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带着军需来大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浪子边城
得胜楼之上的杨晨东,早就算好会有这么一刻了,眼看机会来临,便果断的向着一旁的孙膛说道:“快,传命杨广将军,出城杀敌。”
孙膛也被杨晨东那一指接着一指给弄懵了。此刻他也有一种感觉是神仙显灵。被完全震撼到的他几乎是杨晨东要说些什么,他就会做些什么了。当即答应了一声之后便去传命了。
得胜门下的杨广,透过城墙中的孔洞将外面的事情看了一个真切,心中震惊之余竟然忘记乘胜而追。直到孙膛跑到他的身边,大声的说忠胆侯有令,出城追杀敌人,这才缓过味来。
“所有骑兵,听我命令,出城杀敌!”
“出城杀敌!”很多士兵都看到了杨晨东那有如神灵下凡的一幕,此刻可谓是军心大震。一个个挥着马刀,跟在了杨广的身后直向城门之外飞冲了出去。





带着军需来大明 第一百九十九章 大捷
阵形依然还是混乱的瓦剌骑兵,突见城门内涌出了数不清的大明骑兵,心中更为慌乱,个个是拔马就逃,但已经乱成一锅粥的队形之下,岂是说走就可以走的呢?未等大明的骑兵冲到眼前,便已经自相践踏了不少的人。在等到大明骑兵赶到时,便有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只顾抱头鼠窜,在无人与大明骑兵拼杀了。
这是一场一面倒的战争。
将军战死,士气尽无之下,瓦剌骑兵是兵败如山倒,溃不成军。
此种情况之下,又怎么可能会是士气正盛的大明骑兵的对手。一时间战场的局势是完全向着一面倒的方向发展着。
站在得胜门的城楼之上,用着望远镜随处可见瓦剌骑兵被杀的场面,还有一些瓦剌骑兵在跪地乞降。事实证明,没有什么军队是不可战胜的,只要用对了方法,一样都可以击败,一样也会出现投降的事情发生。
杨广挥着一把大长刀,身先士卒,仅仅是被他所杀的瓦剌骑兵就超过了七人之多。在他的带领之下,大部分的大明骑兵也是略有斩获。这一追便是冲到了十五里外。到得此刻,杨广猛然想起了忠胆侯之言,当下勒马而停,放弃了追击,开始回身打扫着战场。
“呵呵。”大局以定,杨晨东脸上露出了爽朗般的微笑,心情大好的向着胡嫣四女招了招手,“走,我们回神仙居吃东西去喽!”
“走喽走喽!”胡嫣四女哪里还有一丁点害怕的样子。在见到了夫君神勇的一面之后,她们心中的恐惧早就飞到了九霄云外。
“杨侯爷,战争还没有结束呢。”孙膛眼看着杨晨东这就要走,连忙挡在其身前,一幅哀求的表情。
“今天的战争不是已经结束了吗?哦,对了,你现在也可以带着手下去抓俘虏了,那可是大功劳呀。待打扫了战场后就可以向皇上报捷了,至于本侯嘛,有些累了,且回去休息,待瓦剌主力到达之时,本侯自会出现。”冲着孙膛说完了这些之后,杨晨东便与四位夫人向着得胜门下而去。虎芒、杨二以及仇五的第一警卫队护其左右,渐渐的消失在了孙膛的视线之内。
看着杨晨东如此的洒脱而去,这一刻孙膛有些后悔。后悔没有抓住与忠胆侯交往的机会,后悔把城门大开的情报送入到皇帝那里去了。
即然事情已经做了,只能以后在去想办法弥补了,至于眼下嘛,当然是带兵去抓俘虏了。就如杨晨东所说,这可是大功劳呀,平时遇都遇不到,现在碰上岂有放过的道理?
