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君子演义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晴了
舞者们亦是已经香汗淋漓,娇喘不已。
王通不知何时又已然站起了身来,满脸难以置信地打量着那犹自肆意酣睡的少年郎君。
已然从周围的议论声中知晓,这位,便是这一首《水调歌头*明月》的作者。
如此年轻,居然就有这等天纵之才,着实让同样也是少年得志的王通难以置信。
#####
随着杨广抬起了头臂,那些喧嚣声很快就消失,杨广撩起前襟,蹲下了身来,拍了拍杨谦的肩膀。
“小杨卿,醒醒,快醒醒,月亮已经出来喽……”
正睡得迷迷糊糊的杨谦,勉强地睁了睁眼,旋及失笑着嘟囔了一句。
“明明是个灯笼,莫闹,我可没瞎。”
这下子,王公公可真是给杨谦的醉话给气乐了。
“杨小官人,方才你指着灯笼,硬说那是月亮,这会子,明明是月亮,您非说是灯笼……”
“……”看到了这一幕,一干列席人士也都直接乐的前仆后仰。
杨广身后边的跟着也步下了御阶的萧皇后亦笑得前伏后仰,花枝乱颤。
“这孩子实在是,连醉话都说得那么的逗趣……”
杨广也乐的不行,哭笑不得地道。
“看来他一时半会是醒不过来了。王伴伴,带他去朕的临时行在休息,莫要让他受了风寒。不然,朕拿你是问。”
“奴婢领旨,定不会让杨小官人有事。”王公公自然不敢怠慢,向杨广一礼之后。
与那四位宦官,抬着这位犹自发出轻微的呼噜声的杨小官人离开……
“哈哈,这小子,害得朕想夸他,都没办法。罢了,由他睡吧,朕今日,就好好的替小杨卿家扬一扬声名。”
(以下字数免费)感谢亲爱的书友们的努力,晚安,做个好梦,醒来继续努力!
:。:
隋唐君子演义 第322章 还是他,依旧是他,来自荥阳的小杨卿家(二更求订阅求票票)
第322章
“诸位卿家,现在,已经过了子时,时间也差不多了。”
“方才这一首《水调歌头*明月》应当如何评品,还需卿等票选……”
随着杨广的口谕,一干列席人等,都纷纷归座,等待着宦官们分发选票到自己的案前。
坐在列席朱紫显贵之首的宇文述此刻也是感慨良多。
这样的大作,就算是他这样粗通文墨之人听罢,亦觉得欲罢不能。
即便自己对那小子相当看不惯,可也不得不承认,这首《水调哥头*明月》跟之前的那些《水调歌头》相比起来,绝对就像是天下谪仙,与凡夫俗子并列一排。
一眼便能够分出了高下优劣。
王通坐在案几跟前,看着跟前的选票,久久不言。身后边,隐隐地传来了一干人等的议论声。
“此等旷世之作,实在是无话可说。就连老天,都在帮那小子啊……”
“他问明月几时有,结果云开月现,这一幕,宛若有仙人相助……”
“这等冠绝天下的《水调歌头》,若不为魁首,那天下,又有哪一首《水调歌头》敢行于前?”
王通缓缓地闭上了双目,他想无愧于心,但是,他又是代表着传承千载的河东王氏。
一边是自己的文学造诣的客观评价,一边则是自己必须要维护的家族尊严……
就在此刻,却又听到了台阶之上,杨广的声音再一次传来。
“就在这场文坛盛宴开宴之初。朕曾经让众卿合议票选出今夜所需之题,想必众卿,都应该记得,朕弃掉了《望江南》,而选了这《水调歌》……”
所有尚在犹豫不决的人们,又或者是已经选定了的人们,此刻都屏住呼吸,看向了站在阶上,侃侃而言的杨广。
“诸位卿家,可还记得因由?”
