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军需来大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浪子边城
两千临时辅兵转入到了杨晨东的门下,如此原本一千两百人的军队加强到了三千两百人,只待磨合完成,那两千人想必也应该能发出不小的战斗力才是吧。
只是挑选了两千俘兵,十五分之一的比例让关鹰和马威松了一口气。他们怕的就是钦差大人将三万俘兵全数收了,如此的话,兵力自然是有了,但真打起仗来能不能形成战斗力还是要两说的。还有就是三万人吃喝也是一个大问题。
好在杨晨东只收了两千人,倒是没有给他们带来太大的压力。正逢打了胜仗的第五天,广东布政使鲁有福大人也终于赶到了广州府城下,这两万八千的俘虏交接给了他,至于是如何对待他们,是关入大牢,还是送入城中当苦役,便是地方官的事情了。
甩掉了俘兵这些包袱之后,关鹰和马威便一起来找杨晨东,商量着是不是可以停止休整追穷寇。
对于关鹰和马威的到来,杨晨东早有预料。三人是在军帐中见的面,除了跟在身后的杨二这个护卫之外,帐中在无旁人,杨晨东也终于开口了。
“两位将军,但不知道你们所说的追穷寇到底是何意思呢?”杨晨东面露不解的问着。
被问及到了正事之时,马威神色有些激动,摩拳擦掌的说道:“大人,广州府外黄匪兵败,此时已经退守到肇庆府。听闻正在收整残兵,但终是大败之下人心难附,此时正是我们乘胜追击之时,倘若是可以快速的兵临城下,就像是由赣州到广州府时的速度,想必一定会震慑到对方,打下胜仗也是必然之事了。那个时候黄匪接连的受到了重创之后,便真正是难以为继,必然离开,我们便可以还广东一个太平盛世。为了此事,末将与关将军已经做了准备,路上的一应吃食都已备好,足够大军路途所用。”
马威刚说完这些,一旁站着的关鹰也主动出来说道:“是的,末将备足了肉饼,可供大军到达梧州府下还有富余,这一点钦差大人尽可以放心。”
这一刻关鹰的心态早已经放缓。原本邝野尚书安排他跟在杨晨东的身边,是需要他在一旁好好学习,将来可以为将为帅,成为南明兵部的基石所在,便是关鹰本人也是这般去想的。
但由赣州至广州府一路而来的路上,关鹰的心态多少发生了一些变化。他在看到了雇佣军的强大之后,心中那原本的比较之心就弱了许多。尤其在得知杨晨东以八百急行军破了黄匪八万大军之后,更是清楚双方间的差距所在。
杨晨东用兵的确如神,这一点他自愧不如。但让他更为佩服的还是雇佣军的自身实力,拥有如此强兵,只要指挥者不是一个蠢材的话,想必难会打什么败仗的吧。即是如此,他倒不如不在插手军务,搞好后勤之事,然后于一旁进行学习。待广东事了,他便可以上报邝野尚书,同样的于军中挑选人手,也训练出同样的一支精兵来,以后便是自己为将,可堪大用了。
关鹰心服口服,马威也是如此。两人想法一拍即合之下,便齐齐找到了杨晨东,以请求出兵之事。
两位南明将军,皆是相同的看法,杨晨东此时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这两人的表现正是应了那句古话,“自扫门前雪。”
就如刚才马威所言,黄匪在受重创的话,便可能会离开广东,如此这里便是平安了,但其它的地方呢?临近广东的广西怎么办?且一旦退出广西之后到了云南又将如何?若是让其在与朱徽煣等人汇集到了一起,岂不又是新的问题?
这些事情杨晨东自己能够想到,他不相信马威和关鹰想不到。尤其是后者,做为兵部的员外郎,尚书邝野极为看重之人,这样的局面他会预料不到呢?
可他们还是想要出兵梧州府,便不得不说他们这就是明知顾做了。
想广东出现乱局的时候,广西并未出兵进行相助,相反还在双方相临的城池中安插了重兵,为的只是防止黄匪之乱进入他地而已。这样的做法自然可使广西暂时获得平安,但如此一来,广东的压力只会更大,黄匪去不了别地,便也只能在广东一地做乱了。这种各自为政的做法便是十分的伤人,这就有了现在马威要求将黄匪轰出广东,至于去了哪里,并不去说,不过去想的事情。便是连关鹰也是一幅佯装不知的表现。
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根筷子折也折不断。这讲的是团结的力量。
广东与广西间的关系,正充分的说明,南明与北明不合,南明下面的各府衙间的不合,长此以往,内部消耗过大,怎么可能不乱,百姓怎么可能过上好日子,连带着怎么可能不亡呢?
