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学霸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鹿林好汉
因为南奥集团公司设计制造的复合光电电缆尺寸规格都不一样,一条电缆的直径有半米长,共有16层,是目前为止世界截面最大的交联聚乙烯绝缘海底复合电缆,1米长就重达82公斤。
这种海底电缆相比于传统的油纸绝缘海底电缆,具有安装维护方便、性能安全可靠的优势,不过这么重的电缆要通过海底电缆施工船铺设到海床上,还要求电缆之间的接头尽可能少,设计院只得设计了能够装载更多电缆的电缆仓,一次性能够装载6000吨海底电缆,这意味着550千伏电压等级海缆的施工长度,可由原来的30公里提升至70公里,大大提升海缆施工综合能力。
为了拖动这么重的电缆,船舶上的布缆机设备也是要重新进行设计,船舶上面的电力和光缆各种测试设备都要进行设计定制。
船舶上面也配备了复合电缆的船载净化房,能满足55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海缆接头现场制作的技术环境要求,同时也配备了光缆接头焊接检测等设备。
因为是复合电缆,所以这些设备和分支器和接头等必须要南奥集团公司和华兴集团公司一起联合开发设计制造。
海底电缆工程被世界公认为是最复杂且困难的大型工程之一,船舶上不仅仅只是布缆机和净化房里面的仪器设备这么简单,从事海底光缆铺设和维修作业,还需要有搭载水下机器人、先进测量设备、埋设犁等装备。
尤其是埋设犁这个设备被船拖着走,一边在海底挖出沟槽一边埋设电缆,在海底施工的时候这个设备出现故障最多的就是这套设备。
这套设备一出问题工程就得停下来,必须等到这套设备修好了才能重新开工。
海外公司设计的这套埋设犁设备经常出现海水渗透进控制器造成短路或者里面液压管破裂的情况,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修就是十几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
而且海底地形非常复杂,如果遇到非常陡峭的断崖,这套设备就无法进行工作,遇到坡度很大的斜坡时候,设备控制员必须非常小心,因为很容易发生这套设备翻过来甚至将电缆给扯断的情况。
为此洪湖船舶公司设计院也是在深水潜水器的基础上开发了一套可以在断崖和陡坡等地方可以施工的设备,而且也对传统的埋设犁进行了技术改进。
华兴集团公司的研发氛围是非常好的,有什么想法是马上就进行开发,洪湖船舶公司设计院为了解决这些工程技术难题那是脑洞大开,也是弄出了很多稀奇古怪的设备。
对此杨杰是非常支持的,只要有好的想法,他一般都是立马批准开始实施,在技术研发上的事情整个集团公司内部其他部门不会有什么掣肘,因为大大小小的研发项目都是统一归集团公司秘书处的专家组管理,直接向杨杰进行汇报的。
国内在海底光电缆工程建设能力存在严重不足,光缆铺设企业存在船舶装备落后、工程技术和工艺水平低、响应速度慢等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船舶老旧、船型偏小、持续作业能力偏低。
由于铺缆船吨位小、船上设备落后,通常国外铺缆船出航1次能够完成的工程量,国内却需要3到5次才能完成,所以在成本方面无法与国外相比,国内也缺少这方面的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团队。
不过杨杰对此的态度就是经验都是在大量工程项目中积累起来的,既然现在海外找不到项目做,那么就先在国内的项目中练手。
于是南奥集团公司获得了国家能源局的批准,和沿海省份合作开始搞起了好几个海洋风力发电样板工程。
这个也是杨杰的意思,既然国内这个市场还没有打开,那么华兴集团公司就自己创造一个这样的市场出来!
重生之大学霸 913章 重用!
