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君子演义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晴了
自称梁王,却没过几年,心比天高,智计不足的沈某人就连番被杜伏威、李子通等人按在地上疯狂摩擦,最终变成了十八路反王之中的一个笑话。
而现如今,杨谦直接就省略了那漫长的过程,提前先把这货给收拾了……
隋唐君子演义 第493章 莫非他是看中了吴郡的位置?(更新求订阅求推荐)
第493章
沈法兴被擒下,吴郡自然不能无人主政,不过,蒋元超并没能接过沈法兴的担子。
杨谦让秦琼留在了这里,暂时主持吴郡政务,同时监视那些沈氏族人。至于蒋元超则继续担当他的吴郡郡丞。
只是这一次,秦琼这位校检太守主要是管理军事,监视吴郡的世家大族。
而治政之事,则落到了蒋元超手中。
“子敬,你让我管军治军,领军作战,这些秦某都能做到眉头不皱一下,可是这主政吴郡,我实在是有些担心。”
“担心什么,能当上太守不好吗?”一旁的程咬金忍不住嘀咕了句。
满脸皆是羡慕之色,太守,那已经算得上是大隋守土之臣的顶点了。再往上,那就只有入朝堂,着朱紫。
秦琼听到了这个任务,眉头就没舒展开过,此刻也没了收拾程咬金的心思。
“也不是不好,可对于政务我可真是一窍不通。”
“秦二哥,政务不通,你也可以学嘛,以秦二哥你的聪明,再加上有蒋元超等一干吴郡官员的扶持,我相信你能镇得住局面。”
“其实依秦某之见,我倒觉得长孙贤弟,又或者是房、杜二人,远远比秦某更适合这个位置。”
在旁边看着杨谦苦劝半天的长孙无忌忍不住道。
“但只有秦兄你有资格,成为吴郡太守。其他人,不论是我还是房乔与杜如晦,都不会被朝庭认可。”
“朝庭,你等会……”秦琼的眼角直接就立了起来,呆呆地看着跟前似笑非笑的长孙无忌。
目光再一次落回了杨谦身上。
“不错,我就是这个意思,这吴郡太守,我会尽量的为你争取,当然,成功的机率,不会太高。”
长孙无忌目光扫过这只有他们三人的屋子,声音越发地低沉了几分。
“可终究还是有机会。若是你真成了吴郡的太守,如此一来,江都郡与吴郡,正好可以联成一片,也好守望相助。”
这话一出口,秦琼心中顿时一片雪亮,醒过了神来。“既是如此,那下官敢不从命。”
“秦二哥不必如此,我这个江南道十二郡黜陟讨捕大使,终究只是临时授职,干是干不长久的。”
“接下来,江南安定,承平已久,必定会有人上奏陛下,解除此职,或者是将杨某调往异地。”
“我好歹也得未雨绸缪,为你们,也为那八万江都军,提前先找个落脚之地。”
杨谦抚了抚自己的眉头,自己是一方大吏,可问题是终究还要受朝庭节制。
这八万江都军,可是自己好不容易拚凑出来的老底子。
杨谦自然不希望到时候保不住,更何况,等到自己这江南道十二郡黜陟讨捕大使的职务如果被天子收回。
那么,这八万江都军怎么办?这可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更何况,龙舟已然送往东都,接下来不出意外的话,杨广必定会如历史上一般,再下江南。
到了那个时候,江都郡太守,肯定不会是自己,且不说自己与宇文述等人两看相厌。
重要的是,天子很有可能会将自己调往异地任职,自己可以带走一部份兵马,但是八万江都军,终究不可能全跟着自己离开。
离下来,必然需要一个肩膀来给这些江都军撑腰,而一直为江都军之首的秦琼,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反正江南十二郡的郡卒,早就已经经过了这么几年的打磨,都成为了忠诚的江都军。
到时候,再分拔回江南十二郡,自己好歹也会继续有爪牙留在了江南。
既然已经决定了要做,杨谦虽然不会嘴上叽叽歪歪,但是身体却很诚实。
已然在长孙无忌等一干心腹的怂恿和蛊惑之下,早就开始了顺水推舟般的布局。
而现如今,政治上的布局,也终于初露端倪。
#####
来护儿与虞世基对案而坐,跟前摆放着一封书信。
这是来自于江南的杨谦杨子敬的来信,信中详细地描述了沈法兴之事。
“杨子敬这是何意?”来护儿已然看了此信,却有些不太理解。
“这小子莫非不知道,官员不得在籍贯地任职?”