由人度己,杨晨东想到了自己的杨系。初步走来,各方面倒是团结一致,若是时间一长呢?若是地盘变大了,人口变多了,又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会不会有人拥兵自重,会不会有人同样抱着自扫门前雪的想法呢?
想必一定是有的吧,那即然行预测到了这些问题的出现,要如何去解决,要知道现在的交通实在太不发达了,一地有事,往往知道的时候已经过去很久了,这并不利于大地盘大面积的管理,那要怎么才能做到最好,怕也是需要好好的思量一番的。总之发生在别人身上的错误,不能在发生于自己的身上,不然的话,只怕就算是强大起来,这种局面也难以坚持久远的。
杨晨东沉思间好一会没有说话,看的马威和关鹰都是心焦不已,两人互视一眼之后,便就齐齐小声的说着,“大人,您看何时出兵为好呀?”
带着军需来大明 第三百七十八章 自我安慰黄玉亮
“难道你们就真的只想将黄匪轰出广东了事?如果有一天,其它地方也如此做法,他们岂不是还会回到广东来,真到那时,应当如何?”猛一抬头间,杨晨东的目光锐利如剑,看向马威出声问着。
马威被这一问,神色慌张,正不知道应该如何做答的时候,杨晨东目光又是一转,落在了关鹰身上,“马将军是广东卫指挥使,眼中只有广东一地倒还尚可原谅,但关将军可是南明兵部的员外郎,眼中应该有大局才是,难道你也这般的鼠目寸光不成?”
脸色怔了怔,关鹰连忙把头低下,一脸羞臊的表情说着:“大人,末将错了。”
“末将也错了。”马威眼见兵部来的关鹰都受到了斥责,哪里还敢继续的嘴硬下去,连忙也是将头一低,认错般的样子。
眼见两人都认了错,杨晨东面色一缓,“罢了,本钦差也是因受皇上重托,不得不考虑的长远一些。倘若只是将黄匪轰出广东地境的话,倒也算不得是真正的完成了任务,这才有刚才一言,若是说的过重,还请两位理解。”
杨晨东话势一缓,还有自责之意,当下马威和关鹰是面露忐忑之色,“大人哪里话,大人真知灼见,考虑甚详,实是让我等学习了。”
“嗯。”拍马屁的话人人都喜欢听,杨晨东面色也好看了许多,“好,即然两位将军的意见一致了,那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如何将黄匪一劳永逸的解决吧。”
说着话,杨晨东迈步来到了大帐中的沙盘之前。
沙盘即是军事地形沙盘,明朝就已经出现了,只是名字叫做堪与图。据说明武宗朱厚照就最喜欢摆弄沙盘。
沙盘之上早就将黄匪的活动地域标明,上面插的是黄色的旗子。周边的南明军队插的则是黑色的旗子。“来,你们过来看,广州府大败之后,黄玉亮带着残兵退到了肇庆府,正在那里休整。而就在梧州的北面有一岭为萌渚岭,一旦由这里离开便可进入贵州、湖广之地。为了让黄匪之乱不四处波及,本钦差已经安排了平乐府将军赫胜以及雇佣军的的两个营在那里防守,使其无法离开在来看浔州府以南的高州,那里距离雷州极近,一旦事情不妙,黄匪亦可由此走过而上海,为防此棋,本钦差同样安排了赣州府将军于平以及及雇佣军的两个营防守在此,断其退路。”
杨晨东说到这里的时候,一旁的关鹰和马威早已是一脸恍然大悟之表情。
之前郝胜以及于光将军突然领命不见了踪迹,甚至都没有与他们打上一声招呼,便猜到应该是领了钦差的军令,但到底是做了什么事情,大家无法猜出。现在来看,方才知晓,杨晨东早就有了定计,早就做了安排,如此说来广州府前兵败黄匪之事也应该早在其意料之内了。一想到人家连今后的局势都算了出来,还做了准备,两人心中叹服的同时,对于军神之名亦是更加的认可了。
杨晨东没有去看两人的神色,似乎并不在乎两人的想法,而是继续的说道:“如此一来的话,黄匪想在立足,除了与我们硬拼之外,只能选择退往广西,关将军,你是兵部的官员,请马上通知广西卫诸军,让他们守住南宁府、柳州府一线,无论如何不可给黄匪军可乘之机。当然,若是他们自己没有本事守住的话,那被乱匪波及就于我等无关了,我会在给他们七日的时间做准备,七日之后兵发梧州府,彻底的解决了这黄氏乱匪。”
