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带着军需来大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浪子边城
时势如此,可非是虎芒说话难听,深知这个道理的邝野并没有生气,相反还抱拳谢道:“承蒙忠胆公还在为老夫考虑,也请虎兄弟回去转告忠胆公,老夫可不是什么不知变通之人,我会放弃高州府,回到南京训练新军的。”
邝野如此的坦诚,承认了自己的不足和弱势,倒是让虎芒高看了一眼,“好,小人会将尚书大人之言转告我家少爷的,如此告辞了。”
虎芒与邝野交谈的时候,杨晨东正叫来了手下的两位团长在帐中议事。
“吕团长,这一批给你们所有的辅兵都装备上了八一杠,你们习惯的如何了?”回完了一个简捷而精干的军礼之后,杨晨东即开口问向着辅兵团团长吕卓。
上一次与苗兵以冷兵器对冷兵器打了一仗,结果自然是大胜,但自方的损失也不算小,至少在杨晨东眼中看来是这样的,为了保存自己的足够实力,也为了施展自己的足够的优势,他决定在战场上给所有的辅兵都配上八一自·动步qiāng,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八一杠。
之所以没有配备更好的九五式,一来是要将冷锋与辅兵有所区别,二来也是更为主要的是就是以赤嵌城如今的兵工厂实力,还不能造出九五式来。即便是八一杠,这也是杨晨东先拿出了大量的成品让他们了解和拆卸,加上已经有了前人的成功经验,有着很多的资料,在大仓中被找了出来。
正是有着这如此之多的优势,八一杠这才应运而出。不得不说的是哪里都不缺少聪明人,尤其是大明时期的匠人们,论头脑他们不比任何时期的匠人差,只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发展环境,自然而然就由原本应该的闪耀变回了平凡。
明时期的匠人是很没有社会地位的,收入也是极低,仅是能添饱肚子就已经算是不错了。就算是如此,其中还有些人想着发明创造一些东西,且还非常的实用,推动了社会科学发展的前进。
遗憾的是,做出这样贡献的人并没有得到与他付出成正比的收获。甚至有的人连做试验的东西都是自己去凑的,一旦成功了,果实要归工部所有,归皇上所有,他本人能得到的不过就是一个好匠人的称号罢了,即当不了饭吃,也换不了银子。
这样毫无激励的制度之下,可想而知,再好的匠人怕是用不了多久也会泯然众人矣吧。
但同样的人放在杨晨东的手中就完全不同了。赤嵌城的兵工厂里实行的可是保底激励制。
保底指的是一个月你做完了手中的活会有多少的工钱,激励指的是你一旦超额完成了任务,甚至是有着其它的贡献之后会得到与之相匹配的奖励。
事实上,这个朝代的匠人最不缺少的就是力气和头脑,一旦有他们发挥的空间了,那所有人都是憋足了一口气的猛·干猛发力,也因此出现了很多杰出的人物,他们不仅得到了荣誉,像是各级勋章拿在了手中,更得到了大批的金银。这种即得名又得钱的奖励方式让所有的匠人们彻底的燃烧了起来,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自然做起什么事情来都是事半功倍了。
就像是兵工厂,钢铁的质量决定能造多少的qiāng炮。
在锻炼钢铁的过程中,有了杨晨东提供的那些书籍帮助,他们可以把钢铁弄的更加坚实,而不是在是那么脆,他们也可以把钢铁的密度提升,不至于生出在表现上生出很多的小气泡,容易bào zhà。
有关这些基本的常识,书籍中早有明确的记载,只要用心去学,就会发现,很多道理并不是那么难理解,只不过他们缺少了想像力罢了。一旦真的做成了,再回过头来时就会发现,原来事情是如此的简单。
兵工厂开始扩大和进步着,一批批的成品八一杠就被拿了出来,前几日送到了雷州府的海边临时口岸上,至此所有的辅兵换上了装备。
话在说回来,面对着杨晨东的询问,辅兵团长吕卓一脸的兴奋,“六少爷放心,这些人大部分之前都是打过qiāng的,只需要短暂的磨合之后就能重新找回那种感觉来,一旦上了战场,定然可以发挥出他们的优势来。”
不怪吕卓这般的兴奋。以前只是看到冷锋们可以用先进的火器,去大杀四方。虽然他们也配备了足够的新式弓·弩,但毕竟有效距离太近了一些,优势并不十分的明显。为了这件事情,下面的营长还有连长们已经不止一次的找过他,说起什么时候才能像是冷锋一样,拿着先进的火器上战争,也杀得敌人闻风丧胆呢?