“他怕是不是不知道,可又觉得不太好意思提要求,所以才会如此试探老夫。”
“莫非他是看中了吴郡的位置?”来护儿笑了起来。“看来,这小子也已经知道经营人脉了。”
虞世基亦微微颔首一笑。“正是此理,只不过他终究是官场新丁,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干脆就把难题给推到老夫这里来了。”
跟前虞世基那大有深意的笑容,像是在提及自家子侄一般,语气显得十分的亲切温和。
“陛下此番南去,他杨子敬,怕是接驾之后,就得另觅去处了。所以啊,总得给自己身边人留下些东西。”
#####
大业十二年春末,仍旧在东都逗留,百官苦劝,却执意不愿意前往关中大兴城的杨广得到了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龙舟已成,正在经由运河送往东都的途中。
这让杨广龙颜大悦,赞许杨谦果然是精明能干,勇于任事的好臣子。
坏消息自然是沈法兴身为吴郡郡守,居然将府库中的军械和甲杖勾销之后私藏起来。
这个消息,令这位刚刚开心了没几天的大隋天子狠狠地大发了一番雷霆。
最终,沈法兴处斩,相关人等一律贬谪充边。接下来,自然是要委任吴郡的太守。
一开始,就有一帮子人蹦了出来纷纷表达了对沈法兴的鄙夷,之后嘛,要么是自荐,要么就是推荐与自己亲近之人。
能够站在朝堂之内参与朝政者,不少都是朱紫勋勋贵。吴郡太守,其实相对朝堂而言,官职还真不算大。
可问题在于,现如今的朝堂实在是太危险,稍有不慎,就是罢官免职的下场,指不定还有可能会直接被暴怒翻脸的陛下下旨满门抄斩。
与其这样心惊肉跳的呆在这朝堂里边度日如年,还真不如到地方上去当个土皇帝逍遥自在。
更何况,现如今,任谁都能够瞧得出来,大隋王朝时至今日,已成了风雨飘摇之势。
若是能够有自己的一块地盘,经营自己的势力,如若真有那么个万一,嘿嘿,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杨广虽然几乎尽将政事扔给了宇文述与虞世绩等人,若非是杨谦的上奏,怕是根本没功夫搭理此事。
可眼下,这些官员的表现,亦是让他心中又泛起了蕴怒之意。
(以下字数免费)感谢亲爱的书友们的订阅和投票支持,大家记得注意安全,出门戴口罩,回家要洗手
隋唐君子演义 第494章 张须陀这根定海神针一去……(更新求订阅求推荐)
第494章
一干朝庭重臣,居然都对一个小小的郡守之位如此垂涎,你们特么的啥意思?
那些四品、五品的官吏自告奋勇也就罢了,你们那些一二三品的显贵,居然也去馋那一郡太守之位。
难道说,朕的身边,你们已经呆得不耐烦了不成?
看到杨广那犹如三月天的脸色又开始变化,阴沉得犹如滴出水来,一干叽叽歪歪,自告奋勇的臣工们的声音越来越小。
到得最后,都老老实实地闭上嘴巴,退回列班。
一直等到了整个朝堂之内,悄无声息,针落可闻为止。这个时候,来护儿颇有些意动地正欲出列开口。
就扫眼看到了虞世基缓缓地冲自己微微摇首示意,来护儿虽然有些错愕,不过还是老老实实的听这位油滑精明的老同乡的指点,止住了动静。
直到这个时候,杨广这才手指头轻轻地敲击着御案道。
“诸位卿家,如此踊跃,愿意为朕分忧,朕心甚悦。不过嘛,区区一个郡太守之职,就不劳你们费心了。”
听得此言,朝堂一干大臣心都不约而同地一沉。
就听到那杨广继续开口言道。
“朕记得,原在左翊卫任长史的秦琼,也算是一个文武双全的才干之士。
这段时间,沈法兴被俘以来,他奉小杨卿家之命,一直负责代理吴郡军政要务。”
“做得井井有条,处事很是公允。来卿,他昔日就是在你麾下是吧?”