一掌落在了沙盘之盘,杨晨东一脸坚定的表情说着,显然这一会他已经下定了决心。
“是。”关鹰与马威皆是一脸叹服之态的说着,此刻他们终于明白,这位钦差大人并非是什么也不做,反倒是想好了一切,讲究的是谋定而后动,论其本事来,不知道比他们强上了多少。
关鹰派人去给广西诸军传信了,马威也开始调集着更多的粮食以做军姿,见识了雇佣军的厉害之后,在伙食上是在不敢有丁点的怠慢。
杨家军得以拥有更好的伙食,天天吃得饱,休息好,军心更是大盛,便是那两千的临时辅兵也多融合到了这种积极向上的气氛之中,有些人已经在心中打算,在有大战,定要好好的表现,争取先把头上的临时两字去掉再说。
肇庆府。
原本的府衙成为了黄玉亮休息和办公之地。
因为广州府的兵败,此时的肇庆府内虽然还有不少的黄匪,但整个气势上变得低沉了许多。
士兵的士气低落,做为主帅的黄玉亮当然心急如焚了,他叫来了曾在广州府城下救自己一命的朱方勇。
广州府城下,若非是朱方勇果断行事的话,黄玉亮是不能逃的出来都要两说了。想着耿军将军如此英勇擅战,但同样的还是死在了阵前,他就感觉到一阵阵的害怕。
正是朱方勇当时对他有了救命之恩,他这才格外的倚重于此人。
即然黄玉亮如此的欣喜朱方勇,下面的人难免会眼红,便有人提出为何事情会如此的凑巧,他们刚想以援军到来之机诱马威出城,援军就真的到了,这其中是不是有着某种联系,甚至还有人怀疑朱方勇的忠诚度,毕竟此人加入黄匪的时间太短了一些。
面对这些流言,朱方勇竟然大方的承认了。他说这一切都是老天的眷顾,多亏当时行此之计,若不然的话一旦没有丝毫的防备,难道南明的援军就不来了吗?真到那时,恐怕损失只会更大了吧。倒是斥候是如此的无能,竟然南明援军到来,都不曾示警一次,才是真正的贻误了战机。
朱方勇的这些话传入到了黄玉亮的耳中,不仅不让他在怀疑此人,相反还认为这是上天赐给自己的福将。当下大加赞赏引为心腹的同时,又将斥候将军拉出去斩杀掉以正军威。
朱方勇成为了黄玉亮的心腹之后,自然就成为其座上宾,经常被叫来一同用餐,同时也分析着眼前的局势。
“朱将军呀,你看我们都到了肇庆府有一段时间了,散兵也收拢了不少,但不知为何南明军队不趁机向我们发起攻击呢?他们到底想干什么?”黄玉亮的一脸的担心之色。这支南明援军实在是太厉害了一些,厉害到他有种发自骨子里的害怕。
“公子,无需担心。想必南明援军不至,一定是有什么原因的。以末将来看,当是他们自身兵力不足所致,末将派人探听了些消息,听说南明援军竟然招了一些我们的兄弟为兵,呵呵,想来真是病急乱投医了吧。”
朱方勇一脸笑呵呵的说着,但心中着实是有些担心的。想着前两日接到了安全局送来的情报,说是六少爷让他无论如何要将黄玉亮托在肇庆,等着他带兵逼近,实现之前之计划又说杨家军人数实在太少,想要有所作为,便不得不临时扩军,由此还承接了不少的黄匪之勇夫为兵时。他也着实的被惊到了。
对于将黄玉亮托在肇庆城一事,朱方通自认做起来并不困难。因为这位黄公子原本就不服输,还想着东山在起,又怎么会轻易的主动离开好不容易得到了肇庆城呢?
但对后面所说的招黄匪为兵之事,他是真有些担心。在黄匪军中也呆了一段时间的朱方勇深知,这不过就是一群为了添饱肚子,为了混口饭吃而无奈从军的一些乡间村野罢了。他们没有文化,难懂得什么大的道理,往往谁给吃的就跟着谁干,这样的人会有忠心吗?这样的人上了战场能起到作用吗?别到时候在拖累了其它的友军。
心中虽有担心,可考虑事情是六少爷所为。基于对六少爷的崇敬和依赖,他最终还是什么都没有说,他现在肇庆府内,太远的事情也无法顾及,还是先把任务完成好再说吧。
黄玉亮原本正将一杯烈酒向嘴边递着,忽闻朱方勇之言,听到说自己的属下竟然被南明招为兵勇之时,是先愣即笑,原本有些紧张的脸色也在瞬间的舒展开来,“哈哈哈,南明竟然招我们的兵丁为伍,此事可当真吗?”
