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君子演义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晴了
一夜巫山云雨,江山如画,杨大郎终于摆脱了童子身,解除了单身狗的身份。
实在是令丰神俊逸杨小谦很是意气风发,神清气爽,好男儿当如是。
“瞧你那傻样,平日里的机灵劲都上哪去了?”
“行了行了,谦儿,过来坐下吧,如今你也是有了妻室的大人了,好,日后咱们荥泽杨氏,算是又多了一口人。”
“如今谦儿你也算是一方大吏,镇抚江南以及淮南之地,更是要兢兢业业,谨慎从事。”
“如此朝中不宁,百官皆尽惶惶不安哪……”
杨宁恰着茶汤,感慨万千地道。
“去岁至你离京至今,下狱官员,数不胜数,被斩首弃市者,多达十数人。”
“不少的官员,干脆就去官而走,甚至是直接兴兵而反。”
杨谦无话可说,论及操作之骚,天下无人可及杨广。都到了这样的时候,还在继续作死……
“孩儿听丈人说,陛下有意要北巡边塞?”
“嗯,是啊,准备明年春天一过,就即刻起程,为父和你娘亲,怕是留在江南的日子也不会太久。”
这一次杨广正在构思的北巡,虽然规模比不得北巡涿郡,但是,随行的官员仍旧不少。
杨谦的亲爹杨宁,也将会成为随员之一。
听到了这个消息,杨谦的脸色瞬间一沉,霍然起身。他突然想到了一件历史上著名的大事件。
隋朝末年发生的雁门之围,始毕可汗趁隋炀帝巡游北塞之机,亲自率领几十万名骑兵企图袭击炀帝的车驾。
隋和亲之义成公主事先派遣使者将此情况报告给炀帝。八月十二日,炀帝车驾迅速驰入雁门(今山西代县)城。
隋炀帝次子齐王杨暕率领后军进驻崞县。八月十三日,突厥军队包围雁门郡,隋军上下惊惧恐怖,拆毁民房用作守卫城池的材料,城中有军、民十五万人,粮食仅够供应二十天。
雁门郡所属的四十一座城池,突厥军队已经攻破其中的三十九座,唯余只有雁门、崞县没有攻下。
最后,还是依赖义成公主传假讯,这才致始毕可汗挥师退却……
随行官员将士,战死逃散者不知凡凡。
“谦儿,你为何脸色如此难看,莫非有何不妥?”杨宁被杨谦的表现给吓了一跳。
“父亲,能不能别去?”杨谦坐到杨宁身边,看着这位为自己背过无数黑锅的亲爹,忍不住问了一句。
父子二人的交流,也把娘亲、无垢妹子和李秀宁的注意力给吸引了过来。
“到底有什么事情,会让谦儿你如此紧张?”杨宁看到杨谦那副模样,表情也变得凝重了起来。
“……”看着跟前的亲爹杨宁,杨谦一时之间还真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杨谦肯定不能说自己知晓的未来是何模样。可是,却也不愿意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亲爹带着一脸的懵逼走向北疆,甚至是走向死亡。
“父亲,孩儿数月前曾听闻,陛下听从了裴矩的建议,分化突厥势力,拉拢始毕可汗之弟叱吉设。
又设计杀害始毕可汗宠臣史蜀胡悉。不知可有此事?”
“不错,确有此事,你是担心始毕可汗会因此事而心生怨恨,乘陛下北巡之机动手?”
“父亲,突厥与我中原一向都不和睦。我中原强,而突厥便会恭敬。
但若是我中原衰弱,那么突厥就会将中原视着一块巨大的肥肉。”
“而突厥自先帝后期至今,一直休生养息,于有十余载。正值兵强马壮,控弦之士,不下数十万。”
“反观我大隋,陛下东征西讨,连连征战,先是西征吐谷浑,又东征高句丽,连年烽火,如今更是因国中纷乱,而致国力大衰。”
“若是陛下巡视塞北之地,与陛下心生间隙的始毕可汗,坐看那离间他们弟兄的大隋天子至北疆耀武扬威?”
