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隋唐君子演义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晴了
“知道为什么吗?”
“想必是因为宇文老将军一干大隋名将,知晓了平壤道大军之战绩,有些发急了。”
“正是如此,唉……说起来,辽东城久攻不下,非我大隋百万虎贲之过。”
虞世基似乎注意到了自己的感慨有些不合适合,岔开了话题,杨谦却心领神会,颇有默契地不仿佛没有听到一般。
#####
“高元啊高元,朕等候你多时矣……”杨广安然地坐在御案之后,看着那拜倒在阶下伏地的高元,不禁有些唏嘘。
亦有一丝释怀,当年,自己的父皇,亦是曾经令三十万大军北征高句丽,最终,却王师尽丧。
高元惶恐,上表谢罪,自称“辽东粪土臣元”,隋文帝于是罢兵,待之如初。
结果呢,等到了自己成为大隋天子,他却犹自与突厥勾结,让其入朝,却违了自己的圣意。
等了许久,未曾听闻杨广有何言语,心中恐惧更甚的高元不禁以额贴地,大声地道。
“罪臣高元,愧对陛下天恩……”
“你还知道你愧对天恩,呵呵……你若真知晓,为何不来朝见朕?”杨广的笑声,渐渐地阴沉了下来。
“你当朕是什么,嗯?当朕是傻子,由着你相欺不成?!”
“陛下,下臣是惶恐,下臣是害怕,害怕见了陛下,害怕陛下天威一怒,下臣,怕是没有办法归国。”
杨谦顶着一张淡漠的脸,看着那高元与杨广,一个是胜利者,一个是失败者。
似乎这样的画面,并没有在历史上出现过,因为自己的到来。历史果然不小心歪向了另外一条道路。
看着愤怒而又志满意得的大隋天子杨广,还有那畏惧而又谦恭的高句丽国主高元。
杨谦不禁悄然地轻叹了一声,希望不会再有第二次、第三次的北征高句丽……
这边,他还在胡思乱想的当口,就看到了衣甲未解的宇文述快步而来。
(以下字数免费)一更奉上感谢大家的票票和订阅支持,晚安吧,白天继续努力





隋唐君子演义 第401章 杨玄感安敢如此,朕必诛之!(二更奉上)
第401章
杨广打量着这位衣甲沾染血迹、意气风发的老将,站起了身来关切地问道。
“卿这是……”
“陛下,臣已率大军攻陷辽东城,杀敌八万之众,俘敌七万余。”
“……”杨广整个人都懵逼了。这是什么情况?
自己明明说了,对那些反复无常的高句丽人小惩一番。
怎么突然一下子就变成这样的结果了呢?
杨广还没回过味来,却听到了高句丽国主高元那满是错愕的声音。
“辽东城现在才破?”
“……”杨广不乐意了。低下了头,看向跪倒在地板上,满脸愕然与不解的高元。
什么叫特么的辽东城才破?你特么啥意思,鄙视朕,鄙视我大隋朝百万虎贲都是弱鸡吗?
“无礼!”宇文述厉喝一声,双目落在了高元身上,阴测测地表情,如同一头择人而噬的孤狼老兽。
“若非是我大隋天子仁爱,不欲大兴兵戈,这才会三番五次,苦劝尔等高句丽早早来降。”
“却不想,你等君臣一样的阴狠狡诈,视信诺如无物。吾皇这才让老夫对尔国略作小惩。”
“故尔,只陷汝国辽东城,不然呢?”
“我大隋不过仅仅以偏师一只,就陷尔国之王都,更将你生擒至吾皇御前。”
“若非小惩,你觉得,就汝国那些许虫蚁之力,焉能阻我大隋百万雄师荡平尔国不成?”