“陛下,臣当然记得……”虞世基当即站起了身来,向着杨广恭敬地一礼道。
就与他比邻而坐的宇文述终究年纪大了,没有那么敏捷的身手,只能愤愤地瞪了一眼这位。
亦不甘示弱地道。“陛下,老臣也记得,当时陛下曾言,《望江南》怕是再难有令陛下耳目一新,乃至冠绝天下之作……”
“难为宇文爱卿如此年纪,尚有这等好记性。”杨广欣然大笑,向着虞世基与宇文述颔首道。
“而且朕当时曾言,全于今夜,揭晓朕的理由……”
杨广大笑之后,却并未直接揭开迷底,而是朝着阶下那些早就已经蓄势待发的乐师歌者们道。
“可以开始了,先唱第一阙《望江南*三月暮》。”
悠扬之中,略显得凄婉的笛声先起,琴声错落,洞萧呜咽,宫庭乐师们那高超的演奏,一下子就紧紧地抓住了在场的人心。
但渐一男性歌者作翩翩浊世佳公子打扮,满目忧思,开始吟唱起来。
《望江南》之曲调,因大隋天子所好,作品甚多,天下人中,附者如云,自然唱词甚众,可谓佳篇如云。
不过,这位男子所吟唱的《望江南*三月暮》,却硬是让人不得不眼前一亮。
便是王通此刻,也抛下了杂念凝神仔细倾听。
一阙《望江南*三月暮》唱毕,喝彩之色,络绎不绝于耳。
“此阙,朕也觉得不错,不过,朕觉得还不够好,若是今夜选题为《望江南》的话,此阙也就是三甲之选。
是否可为魁首,尚在两可之见,毕竟,我大隋才俊众多,想来,这等水准之作,虽然不敢说多,但也不会没有。”
“陛下的意思是,还有远胜此阙者?臣不禁有些好奇,敢问此阙,乃是何人所作?”
一位世家门阀的致仕老者站起了身来询问道。
杨广不禁一乐。“就是方才那位,将这轮明月指为灯笼的小杨卿家。”
听得此言,不少臣工都忍俊不止,笑出声来。
致仕老者不得不叹服道。
“能够写出这篇《水调歌头*明月》之才俊,写出这篇《望江南》自不足怪。”
“不过臣听陛下言语,似乎还有超过这位杨小官人的大作名篇?”
“哈哈,萧老卿家果然厉害,一语中的。”杨广大手指了指这位致仕老臣,点头笑道。
“不错,朕犹记得听闻接下来的这阙《望江南》之前,那人说过这样一段话。”
“朕思量至今,犹觉得此言,直指朕之本心。”
“他说:大隋疆域万万里,不知道有多少美景风光。然,陛下独爱江南,日思夜慕江南之好,
想必,若把江南比作女子。此女子,必定也独爱陛下一人……”
此言一出,原本之前的嬉笑声和议论声尽数敛去。
这番话,看是极其无礼,可又让人觉得此言,倒真是将大隋天子的对于江南之钟爱、偏爱,直抒而出。
杨广缓缓合上了双目,抬手一引。
“这了阙,便是他代江南,写给朕的……”
依旧是那样的哀怨清丽的曲调,可偏偏,由于杨广的这番言语,又多出了许多的寓意。
这一次,不是翩翩男儿,而是一位身段窈窕玲珑,风姿卓绝的女子,头戴白纱笠,莲步轻移。
随着音乐声的起伏,那清丽脱俗,淡雅之中,又偏生有着一份撩动神魂的哀怨,随着歌声,婉转于明月之夜……
杨广负手而立,听着这阙《望江南》,目光游移列席诸人。
但见几乎无人不为之神魂颠倒,黯然神伤,亦有痴痴地看着那名女子,感慨良多。
杨广嘴角扬了起来,此刻,这场文坛盛宴之上,除了女子的低吟浅唱,真可谓是落针可闻。
唱念之间,无有不动容者,便是已经听过数次的萧皇后,此刻仍旧忍不住轻拭眼角。
一曲终了,白衣女子何时离去的,在场的诸人都没有注意到。
此刻,他们犹自沉浸在那空灵疏荡、余意未尽的断肠离愁之中。
王通以掌击案,忍不住苦笑着连连摇头。“痴迷,摇荡,断肠,尽此二十余字。通不及也……”
一位须发斑白的老文士满脸陶醉之色,感慨而叹。
“款款而述,徘徊韵意难尽,真如江南烟雨,烟波不绝……”
“难怪陛下曾言再难有令陛下耳目一新,乃至冠绝天下之作。听此阙后,臣无异议……”
“陛下,不知可否告知,这阙《望江南》,出自于那一位才俊之手。”
看着列席处,无数双期盼的目光尽数落于已身。
杨广畅怀而笑,大袖一拂。“还是方才那位,将这轮明月指为灯笼的小杨卿家,荥阳杨谦。”
“!!!!!”
