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月剑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莫然兮
毕竟这样的事情总是要一级一级的上来的,如果说实在是不行的话那才能够轮到自己插手,也就是说被审判的人对这件事情非常的不服气,所以才会上访到城主,上访到长老,上访到区级。
但是莫瑜想来就有些不对,所以还真的就问出来了一些端倪。
姜良说了一个不太符合法律的事情,但是从其他的方面都是比较符合的。
这个事情是当地的一个商行,这个商行原先的时候是做过一些不太好的事情,但是已经被惩罚了。
不过在其他的地方又有了一些苗头。
但是在这个地方没有任何的犯法的迹象,之前在表面上没有任何方法的迹象。
上峰来了一封信,这封信上写着,因这个商行漏了一千宇左右的税收,让莫瑜立马把这件事情给查清楚。
这件事情也确实算是一个非常小的事情,根本不值一提,这个商行一天的税收都比这个多,看起来也是一个很少的数字。
所以莫瑜就觉得有些奇怪。
于是乎就问了一下姜良。
姜良把这个事情说了一下,但是说了就是有些让莫瑜感觉到不舒服,佳良的意思是说就是上峰决定要惩治一下这个商行,甚至想要让这个商行在三十九城直接退出。
说来是不符合法律的一件事情,真是应了那句话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一场就是为了能够让那个商行退出所以故意找的毛病。
就这件事情而言,其实在莫瑜的心中是存有一些怀疑的,虽然说姜良在这里做事情非常久了,也不认为这个事情就是一个这样的情况。
但是姜良其实在说话的时候也没有完全确定,只是说了一下,然后又和莫瑜说让莫瑜问一下。
姜良在这个地方呆了那么长的时间自然也是知道这边的一套规矩,虽然不确定这件事情完全就是一个这样的情况,但是也是八九不离十。
不过还是让莫瑜去问一下段长老。
莫瑜本来就有些不太相信,不会相信竟然如此做一些不符合法律的事情,所以说就去问了一下段长老。
当然在路上的时候就开始想这件事情,想着想着这件事情就觉得越来越不对劲,越来越觉得姜良的说法是一个比较正确的说法。
不过心中还是有些不相信。
到了长老府之后,见到了段长老。
莫瑜当然就不会原模原样地去问,不会去说这个是不是让我充值一下这个商行,这样的话太过于直白了,就算是一个年轻的莫瑜,也知道这个事情需要转着弯儿说的,要不然的话感觉是不是有些不太好。
毕竟这样的话不能当面去说,如果是真的话那实在是太过于不要脸了,而且这样的话根本没有办法上台面。
所以莫瑜就问了一下:“这件事情我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不知道段长老有没有什么好的法子。”
段长老当时的说法其实在暗地里也隐喻了一下,段长老肯定是知道其中的情况呢,这封书信没有经过段长老直接放在莫瑜的身上,其实估计也是段长老的意思。
段长老笑了笑:“这件事情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看看还有没有什么更大的罪责,这个还是要多挖一点啊,多挖一点的话也许会发现更奇妙的事情。”
这个意思就不言而喻了,就连莫瑜也已经听懂了,就是要干掉这家商行,有没有理由无所谓。
还是那句话说的好,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没有证据也要创造证据,没有罪责也要创造罪责。
虽然说莫瑜心里面感觉到怪怪的,但是这件事情还是要去做的。
其实莫瑜在心里也知道,这家商行从资料上看来确实没有那么光明正大,尤其是在刚入住这个商业街的时候,其实莫瑜也去看了一两眼。
发现这个地方的人从上面到下面都流露出一种非常嚣张的气息,但是这件事情总不能因为人家嚣张所以判人家一个罪责,
平常的时候一些税务上的问题基本上都是一些非常完善的,再加上平常的时候对于门口的一些自己的责任也是负责的非常到位。
所以莫瑜也就渐渐的忘了这件事情。
这一次又来了这件事情之后,并且莫瑜已经确定了,于是乎就告辞离开回到城主府。