以往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吕卓都以沉默对之,因为他也不知道这一天何时会来临。可是现在好了,八一杠发了下来,虽然论起功能性来较九五式还是差了一些,尤其还是手工打造的,同样的qiāng但还是有些许的不同,还需要士兵一人对一qiāng的去熟悉和磨合,但相比于敌人手中的冷兵器已经不知道强了多少。一旦下一次大战的时候,拿着这些八一杠上了战场,可想而知会是什么样的结局,想起来就让人兴奋呀。
吕卓还站在那里一脸的兴奋,杨晨东已经将目光落在了一旁冷锋二团团长罗破的身上,“这一阵子冷锋兄弟们们辛苦一些,多教教辅兵兄弟们打qiāng的技巧,还有如何保养qiāng支的问题。”
“还有你们,有关qiāng支的保管和使用问题一定要盯紧了,绝对不允许任何一把qiāng支丢失,更不允许有不轨之事发生,一旦有人有这样的苗头了,马上踢出队伍,绝对不能留情。”目光再一次的落到了孔捷和宋哲两位团政委的身上,杨晨东的语气有些严厉的说着。
qiāng支不比其它的东西,一旦被敌人掌握在手中,反过来制造混乱,甚至是行刺杀之事的话那不过是转息之间就可取人性命。面对着这样先进的双刃剑,不得不有所提防,这也是为何只能辅兵发了八一杠,但那些还未经过太多考验的临时辅兵依然还是使用冷兵器的原因所在。
“六少爷放心,我们晓得的。平常没有任务的时候,一人只会发五发子弹,且每天早晚都会进行点验,士兵之间有着相互监督的权力等等,只要不是一个班一个排互相包庇,是不会出什么事情地。”两位团政委一脸信誓旦旦的表情说着,显然他们也意识到了先进火qiāng能带给他们的好处以及相应的危害,所以早早就有了准备。
“这样最好,要及时的与战士们谈心,充分的发挥你们做思想工作的优势来,一旦有什么不良苗头,或是战士有什么问题了,要马上进行开导和解决,今天的事情就不能托到明天去办。”杨晨东点着头,再一次以严厉的口气说着。
待说完了qiāng支的问题之后,他的目光落在四位团级干部的身上道:“抓紧时间休整,用不了多久,我们就会开拔了,那个时候怕是大家想要现在这般的休息也是不可能了。所以,现在就可以去做战前动员。”
一听到战前动员四字,两位团长,两位团政委不由身躯都是一震。相比于明军害怕打仗而言,他们等的就是这一天,因为只有战争才能更快的扩充自己的实力,只有战争才能显示出他们的本事来。
“是。”四人齐齐敬了一个非常标准的军礼,在这一刻他们每一个的吸呼都变得急促了几分。
......
赤嵌城。
相比于两年前杨晨东离开这里的时候完全可以说是变了一个样子。
宽敞干净的水泥道路、整齐划一的各式楼房、自成一体配套齐全的新式小区、各种各样的工厂和单位一个挨着一个。
远远看去,仅是冒着黑烟的高耸烟筒就不知道有多少个了。
此时远不是计较什么环保问题的时候。此刻的世界还没有经历工业时期,原本就被保护的很好,而赤嵌城就是第一个工业城市,每一天从这里制造的许多东西都会由冷锋的海军运到附近各处去。
像是什么小到卫生纸、牙膏、牙刷、口香糖、香皂、毛巾、指甲刀、白糖、罐头等物品;大到镜子、玻璃、化妆品、旗袍等等,无一不是畅销之品,皆属于供不应求之物,发往着附近的一些国家。
这些东西换来的是数不尽的金银以及米、面、布料以及各种的矿石或是钢铁等物。
有了原材料之后,小琉球岛上但凡属于杨系的地盘所有人日子都变得好过了起来。丰衣足食,家中又堆满了各式的粮食和银两,为了保证这些胜利的果实不被他人所窃取,所掠夺,所有人都是皆尽所能的付出自己的各种能力,来推动着这架超于时代的马车飞速前进着。





带着军需来大明 第四百五十六章 只有更高没有最高
食品总厂的分厂之一方便面厂。
厂长周大和正带领着全厂近三千名工人们日夜赶制着新研制出来的不久的方便面。
这是六少爷来信下达的政·治任务。一并送来的还有如何制造方便面的精细过程以及两箱已经做好的制品。
周大和就是第一个吃透书籍并自我研制出来第一碗方便面的第一人,按着奖励机制,在政·审合格确定人和家世都没有问题之后,他便成为了第一任方便面厂的厂长。
之前听说谁能第一个研究出方便面,谁就可以任厂长,成为三千人的领导,周大和是有些不相信的。但当他真的做到了,也被委以重任的时候,这一刻他激动的无以复加,同时对六少爷的敬仰之情也是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赤嵌城中就多了一个传说,说是六少爷是天神下凡,是神仙派来拯救劳苦大众的和改天换地的。要不然的话,为什么六少爷总能拿出种种他们以前闻所未闻,甚至想都不敢想的新鲜东西来呢?