孙膛带着四千余人冲下了城楼,冲到了跪倒在地的瓦剌骑兵面前。原本只会欺负平民百姓的五城兵马司官兵们,此刻一个个腰杠挺的崩直,一个个就像是换了一个人一般。
而在一个时辰之后,战场上这才打扫了干净,战报也跟着汇总而出。一战之下,毙敌两千余,俘五千余,杨晨东的首秀终以大胜而告终。
因为孙膛光顾着去抢军功了,金銮殿内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内得到消息。朱祁钰与群臣在一起,一脸忐忑的等着战报。不时还有大臣会竖着耳朵去听一听外面的动静,奈何的是一切如常,未曾听到城内有厮杀之声传来。
没有动静便是好消息,皇上与众臣便一刻一刻的捱着时间,直到殿外有太监传报说,杨广副总兵和孙膛指挥司于殿外请见的时候,朱祁钰速度急快的说道:“快请!”
连请字都用上了,如此可见,这一刻的朱祁钰是多么关心战局的发展,以至于都连失了体统都不在意了。
身披重甲在身的杨广和孙膛大步走进了金銮殿,走到距离皇上还有二十步位置的时候主动停了下来,随后半跪在地,同时齐声说道:“大胜,臣等前来献俘!”
虽然只是两个人的声音,但在底气十足之下,声音极为的宏亮,此声音也像是一把巨锤一般敲打着皇上和众大臣的心灵。
“哗”!
原本一动不动,紧盯着两人的皇上和众臣们身体不由先是一绷,接着又是一松。在听到两人战报之后,足足沉静了数秒,似乎都在消化着这个大捷的战报。
“抓俘多少?战果如何?”吏部尚书王直不愧为老臣,反应极快,在其它人还处于震惊之中的时候,他已经问起了关键的问题。
“此一战,毙敌两千余,抓俘五千余,击杀瓦剌先锋大将军赛刊王、先锋官喜宁等人。来敌一万,只逃走两千余骑。”杨广依然是声音如洪。
“敌俘五千余此刻正在皇宫之外,请皇上和众大臣前去观览。”孙膛也不甘示势的报着功劳,这也是两人一路而来就商量好了。即然仗是大家一起打的,当然功劳不能由一个人去认领了。反正功劳足够大,多一个人分担也算不得什么。“此一战,我军没有任何的伤亡,杀敌于秋风扫落叶一般,这皆是皇帝有天为佑护的原因所致,臣为皇上贺。”
“臣为皇上贺!”孙膛的一句贺字出口,众臣这时才反应过来,集体跪地大声而兴奋的疾呼着。
往常这样的话都是由文臣来说的,武官你只管打仗就是。平时养你不就是等着关键时候一用的吗?至于什么功劳不功劳的就算了。即是武将,打了胜仗那也是应该的责任,君不见英国公张辅就是前车之鉴?有仗打的时候是风光无限,没有仗打的时候就要受皇上的各种猜忌,甚至随便的一个太监都可能敢欺负你,最终落了一个尸骨无存的下场。
孙膛抢说了这句话可不是什么心血来潮,而是一路上就想好的,为什么自己去拼命,有了功劳却只是那些会耍嘴皮子的文官得去呢?他不服,这便采取了主动的方式。
果然,率先说出为皇上贺孙膛,引起了朱祁钰很大的好感。“好,好,很好,杨将军和孙将军都辛苦了,待打败瓦剌大军之后,当论功行赏,哈哈哈,现在众臣随朕一起去看看俘虏吧。”
原本一脸的紧张,双手都因此而被攥的变白的朱祁钰,这一刻终于可以将高悬之心放下来了。此一时也是心情大好,哈哈大笑下带着众臣直向皇宫之外的广场上而去。