杨谦服气,不得不服,不愧是深得杨广信重,十数年恩宠未衰的老臣子。
单单是这嘴皮子,吹捧了一番杨广,又将大隋军队的战斗力进行了赞扬。
仿佛拿下整个高句丽,都不过是易如反掌之事,只是看我大隋去不去做罢了。
杨广心中那一丝丝因为宇文述大兴兵戈的不悦渐渐散去,抚着浓须,深以为然地颔首不已。
#####
最终,一脸丧气的高元被押了下去,他将会在行在的一处角落里边,奋笔疾书。
抄录一份份下令让诸军诸将归降大隋的诏书,还得盖上他的印章,自然也少不了国玺。
这些东西,自然都是从那烧得破破烂烂的平壤城王宫之中弄出来的。
等到高元被备身卫带离了议政殿后,杨广好好地安抚了宇文述一番,让他先退下。
这才把注意力落在了杨谦的身上。“卿瘦了,似乎也变得结实了……”
“朕倒真没有料想到,将你委派往来卿的军中。
结果,这场北征高句丽最大的胜果,出自汝之手笔。”
这话说的杨谦自己都有点臊得慌了,赶紧一礼。“陛下谬赞了,其实臣……”
“你不需说,朕很清楚你在高句丽腹地都做了些什么。若非是卿极力阻止,来卿,怕是已经将我大隋数万虎贲尽葬于高句丽腹地。”
“又谈何以大军攻陷王都平壤城,迫得那高元北遁,最终,又被卿所生擒。”
“不过可惜了,汝父刚刚受爵为郑国公,朕若是对于恩宠太甚,对卿日后反而不好。”
杨谦倒真没有想到,杨广居然也能够替臣下考虑,赶紧心悦诚服,满脸感动地拜倒于阶下。
“陛下圣明,陛下待臣如此,臣便是肝脑涂地,也难报陛下。”
“好了平身吧,对了,卿昔日要去东莱之时,可是说过的,要去见识浩瀚的大洋大海,以获灵感,不知如何了?”
话音刚落,一名宦官气极败坏地从外面疾奔而来。“陛下,陛下不好了……”
“慌慌张张成何体统?”虞世基面色微沉,开口喝斥道。
“陛下,楚国公,楚国公他反了。”
杨广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手中端起的玉盏直接就摔落在地板上。
“你休得胡言乱语,楚国公乃我大隋柱石之臣,他,你说他反了?!”
“陛下请看,这是从涿郡传来的紧急军报。”宦官赶紧双手呈上。
杨广铁青着脸,匆匆扫了一眼那份紧急军报,陡然厉喝道。“来人,速速去诏杨玄纵与杨玄挺来见朕!”
虞世基暗中轻叹了一声,朝着杨广一礼。
“陛下,臣以为,立刻让备身卫加强行在的戒备力量,守卫加备,请宇文述老将军等一干文武速来商议……”
“嗯,依卿之见,尔等还不速去。”杨广呆坐在那里,目光有些散乱地摆了摆手。
#####
“陛下,杨玄纵,杨玄挺,皆已不在军中,连同他们的部曲,一概不见。”
“七日前,杨玄纵奉命前往攻打望山堡,到得望山堡处,声称要亲自去查看地形,之后再无踪迹。”
“杨玄挺亦是差不多时间,声称要出营游猎……”
随着一个个的消息禀报上来,杨广的脸色是忽青忽白,呆坐在御案之后。
“虞卿,你来给诸位卿家念一念……”面对着这些议论纷纷不明所以的朱紫勋贵,杨广向虞世基示意道。
#####
杨玄感本是奉了杨广旨意,在黎阳督运粮草。
而杨玄感见炀帝率隋军主力远在辽东前线,致使后方兵力空虚。
便诈称在东莱郡的右骁卫大将军来护儿谋反,领兵占据黎阳,关闭城门,大索男夫。
并向附近各郡发送文书,以讨伐来护儿为名,命各郡发兵会集黎阳。
得兵马近三万,在杨玄感的利诱与刀兵威胁之下,最终夺取了这三万郡兵与黎阳五千守军的控制权。
杨玄感任命赵怀义为卫州刺史、东光县尉元务本为黎州刺史,河内郡主为怀州刺史。
并选精壮运夫五千余人,船夫三千余人,杀三牲誓师,起兵反隋。
并将即将启运,送往涿郡的千只粮船尽焚。连取黎阳周边数县……
“杨玄感安敢如此,朕必诛之!”
待那虞世基念罢,杨广双目泛红,大手狠击于御案上厉喝道。
宇文述越众而出,大声道。
“陛下,如今北征高句丽大战已定,高句丽国都已破,国主为我大隋所擒。
故臣以为,应当即刻退兵还师,以讨逆贼。”
“臣附议,杨玄感居然敢背弃朝庭,当速诛之,以警示天下!”
