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军需来大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浪子边城
其实不仅是六千多的汉人这一会一脸的惊讶,一心的问号,即便是那七百左右的苗军也同样是愣住了。
苗族因为地理的原因,多少年来与汉人可谓是纠缠不轻,互相通婚的事情私下也有不少,当真是我中有我,我中有你,要说谁才是纯正血统的苗人,似乎已经无从查证了。
正是因为与汉人走的太近,大家其实早就不分彼此。这一次若非是英宗朱祁镇一时头脑发热,想要在西南征重税从而支持他建新军去打北明的话,不是实在是逼得活不下去了,他们也不会在岷王拉拢之下就突然起兵的。说到底他们对大明并没有什么恶感,只是因为生活的条件太过不好,没有办法不得不反而已。
带着军需来大明 第四百四十章 辅兵也要配枪
只是不管他们骨子里是不是百分百的苗人,平时他们也是少有接触战争的,只是因为仗着是苗人的关系,更受苗金龙的重视和相信罢了,打仗的时候所处的位置也是更好罢了。可是说到见识,也与其它的大明百姓没有什么不同,就像是眼前发生的一幕,同样震到了他们,一个人虽然双手被绑缚着,但并不妨碍他们睁大眼睛看着眼前的这一切,看着这些雇佣军到底在搞什么名堂。
在一万多人的注视之下,杨晨东念完了追悼词。随后脱下军帽,向全场喊着,“鸣qiāng,向死去的战友默哀三分钟。”
说完之后的杨晨东第一个主动的将头低了下去,在然后就是身边的虎芒、杨二等人,然后便是团长罗破,政委孔捷以及一众冷锋、辅兵和临时辅兵们。
七千多人同时低头默哀,向死去的战友致敬,场面之浩大,环境之严肃,顿时震到了七千俘虏们,此刻他们的内心似乎被什么东西深深的扎了一下,让他们不由自主的吸呼间都感觉到有些困难。
“叭叭叭...”
第一警卫队仇五队长和第二警卫队刀啸队长带着一众队员们开始鸣qiāng而放,给战友们踏上天堂之路送行。
一阵阵的qiāng声之下,尤其还是连发的子弹不断的射出,这种氛围之中,七千俘虏更是在心底里接受了一次再教育的过程。
“来人,将六十三名烈士火化,然后着人将他们的骨头送回到城里的ying xiong ji niàn bēi里去,以后他们将永远的受后人的香火供奉,他们的名字也都将一一刻在英雄榜上,以供他们的后人瞻仰,以让世人铭记。”
杨晨东的吼声之下,一堆堆火把被点燃了,六十三具尸体被燃烧着。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这一刻似乎很多人看到这些正在燃烧的尸体上空刮起了一阵阵的微风,似乎真的是灵魂得以解脱,或是上了天堂或是转世投胎到更好的人间去了。
追悼会结束了,可这像征的意义远没有结束。这就等于是一堂大课,每一个步骤都深深的敲响在所有人的心灵上。这一刻似乎围观者都不在怕死了,在他们想来,死后灵魂有所寄托那还有什么可怕的呢?士兵们死在沙场之上这又何偿不是一种宿命?