古人原本就很迷信,多是没有什么文化,最容易被有心人利用了,在加上杨晨东的确弄来了许多据说聪明人都想不到的好东西,就像是守卫小琉球岛的各式先进qiāng炮。有了这些事实之后,这种传说信者是越来越多,以至于最早放出这些传言的杨系高层都认可了这种说法。
方便面正是在这样的传说之上出现的。这当然也是大仓的功劳,当那一袋袋的方便面被打开,放在热水中泡过被大家吃了之后,所有人都是赞不绝口,赞叹不已。当下高层就决定,马上赶制这些东西,它可不仅仅能替代粮食解决人们肚子的温饱,便是放入到军队之中,也是极好的军用物资,对于解决战士的口粮问题这种方便快捷之物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着杨晨东在大仓中找到的一些书籍相助,很快制造方便面的方法就被详细的列了出来,在然后就是比较复杂的制造机器了。一旦有了成批量的机器可用,将会大大的加快成品方便面的出现。而这些工作,都扔给了兵工厂的铁匠师傅们。
人多力量大,近半年的种种试验之后,终于第一批机器出厂了,被配发到了方便面厂的那一刻,周大和以及手下三千多员工们都激动的流出了眼泪,他们知道自己表现的机会来临了。
将原本就准备好的小麦、油等物拿了出来,配合着机器流水线,第一批自制的方便面终于问成。
虽然因为这样和那样的问题,这第一批方便面的制造很是波折,机器也时尔会出现问题被迫停下来,但只要第一步迈了出去,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有更为合适的第二套流水线出现,然后是第三套,第四套...最终,方便面会普及开来,成为食品总厂的一道重要组成部分。
......
赤嵌城中的变化,每隔几日就会有最新的消息送到杨晨东的面前。一旦发现有偏离轨道的方向便会马上进行纠正,然后信息会以很快的速度传到小琉球岛。
安全局通过长达两年时间的发展,早就已经是今非昔比。他们的触角已经涉及到了各个地方,甚至是很多的国家,仅是每月的经费,便已经扩展到三百万两之多。
这么多金钱的花费,便算是把这么庞大的机构交给南明或者是北明打理,他们在经济上便先是无法承受的,这也是为何安全局在很多方面其实已经凌驾于锦衣卫和东厂之上的重要原因。
当然,一个月三百万两,看起来是不少,但当知道安全局的内部和外部人员加在一起已然达到了五万的数字时,就没有那么惊讶了。也就是说落实到个人头上,一个月不过才几万两银子而已。要知道,这些人为了打探到有用的情报,那花费绝对是巨大的,往往就是一个不经意的小情报,想要率先的得到他,怕就不知道在前期要花费多少银子,又需要多少的时间了。
对此,杨晨东没有丁点的消减金额的意思,甚至在他眼中,安全局发展的还不够强大,他的目标可是整个世界,这才刚刚触及到亚洲以及小部分的欧洲地盘而已,这个成果自然是无法让他满意的。
也能想像的出来,一旦有一天,真正走出去的时候,安全局定然是永远打前阵的那批人,到了一个新的国度,一个新的环境,那个时候花费才真正是巨额的吧。
好在有着赤嵌城的各种新型工厂出现,每天都会有离岸的船只将新奇的货物送出去,一天天巨额银两也是源源不断的被送回到了岛上,这才是杨晨东敢于投下重资的底气所在。
这便是垄断的好处,当赤嵌城的东西变得独一无二时,当他们生产出来的货物根本供不应求的时候,那定价权就是完全的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用着杨晨东的指示说法就是,外族的人银子不赚白不赚,只有更高,没有最高。