到现在为止,国内海洋风力发电项目都是非常小,从来没有像南奥集团公司开发出如此高功率的风力发电机机组出来,要不就是国内研究机构用来做技术验证用的,技术性能自然是没办法跟南奥集团公司的风力发电机机组比的,投入规模非常小,自然形成不了规模效益。
南奥集团公司投入五十多亿来建设这些海洋风力发电厂一个是锻炼这方面的工程技术队伍,另外一个就是让大家都看到投入风力发电厂是能够赚钱的。
这么一部4兆瓦的风力发电机可以在不消耗任何燃料的方式向能够从从空气中每天获得大概能获得90000度电,就算是入网电价3角钱来算的话,一年能够获得接近三亿的收入,基本上一年时间就能收回成本了。
现在建造这么一个海洋风力发电机机组的建设成本按照国内的造价水平的话可以控制在每千瓦14000元左右,也就是说建造这么一座海洋风力发电机组的造价在6000万不到的水平。
而国际上的造价接近30000元每千瓦,建造这么一座4兆瓦的海洋风力发电机组需要1亿多。
因为南奥集团公司已经掌握了所有的核心技术,所以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就算是造价降下来也是能够有足够的利润空间。
当然,这样的风力发电厂也不是什么地方都合适的,需要选择在风力比较集中的地方,建设规模还是会受到很多的限制。
薛家岛附近的海域就是一个多风的区域,南奥集团公司也是在这片海域准备建设100台4兆瓦的风电机组。
同时南奥集团公司在江浙省和闽南省以及琼州省都有建设同样规模的风力发电厂的计划。
杨杰看到海岛远处矗立在海中的两座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第二天也是带着栾宏宇等人乘船对着两个发电机机组进行了视察。
栾宏宇现在已经被升任为南奥集团公司的总经理,负责南奥集团公司的工程建设业务。
栾宏宇作为研究所研究超高压柔性直流输电技术中换流站工程技术部门的经理,被逐步提拔到了总经理的位置,这当然是杨杰的意思。
像这样技术能力出众又能工作在最艰苦环境的人才杨杰自然是要重用的。
南奥集团公司内部有干部选拔标准规定,管理层超过百分之六十必须是从工作在一线里面的优秀人才里面进行提拔,所以南奥集团公司的一大批中高层干部都是有过一线工作经验的人才,工作作风十分务实。
其实不光南奥集团,整个华兴集团公司干部选拔都是这个标准,越是能够在艰苦环境下有过工作经验的人越容易被提拔。
栾宏宇这段时间一直在这边盯着,杨杰去视察这两座风力发电机组也是将他带上了。
“杨少,这两台风机半年来总共挨了8次雷击,不过后续检查中一点损伤都没有。”
在靠近风力发电机机组的时候,栾宏宇一脸自豪地对杨杰说道。
杨杰随后也是登上了塔架下面,也是不顾郑超等人的劝阻,从塔筒里面的狭窄的悬梯爬到了上面的主机内部进行了视察。
栾宏宇也是跟着爬上来,也是亲自向杨杰详细地解说里面的部件。
在回去的途中,栾宏宇也是就风力发电机机组塔基在海底建设的事情提到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杨少,我们也是做过计算,当水深超过50到60米后,安装水下基础的价格就变得极为昂贵,所以我们也是在研发浮式浮式风机建设方案。”
“说说具体的想法。”
“我们的想法是设计一个可以浮起来的基座,由钢和混凝土组成的压载舱,并用锚和钢缆固定在海床上,保证遇到台风后基座不会晃动。”
栾宏宇说道:“安装海上风机是一件复杂的事情,不仅要先安装基础,塔架,机舱,还要把叶片一个一个的安装上去,而且安装时对于海洋环境有着极高的要求,遇上坏天气就要停工,所以海上风机建造安装的成本很高。如果采用浮式风力发电机,则可以在码头的周围预先安装好,再由拖船运送到指定海域,可以很大的减少成本以及安装时间。”
“另外就是水深在100米或更深的海域,有很多风力状况良好的地方适合进行风力发电,相当于让我们可以开发更多的海上风能。”
杨杰点点头:“嗯,这是个非常不错的方案,你们先做好这方面的研发和技术验证,成熟了之后再推广起来。”
“好的,杨少!”
