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诸天之问长生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四痒化三铁
白玉蟾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不过赵扩不开口他却也不会主动去问,为人臣子,皇帝想要告诉你的自然会告诉你,不想告诉你的问了就是麻烦。
仿佛是下定了决心一般,赵扩瞟了一眼杨易,白玉蟾会意地说道:“杨易,你且先出去殿外等候。”
赵扩摆了摆手道:“小真人不用出去,说起来这件事还与小真人有关。”
与我有关?
杨易顿时一愣,不过他却并没有说话,而是躬身立在一侧听赵扩娓娓道来。
“朕继位已有六年,后宫皇后和诸位美人前后生有九子一女,可是十个子女却先后幼年夭折,我赵氏皇族自太祖绵延至今二百余年,先后有仁宗、哲宗和高宗三位皇帝无后,没想到朕会成为这第四位,如今朕身虚体弱,后宫已近三年无子女出生,为了皇位延续,朕前些日子收养了一位皇族宗室子弟,赐名日严,又名赵询。
日严此子谦恭谨让,温润致礼,也算是深得吾心,但其身体一向虚弱不堪,传闻道家有炼体之法,可助人培元固本,因此朕想请真人传授日严一些道家养生法门并请小真人在宫内常住,一来指导日严的修炼,二来日严进宫没多久,对宫中诸人多有防备,小真人也能和他作个伴儿,不知真人和小真人意下如何?”
白玉蟾踟蹰地望了杨易一眼,其实他心里是不愿意杨易入宫,对于这个弟子他是十分看重的,要不然也不会早早地将紫阳大法就传授给他,但皇命难违,虽然赵扩向来以仁厚著称,但涉及道皇家秘闻,如果拒绝了赵扩,即便他白玉蟾备受器重也无法保证赵扩不会秋后算账,而当一个皇帝想找一个人算账的时候,那个人离死也就不远了。
杨易也不愿身居深宫大院之内,无论是紫阳大法还是独孤九剑的修炼都需要幽静之所,皇宫大内这等嘈杂是非之处对于他的修炼极为不利,更何况,皇宫大内虽然号称是世间最安全的地方但同样也是最保不住消息的地方,杨易可不想年纪轻轻就名震天下,那样只会图惹是非。
更何况教导皇子尤其是太子这等差事也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据他所知宋宁宗赵扩之后的下一任皇帝可是宋理宗赵昀而不是什么赵询,想来这位皇子也是个短命鬼,若是因此连累了他和紫阳派可就大大不妙了。
大宋可不比大明,大明朝时武道已渐进没落,先天高手数十年难出一个,而这大宋一朝却是一个武道盛世,天下五绝哪一个不是先天之境的绝世高手,而且大宋尚道之风盛行,道家宗师层出不穷,谁知道哪个犄角旮旯里藏没藏着像白玉蟾这样的绝世高手,总而言之,这个世界太危险,想要出风头还得是自己的实力足够强大之后再说,最起码也得达到前世那样的先天境界吧。
察觉到两人的为难,赵扩眼色一沉,又开口道:“朕已命人在城外凤凰山建了一个紫阳观,小道长平日里可以在紫阳观内修道,只需每月月初、月中和月末各抽出三天时间入宫教导日严,如果小真人担心自身安全的话朕还可以令一千羽林卫驻扎在山下护卫。
待日严身体痊愈之时,朕会亲自带他登武夷山祭天,但有朕和日严在位一日,紫阳派永为大宋道宗之首!”
大宋道宗之首!
