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隋唐君子演义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晴了
“陛下他这是怎么了?”看着那被两名宦官挽往后室的杨广,李景朝着宇文述小声问道。
宇文述无可奈何地摊开了双手苦笑道。
“陛下连日骑马,双腿都磨破皮了,你让陛下再继续南行数日,你说陛下能高兴得起来?”
#####
一日后,齐王杨暕率后军仓皇赶至,杨广这才知晓,突厥人已经赶来。
幸好后军之中两名将领率军在后方阻敌,杨暕率领剩下的一半人马护着皇后还有诸皇子嫔妃的车驾得以赶到雁门。
但是城中已经不足以再承载更多的人马,杨广只让嫔妃和儿女入城之后。
便命杨暕继续率军南进,一又命他传诏诸地勤王。
杨暕怀着被哈士奇吡了的沉重心情,只能率领着两万人马,继续南遁而去。
等到天色将晚之时,雁门郡的西北,传来了那浩瀚如汪洋大海漫延天地一般的蹄声。
数万突厥铁骑漫山遍野而来,杨广坐着软榻,被抬上了雁门的城头。
看着那数万突厥铁骑,杨广的脸色越来越白。这一刻,他不禁有些后悔,为什么不听雁门太守李景之言,继续玩命南行。
至少,不用去面对这样的场面。
“始毕小儿,安敢如此欺朕。”杨广咬牙切齿地低吼道。
同一时刻,太原郡的杨宁,亦然收到了来自马邑的八百里加急军报。
看着那份军报里边的军情,数十万东突厥武士,果然不出预料之外的南下而来,杨宁第一时间便是叫来了德叔。
“告诉我儿,三十万突厥铁骑,已然南下,陛下被困雁门,让他早做准备……”





隋唐君子演义 第461章 我必须得摔一跤,不然怎么留在彭城郡(更新求订阅求推荐)
第461章
杨谦看着跟前那张地图,喝了一口凉白开,扭头看向身边的来整。
“真没有了?”
“当然是真的,末将难道还敢欺瞒太守不成?”来整一脸黑线地看着身边的杨谦。
真是服气了,别人是巴不得贼越剿越少,怎么感觉到了杨谦这位年纪比自己还小的杨太守这。
似乎巴不得流贼乱匪越多越好,最好让他能够在这里呆个三年五载似的。
不过这些话,来整是不敢乱说的,三个自己都不见得干得过杨谦这位深得韩家刀真传的斯文人。
更何况他身后边还站着那位即便纹丝不动,却让人无法忽视的鬼面武士李宁。
“不过也没关系,那就再等等看看,依杨某之见,应当是咱们用力过猛,这才导致那些流贼乱匪潜伏了下来。”
“越是这样的时候,就越不能掉易轻心才是。”
杨谦表情严肃地分析道,仿佛此刻,彭城郡一带,随时都会冒出一个不得了的大魔头来。
来整看到杨谦那副模样,整个人都是迷的。
就算是自己很喜欢行军作战,以战功而得荣升。可是,战事如今已息了近一月之久。
你杨江都却一口咬定肯定还会有流贼乱匪作乱,一直眷恋不去,这是嘛意思?
想不明白的来整,只能把目光移向一旁的彭城郡太守赵亢。
赵亢听了杨谦之言,不禁有些牙疼,只能硬着头皮向杨谦一礼进言道。
“……杨太守的援手之恩,我彭城郡实在是感激不尽,只是现如今,贼尽被剿灭,已然过去月余之久。”
“诸贼定然是惧于杨太守与来将军之赫赫兵威,不敢轻易再犯我彭城郡。”
“杨太守援我彭城,可谓劳师远师。也有近三月之久,想必麾下的将士们也业已经疲惫不堪。”
“不如杨太守先挥师还江都,若再有何警讯,我彭城郡与来将军不能相抗,再向杨太守请援。”
虽然同是太守,可赵亢这位纯文职的太守,不论是圣眷还是官位都比不得杨谦。
所以,只能讨着好的说话。大隋的太守,只能够掌握少数的郡卒,且少有领兵之权。
这是先天上有限制。就像杨谦之所以能领军统兵,也是因为他得了天子杨广所授的江南道十二郡黜陟讨捕大使的官职。
#####
“是吗?对了如今是几月了?”杨谦终究是一位谦谦君子,如今,已经死皮赖脸的已经在彭城郡剿尽匪患之后又多呆了一个月。
怕是这位彭城郡太守已经因为供养这两只军队,明显有些吃紧,这才起心想要撵人。
而且对方的理由也很充份,杨谦也的确不太好意思不给个归期。
赵亢赶紧答道。
“今日已经是八月初三,再过些日子,便是仲秋,想必杨江都您麾下的将士们也该想家了。”
“既然如此,那杨某也不好意思再多留,这样吧,本官明日就领军返回江都。”
“哎呀,居然这么急……”来整不禁一愣,下意识地刚说了半句话。
就看到了一旁的太守赵亢冲自己狂眨眼,这才省起正事,尴尬地清了清嗓子肃容道。
“也好,那既然如此,末将明日便与赵太守一同来相送杨江都。”
“那着实有劳二位了”杨谦哈哈一笑,仍旧是那样的风采依然。
直到亲自将这二位送出了帐外之后,方才一直没有开口说话的李靖终于说道。
“子敬,咱们真的就这么回去,不等那边的消息了?”
