说话的时候就不说话,而且看起来十分的善解人意。
竟然还时不时的把这个酒给莫瑜还有安信毕给添上,就这一点就已经非常的给在外男人的面子了。
虽然莫瑜并不是白云一的男人,但其实是一个朋友也是做得非常到位的。
所以莫瑜看到这样的一个情况之后心里也是略微表示了一些满意,满意的程度也是非常的高的。
安信毕继续了刚才的话题:“据传在河马口上栏里越扎聚集了不少的军队,有人说是五千一万,有人说两万三万,但是有人也说是十万多的军队。”
莫瑜听到这样的一个说法之后心里就有些好笑,其实十万是绝对不可能的,就算是真的打仗的话也不一定会把十万的军队放在北大城的边上。
其实在攻击城池的时候,并不是军队的数量越多越好,因为作战的面积就是那么大,有时候五千的军队攻城和十万的军队攻城没有什么太多的差别,能够作战的那些军队也就是这些。
而且作为那么大的一个城池,肯定是有一个主要进攻的方向,想把所有的城池都能够进攻的话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选择好主要的角度就开始攻击城池,占领好城池的一些主要的地方,然后再循序渐进朝别的方向进发,只要这一个小口子突破了的话,那么清理城池也就是时间上的问题,只要做出了指挥不是特别的傻。
所以攻击城池的时候部队的数量并不是决定胜方和失败方,真正决定着胜负的原因就是这个军队的意志!
尤其在攻打城池这个问题上面,军队的意志才是最终决定着胜负的最主要的手段,溃兵千里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军队在攻击冲刺的时候为什么还需要驻扎那么多的部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补给前方攻城的部队,也就是说做一个掩护,另一方面就是防止对方支援部队的骚扰,让这个攻城的部队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攻击城池上面。
这些就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了,那就是说这些部队其实很大的一部分因素就是保障后勤的,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的。
所以莫瑜觉得这个说法应该是有些欠妥,正面攻击是绝对不需要那么多的部队,更何况还没有发出来一个战争信号。
莫瑜觉得这件事情是有点蹊跷的,因为如果发生战争的话那完全没有必要驻扎在河马口了,驻扎在那里显得多此一举,那个地方是能够防守但进攻的话其实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
因为河马口离北大城还有一个非常远的距离,攻城的话是完全能够反应过来的,如果那么长的距离还反应不过来的话那北大城所有的将士都是吃白饭的。
而且北大城在草原上是有一个前沿观察哨的,这一点莫瑜是非常非常的清楚的,因为莫瑜是去看过那个观察哨的,所有的装备一应俱全。
甚至也有一些机关,虽然驻扎了也就是一千人到两千人左右的样子,但是凭借着那些长时间的建筑,凭借那个地方的熟悉程度抵挡五千人以空的时间的进攻完全没有问题。
只是说如果真的遇见这种情况的话撤离就可以了,完全没有必要去强行守那个地方,那个地方的军用价值不高,也不是一个天险,很多地方都可以绕过去。
所以说完全都没有必要真的遇见大规模军队的话,直接提前撤离,除非是在大雾天的时候被骑兵突袭,要不然的话是无论如何都能够反应过来。
当然了前提还是那句话,就是前沿观察哨的指挥员反应比较快捷要不然的话其他都是白谈。
莫瑜在心中就想了一下,如果说河马口驻扎了军队的话,其实数量也不会特别的多,莫瑜觉得最多也就不超过一万的样子。
莫瑜对元族的了解还是很高的,元族那个皇子能够掌控的部队是有限的,最主要的父亲还是怕儿子之间相互残杀。
如果军队掌控的过高的话,很容易形成一方对另一方的压制,即使压制不了,也会形成一些比较大的伤亡,当然前提是在斗争的情况之下。
栏里越扎虽然属于一个直系亲属,但是相信掌握的军队的情况也就是在两万到三万左右,但是就这些军队来说,也有很大一部分的军队数量是有一些特定的任务的,也就是说没有什么特殊的情况之下不可能被全部调过来。
除非是元族首领死了。
碧月剑 第二百四十七章 防守挺严密
但是莫瑜知道说话的时候不必着急反驳,因为人家有的时候说话只是说一下这个传言,可能后面还会做一个补充。
果然安信毕继续说:“但是我觉得这句话有点离谱了,有一件事情是真的,就是当时前沿的观察站,你知道那个观察站吧?”
