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奸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乃去
杀入关内,却发现守军大都是些老弱病残。神潜这个人,到底是心慈手软了一些。他能够对自己狠,但他做不到对老头和小孩狠。
结果他的屁股就被一个小孩拿木矛捅了一下,于是城中守军全部被镇江军处决,无一幸免。包括在处决守军时发生暴动的俘虏,愤怒的镇江军也把他们一起给干掉了。
战争往往是如此残酷,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更甚,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绝不是一句空话。
在这之后,宋军开始审问捉来的俘虏,得到的答案也的确是这些补给都是从韦州鸣沙县发出来的。
就在唐宁准备休整后继续进军之时,却发生了一件事。
镇江军的行动不可能不会暴露,尤其是粮草补给这么重要的事情,发生问题,西夏人定会有所察觉。
负责后勤工作的统军仁多保忠忽然发现一支从绥戎堡出发的补给迟到了整整一天,于是就开始觉得不对劲。
西夏号称出动百万雄师,实际上他们的人数只有三十多万。不过因为有攻城作战的准备,因此另外又动员了二十万的民夫,总计是五十万人。
五十万人的人吃马嚼,开销数目巨大。五条补给路线运送的物资,也只是顾上了那些民夫而已。
战兵出动之时,携带了总共能够吃一个月的口粮和牛羊。如今已经过去了大半个月,还有差不多九天的时间才能吃完。
在这个时间段,后方的补给就尤为重要。
迟到一天的事情可大可小,往小了说,也就是饿肚子饿一顿而已,但往大了说,那很有可能就是补给路线被宋军切断了。
于是仁多保忠当即便命令部将率三千骑兵前去绥戎堡探查。
绥戎堡原本是宋军的领地,属于和临羌寨同期建造的寨堡之一。只不过绥戎
堡建起来的比临羌寨要早几日,但守军还未进驻,就已经被西夏人攻占了。
这一次唐宁想要切断西夏军队的补给,首先绥戎堡是必须拔掉的。因此在攻打萧关之前,绥戎堡里面的西夏军队,和粮草都被唐宁一把火烧了个干干净净。
三千西夏骑兵抵达绥戎堡的时候只看到了一片焦黑,于是他一面派人回去禀报仁多保忠,另一面自己开始追击镇江军。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镇江军夺回了萧关。面对着兵临城下的三千西夏精骑,唐宁改变了自己的想法。
本来他是想要直接杀到鸣沙县,像曹操在乌巢放火那般,也放一把大火,把西夏人运送到鸣沙县的粮草全部烧毁。
但是面前出现的这些骑兵让唐宁觉得就固守萧关来阻断鸣沙县的补给,以及牵制部分西夏兵力的办法也不错。
于是他便打定主意,一面派人监视骑兵的动向,一面命人收集材料,修复破损的萧关。
副将传达的消息进入了仁多保忠的耳朵,仁多保忠便把这件事告诉了梁太后。
梁太后这番御驾亲征,是带着西夏幼主李乾顺一起来的。这就是一次赌上国运的战斗,打赢了,什么都好说,打输了,那可就要倒大霉了。
且不说对士气的影响,将来李乾顺成年之后,心中也会一直有对这次战争的阴影。
瞅了瞅端坐在一边,小大人一样的李乾顺。梁太后叹了口气道:“我们还能动员多少兵力?”
“除开包围宋狗城池的士兵,和拦截援军的部队之外,能够动用的兵力不多。不过五万人左右,总是有的,可遣他们去夺回萧关,恢复补给运送的路线。”仁多保忠拱手答道。
“那就去做。”梁太后点了点头。
于是仁多保忠便领命退了出去。
仁多保忠一走,帐内就只剩下梁太后和李乾顺了。侍女们刚要进来,就被梁太后又赶了出去。
帐内再无他人,李乾顺就像是个泄了气的皮球一样,不再正襟危坐,笑嘻嘻的看着梁太后道:“母后,外面打的怎么样了?”
梁太后心说小兔崽子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啊,你娘我正为这事发愁呢。不过这话她肯定不会说出来,如果连皇帝都没有获胜的信心,那么将士们就更不用说了。
于是她笑着说道:“有你这个皇帝坐镇,战事自然顺利的紧。只是宋狗不知好歹,负隅顽抗,一时半会儿,这城池还攻不下来。
所以啊,吾儿不必心急,待过几日,此城自可取下!”