即便是白玉蟾这等道家宗师级人物听了这话都浑身一震,这可不是随便说说而已,帝王一言,自成天宪,想到这里白玉蟾一双浑浊老眼陡然射出湛湛精光注视着杨易。
杨易苦笑一声,躬身一拜:“小道遵旨!”
ps:感谢书友一刹拿的打赏,多谢。





诸天之问长生 第九十三章 皇子赵询
朝廷要给岳飞岳元帅平反昭雪的消息早在数月之前就流传开来,对于为岳元帅平反冤案这件事其实整个南宋一朝自高宗以来就一直是朝堂和江湖上的焦点。
绍兴三十一年,金海陵王完颜亮撕毁和议,发动侵宋战争,战争爆发前夕,朝廷内主战派势力抬头,纷纷上书高宗皇帝‘昭雪岳飞,录其子孙,以激天下忠臣义士之气。’
迫于军事压力和主战舆论的高涨,高宗皇帝不得不做出姿态,于当年下诏宣布对羁押于岭南等地的岳飞、张宪家属‘放令逐便’,岳飞的‘帽子’虽然尚未摘掉,但其家属子女却已获得自由之身。
高宗推退位后,孝宗皇帝有志于收复北方失地,其主张得以实现的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对抗金名将岳飞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态度。
继位之初,孝宗皇帝就下诏:追复岳飞元官,以礼改葬。
同年,为岳飞平反的事宜加快步伐,恢复岳飞少保、武胜定围军节度使、开国公等一应官爵,发还岳氏一族在江州的田产并召其孙子为官等,这些措施彻底恢复了岳飞的名誉,但当时太上皇高宗未死,岳飞之冤案始终是朝堂之内的一大禁忌,平反昭雪之事也就此拖延下来。
直到赵扩继位,继承了先皇遗志的他同样立志北伐,刚一继位便重提为岳飞平反昭雪之议,而此时距岳元帅之死已有将近一甲子的时间之久。
当消息在天下传播开来之后,人心顿时沸腾开来,数百临安百姓跪伏于岳飞墓所在的栖霞山下恸哭不已,可以说岳飞之冤案已经成为当前天下臣民共同关心的一件大事。
武夷山紫虚明道真人入宫的消息传开之后,百姓心里的石头顿时落了下来,虽然南宗紫阳派的影响力比不上如日中天的北宗全真派,但在南宋百姓心中,白玉蟾仍然是江南道宗的领袖,但凡南宋有什么重大的祭祀仪式都会请这位道家宗师到场,如今陛下召紫虚真人入宫,想来就是为了主持岳元帅的施食科仪大典。
闻听此消息,无数的江湖人蜂拥而至临安城,岳飞不仅在百姓中有巨大的声望,在江湖上更是无数英雄豪杰的偶像,这次为岳飞平反昭雪之事可以说吸引了整个江湖的目光。
杨易看着眼前这个身穿淡黄色衫服,年纪轻轻却满脸谦恭自逊之色的六岁稚童,不由地感到头疼。
“大胆!这位乃是皇子殿下,汝为何见驾不拜?”
当赵询打量着杨易的时候,他身后的一个约莫十四五岁的小太监尖声细嗓地怒斥道,怒斥的对象正是站在赵询面前的杨易。
赵询双目一瞪,怒道:“大胆奴才!这是紫阳派的小真人,父皇为我请到的老师,还不快向小真人请罪!”
杨易淡淡一笑,他来这重华宫之前已经向赵扩请示过,只不过来的唐突并没有通知皇子赵询罢了,不过赵扩应该已经跟赵询说过给他请了一个老师的事情,再加上杨易一身显眼的道袍,这才让赵询一眼就认出了他的身份。
被赵询怒斥的小太监浑身一颤,忙不迭地就要跪倒于地:“奴才有眼无珠,还望小真人恕罪!”
杨易拂尘一甩,一股大力凭空自生将小太监跪下的身躯托起来:“是小道失礼了,来时未通知殿下!”