“吸溜……哈……”老干部杨宁的这一声恰水声,显得份外的凝重与深沉。
李秀宁关切地看着自家那表情凝重的小郎君,亦认同地点了点头。
“八成。”
“……”韩氏一脸懵的看了眼李秀宁,不知道儿媳妇这是嘛意思。
“三娘子的意思是,若陛下北巡边塞。至少有八成可能,始毕可汗会挥师南下。”
“嗯,若非谦儿提醒,老夫怕真是会毫无准备的随陛下北巡。”
杨宁吐了一口浊气,朝着杨谦欣慰地一笑颔首。
“不过今日既已知晓此等事情,老夫定会思虑周详。”
“能不去吗?”娘亲韩氏关切地朝着杨宁询问道。
听得此言,杨宁苦涩一笑摇了摇头。
“想要不去,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难道不能找其他的理由吗?”
“理由……咦,陛下北巡边塞,那么必然会到晋阳宫去。”
“就在老夫过来江都之前,刚刚收到了晋阳宫的官员传来的公文。
因为晋阳宫中不小心走水,毁坏了几座宫殿。”
“如今宇文尚书过世之后,由老夫主持工部诸事,既如此。
干脆向陛下自告奋勇,前往晋阳宫主持修缮事宜,以等陛下巡视边塞。”
“那还不一样也要往北而去。”娘亲韩氏不禁有些着急地道。
杨谦却听得眼前一亮。“娘亲,父亲言之有理,虽然去往北边,可是去的地方却是不同了。”
“父亲是为了便利陛下之北巡,先期前往晋阳宫主持事务。而非是随陛下北巡边塞……”
(以下字数免费)求订阅求推荐
隋唐君子演义 第452章 莫要让人找到取你而代之的机会(更新求订阅求推荐)
第452章
用罢了早饭,杨谦与父亲杨宁行走在这太守府的庭院里,虽然已是寒冻,不过好今日阳光正好。
与北方的寒冬满地枯黄截然不同,屋外枯色与绿意交错。
与父亲杨宁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了一会,杨谦看到左近无人,这才悄声地向杨宁低询道。
“父亲,依您之见,若是咱们大隋天子再继续如此折腾下去,还有得救吗?”
杨宁听得心头一跳,转过了头来,看到跟前依旧云淡风云,仿佛就只像是说今天天气很好,明天可能会阴这样的寻常话题似的。
“谦儿,你是担心……”
“孩儿的确很担心,难道父亲您不担忧吗?”杨谦轻叹了一口气。
杨宁亦是一脸萧瑟地点了点头。目光远眺前方那枝残叶落的一株老木。
“陛下若是一意孤行下去,真不知道这天下,会有几人称孤,几人道寡……”
杨宁很文艺地把当年曹操这位枭雄之言也给搬了出来,听得亲儿子杨谦眉头也跳了下。
“要不就让母亲留在江都,有孩儿照看着,父亲您去北边也能安心一些。”
杨宁想也不想便将杨谦的提议给否决掉。
“不可,就算是陛下初时仍旧对咱们父子信任,可也会在众说纷纭之下,心生疑窦。”
看到杨谦还欲再言,杨宁轻拍了拍杨谦的肩膀。“为父也清楚,如今的你,已经不再是我儿子了……”
“???”杨谦一脸懵逼的看着老父亲杨宁。心里边慌得一逼,嘛意思,你亲儿子转世投胎找到你滴血认亲了?
“你那是什么表情?”杨宁没有想到自己这话会惹得亲儿子一副被雷得外焦里嫩的模样,不由得给气乐了。
“老夫的意思是,你现如今所需要背负的东西太多了。你不再是那个,安安静静闭门读书,不问世俗的杨谦了。”
“这几日,江都大营的那一帮子将军们,还有江都郡的官员们。
在他们的眼里,你比朝庭,更加值得他们信赖。”
听到了这番话,杨谦这才暗松了一口气。“父亲您那话把孩儿给吓一跳。”
杨宁没理会杨谦的大惊小怪,而是继续说道。
“如今你坐拥江南之地,手握重兵,治下江南安泰,于朝庭,是大功,于百官,则是大过。你可明白?”