“陛下,臣以为,应该即刻下旨,令诸郡兴兵围剿叛军,再传旨来护儿大将军立刻出兵黎阳。”
“陛下……涿郡紧急军报。”众人还没议完,又有军报而至。
杨广接过之后,摊开一看,面色不禁一沉。双目灼灼地扫了杨谦一眼。
“来人,去诏韩昭前来……”
“???”
(以下字数免费)感谢书友肥仔兵,马达隆隆的打赏,还有大家的订阅和票票支持。恰饭了,感谢大家的票票和订阅,还有第三更




隋唐君子演义 第402章 你们父子到底有没有脑子……(三更求订阅求票票)
第402章
杨谦有些懵,一脸莫明其妙地迎着杨广那双阴沉沉的眼睛。
心里边却已经悬了起来,十有八九,自己亲爱的舅父韩世谔,怕是投效杨玄感了。
“陛下,不知是这份军报是何内容?”宇文述站了出来相问。
杨广却只是淡然地摆了摆手,并没有说话。
宇文述看到了杨广那张铁青得发黑的脸,只能老老实实地退回列班之中。
不多时,便有备身卫速速来禀。
“陛下,韩将军今日一早还在,可是现在却哪都寻不见了。备身府那边也没见着韩将军。”
“陛下,难道韩大将军他也……”宇文述再一次抢步而出,满脸皆是难以置信之色。
“来人,立刻搜索行在周围百里之地,将韩昭给朕押过来,他倘若敢反抗,杀!”
“诺!”
“卿说的没错,韩世谔居然,居然也背弃了朕。亏得朕对他推心置腹,对他委以重任,让他率军南下平叛……”
“没有料想到,他居然跟那杨玄感同流合污、狼狈为奸。”
在场的一干朱紫显贵们纷纷侧目,面面相觑。而有好几双目光,都不约而同地落在了那面色震惊的杨谦脸上。
“陛下!既然韩世谔已成逆贼,那还请陛下不得不防其亲眷……”
说到了这里,宇文述阴测测的目光落到了杨谦的身上。
杨谦自失一笑,微微摇了摇头,移步行出了列班,朝着鹰目闪烁不定,打量着自己的杨广拜倒。
整个议政殿内,顿时安静了下来,表情复杂地打量着这位杨广身边的新晋红人。
在场的臣工们亦都知晓了这位小杨卿家已经又立下了毁邦灭国,生擒敌国之主的不世之功。
而其父发明的那万钧霹雳车,让大隋的军方如获至宝,亦因此受封为郑国公。
结果,谁也没有料想到,偏生就在这个时候,杨宁的舅兄,杨谦的舅父居然就造反了……
这特么的,这位韩大将军,着是挺坑人的,简直就是把自己的亲戚往死里坑的节奏。
杨谦施礼已毕,平静地抬起了头来。
“臣,与家父对陛下之忠诚,日月可见。
韩大将军乃是臣之舅父,他背弃朝庭,背弃陛下。
此等无智无谋之举,着实令臣齿冷。”
“然臣实在不知晓此事,若知,定然会极力阻止他这等不智之举。”
#####
杨广的手指头轻轻敲打在案几之上,双目灼灼地望着杨谦。
“无智无谋之举,小杨卿家你说的倒是在理……”
宇文述果然不出杨谦所料地再一次跳将出来大声地道。
“陛下,事情未明晰之前,老臣以为,还是该当将杨宁与杨谦父子暂且拘押。”
“对了,杨宁在何处?”杨广轻抚前额,朝左右问道。
“陛下诏集群臣议事之时,郑国公尚在工部的匠器营,已经遣人去诏了,想来应该快到了……”
话音未落,议政殿外,传来了宦官的唱名。
“郑国公到。”
“宣!”听到了杨宁已至殿外,杨广那张阴沉沉的脸孔,仿佛被抹去了一丝阴霾。
“臣奉诏来迟,请陛下降罪。”
杨宁目光看到了数月未见的亲儿子杨谦此刻跪倒在殿中。
亦扫到了周围一干朱紫勋贵古怪的表情,快步上前亦拜倒在地。
“卿因何来迟?”
