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宋奸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乃去
在弥补了坐骑的劣势后,两军斥候之间就需要拼骑术和技巧了。
宋军斥候在这方面的本领自然不如西夏人,但宋军有个优势那就是人多。
宋军的斥候总是成群结队的行动,一个人打不过我就一群人一起打你,这让西夏人直骂宋军无耻,但又无可奈何。
因此在斥候受阻,无法精确侦查宋军这十一路每一路有多少人的情况下,西夏人只得在宋军进攻的道路上筑起十一座寨堡,以防宋军进攻。
如此大规模的战斗唐宁还是头一次接触,以前都是几千打几千,双方兵员对垒,人数最多的一方都不会超过五万。
然而现在,光是自己所在的这一路,就已经有两万余人了。
作为十一路军中规模最大的一路,需要承担起的责任也就越大。进攻夏军中路,这便成为了镇江军的主要目标。
在率军前进之时,唐宁跟折可适路上聊了很多。四年前洪德堡一战,两人并肩厮杀,而且也是唐宁带兵前来增援,又使燃烧弹击退铁鹞子,方才使得折可适所部全身而退。
虽然历史上,这一仗折可适没有收到增援也是同样的战果,但对于如今的折可适来说,唐宁是有大恩于他的。
于是两人以叙旧为主,最后聊着聊着聊到了当下战局,唐宁提到火药,折可适便点点头道:“火药在西军中有所配给,然此物威力甚大,释放之时,须堵住人马双耳,实有不便。”
唐宁笑着冲一名镇江军弩手讨来他的弩箭,递过去给
了折可适。
折可适接过手中,细细一看,发现弩箭上绑着一包拳头大小的火药,而引线足有成年人小臂那么长。
“只要在瞄准,校高完毕后,使步兵用火折子点燃引线,便可发射。等箭入敌军阵中,也差不多到爆炸的时候了。
威力虽小,但胜在数量。两军对垒,一轮齐射过后,就可以让步兵开始冲锋了。”
折可适把箭递还给唐宁,摇摇头道:“最少也得三轮。”
唐宁摸了摸鼻子道:“我家的监军,就连我这一轮都要指着我鼻子骂,说花的不是我的钱,我不心疼。
你要是射出去三轮,估计我家那位监军就要天天写折子给官家骂你浪费了。”
折可适撇撇嘴道:“能少死些人,把仗打赢,花些钱又怎么了?”
程羊在一边听得咬牙切齿,心说好你个唐宁,当着外人的面抹黑老子,你且等着战事结束,老子定要狠狠的参你一本!
宋军十一路军,皆由吕惠卿亲自调动指挥。侦查到西夏人筑起寨堡后,吕惠卿便下令其中人数较少的,以六千,八千人为一军的,绕道而行,去断西夏人的后路。
其余的万余人一军的,则继续前进。唐宁所在的中路需要加快前进步伐,争取能够在接战的第一时间将大部分的西夏人吸引过来,从而为其他路的友军创造进攻机会。
唐宁不知道吕惠卿这是在公报私仇,还是对自己寄予厚望。
但上级有令,不敢不从。唐宁便加快前进,以半日抵达了距西路夏军大营二十五里的范围,折可适下令设置拒马于营地四周,士兵原地休息,养精蓄锐,明日攻坚。
夜半,西路夏军不甘寂寞。派兵佯攻,骚扰扎营的镇江军一路。
唐宁听到动静,就叫大帐另一侧还没睡着的裴仙童给自己找两块布堵耳朵。这帮家伙也不嫌累,二十五里的距离也要冲过来骚扰一番。
至于是否佯攻变袭营,唐宁一点都不担心,拒马枪可不是摆在那充门面的。
裴仙童听了就翻了个白眼道:“你怎么不自己拿,我还想让你帮我找呢!”
“你是护卫还是我是护卫啊?”
“你别说的那么理直气壮,我当你的护卫难道是求着你的?”
“不是吗?”
“是吗?”
“不是吗?”
“……你再说,你再说我就揍你了!”