“当然不可能,只是我方才如果不答应得痛快点,他们肯定还得纠缠。”
杨谦也很无奈地倒靠在案几后边的榻上,眼珠子转了半天。
“不过你们且放心就是了,至少咱们还能继续在此驻军半个月。”
“姐,嗯,姐夫莫非已经有了良计?”李世民差点下意识地想叫自家亲姐。
不过及时地改口,总算是没有口误,不然,罚到营帐外面去立正半个时辰的滋味可真是够难受的。
立正,也不知道姐夫是从哪想来的损招,这应该算得上是江都军的军纪之中的一种新的体罚方式。
那就是一些无伤大雅的小错小过,都会被罚站军姿,半个时辰起,两个时辰为限。
李世民犹记得一开始施行的时候,整个江都大营每天至少有近十分之一的**都会享受着这样的待遇。
只是越到后来,被罚的人自然也就越少,但是每日三五十起还是会有的。
“没什么,就是明日,你和定方注意点,我若是摔下马来,你们得第一时间扶着我。”
“摔不了。”杨谦身后边的李秀宁肯定地答复,仿佛一切都有她,就不会有问题。
杨谦轻拍前额,看来迷底是没办法保持到明天的,不然万一明天自己故意摔跤摔不下去咋办?
“那个,我必须得摔一跤,不然怎么留在彭城郡?”
“……”程咬金咧着个嘴,半天才摇了摇头。
“我还以为师弟你有什么好点子。”
杨谦整个人都不好了。“那你倒是说个好点子我瞧瞧?”
看到杨谦黑着脸瞪过来的目光,程咬金嘿嘿嘿地装傻。
“要不老程你也摔一个示范下?”徐世绩呵呵一乐,揣着手给出了建议。
“滚,老子就算摔上一百回,也照样能活蹦乱跳的把你给揍趴下。”
“你们两个又来!”李靖的脸直接就黑了。大手一抬指向营帐外。
“出去,立正半个时辰。侯君集你去监督,敢乱动,再加罚半个时辰。”
程咬金鼓了鼓眼珠子,终究不敢叽歪,悻悻与徐世绩一同灰溜溜地朝着营帐外行去。
不过二人肩并肩的相互比划下流手势的小动作,还是让杨谦看在了眼中。
杨谦无奈地摇了摇头,这样的**,军营里边随处可见,却也没有办法。
毕竟都是燥老爷们,真想要做到规矩得犹如人民军队,那是不可能的事。
刚坐了下来,杨谦正要说话,就看到侯君集又窜了进来。
“怎么,那两个家伙又干嘛了?”李靖不禁眉头一皱。
“不是,是公子您家的德老爷子又来了,说是有郑国公的急信。”
“快,让他进来。”杨谦不禁喜出望外,难道说杨广这位皇帝大佬已经被困雁门了?