“陛下,今日臣正在工部的诸匠器营寻查,故尔来迟。”
“那卿可知晓,你那位舅兄韩世谔,已然背叛朝庭,起兵造反。”
“???”杨宁的脸色不由得一白,看了眼跟前的天子,又看了一眼跪拜在身边的杨谦,亦是一脸懵逼。
“您是说韩大将军起兵造反了?这,这怎么可能?”
“这些日子,韩世谔可有遣人,或者是亲自与你交道过?”
“大将军离开涿郡之前曾遣人相告,让我乘舟去耍乐。
臣当时忙于公务,没有时间,便婉拒了,之后再无联系。”
“可有人证?”
“当时臣就在匠器营商议事务,诸多工部官员皆可为证。”
“……”杨广没有再询问,而是闭上了双眼,手指轻轻敲击在御案上。
杨宁表情复杂地转过了头来看向杨谦。
而杨谦则用膝盖扭转了方向,朝着杨宁恭敬地一拜。“孩儿见过父亲。”
“我儿看起来,似乎又长高了……”杨宁此刻不禁有些感慨地道。
这话杨谦可不爱听,既然现在是在这样的场合,他觉得自己还是有必要说明一下。
“不是似乎,是真的长高了。”
“……”一干朱紫勋贵都迷了。神一样的话题,你们父子到底有没有脑子。
在这样的场合,在这样的时候,居然还有闲功夫去讨论身高问题……
“……”正在考虑,应该怎么办的杨广也给气得差点乐出声来。
一脸黑线地瞪着杨宁与杨谦,你们父子能不能靠谱点,注意下场合好不好?
看到了杨广那发黑的表情,杨谦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又老老实实地拿膝盖挪回面朝杨广的方向。
这样的骚操作,实在是让虞世基也忍不住侧过脸去。
#####
“李渊……”杨广目光扫过一干朱紫勋贵,最终落在了李渊的身上。
“臣在。”李渊站了出来,朝着杨广恭敬一礼。
“他们父子,暂且由你看押,事情未明缘由之前,不可轻慢,你可知晓?”
“臣遵旨……”李渊心中一松,赶紧恭敬地答道。
“陛下……”宇文述不禁有些急眼。
“此事不必再议,就这样了。”杨广略显不耐地喝道。
看着杨谦与杨宁父子二人随同李渊离开议政殿,虞世基亦松了口气。
看来,杨宁父子,应当无忧。
杨广大袖一拂,目光威严地扫过在场文武臣工。
“撤军之议,暂且搁置,先诏来护儿立刻率军平叛,不得有误。”
“我大隋如今已下辽东城,又攻下高句丽王都,擒其国主。
如果不把事务处置清楚,朕心难宁。”
“至于那杨玄感背弃天恩,枉顾天下,从逆者必定不会太多。”
一干文武当场差点就尿了,全都一脸敬仰地看着这位又开始骚操作的皇帝大佬。
虞世基差点当场就翻起了白眼,皇帝大佬,你这么任性好玩吗?
自己国境之内,既有民乱,又有朝堂大佬生乱,你居然还不想回去。
(以下字数免费)三更已毕,求点订阅求点推荐啥




隋唐君子演义 第403章 尔国王都已破,国主已降……(一更求订阅求推荐)
第403章
这到底闹的是哪一出?不就是个区区高句丽吗,犯不着置国家于不顾吧?
宇文述也有点急了,赶紧越众而出,再次进言道。
“陛下,毕竟如今大战已息,不必百万之师继续留驻此。老臣以为,可先遣诸卫兵马退往涿郡。”
“陛下,臣也觉得,再继续留驻百万之师于此,徒耗军费辎重。”
一干朱紫勋贵们亦纷纷地站了出来表达了他们的态度。
杨广抚着浓须,考虑半晌,这才无可奈何地微微颔首。
“除左右卫、左右备身、左右武卫外,其余诸军,可依次撤出辽东,赶往涿郡……”
听到了杨广此言,一干文武都如释重负地长出了一口气。
“陛下圣明,臣等遵旨。”
李渊与杨宁、杨谦三人,一路无言,径直离了行在之后,这才如释重负地吐了一口浊气。
转过了身来,连连摇头叹息道。
“贤弟你那舅兄,到底在搞什么鬼,就那么不想要命吗?”