栾宏宇高兴地说道。
南奥集团公司在建造这两座海洋风力发电机组的同时也是po jiě了生产制作、拼装、涂装等多种工艺难题,顺利地在海底打下了嵌入海底岩石里面的桩基,随后建成了两座风力发电机的建设,同时也是安排了人员跟着这艘海底铺设船上的荷兰方面的人员进行培训学习。
这艘收购过来的海底铺设船完成近海区电缆铺设的工程任务还是可以胜任的。
现在这两座海洋风力发电发出来的电力可以满足西湾区造船基地用电的同时也想薛家岛上的居民进行供电。
等到薛家岛这片海域的400兆瓦的海洋风力发电机组全部建设完毕,富余的电力也会向青岛市进行供电。
同时华源集团公司也会在青岛启动一个海水淡化工程和电解制氢的项目,充分地利用好这廉价的风能资源。
当然,陆地上的风电建设成本其实更低,国内多风地地方也不少,发展风力发电技术可以说是有着很大的市场空间。
现在国内民众对于燃料电池发电站这样的环保安全的新型发电站已经是司空见惯了,国内的火电发电厂已经数量已经变得越来越少了,一些地方省市对于上马火电厂的出现了抵制反对的声音,也是让火电厂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小。
南奥集团公司现在又开始推广风力发电这种新能源方式国家能源局方面也是列入了战略规划当中,公司跟齐鲁省几个沿海省份在谈海洋风力发电发电厂的示范工程的时候,这些省份的官员对于这种比燃料电池发电站还要便宜的风力发电厂的建设也是非常支持的,毕竟这些项目会为当地带来不菲的经济收入和创造就业岗位。
重生之大学霸 914章 树倒猢狲散!
杨杰回到了薛家岛后,却是看到了杜云龙一脸匆匆地迎上来。
“什么事情?”
杨杰很少看到杜云龙焦急的神情,开口问道。
“……”
杜云龙看了一下杨杰身边的栾宏宇等人,却是没有开口。
栾宏宇等人见状也是纷纷告辞离开了。
杜云龙见此这才开口道:“杨少,金山市的耿建熊出事了……”
在耿建熊的授意下,动用了数十亿的社保基金从中渔利,其弟耿建彪这些年也是利用关系在金山市拿了非常多的地,然后转手卖给了房地产商渔利,其中就牵扯到了李佳成和刘銮雄、郭英东等几位港商。
这中间发生了耿建彪跟金山市一位官员反目成仇后这名官员跑到燕京举报耿家的事情,结果发生了金山市方面警方在燕京是抓人的闹剧。
虽然这名官员没有被被带走,但是这件事却是触怒了中央。
杨杰是在上周的时候听到这件事情的,他就知道耿家要完蛋了,但是没想到这么快。
杨杰随即拿过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随即拨通了。
“刘mi shu cháng,我是杨杰……”
十几分钟后,杨杰挂掉了电话。
“看来中央有意让李伯伯去金山市处理这个烂摊子,接替他职务的人员还是个悬念呀……”
“杨少是在担心之后调过来的官员会对打乱李首长之前的战略布局吗?”
杜云龙小心地问道。
“是呀,毕竟不是谁都有这份眼光和格局的,如果来的这位官员能力不足也没事,要是个瞎折腾的人物也是让人头疼的。”
杨杰说道。
当天下午,杨杰也顾不上跟赶过来的齐鲁省官员进行交谈,急匆匆地搭乘私人飞机飞回了潭州市。
当他来到李开元的住处时候,却是见到了来自中央组织部的官员正在跟李开元谈话。
看到杨杰过来,这位官员笑着跟杨杰寒暄了几句,随后离开了。
李开元此时对杨杰招招手,随后两人来到了楼上的书房。
“李伯伯,您真的要去金山市?”