“……”
。
大宋奸臣 第三十三章 不起眼的小事
任凭西北的宋军跟夏军脑浆子都打出来了,东京城还是一片繁花似锦的景象。西北的战事似乎对他们没有任何的影响,该唱唱,该吃吃,该玩乐的依旧在玩乐,该享受的也还是在享受。
这番景象让刚从西北回来的陶富贵说不出话,西北的空气中总是充斥着一股血腥味,而东京城的空气,却有着腐烂的味道。
妻子和女儿都是没见过世面的,头一次来到东京城,俩人一人占着马车的一边窗子,朝外面探头探脑。
陶富贵来过东京,但也只是一次而已。这一次他拖家带口的过来,是因为他在这里找到了一个好工作。
进了外城之后,陶富贵按照老板的嘱咐,来到了左近的一家茶馆。
茶馆里面,有个年轻人正翘着二郎腿美滋滋的喝茶。
冬天的天气寒冷,也不知道为什么他的桌面上会摆着一柄折扇。但陶富贵看到折扇之后,却径直走了过去。
“您便是陶富贵,陶掌柜?”那年轻人看到陶富贵之后,便笑着问道。
陶富贵点头,嘿嘿笑道:“没错没错,某家正是陶富贵,敢问阁下可是唐府中人?”
年轻人大大方方的点头道:“是的,家主来信,说您会带着家人入府,于是在下便在此等您。
之前您在路上收到的信,就是在下写的。”
陶富贵恍然大悟,立刻起身拱手道:“原来是阁下,敢问阁下贵姓?”
“免贵,姓关,单名一个泽字。”年轻人也站起身来,拱手笑答:“如今正在唐府做见习管家。”
“见习管家?”陶富贵愣了一下,随后挠挠头道:“这个陶某还是头一次听说,是做什么的?”
关泽摆摆手道:“其实就是一个正在接受培训的管家而已。”
陶富贵又愣了一下,随后便开始上下打量这个年轻人。
他虽然样貌有些普通,但身材却很高大。看面相有些稚嫩,不像是超过二十岁的样子。之前给自己写信,信中用词都十分讲究,一看就是个有文化的,更不用提还写了一手好字。
这么小的年纪,又读过书,不去考取功名做官,居然窝在唐府当管家?
陶富贵使劲的挠挠头,难不成唐府的待遇比做官都好?
正在这时,陶夫人牵着女儿进来了。看到老爹,他闺女就噘着嘴说道:“爹爹,我饿了!”
时值正午,也到了吃午饭的时候。陶富贵还没说话,关泽就笑道:“看来陶掌柜一家还没吃东西,正巧,在下也是腹中空空。
现在府中差不多已经做好了午饭,咱们这
就回去府中一同吃饭吧。”
陶富贵自然点头说好,于是关泽结了茶钱,一行人坐上马车之后,便朝内城赶去。
大约一炷香的时间,便抵达了唐府。门房听到关泽的声音,就把门拉开,让关泽带人进来。
正是年末,天气十分寒冷。一开门,迎面就是一股冷风吹进来,让门房忍不住打了个冷颤。
唐府,也就是赵煦开恩赐给唐宁的一座宅子,本身就不错。王诗带着家人入住之后,三个女人鼓鼓捣捣的又把家里装修了一番,现在只要一进门就觉得眼前一亮。
只是一行人才进来,就看到一个小不点正在地上跑。他才过去,后面又追过来一个扎着丱发的小姑娘,一边追,一边奶声奶气的道:“弟弟,不要跑了,吃饭了。”
“我不吃!”前面刚跑过去的小不点大声道:“我不吃饭!”
关泽习以为常,只是面含笑意的看着。但是陶富贵一家三口却看得瞪大了眼睛,难道这就是富贵人家?孩子都是放养的?
正当他们如此想着,忽然觉得一股十分强大的气场迎面而来。
“温儿,快回来,别乱跑。”女声十分轻柔,但却给人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陶富贵抬头望去,见是一个长相极为漂亮的女子。想了想,便知晓这定是唐指挥使的夫人了。
正要上前打招呼,就听那女子又说话了。
“你就不能让你小瑜姐省点心么?天天吃饭的时候都要从后院追你到前院,说实话你饿死我都懒得管你,你小瑜姐要是因为追你摔跤了怎么办?