这个时候,来护儿赶紧越众而出,朝着杨广一礼。
“陛下,秦琼武略过人,治军严谨,本就是一个干才,若能得陛下重用,这可是他的福气。”
“嗯,那既然如此,那就先授吴郡通守之职,若是能够勤勉治事,再行提拔。”
杨广一锤定音地说道,一干文武只能乖乖地俯首认可了大隋天子的意志。
所谓通守,就类似于校检太守的职务。听到了这话,虞世基亦是暗松了口气。
当真没有想到,自己等人都还没有出什么力,陛下就真允了杨谦之所请。
想来,除了陛下对杨谦的信任与看重之外,方才那帮上窜下跳的蠢货们,倒也帮了不少的忙才对。
#####
杨广宣布退朝,这才刚刚回到了后殿,正寻思着怎么个消磨时光的当口,便听得宦官来禀。
宇文述与虞世基有紧急要事谨见,杨广无可奈何地只能在坐了回去。
“日日尽是这些烦心扰人的事,真是让朕心烦透了,那一张张貌似恭敬的嘴脸后面,怕是都藏着别样的心思。”
“陛下……”这话一出口,让刚好迈步进殿的虞世基与宇文述直接就给吓得拜倒在地。
“行了,朕不是说你们,快快起来。”杨广不耐地摆了摆手示意道。
不待二人喘上一口气,杨广自己倒长长地叹息了一声。
“你们有什么事,快些说来,朕忙完了,也好休息。”
宇文述看了一眼虞世基,虞世基则默默地看着宇文述,还抬了抬下颔。
宇文述只能硬起头皮,小心翼翼地道。
“陛下,齐郡通守、河南道讨捕黜陟大使张须陀,阵陨了……”
杨广原本慵懒斜靠在榻上的身形陡然一僵,缓缓地坐直。“你是说张须陀?”
“正是。”虞世基看到杨广那张一阵抽搐的脸庞,赶紧也拜倒在地。
“他可是朕身边百战百胜的张须陀,他居然阵陨了?”杨广似乎尚未回过神来。
“陛下,乃是瓦岗寨贼兵所为,张将军本可走脱,却为救部下军卒反复冲出贼兵阵中……”
就在月前,张须陀率军进击,翟让率军接战后退,张须陀趁机追击十余里,至大海寺附近,瓦岗叛军伏兵骤起。
翟让、李密与叛军将领王伯当等将隋军合围。张须陀力战得以突围。
但见部下仍然被围,遂再冲进包围圈营救,如此四次,其部下皆败散。
张须陀仰天道:兵败到了这种地步,哪还有脸面见天子呢?
于是下马与敌军交战,被李密、翟让等人斩杀,时年五十二岁。
所部官兵最终抢出了他的尸体,溃逃回营,得闻张须陀丧命阵中,一干隋朝尽夜号哭,数日不止。
杨广就那么呆呆地坐在榻上,听着那宇文述小心翼翼地陈述着张须陀战死的噩耗。
良久,杨广这才缓缓地吸了一口气。“这个眼高于顶,不会说话的家伙,居然死在了那些乱贼手中……”
“我大隋,又少了一根柱石啊。”
此言一出,杨广明显显得有些颓废与黯然,声音也透着一股子黯哑。
“朕有些乏了,你们先拟一拟,看看应当如何,再禀报给朕吧,对了,朕记得,他到现如今,还是一个通守是吧?”
虞世基再拜不加思索地答道。
“张将军如今是迁使持节、齐郡通守、河南道讨捕黜陟大使。”
“追赠金紫光禄大夫、齐州郡守。”杨广扔下了这么一句话后,拂袖大步而去。
扔下仍旧拜倒在阶下的宇文述与虞世基二人面面相觑,相顾无言。
#####
“陛下这是……”宇文述愣愣地看着杨广那高大伟岸,此刻却显得那样意兴阑珊的背影。
“陛下这次真的挺伤心的,伤心的不仅仅只是张将军的阵陨,更伤心于,以张将军之功,早就该为一郡太守。”
“就因为他过于据傲,又不擅与人交道,朝中对他感观甚恶,以至于我大隋堂堂百胜之将,临死了,都还只是一个区区通守。”
“不然为何,什么都还没议,就先将张将军的追赠定下?”
