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军需来大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浪子边城
而正是此时,压死大军的最后一根稻草出现了。一直坚定广州府不出马威将军带着城中仅剩的两千多人马冲杀了出来。南明大军一出现,匪军更加的混乱不堪,自相践踏者数不胜数,跪地投降者一片接着一片...
......
南明京都之地南京。
原本在这里的皇宫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修缮,倒也是显得大气磅礴,新装修过的政事殿成为了英宗朱祁镇会见重要臣子之地。
天已经亮了起来,几位重臣早早就来到了政事殿,一个个心中惴惴不安。
南明实行是六天一大朝,两天一小朝的议政规矩。
所谓大朝便是在京的四品以上官员无特殊原因都需要参加的朝会,那时大家就可以把发生在手头上不好解决的事情呈报给皇上,由大家商议处理。
小朝会,便只有一些三品二品以上的重臣才能参与。朝会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问题,往往事关到谁的时候,自然就会召哪位臣子进殿面圣。
只是昨天才是小朝会的日子,但天不过五更时,宫中的太监便去各府传旨要他们进宫面圣。如此紧急之下,必然是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情,以至于进入政事殿的重臣们一个个都是心神不宁。
在看来参加小朝会的臣子,竟然是六部尚书都到齐了,波及的面如此之广,也就难怪大家心中更加不安了。甚至有聪明人已经猜到了什么,在此时期,能让皇上如此心焦的,怕也就只有南方的战事了吧。
众人正自猜测和惴摩之间的时候,殿外传来了脚步之声,在太监总管曹吉祥的陪伴下,英宗朱祁镇走进了大殿之上,来到了代表九五之尊的大椅上座了下来。
“臣等参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待朱祁镇座下之后,众应旨而来的臣子们便跪倒在地,出声而言。
“平身吧。”朱祁镇目光如炬,在每一位重臣身上扫过了一遍,随后言道:“曹吉祥,将三更时分收到的八百里加紧传阅给众爱卿看看吧。”
“是。”曹吉祥答应了一声之后,便端着一人木匣,送到了吏部尚书陈循的面前。
尽管六部看似是平等,可吏部尚书一直有着天官之称,因为主管官员的考核的任免,自有见官大一级的说法。陈循本人又曾任过内阁重臣,此时先把消息传递给他知晓,倒也是合情合理。
陈循双手伸出,打开了木匣,将信件取出,很快的浏览了一番之后便一脸严肃的将信件送了回去。继他之后,户部尚书王佐等人也一一看过了这八百里加急的信件。很快众人都知道了信中的消息,殿中即便得安静了许多。
这似乎已经成为了某种惯例,一旦有大事发生的时候,往往臣子们便会惜言如金,或许是他们也知道,越是大事越是不能轻易的表态,不然一句话说错,可能就会大祸临头了吧。
众臣不发一言,朱祁镇看过之后目光中带着少许的愠怒,他恨这些平时口口声声为国为民重臣明哲保身的态度,一到关键的时候,总是先自保,从不知道主动为皇家解决麻烦和问题。
只是法不责众,他总不能因为重臣的不表态而治谁的罪吧。即然他们不主动开口,他便一一点名即是。“爱卿们都看过了,云南形势危机,叛逆朱徽煣得交趾相助,总兵官梁珤死于阵前,局势颤危,湖广总督王来请求再派援军良将,众卿可有定计否?”