反之,如果没有死,能够活下来呢?那岂不是代表着以后有着更多的好日子在等着自己。即便是死人,家人也有所依靠了,更惶说活下来的机率还是很高的。一时间所有士兵不畏死,将军想立功,全军的士气在这一刻变得更加高涨了起来。
追悼会同样对于七千俘虏也是一种震撼,这种从未见过,甚至连听说都没有的仪式深深的刺激到了他们。孔捷政委敏锐的察觉到了什么,马上向杨晨东请示,想试着借这个机会招兵看看。毕竟接下来就要伸入西南之地,如果有这些本地人,尤其是那些苗人相助的话,做起许多事情来怕真的可以事半功倍吧。
杨晨东原本就有这样的打算,孔捷又主动请缨,哪里还有不同意的道理。当下大手一挥,表示只要身家清白者,不是那种大奸大恶之人,都可以考虑先吸收成为了临时的辅兵,同时还可以给他们承诺,一旦表现好了,将会得到与其它临时辅兵们同样的竞争机会。
一直做着思想工作的孔捷领命而去,当下以营教导员,连指导员为骨干,又抽调了一些能说会道的战士,组成了一个个小组,深入到俘虏兵中,开始调查这些人的过往,从中筛选出可以吸收的目标。
强大的攻心之势下,原本就没有什么归属感的汉民很快就有人接受了改编。头起好了,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没用多久,接二连三的俘虏兵开始了改弦易帜,即便是一些个苗人也有被说服的。
或许他们从一开始就知道,不管是谁做了皇帝,打下了江山,与他们怕都没有太大的关系,即是如此,还不如跟了眼前的雇佣军。他们可是听那些冷锋的辅兵们说了,他们的家人如今都在过着什么样的富足而美好的生活。由他们口中说出来的一些事情这些人便是连听都没有听说过,可是当看着这些人一本正经的形容着一切,且人人说的都差不多一样的时候,他们便相信了。
莫说原本就是真实的,便是假话如果说的人多了也会成真的事情也是屡见不鲜的。
当然了,并非是所有人都能被吸收进入到临时辅兵。经过调查,还有鼓励检举揭发,还是发现了一些心性不良之人,他们中有苗民也有汉民,在前不久攻下南明城池的时候,烧杀抢掠的坏事可是没少做过。
这样的人一旦被揪了出来,孔捷便会根据他们所做的恶依法判刑。
赤嵌城中,有关法律正在逐步的完善之中,也有一些规定说明了一个人犯什么样的罪要被执行什么样的惩罚。按着这个要求,套在了这些恶人的身上,当下有一百多人被判了死刑,还有六百多人判了劳动改造,年限不等。
获死刑的直接就在军营中执行,一百多口大刀落了下来,一百多颗人头落地,一百多人随之死亡。
至于劳动改造的,全数押往身后的雷州府,在那里的海岸边界线上,杨系海军已经派船等在那里,他们送来的是很多兵工厂新出的武器dàn yào,要拉走的除了这些做了错事的六百多犯人之外还有的就是条件不合格或是想不通,不想加入临时辅兵的一千多名汉民或是苗民。
这些人将悉数的送到小玻璃岛上去,到了那里,应该服刑的服刑,通过劳动来赎自己的罪过。其它人等也会被酌情安置进入到各个需要的单位和工厂之中。
最终,七千俘虏中,真正允许被加入到临时辅兵的只有五千人。可即便是如此,这个结果已经让杨晨东非常的满意了。一场仗打下来,即得了教训和经验,军中实力又得以了加强和壮大,怎么看都是值得的。
同样的这被接纳的五千人也都是十分的高兴。不说这几天来了解到的一切让他们对雇佣军充满了好感,单说衣食住行方面就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单就随便的拿出一样,他们平时所穿的鞋子都是草鞋。「明朝也仅有官员和富贵人家才能穿的起皂靴或是长靴的,。洪武二十五年,朝廷又进一步下令:严禁庶民、商贾、技艺、步军、余丁及杂役等穿靴,只能穿皮札「革翁」,唯独天寒地冻的北方地区,允许用牛皮直缝靴,违者处以极刑。而普通的百姓多是以草鞋和革翁为主,也就是普通鞋加绑腿「靿」的样子。这样的鞋子走路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可若是想要长期而行的话,那极容易出问题,很多时候出远门,仅是鞋就在带上好几双,这还不保证不坏掉,不保证没有光脚的时候。」
在看看雇佣军穿的是什么鞋。
布鞋都算了,最低的都是胶鞋「制衣厂根据杨晨东提供出来的军队胶鞋所仿制的,凭着当时人们的认真,加上手工上没有一丝偷懒的可能存在,这样的鞋子论坚实度提高了不少」,在厉害一些的,就像是精锐的冷锋们都是穿着高腰皮靴呀,那前面便是刀山火海也敢去闯一闯的。
一旦入了临时辅兵,就马上可以得到两双与脚号大小一般的胶鞋和一套非常抗磨的没有军衔的青绿色做训服,就凭着这一点便不知道吸此了多少人。
要说这都是贫穷惹的祸,倘若是百姓富足了,习惯了安定的生活,那便是有人想要zào fǎn,也难以成什么气候了吧。
话在说回来,说到教训和经验,一场冷兵器对战之后,杨晨东看出了自己的不足。那就是当大家所用的武器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时,即便是你准备的再充分,战场之上也会有死伤的,那怎么样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就成为了杨晨东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叫来了冷锋二团的罗破团长以及辅兵团的吕卓团长,大家一番的商议之后最终决定,以后但凡是打仗的时候,所有的冷锋无需在持什么冷兵器战斗了,直接用九五式以压倒性的优势去打就是「特殊的环境下除外」;至于辅兵,平时每三人分配一支八一杠,其它两人用强·弩配合,「战时人手一支」总之是最大限度的在战场之上保存自己和去杀伤敌人。