在回去的过程中就在想这件事情究竟会怎么办,怎么才能够了事化小,小事化大。
因为让人家从这个地方搬出去的话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人家肯定会上访,怎么才能够让她心甘情愿的从这个地方搬出去,这件事情当然也是一个学问。
当然也是一个不体面的事情。
以前的时候莫瑜从来没有办过这样的事情,他从历史书上也是看过一些端倪。
做法也是非常简单明了,如果想让外人能够看起来这件事情非常的正常,并且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搬出去的话,那就需要一件事情了,这件事情就是一定一定要创造一个罪责,让外人觉得这个罪责就是应该在他们的头上。
一般来说就是杀人贩卖一些不能贩卖的东西。
回去之后其实莫瑜就有了一个大体的想法,在这些商行当中最不能贩卖的东西就是盐,这个东西是国家掌控,规定哪个商行才能够去卖这个东西。
也就是说营业许可,但是如果其他的商行要私自卖这个东西的话,肯定是需要受到非常大的惩罚的。
莫瑜就已经想好了用这个来找一些由头,先去查一些税收的情况,然后再由这个东西借机生事。
当然了这个事情一定要做得相当的缜密,所以说就这个事情而言一定还是需要一些比较好的想法,还是需要一些身手比较好的人。
回去之后就想了想,然后问了一下姜良。
姜良也是给出了一个主意,这个主意其实比莫瑜的好多了,那就是单发弩,或者是连发弩,军队上专用的那种,如果放在他们家的话,正好被查出来了的话,肯定不用多说直接先抓进去再说。
然后再顺水推舟,等到人家来求情的时候,和人家说死罪可免活罪难逃,那还是从这里离开吧。
于是乎这件事情就完成,让别人看起来也是非常的正常,而且还完成了上峰交给的任务,当然了这个手段其实看起来是有些不健康的。
这也就是传说中的小事大办。
这也就是莫瑜得到了一些经验所在,当然了还是那句话,这种经验不算是一个比较好的经验,甚至是教人如何学坏的经验。
当然了确实也是一些需要去做的事情,这种事情的一些做法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想要快速的解决这个事情。
如果按照平常的一些审判的方法的话想要快速解决一个件事情至少也得需要半个月以上,这个还是最少最少时间。
因为这个事情他是有前面的案子压着的,我可能先把这个案子直接提到前面来,案子要一件一件的审判。
加上还得找证据找证人乱七八糟的事情,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要解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说按照普通的方法的话至少也得需要半个月左右,甚至说如果处理不好的话一个月左右都是有可能的。
平常审判一个比较纠纷的案子的话,审判堂至少也得花费一个月以上的时间,两个月左右的时间都是一个正常的操作。
因为审判按着肯定不是一次审判案子就完毕了,还需要二次审判三次审判等等等等,所以说,想要达到一个既定的目的通过普通的手段是肯定不可能的。
只能够通过这样的一个手段。
其实你如果把这件事情交付给一个人的话,就说明上峰对这个人还是比较信任的,要不然的话也不会把这种损害官家形象的事情交付给一个人去办。
哦而且这种事情一旦扒出来的话,就算是那些人是穷凶极恶的人,也会影响一些平民的气氛,也会影响一些人的情绪。
所以这样的事其实相对来说也是比较信任的人才能去办的,于是乎莫瑜其实应该还能够感觉到一些庆幸。
但是姜良不愧是一个老辣的人,只是提出了一个这样的想法其实更加到位。
毕竟贩卖私盐其实这件事情说严重也严重说不严重也不严重,数量不是特别多的情况之下交罚款蹲监狱就可以了。
但是如果数量特别多的话可能就是杀头之类的,但是想要把很多数量的盐放到人家的这个地方的话,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那些人不是傻子。