说到了这,虞世基亦忍不住扫了宇文述一眼,而宇文述瞬间就觉得脸皮火辣辣的痛。
看不惯张须陀,对他多番打压的,正是他宇文述。
看到虞世基那奇怪的眼神,宇文述的脸色渐渐地阴沉了下来,闷哼一声拔身而起。
“老夫就是看不惯那个眼高于顶,好像大隋除了他,就再无名将的张须陀。”
“老夫在为先帝建功立业的时候,他还是个小娃娃,居然数次顶撞老夫,对老夫出言不逊,老夫不压制他,那岂不是白活了?”
扔下这么几句像是解释,又像是在发泄的话语,宇文述这才快步而去。
看着宇文述,虞世基缓缓地摇了摇头。
张须陀这根定海神针一去,不知道有多少战战兢兢的流贼乱匪此刻在弹冠相庆,怕是天下,又要多乱上几分。
隋唐君子演义 第495章 如今江南十二郡,郡郡皆知杨子敬(更新求订阅求推荐)
第495章
就在那张须陀死后不过十日光景,杨广离开了东都,乘坐上了那艘新式的龙舟。
领着一干臣工,浩浩荡荡地朝着江都而去。前往他日思夜想,魂系梦牵的江南。
而元德太子次子,越王杨侗这位少年,再一次留在了东都镇守。
至于齐王杨暕,则老老实实地被杨广提溜着伴驾前往江都而去。
只是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是,杨广的御驾这才刚刚离开河南之地没过多久。
大败了张须陀的瓦岗寨大军,已然将兵锋指向了荥阳。如今的荥阳太守,杨谦的老岳父李渊真可谓是苦逼之极。
不过好在李渊亦已经在荥阳经营多时,又得荥阳郑氏还有荥泽杨氏的大力相助。
虽然不保全境,可好歹保住了通济渠南的荥阳郡地盘,也算得上是与瓦岗寨军隔河相持。
“……唉,真难哪……吸溜……哈……”李渊抚着短须还有自己那仍旧富态的双下巴,感慨不已。
身边的窦氏看着那恰着茶汤愁眉不展的夫君,亦轻叹了一口气。
旋及又咬起了牙根,愤愤不甘地道。“都怪那个混帐玩意,好好的天下,都给弄到了这等糜烂地步。”
“他爹也就更不是好东西,夺了我舅父的江山,找了这么个昏庸暴戾的混帐来接位。”
“……那个娘子,小点声。”听着窦氏之言,李渊赶紧轻声提醒道。
虽然这屋子里边就夫妻二人,可还是谨慎为上。
“就咱们两口子,又没外人。”窦氏不甘心地又嘀咕了一句。“若不是咱们那女婿还得得力,怕你这日子,更是难熬。”
“……”李渊整个人都不好了,可不好归不好,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娘子言之有理,也亏得子敬那小子,不怪老夫当年就看好他。”
“唉,若是夫君当年不接荥阳太守这个担子,外放到更远的地方去,该有多好……”
“可偏偏这荥阳虽然富庶,却又在杨广的眼皮子底下,做什么事,都得小心翼翼,至今也无法成气候。”
“倒是咱们的亲家翁一家,或者说咱们那位三女婿。
昔日不过是个成日显摆才学,抖机灵的小家伙,如今反倒已渐有潜龙渊虎之气。”
窦氏的这番话,声音放得更轻,却听得李渊更加的心惊肉跳。
“夫人,你的意思……”
“夫君自打来到了这荥阳,那荥阳郑氏看似全力以助夫君,说来说去,大半的脸面,其实是在杨谦那小子身上。”
“至于杨氏,更不消说了。区区一个小小的大泽乡,五千大泽乡勇,怕不比昔日的诸卫精锐差。”
“这倒也是,也亏得咱们的亲家得力。”李渊点了点头,自己麾下,最为得力的,便是五百部曲。
至于那三千郡卒不论士气还是战力,与五千大泽乡勇比之不如,也就能与荥阳郑氏的数千族兵差不多。
也亏得天子下旨,许诸郡县结寨募勇以自保。杨氏便拔了两千乡勇归于李渊麾下,自留三千,以守备荥泽老巢。
虽然杨氏父子一个在北,一个在南,可是那位杨夫人韩氏,却实在是一位知兵识战的奇女子。
哪怕是凶兵入荥阳,她居然不留于那重兵把守的东都,反倒亲自坐镇于大泽乡那荥泽杨氏方传数代的府邸。
