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军需来大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浪子边城
带着军需来大明 第四百五十章 神助攻
仅是从邝野的话中就可以看出来,他对雇佣军是多么的看好,同时对南明军队又是如何的无奈。
雇佣军保护着杨晨东走出了高州府城。只是六少爷并没有马上回到马车中去,而是跟着冷锋们走到了一起。像是这种可以更多接近军队的机会,能做就会多做一些。毕竟军队才是一个立国的根本,如果连他们都不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那所谓的zhèng quán不过就是一个笑话罢了。
眼看着杨晨东一幅云淡清风般的样子走在队伍之中,跟在他身边的人却没有那么放松,尤其是冷锋二团的团长罗破等人更是十分的小心翼翼,便是他们一个个背负的九五式都已经打开了保险,做出了一幅随时应对一切战争的样子来。
感觉到了大家的紧张,杨晨东便是呵呵的笑了笑,露出了十分自信的神色,“用不着紧张,只要有邝野在,这些南明军队是不会也不敢与我们为敌的。如今他们最大的敌人还是岷王一系的叛军。”
一向算无遗漏的杨晨东都这样表态了,周边的冷锋们自然神情和身体都放松了不少。但同时有聪明人也听出了这话中不一样的意味,像是虎芒就问出了心中的疑问,“少爷,这么说来,如今他们不会与我们为敌,但以后会的,是吗?”
虎芒问起这个问题的时候,在杨晨东附近的冷锋军官们一个个都竖起了耳朵,显然这也是他们非常关心的事情。
“不错。”没有让虎芒他们多等,杨晨东很是肯定般的点了点头,“但不是他们要与我们为敌,而是我们要与他们为敌,明朝虽然还算是昌盛,但一些政策确已经是不得民心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大家都懂得的吧,如果不改革的话,那便是我们不出手,其它人也一样会取而代之的。”
杨晨东这话可不是危言耸听。虽然说历史上这个时期的大明不过才进入了中期,然后逐渐的衰弱了下去,可是因为他的出现,已经发生了太多的改变。比如说大明分了南北就是最明显的区别。
一个强大的国家一下子分成了两半,不管是军事实力还是经济基础都会受到严重的打击,在加上原本就已经烂到根子里的国策做祟,怕就算是他不出手,明朝也不会如历史中那般坚持那么长久。
杨晨东所说的国策有问题,指的就是重农抑商之策。虽然中国古代一直都是如此,认为农业是国之根本,认为所有的劳动力都要去从事农业从产,不能搞工商业,所谓多一个人搞工商业就少一人务农之人。看似想法是很有道理的。甚至也正是因为这个论调,之前的历朝历代人口都不是很多。
这难说是因为那些历史中的君主们看不出人多的好处吗?难道只有太祖才说出了,人多力量大,人多好办事的话来吗?
当然不是了,人口一多,做什么事情都要方便一些,尤其是军丁的征役不管是人员还是素质都会提升许多的。但为什么人人都懂的一个道理却是很少有哪一个朝代会真正的去执行?甚至一到了国家稳定之后就会放松对军队的训练甚至是人员的扩征?以至于在面对国家危局的时候,连像样的军队都没有,以至于一败再败,失去zhèng quán,失去一切?
这一切自然不是他们看不出来,而是受环境所限。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粮食问题。
地就那么多,粮食有是的限的。如果人口一旦增多的话,粮食是肯定是不够吃的,这才是阻碍他们发展的最重要原因所在。
打一个比方,从康熙年间到乾隆年间的一百多年,江南的米价增长了四倍,田价更是疯长了十倍之多,对于那些困苦的没有钱吃肉的百姓来说,米就是他们的刚性需求。那问题来了,买不起米怎么办?连自己都养活不了,还怎么去生更多的孩子,创造更多的人口呢?