广场之上,黑压压的跪倒了一地身穿异装的瓦剌骑兵。
他们一个个低着头,一脸的颓败之色,甚至还有些人身体在轻微的颤抖着,以表达他们的内心此刻并不平情,甚至还很是有些害怕。
也不怪他们会如此的紧张。之前杨晨东在得胜门上连伸手指,一名接着一名的瓦剌骑兵便倒地而亡了,就连他们的将军赛刊王都因此而死,那一幕对他们的震撼实在太大了,大到他们现在想起来还感觉到害怕。
没有什么文化的瓦剌,十分的迷信,对于神仙显灵的说法是非常认同的。即然连神灵都要帮助大明,那这一仗还怎么打呢?投降赎罪或许可以换来神灵的宽恕也不一定吧。
五千多的瓦剌骑兵非常的老实跪在地上,虽然一个个被绑绑缚着双手,但以他们现在的心态,怕就是不用去绑,也没有几个人拥有胆量去反抗的吧。等到朱祁钰带着众大臣来到这里的时候,看到的便正是眼前的这一幕。
看着跪倒的瓦剌骑兵竟然有一种一眼望不到头的趋势,原本看起来还很宽阔的广场上,此刻竟然显得十分拥挤,大明士兵外加瓦剌降兵布满了一地,这一刻在没有人去怀疑刚才杨广和孙膛的战报了。
原以为仗应该是打胜了,但不会有那么好的结果,是两位将军为了得军功这就夸大其词。可现在看来,是一丁点也没有夸张的意思啊。不由间,群臣看向杨广和孙膛两位将军的时候,眼中就充满了妒忌。
人就是这样。在有危险的时候,往往想着能保命就可以了,其它的身外之物都可以不要。可当真正安全下来的时候,心中的想法就会变得越来越多,贪得无厌起来。
这不过就是刚打了一场胜仗罢了,瓦剌的主力还没有什么损伤,但有些臣子就想着如何从中捞取着好处的事情。如此可见,人心不足蛇吞象,可不仅仅只是说说那么简单。
“恭贺皇上,这是皇上的天威所致,这才让瓦剌大败,足以证明,皇上才是真正的真龙天子!”太监金英眼看着面前那似是数不清的俘兵,眼睛珠子乱转一通之后,突然间就扑通跪倒在地的大声疾呼。
“恭贺皇上,皇上乃是真正的真龙天子!”很多习惯于溜须拍马的臣子也借机纷纷跪倒于地,高声喝叫着皇上的英明。
众臣的喊声让朱祁钰生出了一种飘飘然的感觉。这一刻他真的以为自己就是老天爷认定的皇上,他就是老天爷的儿子了。不然的话,为何皇兄朱祁镇大败于瓦剌,石亨都督也大败于瓦剌,但只有他一战而胜呢?




带着军需来大明 第二百章 军神
“哈哈,哈哈哈,这一切皆是众臣辅佐有功啊!”朱祁钰高兴之余将功劳也适当的向其它臣子们身上分去。 一时间引来了众臣的感谢之声,是不绝于耳。
然并非是所有的臣子都在喊着皇上是真龙天子,就像是礼部尚书胡濙,他就一直保持着清晰的头脑。
已是几朝老臣的他很清楚,皇上不过就是群龙之首的头罢了,不然一个朝廷将无法做到统一,无法做到政令的清明。而至于谁来当这个头,那一切要看机缘和身份。
就像是之前朱祁镇当皇上,这些大臣们不也是有事没事的就喊着皇上英明,皇上是真龙天子吗?可事实上一战而败,大家瞬间就闭上了嘴巴。现在又开始去捧朱祁钰了,当真不知道这些人的脸皮到底有多厚。
但身在朝中,有些事情就必须要和光同尘,若你太独力的话,最终只能被众臣所孤立,那样的话,当真是做什么事情都要寸步难行了。只是就算拍马屁是不是也要拍的温和一些,朱祁钰一直紧张的在皇宫中呆着,这一战胜利了与他有什么大的关系呢?