其实莫瑜怀疑这些人应该是做过一些比较不好的事情才被上峰给盯上了,但是又不能私自去搜查,因为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搜查不到还可能打草惊蛇。
于是乎用这样的方式迫使他们搬离,把他们一些地方给去除掉,也不见得是一件不好的方法。
这个事情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完美的,于是乎莫瑜就着手去办这件事情。
但是这件事情就不能再继续麻烦段长老了,毕竟这样的东西沾的人越少越好。
莫瑜亲自去找军机堂,找到了军机堂的堂主,于是乎借了一个单发弩,又找来了那些小组的人,也是军机堂里面的人。
在前面的时候就已经说过了,就是军机堂的小组有一个专门研究武学的小组,这里面的人的厉害程度就无需多言。
当初在对抗施博张的时候,今天使用了两招左右,就把施博张给打趴下了,而且这还是一些留手的情况。
拍这样的人去再合适不过了,一方面是身手比较好,另一方面的话,如果真的不成功逃出来应该也不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
于是乎就和军机堂堂主商量了一下这个事情,当然了,这种事情自然是越少人知道越好。
最后这件事情当然也是成功了,知道的人非常的少。
其实成功这个过程并不是多么的复杂,也没有小说写的那般惊心动魄,这样的人群想栽赃这样一个小小的分行的话简直就是太容易了。
莫瑜派审判堂的人,还有执法堂的人去查一下他们的税务情况,并派了几个专门的查账的人。
到他们的账户上查了半天。
“一不小心”就发现了一个军队用的设备,于是乎当场就抓进去了!
这件事情就变得复杂了许多。
账目也就不成为一个重要的事情。
于是乎有人连夜就找到了段长老,但是段长老表示这件事情完全不知道,这件事情完全是由城主一手操办的。
于是乎继续去找,又找到了莫瑜。
莫瑜表示这件事情很难办,毕竟是一个军队专门用的东西,肯定是你们的手下有人去盗取了这个东西。
不过现在还好的一件事情就是还没有往上说这件事情,但是莫瑜表示他兜不住,当时很多人看到了。
于是乎那个商行的人以为莫瑜想要钱,就给了莫瑜很多很多的钱。
莫瑜没有把这个钱要了,表示也不敢,但是看待对方如此诚恳的情况之下,之后就给他们出了一个主意。
放弃这个地方,让别人都看不到你们,也就想不起来这件事情,这样的话莫瑜还可以做主把这件事情压一压,如果让上面知道了你们有军队的设备的话。
那么这件事情简直就是不堪设想。
于是和莫瑜基本上就是连哄带诈唬,把这个家伙直接给吓跑了。
这个家伙也是一个分行的管事的人,把这件事情上报给总部之后,总部立马就害怕了,估计也是在查在查可能会查出来一些蛛丝马迹。
立马就下命令把这件分行给关闭了,连剩下的钱都没有要,快马加鞭地就离开了这个地方。
里面的东西可能该扔了就扔了,一夜之间就搬了一个精空,所以说这种事情也就变成了一个这样的样子。
最后也是如莫瑜所愿,上峰也是表示非常的开心。
这个例子就是说小事大办,看起来过程不是那么的复杂,这毕竟是违犯一个章程的事情,也就是说这种事情确实是非常复杂的,至少是从这件事情本身上是非常复杂的。
这也就是莫瑜和施博张说的这件事情。
其实在别的地方,出现这样的情况数不胜数,在历史上也是有过的,就连一些皇帝想要除掉一些臣子的时候也是用这样的一个方法。
莫瑜把这个事情和施博张稍微的说了一下,说的不是特别的清楚,就是稍微点拨了一下。
施博张就立马明白了。
看来这个城主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其实就莫瑜所当的这个城主而言,你就是一个最简单最简单的城主了,看看人家安城主就知道了,那才叫累的一个狗一样。
不但需要接待外宾,而且负责的领土也比较大,矿产资源等等乱七八糟的事情每天都有,说这个城主是一个迎客的小二也不为过。
所以说莫瑜当的重组其实也算是一个非常闲适的城主了。
基本上这样的一个地方就是锻炼人的,这个事情也算是一个比较不太正常的事情。
碧月剑 第五百四十二章 重农抑商
如果让一些平民知道的话这件事情也算是比较损害国家公信力的一件事情,所以说这种事情就算是能够发生但也不是特别的常见。