好在的是当时清朝还有番薯,虽然它的味道单一,营养价值也不高,但还是能添饱肚子的,所以才有人把康乾盛世戏称为番薯盛世,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所以说如此种种下来,土地就成为了国之根本。如何让百姓拥有更多的土地,可以让他们丰衣足食,他们富裕了,自然国家就会富裕,就会强大,这便是人们所说的藏富于民了。
但就是这样的道理,很多人看不明白,相反一个朝代建立不久之后就会很快出现特权阶层。而这个特权所表现出来的就是他们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拥有大面积的土地。刚开始或许算不得什么,可随着不断的发展下去,他们自然就要侵吞更多百姓的土地,来维护自己的权力和享受着高高在上的奢侈生活,就不得不与民争利。
就像是杨晨东,被封为忠胆公之后,他也拥有了自己合法的土地,且一给就是五千亩之多,虽然因为大明分了南北,为了恶心朱祁镇,代宗祁钰特意的将封地弄到了南方的建宁,使得这个分封一直无法实现。
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杨晨东这般受皇帝忌惮的。更多分到土地的权贵们是实打实的得到了好处。那这些好处从哪里来呢?当然只能去侵占无权无势的普通百姓。
如此一来,许多百姓原本的安定生活就被破了,他们由自己拥有土地的身份变成了佃户,就是去租种富人家的土地,久而久之,生活会越来越困难,为了生活下去,那是什么样的心思都会出现和产生。
试想一下,一个人连生活都成问题的时候,你还指着他有什么责任感,国家荣誉感呢?
像是这样的人,一旦了发生了什么战争,他不反过来与你作对就要庆幸了,还谈什么让他们为你卖命?
更为重要的的是,这些个特权阶层种田还是免赋税的,这就等于把国家最好的土地彻底的浪费掉了,如此下去,长久之下,怎么能不亡,怎么能不被群起而攻之呢?
这便是杨晨东所说的明朝国策有问题。而这样的国策如果不改的话,即便是后来没有那清朝出现,也一样会被其它势力取而代之的。
话又说回来,有没有办法解决呢?
当然有,就如人们所常说的,只要肯动脑筋,办法总比困难多。
至少在面对眼前的局势,杨晨东是有办法来解决问题的,那就是多条腿走路。
一个国家想要发展,想要强大,想要屹立于世界之巅,仅是靠一条腿走路是绝对不行的,一定要多元化的发展才是。
这就是说不仅仅需要农业,一样十分的需要工业,一旦国家强盛了,百姓富足了,那个时候大家都可以过了衣食无忧的生活,那谁还会没事想着去zào fǎn。就算是有个别人生出这样的心思,想去蛊惑别人那也要有人敢答应呀。好好的生活不过,去冒险一拼,甚至还可能会掉脑袋,又有几人会赞同?
尤其是杨晨东引来了土豆,这个产量高,又可以添饱肚子的食物出现,便等于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随后只要削弱一下权势们手中掌握的土地,让百姓重新拥有的同时,再引导这些权势去发展轻工业、手工业、重工业,那一样是可以富得流油,如此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就像是杨晨东本人,他就是以这样的思路在发展着。
赤嵌城中各种各样的工厂开设了起来、周边的较远的土地也都大面积的开发种上了各种农作物,且凭着那里温适的气温,很多作物都是一年两季,甚至三季的也有。
有了粮食,有了活干,有了钱挣,好日子自然就来了。在上升上去就变成了如何保证自己的胜利果实不会别人所侵吞,那自然而然主动参军的人就变得多了起来。
就像是这些冷锋,荣誉感是一方面,但更多的还是他们要保护自己的劳动果实,保护自己的家园。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可是真的会拼命的,这远远与明朝军队那种当兵吃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路走对了,底子打好了,在加上高于现代世界几百年的先进武器相助,那真想不出什么人会是他们的对手。这也就打造了冷锋无敌的传奇来。
思绪至此,杨晨东的目光看向前方的时候,已经是充满着希望和渴望。这一世回来,他注定要带着汉人走向世界的巅峰。
无人可挡!