“此事,宁也不太清楚,说起来,我与我那位舅兄之间的交集也不多。”
“不过,他向来与那杨玄感走得极近,这点,不得不承认。”
“若非是因为他,贤婿此番北征高句丽之功,指不定你们杨氏一门,可就是父子两公侯了,结果……”
杨谦看到李渊一副很是气极败坏的模样,只得开口相劝道。
“赛翁失马,焉知非福。丈人不必为此事过于忧心了。总之,此事与我父子无涉。”
“陛下虽然性情急燥,可是在此事上,却处理得十分谨慎。”
李渊抚了抚短须,微微颔首。“这倒也是,陛下知晓你我两家之情谊,又偏让老夫来看押你们父子。”
“还特别交待,让老夫不可轻慢你们父子,分明也是不相信你们不会背叛他,才会有此作为。”
“快走吧,贤弟,莫要让你嫂子等急了,怕是这会子,肯定在闹腾。”
“啊?闹腾什么……”杨宁一脸不解地问道。
“呵呵……贤弟你说呢?”李渊直接就乐了,笑得双下巴直抖,目光一斜,落在了旁边那位丰神俊逸杨小谦的身上。
杨宁看了一眼自家亲儿子,不禁有些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干笑两声不好意思再说话。
只是他瞪来那一眼让杨谦心中不服。
算了,咱不跟亲爹计较,威武霸气小姐姐是我未婚妻,跟我到东莱一游有错吗?
#####
辽东城内,硝烟未散,在疯狂的隋军士卒的亡命冲杀之下。
辽东城内的高句丽将士几乎全军覆灭,甚至不少的老百姓亦成为了隋军的刀下之鬼。
好在,隋军终于在疯狂之后罢手,只留下了少量的精锐,维持着城中的秩序,大肆搜罗那些高句丽的逃卒。
时不时还会有厮杀声从民宅之内传出,整个辽东城简直犹如人间地狱一般。
此刻,乙支文德与乙支正义,还有黑齿傉萨三人已经驱散了亲兵,此刻正藏身在一处地窖之内。
三人身上的铁甲都已经解去扔掉,身上的衣着也换成了普通百姓装扮。
唯一留着的,便是三人手中的利刀,地窖外,已经许久没有厮杀声传来,总算是让三人松了口气。
“老夫,其实应该率辽东城降隋……”乙支文德那低沉而又暗哑的嗓声,在地窑中轻轻地回荡。
“大对卢不必如此,若非是大对卢连施妙计,怕是这辽东城,早在一个多月之前,就已经破了。”
“那时若破,至少可以保全近十万将士,还有无数百姓的性命。”
“可现在,必定是大隋天子觉得受了老夫相欺,以致隋军暴怒,再无顾忌,实老夫之过也……”
“大对卢,你听……”此刻,黑齿傉萨突然竖起了手指,然后指了指外面凝神闭目。
“……尔国王都已破……国主高元已降……缴械不杀……速速纳降……”
“……本王自知罪孽深重……大隋圣天子有诏……我国臣民降者……”
隐隐约约传来的声音,让乙支文德原本因为受伤而失血的苍老面容愈发地苍白如纸。
乙支正光和黑齿傉萨皆是满脸难以置信,三人在地窑之中借着石板盖子缝隙透下来的微光,面面相觑。
“这,这怎么可能?”
“不会的,陛下怎么可能会被隋军生擒。”
“不……应该进真的。”乙支文德的面容有些抽搐。
迎着这两人错愕的表情,乙支文德这才指了指自己的耳朵。
“老夫不会听错,这是帛衣头大兄(官职名)的声音……”
“他乃是陛下身边近臣,本该在王都主持朝政,而今,他的声音却出现在了这里,还不够证明吗?”
#####
帛衣头大兄金正勇表情悲凉,站在一处高地手中捧着一份陛下的手诏,正在大声宣读。
身边,则是数十名虎视眈眈的隋军精锐。既警惕着周围,亦警惕着这位高句丽高官。
自然不是怕他暴起伤人,而是怕这老货羞愤自尽。
随着他的大声诵读,终于,从那些废墟之中,渐渐地有人走了出来,半信半疑地看向这边。
看到那些隋军并没有主动冲过来砍杀,犹豫了半天之后,主动地扔掉了手中的武器,双手抱头蹲到了隋军士卒指定的位置去。
越来越多的人从废墟之中,民宅之内、地窑里边出现,然后表情麻木地聚拢过去。
1...126127128129130...2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