(以下字数免费)接下来,要去打高句丽喽,继续求票票,劳烦大家了,需要推荐票的支持。
隋唐君子演义 第323章 陛下言重,正所谓雷霆雨露皆……(三更求订阅求推荐)
第323章
睁开了眼,缓缓坐起身来的杨谦看到的不是自己熟悉的营帐,也不是一股子浓烈的一票糙老爷们的味道。
淡雅的香味缭绕于鼻尖,身上盖上一床松软暖和的被褥。身边,还有几个尖细嗓音在低声交谈。
王公公看到了杨谦满脸懵逼地的坐起了身来打量周围,不禁乐了。
“哎哟,我的小祖宗,你可算是醒了……”
“王公公,这是哪?我在哪?”杨谦揉了揉眼睛,不确定地问道。
“这是陛下的临时行在,昨个杨小官人你可是出了大风头了。”
“???”看着王公公一脸不怀好意的笑容,杨谦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我撒酒疯了?”
“……”王公公看到杨谦那满脸担惊受怕的模样,不禁一乐。“那是自然,您可是当着陛下的面,指着月亮,非说那是灯笼。”
杨谦整个人都不好了。“不对啊,昨个明明就没有月亮。”
“杨小官人哪……一开始,的确没有月亮,可是您不知道,陛下让太乐署的人开始唱你这首《水调歌头*明月》。”
“你猜怎么着,这才唱了数句,就好像有仙人听到了一般……”
王公公抬起了双手,夸张地比划了一个手势。
“就看到阴云四散而去,那轮明月显于文坛盛宴上空。啧啧啧,那场面,可真把人给惊得不轻。”
“有人传闻,乃是杨小官人你的大作,惊动了天上月宫中的仙人。他们特地要来看上一眼,听一听这首流芳百世之作。”
看着兴奋得手舞足蹈难以自己的王公公,杨谦揉了揉自己的脸,这才注意到,意识之中,已然提示任务完成。
“那意思是,我是昨夜文运盛宴的魁首?”
王公公乐了。“还远远不止呢,杨小官人,你的《水调歌头*明月》大出了风头,陛下又替你好好的宣传了一把你那首《望江南》。”
“可惜咱家奉了陛下的旨意,将你送了回来,不能亲眼一睹那场面……”
说话间,有脚步声传来,一名宦官来到了门外,探头入内。
“杨小官人醒啦,正好,陛下诏你前往觐见。”
#####
洗漱完,整理了衣襟,杨谦随着宦官前行。一路上,可是遇到了不少的备身卫,还有宦官、宫娥。
但凡得认识他的,都无不冲这边频频张望,指指点点。
杨谦只能迎着那一双双羡慕妒忌恨的目光,朝前而行。
宦官停步在门外,守在门口的宦官示好地冲杨谦一笑言道。“陛下有口谕,杨小官人来了直接进去就是。”
话是这么说,杨谦觉得自己还是不能失了礼数。跨过门槛之前先轻咳了两声,这才撩起前襟进入屋内。
“哎呀呀,这是谁来了?”满面红光,正在与十余名朱紫勋贵高声谈笑的杨广目光落在了门口处笑道。
“臣参见陛下……”杨谦就这么低头脑袋前行数步,恭敬地一礼道。
“平身吧,小杨卿家,酒可醒了?”杨广绕过了御案,走了过来,打趣地抬手指了指旁边那因为白天而未点亮的灯笼。
“小杨卿家,此乃何物?”
“……”杨谦目光呆滞地落在那灯笼上,整个人都不好了。皇帝大佬,你嘛意思?
“昨个夜里,你可是把那天上的明月,认作了此物。哈哈哈……”杨广一脸恶趣味地大笑起来,一面拍着杨谦的肩膀一面笑。
一干朱紫勋贵中,有些人笑得兴灾乐祸,例如宇文述,有些人笑得含蓄,例如虞世基,而有些人则笑得有些无奈,例如亲爹杨宁。
“臣,那是酒后失言,作不得数。”杨谦黑着脸小声地嘀咕道。
宇文述走了过来,一脸兴灾乐祸的模样道。
“不错,臣也觉得,这杨小郎君一向耳明目聪,能把灯笼误认明月,又将明月误指为灯笼,这样的行为,一定是醉了。”
此言一出,又是一阵喧嚣的笑声,当然伴着的仍旧是杨谦那张尴尬到不能自己的黑脸。
“好了,都不许再戏弄小杨卿家。他可是此番文坛盛宴的大功臣,若无他,朕可不会有这么好的心情。”
随着杨广之言,一干臣工都才退全列班站定。
“朕很高兴,你可是替朝庭狠狠地扫了诸多自视甚高,狂妄无礼之辈的颜面。”
杨广没有直接点名,不过他口中的狂妄无礼之辈,有大约也就是那些昨个夜里也在此地的世家门阀。
“朕之前下诏,得此次文坛盛宴魁首者,无官无职者,可入仕朝中,官从八品。”
“有官职者,五品以下,直升两品。朕犹记得,最初授小杨卿家的官职是正八品的协律郎对吧?”