杨谦沉默地点了点头。“孩儿焉能不明,还是那句话,木秀于林。”
“不错,所以,在如今天下纷乱之际,我们就越发的要小心谨慎。”
“莫要让人拿捏住,给某些别有用心之人,找到取你而代之的机会。”
“咱们杨氏一门,自你祖父起,一直都在为大隋效命,真没有想到,如今的大隋会成为般模样。”
杨谦将父亲恭敬地送回了屋,得见娘子还被娘亲韩氏拉着在那里话家长。
一旁的无垢瞪着一双水汪汪的剪水明眸,似乎在很认真地听着娘亲侃侃而言,老父亲开始恰着茶汤继续一副老怀大慰的慈父形象。
天下风雨飘摇,想要维持这样的安祥与宁静,却非易事。
#####
运河上,一艘座船,正缓缓南行,目标直指江都郡的江阳码头。
一位身量颇高的中年男子,正坐在案几跟前,端杯饮酒。
顺便品尝着渔家料理出来的上好河鲜,看到了同伴一脸忧心忡忡的模样,不禁失笑道。
“玄龄兄,为何如此坐立不安,这可是咱们二人在船上的最后一餐,当尽兴才是,最多两刻,就要下船了。”
“克明老弟,你说那位杨江都到底是何用意,某远在山西之地。
不过是个小小的八品县尉,在隰城县做事,亦是不求有功,但求无功尔。
而克明老弟你也与我无二,也是在县中担当县尉一职。”
“可偏偏怎么杨江都就会找上咱们二人?亲发公函,让你我二人到江都赴任……”
“玄龄兄你就是想得太多了,如晦虽然才与玄龄兄相交不过十余日,可是玄龄兄之大才,亦是让小弟佩服得紧。”
“想必是这位杨江都从哪里打探到兄之大才,故尔这才授公函以招纳入麾下。”
“希望是吧,不过这倒也好。”坐立不安的房乔吐了一口浊气,端起了酒杯抿了一口。
“如今天下纷乱,群盗四起,唯江南之地得以偏安,足见这位杨江都之才。”
“只是咱们二人职低位卑,到了江都之后,不知道何时才能够得见上一见。”
“是啊,杜某亦对这位才名显于世的杨江都慕名已久。
可惜当初清河郡那场文坛盛宴,杜某知晓得迟了,不能一睹杨江都那日威震天下文坛的风采。”
二人一边吃,一边聊,很快,一大壶的酒尽数落入了肚子,二人也有些醺醺欲醉。
这个时候,船家前来知会二人,船只已经抵达了江阳码头,很快就要靠岸。
杜如晦哈哈一笑,拍案站起了身来。
“正好,走吧玄龄兄,一会等泊了岸,咱们倒可以一起逛一逛这令陛下魂系梦牵的江都到底景致如何……”
二人略有些蹒跚地步入了船舱,来到了甲板上,迎着那带着江南特有的湿寒之气,远眺各那往来船只如梭的江阳码头。
#####
“见过二位官人……”一直守在甲板上,奉了杨谦之命,陪伴他们同行的护卫朝着这二位恭敬地一礼。
“苏护卫不必多礼,我们下了船之后……”
这位年纪轻轻,却显得气宇轩昂,颇为魁梧的护卫笑答道。
“二位官人不用担心,方才苏某已经收到了消息,我家官人亲自到码头过来迎接二位官人。”
“哦,嗯?”下意识地答应了一声的杜如晦瞬间反应了过来,双眼顿时瞪了起来。
一旁的房乔也好不到哪里去,亦是同样一副目瞪口呆的模样。
“等下,你的意思是说,江都太守,江南道十二郡黜陟讨捕大使杨谦杨子敬要亲自来迎接我们二人?”
看到这二位目瞪口呆,一脸难以置信的房乔和杜如晦,这位杨护卫有些腼腆地一笑点了点头。
船只正在缓缓地靠向码头,这个时候,房乔扯了扯知边的杜如晦,抬手指了过去。
隋唐君子演义 第453章 他们一人长于治事,一人长于断事(更新求订阅求推荐)
第453章
二人就看到了不远处的码头上,一位年轻高大,面如冠玉,颇有气度的红服官员立身于码头之上。
身边还有几名随员朝着这边指指点点,不时的有路过的船工和百姓朝着那名年轻官员行礼。
而年轻官员则一一颔首,亲切地询问着什么。
“那就是我家官人。”苏护卫指着正在码头之上与百姓亲切交流的杨谦大声地答道。
“公子,船已经来了……”长孙无忌指向一艘靠过来的大船。
杨谦看到百姓离去,这才抬起了头来,就看到了两位身形颇为高大的中年文士就立身在船头之上。
只是此刻,这二位一副目瞪口呆的模样看着自己,让杨谦一脸莫明其妙地看了下自己的着装。
“长孙,你觉得我这身着装有什么问题吗?”