小太监只觉得一股劲道托住自己的身体,却是怎么也跪不下去,当他刚要用尽往下跪的时候劲道反震直接将他震退数步,脚步踉跄不已的同时体内五脏六腑传来一阵疼痛。
赵询看到小太监的样子顿时大惊,没想到杨易不过是轻轻地一甩拂尘就把小太监弄成这副狼狈的样子,难道这就是道家的武功?听父皇的意思,修炼了那种道家武功就可以固本培元,进而治愈自身的体弱之病,虽然作为南宋未来的继承人,不需要修炼多么高深的武功,但是一个强健的身体却是必不可少的。
就在此时,或许是心里过于激动又或者是被刚才杨易的劲气波及到,赵询只感觉头晕目眩,胸口发闷不已,眼看着就要昏倒过去。
杨易眼疾手快,一把抄过赵询的身体,同时右掌抵在赵询的后背,一股紫阳真气就渡了过去。
“皇子殿下!”
“殿下昏倒了!快去请太医!”
重华宫内的一众太监宫女顿时方寸大乱,有人想要从杨易手中抢过赵询的身体,有人急慌慌地跑出去请太医。
“唔!”
下一刻,昏迷的赵询幽幽转醒,脸上紫气一闪而过,看到众人惊慌的样子顿时明白自己又昏迷了过去,不过和以往不同,每次自己昏迷之后醒转过来都会觉得胸口闷疼不已,但这一次却觉得有一股暖洋洋的气息在胸口流动,好似春天的暖阳洒在身上一样让人舒服地想要呻吟出声。
“殿下,你天生身虚体弱,想要固本培元怕是要吃些苦头了。”
杨易的话在耳边响起,赵询这才发现一只醇厚的手掌抵在自己背部,正是这一只手不断地传递那种暖洋洋的气息进自己体内他才会感觉这么舒服。
“多谢小真人!”
赵询起身整了整衣角,躬身一拜道:“我的身体我知道,只要能痊愈,就算是再大的苦头也算不得什么。”
杨易点了点头,他之所以说赵询要吃些苦头是因为在刚才救治赵询的时候紫阳真气在其体内游走了一圈,在这之间他发现赵询体内的经脉阻塞眼中,如果说普通人的经脉是一条河的话那赵询的经脉就好比一条小溪,气血搬运的速度和质量较常人都差了许多。
紫阳一派虽然功法不少,但真正适合赵询的武功却不多,唯有一门《天凤胎息法》最为合适,此功乃南宗道教宗师石泰根据踏法祖师传承下来的《胎息法》创造而成,天即玄关窍,凤为下丹田,修炼此功时,须首先习练呼吸之道。
吸气时意守下丹田,并用力将玄关窍的真气鼓入下丹田,稍停一会儿后呼气再将下丹田的真气呼升至玄关窍,如此反复循环修炼使玄关窍和下丹田之间产生氤氲之气,进而循遍全身各大经脉。
此功虽然玄妙异常,但却有一个非常大的缺点,那就是修炼的过程极为缓慢,有人甚至花费一二十年的时间不得其门而入,对赵询来说这个过程更为艰难,因为在修炼的时候真气会不断地拓展经脉,对于他这样天生经脉阻塞的人来说是一个异常痛苦的过程,甚至这个过程还要延续数年的时间,所以杨易才说他会吃一些苦头。




诸天之问长生 第九十四章 九指神丐
“混账奴才!吃了殿下的粥食,我看你是想死了!”
正当赵询兴奋地向杨易讨教《天凤胎息诀》的一些道经字义时,殿外却突然想响起了呵斥打骂的声音。
赵询眉头一皱,原本兴冲冲的脸上立马挂上了一层寒霜:“死奴才!我正和小真人讨论修炼的事宜,安敢如此打扰?李连,把两人给我抓进来!”
旁边的小太监不敢怠慢,带着几个护卫就冲了出去,不一会儿,两个鼻青脸肿的太监被提了进来,两人一看赵询阴沉的脸色,顿时跪伏于地颤抖不已。
赵询强忍着怒气问道:“何事在外喧哗?”