你跟你那个老爹真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没良心,就不能学学你小良哥么?一天天的,从来就没让人省心过,真是气死我了。
赶紧的,别逼着我动手。才洗完手,懒得碰你这脏娃娃。”
“亲娘?”陶家姑娘忍不住问了一声。
这话说完,那女子便注意到了这边。刚刚叉着腰骂完人的她,眼神不善。落在陶富贵身上的时候,连带着陶富贵都打了个哆嗦。
“有客人?哪位?”那女子这话肯定不是对陶富贵说的,所以陶富贵很明智的闭上了嘴巴。
关泽便站出来道:“三夫人,这是陶掌柜,是家主来信中提到的。”
“哦,原来是陶先生。”那女子的脸色这才缓和了一些,随后目光四处打量,没见唐温乖乖的出来,只看到唐瑜站在一间厢房门外不停的敲门,还小声说三弟快出来。
那女子勃然大怒,蹭蹭蹭的走到门前,一把推开门,然后把里面那个一脸惊恐的小不点拎了出来。
“我不吃饭!哇啊啊!我不要吃饭!放开我!娘你放开我!”小孩子的声音本来就十分尖利,叫嚷起来也十分的凄惨,让人不忍入耳。
“臭小子把嘴闭上!让人家看笑话了都不知道!”女子一只手拎着唐温,一只手牵着唐瑜就往后院走。
待女子穿过前厅,关泽才转头对陶富贵一家三口道:“三少爷,才两岁半,聪明吧?”
不等陶富贵说话,关泽又自言自语道:“太聪明了,才两岁半呐,说话就说的这么利索,我两岁半的时候估计吃奶都吃不利索……”
“……”
这下陶富贵不知道这话咋接了,陶夫人和姑娘也都不知道怎么开口。不过关泽也不在乎,带着三人径直到了前厅。
三夫人回到后院之后,又回来了。这一次她自己一个人过来的,吩咐家中随从摆了一桌子的饭菜,三夫人就盛情邀请几人一同吃饭。
陶家的规矩是女眷不能上桌,但唐家可不讲这个。于是老陶家一家三口这顿饭吃的浑身不自在,关泽倒是一点都没觉得有问题,就是他在三夫人面前似乎还是有些放不开。
酒足饭饱就该说正事了,都吃过了饭之后,关泽就带着陶夫人和陶姑娘去两人的住处,而刘依儿则是看着陶富贵笑道:“听老爷说,陶掌柜是常年行商在外?”
“是的。”说起这个,陶富贵就有些唏嘘:“早年为了赚钱,哪里都去过。辽国,党项,交趾,大理,高丽……某家甚至还跟女真人做过毛皮的生意。”
刘依儿拖着长音哦了一声道:“既如此,那陶掌柜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了。”
“过奖过奖。”陶富贵拱拱手,十分谦虚的说道。
“实不相瞒,我家老爷之前就已经来信,说他对您十分看好。正巧您也跟我家老爷投缘,这才有了今日能与您商谈之事。
家主想要家中多一条商路的收入,请您这位行家来,就是为了让您去走商的。女真人虽然野蛮,但出产的毛皮向来不错……不知陶掌柜您意下如何?”
陶富贵立马起身道:“既然夫人开诚布公,那陶某也打开天窗说亮话。之前走商,陶某一直赚不到什么钱。承蒙唐指挥使青睐,给了陶某这个机会,陶某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刘依儿心说唐宁这家伙收买人心确实是有一套,家里那么多人都被他吃的死死的。
包括自己。刘依儿在心里悄悄的补充了一句,然后便偷偷乐了一下。
随后她便收起笑容,看着陶富贵说道:“既然如此,那便再好不过了。具体事务咱们明日再详谈,今日陶掌柜还请好好歇息吧!”
。
大宋奸臣 第三十四章 奥义!兵不血刃!
天色从明亮变得昏暗,再变得漆黑一片。星星点点的火光逐渐亮起,光明再次占据了天空之下的大地。
萧关前的西夏军队逐渐汇集,一座接一座的营帐被接连立了起来,神潜扒在城头上,皱着眉头望向夏军营帐的方向。
“还真是没完没了啊……”神潜吐了口唾沫,咬牙切齿的道。
方永点点头,一脸忧色的道:“从昨日那支骑兵来到萧关之后,就一直有小股的党项军队源源不断的到来。之前组织的突击行动,斩获寥寥,没起到什么作用。
眼下贼兵人数肯定已经超过了两万,火药快用完了,燃烧弹的数量也十分有限,除了箭矢充足和占据关隘之外,咱们再无任何优势可言……真是棘手啊……”
“不能坐以待毙。”神潜皱眉想了一会儿道:“火药还有多少?”