心中有些不悦,或是说为了孙女婿抱着不公,在大家都在呼喝着皇上英明,皇上万岁的时候,胡濙突然开口说道“两位将军,忠胆侯在哪里?为何不见,可是出城追敌,或是在打仗的过程中受了伤吗?”
终于有人提起了杨晨东。原本还嘈杂的场面瞬间变得安静了下来。
胡濙的这些话有如一记闪亮的巴掌打的不少臣子都是满面通红。这一仗要说真正的功臣应该是杨晨东无疑,可都过去了多长时间,却无人一人想起他来,这的确有些太过份了。
此话一出,朱祁钰也是面色一红,显然他也知道自己刚才表现的太过了一些。这一战如果不是杨晨东的话,怕是难有这样的大胜,尔他知大捷后竟然不先想着功劳最大的人,反在这里受着朝臣们的恭贺,此举实在是有些过了。好在的是胡濙及时给予了提醒,他便也出声问道“对了,忠胆侯为何不在?朕为何没有看到他?”
朱祁钰装成了一幅着急的样子表现给群臣看,顿时引来了不少臣子的不断额首点头。他们似乎都在赞扬着皇上对功臣的关系之举,但实际上到底是怎么回事,只有他们心中清楚了。
杨广和孙膛早就想汇报着忠胆侯的事情,毕竟没有此人,就不会有今天的大胜,更不会有他们出风头的机会。只是皇上现在方才问起,似乎是有些晚了。
不管是晚还是早,皇上的做法是没有臣子敢去置疑的。现即然问起,两人当即半跪于地的答道“皇上,忠胆侯并没有受伤,他只是说累了,回去休息了。”
“累了?休息了?”朱祁钰被这样的回答给弄懵了,站在那里满脸的狐疑。
“是的,的确是累了,事实是这样的”由孙膛开口讲叙了发生在战场上的事情,从杨晨东大骂喜宁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开始,接着一指点出,喜宁死,再一指点出赛刊王也坠马而亡,以至于瓦剌大军军无士气等等。
众人就像是听天书一般的听着孙膛讲叙战场上的经历,一时间人人是面色发紧,他们想不到年纪轻轻的忠胆侯竟然拥有这样的本事。
在众人还消化着孙膛之言的时候,兵部尚书仪铭已经先一步开口道“孙指挥司,你可知道刚才说的是什么吗?你面前站的是皇上,是天子,怎可容你信口开河?”
“臣没有胡说,以上皆是事实,若是不信大可以问杨总兵和所有参战的士兵们。”孙膛耳听得仪铭指责自己的撒谎,哪里肯依,当下便是辩解了几句。
一个小小的指挥司,不过六品官员罢了,竟然敢顶撞正二品的兵部尚书,此举自然让仪铭脸色难看。心中暗暗记下了此人,想着有机会定要给其好看,便将目光落在了杨广的身上,“杨副总兵,说说吧,事实是如何的?当然,你不用害怕别人的威胁,实话实说就是,有本尚书在,不会有人敢为难于你的。”
仪铭这样说,可不是要给杨广撑腰,而是变相的引导他去反驳孙膛,去否认这一战最大功劳者是杨晨东的事实。
若说一个兵部尚书,去质问一位副总兵,换成平时,后者被吓尿裤子都是有可能的。可是刚经历了一场战争的杨广,对于杨晨东当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此刻哪里敢去编排什么坏话呢。当下就将头向地上磕头,“末将不敢乱说,刚才孙指挥司所说皆是事实。”
“哗!”
杨广的话一落地,群众中又传出了阵阵的惊叹之声。连忙两位将军都是这般的说法,如此看来,此事当真了。只是那杨晨东为什么可以指谁谁死?难道他有什么妖法不成吗?