左边年纪稍大的太监叩头道:“殿下,小的是御厨的管事太监刘水,今日早膳,陛下传令做两份鸳鸯五珍脍送到重华宫,本来昨夜都已经做好了,只待在蒸笼中闷一夜即可给殿下送过来享用,但是……但是小的今天一早去查菜的时候却发现盛鸳鸯五珍脍的石锅已经空空如也,昨晚御厨内只有这个家伙值夜,必定是这个胆大包天的奴才偷吃了殿下的吃食。”
赵询眉头一皱,又向另一边年轻的太监问道:“可有此事?”
年轻的太监连连叩头,头都碰出了血迹:“小的冤枉啊!就算是给小的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偷吃殿下的鸳鸯五珍脍啊!”
赵询一拍桌子:“那这是怎么回事?难道那个鸳鸯五珍脍还真能化作鸳鸯飞走了不成?”
杨易在一旁微笑不语,其实他的心里已经隐隐有了一个猜测,只不过想要证实他心里的想法还需再证实一番。
想到这里,他淡淡一笑道:“殿下且勿动怒,我想这两人也不敢欺瞒殿下,看来动殿下吃食的应该另有其人。”
另有其人?
赵询心疼的不是那个什么鸳鸯五珍脍,而是他刚刚入宫,既然有人能够神不知鬼不觉地拿走他的吃食,那也就意味着此人同样能在他的吃食里放毒,虽然每道饭菜在入他的口中之前要经过好几道试吃程序,但天知道有没有那种慢性毒药啊!
事关生死大事,由不得他不重视。
此刻听到杨易胸有成竹的语气,赵询顿时眼前一亮,忙问道:“老师有何见教?”
杨易的目光对准跪倒在下的两个御厨太监说道:“两位公公,回去之后你们可以再做一道鸳鸯五珍脍,做成之后一切行动和昨夜一般无二即可。”
赵询本就聪慧,闻歌而知雅意:“老师的意思是那人今晚还会来偷盗吃食?”
杨易点了点头:“皇宫之内御厨做菜的本事我想殿下应该知道,对于一个吃过鸳鸯五珍脍的人来说,仅仅品尝一次可远远不够。”
“哈哈……老师此言有理!你们两人还不赶快下去再做一道,不!做两份鸳鸯五珍脍,其中一份和昨晚一样放在御厨内,另一份呈上来给老师尝尝!”
“是!是!小的马上就去!”
侥幸逃得一命的两个小太监喜出望外地返回御厨内去做鸳鸯五珍脍,而赵询又迟疑地看了杨易一眼,低声道:“老师是否和那个贼人……”
杨易摇了摇头:“如果我所料不错的话,此人也算是一忠义之人,虽未曾谋面,但对其大名,我却是闻名已久啊!”
入夜时分,夜沉如水。
唰!
一道鬼魅般的身影在皇宫大内各个殿宇之间一闪而过,无数大内高手和侍卫往来巡逻却都如同瞎子一般未发现这道身影,不一会儿,鬼魅般的人影就出现在皇宫内西南角的御厨宫殿之上。
揭开一片瓦,一阵浓郁的香气钻入此人的口鼻之间,他长吸一口气好似要将逸散在空气中的香气尽数吸入鼻子里一般:“好香啊!又是鸳鸯五珍脍,老丐今天有福了!”
此刻的御厨之内只有一个小太监趴在一张桌子上酣睡,旁边的炉灶上,一笼蒸屉内正冒出袅袅白烟,香气正是从这个蒸屉内传出。
呼!
微风吹过,一个粗手大脚、颌下微须,身上衣服东一块、西一块打满了补丁的老者飘进了御厨内,他手中拿着一根绿竹杖,四尺逾长,莹碧如玉背上还背着一个朱红漆的大葫芦。
刚一进入御厨,老者就要向一旁的笼屉抓去,但他的手即将抓到笼屉的时候眉头忽然一皱,脚下步伐一闪已经飘至一侧:“门外的两个娃娃别躲躲藏藏了!”
脚步声响起。
杨易推门而入,后面跟着一脸戒备的赵询,看到杨易一身道袍装束,老者微微一愣,随即出声问道:“全真教的牛鼻子?”