莫瑜点了点头说:“知道知道我当时还去过呢,一个防守挺严密的小山丘。”
莫瑜是真的见过那个小山丘,而且还到里面观察过,周围也都好好的看完,所有的设施一应俱全,水食物还有防护措施,甚至说大夫,厨师,还有一些长工,这些都是有的。
虽然说人员上只有一千到两千,但是能够战斗的人员其实是很多的。
数量大约能够达到七百到八百左右,当然并不是固定的,不同的军队轮回值守,并且在固定的时间还进行一个实战演练。
到时真的把锅碗瓢盆儿的什么东西赶紧收拾出来就赶紧的跑了,这就是一个演戏的方面,莫瑜也是见过的,而且看那个逃跑的速度是非常的快。
没有花多少的工夫就跑得飞快,当时莫瑜还有点诧异,这就是传说中的军事演习吗?这个不就是练习逃跑吗?
当然了这个是有很多的原因的,当初王源夫命令那些军队逃跑的时候,就是为了减少一些损失,毕竟那个小山丘就如大海中的一个小岛一样,飘渺不定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别人干掉了。
与其这样的话还不赶紧划船跑还等什么?
难道还要等鲨鱼过来咬你吗?
这方面的练习是很到位的,或者说是一个很正确的做法。
当初练习的时候真的是把锅碗瓢盆加上马匹什么乱七八糟的都带走了,除了那些没有办法带走的家底之外几乎就是没有什么了。
行动的速度也是非常的快,从王源夫那一次下的命令就可以看出来了,
接受到了一个城中的信号,立马就开始撤退,前前后后不过一空的时间,比一空还要短很多。
这种军事练习是很有必要的,甚至相对于那种战斗的军事演习来说更是有必要的。
其实那些以战斗的军事演习的话无非也就是考虑军队的机动性和执行命令的程度,如果说真的两军交接的话基本上是不太容易出现的,或者说这种练习是不太容易实现的。
大部分情况下还是考虑这个机动性还有执行命令的速度,他是个执行命令的速度到达的时候也就是说明这个军事演习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军事演习。
那既然是演戏这样的一个东西,那就说明无论是前进还是后退,无论是打仗还是撤退那都无所谓了,只要完全能够达到一个这样的效果就行了。
可以从从中推断的事情就是北大城应该很长时间都演习过大范围的撤退,就比如说北大城整个城池的人员撤退,只是看起来这种保密的程度还非常高。
莫瑜都不太了解这样的一个情况。
安信毕点了点头:“前沿观察操曾经大规模撤离,当时士兵接受的信号有人觉得只是一个临时演习,但是上级指挥官的命令却是把能够带走的所有东西都带走!”
到安信毕说出来这样的话的时候,莫瑜也稍微明白了安信毕其中了一些话的意思,这个语气最后是非常的重。
把所有的能够带的东西都带走,那就说明了一件事情,很可能就是发生一些危险了,或者是受到了一些未知的威胁,这样的情况显然是很可能出现的。
刚才所说的把能够带走的东西都带走,那是说的明面上的东西,也就是锅碗瓢盆,还有一些能够活动的活物。
但是安信毕刚才说的话语气有些重,刚才话的意思其实就是,把一些原本不需要拆掉的东西,就是平常演习的时候不需要拆掉的东西,但是如果真正遇到了一些情况之后,这些东西拆掉也可以带走。
把这些东西也给带走了,这就和刚才的演习有一点不一样的地方,虽然两者之间都是能够尽可能的带走尽可能带走的东西,但是面临的情况不一样的时候这两者也会产生细微的差别。
如果举一个例子说的话,就是如果当天发生了大雾的天气,在远距离对方军队行军的时候根本没有看到对方的踪迹。
但是等到看到对方踪迹的时候,好像这个的时候有点晚了,没有办法和北大城汇报,即使能够和北大城汇报也没有办法发出来一个有效的回执信息。
那这个时候指挥官肯定下一个命令全部轻装前进,前提是不与对方打架的情况下,如果对方真偷偷地摸过来了,而且还是骑兵的话,我基本上只能是死拼了。
前沿观察哨骑兵肯定不是特别的多,能够配一两百匹马已经非常的多了,而且其中的很大一部分还是拉马车装重物使用的,洪兽就更加不需要多说了。
如果真的面临这样的一个情况的话那直接就不需要跑了,能够干掉多少就干掉对方多少,什么长工啦厨子啦肯定抄起来手中能够永久的武器就得依靠这个天时地利和对方打了一架。
并且放狼烟,或者是派出小规模的骑兵通讯兵,报告北大城,看是否能够坚持到北大城援兵到来的时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