至于临时辅兵,他们的忠诚度有待考验,实力也有待证实,便只能发一些钢刀和长qiāng。当然,就算是这些钢刀的品质与其它明军所用的也是不同的,也要坚硬几分。甚至对砍的时候,都有可能将对方的大刀砍成两截,取得优势。
即然是战场,那就没有不死人的。临时辅兵便等于是要跳过闸门的大鱼,只有你充分表现了自己的优势,真正的获得了大家的认可,才能完成鲤鱼跃龙门,成为正式的辅兵,享受着用先进火qiāng的资格。
带着军需来大明 第四百四十一章 朱徽煣的决断
让人安慰的是,当罗破代表着军方宣布了这些纪律和规定之后,并没有什么人站出来反对,似乎看起来这似乎对有些人并不公平,但想要成功,想要有所收获,怎么可能不劳而获呢?对于那些没有本事的人,怕就是你给他一把九五式,他也未必就可以在冷酷的战场之上活下来吧。
等级森严在很多时候都是十分必要的事情,尤其是军队之中,没有分明的等级,战场之上要听谁的,一旦一支军队有两种声音甚至以上的话,那再强大距离灭亡也不远了。
杨晨东这边还在消化着刚加入临时辅兵的俘虏们。好在之前就这样的事情发生了,不管是开诉苦会,还是各种的思想教育,以及严格的训练、伙食的提高、待遇的提升和凝聚力、归心感等等手段,都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杨晨东相信最多半个月的时间,这五千的新军就会融合到这个大家庭来,在加上原本就是打乱的编制,传帮带,老带新之下军队的士兵和战斗力应该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雇佣军这里在做着积极的准备。其它几个势力也没有闲下来。
苗金龙在雇佣军的手中吃了大亏,邹秀才之言对他来讲就更显重要了。不说言听计从也差不了多少的这位苗王先是采取了防守的架式,将手下的近六万大军牢牢控制在军营之内,同时还派人向岷王要粮草,要援军,要对策。
......
岷王大本营,暂时选了平乐府为落角点。
平乐府在向东便是韶州府,过了那里就是最前沿,也就是打头阵的阳宗王朱徽焟所部所呆的赣州府了。
居于平乐府最大的好处便是进可攻,退可守,无需担心个人安全的问题。
仅是从这一点来看,岷王朱徽煣还是很怕死的。
历史中把朱徽煣这个人说的十分不堪,父王朱楩去世之后,他的两位弟弟也就是广通王朱徽煠、阳宗王朱徽焟与他不睦,造成了严重的内耗,最后受朝廷猜忌也没有得什么好下场。
但历史终是历史,也是人所书写的,也是受各种客观所限的,甚至有时候还要看史官的个人爱好。就像是后世清雍正一般,关于他是不是正统继位的问题都有着各种各样的说法,但这并不妨碍人家成为康乾盛世中的桥梁。
朱徽煣便是被历史中低估的人,若不然的话,他凭什么继承岷王之位。或许有人会说,嫡长子继承这原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有多少嫡长子都没有活到应该站起来的那一天呢?
朱徽煣活到了,不仅如此,还能拉起这么一支对抗南明,让其节节败退的大军来,便已经是一种本事了。
与苗金龙所不同,朱徽煣身边自然是人才济济了,先不说两个弟弟在帮衬着他,手下文臣武将俱备了。单就说这段时间成势以来,便也吸收了不少的精英才干之辈。就像是从北明京师逃出来的原刑部总捕头之一的严涛,如今就在他的帐下做事。
严涛当初听信了吴用之言,在加上顶头上司俞士悦与杨晨东不睦,便想着富贵险中求,行了走钢丝之事。
奈何的是杨晨东的实力太过强大了一些,最终他不得不败下阵来,远走他乡。一来二去听说了岷王崛起之事后便投奔了过来。正急需用人的朱徽煣便将其安排到身边,即是护卫之一,有时候涉及到北明的人和事也会问问他的意见。
除了严涛之外,还有北明派来之人,北明锦衣卫指挥使吕贵的养子周全也同样在为岷王效力。与严涛不同的是,他是见不得光的,只能在暗中或是一些重大事情上出面提出建议。
一个人能力太过强大了,会结交一些朋友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也会得罪一些敌人。就像是北明的一些人,便一直盼着他死,在他们看来,只有杨晨东死了,他们才能有出头之日,代宗才能真正而彻底的掌握着皇权,有些人才能与代宗朱祁钰分享权力带给他们的种种好处。
周全便是吕贵派来的,他的到来自然朱祁钰也是知晓的,且还属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赞同者。说白了,他的内心也希望杨晨东可以死去,最好了是可以死在南明的地境,这样的话他可做的文章就大了。
正是因为周全和严涛的到来,岷王朱徽煣这才对杨晨东这个人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这才在得到了苗金龙的战报之后没有马上派出援兵,而是叫来了这两位帮着分析眼前的形势。
临时岷王府的一间偏厅里,朱徽煣一脸兴致盎然的看向着周全和严涛问道:“两位,你们之前总是把这个忠胆公说成是虎狼,如今就要面对他了,可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吗?”