“你问我,我哪里知道,这事你得问张判尉。”方永回答道。
于是神潜就下了城头,跑到后勤大营里面去找张景明。
张景明听到神潜的问题后,就领着神潜去了一座库房。指着地面上的两个大箱子道:“除开已经分配给将士们的,我这里就剩这么些了。
一轮都不够分,剩的这点充其量也就能装备四千人,我还准备一会儿做完账就给发下去呢。”
“妈的……”神潜忍不住骂了一句,这量也确实是太少了。他本来打算带着二百骑兵出城突袭,看看能不能找到对方的中军,把火药丢进去。
若是侥幸把对方的指挥官炸伤炸死,还能够拖延很长一段时间。
现在看来,就这么点的量,别说炸中军,就是炸人家的前锋营都炸不动。
挠了挠头,神潜只好郁闷的离开了。而此时郁闷的不止他一人,唐宁也非常郁闷。
他得到的情报比神潜和方永估计的更加详细,关外如今聚集的西夏军队,至少在四万以上。这些军队本来距离萧关就不远,接到调遣之后更是立刻出发,一天之内就已经抵达了萧关之下。
看着情形,过了这个晚上,就要迎来一场大战,而军中的火药,燃烧弹都不够了。
这一仗与镇江军从前遇到过的都不一样,之前虽说艰苦了一些,但好在火药等物资还算充足,就算再强再多的敌人,只要火药用的好,一样能够击溃。
但在火药不足的情况之下,就无可避免的会发生肉搏,而这正是唐宁最担心的一个问题。
肉搏战,镇江军能是西夏军队的对手吗?况且对方的兵力还是己方的四倍,即便是固守关隘,被攻破的风险还是很大啊……
一夜
未眠,唐宁也没想出什么好的对策。眼下的对敌之计,唯有正面决战而已。
第二天清晨,太阳刚刚从东方升起。伴随着朝阳的光芒,西夏军队声势浩大的在萧关之下列阵。
吹号角的,敲锣打鼓的西夏士兵十分卖力。举着西夏旗帜的士兵,也把旗帜在大风之中摇的甚是威武。
镇江军也不甘示弱,神潜把旗帜狠狠的插在了箭楼外面,代表镇江军人在关在的战斗意志。
开战之前,西夏人还算是谨慎。没有第一时间进行攻击,而是派人劝降。
三千骑兵徘徊附近一日,几次试探之后,差不多也探出了萧关内宋军实力。规模不会超过两万人,而且步兵是主要的组成部分。
仁多保忠坐镇后方,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冷眼望着萧关的城墙。
宋军中的确有很多人才,切断补给线路来牵制己方兵力,确实是一招妙棋,在前线士兵得知此事之后,也的确引起了不小的恐慌。
可惜,这支宋军部队指挥官的表演也就到此为止了。
就算不是为了补给路线的恢复,也要为了粮草耗尽时的撤退做打算。萧关是一处战略要地,仁多保忠不会允许这个地方落入宋军手中。
“他说什么?”
唐宁站在城墙上,看着底下叫嚷的十分卖力的西夏士兵问道。
他身边有一个镇江军士兵,名叫康陟,是陕西本地人。十五岁那年被掳走去了西夏,十九岁的时候找到机会,带着自己的弟弟逃了出来。之后哥俩加入边军,征战十六年。
弟弟不幸身死,整个家里只剩他孤家寡人一个。
先前章楶为唐宁补充兵力的时候,他便作为其中一员被送入了镇江军。唐宁看重他会说党项话这一点,让他兼职翻译工作。
听到唐宁问,康陟便回答道:“他说贼兵统军仁多保忠率领五万大军来讨伐咱们,并且已经知道咱们城中并无多少可战之人。
他代表仁多保忠,希望咱们能够投降,不要心存侥幸,做无谓的抵抗。否则破关之时,就把咱们全部杀掉。”
“你告诉他,就说他们已经被咱们包围了,该放下武器的是他们才对。”
康陟愣了一下,站在一边的裴仙童忍不住道:“什么时候的事呀?真的假的?”