总兵官梁珤也算是知兵之人了,但依然还是死在了阵前,这的确出乎了众大臣们的意料。如今听到皇上问起对策,一时间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无人敢发一言。
朱祁镇的话中之意,大家已然听出,湖广总督王来要求的是援军和良将,而其中援军倒是次要的,在知道交趾答应朱徽煣出兵之后,南明朝廷就开始已调拔军队之举,如今业也准备的差不多,先期赶去的援军便有五万人。
虽然援军的数量或许达不到先期的希望,但如果运用好了,倒也可堪一用,只有给足了南明准备的时间,再度调兵和征兵就是。但就是何人为将才是难事。
大明在经历了成祖、仁宗、宣宗三位皇帝之后,看似国家十分的强盛,可随着重文轻武的策略实施,战场之上可用之将已然不多。土木堡一战之后,一些能战之将更是死之不少,在加上大明有了南北之分,如今朱祁镇手中可用的良将更是屈指可数了。
用兵先选将,这已经成为了一种战场惯例,没有良将,即便是派出再多的军队怕也于事无补的。
只是这良将又岂是天下的雨水,随时可落呢?那是一定要经历过战阵,且往往身经百战之后才会出一良将的,纵看南明,显然是没有这样的人了。
当然,要说瘸子里拔将军也并非没有,比如说兵部尚书邝野便是知兵之人。但一来他年纪的确有些大了,怕是经不起战场的颠簸与劳累,二来如今正在整顿各卫所,也发现了不少的问题,若是此时将其人调开的话,容易引来内部不稳,如此便可能会动摇了南明的基石,方才更是可怕之事了。
不能用邝野,再想选良将便是难事,这才是朱祁镇召来大家的原因所在。
朱祁镇是想不到什么合适的人选了,这便叫来大家,请重臣举贤。但这也同样是难为了这些重臣们。要说平时推荐人任某个文官差事倒是好办,甚至大家还会抢着安插自己的人手,毕竟治理一城一地,即便是出了一些纰漏也于大局无碍,最多就是落一个不识人的名头到了,但这可是战场呀,如今云南的局势又是如此的危急,倘若是一战不利,身死战场不说,更可能会直接动摇了南明的根本,这个罪名可非是某一人可以吃罪的起。
知道干系重大,便无人敢于此时推荐人选,一个个大臣们装聋作哑的闷头不语。
果然没有人于关键时刻分担国事,朱祁镇内心震怒的同时,目光即落在了吏部尚书陈循的身上,“陈爱卿,吏部管理天下之官员,可有合适者?”
带着军需来大明 第三百七十四章 以俘充军
被一点到名字的时候,陈循便自心中叫苦,但他也知道自己的职务在这里,这样的事情总是跑不掉的。想-免-费-看-完-整-版请百度搜-为此他抬起头来,一脸苦楚的说着,“皇上,臣主要负责的是各州府和再京官员的考核与任免,至于军队的事情涉猎不多,脑中一时找不到合适人选,但臣下回去后会好好调查一番,看看有无人可胜良将之职。”
没敢直接的推诿,但话语之中也将自己心中之意尽数说了出来。归结起来就是一句话,问文官的调动他是知晓的,但说到武职之事他是知之甚少。
“哼!”知道陈循这是在推卸责任,朱祁镇面露不快的哼了一声,然后目光一转落在了户部尚书王佐的身上,“王爱卿,户部管及全国的银钱,也管着军中的粮草和军械,不知平时在做此项考评时可有什么优秀的人选推荐给朕吗?”
“皇上,军中所用大多相同,并无什么特别出色之人,臣一时间是真的想不出来。”王佐硬着头皮说着,也意在告诉朱祁镇,他只是管钱粮,像是这推荐良将之事本非是他职责之内,问他是不会有什么答案的。
接连的两位尚书都找了缘由,朱祁镇一气之下又分别问了其它几问的尚书,可依然还是没有得到任何的答案,最终目光落到了兵部尚书邝野的身上,“邝爱卿,你执掌兵部,不知现在可否有合适的良将推荐给朕?”
问及邝野,这也是无奈之事。原本朱祁镇也知晓,倘若是真有合适人选的话,怕是邝野一早便站了出来,那没有动作便是说明他无人可荐了,可事到此时,他也只能一试。
被问到的邝野,相比于其它几部尚书神色间倒是镇定了许多,“回禀皇上,如今兵部正在进行自检的调动,暂时还未发现什么带兵出色之人。只不过即然皇上问起,臣还是推荐忠胆公,他如今正在广东平叛,不如等他解决了那里之事,在将其调到云南主持局面”
邝野还在说着话,但龙椅上的朱祁镇已然是一脸的通红,一脸的怒气道:“够了。”
打断了邝野之言后,朱祁镇便怒向着邝野说道:“你可知道,你派出的关鹰天天以战报告知广东局势,他是如何说的吗?今日太平无事,三军未动,一切事常。这便是关鹰的密报,而天天都是这句话,朕都可以背下来了,你现在说要将希望放在忠胆公的身上,可知有信口开河之嫌?”
“是呀,是呀。邝尚书怎么还能去提那位忠胆公呢?广东之事不过是一群乱匪做乱,且多是未经训练的乱民而已,根本没有什么战力可言,素有战神之称的忠胆公便都畏敌如虎了,倘若是在将其调到云南,那还不知道会被怕成什么样子,这样的话以后还是不说为妙,以免引得他人耻笑啊。”礼部尚书刘德站了出来,一幅指责杨晨东办事不利的样子说着。
原本因为杭州知府齐不申的事情,杨晨东并没有卖给刘德面子,他就心生芥怀。随后在杨善出使北明的事情上使了绊子,但事情并不如自己想像那般的如意,害自己被朱祁镇叫来好一顿的训斥,早就心生不满了。现在连皇上都在斥责着杨晨东的办事不利,他又怎么可能会不踩上一脚呢?