“当然没有,那是因为你是堂堂的正三品江都太守。
居然亲自到码头来迎接职低位卑的他们,自然是吓到他们了。”
“……”杨谦看到长孙无忌那显得有些嫌弃的目光,颇有些尴尬地摸了摸鼻子。
自己这不是效法古人吗?为了这些才俊之士,曹操这位老司机都知道倒履相迎。
虽然没办法做得那么恶俗,可好歹也要做出比较符合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礼仪。
不大会的功夫,杜如晦与房玄龄回身跟家眷知会了声后,便在船泊入码头的第一时间下了船疾步而来。
“隰城县尉房乔、滏阳县尉杜如晦,见过杨江都。”
杨谦还了一礼,笑眯眯地扶起了这二位未来的名相。
“二位不必多礼,快快请起,之前就曾听闻二位县尉之贤名,多方打听,才知晓了二位的所在。”
“好在二位的上官都没有为难,这才使得杨某得以将二位贤才纳入麾下。”
杨谦目光一转,落在了那名年轻的苏护卫身上颔首笑道。
“定方你也辛苦了,这一趟的差事做得不错,先回去见见你爹,好好的休息休息,两日之后,再到府中来任事。”
“是,末将遵命。”年轻的苏定方大喜,赶紧大声应诺道。
#####
看着苏定方兴冲冲而离去的背影,杨谦满意地点了点头,这家伙年纪也就跟罗士信差不多大。
不过性格则要比罗士信更加的沉稳,而且颇会做事,心眼颇多。
有勇有谋,难怪未来会成为贞观朝之后大唐王朝东征西讨的国之柱石。
长孙无忌走上前来,胖乎乎的这哥们笑得很有亲和力。
“二位快快有请,你们的府邸已经早在你们来之前就已经安排好了。这些车驾,会直接将你们的家眷送到你们的府邸去。”
“另外,公子之前就交待,特地让你们二位相伴而行,就相当于是提前先结识同僚。”
“公子……”杜如晦微敢愕然地看着这个年轻胖子,又看了眼不远处正在跟房玄龄交流的杨谦。
长孙无忌看到杜如晦那异样的目光,不禁失笑点了点头。
“不错,我乃是杨江都的长随,并非官员。”
“原来如此。”杜如晦恍然地点了点头。
#####
等到了杨谦跟他们二人亲切地一边聊一边入了城,告诉这二位,先在江都好好的适应一二。
等五日之后,便来太守府报备,好给他们委任工作。
“公子果然眼光独到啊,这二位谈吐不凡,气度从容,皆是堪用之才。”
杨谦还是从长孙无忌的语气和表情里边,感觉到了一丝淡淡的妒意。
一想也对,长孙无忌这家伙之所以成为自己人,更像是上了贼船。
而这二位则是被自己找了关系给弄到江都的,不一样。
所以杨谦觉得自己有必要跟长孙无忌解释一下。
“他们二人与你不一样,你更长于机略权谋之变。
而他们,一人长于治事,一人擅于断事,皆是我大隋不可多得的良才。”
听得杨谦的这番解释,长孙无忌似乎心里边也稍觉得好过了些。
好歹自己杨江都身边第一谋主的身份是保住了。
“这样的才俊,是该多多网罗至麾下才好。”
“话虽如此,可是有些事情,只能悄悄做罢了。”杨谦点了点头,无奈地说道。
不过好在,自己的几番经营下来,麾下也已经汇集了不少的人材。
李靖、秦琼、程咬金、徐世绩、牛进达、罗士信、杜伏威、辅公祏、侯军集……
杨谦扳了半天手指头这才吃惊的发现,自己麾下信得过的文臣目前只有长孙无忌这一只,而且还是个胖子。
至于杜如晦与房乔,怕是要先接触一段时间之后,才能收为已用。
可是军事方面,也已经算得上是猛将如云了。
这里还都还没包括之前投靠过来的苏邕、苏定方父子,还有李子通等人。
也正是因为有了如此之多的名将种子,杨谦这才能够以一已之力,镇抚住淮南以及江南之地安泰。
#####
转瞬之间,杨谦与李秀宁成亲有了十日光景,两家人终于又齐聚一堂,好好地吃喝一顿。
因为再过两日,他们就得赶回东都,继续履行各自的职责。
李世民则再一次征得了父母的同意,留在了杨谦身边。
这让李世民很是兴奋,总之喜笑颜开的窜了出去,杨谦也不知道这小兔崽子这么兴奋干嘛。
窦氏则一直在那红着眼眶,跟李秀宁也不知道交待啥,说上几句就拭拭眼角。
一副生离死别的架势,看得杨谦很不乐意,自己又不会虐待你闺女,再说了真要打起来,我也不是你闺女的对手你哭个啥?