“当然是假的了。不过虚张声势又不用交税,他们听了说不定还会分心,这种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真有你的啊都指挥使!”康陟冲唐宁挑了挑大拇指,然后便抻着脖子冲下面喊。
“臭狗官,
就知道骗人……”
“……”
眼见那西夏士兵听完康陟喊话,便哈哈大笑。之后他十分轻蔑的说道:“你们宋人还是这么喜欢说大话,方圆五十里之内,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我家统军大人的耳目。
哪怕是一只苍蝇飞进来,我家统军大人也会很快得知。
包围我们?这话也亏你能说得出来!真有你的啊,宋狗!”
康陟脸色十分不好看的把这话转述给唐宁,唐宁听罢,也是冷笑一声,探出头去喊道:“说话注意点啊你这个秃子!
老子本来还想着你们这帮党项秃驴要是态度好些,率领部下投降也不是不能接受的事情。但你凭什么骂人?你知不知道你骂了老子,会让老子心里有多难受?”
“啊?”
“啊什么啊?说的就是你!回去告诉你家那个什么狗屁的统军,老子本来是想投降的,但是你骂了老子,老子是不可能投降的了!
而且你算个什么东西,也敢来劝降老子?至少要把你们家的狗屁统军叫过来吧?”
那西夏士兵也能听得懂汉话,否则也不会叫他过来劝降。听罢他汗如雨下,心说好好一件事情难道被自己给搞砸了?
与此同时,后方仁多保忠骑在马上皱眉望着与唐宁互动的那个西夏士兵,对身边的随从问道:“去看看怎么回事,怎么这么长时间还没有结果?是战是降,用得着这么长时间吗?”
那随从立刻策马跑到前面询问情况,随后就又跑了回来,如此这般的对仁多保忠一说。
仁多保忠心说眼前这支宋军的指挥官,确实是个人才。据调查,这个人之前是率部驻守天都山的。
能够从天都山这么重要的地方出来,袭击萧关,不仅需要胆识,还要有魄力。所以仁多保忠听他话中的意思,是自己亲自出马,他就会投降。
于是他想了想,决定亲自上阵。
副官和亲从都劝说仁多保忠,说这太危险了,拦住了仁多保忠。但仁多保忠这个人,读多了孙子兵法,觉得兵不血刃才是兵家极致的奥义。
因此他强硬的要亲自出马招降敌军,亲从们拗不过他,最后只好派了十个人在他身边护卫,举着盾牌,将他牢牢的围在中间。
仁多保忠虽然不喜,却也只能接受,双方各退一步,谈判总是这样谈成的。
来到萧关下面,仁多保忠望着关隘上那个年轻人的面庞大声道:“阁下可是指挥官?我乃大白高国统军仁多保忠,听闻阁下有意与我见面,我便亲自来见阁下了!”
“……”
。
大宋奸臣 第三十五章 奥义!卑鄙无耻!
“你就是仁多保忠?”
“没错,正是。”
“你没骗我吧?”
“为何本统军要欺骗阁下?本统军可是带着诚意而来的!”
“好,那我再问你一次,你是仁多保忠没错吧?”
“哪来那么多废话,统军大人就是统军大人!”一个亲从听唐宁废话这么多,实在是忍不住了,于是便高声道。
“真有你的啊仁多保忠,你还真敢来啊!”唐宁冲仁多保忠挑了挑大拇指,然后道:“如果换成是别人,恐怕这个时候已经被你的诚意所打动了吧!”
“你这话什么意思?”仁多保忠眉头一皱,发现事情并不简单。结合唐宁方才所言,当他看到唐宁嘴角那一抹窃笑之时,才明白自己是上当了。
于是他大喊一声:“快跑!”便拨转马头向后跑去。
与此同时,唐宁在城头大手一挥道:“给我射!”
镇江军弓弩手早就等候多时了,虽然因觉得丢人而脸上有些发烫,但大家心里却都暖洋洋的。
在人数劣势的情况之下,将主为了获胜,不惜用他的名节来引诱贼兵的指挥官上当。真不愧是将主啊,太为弟兄们着想了!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裴仙童十分愤怒的叫道,虽然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如此愤怒。
一轮箭矢从萧关的城墙上飞了出来,如瓢泼大雨一般笼罩着仓皇奔逃的仁多保忠一行人。
猜你喜欢