“……”






大宋奸臣 第十九章 运用的结果
这个世界上总是有很多不公平,自己的护卫要揍自己,无疑是其中最令人费解的一种。
关键是这个护卫自己还打不过,唐宁眨巴着眼睛想了想,只好嘟囔了一声然后闭上眼睛睡下了。
第二日一早,吃过早饭后半个时辰,折可适便下令拆除营地、拒马,负责粮饷运送,牧羊养鸡的民夫以及老弱病残撤退五里待命,其余将士全部前进。
由于这是一场举足轻重的战役,中路镇江军的成败直接影响到延安府会不会被攻破。因此吕惠卿早就将府库中的步人甲掏出来,装备给了他需要仰仗的几支部队。
唐宁的镇江军分到了两千套,其余的五千套则是分别分给了刘法,以及种朴带来的万人部队。
两千套对于镇江军来说正好,镇江军成军太晚,赵煦也只是给了军械上的支持,盔甲方面就是宋军的标配盔甲,弱化版的步人甲,无法防护双腿以及双臂,还有脑袋的那种。
于是唐宁剿匪所获经费又大部分都放在了铠甲的制作上,他在镇江郊外特意开办了一家铁器工厂,请了很多小有名气的匠人来为镇江军打造臂铠,腿铠以及头盔。
然而就算如此,步人甲的重量也远非这些加在一起能够比拟的。重装步兵从来都是对体制要求极为严格的职业。
当初方永运送步人甲,他一千二百个人高马大的禁军士兵,能够装备步人甲的也就三百人而已。
而到了镇江军,就算是平时的训练十分严格,每日鸡蛋、骨头汤吭哧吭哧的吃喝,为士兵们的体质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但能够穿着步人甲还活动自如者,不足两千人。
其中有八百人还是平夏营的精锐猛士,另外一千人都是神潜的武进营。
这个要强的家伙已经把武进营的训练强度提升到了跟平夏营齐头并进的水准,弄得士兵们叫苦不迭。
剩下两百套唐宁就将其交给了折可适,折可适也从自己的四千部下里挑出二百个猛男装备上步人甲。
两千个威风凛凛的重装士兵往前一战,浑身上下除了眼睛的两个窟窿,全部都罩在甲叶之中,是真正的武装到了牙齿。
步人甲对于弩箭的防御是非常有效的,除了八牛弩这种变态研究出来的东西之外,一般弩箭很难击穿步人甲的护甲。
再加上折可适用兵谨慎,即便步人甲防护能力极为突出,他也要派出盾兵手持大盾在前,所以在达到西夏人射距之后,接到的第一轮远程火力打击并未对宋军造成多大
的损耗。
反而是一些手脚麻利的步兵快速将地面上散落的弩箭捡起,挑选其中还能用的,绑上火药包,交给镇江军弩手。
抵达镇江军弩手的攻击范围后,盾兵便开始结阵,保护弩手发起攻击。
浸过油的引线带着火星子从宋军军阵中高高飞起,然后又一头栽在西夏人的军阵中。
夏军习惯性的举起盾牌进行抵挡,然而他们中很多人死前都看到了自己的盾牌支离破碎。
轰隆隆的闷响从夏军大营中传来,绑着大型火药包的八牛弩也被推出来。瞄准之后,点燃引线,射手便抡起锤子敲在机括上。
嗡的一声响,八牛弩下震起一片尘埃。
虎蹲炮也将火药投掷到夏军大营之中,一时之间夏军大营雷声大作,轰隆隆的巨响不绝于耳,延安府下的这片大地都在震颤。
折可适第一次见识到火药的真正威力,他瞠目结舌的说不出话。夏军大营内已经灰土四溅,尘埃漫天。之后半晌,一根箭都没有从夏军大营中射出来。
唐宁摇着头说道:“当初我将火药的秘方进献给官家,而将作大匠曾凡却想要将此物编入武经总要。
现如今,详细记载了我圣朝军械制造流程,用法,以及部件图纸的武经总要已经满世界皆是了。神臂弩西夏人也有装配,在八牛弩上吃过亏的辽人更是如此。
折将军,你今日见识到了火药的威力,你愿意将它交给其他人么?你愿意让西贼拿这种东西反过来对付我们么?”
折可适摇着头,沉声道:“决不。”
随后他又啐了一口,补充道:“高居庙堂者只会沽名钓誉,是人是鬼都要著书立说。此等跳梁小丑,哪知我等疾苦!”