(以下字数免费)共克时艰,大家平平安安就好。感谢书友们的订阅和投票支持




隋唐君子演义 第462章 守城的军心,已经有些不稳当了(更新求订阅求推荐)
第462章
第二天清晨时分,彭城郡太守赵亢和来整二位连袂而至江都军大营前。
就听到了里边传来的喧哗与惊呼之声,若得二人一脸莫明其妙。
等到他们得见杨谦之时,杨谦这位丰神俊逸的杨太守此刻已然斜倚在榻上。
然后,然后就是,杨太守因为腿伤骨裂,而需要休息怕是半个月。
不得不说,杨太守真是一位好人,为自己摔伤了腿而深感抱歉。
赵亢这位彭城太守还能说啥?军营中的医者一脸严肃地劝杨谦伤筋动骨一百天来着。
还是善解人意的杨太守坚决地拒绝了对方这种无理的要求,决定暂且休息半个月。
半个月之后,就算是不能行动,也会由着抬着回江都郡。
这下赵亢自然也无话可说,只能挂着一脸歉疚的笑容,祝福杨太守早日康复。
至于每日的辎重补给,他自己是半点也不敢短缺。
相比起已经被杨谦与来整,连手将整个彭城郡一带的流贼乱匪尽数剿绝。
让位于淮北之地的彭城一带显得那样的安乐祥和不同。
北方的雁门郡的雁门城上下,厮杀声响彻天地,无数的突厥武士们借助着简陋的长梯,咬着弯刀,奋力登城。
下方那些善射的突厥射手们,将那无数的箭矢,向着城头上泼洒,一波接着一波,仿佛永无尽绝。
好在,大隋留守雁门郡的皆是铁甲健卒,突厥人的弓箭,很难给这些几乎武装到牙齿的隋军士卒造成致命的打击。
不过,那漫山遍野的连天营帐,将那雁门城外密密麻麻遮盖住,还有那无数作为食物的牛羊被放牧在城外。
似乎一下了,这雁门城外,已经变成了草原民族的乐土。
#####
来护儿抹了一把脸,看着那些退下去的突厥人,长吐了一口浊气。
身边的三郎来弘扶了扶自己头上的铁盔,一脸如释重负地坐倒在地上。
“父亲,这漫山遍野皆是突厥人,咱们这雁门城,着实太小了些。”
来护儿目光扫过周围的将士,爽朗一笑,指了指这高大的城廓道。
“城小也有城小的好处,若是城池过大,就凭城中的兵马,根本就防不过来。”
“更何况城池虽小,却是我大隋在北疆难得的坚城固堡,自秦汉以来,雁门不失,就可保身后无数百姓。”
“只要雁门尚在我手,那我大隋的兵马,亦可以由后方源源不断赶来增援。”
“来大将军,真的能有援兵?”一名低阶军官紧了紧包裹手腕伤处的布条,朝着来护儿问道。
“那是自然,陛下被困这雁门关隘,谁敢不来?”
“谁知道呢……”一个颇显得有些消沉的声音传入了来护儿的耳中。
零星传来的那些议论声,亦让来护儿的眉头大皱,却又无可奈何。
目光向着四周望去,将士们都无力地依偎着城墙,城头上几乎每一处,都饱浸了鲜血。
甚至于走在城墙上,不小心还会踩到不知道是属于突厥人还是大隋将士的断肢残臂。
来护儿最终下了城墙之后,脚下微有些踉跄,眼明手快的来弘赶紧扶住。
“我没事,就是有些乏力,回去好好休息休息便好。”来护儿冲来弘勉强一笑,继续大步前行。
“父亲,这几日,将士们的怨意可是越来越重了,大家都在担心援兵什么时候才能到。
再有弟兄们就算是坚守住了,可回转了东都,又要继续出征往各地作战平叛……”
“甚至已经有了传言,说是陛下已经偷偷的装扮成了普通百姓,早就离离这雁门了。”
来护儿的脸色越发地阴沉,脚步一顿,目光落在了那一边说话一边小心翼翼的五郎来弘身上。
“那些将校就不镇压吗?”
“父亲,他们怎么想的,孩儿不知道,但是孩儿却也觉得,大家伙都在前头给陛下卖命。”
“结果陛下却连面都不露上一露,给大伙一个念想,这实在是……”
“好了,老夫知道了,你,你去看看,你虞世伯可在府中,若是在,就劳烦他过府一述。”
“那父亲您呢?”
来护儿没好气地瞪了一眼这个有些木讷的五郎低喝道。
“当然是回去好好的躺一会,老胳膊老腿的,再不歇息歇息,都快要断了。”
来护儿回到了属于自己的宅院,由着亲兵给自己解去铠甲,刚躺下一柱香的功夫,就听到了屋外传来的脚步声与熟悉的嗓音。
“懋世兄,你怎么来得这么快?”