“对了,不仅是我们重视他,代宗皇上重视他,便是朱祁镇这个败家的皇老儿也重视他。本王已经得到了消息,南京那里似乎已经同意会给杨晨东封王的事情。”朱徽煣在听取意见之前,把自己所得到的种种消息都先说了一遍。仅从这一点上来看,他有zào fǎn的心思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看样子便是在南明朝廷中怕也是安排了不少的人手。
听闻此言的周全和严涛两人先是相互目视了一眼,心中有些惊恐于朱徽煣的厉害,尤其是周全还想到,会不会在北明中这位岷王也安插了什么人手呢?
当然,这样的想法,他是不会问出来,更不会说出来的。双方现在可是合作阶段,表面上也是需要精诚团结的。
朱徽煣开口问话了,做为下属和前来帮忙的两人就不能不说话。但是在表态之前,做为锦衣卫出身的周全还是先问了一个问题,“岷王殿下,不是有消息说杨晨东被刺杀,中毒命不久矣吗?”
周全能问出这样的问题并不奇怪,虽然说一个强势的大明分成了南北,但因为时间仓促,很多衙门之间还是互相有联系的,尤其像是锦衣卫这样的重要部门,更不可能一时间就分的那么清楚。有关南明锦衣卫中传出杨晨东受刺中毒之事周全知道一些也就并不奇怪了。
“不错。”朱徽煣点了点头,“本王也听到有这样的说法。但他不是没有死吗?只要不是死人都是值得重视的,更何况,有时候死人也会翻盘的。”
朱徽煣会这样说,也不完全是空穴来风,只是性格的谨慎而决定的。这也是因为他听过了很多的故事,其中有一个版本正是杨晨东亲口所说的,那还是在北明京师的神仙居中,他以说书人鼻祖的身份出现来讲三国时提起的。那里就曾说死去的诸葛亮为了害当时还是魏国的权臣巴马懿,有意的弄了一本沾着毒水的空白书说是天书,最后引其上当中毒而死的事情。
这就是著名的死人杀活人的典范。当然了,这一切不过都是野史中的传说罢了,是做不得数的。这也是当初杨晨东为了勾起人们的话题,提升神仙居的名誉度而说的,想不到的是竟然被朱徽煣给听到了,还当真了起来。
有了这一番的说法,周全便点了点头,不在就这件事情纠结下去了。诚如人家所说,人不死就作不得数,更不要说,以杨晨东的狡猾多变,这件事情的内情到底如何还说不清楚呢。
即然不能在杨晨东是不是要死之人上面说事,那就只能当他是一个对手了,想到此处周全便抱拳用着很恭敬的口气说着:“岷王殿下,就我们所知,杨晨东这个人非常的厉害。当初就曾以几百的兵力打退了兴师动众而来的瓦剌大军,面对这样的对手当小心才是。”
这边周全刚说完,那边严涛也表示了赞同,并附后的说着:“周兄所说的及是,这位忠胆公很是不好对付,尤其是带兵方面,要不然也不会在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将黄公子的势力彻底的消灭了,对他还需要慎重再慎重。”
两人都是如此的小心翼翼,朱徽煣点头认同的同时,便道:“那依两位的意见,接下来应该要怎么办呢?难道说不打回来吗?”
“可以不打当然最好。”严涛点头说着。
对于严涛的意见,一旁周全听了之后不由就是眉头一皱。此行他的任务就是想尽一切可能杀掉杨晨东这个北明的心腹大患。现在此人主动跳出来与岷王为敌,更是消灭他的好时候,又怎么可能容忍什么都不做呢?