“末将派出了三拔人马,传回的消息都是一样的,想来不会有假。”朱方勇一脸认真的回答着。
“好,哈哈,好!”黄玉亮一脸欣喜的站起了身,“南明竟然用我们的军士为兵,如此倒还真可见他们是兵力太少了一些。更重要的是,他们根本不会知道,能加入我义军之人,都是一些对南明失去了信心的勇士。战场落败,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以投降保命,但心确依然还是会向着我们的,用这样的人,一旦双方交战,我方势大之时,他们很可能会在战场之上调转矛头,那便是他们自取恶果之时了,哈哈哈。”
阅读悦,阅读悦精彩!
「=」
带着军需来大明 第三百七十九章 朱祁镇处事不公
大笑的黄玉亮此时心放了下来,即然连俘虏都要改编,看来南明军队当真是虚弱至极,面对这样的对手,就算是败上一次又有何妨呢?
相较于黄玉亮的讥讽之笑,嘲笑之笑,南明京都南京,英宗朱祁镇正自开怀大笑着。
同样还是在政事殿中,朱祁镇看向六部尚书以及其它几位重臣的时候神色间已多了几分的笑意,“来,大家都看看吧,这是刚刚收到的捷报,广州府大捷,斩敌首万余,俘近三万人,大大的重创了黄匪的嚣张气焰啊。”
战报是刚刚收到的。这一刻朱祁镇的心情的确很好。几日来,因为云南的局势而劳心的神色间也舒缓了许多。
捷报很快从几位重臣手中一一阅过,当下众大臣们跪倒在地,高声直乎,“皇上蒙上天庇佑,可喜可贺,皇上万岁万万岁。”
“不错,上天的确待朕不薄,刘爱卿,马上准备祭天之事,朕要召告天下。”自古皇族做事情都喜欢讨一个吉利。现有机会可以彰显自己英明神武的身份,朱祁镇岂会放过。
“臣遵旨。”刘德站位出班,答应了一声。只是在回答之后并没有马上入班,而先是一脸的深思状,接着才抬起头缓缓而言,“皇上,臣并不懂军事,但自从读书中也知道乘胜追击的道理,为何广州府下,明明已经将黄匪大军击败了,确没有顺势而追呢?”
随着刘德这些话一经出口,端座于龙椅之上的朱祁镇神色间已经变得有些严肃起来。这一幕正被兵部尚书邝野看了一个清楚,当下他便手持笏板列班而出,“刘尚书,此事关鹰员外郎已有回报,说是一路急奔,我明军与雇佣军早已经是非常的疲惫,加之兵力不足,故而未追。在这一点上,臣亦是同意这样地举动。”
“原来如此,倒是本官多虑了。”眼见朱祁镇的神色有了难看之意,自己的目地已经达到,刘德见好就收的退回站好。
“皇上,忠胆公此次指挥得利,关鹰等人配合默契,臣认为当赏,以资鼓励,使其可全力以赴,为我们所驱使才是。”邝野也没有要追着刘德去打的意思,即然已经站了出来,当然要为前线的将士们请功了,这也是他兵部尚书的职责和本份。
邝野提出要赏,朱祁镇便即点头,“下旨,封关鹰为兵部郎中,其它有功者皆官升一级,赏银千两到百两之间。至于忠胆公嘛,他名义可是从北明之处借来的,想要封赏的话,还需要与那边打一个招呼,这样,事情交给礼部去办便是。”
“是。”刚退下的刘德又一次的站了出来,恭敬的答应着。只是谁都可以看的出来,事情交由此人去办,那怕是真不知道何时才会传来音讯了,甚至永远都不会有什么回音了。
邝野也很想替着杨晨东说些什么,关鹰在给他的密信中已经说明,如果没有钦差大人的话,这一仗是难以胜利的。这样的人才哪里是能冷落和得罪的呢?
但不等他准备去说些什么的时候,朱祁镇已然起了身,并口说着,“都散了吧,朕累了,要去休息片刻,无重要事情不得打扰。”说完这些的他还似是盯看了邝野一眼,似是这话便只是说给他听的一般。
说起来,朱祁镇对杨晨东是即爱又怕。
爱是因为此人的确有才,又曾救过自己的性命,说是恩人也并不为过。
怕正是因为杨晨东太过强大了一些。广东的事情南明军队一直处于下风,但他刚到就打了一个大胜仗,这样的结果自然是让人欣喜的,可同时也是让人担心的。此人对外那般的能打,如果有一天,他要有什么不应该有的想法那时谁能去制衡他呢?