正是有着这样的指示,在加上各国的上层都有一批权势之人的存在,这样高端的产品才一直源源不断的被拿出去,被消耗掉,而不用担心有卖不出去的是时候。
通讯发达有着发达的好处,固步自封也有着它的优点。就像是现在,因为各国的通讯太过困难,赤嵌城便自然而然的崛起了,以几乎是几天一个样的在发展着,同时很多弊端也显露了出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口太少了。
小琉球岛的地盘倒还算是够用,至少现在只有人口不到一百万,这还是最近抢了不少的人送上岛去,就算是这样,相比于后世台湾的人口动则就是两千多万而言,如今是连二十分之一都不到,可想而知这里是多么的地大物博了。
正因为此,有着大量的土地需在有人去开发,去种值。尽管北面还有第一尚氏王朝在苟延残喘,还没有彻底的被消灭,可是岛上大部分地盘已经归属为杨系所有了,这就使得他们人口缺少的口子太大了一些。
这段时间以来,对付黄匪军的过程中,不管是俘虏还是一些明朝的百姓,都迁移过去了不少,可是满打满算也就是十几万人而已,相比于缺口还是太大太大。
明朝终还是鼎盛的,至少百姓对他们并没有完全的失望,这样的情况之下,想要让他们背井离乡去往岛上,明显是不现实的。大势之下又不能强迫别人这样去做,不然的话,一旦让南明发现了自己的企图,谁知道会有着什么样的后果呢?
想来想去,为了解决小琉球岛上的人口问题,杨晨东就把目光放在了异族的身上。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这句话历史中已经多少证明了他的正确。可如果只是利用的话便算不得什么了,他们若是顺从的好好改造,接受汉文化的熏陶那也不算是无可救药,反之的话,若是给脸不要,那杨晨东也介意弄出更多的奴隶少,一些脏活累活正好有了可以去干了,岂不是美哉。
带着这样的想法,杨晨东的第一目标自然就落到了交趾国的身上,这个反复小人,一旦汉民强大了,他们就会夹着尾巴做人,一旦汉民变得弱小起来,他们就像是黑暗之中的毒蛇一般,上来咬上一口,当真是烦人之极。
早就说过杨晨东对异族的方略,直接打,打残打废了为止,灭国之后重新打乱。这看似是残忍了一些,更没有什么人道主义,可从长久来看,这又何偿不是一种解决方法呢?
阵痛之下可以换来长治久安,怎么看也都是划算的吧。至于为何这一点上别人没有去做,或许只是大家没有这样的能力吧,又或许时间经历的太长,会出现太多的不可变数。可是这一切的一切放在杨晨东的眼中都算不得什么,他有大仓,一切足矣。
邝野的密折已经送到了英宗朱祁镇手中。
对于折中所写,交趾派出杀手,杨晨东的夫人遇袭,随后忠胆公与岷王达成了协议,要出兵对付交趾军之事,朱祁镇自然是大赞不已。
无论怎么说,朱祁镇也是明朝的国君。在他看来与岷王的战争不过是自家的事情罢了,就算是苗人参与进来也算不得什么,毕竟苗人与汉人融合多年,也算是大明的一份子,但你交趾算什么东西?参与到这其中来又算是怎么回事呢?
一直内心中有着不满,但确没有任何的办法,现在好了,杨晨东主动站出来,要对付他们,而自己仅出的仅仅只是在苏江府的那些没法动用的船只和一些铁铁罢了,怎么看都是值得的。
毕竟如果没有杨晨东出手的话,谁知道以后松江那里是不是能守的住,放在那里的东西很可能就会成为岷王一系的战利品了,拿着这些并不知道会不会属于自己的东西去做人情,去打击对手,谁又会不乐意?