仪铭脸色难看的站在那里,两位名义上是他的属官,此刻却都敢当众反驳于他,实在是很丢脸的一件事情。好在的是此时大家的注意力没有放在自己身上,这面子掉的不算是太狠。
听了孙膛和杨广两人的说法之后,众臣这才知道为何说忠胆侯累了,需要好生的休息,怕是所使妖法太过乏身所至吧。当然,也有些知情的人立马就想到了拥有先进火器的雇佣军。
这些人之前只是知道雇佣军的火器十分先进罢了,至于到底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并不了解。今天听了战场上发生的事情之后,让他们对此事又有了新的看法。
朱祁钰自然是知情人之一。可越是如此,他越是担心,这先进的火器竟然可以于千米之外轻意的取人性命,如此说来的话,岂不是说如果有一天想要对付自己的话,他同样也无处可躲吗?
这个想法一经出现,就像是一声大石头一般,压的他有些喘不过气来,甚至有些座卧不宁之感。
身为皇上,最担心的事情就是自己控制不了局面,那便不能一言九鼎,去决定别人的生死了。这一刻打胜仗的喜悦感早就没有那么强烈了,换之的是一脸的愁容。
朱祁钰在大太监金英的陪同之下先行离开了。没有了皇上的群臣也失去了庆功的心情,一个个是转身向自家府中而去。有了今天的胜仗,他们也终于可以回去睡上一个安稳觉。
皇宫之中,朱祁钰心事重重的在前面走着,身后金英亦步亦趋的跟在身后。直到进入了皇宫后院,周边无人的时候,他这才加快了脚步,在落后于皇上半步的情况下说着,“皇上,可是担心忠胆侯的事情。”
“是啊!”没有了旁人,朱祁钰终于承认的说道“雇佣军的火器实在太过先进了一些,忠胆侯与他们的关系又是如此之好,一旦若是他们”
接下来的话朱祁钰没有说,但是他相信金英一定可以听的懂。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是在一条绳上的蚂蚱,只有自己的皇位座稳了,金英才能跟着沾光而大权在握。
金英如何会不知道这些个道理,有了朱祁钰,他就是人人仰慕的金公公,没有了这位皇帝,怕是他就将死无葬身之地了。即然皇上有了担心和隐患,他就必须要相办法将其处理了才是。
“臣明白了,这样,我马上就去一趟神仙居,与忠胆侯谈一谈,同时看看有没有机会可以接触到雇佣军的将军,与他们达成某种协议。”金英汇报着自己的想法给皇上知晓。
“好,两方面着手,总之一定要有一个结果,朕是不会容许威胁到朕生命安全的人存在。”朱祁钰轻点了点头,声音中自带着些许的威严。
神仙居。
杨晨东再回到这里的时候,身上多了一个称号——军神。
一战封神,大抵就是如此了。
几指点出,造就了属于他的传奇。据可靠的调查,这一战大明军队并无一人战死,只是在追击的时候因为太过兴奋,伤了十几人而已。零伤亡退敌一万的成就,当之无愧的得此封号了。
这就是跨时代兵器下的好处。非是瓦剌太无能,实在是鬼影狙击队的qiāng法太神奇。
神仙居的书房中,杨晨东正闭目听取着安全局副局长杨三的亲自汇报。战后总结是一个优良传统,便是杨晨东也不能例外。
这一战之前,曾做出了最坏的打算,即是瓦剌骑兵没有停留之举,直接全军进攻。倘若是那样的话,埋伏在得胜门外的四个连冷锋就将全体出击。如果是那样的话,谁也不敢保证乱军冲锋之下,冷锋会没有损失。毕竟他们最大的短板就是人数太少。如果真遇到了悍不畏死的敌人,四百支qiāng又能打死多少人呢?