发生在高州府城的事情,很快被一直紧盯着这里的岷王一系探子所窥视,待消息传出之后,原本就准备好的说客,也就是能言善辨的陈添上路了,直奔高州府而来。
与此同时,邝野所写的密信也以八百里加急的方式送到了南京城,送到了英宗朱祁镇的面前。
邝野竟然说服了杨晨东,更重要的是对手还来了一个神助攻,交趾竟然派人去刺杀杨晨东的妻妾,这便是迫使忠胆公不想做出一些什么来也不行了。
带着军需来大明 第四百五十一章 岷王来人
借着这个当口,杨晨东出兵只是要松江府海边已经停用的船厂船只罢了,这个代价朱祁镇自然是付得起的。当下便是大手一挥,准了邝野的奏折,派人回复消息的同时,也通知了松江府那边做好随时交接船只,以及将府中库存的所有钢铁一并拿出的准备工作。
朱祁镇那边有了积极的回应,陈添也来到了驻守在高州府附近的苗军军营。
苗金龙属于苗族的首领之一,如今手中还掌握着六万多的大军,身份自然是高贵无比。但知道陈添身份的他,还是在对方到来的时候,热情的摆了宴席。
陈添可是岷王身边重要的谋士之一,所谓宰相门前七品官,像是这样的近臣除非必要是没有谁会想得罪的。更不要说,人家出现在这里,原本就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来。
对于苗金龙的热情款待,陈添自然是没有拒绝的,不仅如此,宴席之上他还把自己的使命讲了出来,他也想听取一下苗金龙这边的态度和反应,毕竟他们曾与雇佣军交过手,想来对于这位忠胆公应该是很了解的。
苗金龙知道了陈添的来意,尤其在听到他要将雇佣军的战火引到交趾国身上时,更是举手来了一个百分百的赞同。
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苗人可是一直和交趾人不对付的,现在有机会削弱一下对方的实力,那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苗金龙高兴之余,便也叫出了秀才邹德,把自己这一面所了解到的情况做了一个详细的说明。
由邹德的口中,陈添对雇佣军有了更多的认识,更加坚定了要把祸水东引的想法。所以仅仅是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他就着人向雇佣军那边送了一封书信,先是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又表达出了自己的来意。
自古就有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说法。
可实际上,做为使者死在这上面的人却是不知凡己了,在没有弄清雇佣军,主要是杨晨东的态度之前,陈添当然不会贸然的出现。就算是对方不杀他,将他给交到邝野的手中,那也是生不如死的结果。
书信一到了雇佣军军营,就很快送达到杨晨东的面前。当看到是陈添造访的时候,杨晨东也仅仅只是在一记怔愣之后就笑了起来。
当真还是瞌睡来了就有人送枕头啊!
与邝野那边谈完之后,杨晨东就猜到只是要一些钢铁和船只,当不在纠结于异姓王这个称号的时候,朱祁镇是一定会答应自己的要求。毕竟岷王一系的事情已经直接影响到了南明的zhèng quán问题。
但怎么样的对待岷王一系也是杨晨东这几天来深思的。
以雇佣军的实力,在加上海军刚刚送来的充足武器,想要面对面解决他们并非是什么难事。但若真这样做了的话,南明的压力一减,定然就会考虑对付自己的问题了。
这种吞狼引虎之计可非是杨晨东想要看到的。就凭着他需要大量的汉民人口,他就无法与南明翻脸。不然的话,就算是他四处征伐,打下了大片的江山与疆土,那要交给谁来管理呢?让异族去吗?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即是这样的话,与南明为敌是不明智的。他要的是慢慢消化和改变,而不是杀了多少的汉人去彰显自己的武力,或是建一个和明朝差不多的国度。若是那样的话,不过就是改朝换代而已,一旦过了多少年之后,与其它历史中的朝代又有什么区别呢?
所谓甚大的杨晨东,便开始思虑着如何即可以解了南明的危局,又不至于让他们座大,而一旦自己实力上涨到一个程度的时候,便是他回来收割胜利果实之时了。
连续的想了几天,终于有了一点的眉目,那就是想做成这件事情,必须要获得一个人的支持,那就是岷王。
之前说过了,想要称霸而不仅仅只是建国的杨晨东,需要大量的人口。那这个大量的人口到底有多大呢?简单一句话来说就是越多越好呗。
按着杨晨东的意思,以后他要征服的不仅仅只是明朝,相反为了保持这里的人口增长,此地还可能是他后期要征服的地方。他要的也不仅仅只是亚洲,而是整个世界,他要让汉人站在世界之巅,走到哪里就凭着你是一个汉人的身份就是高贵无比,如果你有幸生于一个汉人之家,那生下来就是贵族一般的存在了。
想要做到这一点,难不难?