“方才我正要过来寻你,正巧遇上了你家五郎。”
虞世基步入了来护儿的屋子,拿起了茶壶倒了一杯水,试了试温度一口饮尽。
“从崞县传来的消息,崞县也已经被团团围住,还好崞县也算得墙高城厚,又有齐王殿下所率的两万精锐固守,这保得崞县无恙。”
“其他的城塞呢?”来护儿坐起了身来问道。
“应该都已经失陷了。”搁下了空杯之后,虞世基脸上露出了苦涩的笑容摇了摇头道。
“全是坏消息,难道就没有一些好消息吗?”来护儿面如死灰之色地坐在榻上。
“也有一些,陛下已经遣了死士,悄然地出了城,正在往突厥王庭赶去,希望义成公主能设法劝那始毕可汗率帅北归。”
“这何其难也,始毕可汗若是无心置陛下于死地,就不会兴举国青壮南来。”
“还有个消息,杨宁这位太原郡太守,已然尽举太原郡兵马,号称三万大军,正向北而来。”
“……三万?”来护儿一脸目瞪口呆地看着虞世基,半晌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不禁摇头苦笑道。“我等武人和陛下,都需要靠一个文弱书生前来救驾。”
“他来,不就是送死吗?”
“他就算是想来,也过不来,三千郡卒伪称三万之众,自然是隐而不发,更有威慑力。”
“除此之外,楼烦郡尽起郡中之兵,死守着楼烦关半步未退。”
“我这边的消息就是这些,崇善老弟你呢?”
“守城的军心有些不稳当了。”
“什么?!”虞世基不由得脸色大变,一下子站了起来。“你可莫要胡言乱语。”
“此等大事,我岂敢胡说,这就是我让三郎去唤懋世兄你过来的原因。”
“……”




隋唐君子演义 第463章 还好郑国公您及时赶至……(更新求订阅求推荐)
第463章
杨广阴沉着脸,坐在榻上,哪怕是此刻,仍旧能够听到隐隐的厮杀声传入耳中。
已经过去了差不多七八天的光景,但是,始毕可汗就跟特么的一块又臭又硬的石头似的。
就是死死地挡在这里,不但挡住了杨广回家的脚步,也让杨广的心越来越沉。
而每天,唯有在与萧皇后相处的时候,方才能够稍觉安心,其他的嫔妃,不是哭兮兮的就是默默垂泪,意志消沉。
而在这样的时候,居然军心不稳,杨广努力地维持着表情的愤怒,实则内心是一片惶恐。
这个时候,他的内心,第一次升起了一种即将要直面死亡的恐惧。
“应当如何安抚军心,诸位卿家可有良策?”
宇文述朝着杨广一礼,有些手足无措地道。
“陛下,之前的金银财物,皆已经赏赐下去了,这个时候,若再抚军,怕是……”
这一趟本就不是为了作战而来,何况这一路南奔,不知道丢了多少东西。
之前的抚军所凑出来的财物,不仅仅有天子的身边财物,就连他这位天子宠臣也自掏了不少的腰包。
可是现在,想要赏赐,上哪去找去?
一旁的李景站了出来,向杨广一礼,小心翼翼地解释道。
“陛下,这连日守备,将士们的伤亡不小,城中缺医少药。
而且城中的粮食,最多也只能够支应十五日了……”
听着这一个个的坏消息,杨广的脸色越发难看,刚挑起了眉头想要发火。
可是一想到军心不稳,杨广只能强忍住怒意,轻拍了拍案几。
“现如今,该当如何应对这个局面,诸位卿家,难道就没有半点办法不成?”
“陛下,臣以为,现如今,能够激励军心的,唯有陛下。”一个声音从列班之中响起。
杨广顺着发声处看去,就看到了萧皇后的亲弟弟内侍使郎萧瑀从列班之中站了出来。
“萧卿此言何意?”