杨杰开口问道。
“你消息倒是挺灵通的。”
李开元看了杨杰一眼,说道。
杨杰笑了笑,“我也想着要不要跟着去金山市为您摇旗助威呢。”
李开元看着杨杰说道:“你小子今天特意跑过来不仅仅只是为这件事,你是担心我离开后谁来主政中原省吧。”
“还是李伯伯目光如炬。”
杨杰笑了笑:“我是有些担心李伯伯的一些布局因此停滞下来……”
李开元主政中原省期间大力开展了兴修基础设施,尤其是村村通、县县通和市市通战略计划推行力度非常大。
尤其是提前实现了每个县都拥有通用机场的计划,建成了200多个大中小型通用机场,也开通了省内航班,建宁飞机制造公司制造的小型固定翼飞机上市的飞机也是被省内的公司用来开展了各种商业用途。
省府之前还有人很担心修建这么多的机场是劳民伤财,不过军方开放了3000米以下空域后,加上省内能提供便宜的中小型飞机,这个市场一下子却是打开了。
因为中原省的迅速崛起,同时吸纳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流动人口,加上省内大力开发旅游资源,省内出现了一批航空公司,省内拥有的各种飞机的数量增长速度非常快,航空产业变得颇为繁荣,使用飞机和乘坐廉价航空出行和现在中原省已经是成为了常态。
现在已经不需要省里来强行推动,个地方市县也都是纷纷计划修建更多的通用机场。
这主要是中原省省内自己能提供便宜的飞机,将飞机的使用成本降到了一个非常低的水平,同时也降低了机场机库的使用费,私人飞机可以在中原省内自由地飞行,自然是让这个市场一下子变得异常蓬勃。
当然,中原省方面对私人飞机的管制还是很严格的,主要是为了防止频频出现空难的情况。
同时中原省也是计划修建好几条高铁,打通跟赣南省和闽南省和川渝地区的连接,其中一条线路已经启动了。
现在中原省已经进入了快车道,各方面都在快速地推进,杨杰自然是不希望来个人来一下急刹车。
虽然这件事对华兴集团公司的来说影响并不是很大,但是他身为一个中原省的本地人,自然是不希望看到眼前的这个局面受到影响。
李开元沉默了一会儿后说道:“刚才我也是向中央组织部的戴和森同志说了一下自己的意见,在我去金山市的这段期间,我的职务暂时还是让马秋林同志兼任。”
杨杰听到这话心中也是松了一口气,这个结果对中原省来说是最好的了,因为中原省这些年推行的发展战略马秋林都是主要的负责人,跟李开元之间配合还是很默契的。
中原省现在已经成为了国内的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的第一大省,多少人眼睛都盯着这块肥肉,毕竟这边随便一个政策倾斜就是数百亿的资金量,如果不是李开元这些年用强硬的手段为中原省的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指不定发生多少乱七八糟的事情。
如果让马秋林兼任的话,中原省的政坛不会出现大的动荡,这个是杨杰非常希望看到的。
李开元调任的消息也是在省里很快传开了,顿时很多人心思都是活跃起来,甚至很多人都是找到了杨杰,不过杨杰闭口不谈这件事。
七月初的时候,李开元正式调任金山市,在离开的时候他也是拒绝了省市官员的送行,只带了一名秘书和组织部的官员一同飞往了金山市。
现在耿建熊已经被带到了津市进行了隔离调查,其弟耿建彪和一众党翼都是纷纷落网,金山市官场也是动荡不已,很多人都怕跟耿家的案子有所牵连。
在吴越省金华市的耿欣荣此时却是“病了”,住进了医院。
树倒猢狲散,耿建熊这棵大树此时倒下了,众多的党翼都是人人自危,上下活动。
而且李开元调任金山市的消息也是在金山市传开了,对于这位强势人物,很多人心中都是心惊胆战的。
重生之大学霸 915章 高级原子钟!