唐宁深有同感,赞同的点了点头。
趁他病,要他命。短时间内,夏军似乎已经失去了反抗的能力。因此折可适便下令骑兵前去侦查,步兵加快前进速度。
说来也可怜,两万多人的战团,能凑出来的骑兵也就五百人。最让人尴尬的是这五百个骑兵还都是折可适麾下的,唐宁想到此,便决意等此间事了,自己定要给镇江军也配出一支骑兵来。
骑兵突袭之后,还是遭到了一定程度的抵抗。他们虽然离得不是很近,但烟尘弥漫中偶尔有一支冷箭射出来,还是让他们躲闪不及。
匆忙撤退后回来禀报,此时步兵部队距离夏军大营也紧紧只有三五里的距离了

折可适想了想,便再度结阵进行一轮火力压制。轰隆隆的闷响声再度传来,折可适下令步兵开始冲锋。
西夏人刚刚在此地修筑好寨堡,便已宣告失守,但寨中仍有散兵游勇负隅顽抗,虽然不成气候,却也费了一番功夫。
不过更多的还是直接被火药炸死炸伤的,还有一些是被吓到的。没付出什么代价就破掉了夏军中路,清理战场之后发现,西夏人在此投放的兵力不会小于三万。
直接阵亡者八千余,俘获者有万余,而据俘虏所说,雷公降下神罚之后,他们直接四散而逃的还有万余人。
折可适得知有西夏士兵逃走,便下令收集材料再起一座寨堡。他料想西夏人仗着兵力优势定然不会放弃中路这么好的位置,肯定要回来争夺。
趁现在修好寨堡,之后面对夏军攻势之时,也好多拖延一点时间,为其他几路进攻的友军减少一些压力。
然而才修了一半,夏军的援兵已至。先前逃走的那一万夏军也去而复返,这一次嵬名阿吴亲率五万兵力来此,势要夺回中寨。
双方一见面,没有客套,也没有劝降,嵬名阿吴直接下令开始攻击。
他无视先前逃走那支军队的首领警告,采用常用的密集阵型,层层推进,步步蚕食。
八牛弩出现了,帮着巨大火药包的九架八牛弩一轮齐射,嗡鸣之声竟叫人心跳差点停止。
宋军士兵很有经验的捂着耳朵,听着耳边的闷响,看着西夏人的残肢断臂高高的飞到天上。
嵬名阿吴大惊,这他妈怎么回事?
平地惊雷这种事情发生一次可以说是巧合,是运气好。但一开打就发生,这他妈哪里是运气好,这是雷公下凡了。
夏军战马被火药爆炸的巨大声响惊得不受控制,军阵之中立现踩踏事故。
夏军的步兵战团出现了九个巨大的空白处,那块地方附近已经是一片血肉模糊,很多步兵都被吓傻了,离得近的,没有被炸死的也是七窍流血,命不久矣。
嵬名阿吴也是头一次遇见这种阵仗,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匆忙下令撤军,结果又被宋军的弩手射杀了不少部下。
火药运用在军事上,注定就只能带来一场腥风血雨。脆弱的人类在这种足以抗衡自然的威力之下,没有多大的抵抗能力。
宋军清理掉寨内的夏军残肢,本欲烧尽,最后折可适却下令将它们掩埋……





大宋奸臣 第二十章 你咋练的兵啊?
“我们遇到大麻烦了。”嵬名阿吴十分严肃的对手下众将说道:“宋狗有雷公相助,我等恐难敌也!”
诸将皆是一副灰头土脸的样子,刚刚打了败仗的他们,实在是提不起兴致来为自己打气。
仅仅只是一个照面就损失了近千人,这还只是雷击处的直接损伤,被惊慌的战马踩踏,人挤人导致被踩成肉泥,被雷击的巨响弄得七窍流血,伤及内脏,被宋军的追击留下来的更是不计其数。
这一个照面,给了西夏人很大的打击。
“监军大人,我有一计!”忽然一个将领说道。
“计将安出?”嵬名阿吴双目一亮,看着他殷切的问道。
那将领沉声道:“大人,如今我军四面三面皆敌,狡诈的宋狗也定会派人阻截我军后方。正面战场打败他们虽非难事,但看宋狗的城池,旌旗招展,其中驻军必然不少。
我军若是强攻延州城,必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攻坚战。
而绕到我军后方的宋狗,若是切断我军的粮草补给,我军恐怕便要孤军作战,并且还要饿着肚子。
有道是独木难支,宋狗的增援也将会很快抵达。现如今,最合适不过的计策,便是撤退以图后势!”