好在的是,大开的得胜门给了赛刊王幻想,有了如此顺利的一战。
“战争不能存在侥幸的心理,这一点要传达给冷松团长知道,也要传达到每一名冷锋的耳中。”杨晨东在听到杨本说,有些冷锋对于只是埋伏而不正面作战,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概指少爷行事太过小心之后,脸色就变得十分的严肃。




带着军需来大明 第二百零一章 金英有想法
杨晨东不怪冷锋们会有这样的想法和牢骚。毕竟他们手中握着这个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武器,曾承受过最为严格的训练。但有傲骨不可有傲气,不然的话,早晚是要栽跟斗的。即然冷锋们有了轻敌的意思,那应该扳正就必须扳正。
眼见杨晨东说的严肃,杨三连忙拿笔记下了一切,还不住的点头,“属下会马上去大院传达给所有的交锋们知道,让他们知道少爷对他们的关心。”
“嗯,同时通知他们,瓦剌先锋大军被打败了,但顺风顺水的也先不会就这样算了,还会至少有一场大战,让他们随时做好准备。”杨晨东向着杨三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才想起朝堂上的事情问着,“对了,这一战之后,皇上和众大臣们是什么样的想法?朝堂上可曾有过争议吗?”
“少爷,属下正要汇报这件事情。刚刚从徐有贞大人那里得到的消息,您下令打开城门后不久,朝堂上就知道这件事情了。经过我们的调查,应该是孙膛指挥司派人通报的消息。因为此举,还有人在诋毁少爷,说您是要与瓦剌内外勾结,其中以新任兵部尚书仪铭为主,户部尚书金濂与工部尚书石璞出言支持,还是胡濙尚书出面才将这股歪风压制了下去。您看,我们要不要私下做些什么,此刻京师的局势并不稳定,少上几个人也是正常的事情。”
杨三一边汇报着,一边小心的向杨晨东身上看了过去。他已经把意思表现的十分明显了,竟然有人想要对付少爷,那不如就先下手为强,干掉他好了。
“不可。”杨晨东获知了杨三的想法之后,很快就摇了摇头。“大明的问题并不完全出自于朝堂之上,这些人不过就是儒学的代表罢了。便是将朝中的大臣们都抓了,还会有人重新被推举出来,这根本就是制度的问题,人是杀不完的。”
杨晨东心中很是清楚,纵看·中国的历史,自汉朝独尊儒术以来,儒门弟子就是特权阶层,高高在上,多年来已经习以为常。
他们垄断教育,垄断官场,腐朽而坠落,保守而固执,偏偏势力雄厚,连皇帝都要看儒家的脸色。往往对他们有利的事情就会支持,无利的事情就会反对。杨晨东的出现,已经有了威胁他们的意思。只是因为还没有涉及到根本,所以斗争还没有进入到白恶化罢了。这也是为何杨晨东只是在商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杨报的发行、神仙居和天外天的热·卖,加上不久要建立的杨家银行,给人的感觉就是怎么着想办法去赚钱。于儒学人眼中,就是多沾染一些铜臭气罢了,是上不得什么台面的。
这一切实际上也是杨晨东的有意为之。不去接触其它的行业,为的就是不与儒学这个势力做正面对抗,他需要做的是慢慢的渗透,当具有着足够影响力的时候,有些事情在做起来自然就是水到渠成了。而在此之前,连皇帝都动不得这个势力,甚至惹怒了他都不会有丝毫的好下场,他何其去招惹呢?
仪铭等人会抵毁自己,不过就是不想看着自己获得太大的权力和功劳罢了。说到底还是妒忌心在起作用,这样的心理于大局并不妨事,也无需去计较太多。相反,如果现在把他们给杀了的话,那只要不是傻子都可以看出来事情是他所为,那就等于是公然的向儒门宣战了,这样出力不讨好的事情,他才不会去做。
杨晨东否决了对仪铭等人动手的决定,杨三便知道时机还不成熟,当即表示,对这些人以后只会重点关注,但不会采取任何的行动。
对于杨三的及时表态,杨晨东还是非常满意的。“很好,这一阵子安全局的工作人员辛苦了,这样,你出去的时候找虎芒局长领一百万两银子,好好犒劳一下兄弟们。”
1...7677787980...33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