临近七月底的时候,杨杰却是出现在了金山市张江科技园区的的金山原子钟科技公司。
这次李开元要对金山原子钟科技公司进行视察,杨杰也是十分重视,跟宋曼丽、小叔、胡焕志等人都赶了过来。
十点多的时候,李开元乘坐着中原汽车公司生产的燃料电池版中巴车驶进了公司的大门。
看到穿着白色衬衫的李开元走下车,杨杰脸上也是露出笑意,快步迎上前。
此时跟随着的电视台记者也是将这一幕给拍摄下来。
在公司产品展示区,金山原子钟科技公司也是展示了氢原子钟和和铷原子钟等产品。
这些产品已经使用在了很多产品上面,算是国内这方面商业化做得最好的公司。
华兴集团公司和金山市天文台合资建立这家公司后技术按照杨杰的意思一直在研发地面和星载的高精度原子钟,为星链网络提供原子钟,同时也是在开发芯片级的原子钟,因为这个是打开市场的利器。
这几年金山原子钟科技公司开发出了尺寸比火柴盒还要小的原子钟设备,里面的原子钟核心部件半个指甲盖大小,非常精密。
现在这个类型的原子钟已经形成了系列,分为时间同步系列和频率系列产品,这两个系列的产品公司现在每年要提供上百万颗,主要是用在了通信基站、服务器、卫星终端上面,像这么一个原子钟售价在两万多,为公司带来了两百多亿的收入。
正是这两个系列的产品让公司成为了国内最大的芯片级原子钟供应商,同时华兴集团公司搭载这些芯片原子钟的设备在数据传输同步精度方面优势非常明显,让人感受不到延迟的存在。
华兴集团公司在这个上面是率先使用芯片级原子钟的公司,推出来的设备在同步技术上的水平比晶振振荡器的精度上要高一两个数量级,所以这两年上市的新型设备性能上比同类的设备要高出一大截。
这逼着国内外是设备厂商也是纷纷准备使用芯片级原子钟,不过现在能够商业化生产芯片级原子钟的公司非常少,鹰酱国内有一家公司能够实现生产。
现在国内也有几家研发原子钟的研究所也是看到了这个巨大的市场,也是跟在后面研制芯片级原子钟。
金山原子钟科技公司刚成立的时候只有几十名研发人员,几年时间过去这方面的人员增加到了三百来名,网罗了国内这方面的大部分的顶尖人才。
李开元听到金山原子钟科技公司成立不到五年的时间营收已经超过了两百五十亿的规模,而且绝对是高科技公司,也是颇为高兴。
芯片原子钟主要用在卫星导航领域,相对于晶振时标,芯片原子钟的老化速度更慢,可以有效的减少码搜索时间,从而减少导航接受机的等待时间,并且实现短码的直接捕获,还可以有效的提高抗干扰能力,降低定位所需卫星数。
在通信网络系统中运行管理中,定时和时刻统一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与传统途径相比,芯片原子钟的应用可以提供更加坚固耐用和更大带宽的设备,大大地降低网络延迟。
同时芯片原子钟抗干扰能力非常强,因为传统的电子战设备因为高能量密度的电磁干扰增加了射频通信系统、卫星导航系统之间产生同址干扰的频率,但是加装了芯片原子钟,装备时间一致,将使系统的使用调配有序,可以有效的避免干扰。
另外水下环境使得用户无法依赖卫星导航系统获得精确时间信息,芯片原子钟时频信号稳定度方面的提高,尤其是优异的平稳性能,将使水下用户能够长时间自主保持精确时间,在时间一致性保持、通信、水下导航、航道修理等方面获益。
听了公司首席科学家在技术方面的介绍,李开元也是频频点头,也是好生勉励了一番金山原子钟科技公司的团队一番。
随后在公司的实验室里面,技术团队也是首次展示了正在进行研发最高级的原子钟原理样机。
团队里面的科学家正在研究的新型全光学原子钟原理是能够利用单个冷却的液态汞离子和相当于钟摆的飞秒激光振荡器相连,时钟内部配备了光纤,光纤可将光学频率分解成计数器可以记录的微波频率脉冲。
要制造出这种原子钟需要有能够捕捉相应离子,并将捕捉到的离子足够静止来保证准确的读取数据的技术,同时要能保证在如此高的频率下来准确的计算“滴答”的次数。
这种时钟的质量依赖于它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也就是说,这个时钟要提供一个持续不变的输出频率,并使它的测量频率与原子的共振频率相一致。
为了要达到这个要求,需要制造出飞秒激光器来,而要想造出短脉冲激光,需要在科尔透镜锁模原理和激光腔型方面有非常深厚功底的人才。
公司也是组织了一支技术队伍专门在飞秒激光器方面进行研发,这样的研发也许十来年才能有所突破,不过杨杰对此却很很有耐心。
其实国外的一些研究机构也是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这里面的原理大家都差不多,但是要让原理样机从实验室里面走出来变成产品也是有很长的路要走。
毕竟产品使用的环境非常复杂,实验样机走出实验室要满足这些使用环境需要解决无数的工程技术难题,没有大量的富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帮助是生产不出来的。
金山原子钟科技公司之所以能够生产出芯片级原子钟是在华兴集团公司强悍的精密机械制造和微机电加工技术实力支撑下才办到的,要是没有这个基础,公司是搞不出这种产品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