杨易拂尘一甩,微微躬身道:“南宗紫阳派杨易见过洪老前辈!”
南宗紫阳派!
这个来皇宫偷吃的老头正是当今天下五绝之一,丐帮帮主九指神丐洪七公!
听到杨易的来历,洪七公脸色一变,丐帮弟子遍布天下对于南宗紫阳派自然不会陌生,尤其是道家宗师白玉蟾的大名更是如雷贯耳,虽然在一些百姓眼中,白玉蟾只是一个慈眉善目的得道高人,但在洪七公这等武道高手眼中,白玉蟾却是和他们同一级别的绝世高手,甚至王重阳私底下曾经和洪七公说过,若是白玉蟾参加华山论剑,《九阴真经》和天下第一高手的名号未必会落入他的手中。
看着杨易出尘般的气质,洪七公一脸严肃地问道:“紫虚真人是你什么人?”
“难道洪老前辈认识家师?”
“家师?原来你是紫阳派的嫡传弟子?怪不得年纪轻轻一身武功就如此了得。”刚才若不是赵询看到洪七公之后发出了声音,他也不会发现两人的踪迹,此番一见,洪七公却发现眼前这个不过十五六岁的少年已经是一个武道高手了,一身修为境界比起丐帮的一些长老都要深厚得多。
杨易淡淡一笑:“小道久闻天下五绝之一北丐的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说到这里,洪七公黝黑的脸庞难得一红,他瞟了一眼杨易和他身后身穿淡黄色衫服的赵询,尴尬地笑了笑道:“老丐一生光明磊落,唯有一个馋嘴的臭脾气,一想到吃就什么都忘了。嘿嘿……这鸳鸯五珍脍只有这御厨内特制的炭火、石锅和蒸屉才可做的,来到这临安之后老丐肚子里的馋虫实在是勾不住了,就跑来做了一回梁上君子,还望殿下莫怪……莫怪。”
赵询小脸一仰,笑着道:“洪前辈名震江湖,莫说是一份鸳鸯五珍脍,便是这皇宫内的一应物事,若是哪个能入得前辈法眼,我也可以送予前辈。”
洪七公一愣,没想到赵询小小年纪竟说出如此场面的话来,不过他看了一眼杨易之后就明白了,想来是这位紫阳派的小真人所传,像赵询这样的皇族子弟能听说洪七公这样江湖人的名字才怪呢。
杨易道:“听闻洪老前辈一手丐帮降龙十八掌可称天下掌法一绝,今日得幸遇见真人,小道正要请教一番,还望洪老前辈手下留情。”
“咦?”
洪七公眉毛一耸,上下打量着杨易:“紫阳派武功虽然不弱,但你不入先天,即便是修炼了再高深的武功也挡不住老丐一掌,想要见识一下老丐的降龙十八掌,你师父紫虚真人来还差不多。”
“只是请老前辈指点一下武功罢了,若是老前辈不愿意,堂堂丐帮帮主九指神丐深夜入宫偷食的消息明天就会传遍江湖。”杨易一边迈步向御厨外的院子走去一边道。
洪七公闻言,被气得胡子都抖起来,成为天下五绝之后他还是第一次受人威胁,偏偏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屁孩:“好!老丐就代紫虚真人教训一下你这个不尊前辈的娃儿!”
呼!
御厨内烛火摇曳晃动,下一秒洪七公的身影已经飙射而出,恰似清风拂动,显露出其一身高绝的轻功。




诸天之问长生 第九十五章 比试
呼!
御厨内烛火摇曳晃动,下一秒洪七公的身影已经飙射而出,恰似清风拂动,显露出其一身高绝的轻功。
唰!
面对这位江湖上的顶尖高手,杨易拂尘一横,紫阳真气运遍全身,一股紫气在其脸上闪过,同时手中的拂尘丝犹如利箭一样根根绷直,散发出一股锋锐至极的气息。
“好内功!”