因为如果真的让一些商人知道了的话,虽然表面上来说不敢说什么,但是私底下一定会讨论这件事情。
其实极国的一些政策是比较不符合原先朝代的一些标准的,就比如说重商这一个事情,虽然对商人的控制力比较足,那是以往的朝代大部分的这种社会基调还是重农抑商。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粮食的产量的问题,粮食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如果一个国家粮食能够足够的话那么这个国家就能够长治久安。
当然了这是一个其中的一些概率,还需要很多的事情的结合。
其他的事情的话也是需要的,不过作为人民之本,作为国家之本,以往的这些政策确实是应该去做的。
所以说极国算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朝代。
当然了并不是重商抑农,如果说具体一点的话就是双方都挺重视的,重视商业的好处就已经体现出来了。
整个极国都处于一个繁荣富强的地步,加上吸取了别的地方的血液,所以底层的生活是非常好的。
另一方面农业要做好,但是不让每个农民不会因为一些天灾人祸导致他们颗粒无收,导致他们没有饭吃。
在极国只要是认真干的话,基本上是饿不死的,但是这种情况在别的国家就不一定了,也就是说如果是在别的国家的话。
就算是你很努力,有时候也会饿死,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多方面的发展,换句话说就是单一的发展导致抗击打的能力不强,抗风险的能力也挺弱的。
最后的结果也就导致了整个机场处于一个动荡的环境当中。
其实救灾这种事情极国也不愿意去做,并不是因为这种事情比较浪费钱,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救灾无论是给钱还是给粮食都会养成一些人民的懒惰性。
以前的朝代就发生过这种情况。
在以前的时候有一个地方,发生了一些灾难,这些灾难导致了地里面的庄稼全都死了,之后国家就派了赈灾粮,而且还发放了赈灾款。
但是有的农民就发现了,也就是说他们就算是不种地也能够有饭吃,似乎很多农民就选择了不种地。
并且说了一些理由,当地的官员在第1年的时候就觉得可能确实是出现了一些这样的情况,于是乎上报给朝堂。
并且要求朝堂发下来赈灾款,第一年的时候是这个样子的,第二年的时候还是这个样子的,到第三年的时候才发现有些不对劲。
因为为什么每年都是发生一些灾害,似乎派了一些人过去看一下,结果就发现地里面连庄稼都没有。
那就不要说最后收庄稼了。
因为有一些人发现他们种庄稼交了税之后还不如那些没种庄稼的人,于是乎他们也就变成了那个样子。
最后的结果就变成了这样的一个事情,所以并不是所有的阶级的人都是好人,并不是能够经受住一些苦难的人就是好人。
好和坏和阶级之间的关系没有什么太大的牵扯,所以说也吸取了这方面的教训,宁愿让他们自己能够获得一些金钱,也不愿意白白让他们吃白食。
吃白食这种事情是会上瘾的,其实对于一些底层的人来说。
宁愿少吃一点,只要不受苦不受累的话。
种庄稼本来就是一件很苦的事情,非常苦非常苦,没有种过庄稼的人是体会不到这种苦的,这种苦和训练有很大的不同之处。
士兵的训练和农民种庄稼是有一个天差地别的差距,看起来消耗的能量差不多,但是其中说产生了一种巨大的压力是完全不一样的。
所以说也就造成了这种心理的存在。
于是乎极国在赈灾的时候除非是一些大型的灾难,不然的话是不会直接发放赈灾款,我不会直接发放赈灾的粮食。
就会换一种方法,让这些人去工作,并且付给他们薪酬。
这样的方法其实看起来给的钱都是一样,但是最后能够得到的东西也是不同的,国家能够得到不少的东西。
就比如说修河堤修路,是在某种方面上来说,国家也是收回了一定的成本,毕竟修路修河堤甚至说修房子,如果不用他们的话用其他的人也是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
所以说就这件事情而言,结果做的还算是比较不错。