当然难。
可是对于拥有着大仓中先进各种先进武器,且赤嵌城中已经给出了足够的条件和书籍,正照葫芦画瓢大力发展的那些兵工厂而言,新式武器的出产那只会越来越多。只要军队的质量足够精锐,数量足够多,以热武器对长矛大刀那是拥有着绝对的优势,这也就注定这样的想法并非是什么梦想,是有机会实现的。
问题出来了。
打下了那么多的地盘要如何的统治呢?那就需要大量的汉人去做了。没有人,就算是你们能打下这个地方,也成为不了这里的主宰,就像是当初日本人进入中国一样。他们当时是多么的强大,甚至在整个亚洲都近乎于一个横扫的存在,更有一些时候,创造出了几个十几个人就可以管理一个几十万县城的例子出来。
那又如何?最终想要蛇吞象,还不是撑破了肚子,尽管这其中还有一些其它的因素,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如果他们人口够多的话,也未必目标就不能实现。
扯的有些远了,说到近前来,想要拥有更多的人口,那势必就不能以明朝统治下的汉人为敌,不然的话,你打的是痛快了,使你根本没有那么多的听你话的官员,忠诚你的军队,就算是把南明和北明都灭掉了,这个国家也乱套了,一旦开启了混乱模式,谁知道会死上多少人,又需要多少年才能够将人口重新的恢复到六千万呢?
就算是六千万,杨晨东还嫌不够呢。好在的是有了土豆的出现之后,百姓的粮食问题得到了很大的缓解,如今不管是北明还是南明都在鼓励生育,这般看来,十几年之后,国家的人口就可能会成倍的增长着,这些新人口的出现都可能会增强他完成目标的机率。可前提条件就是不能在让汉人的人口无端的减少了。
为了这个原因,杨晨东就不能无故的与岷王一系的汉人为敌,他真正要对付的是异族交趾国。
交趾现如今可是岷王的盟友,怎么样绕过他们去对付交趾,正是这些天来杨晨东所考虑的问题。就在这个时候岷王的重要臣子之一陈添要见自己,这不是一个机会是什么呢?
在联想着前一阵子那个杀手莫拓的出现,他正是交趾人。加之内线已经传来了较为准确的消息,莫拓的出手原本就是岷王高层的决定,他们是想借刀杀人。
有了这个内部的准确消息,陈添到来主要是为什么事情,杨晨东即便是用大脚指头也能猜出一二了。
或者说这也是杨晨东所期盼的,这是正中下怀的事情。
即便是此,杨晨东只是将心喜放在了心中,表面上还是装成了一幅并不积极的样子。永远不要让对手知道你心中想的是什么,这样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合格的,也是优秀的外交家。
“事情本少爷知道了,看着安排他明天过来吧,虎芒你先去接触一下。”杨晨东没有多说,事实上他也没有必要多说,虎芒做为最亲近的人之一,他一直是知道自己心中想的是什么,待价而沽是必须的。即然从南明这里都套取了那么多的钢铁好处,没道理岷王这边就什么事情都不做的吧。
“少爷放心。”虎芒果然一幅了然于胸的样子答应着。说到底他的角色就是先锋将,同时也是铺路抬高少爷的身份的作用。
雇佣军这里很快就给了回信,答应明天陈添可以到军营中来说事,他们还表示可以大大方方的来,不用考虑高州府内南明军队的反应和是不是能够理解。
这话说的就有些大气了,不为别的,通过这些事情就可以看出来,这位忠胆公似乎与南明的关系并不是很好。
南明皇帝朱祁镇很忌惮杨晨东,这早就已经是一个公开的消息了,如今看来倒还是没有错的。而得到了答复的陈添自然是十分的高兴,心中把见到杨晨东之后应该如何去劝说的思路又想了好几遍,也把可能遇到的突fā qing况同样想了好几遍之后,在第二天一早就带着一众手下们直向着雇佣军的军营而来。
出苗军大营的时候是由苗金龙派人护送的,但快到达了高州府城下的时候是由身穿迷彩服的雇佣军接手再带过去。
且就是当着城楼之上南明军眼皮子底下做的这种事情,看的负责守城的于光将军牙齿痒痒地。
早在昨天晚上,杨晨东就派人入城通知了邝野,说是岷王派人要与自己谈一谈,他也答应了,希望他们行个方便。
带着军需来大明 第四百五十二章 陈添的游说
在这封信摆在面前的时候,邝野就知道他是拒绝不得的。先不说为了南明的安定他们现在不能在得罪强大的雇佣军,单就说前几日胡嫣和雪娘子差一点在城中出了事情,他们就有责任。
人家不追究,那是因为知道事情与他们无关。但如果他不同意岷王派出的使者与杨晨东见面的话,那人家随时就可以翻出这件事情来,到时候随便的扣一个帽子,就说你们里应外合伙同着刺客行刺,就这一条,便是让人有嘴难辩。
面子都是互相给的。好在的是邝野知道杨晨东在北明还有一个杨家庄,南明有建宁还有杨四哥在那,背叛大明的事情他是做不出来,也不敢做的,这才下了决定,答应了要求。
邝野都答应了,这也是为何于光眼看着这一切就在眼皮子底下发生而不敢妄动的原因了。
雇佣军这里来的不过是一个班的士兵而已,就这样带着陈添还有他的数百属下们由城下而过,说实话,这一刻陈添的心中是有些忐忑的。
原本想着雇佣军怎么着也要派上几百人,甚至上千人来护送自己的吧。可只有十个人,还要从南明军队掌控的城下走过,这已经不单单是安全的问题,而是一种挑衅了,那南明军队会不会一怒之下真的做一些什么呢?真是那样的话,岂不是自己小命休矣?