好在老丈人李渊比较体贴,乐呵呵地安抚杨谦道。
“贤婿不用理会,你丈母就是这样,情绪比较容易激动,来来来,咱们继续接着喝。”
喝到最后,一帮子女眷都离开了,只剩杨谦这位喝了一下午,一杯酒都不没下肚的贤婿在侍候这二位长辈。
“如今天下间,唯一得安宁之地,唯江南尔。真想携妻带子,在此风景胜地,怡养天年……”
“丈人说的哪里话,您可还年轻着呢,怡养天年,那怎么也得您到了花甲之龄后再来讨论。”
“哼……算了,不说也罢,只希望,陛下能够早日醒悟过来,以固大隋江山,不然……”
杨谦看着李渊那张满满只有失望与失落的脸,看了一眼沉默不语的亲爹。
看来,都能够看得清楚天下大势将会如此发展,只是,有些人不愿意醒过来看清楚真相罢了。
(以下字数免费)感谢书友次品手机的打赏,还有亲爱的书友们的投票与订阅支持。
隋唐君子演义 第454章 心情愉快的两个女人就这么走了(更新求订阅求票票)
第454章
直到这二位喝大了,全躺下之后,杨谦这位晚辈这才算是完成了陪酒的责任。
叫来了仆从把这二位送去卧室,刚要迈步离开前厅,就看到长孙无忌探头探脑的往里瞅。
“有事?”
“也不是什么大事。”
“不是大事那就算了。”
“哎哎哎……别啊,我说公子你能不能听我说完。其实吧,也是一件大事。”
看着这位说话最喜欢磨叽的长孙无忌,杨谦差点给气乐了。
“我说长孙你这人能不能说话痛快一点,一个大佬爷们,怎么……”
杨谦话还没说完,就看到了一颗小脑袋瓜子在后面拐角处一晃,然后又缩了回去。
“好吧,那我可说了,让舍妹无垢留在江都吧。”长孙无忌一咬牙一顿足。
“为何?”杨谦看着长孙无忌,已然猜出了方才那颗小脑袋瓜属于谁。
倒真没有想到,无垢小可爱居然不直接跟自己说,居然去跟长孙无忌这个死胖子商议,这让杨谦心情有些不美丽。
“那个,你看啊,我妹妹与我自幼丧父,又被……”
“……”杨谦听到这话,脸直接就黑了。“说重点,你再这么叽歪,信不信我直接去跟无垢。”
“你看你这人,就是性急,气度,上位者一定要有……好好好,我说。”
“其实就是你娘也有了身孕,而你父亲怕是也要远赴他地,而无垢年纪也尚小……”
理由比较牵强,至少杨谦觉得挺牵强的。
可是,那悄悄从拐角处探出来的俏脸与剪水明眸,又让杨谦着实难以直接拒绝无垢小可爱的要求。
如果是长孙无忌这个死胖子这么叽歪,杨谦可以毫不犹豫的直接让他死一边去。
#####
杨谦径直越过了还在叽叽歪歪的长孙无忌,放轻了脚步朝前而行,果不其然,那颗可爱的小脑袋又从拐角处探了出来。
只是在看到杨谦那张笑眯眯的脸庞时,不由得一愕,旋及又缩了回去。
不过很快,无垢小可爱就像是犯了错似地从拐角后边走了出来。
垂着小脑袋站在了杨谦跟前,怀中,犹自抱着那个可爱而又丑萌的布偶老虎。
“……”杨谦蹲下了身子,平视着小无垢那张粉白如雪的俏脸。
看到了无垢小可爱那副可怜兮兮的模样,杨谦实在是说不出拒绝的话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