嵬名阿吴双目一瞪,心说天下岂有一战则退之理?却不想自己还未说话,其余众将皆纷纷赞同道:“甚善!”
“有理!”
“我同意!”
嵬名阿吴知道这家伙是怕了,但实际上他有一点说的很对。宋狗对于城池的防守向来是深谙其道,每一次的攻城战都会演变成久攻不下,且消耗巨大的攻坚战。
并且宋狗在守城之时,极擅以最小的代价换得夏军最大的伤亡。这也是中路三寨,东路青涧城的夏军人多势众,却围而不攻的理由。
别看他们只有三千人,真打起来,一万人也不一定能够将一座寨堡拔掉。
况且这些地方在此次战略上来讲,也没有攻夺下来的必要。在不必要的地方浪费有限的资源,从来都是兵家忌讳的事情。
因此那将领说的没错,在延州呆的时间越长,屁股后面被切断补给线路的可能性就越高。
而宋狗在陕西又执行坚壁清野,一路上他们也没有掳掠到什么粮食,全是靠着自带的补给填饱肚子。
想往南去,怎么说也要抢下一片地来,但面前摆着十一路宋军,往南去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想了想,嵬名阿吴顾忌自己的后路,怕自
己回不去家,便决定采纳这名将领的意见,当即下令准备全军撤退。
但他们却没有立刻撤退,而是在与宋军保持了一个安全距离之后,僵持到夜晚,方才悄咪咪的撤退。
夜半时分,天色尽黑,不利作战。除非夜袭,但宋军已占优势,不会做这种有风险的举动。
因此直到第二天早上,六路兵马齐攻夏军大营时,发现已经是人去营空,地上连生火造饭的余烬都未见。
众人心知这是夏军趁夜逃脱了,于是便立刻派人回去禀报吕惠卿。
吕惠卿闻听此事大喜,传令三军立刻进行追击,就算不能把人留下来,也要在他们屁股上狠狠的咬掉一块肉。
来者是客,他们也不能白来一趟。
青涧城外驻扎的夏军也开始撤退,三路夏军在中路汇合,嵬名阿吴心想自己来者是客,总不能白来一趟。又想到自己在延州城外受的一肚子窝囊气,目光就放在了眼前的金明寨上。
金明寨驻军只有两千八百人,对比延州城,简直就是一碰就出水的软柿子。然而真正开始进攻之时,嵬名阿吴崩溃了。
一声声的炸雷在夏军的军阵中络绎不绝的响起,他们遭遇到了金明寨守军最为强烈的抵抗。
五十万大军,在金明寨杀红了眼。对金明寨的包围战已经过去了整整两天,西夏人付出了三万人的代价,依旧没有啃下这块看似柔软的硬骨头。
嵬名阿吴怎么都不相信宋军已经强大到了这种程度,或者说夏军已经弱小到了这种地步,即便宋军有雷公相助,他还是下令让将士们开始进攻。
两天下来,雷公对这场战事的兴趣也渐渐减弱了。先前络绎不绝的炸雷已经变得断断续续的,到了最后,只是偶尔炸起,频率越来越低了。
嵬名阿吴本着趁你病,要你命的原则,叫部下继续进攻金明寨。
然而金明寨的宋军抵抗依旧强烈,将这场战斗拖入了第三天的清晨。
吕惠卿下令之后,六路兵马便分头前进,去探查夏军撤退的方向。
由于夏军人数众多,嵬名阿吴撤退之时,想到宋军会来追击,便尽力避免留下痕迹,他甚至还派了一帮人专门负责制造假的痕迹,和处理容易暴露的痕迹。
在这种误导之下,六路兵马花了半天的时间才搞清楚夏军移兵中路,之后斥候的报告,也印证了这一点。
于是六路兵马又花了半天的时间向中路行进,并在第一天的夜晚停留在距离金明寨一百五十里外的地方进行休整与补
给。
第二天一早出发,斥候已经回报贼兵正在围攻金明寨。六路兵马临时的指挥使刘法便下令急行军,部分粮草辎重由脚力慢的老弱病残负责押送继续前进,其余将士一律轻车简从,每人只携带三天的口粮,以最快速度赶往金明寨。
刘法还将军中的牲口集中起来,两头牛配一辆板车,一辆板车上装有十二名宋军将士,与其他步兵每隔两个时辰轮换乘车,以此节省步兵体力,并且也能走的更快一些。
这一天从清晨走到半夜,六路兵马的先遣军五万人足足走了八个时辰,前进了一百一十七里,看到了正在休整,并且准备明日再攻寨的夏军。
刘法便下令后退五里,扎营休息,又派种朴,折可适,唐宁三人,带着五千人趁夜色绕到夏军屁股后面,待到明日一早夏军攻寨,便发起攻击。
这五千人里面有三千都是镇江军的士卒,另外两千,全是骑兵!