周全的样子严涛早用余光看到了,他当然知道对方的心思,所以呵呵一笑之后他又向着朱徽煣说道:“岷王殿下,雇佣军的实力苗金龙的密信中已经写的十分清楚了。两万苗军还是突然袭击竟然不敌对方七千人,被杀了一个大败,这样的对手就算是我们对上了,想必要解决他们也会非常的困难,如果兵力太少的话,怕是很难一次性的解决问题,但如果兵力过多的话,怕又给了南明以喘息之机,这样是对大局十分不利的。”
带着军需来大明 第四百四十二章 邝野的烦恼
颌首点着头,朱徽煣很认真的问着,“那依严将军的意思,我们应该怎么去做呢?”
严涛即是朱徽煣的护卫之一,又得了一个护卫将军的职务,现在叫他严将军倒也是合情合理。也正是因为得到了岷王的信任和重用,严涛这才决意真心辅佐的。现听到主子问起,他便很自信的伸出了两个手指头说道:“很简单,对于这样强大的对手,我们至少明暗配合,方能起到压制的效果。”
“明暗配合?有意思,说来听听。”朱徽煣饶有兴致的问着。他知道严涛曾经与杨晨东做过对手,而什么人是最了解你的呢?往往就是对手了。
周全原本准备插话的,至少他是不会允许如严涛所说,对杨晨东什么事情也不做,若是这样的话,他的任务要怎么样完成?可是现在听到这一明一暗两种手段,也是来了好奇之意,这便压下了原本要说的话,看向了严涛。
“很简单,明的一面我们可以着人前往高州府附近,以大军将那里围着,实行高压政策,借以告诉这位忠胆公,我们可不是好惹的,如果他真的想为南明效力的话,那很可能就要拼上一个鱼死网破,最终谁都落不了什么好,想必如此一来,只要他还是聪明人,也就不会妄动了,这也为我们暗的一面施实创造了机会。”
“暗的一面是什么?”朱徽煣有些迫不及待的问着,他有一种感觉,严涛应该不是临时起意,怕是早就有所准备了。
果不其然,接下来严涛所说的印证了朱徽煣的心中想法。
“暗的一面,我们可以对杨晨东实行刺杀。人我已经选好了,他叫莫拓,武功高强,是一名地道的交趾人,也曾在交趾军中任职,后因做错了事情被重罚时,属下将他救下,并将他安排在了高州府中。”
说起这些的时候,严涛是一脸的镇定自若,仿佛在说着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一般。
“什么?人你都安排好了,这是要对杨晨东行刺杀之事吗?只是他会不会发现?”这一次,周全是彻底的忍不住了,一连串的问题问了出来。
面对着周全的问题,严涛眼角带笑的说道:“请周兄放心,莫拓在一个多月前就以逃荒者的身份去了高州府,已经与那里的不少人成了朋友,是不应该被人怀疑的。”
“哦?一月多前你就料到有今天的局面吗?”这一次换成了朱徽煣一脸的不信。
“那倒不是。”面对着朱徽煣,严涛当然不敢托大,实话实说的道:“原本这个人是我安排在那里获取情报的,可不成想杨晨东去了那里,属下临时起意有了这个想法。”
“哈哈,好,临时起意好呀。有些事情,越是不经意间反倒越是能成事,不像是刻意为之的事情,总是会露出痕迹来的。好呀,那就让这个莫拓去刺杀杨晨东,如果成了当然是最好,不成的话,这个锅我们也不会背的是吧。”朱徽煣连续的笑了好几声,又连着说了几个好字,显然他已经在心中认同了这个计划。
“殿下圣明,就是这样的。如果莫拓可以杀了杨晨东当然是最好的,当然以属下之见,想做到这一点很难,这位忠胆公身边的可是有着不少的高手保护。好在不成也没有关系,只要莫拓死了,那一切罪责都可以推到交趾人的身上,到时候殿下只需要再派人去与杨晨东说明,还可以许诺让他去找交趾人报仇,如此一来的话,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我们就可以座收渔翁之利。”
“是呀,那个时候不管是谁赢谁输,都将元气大伤,在对付起来都会事半功倍了。”朱徽煣不住的点头,看着严涛是如此的自信,他心中欣慰的同时,也有些担心的问着,“如果刺客没有得手,反被抓了,把你供出来岂不是要坏事吗?”
朱徽煣能问出这样的问题来,足以说明在这件事情他已经是认真考虑,甚至是同意了。严涛心下大喜之时抱拳说道:“请殿下放下,属下已经安排好了后手,一旦莫拓动手,不管他是死是活,最终都会活不成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