“陛下,现如今,将士们连日征战,身心皆疲,城外敌军甚众。正该陛下亲自当面,以鼓励将士们。”
“让将士们知晓,陛下与他们众志成城,共御强敌。”
“再对守城将士们和诸勤王将士们作出的重赏之诺,如此一来,此困当可解之。”
“朕亲自登城安抚军心?”杨广错愕地看向这位皇后的亲弟。
来护儿赶紧越众而出,朝着杨广一礼大声地道。
“臣附萧使郎之议。陛下,如今军中已有陛下已然弃众而去的流言传扬。”
“若是陛下露面,不但流言不攻自破,亦可提振军心。”
一干臣工们也纷纷出列,朝着杨广进言,大略都是附那萧瑀之议。
杨广看了一眼怀中的幼子杨杲,露出了一个和蔼的表情,轻轻地抚了抚他的头。
“走,随父皇上城,别怕,如果害怕了,闭上眼睛知道吗?”
“好的父皇。”杨杲乖巧地点了点头,由着杨广抱着他,在一干伴驾的朱紫显贵的簇拥之下,步向城墙。
“陛下,你们看,那是陛下……”
“陛下来了,看来陛下并没有逃,一直都在雁门……”
随着杨广的出现,城上的一干禁军顿时骚动起来,纷纷拜倒在地上,向着杨广这位大隋天子行礼。
杨广微微颔首。“诸军将士平身,朕听闻,有流言传闻,若是朕已经逃了。弃了你们这些大隋将士于不顾,只身而逃。”
“故尔,朕今日特地登城,尔等看到了朕怀中的孩儿了没?这是朕的幼子,朕的妻子,亦在城中……”
城上的异样,亦引起了刚刚打完了一波攻势之后退了下去的突厥兵马的好奇。
很快,就有人禀报向负责攻打城塞的苏尼(突厥掌兵官官名)。
“愣着干什么,肯定是隋人的高官到场了,找几个力大的好手来,吓吓这帮子养尊处忧的隋人大官。”
随着军令的下达十余名胆大的突厥骑士策马驰出了大营,朝着雁门城下疾驰而来。
口中还不停地发出挑衅的怪叫声,杨广也不由得顿住了话头,下意识地扭头朝着城下望去。
就在这个时候,站在杨广身边的宇文述赶紧一拦。“陛下还请离此远些……”
“怎么,难道那些突厥贼子还……”杨广失笑出声,只是话刚出半截,就看到了一只箭从城下飞了上来,斜插在一旁的木旗杆上。
杨广的脸色不禁一白,这个时候,数十名军卒呼喝连声,亦纷纷朝着城下回击。
乘着这功夫,杨广这才注意到,怀中的幼子杨杲已然被吓出了泪水,只是死死的咬着嘴唇,没有让自己哭出来罢了。
看到了这一幕,杨广亦不由得有些心中酸涩,自己是何苦来哉?
#####
随着杨广的露面,还有当众许下重赏,以及一旦能够守御成功脱险,所有人等加官一阶的许诺。
着实让所有人都暴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士气,不管怎么样,这可是大隋天子当着数万将士与百姓的面所说的话,总不会不算数吧?
而稍南方的齐王杨暕也在想尽各种办法地激励着士气,好在,这里并非是突厥人的主攻方向。
虽然没办法突围出去,但好歹也守住城池没有让突厥人突入城中。
更南方,楼烦郡的忻口关隘,杨宁所统帅的三千郡卒,还有临时征召的两千青壮,以及他自己的三百部曲,尽数携来。
只是,在忻口北数里之地,那连绵犹如天边白云一般的营帐,就让杨宁的脸色变得无比难看。
“至少有数万之众,而且这些突厥人几乎尽数都为骑兵,所以我劝郑公您还是先与末将一同驻军于此,以待时机为好。”
一旁的忻口守将向杨宁一礼,表情显得很麻木地看着那密密麻麻的营帐劝道。
“其他诸地,可有援军赶到?”杨宁摇了摇头,轻叹了一声问道。
“其他的地方尚未有大军进抵此地,不过末将听闻上谷郡与恒山郡的兵马已经开始集结。”
“不过也都没有多少兵马,就像咱们楼烦郡,这几年征战下来,郡中兵卒,也不过三千之数,如今死守楼烦关,太守自己都带着亲随赶去了。”
“唯有忻口这里,命末将死守,还好突厥人似乎无意继续南下,不然,就凭借忻口关,根本就拦阻不住那些突厥铁骑。”
1...145146147148149...2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