不过荥泽一县,颇受杨氏之泽,荥泽县上下,无不服气杨氏。
当荥阳兵乱初起,杨氏更是出钱出力,安抚民心,收纳流民,声望更是无两,无数荥泽青壮,纷投往杨氏麾下。
而江南输送来的武器装备,大量的粮食,让杨氏短短时间之内便装备起了这五千人马。
放在任何一处,拥精兵五千,都可堪称豪强。
有了荥阳的两个实力足够的地头蛇之助,李渊这位外来户,总算是能够稳定住局面。
虽然失了荥阳半壁,可好歹不至让瓦岗寨贼兵侵入东都地界。想想当世名将,百战百胜的张须陀都战死于瓦岗寨军之手。
他李渊能够保住这荥阳半壁,进退有余,也足慰良心了。
“二郎的来信,不知夫人看了没有?”唏嘘了半在之后,李渊将最后一口茶汤一饮而尽,意犹未尽地砸了砸嘴。
“自然是看了,其实现如今回头再看,想来三女婿初下江都之时,凭借着陛下的恩宠,一举一动,就已隐有蓄势之念了。
如今江南十二郡,郡郡皆知杨子敬。”
“娘子高明,如今江南十二郡,郡郡皆知杨子敬。”李渊笑眯眯地朝着窦氏微一颔首。
“陛下未下江南,吴郡太守沈法兴叛逆,已为子敬所诛。而今郡太守之位,已为其心腹秦琼所取。”
“即便到时候,他离了江南,至少十载之内,江南黎民犹记其恩。”
“大隋怕是撑不了十年了。”窦氏两眼微眯,这位才学过人,眼光独到的女子。
她对于杨氏代宇文,犹自挂怀于心,昔日大隋兴盛之日,她只能郁郁地看家守业,而今乱世将临,倒让她精气神陡然一振。
“昔日妾身眼拙,瞅着那三女婿,怎么都觉得不顺眼,如今仔细想来,嗯,定然是因为咱们三闺女这胳膊拐向外拐得太厉害。”
卟的一声,刚又满上一杯茶汤,刚刚沾了嘴边的李渊直接给呛了一口。
呛得脸红筋涨,看到自家夫人的古怪表情,赶紧努力平息呼吸。“没事,就是给呛了下。”
“哼,夫君你心里边想什么,妾身焉能不知?说来说去,咱们那嘴笨的三丫头也真是大福气啊。”
“秀宁就是嘴慢,心里边,比谁都明白。”李渊笑眯眯地道。
一想到这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三闺女,李渊就乐呵呵的。
“唉他们成亲,也得快有三年了吧,怎么还没半点音讯?”
“什么音讯?”李渊没能跟上自家娘子的思路,有些懵。
“这儿,你说,会不会是咱们女婿有啥?毕竟他们老杨家,可都三代单传了……”
看着这位一脸八卦,都八卦到自家女婿身上的娘子,李渊整个人浑身仿佛都如同失去了力气。
“果然……又来了……”李渊无比小声地嘟囔了一句,只能继续维持着呆若木鸡的表情恰着茶汤,听着自家娘子又开始了新的一轮八卦之旅……
(以下字数免费)感谢书友枫叶(丁丁)的打赏,还有诸位大佬的订阅和投票支持,感谢感谢。
隋唐君子演义 第496章 这江南之地宁和兴盛,天子来了不想离(更新求订阅求推荐)
第496章
“臣叩见陛下。”龙舟之上,杨谦推金山倒玉柱地拜倒在龙舟顶层,朝着那居于御案后方的杨广恭敬地大礼。
杨广受了一礼之后,这才起身绕过御案,亲自扶起了杨谦,打量着这个自己最信重的年轻人,不禁大笑道。
“免礼,快快起来,让朕好好看看……想不到,一别数载,可是小杨卿家,容颜半点不改,还是那么的面如冠玉嘛,哈哈……”
“可惜朕这须发上的星霜,可是越来越多喽。”
“……”杨谦一脸吡了哈士奇的表情,皇帝大佬,久别重逢你能不能好歹留点口德?
神特么的那么面如冠玉,不提还好,这龙舟之上,面如冠玉的,要么是翩翩美少年,要么就是那些菊花老脸的死太监。
你老这是嘲讽我装嫩还是咋的?
“哈哈,行了,不跟你开玩笑,下次来见朕,记得要蓄须才好。身为堂堂七尺男儿,若无鬓须相衬,怎显威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