对刘德与杨晨东之间的恩怨,十分了解的邝野自是知道对方这样说是在泄私愤,所以他一幅不敢苟同的样子说着:“忠胆公的确未得寸功,但广东局势也并没有被扩大,这原本便是一功了。再说了,战场之上原本局势就是千变万化,今天不动不代表明日不动,谁又能知道结局如何呢?对忠胆公,本官还是有信心的。”
“是吗?那就希望邝尚书有识人之明,也希望这位北明的忠胆公不负重望吧。”刘德深知在兵事上的事情,自己并没有太多的发言权,自己的意思已经表达了,便没有必要在这件事情上与邝野弄什么不快,这便开始收手。
“够了!”眼见臣子非旦无良将可荐,反倒在这里斗上了口角,朱祁镇怒声而出。随后甩了甩手,“良将之事众爱卿回去之后都考量一番,若有合适人选,朕可不看资历,提拔重用。”
不看资历用将,已然可以看出朱祁镇的焦急之心了,众臣心中愰然的同时亦是跪倒在地,高呼着定会细细思量,选拔可用之人之言语。
广州府之围已解。杨晨东也在广州府城下与广东卫指挥使马威将军见了面。只是信息并不发达,这里的战事怕是还要有几天才能传回到南京京都。
“末将马威见过钦差大人。”与上次见面所不同的是,马威这一次行礼是毕恭毕敬,可以看的出来,是出于真心实意。
虽说是明朝体制之下,武官通常要低上文官半头,但作为正三品的卫把指挥使,权力也算是不小的。至少在整个广东,真正能压制他的也仅只有布政司鲁有福而已,便是原按察司贾庆也仅仅只是官衔大过于他,更多时候两人因为分管的不同,见面也无需低头的。
现在,马威对杨晨东的毕敬毕敬,并不仅仅是因对方钦差的身份,更重要还是这一战的大胜之局。
由天黑开始,一直到第二日近午时方才结束,黄匪已然兵败如山,匪首黄玉亮趁乱逃走,手下四大天王之首耿军于阵前被斩杀,除此之外,还有大小三十多个首领或是被杀、被伤、被抓。此一战,仅是俘虏便有三万余人,在加上死于战争之中,尤其是混乱下自相践踏者,又有大约近万人。如此原本八万的黄匪之军便被重创过半,失去了在围广州府的能力不说,其余人等已如丧家之犬一般的逃了个干净。
这样的手段正是出自于杨晨东之手,做为整个事件的见证者,马威怎么能够不心服。至于之前杨晨东命他死守广州府十日而损兵怨恨之事更是早在此时忘记了一个干干净净。
马威一脸服气的样子,杨晨东看之并不出奇,只是淡淡回道:“这一战,马将军功劳甚大,接下来的战报之中本钦差一定会提及的,只是战事未完,战场之上还需要打扫,大量的俘虏还需要监看,马将军对这里都较为熟悉,如何动员广州府中的衙役甚至是百姓帮忙,这一切都要辛苦于你了。”
杨晨东说的客气,马威当下痛快的答应着,“请钦差大人放心,末将随后就去城中动员,想必人手应该很快就能补齐的。”
“很好。”杨晨东先是满意般的点头,接着才像是想起了什么的说着,“对了,这一战我们虽然胜利了,但毕竟折损了一些人手,为了接下来能够更好的打击黄匪,以达到消灭的目地,本钦差建议应该从这些俘虏之中挑一些身强力壮者为我们所用,如此兵源充足之下,方才能战连捷,恢复广东的安定局势。”
这样的事情在解放战争时期便是常用的手段,这也是为何我军队伍越来越大,胜利的战果也是越来越丰盛的原因之一。
“挑选俘虏,补充兵源?”闻言的马威很是诧异般的抬起了头,显然这一点是他完全没有想过的。
正自他疑惑之时,不远之处,关鹰将军也骑马而来,只是在距离杨晨东还用数丈之时便已勒停了战马,一跃而下。牵马来到杨晨东的面前,同样是一种尊重的表现。话说这一战的战果算是惊到了关鹰,让他真心的服气起来。
之前欲与杨晨东比脚力的时候失败了,关鹰就有一种感觉,怕是这位年轻的钦差大人或许可以给自己带来惊喜,万想不到的是,不但有惊喜,结果还是如此的巨大,不到一天的时间就大败了黄匪,重创其根基,解了广州府之围不说,早有消息传来,黄匪已向肇庆府方向退却,一入城中就龟缩起来,紧闭了四城城门。看的出来,这一仗是吓破了他们的胆,大大打击了对方嚣张的气焰。
而在经此一战之后,想必整个广东的局势也可以得到极大的缓解了。
自己的任务得以有希望完成,这一刻走来的关鹰是一脸的红光满面,在一看到杨晨东的时候更是态度恭敬,“钦差大人,吃食已经送来了,您看什么时候让大军吃饭呢?”