“陛下好记性,臣都快记不得了……”杨谦目光幽幽地看了杨广一眼。
呵……协律郎,老子连一刻钟的协律郎都没当过,就直接被你给贬成了校书郎。
“你小子休得胡言,分明就是语带幽怨。不过此番你为朝庭立下大功,朕自然是不吝赏赐。”
“你现在是,哦对了,秘书郎,朕没记错吧。”
“陛下记性实在是好。”杨谦对于杨广如此恶趣味的打趣方式,实在是有些无可奈何。
“既然如此,那从今日起,你就不再是校书郎,而是著作郎了。来人,宣旨。”
虞世基笑眯眯地先朝着杨广一礼,这才面向着杨谦,而杨谦则整了整衣冠之后,拜倒在室内。
“门下:秘书省校书郎杨谦,博学多才……”
秘书省著作佐郎,正七品官,位在秘书省著作郎之下。
杨谦这位几乎就没有到过秘书省上过一日正经班的校书郎,又升官了,而且还是连升两品,正九品的校书郎成为了正七品的著作佐郎。
奖励可不仅仅只是升官,自然还要发财,赏绸缎千匹,奴婢百名,田百顷。
这样的赏赐,不可谓不厚重。杨谦自然谢旨之后,又向杨广郑重谢恩。
看着那一脸兴奋难掩的小杨卿家,杨广抚着浓须,笑眯眯地问道。
“朕之前就曾经言,卿若能夺魁首,可向朕提一要求。”
“陛下言重了,正所谓雷霆雨露皆……”杨谦话还没说完。
就看到杨广抱着肚皮跌坐在榻上大笑起来,旁边的虞世基也摇头不已。
反倒是一干臣工都显得有些懵逼,这是弄啥呢?
“???”
(以下字数免费)感谢书友罗马尼亚吸血伯爵、枫叶(丁丁)的打赏,需要票票,又是一个果奔的星期,需要书友们的推荐票支持
隋唐君子演义 第324章 孩儿觉得陛下身边太过危险(加更求订阅求推荐)
第324章
“朕就知道你小子肯定会说这句话,杨卿,朕没有说错吧?”杨广指了指那站在一旁,苦笑不已的杨宁道。
杨谦一脸懵逼地看着自己亲爹,又看了一眼杨广,这都是什么鬼?
“陛下圣明。”杨宁向着天子一礼。
“然臣亦觉得犬子之言,甚是有理……”
“行了行了,你们还真是父子啊。”杨广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制止了杨宁之言。
目光再一次落回到了杨谦身上。“众卿且先退下吧,小杨卿,你留下。”
杨宁给杨谦传递了一个眼神,既有赞许也有提醒。
李渊同样也给杨谦传递了一个眼神,反正跟亲爹的情绪表达几无二致。
杨谦则目送着这些朱紫勋贵们离开之后,看到了杨广招手,向前行了数步。
“小杨卿家,你,就真的没有什么要求愿意向朕提吗?”
迎着杨广的目光,杨谦腼腆地一笑。“其实臣还是有的,只是生恐为难了陛下。”
“什么样的要求,能够让朕为难?朕倒是要好好听上一听。”
“陛下,臣自幼古读诗书典籍,虽然难得有机会离开中原之地,却对我大隋万万里疆域,天下风光,甚是向往之。
臣除却为了献印刷术,得以江南一行之外,便是此番,随陛下往涿郡。”
“此番随陛下北巡涿郡,臣一来,想要见识见识我大隋北地风土人情,亦想要见识我大隋虎贲征讨不臣异邦的英姿。”
“更有一个愿望,希望能够前往极东之地,一窥浩瀚大海真面目。
更希望陛下能恩准臣,随来大将军的左翊卫大军,渡海直捣高句丽腹地,以讨不臣。”
“……”杨广目瞪口呆的看着立于御案前,依旧神采飞扬,侃侃而谈的杨谦。
“你等下,你说你要去哪?东莱郡,你要去随军作战?”