带着军需来大明 第四百五十七章 曹吉祥出计
至于杨晨东会不会得了东西后与交趾兵作战的事情,朱祁镇是一丁点都不担心的。先不说交趾的做fǎ hui引来杨晨东的怒火,单就看邝野在密折中都说了,岷王会发一篇檄文去讨伐交趾的吗?凭此,就足以让人放心了。
尽管朱祁镇是打死也不会承认岷王自立为王的地位,对于他们所发的檄文也不会承认其正统。可是这檄文的内容有利于自己那就别当别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那么过去了。
朱祁镇答应了下来,接下来的事情自然就一切顺利,一道旨意下去,松江府那里的南明官军们开始忙碌了起来。
旨意下发了出去,朱祁镇看起来是十分的满意,一旦没有了交趾军的参与,岷王就等于少了一支臂膀,接下来双方的军事实力之差就是越来越小,一旦给他足够的时间去发展的话,想必用不了多久,南方之乱就可以平定,那个时候就是他考虑着何时北伐之事了。
可是在此之前,也有一件事情让朱祁镇心生不悦,那就是杨晨东的身体情况突然间好了起来。
对于杨晨东,自从土木之变后,朱祁镇就在也不敢小看了,事实也证明,他的谨慎是正确的,至少到现在为止,杨晨东所做的一切都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甚至还不得不让人心生提防。
就像是朱祁镇厌烦了交趾出兵一样,对杨晨东还有他能掌控的雇佣军同样是十分的讨厌。
雇佣军与交趾军打上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朱祁镇不得而知。他也不想去做过多的预测,因为在他心中,最终的结果不管是谁胜谁负,余下的那一个都可能会成为他的敌人,而怎么样的在胜利的一方没有强大之前就将其解决掉,便成为了他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为了这件事情,他叫来了太监总管曹吉祥,叫来了锦衣卫的指挥使门达,这两位属于自己的绝对心腹。而且他们的权力都是自己给的,丝毫不用担心他们会背叛的问题。
说句大白话,这两个人离开了自己,那当真是什么也不是。
两位心腹一同被叫到了朱祁镇的面前,就开始在心里打鼓,想着皇上这又想要对付谁,给谁使坏呢?
不怪他们会有这样的想法。能被同时叫到皇上的面前,当然不会只是叫你们过来说说话那么简单了。
即然是自己人,朱祁镇自然说话也就直白了许多,“杨晨东身体已经痊愈的事情,你们都知道了吧。”
一听说是这件事情,两人心中明了,便都点了点头,“回皇上的话,臣已经知晓了。”
“嗯,知道就好,接下来他要带兵去和交趾交战,这可是你们的一个机会呀。”没有把话说透,这或许就是皇上的一惯做法。永远不把话说死,如此一来,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都将有着极大的转圜余地。
曹吉祥和门达那可都是人精,不然的话也座不上这个位置了。耳听得朱祁镇这般一说,便明白了是什么意思。但两人的脸色也因此变得难看了起来。
不为别的,只是因为想要对付,或者是说刺杀杨晨东太难了。
之前的时候,两人也不是没有努力过,甚至还花费了不少的心思,安排人去接近杨晨东。可不说别的,仅仅就是加入到雇佣军这一步便是有如登天之难。
尽管他们已经派出了自认为精锐中的精锐,甚至也为此做了很多的准备。但不知道为什么,用不了多长的时间,这些人总是会被揪出来,然后莫明的消失掉,永远在没有与他们联系过。
一次两次还好,可是次次都是如此的时候,只要不是笨蛋都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那就是他们派出的人出事了。
他们当然不会知道,在强大银两的支持下,安全局的手段已经不次于有着底蕴的锦衣卫和东厂什么了。尤其是朱祁镇跑到南京建立南明的时候,他们就开始布局,即便是现在,锦衣卫和东厂之中就有不少安全局的人,只是因为他们隐藏的太好了,加上出手又大方,除非涉及到一些重要的情报,不然他们不会有任何的妄动之举,以至于他们都无法知道这些人的真正身份。
原本是想打入到对方内部去的,现在却被人家给打入了进来,当真是一种讽刺了。
而且有了上一次苏曼儿的事情发生,怕是接下来想就使用美人计也是难以奏效的吧。
朱祁镇将两人的面色看在了眼中,很想生气的骂上一句废物,但考虑除了他们,现在自己也没有什么更厉害的人可用,只得压住了心中的怒火说道:“好了,也不是让你们现在就去做,一旦打起仗来也不知道需要多久呢?或许杨晨东会败给交趾也不一定,可你们也要做好其它方面的准备,如果有机会的话,一定不要放过,明白了吗?”
1...179180181182183...33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