“这件事情不急。”杨晨东看向走来的关鹰微笑的说着,随后一指马威说道:“刚才本钦差说兵源不足,想着是不是可以从俘虏中挑选精壮青年暂且充军之事,但看马将军的意思似并不同意。”
“不!末将只是想着这些人原本是黄匪,就算因为不敌被俘,可是不是能真正的为我们所用尚为可知,亦才有些顾虑。”马威一见杨晨东似乎对自己不满,马上便开口解释着。那样子,已经完全将杨晨东当成了一个上官般看待。
阅读悦,阅读悦精彩!
(=)
带着军需来大明 第三百七十五章 朋越的激动
这便是武将与文官的区别。
若是文官的话,即便是你表现出来了厉害的才能,对方也难以真心的服气。即便是他一脸的恭维,但在私底下是不是会因为妒忌生恨,暗中使坏尤为可知。
武将却不同了,往往越是能征善战的将军,性格上也越是直爽。这样的人自诩为英雄,也更看重英雄。一旦遇到比自己厉害之人,不仅会心生服气之意,往往还会生出惺惺相惜之感来。到了这个时候,双方仅有的隔阂也仅仅就是服侍的主子不同而已。
如今的马威对杨晨东是即佩服又敬重,听到对方明说自己不支持俘虏为兵之事当然是要解释一下的。
“以俘充军?”关鹰听到之后脸色上亦是一惊,显然这种想法是他从未想过的,自然会有措手不及之意。
“是的,可以说是以俘充军。”杨晨东眼见两人都有不理解之意,便开口解释着“两位,实不相瞒,以我们手头上的这点兵力,想要真正的平乱黄匪,还真是做不到。不为别的,便是对方一味后退守城的话,以我们的这点兵力就发挥不出什么优势来。这一次我们得以胜利,不过胜在一个快,一个奇上。可若是对方有了准备呢?”
目光在关鹰和马威身上游走的杨晨东继续说道“若是有了准备,兵力不足终是我们的短板所在,他们只需要与我们打消耗战,即便是以十人换我们一条人命,怕是我们也玩不起的吧。”
兵力太少这个弱点,不用杨晨东去陈述,关鹰与马威自然也看得清楚的。但他们又有什么办法呢?广东之兵能调都尽数的调了过来,如今真是没有多余的力量与黄匪来上一场决战了。倒是杨晨东提出的方法似是不错,如果他们真可以为之所用的话,倒是扩充自己实力,至不济可以更好的保护自己的好方法了。
但是用罪俘为兵,这在明朝至今并无先例,这也真是有些难为了关鹰和马威。
眼见两人只是低头不语,即不说同意也不说反对,杨晨东即呵呵笑了笑,“罢了,本钦差也不为难你们,想必两位也知道,我这个钦差可是有动用一些战场资源的权力吧。即是如此,这些人便被我临时征收了,以后战报上尽可以详写,有一切罪责都由本钦差来扛便是,与两位无关,你们尽可以将心放入肚子里了。”
杨晨东此言一出,关鹰与马威一幅如释负重般的松了一口气。
皇上的旨意中虽然没有明说杨晨东可以动用一切的战场资源,但这一次请来雇佣军参战是真的没有付什么银两的。为此,上面的确有风声传出,说是为了弥补忠胆公,他的确有分享战场资源的权力。就像是之前罚贾氏、罚韩庆银两便是明证了。
即然他拥有这般的权力,俘兵同样又算是战场资源的一种,他以此为由以俘为兵当然便是可行的了。他们即是无权反对,将来出了事情也与他们没有什么干系,怎么能不松了一口气呢?