带着这样的紧张,一行人顺利的走过了高州府城下,在陈添眼看着城池被抛在脑后的那一刻,他突然间后脑勺冒出了一阵阵的凉风,他此刻方才想起,自己并没有从鬼门关中走出来,而是才一脚踏入这里而已。
比如说,如果这一次没有与杨晨东谈妥的话,那他如何从雇佣军的军营回到苗家军营呢?没有了雇佣军的护送,自己的安全如何保障?这一刻他才感觉到了害怕。
雇佣军的军营,虎芒代表着杨晨东先见了陈添,倒是好酒好菜的招待着,尽足了地主之谊。
对于来到这里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可以见到杨晨东,这是有些出乎陈添意料的。好在的是关于这一点他也做了准备,在早就调查了杨晨东的事情之后,深知虎芒是什么人,所处位置的重要性,所以在吃饭的时候不断套话的同时,也吩咐着手下足足抬了两大箱的金子摆在了虎芒面前。
一箱一千两,两箱就是两千两黄金。按着当时通律一比八来换算的话,那就是一万六千两白银了。
这么多的银子,对于普通的百姓而言,那是吃喝一辈子都用不完的,而这不过还是陈添的见面礼罢了。他已经向虎芒说明,只要能见到忠胆公,接下来还有重谢,于眼前的十倍都不止。
一出手就是十几万两银子的好处,给的还不是正主,这般看来,陈添倒是诚意十足。虎芒也是一幅贪婪的表情盯着眼前这些银子,“见我家国公爷的事情我可以帮忙试着看,但你可知道,英宗已经答应将松江府停下不用的的船厂给我们国公爷了?相比之下,如果只是一些金银的话,怕是诚意还是不够啊!”
不怕提要求,就怕什么都不说。陈添当下眼中带着兴奋的光芒,“我们当然不会只是拿出这点东西了,为了表示我们岷王友好的诚意,已经有足足五百车的钢铁正向这里送来,想来不日就会到达的。”
“五百车?”虎芒装成十分惊讶的模样,然后点了点头,这么说来倒是有些诚意,好吧,那我就试着帮你美言几句好了。”虎芒一幅看在银子的面上才愿意帮忙。
“多谢多谢虎将军了,如果这一次可以成行达到目的的话,陈添还有重谢。”
“哈哈,好说好说。”一脸“贪婪”的虎芒说着话就把一杯酒直接倒在了肚子里。
而就在当天晚上,陈添就被获准见到了杨晨东,见到了这位极为年轻,但实际上权势滔天的大明忠胆公。
“小的陈添见过忠胆公。”一见面之后,眼中露出了一丝惊讶的陈添是抱拳弯腰,十分的恭敬。
此时的杨晨东不过才二十一岁的年纪,可经历了这么多的他早就有了一种上位人的风采,甚至他要是愿意的话,随时随刻都能将上位者的虎霸之气表露出来。
“你就是陈添?”座于帐中首位的杨晨东盯着来人打量了一番,然后很是随意的说道:“听虎芒说,你很会做事,还要给本国公送礼?是不是因为你们岷王惧怕本国公呢?”
不似是与冷锋们在一起时的沉着冷静,这一刻杨晨东表露出来的是非常狂傲和自大的一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