自古皇帝最喜欢玩的就是平衡之术了。拉一方打一方,拉弱战强,以保持朝局的平衡,如此他这个皇帝才显得更为重要。但现在看来,这位杨晨东的厉害怕是无几人可敌,这样的人是要用的,但也不得不防。这一次没有奖赏对方即是在表明态度,当然,对外而言是因为他是北明之臣,一些事情放在他的身上自然要多考虑一下也是没有错的。
朝会散去了。几名重臣一一出了政事殿,只有邝野还傻站在那里,一幅失魂般的样子。
“邝尚书。”身边轻响起了声音,也将邝野正游离的魂魄给喊了回来,待他一转头,看到来人时,便强挤出了一丝的微笑:“原来是王尚书呀。”
来人正是王佐,同样也是土木之战时,杨晨东所救下的九位重臣之一。此时他看到邝野那双眼无神般的样子,便已猜到了对方所想,这便摇了摇头劝说着,“邝尚书不必多想了,皇上的心思我们做了多年臣子的如何会不知呢?便是那位忠胆公想必也会非常清楚的,而且他也应该不会太介意才是。”
“他不会介意?”邝野有些不太明白的问着。
“他有何介意?于他而言,忠胆公已然是极高的荣誉了,他又只有二十一岁的年纪,历史中这已经少有人可以做到了。所谓高处不胜寒呀。”王佐嘴唇微动,缓缓而言着,然后又抱拳言道:忠胆公是聪明人,这样的人做事极有主见,更是会忍辱负重,不然的话也不会有这般的成就。再说了,即然是皇上的意思,我们做臣子的是无力改变的,只需实话实说就是,至于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拭目以待便是了。”
王佐一幅看的极为清楚的样子。这也是基于他是户部尚书,原本就是与钱财打交道,帐可谓一向算得十分清楚。英宗因为忌惮,找了一个理由不去封赏杨晨东,这原本就是做皇上的权力,但他确忘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这一次面对的可是杨晨东,他是那么好相与的人吗?听说在北明,刑部尚书俞士悦因为得罪了他,说被掀翻也就掀翻了,便是连代宗都没有保的住。这样的人又岂是被算计了,而不还手之人,看着吧,这样下去朱祁镇很可能就要自食其果了。
王佐是因为看透了一切,知道这是两虎相斗,旁人劝不得,这才没有出言的。此时他将这一切说给了邝野知晓,这位年纪最长的兵部尚书很快就明白了过来,随口叹气而道:“唉,老夫老了,怕是侍奉不了皇上太久了。”
“是呀,即然精力不足,不如趁有时间好好去休息休息。”王佐呵呵笑了笑,他的暗示起了作用,即然自己出言也解决不了任何的问题,那倒不如不出声,旁观的好。所谓老了,就指他精力有限,是指邝野不会在这件事情上多说什么了。
两位重臣将话说开,这才在所有人之后离开了政事殿。他们在想着前线接到了圣旨之后会有什么样的表情。
......
几日之后,也正是明军休整的最后一天,按着事先的计划,明天一早大军就会由广州府而出,直向黄匪重兵把守的肇庆府而去。
吃食,军械都已备妥,布政使鲁有福、指挥使马威外加关鹰几人的合力之下,所有的工作以备齐全,只待时辰一到,大军即会出发。
相比于上一次,军队的数量明显多了许多。
明军方面,以马威和关鹰和为首,带兵四千明军;雇佣军这里,冷锋四个连四百人,辅兵八个连八百人,外加两千人的临时辅兵,共计三千两百多人。
表面上看去,论数量并不多,只是与一个寻常卫所的人数差之不远。但实际上这支军队的士气高涨,尤其是战斗力之强便是来上几倍的兵力怕也难是其对手吧。
在这一点上,马威和关鹰都是信心满满,他们期待着再立新功。
也正是这个时候,宣读英宗皇上旨意的太监来了。他一出现,即要求军中所有千夫长以上的将军入帐听宣。马威和关鹰等人自然是快速赶来。只是消息传入到另一个帐中的杨晨东那里时,他正在与妻子胡嫣下着五子棋,且一幅相战正酣的样子。
帐门由外而开,虎芒大步走了进来。“少爷,英宗派出的宣旨太监到了,此时正在如今着明军将军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