“即是钦差大人这般说了,事情便如您所讲的去做吧。但末将还是提醒大人一句,俘兵不管如何的忠勇,忠心总是很少的,还需要时刻提防才是。”马威一幅关切的口气说着。刚才他没有发表意见,甚至还隐隐有反对之意,也不知道钦差大是不是会生自己的气,现在有拍马屁的机会,他自然不会放过的。
马威表了态,关鹰自是不甘落于人马,当下表态道“马将军所言及是,末将亦是十分的赞同。”
“好。”眼见两人都是表了态,杨晨东也松了一口气,“如此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本钦差会留下一部分人充入军队,但多数的俘兵还是要交还给你们的,安排监护即是。”
事情终于谈妥,杨晨东告别了关鹰与马威,叫来了冷锋第二团的团长罗破以及辅兵团团长吕卓,以及孔捷和宋哲两位团政委。“俘兵的事情已经谈好,尽可由你们先挑合适的人选。但记住,一定要按规矩办事,但凡问题严重者,绝不能收,不然谁出了问题就要追究谁的责任。”
耳听可以扩充军队了,虽然只是一些俘兵,但罗破与吕卓两位团长一样十分的欣喜。刚才他们抽空看过了,这些黄匪的俘兵之中,的确不乏一些身强体壮的好苗子,若是开导好了,能为其所用的话,想必不久之后便是良兵一个了。至于所说的什么人可以收,什么人不可以收,早有预案计划,又有政委带着一众营级的教导员、连级的指导员相辅助,想必问题不会很大才是。
即是问题不大,罗破四人便都是一脸兴奋的应承了下来,接着就是开始去俘兵中选中自己可用的人才。
罗破他们去选好的兵源,杨晨东也一样在考核着手下的士兵。像是朋越便是他需要第一个考核的对像。
这一战,朋越立功不小,手刃了黄匪中的四大天王之首耿军。这样的军功放在任何的军队中都不会被无视的,因而朋越也得以了杨晨东的亲自接见。
“你就是朋越,之前记得你脚力不错,这一战你表现的也很好。”在战场边源一处安静的军帐之中,杨晨东见到了半跪在地上的朋越。
被杨晨东叫来,朋越心情多少是有些激动的。他之前就看出此人的身份不简单,如今得到了其人的夸奖自然是喜不自胜。“多谢这位首长的夸赞,一切都是朋越应该做的。”
“呵呵,不用叫我什么首长,你可以直称我为六少爷了。”看向着胜不骄的朋越,杨晨东感觉到这是一颗好苗子,当下便脸带微笑的说出了自己的身份。
“六六少爷。”忽听杨晨东自称其名,朋越神色间先是一怔,随后双眼瞪得极大,在然后全身似都在颤抖着,这就双膝一软,扑通一声全数跪在了地上,“见见过六少爷,小的不知道您的身份,之前多有怠慢,还请治罪。”
也不怪朋越会如此的激动,在赤嵌城中,谁人不知六少爷其名呢?甚至还有不少人见过他真正的尊容。只是朋越因为入到赤嵌城的时间晚,无缘得以一见,这一直是他心中抱憾之事。
现在终于得以见其人真颜了,又是如此近的距离,还是这样近乎可用单独接见来形容,如此的场合,他怎么能不激动,怎么能不将双膝至于地上,兴奋莫名呢。
“呵呵,起来吧。”见到朋越的表现,杨晨东不由哈哈大笑起来。此人如此的表现,足以证明他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份,但在战场上仍能有如此的优秀表现,足以说明他是一个勤奋拼命之人,这样的性格最宜加入到冷锋之中了。
“是,谢谢六少爷。”朋越听到杨晨东的话,当即欢喜的于地上起身,然后以一个标准的军姿站立在杨晨东的面前。
“不错,精神很好,双眼有神,是一个好苗子,但你可知道,我为何要告诉你我六少爷的身份吗?”杨晨东看着站于面前,显得如此挺拔的朋越,脸带笑意的问着。
“这个恕属下愚笨,并不知道。”朋越先是用力的想了一下,然后就苦恼般的摇了摇头。
“哈哈哈。”见到朋越这副天真般的样子,杨晨东不由又是大笑了起来,随后看向身边站着的虎芒说道“说给他听听。”
“是。”虎芒答应了一声,随后看向朋越而言,“你记住了,但凡能言称六少爷的人,拥有这样的资格,便等于是被获准加入冷锋了。这也是冷锋的秘密,现在,你拥有了,可知晓吗?”
朋越并不笨,相反头脑的反应极快,不然的话也不会在山中与那些野兽打那么多年的交道而不受丝毫的损伤了。现听虎芒这一说,当下就明白了什么,这便激动的说着,“谢谢六少爷的提拔和栽培,朋越当会在以后的作战之中好好表现,不辜负六少爷的期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