镇江军在这一次的急行军中没一个掉队的,得到了刘法的高度表扬,并且因此将最为艰巨的任务交给了镇江军。
种朴时隔四年再遇唐宁,感触良多。昔日黄口小儿,如今已成统军之将。虽然官职不及自己,但超越自己也是迟早之事。
有意与唐宁套近乎的他,便开始拿镇江军当做突破口。
“唐指挥使麾下这支军队似乎格外的强劲啊,八个时辰,一百一十七路的急行军,居然无一人掉队,不知唐指挥使是如何训练士兵的?
若有妙法,不妨与我等共享一番?”
种朴笑的像只狐狸,唐宁知道他这是看上了镇江军士兵的体格,但种朴哪里知道,这完全就是用钱堆出来的。
于是唐宁便毫无保留的将镇江军训练方式说了一遍,而且还强调道:“在我训练他们的时候,很重视他们的饮食问题。
我发现不同的饮食习惯,可以塑造出不同的体格。长期进行高强度锻炼且不吃肉的人,注意力很难集中,疲劳对于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
还有吃动物肝脏可以改善将士们夜晚看不见的情况,所以在训练之后,我通常会给他们进行食补。
骨头汤是镇江军里面每天都必不可少的一道菜,除了战时,我每天都给他们拿猪骨煲汤喝……顺便一提,牛骨煲汤其实是最补的,但是你也知道,要在咱们境内弄到大量肉牛是不可能的事情。
况且一头猪还便宜,所以猪骨汤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还有鸡蛋啊,牛奶啊……”
“……”、





大宋奸臣 第二十一章 我翻山越岭,只为给你一个惊喜
在前往夏军后方的路上,唐宁重操旧业,像个推销员一样把种朴跟折可适按在地上灌迷魂汤。
俩人听得是一愣一愣的,尤其是种朴。
他就是想问问唐宁怎么练的兵,这些士兵是怎么能够做到耐力这么好的。
但话题是如何从怎么练兵,变成怎么煲汤才好喝的,他绞尽脑汁也回忆不起来了。
折可适听的头都晕了,他连忙止住正在感慨酱油味道不好的唐宁道:“好了好了,指挥使之大意,折某已然了解了。就是你口中高强度的体能训练,佐以食补,便可训练出如镇江军这般体力上佳的猛士出来?”
种朴这才想起来自己的初衷,也赶紧说道:“没错,可适所言,是否正确?”
唐宁想了想,觉得自己跑题跑的也有点严重,于是就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确实如此。”
两人这才松了口气,折可适拱手道:“指挥使深明大义,实令折某感激不尽。”
唐宁纳闷道:“这等小事,怎么就扯到深明大义上了?”
种朴苦笑着摇了摇头道:“你啊,真不知道你还有多少我们不知道的事情。
你这种办法已经超越了练兵之术,已经可以称得上是锻体之法了。如果你没有骗我们,那么这套锻体之法便是老少咸宜,男女皆可使用的。
如果这样都不是锻体之法,那什么还算是呢?而世间掌握着这等技巧的能人异士,从来都不会将其传与他人,就算是传授,也是师父与弟子之间的口口相传。
我常常因将士们的训练成果达不到预期水平而感到无力,今日听你所言,总算知道,训练要与食补同时进行,前者负责支出,后者负责收入。
唯有一出一入,达到平衡,方能达到最佳效果。
唐指挥使,种某在此要多谢你了。
在种某见过的能人异士中,如你这般大方到将不传之秘详细为我二人讲解的,实在不多。”
折可适纠正道:“何止是不多,放眼天下,有几人会如唐指挥使这样做?”
种朴点了点头道:“所以可适才说你深明大义,这种事确实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出来的。”
唐宁使劲的挠头,这件事在后世是个人都知道。锻炼身体,是使身体健康强壮中必不可缺的一环,而食物这种看似不起眼的东西,对人体造成的改变又是非常巨大的。
1...184185186187188...30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