十丈之外的洪七公双目一亮,情不自禁地感叹道,单就杨易这一手拂尘绷劲的功夫,整个江湖就没有多少人能够做到。
“前辈,请!”
杨易眼神肃穆,孤独九剑的剑势铺展开,一股剑气萦绕周身不散,虽然以拂尘作剑,但是横在胸前的拂尘却似一柄无坚不摧的利剑一般散发着丝丝剑意。
洪七公脸色凝重,此时此刻他才发觉眼前这个家伙的厉害,不仅内功修为精湛,这一手起手剑势更是盖过了世间九成九的剑法,紫阳一派能和全真派并成为南北二宗,果然名不虚传。
“小娃儿,小心了!”
清喝一声,洪七公翻手一掌拍出,隐隐有龙吟之声引空而起,赫然是他仗之纵横江湖,未尝一败的成名绝学——降龙十八掌!
唰!
杨易不敢大意,掌中拂尘一挥,半空中一道寒光一闪而过。
剑光!
如清风,似闪电,横空一划,宛如一道霹雳般令这深沉黑夜乍然一亮。
破掌式!
嗡!
半空中劲气猛然炸裂,引起一连串的音爆声,名震江湖的降龙十八掌第一式‘亢龙有悔’竟然被一剑破去。
“好剑法!”
洪七公本来就是一个武痴,要不然也不会将降龙十八掌和丐帮打狗棒修炼到出神入化的境界,此番见到如此高绝的剑法,心里顿时好武之心大起,真气一提,一招‘履霜冰至’横拍而出,这一招刚柔并济,正反相成,隐约间可闻巨龙咆哮一般,一股强绝的气势扑面而来。
嗤!嗤!嗤……
杨易身法如同鬼魅般展开,袍袖一振,手中拂尘颤动不绝,在洪七公双掌攻至身前的一刹那竟以一种几乎不可能的角度刺出一剑,剑气‘嗤嗤’作响,迅捷如电,随着拂尘的颤动,轨迹更是变幻莫测。
洪七公脸色一变,只觉得双掌难以再推进一寸,杨易这一剑恰到好处地刺在‘履霜冰至’这一招刚柔交汇之处,让他难受之极,虽然他可以凭借强横的先天真气强行击溃这一剑,但这样一来可就有欺人之嫌了。
匆忙之下,洪七公转换招式,接连几掌拍出却都被杨易的一柄拂尘挡住,他洪七公自行走江湖以来还从未吃过如此大的亏,虽然降龙十八掌向来以势压人,但他活了几十岁如果拼招式还拼不过一个十几岁的小娃儿,如果传到江湖上,岂不是让东邪、西毒等几个老家伙笑掉大牙?
一想到这里,洪七公手上劲气一增,一掌接一掌催动,降龙十八掌掌出降龙,咆哮不绝,顷刻间,劲气横流激荡,如同大海中澎湃肆虐的巨浪一般,向杨易卷了过去。
杨易脸色一变,单就招式而言,降龙十八掌虽然确实算得上天下一绝,但独孤九剑破尽天下招式,如果在同等境界下杨易有十分的把握不弱于洪七公,降龙十八掌最可怕之处并不是其招式的精妙,而是那股霸绝天下的气势,刚才的对战洪七公一直都在压制着自己的修为境界和杨易拼招式,这才给了杨易可乘之机,此时洪七公真气一增,降龙十八掌那种绝世而不可敌的气势扑面而至,一瞬间就击溃了杨易的剑势。
砰!
掌风横扫,漫天气流呼啸而起,杨易手中拂尘在和掌劲相交的一刹那猛然炸裂开来。
“不好!”
杨易心里暗叫一声,紫阳真气瞬间提至巅峰,聚于胸前,同时其身躯连闪后退,意图避过汹涌澎湃的掌劲。
噗通!
汹涌而至的掌劲袭身,密布于胸前的紫阳真气鼓荡而出,怦然声响中杨易的身子倒飞而出,落地之后踉跄后退了好几步才止住身形。
1...3637383940...5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