“正是。”杨谦重重地一点脑袋,认真地答道。
#####
杨谦出了别院,就在别院门外,就遇上了等候在外的亲爹杨宁,赶紧前行为礼。
“孩儿见过父亲,那个……”
“你丈人有公务,先行离去了,让咱们父子直接去他座船上,今夜可是要好好替我儿庆贺庆贺。”
“很好,谦儿,你做得不错。得陛下美誉,又折服了一众世家门阀,朱紫显贵。”
“单以才名而论,我儿足可在大隋青史留名矣……”
看着站在跟前激动得有些语无论次的亲爹,杨谦反倒有些不太好意思。
按捺了情绪的波动后,杨宁与杨谦登上了马车,朝着远处的码头行去。
就在车中,向杨谦询问起另外一件要事。
“对了,陛下留下了你,让你提了什么要求?”
“父亲,孩儿向陛下提出,想要往东莱郡,到来护儿大将军麾下听调。”
杨宁愣愣地看着杨谦。“你去哪儿做什么?”
迎着亲爹那震惊的目光,杨谦下意识地摸了摸鼻子,不得不硬着头皮解释道。
“父亲,孩儿觉得陛下身边太过危险了。”
杨宁打量着杨谦,轻抚着鬓须。“你且说说看。”
“父亲,孩儿犹自记得父亲前些日子,曾告诉孩儿要谨言慎行,低调一些。”
“可是此番,这场文坛盛会,一下子就将原本想着老老实实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孩儿给推到了天下人眼前。”
“今日,陛下对孩儿的恩宠,既让孩儿受宠若惊,又让孩儿觉得心惊胆颤。”
杨宁细听至些,亦不由得点了点头,欣慰地笑道。“看来谦儿你比为父想象中的更加成熟啊。”
“为父忙着为你的成就欢喜欣慰,却险些忘记了,树大招风的道理。”
“仔细想想,若是谦儿你继续在陛下御前晃悠,的确很容易遭人妒忌,说不定,过去那些将你视为懵懂少年的老谋深算之人,都会对你生起敌意。”
“生恐因为你的存在,而分薄了陛下的恩宠。”
听到恩宠两个字,杨谦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战,这样的恩宠,自己可实在是受不起。
“但是谦儿,你其实可以换莫非他的方式,为何偏生要去那东莱郡?”
“那可是一只即将要孤军深入到高句丽腹地的孤军啊,谦儿。”
“孤军深入敌境,稍有不慎,那可就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父亲言之有理,儿臣其实也想过其他,可是思来选去,最终之所以选择来护儿大将军麾下,也是就孩儿的道理。”
“我大隋征讨高句丽,其余诸路,皆要受陛下那宇文述大将军挟制。”
“以宇文述睚眦必报的秉性,还有他对孩儿的恶感,再加上他孙儿宇文承基与孩儿的矛盾。”
“所以,孩儿才想着去来护儿大将军麾下。来护儿大将军深得陛下宠信,却又一向与宇文述不和。还有一点,来护儿大将军与虞光禄乃是至交。”
“而虞世基又对孩儿爱护有加,几次暗中相助于孩儿。若孩儿往来护儿大将军麾下,至少虞世基在觉得孩儿尚有可用之处时,定然会展示善意。”
“另外,孩儿的好友秦琼如今在左翊卫担当长史,为来护儿心腹,孩儿的师兄程咬金,好友徐世绩、牛进达等,亦皆在来护儿麾下……”
杨宁这才恍然,抚着长须颔首不已。“原来如此。这么说来,来护儿大将军帐下,倒是颇为不错的选择。”
“只是这孤军,终究是孤军啊……”
“父亲所言极是,不过,还请父亲相信孩儿。”杨谦恭敬地向着愁容满面的杨宁一礼道。
“孩儿之所以敢前往来护儿大将军帐下,自是因为孩儿有办法保全自己。”
杨宁转过了头来,看向杨谦,看着丰神俊逸,胸有成竹的亲儿子,杨宁那颗忐忑不安的心倒是渐渐地安宁了下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