但是有一个比较好的方面,这个比较好的方面就是发放薪酬的时候是不会按照全部的薪酬发放。
就比如说一个男丁,他在干这种工作的时候如果他有家人的话,三成的薪酬是给他的,因为这个时候是包吃包住,他就没有什么太多花钱的地方。
剩下的钱全部都寄给家人,这一点是国家负责,让这个家庭也有所能够承受压力的地方,其实大部分的人就算不这样做,也会选择这样的方式。
不过确实有人不愿意这样做,这也算是强制性的方法,效果还算是不错。
一些大型的灾难包括什么呢,就比如说洪水,这种灾难是属于非常大型的灾难,因为这样的灾难会导致失去家园。
那么这样的话甚至会派兵帮他们修筑家园,所以这种是属于大型的灾难,如果时间发放赈灾款的话也无所谓。
其他朝代的重农抑商基本上就是限制商人当官的途径,就是把商人当成一个地位最低的人,虽然说他们能够挣很多的钱,虽然说他们的享受非常的好。
但是他们几乎是没有什么当官的权力的,大部分的商人是没有当官的途径,这就是其他的朝代重农抑商的一个主要的手段。
作为大量的人其实都比较好面子,如果说家里面有一个当官儿的话那就感觉到倍有面子,就算是有钱没钱,这都无所谓。
面子感觉非常好,所以说当官的看起来阶级非常的高。
但是就抑制了这个阶级的攀爬,先把农民归结为比他们地位还要高的一群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保持国家的安定。
当然如果商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那么这个事情就会可能有一个反转,也会提升底层人民的生活。
农民在做工的时候其实是有一个非常大的时间浪费的,在春天的时候或者是在冬天的时候基本上都是闲赋在家,这样的话就会浪费一些赚钱的机会。
有人想去赚钱的话都没有途径去赚,所以说就这种事情而言,极国做的非常好,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商业发达的原因。
无论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还是间隔性的,只要是想找的话基本上就能够找到,有一些地方还是国家应许的地方。
也就是说国家也缺人的地方。
那些看起来比较浪费的时间已经能够利用起来了,这些时间利用起来了之后就能够创造很多的收入,甚至有时候比农活赚的还要厉害。
所以这也导致了另一方面的事情,另外的一个方面的坏处,这个坏处就体现在有些农民全心全意的去做点事情而选择不去做农活。
这个坏处的话其实对于整个国家来说也算是覆灭性的,正常的话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这个平常的意思就是说没有发生战争的时候,也可以进口别的国家的粮食,你要是能够让本国的居民吃饱饭就可以了。
但是很显然这种事情是不能够长期的,但其他的国家发现了这个事情的话就会拿这样的一个事情去要挟或者是威胁。
如果再发生战争了的话那这种后果更加不堪设想,万一供给自己粮食的国家这个时候就突然不供给粮食了,简直就是致命性的打击,又或者说提升价格到达一个无法接受的地步。
所以就这样的事情而言,一个国家的粮食至少也要达到本国居民的一年的口粮再加上一些储备,储备的话基本上也是一年的口粮。
也就是说只要是能够稳定一年的口粮就可以了,长时间的范围的话就是说能够供给基本吃的就可以了。
但是如果商业收入过多的话,这种平衡就会打破,那么谁也不愿意去做一个又苦又累的活,又会选择一个相对轻松而且挣钱挣的比较多的。
所以极国又会多出来另外的一个政策,这个政策就是对商业的某些抑制,这一点的话无论是商人还是国家都愿意看到。
那就是降低这个金钱,也就是说降低这个薪酬,并且规定不允许超过多少多少,这个是经过核心的计算,经过很多朝代很多时间的计算。
嗯于是乎这个结果就出来了,规定不允许超过多少,大约的话基本上也就是一天在五十左右。
如果是耕地的话,其实每天的耕地到了总体卖粮食的时候,赚的钱要比这个多不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